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怎么加载sony catalyst browse教程

Powered byGTX1080反拜耳运算及达芬奇调色性能简测
作者:胡冰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在上一篇文章中同大家分享了,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款显卡的实际性能表现。有关Pascal架构GPU的特点及性能对比网络上已有大量报道,大家可自行搜索。按照惯例,我们也选择了一些主流测试软件让这张显卡跑个分,热热身。测试平台: CPU:  Intel Core i7-6700K 主板:  ASUS Z170 PRO GAMING 内存:  G.Skill Ripjaws 5 DDR4-2400 8G x4 显卡:  ZOTAC GTX1080 至尊Plus OC SSD:  SAMSUNG 850 EVO 500G SATA III HDD:  WD Gold WD4002FYYZ 4TB 光驱:  LITEON iHAS324 电源:  Antec EA-550 Platinum 机箱:  Antec P280操作系统:Windows7 Professional, 64-bit, Service Pack 1 显卡驱动版本:372.90 - WHQL UI显示器:Dell UltraSharp UP2516D, 分辨率显卡基本信息。最新版GPU-Z仍不支持针对GTX1080的ASIC质量显示。待机状态下显卡温度约为43°C(室温23°C),风扇自动停转。CUDA-Z实时性能测试。可以看出GTX1080作为一款游戏卡在单精度与双精度浮点性能上的巨大差异。Windows7体验指数评分7.8,其中处理器部分子分数7.8,其余部分子分数均为7.9 .3DMark Advanced Edition Fire Strike Ultra测试成绩:基准分数5419, 显卡分数5469 .性能波动详细信息。i7-6700K处理器在个别时段自动睿频加速至4.2GHz(单核),CPU及GPU最高温度分别约为70°C与80°C.3DMark Advanced Edition 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成绩:基准分数9868, 显卡分数10941 .CINEBENCH基于Cinema 4D特效引擎,重点针对显卡OpenGL性能进行测试。这张GTX1080显卡在CINEBENCH R15中测试得分达到了150.53fps.LuxMark v3.1 OpenCL GPUs性能测试结果:13579分。测试场景:LuxBall HDR.CompuBench重点针对硬件设备在OpenCL框架下的通用计算性能进行测试,测试场景包括人脸检测、视频合成、比特币挖矿等。CompuBench 1.5显卡测试得分:最后,跑了20分钟的FurMark甜甜圈拷机测试(分辨率)。GPU峰值温度为81°C, 风扇转速2459RPM.FurMark拷机测试时主机功耗约为350瓦(不含显示器)。系统待机时功耗约为50瓦(不含显示器)。总体来看,一款550W功率的主机电源对于这套系统来说基本够用。接下来,我们来测试一下GTX1080在去拜耳运算方面的性能。首先,我们选择一段由ALEXA Mini拍摄的OpenGate 3.4K 24p MXF ARRIRAW素材进行测试,播放软件为Scratch Play.Scratch Play v8.5版本应用了ARRIRAW SDK 5.0, 我们将去拜耳模式设定为ADA-5 HW / 16 Bit (f), 色彩空间为LogC: Wide Gamut(显示器色域为DCI-P3)。在素材回放的头几秒,由于数据缓冲的原因画面出现了稍许延迟,但很快就能达到持续稳定地实时播放。可以看到,此时系统CPU与GPU的负载基本在30%至50%间波动,距离满载状态还有较大余量。在默认设置下,Scratch Play自动采用OpenCL硬件加速。之后,我们使用REDCINE-X PRO对一段RED EPIC拍摄的4K () 24p REDCODE 8:1 R3D素材进行回放测试。在REDCINE-X PRO的系统参数设置中,GPU加速模式默认为OpenCL, 同步处理帧数默认为CPU核心数(含超线程)。当我们在OpenCL模式下选择全分辨率对R3D素材进行播放时,系统无法达到实时预览。此时CPU全部核心均为满载状态,GPU负载约为15%, GPU显存使用量约为1.5GB.将GPU加速模式更改为CUDA, 系统依旧无法实现对于拍摄素材的实时预览。CPU全部核心仍然满载,GPU负载约为11%, GPU显存使用量约为1.2GB.同为CUDA加速模式,将回放分辨率降低至1/2, 尽管此刻CPU负载仍为100%, 但系统已经可以实现对R3D文件的实时播放。当我们对画面的亮度曲线、色彩、锐度以及降噪等参数进行调整时,视频回放性能未受到可察觉的影响。将GPU加速模式改回OpenCL, 在1/2分辨率下视频回放性能未发生明显变化,仍可达到实时播放。综上所述,相对于ARRIRAW格式,REDCODE的可变压缩比设计对于CPU的连续运算性能有着更为繁重的需求,此时i7-6700K四核CPU已经成为系统的主要瓶颈。而相对于CUDA加速,在OpenCL模式下REDCINE-X PRO对于GPU和显存的利用率更高,主观感受上也是OpenCL模式下渲染速度略有提升,说明REDCINE-X PRO在OpenCL方面有着更好的优化。当我们在系统参数设置中将GPU加速禁用,无论是在全分辨率还是1/2分辨率下,REDCINE-X PRO都无法实现对R3D文件的实时回放。此时,CPU与GPU均未达到满载状态,彼此成为对方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将分辨率设定为1/4才可实现对