硬盘检测修复工具mhdd 环道检测及修复,怎么弄

用victoria怎么修复硬盘坏道图文教程
我的图书馆
用victoria怎么修复硬盘坏道图文教程
&& 硬盘使用时间长了,基本上都有那么一两个坏道,不过不太影响系统(如果常用迅雷或其他一下工具大量下载东西,对硬盘损害更大)坏道多了,那就恶心了,有时候可能连系统都无法安装, 那么如何来修复这些坏道呢,当然如果你肯下本的话,PC3000是个专业的修复硬盘工具,还有一款的,MHDD基于dos环境,如果你希望在windows下工作,那么
这款工具应该很适合你。&&& Victoria 具备硬盘表面检测/硬盘坏道修复/SMART信息察看保存/Cache缓存控制等多功能的工具,支持众多型号硬盘解密;支持全系列检测和修复。
&&& Victoria 功能很强大,说下如何检测硬盘与如何修复硬盘坏扇区,其他的大家自己摸索。
&&& victoria号称WINDOWS版本的MHDD,虽然4.3版本早在07年就已发布,但还是够资格称为最好的硬盘测试工具,原因1:通吃各种接 口硬盘,原因2:可视化的用户界面(MS现在没人这样说了),原因3:可以在WINDOWS下使用,而且其本身也是一款G-list级的坏道修复软件。
&&&& 扇区颜色说明:扇区读取时间处的颜色为:浅灰色(<5ms)、灰色(<20ms)、深灰色(<50ms)、绿色(<200ms)、橙色(<500ms)、红色(>500ms)表示从正常到异常,读写速度由快到慢。正常情况下应该只出现第一个和第二个方块(即浅灰色、灰色两种颜色);第三个方块(即:深灰色)则代表该处读取耗时较多;第四个和第五个方块(即:绿色和 橙色)则代表此处读取异常,但还未产生坏道;第六个(即:红色)则代表此处读取吃力,马上就要产生坏道;出现×,则表示读取错误,有严重物理坏道,无法修复,只能重映射。
&&&& 一般修复坏道请选择“测试”右下角的选项“忽略”“重映射”“恢复”三个选项中的“重映射”。擦写(ERASE)主要是对扫描到的坏道进行擦除,对于一些CRC错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逻辑错误,或者不是很严重的坏块可以起到修复的作用。重映射(REMAP)也就是重新定义坏块的LBA地址,将原坏块的地址写到硬盘的G-List中,因为硬盘在生产的时候都会有保留容量,这个功能就是用保留容量内的好地址替换坏块。如果硬盘出现了大量色块,可先用擦写ERASE功能进行全盘擦写,看是否能减少坏道&&&& 然后再使用重映射Remap功能,记得在超时那一栏填写合适的超时值,默认是1000ms,建议先修改为250ms,扫描多次后再修改为150ms扫描,应该可以将多数色块扫描进G表。
下面是英文版的victoria修复硬盘坏道教程:
(当然,如果你选择修复功能和擦除功能,对硬盘上文件都有影响,所以:做好重装系统和文件备份的觉悟)
1、Standard 里边都是硬盘的一些基本信息
2、S.M.A.R.T (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 硬盘自我检测功能,点击 Get Smart 就可以让硬盘自我检测是否有故障。如果没问题,就会如下图所示一样,显示 GOOD 字样。不过这只是一些基本的信息,如果要检查坏道,还是要去 Test 那里。
3、Test 这里是测试硬盘读取功能的,大家点击Start后,会看到很多灰色的格子,这都代表正常,比如最浅色的就是读取最快的,橘黄色的就是需要600毫秒才能过 的,如果出现蓝色或红色的,那么代表此处有坏道。一般 Test 选择 Ignore,就是直接检测硬盘,不采取任何措施,而选择remap,就会对扇区做出屏蔽,如果写数据的时候,就会跳过这段扇区,Erase功能和 remap差不多,删除的意思。Restore是恢复我们对此扇区作出的各种行为。
4、Advance,太高级了,普通用户用不上,对硬盘写一些信息进去,属于底层编程了。
5、Setup 各种配置,基本我们选择默认即可。
就这么多,大家学习试试吧。
原文地址:
百度缩短原文地址:
[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MHDD??????????? MHDD ?????????
准备工具 带有MHDD工具的光盘 (雨林木风系统工具光盘就有 ,我就不多说 )
首先 光盘启动 运行MHDD
就会有一个选项 你看到你所要扫描的硬盘型号 按前面数键进入MHDD 界面
输入scan (表示扫描)或按F4 后: 出现如下图
这里有参数设置 start LBA 表示要扫描的起始扇区 end LBA 表示结束扇区 这设置 如果你知道范围 节省时间 只扫描是否有坏道的话 就不会改 直接按F4 开始扫描了
下面说修复: 当你扫描完后有坏道 MHDD扫描时候右下角会有数字那第一个就是扇区的起始 最后一个就是坏道扇区 结束 修复和扫描一样
按F4 进入参数设置界面 但是要开启修复功能:如下图
start LBA 填入你硬盘坏道的起始扇区 end LBA 填入你硬盘坏道结束扇区
Remap 选为 ON 表示开启修复功能
为时间 一盘是默认
LOOP/TEST REPAIR 设置为ON
表示开启 这里是反复擦写 可以修复玩固环道
ERASE 为OFF 表示关闭
设置完成,按F4 开始修理了。
到这里扫描和修复就完了。
另外2种修复的方法,本人已经尝试过,非常管用!
1.先按SHIFT+F3扫描硬盘连接并选择,按F4键,先用一般模式扫一遍,再用高级模式扫一变,具体方法是选择LBA模式,remap项OFF,Loop the test/repair项OFF,其余项ON,选择完毕CTRL+ENTER执行扫描,扫描完毕,执行上面操作,选CHS模式,Loop the test/repair项OFF,Erase WAITs项OFF,其余项选ON,选择完毕,执行扫描,OK!!!大家切记不要直接用高级模式进行扫描,有些朋友为了急于求成,就直接用高级模式对硬盘进行操作,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如果直接用高级模式扫的话,一次好不了的话,那么MHDD对其就无可奈何了,要么认不到硬盘,要么坏道无法修复)
修复成功率(1类坏道百分之九十以上,2类坏道百分之七十,3类坏道百分之十)
2.下面这个方法,没耐心的朋友就不必看了。同上,先按SHIFT+F3扫描硬盘连接并选择,按F4键,先用一般模式扫十遍以上,再用高级模式扫一变,具体方法在一般模式下将Loop
the test/repair项选ON,执行扫描
扫描至少10遍以后,ESC退出,重复操作,选择高级模式执行扫描,OK!!!
修复成功率(1类坏道百分之九十以上,2类坏道百分之八十,3类坏道百分之六十)
Mhdd工具说明:
1、Mhdd是俄罗斯Maysoft公司出品的专业硬盘工具软件,具有很多其他硬盘工具软件所无法比拟的强大功能,它分为免费版和收费的完整版,本文介绍的是免费版的详细用法。这是一个G表级的软件,他将扫描到的坏道屏蔽到磁盘的G表中。(小知识:每一个刚出厂的新硬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坏道,只不过他们被厂家隐藏在P表和G表中,我们用一般的软件访问不到他。G表,又称用户级列表,大约能存放几百个到一千左右的坏道;P表,又称工厂级列表,能存放4000左右的坏道或更多。)由于它扫描硬盘的速度非常快,已成为许多人检测硬盘的首选软件。
2、此软件的特点:不依赖主板BIOS,支持热插拔。Mhdd可以不依赖于主板BIOS直接访问IDE口,可以访问128G的超大容量硬盘(可访问的扇区范围从512到),即使你用的是286电脑,无需BIOS支持,也无需任何中断支持.热插拔的顺序要记清楚:插的时候,先插数据线,再插电源线。拔的时候,先拔电源线,再拔数据线。但我劝你不熟练最好不要热插拔,以免你不小心烧了硬盘赖我。
3、Mhdd最好在纯DOS环境下运行;但要注意尽量不要使用原装Intel品牌主板;
4、不要在要检测的硬盘中运行Mhdd;
5、Mhdd在运行时需要记录数据,因此不能在被写保护了的存储设备中运行(比如写保护的软盘、光盘等)
软件运行:
我们在DOS下运行Mhdd29:输入命令Mhdd29,按回车,出现主界面:
Mhdd软件应用:
主界面列出了Mhdd的所有命令,下面我们主要讲解Mhdd的几个常用命令:
PORT;ID;SCAN; HPA; RHPA; NHPA; PWD ;UNLOCK ;DISPWD ;ERASE ;AERASE ;STOP
首先输入命令PORT(热键是:SHIFT+F3),按回车。这个命令的意思是扫描IDE口上的所有硬盘。
好了,现在看到有两个硬盘,一个是西数40G,一个是迈拓2G。(说明:1、2是接在IDE1口上的主从硬盘,3、4是接在IDE2口上的主从硬盘,5是接在PC3000卡上的。如果我们要修的硬盘接在PC3000上,就会在这里显示)下面是让你选择要修哪个硬盘,输入3,回车;
输入命令ID(以后直接按F2就行了)回车:显示当前选择的硬盘的信息。
输入命令SCAN(热键:F4),回车。这个命令的意思是扫描硬盘,出现下图(一共有十二行要修改的参数,我从上往下逐项说明):
1:选择扫描方式:LBA/CHS(建议选择LBA方式扫描)CHS只对500M以下的老硬盘有效。(用空格键改变扫描方式)
2:设定开始的柱面值:(一般不用)
3:设定开始的LBA值:(常用,按空格键输入新的LBA值)
4:是否写入日志:ON/OFF(建议打开)
5:是否地址重映射:ON/OFF 是否修复坏扇区(如果打开这一项,可以不破坏数据修坏道。此项与第十二项不能同时打开)
6:设定结束的柱面(一般不用)
7:设定结束的LBA值(常用)
8:设定超时值(秒):25 Erase WAITS的时间默认为250毫秒,数值可设置范围从10到10000。此数值主要用来设定Mhdd确定坏道的读取时间值(即读取某扇区块时如果读取时间达到或超过该数值,就认为该块为坏道,并开始试图修复),一般情况下更改此数值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否则会影响坏道的界定和修复效果。
9:是否写入高级日志ON/OFF(此项被禁用)
10:扫描完后是否关闭电机:ON/OFF 扫描结束后关闭硬盘马达,这样即可使SCAN扫描结束后,电机能够自动切断供电,但主板还是加电的。适合无人职守状态,一般不用
11:是否循环测试,修复:ON/OFF(如果此项为ON,当第一次扫描结束后,就会再次从开始的LBA到结束的LBA重新扫描,修复,如此循环)
12:是否删除等待:ON/OFF(此项与第五项不能同时打开,此项主要用于修复坏道,而且修复效果要比REMAP更为理想尤其对IBM硬盘的坏道最为奏效,但要注意被修复的地方的数据是要被破坏的(因为EraseWAITS的每个删除单位是255个扇区)。)
以上十二个参数如果要修改,都是先按空格键。一般情况下先看看硬盘什么情况,先不忙修,这里直接按F4(或者按CTRL+ENTER)就开始扫描了。
屏幕第一行的左半部分为为状态寄存器,右半部分为错误寄存器;在屏幕第一行的中间(在BUSY和AMNF之间)有一段空白区域,如果硬盘被加了密码,此处会显示PWD;如果硬盘用HPA做了剪切,此处会显示HPA;屏幕第二行的左半部分为当前硬盘的物理参数(虚拟的,当然不会真的有十六个磁头),右半部分为当前正在扫描的位置;屏幕右下角为计时器,Start表示开始扫描的时间,Time表示已消耗的时间,End表示预计结束的时间,结束后会再显示Time Count,表示总共耗费了多长的时间;在扫描时,每个长方块代表255个扇区(在LBA模式下)或代表63个扇区(在CHS模式下);
这里要解释一下CHS:cylinder head sector 这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意思是柱面、磁头、扇区。LBA:扇区(线性地址)
扫描过程可随时按ESC键终止;方块从上到下依次表示从正常到异常,读写速度由快到慢。正常情况下,应该只出现第一个和第二个灰色方块如果出现浅灰色方块(第三个方块),则代表该处读取耗时较多;
1:如果出现绿色和褐色方块(第三个和第四个方块),则代表此处读取异常,但还未产生坏道;
2:如果出现红色方块(第六个,即最后一个方块),则代表此处读取吃力,马上就要产生坏道;
3:如果出现问号?以下的任何之一,则表示此处读取错误,有严重物理坏道。如下面这块硬盘:
注1:有些读写速度奇慢的硬盘如果用Mhdd的F4 SCAN扫描并把EraseWAITS打开就可以看到,要么均匀分布着很多W,要么就是遍布着很多五颜六色的方块,这说明这类硬盘之所以读写速度奇慢,就是因为大量的盘片扇区有瑕疵,造成读写每个扇区都会耗费较长的时间,综合到一起就导致了整个硬盘读写速度奇慢。
注2:老型号硬盘(2、3G以下)由于性能较低、速度较慢,因此在F4 SCAN检测时很少出现第一个方块,而出现第二和第三个方块,甚至会出现第四个方块(绿色方块),这种情况是由于老硬盘读写速度慢引起的,并不说明那些扇区读写异常。在扫描时使用箭头键可以灵活地控制扫描的进程,很象VCD播放机:↑快进2%;↓后退2%←后退0.1%;→快进0.1%。灵活运用箭头键,可以对不稳定、坏道顽固的区段进行反复扫描和修复.
ERASE:快速擦除命令,在使用中我发现有低格和清零的功效,但此命令一点不影响硬盘寿命,有时对坏道和红绿块擦除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输入命令,按回车;
问你是否继续,输入Y,
输入开始的LBA值(就是从哪个地方开始有坏道或红绿块,)比如我们输入零,回车
再输入结束的LBA地址,我们输入10000,回车
输入Y,回车,开始擦除,并显示擦除了多少兆字节,速度是很快的,还没等看清呢就擦完了。
还有一个命令AERASE:高级擦除,也叫完全擦除,跟ERASE的用法一样。快速擦除如果修不了坏道就用高级擦除。
下面我们再说硬盘的剪切容量HPA命令,注意,Mhdd只能从后面开始剪切。硬盘被剪切了之后,以后在任何机器的BIOS中只能检测到被剪切后的容量,即使重新分区也不能恢复先前容量。假如一个硬盘,经扫描发现从70%以后全是坏道,而且怎么修也修不过去,这时候就可以把后面的30%给HPA了。输入HPA,回车
这是问你是软改还是硬改,软改是改到内存,断电不会生效。硬改是改到硬盘,断电立即生效。输入1(硬改),回车
这是问你用那种方式改,我们选择1 ,LBA方式,回车
输入新的LBA值,我们就输入2000000(原来的容量是4124736),回车
用ID命令看一下,屏幕最上方有一个蓝色的HPA灯亮起来,表示这个硬盘的容量被做过修改。
此时,我们需要给硬盘断一下电生效,退出命令是EXIT.
断电再重新加电,进入Mhdd
RHPA命令是察看硬盘原始容量,比如这个硬盘原始容量就是4124735个扇区
NHPA:恢复硬盘原始容量,输入命令按回车
再次输入Y,我们看到硬盘的原始容量已经被恢复了。
PWD:给硬盘加密命令
注意,硬盘加密后,不能读写,任何操作对硬盘都不起作用,包括低格清零。
输入PWD按回车
咦!这个的意思是:这个硬盘不支持加密命令,这是个老的迈拓2.1G的小硬盘,很多命令都不支持。我们按SHIFT+F3重新选择硬盘,选择1,这是我的系统盘,西部数据40G,按F2键,可以看到有“security:high,off”。如果硬盘的ID信息里显示这一项,表示此硬盘支持加密。
我们就换一个硬盘,总不能给自己正在操作的硬盘加密吧。再换一个QUANTUM 15G ,这个硬盘显示在第五个口上,是因为我把它他挂在PC3000上。
输入命令PWD回车
这里让你输入最大32位的用户密码,我们输入123456,回车
这就完成了。
我们按F2刷新,可以看到屏幕最上方有一个红色的PWD灯亮起,硬盘参数“SECURITY:High,on”off变成了红色的on,表示此硬盘被加密;
我们按F4键扫描一下看看会怎么样:
为什么没有变化?对了,加密之后必须对硬盘断一次电才能生效,现在还没生效呢。
我们EXIT退出,拔掉硬盘电源线,再重新加电(如果你有PC3000,那就用PC3000的F11和F12断电加电多安全呀)进入Mhdd,再扫描,发现全是紫色感叹号,这就表示硬盘被加密;
要解密,先解锁,输入UNLOCK,回车
问你是解主密码还是用户密码,输入O(用户密码,因为我们只能给硬盘加用户密码),回车
输入密码123456回车,解锁完成
再输入命令DISPWD回车
输入密码123456回车,解密完成
按F2刷新,硬盘已没密码,再扫描也是正常的扇区了。
Mhdd29的日志功能,在使用中我发现很实用,他详细记录了Mhdd扫描和维修硬盘的全部过程,以及哪个LBA处有坏道,哪个地方有红绿块,这对我们精确找到坏道是很有用的。
在Mhdd290目录中键入CD LOG,回车,就进入了日志目录
用DIR命令察看里面有一个文件Mhdd.LOG,就是日志文件,如果要想编辑或察看此文件的内容,输入命令EDIT Mhdd.LOG 回车
看看,记录很详细吧!在使用中慢慢体会吧。
要想退出,先按ALT键,再按↓键,选EXIT,回车就退出了。
删除这个文件的命令是DEL Mhdd.LOG,放心,这个文件每次在扫描硬盘的时候会自动生成的。
退回到上一级目录的命令是CD..回车
CD/回车 此命令是退回到根目录
为了使用方便,我们经常在根目录下编辑批处理命令,下面我就来说一下方法(这个你不学也可以,如果经常修硬盘还是编一个方便)
比如我要在根目录下建立一个M.BAT的批处理命令,就在根目录下输入命令:EDIT M.BAT回车,出现如下界面:
首先输入CD HARD命令 再回车
再输入CD Mhdd290 再回车
再输入Mhdd29 回车
这四个命令的意思是:当我们运行批处理文件M.BAT的时候,就会从上到下依次序执行这四个命令(先进入HARD文件夹,再进入Mhdd29文件夹,然后运行Mhdd29命令,运行完毕再退回到根目录)。
然后我们要保存,按一下ALT键,再按↓键,选SAVE(保存),回一下车。
然后退出,先按ALT键,在按↓键,选EXIT,回车就退出了。
以后我们再运行Mhdd的时候,只要在根目录下输入M按回车就行了。
下面我们再来建立一个察看日志文件的批处理命令,输入EDIT MLOG.BAT 回车
然后依次序输入以下五个命令
再选择退出
这是问你是否保存,选YES,按回车就保存并退出了。
以后要察看日志文件,就在根目录下输入MLOG回车就行了
在日志里面可以用翻页键PAGE UP/PAGE DOWN快速察看。
日志里面存的记录多了,察看不方便,就要经常删除日志,再编辑一个删除日志文件的批处理命令。
在跟目录下输入EDIT DLOG.BAT 回车
输入以下的命令,请读者自己研究一下是什么意思
以后要删除日志文件 Mhdd.LOG,只要在根目录下输入DLOG回车就行了。可以看到计算机在一条一条的执行我们输入的命令。
好了,现在Mhdd就介绍完了,简单的测试硬盘,维修硬盘坏道、加解密都难不住你了.硬盘修复工具检测不到硬盘是怎么回事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硬盘修复工具检测不到硬盘是怎么回事
&&硬盘修复利器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0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怎样检测硬盘坏道并修复??_百度知道
怎样检测硬盘坏道并修复??
我有更好的答案
方法二:诺顿NU8.0也较好用。例如一块1.28G硬盘出现0磁道损坏故障,进入NU8工具包目录,运行其主程序NORTON.EXE,然后可先选“补救盘”RESCUE选项对该硬盘的引导区、分区表等信息进行备份。接着选择“磁盘编辑器DISKEDIT”,成功运行后选“对象OBJECT”,选“分区表”后可见本硬盘的参数如下:面SIDE为0-63,簇CYLINDER为0-255,扇区SECTOR为1-63,其主引导记录和分区表信息就应该在0面0柱1扇区。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把其C盘的起始扇区从0面0柱1扇区改为0面1柱1扇区,移动光标手工修改即可。另外需要说的就是,改动数值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最后存盘后退出重启电脑,用Format命令格式化硬盘即可正常使用了。需要特别留意的是,修好后的硬盘一定不要再用DOS下的Fdisk等分区工具对其进行重新分区操作,以免其又改变硬盘的起始柱面。 如果以上各招都不见效,那么就得使用主板自带的硬盘低格程序或硬盘厂家随盘赠送的低格程序如DM、LFormat等对硬盘全盘进行低级格式化处理了,它可对硬盘的一些坏道进行重新整理排除。 三、如何正确使用才能减少坏道的发生 上面说了那么多,都有点亡羊补牢之嫌,而正确使用好硬盘才是减少硬盘坏道发生、提高硬盘使用寿命的最好方法。 1.硬盘在工作时不能突然关机 当硬盘开始工作时,一般都处于高速旋转之中,如果我们中途突然关闭电源,可能会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而损坏硬盘,因此要避免突然关机。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还在闪烁,只有在其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读写结束后方可关闭计算机的电源开关。 2.防止灰尘进入 灰尘对硬盘的损害是非常大的,这是因为在灰尘严重的环境下,硬盘很容易吸引空气中的灰尘颗粒,使其长期积累在硬盘的内部电路元器件上,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热量散发,使得电路元器件的温度上升,产生漏电或烧坏元件。 另外灰尘也可能吸收水分,腐蚀硬盘内部的电子线路,造成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所以灰尘体积虽小,但对硬盘的危害不可低估。因此必须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空气中的潮湿度和含尘量。切记:一般计算机用户不能自行拆开硬盘盖,否则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硬盘内,在磁头进行读、写操作时划伤盘片或磁头。 3.要防止温度过高 温度对硬盘的寿命也是有影响的。硬盘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热量,使用中存在散热问题。温度以20~25℃为宜,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温度还会造成硬盘电路元器件失灵,磁介质也会因热胀效应而造成记录错误。温度过低,空气中的水分会被凝结在集成电路元器件上,造成短路; 湿度过高时,电子元器件表面可能会吸附一层水膜,氧化、腐蚀电子线路,以致接触不良,甚至短路,还会使磁介质的磁力发生变化,造成数据的读写错误;湿度过低,容易积累大量的因机器转动而产生的静电荷,从而烧坏CMOS电路,吸附灰尘而损坏磁头、划伤磁盘片。机房内的湿度以45~65%为宜。注意使空气保持干燥或经常给系统加电,靠自身发热将机内水汽蒸发掉。另外,尽量不要使硬盘靠近强磁场,如音箱、喇叭、电机、电台、手机等,以免硬盘所记录的数据因磁化而损坏。 4.要定期整理硬盘上的信息 在硬盘中,频繁地建立、删除文件会产生许多碎片,碎片积累多了,日后在访问某个文件时,硬盘可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不但访问效率下降,而且还有可能损坏磁道。为此,我们应该经常使用Windows 9x系统中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硬盘进行整理,整理完后最好再使用硬盘修复程序来修补那些有问题的磁道。 5.要定期对硬盘进行杀毒 现在的病毒攻击范围越来越广泛,而硬盘作为计算机的信息存储基地,通常是其攻击的首选目标。每年的4月26日令每位电脑使用者都心有余悸,笔者单位上的几只硬盘就惨遭过CIH的攻击。所以,为了保证硬盘的安全,我们应该注意利用最新的杀毒软件对病毒进行查杀,同时要注意对重要数据进行保护和经常性的备份。 6.用手拿硬盘时要小心 在日常的电脑维护工作中,用手拿硬盘是再频繁不过的事了。也许这最常见的事情,最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其实,用手拿硬盘还是有学问的,稍有不慎也会使硬盘“报废”的,因此我们在用手拿硬盘时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 ①要轻拿轻放,不要磕碰或者与其他坚硬物体相撞; ②不能用手随便地触摸硬盘背面的电路板。这是因为在气候干燥时,人体通常带有静电,在这种情况下用手触摸硬盘背面的电路板,则人体静电就可能伤害到硬盘上的电子元器件,导致硬盘无法正常运行。 因此,我们在用手拿硬盘时应该抓住硬盘两侧,并避免与其背面的电路板直接接触。有些类型的硬盘会在其外部包上一层护膜,它除具备防震功能外,更把电路板保护其中,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担心什么静电了。 7.尽量不要使用硬盘压缩技术 我们以前在硬盘空间不大时,总是想方设法节省硬盘空间,例如常见的措施是通过Doublespace、Drvspace命令来压缩硬盘空间。但当压缩卷文件逐渐增大时,这种方法就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硬盘的读写数据大大减慢了。随着硬盘技术的飞速发展,磁盘的容量也是节节攀高,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硬盘空间都在20G左右,现在很难再出现以前那种硬盘空间不够用的情况了,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再使用硬盘压缩技术了。 8.在工作中不能移动硬盘 硬盘是一种高精设备,工作时磁头在盘片表面的浮动高度只有几微米。当硬盘处于读写状态时,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就可能造成磁头与盘片的撞击,导致损坏。所以不要搬动运行中的微机。在硬盘的安装、拆卸过程中应多加小心,硬盘移动、运输时严禁磕碰,最好用泡沫或海绵包装保护一下,尽量减少震动。
硬盘的正确使用与坏道的修复 硬盘使用久了,便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硬盘“坏道”是这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如果在保换保修期内,你可将硬盘拿到销售商出处更换,而过了三保期又该怎么办呢?下面是笔者维修维护硬盘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对你维修硬盘有所帮助。 一、硬盘出现坏道的先兆 硬盘坏道分为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两种,前者为软坏道,通常为软件操作或使用不当造成的,可用软件修复;后者为真正的物理性坏道,它表明你的硬盘磁道上产生了物理损伤,只能通过更改硬盘分区或扇区的使用情况来解决。出现下列情况也许你的硬盘有坏道了: 首先,你在打开、运行或拷贝某个文件时硬盘出现操作速度变慢,且有可能长时间操作还不成功或表现为长时间死“啃”某一区域或同时出现硬盘读盘异响,或干脆Windows系统提示“无法读取或写入该文件”,这些都可表明你的硬盘某部分出现了坏道。 其次,每次开机时,Scandisk磁盘程序自动运行,肯定表明你的硬盘上有需要修复的重要错误,比如坏道。你在运行该程序时如不能顺利通过,表明硬盘肯定有坏道。当然,扫描虽然也可通过,但出现红色的“B”标记,表明其也有坏道。 第三,电脑启动时硬盘无法引导,用软盘或光盘启动后可看见硬盘盘符但无法对该区进行操作或操作有误或干脆就看不见盘符,都表明硬盘上可能出现了坏道。具体表现如开机自检过程中,屏幕提示“Hard disk drive failure”“Hard drive controller failure”或类似信息,则可以判断为硬盘驱动器或硬盘控制器硬件故障;读写硬盘时提示“Sector not found”或“General error in reading drive C”等类似错误信息,则表明硬盘磁道出现了物理损伤。 最后,电脑在正常运行中出现死机或“该文件损坏”等问题,也可能和硬盘坏道有关。 二、硬盘坏道的维修 Scandisk磁盘扫描程序是解决硬盘逻辑坏道最常用的工具,而我们常见的Format命令不能对任何硬盘坏道起到修补作用,这点大家需明白。如果硬盘出现了坏道,我们可在Windows系统环境下,在“我的电脑”中选中要处理的硬盘盘符,选择其“属性”,在出现的“工具”按钮中选择“查错状态”,点击“开始检查”,再在“扫描类型”中选“全面检查”,并将“自动修复错误”打上“勾”,然后“开始”既可,它将对硬盘盘面做完全扫描处理,并且对可能出现的坏簇做自动修正。其次,在DOS状态下,硬盘有坏道,计算机在启动时一般会自动运行Scandisk进行扫描,并将坏簇以黑底红字的“B”(bad)标出。当然,如果系统在启动时不进行磁盘扫描或已不能进入Windows系统,我们也可用软盘或光盘启动盘启动电脑后,在相应的盘符下,如“A:”下运行Scandisk *:(注:*为要扫描的硬盘盘符),回车后来对相应需要扫描修复的硬盘分区进行修理。 其它的如诺顿工具箱中的NDD“磁盘医生”及Pctools等相关工具对硬盘进行扫描也是修复硬盘坏道的最常用的方法,其用法很简单,许多报刊上也有介绍,大家可找来试用一下。 如果硬盘上出现了无法修复的坏簇或物理坏道,大家可用一些磁盘软件将这些坏道单独分为一个区并隐藏起来,这样可令你的硬盘延长使用寿命。 方法一:如一块4.3G硬盘在2G处有严重的物理坏道,用Format格式化进行不下去,Scandisk或NDD检测也通不过,但能正常分区。找来一款分区格式化软件Smart Fdisk,用启动盘启动电脑后,进入盘符A:,运行该软件的执行文件SFdisk.EXE;然后删掉(DEL)原有分区,算出坏道在硬盘上的所在位置。如本例中,先建立1990M的基本分区,快速格式化后并激活它,然后再把坏道处分出约50M的逻辑分区,再将所剩的硬盘空间作为一个逻辑区后用快速格式化功能将其快速格式化;最后再将那个约50M的坏道所在的区删除(DEL)掉就是了。然后重启,一个有严重物理坏道的硬盘就很快被修好了,以后磁头再也不会去读那些被删除了的坏道区了。 方法二: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Fdisk分区。例如一块1G的硬盘,在格式化到10%时不能顺利通过,这时按Ctrl+Break强行终止,运行Fdisk建立一个90M的DOS分区为C盘,然后再建立一个20M逻辑盘D,再将余下的800余M建立一个逻辑盘E。退出Fdisk再运行Format E:,如果格到10%时又遇到阻碍,这时用Fdisk再建立一个88M的E盘、10M的F盘,余下的790M作为G盘。继续重复上面的操作,直到完成。然后,运行Fdisk将10M的D、F盘删除,这时余下的就是没有坏道的好盘了。 方法三:同理,用PartitionMagic、DiskManager等磁盘软件也可完成这样的工作。如PartitionMagic分区软件,先用PartitionMagic4中的“check”命令或Windows中的磁盘扫描程序来扫描磁盘,算出坏簇在硬盘上的位置,然后在Operations菜单下选择“Advanced/bad Sector Retest”;把坏簇所在硬盘分成多个区后,再把坏簇所在的分区隐藏,以免在Windows中误操作,这个功能是通过Hide Partition菜单项来实现的。这样也能保证有严重坏道的硬盘的正常使用,并免除系统频繁地去读写坏道从而扩展坏道的面积。 系统显示“TRACK 0 BAD,DISK UNUSABLE”,意思为“零磁道损坏,硬盘无法使用”或用磁盘扫描程序扫描其它硬盘时其0扇区出现红色“B”。硬盘0扇区损坏,是大家比较头痛的故障,一般人往往将出现这样故障的硬盘作报废处理。其实合理运用一些磁盘软件,把报废的0扇区屏蔽掉,而用1扇区取而代之就能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这样的软件如Pctools9.0和NU8等。 方法一:我们就先以Pctools9.0为例来作说明。一块2.1G硬盘出现上述故障,用盘启动电脑后,运行Pctools9.0目录下的DE.EXE文件。接着选主菜单Select中的Drive,进去后在Drive type项选Physical,按空格选定,再按Tab键切换到Drives项,选中hard disk,然后OK回车后回到主菜单。打开Select菜单,这时会出现Partition Table,选中进入后出现硬盘分区表信息。该硬盘有两个分区,找到C区,该分区是从硬盘的0柱面开始的,那么,将1分区的Beginning Cylinder的0改成1就可以了,保存后退出。重新启动电脑后按Del键进入COMS设置,运行“IDE AUTO DETECT”,可以看到CYLS由782变成781。保存退出后重新分区格式化该硬盘,使其起死回生。
手头上有ghost系统盘嘛?放进去里面有一项就是 硬盘效率检测修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检测硬盘坏道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硬盘检测修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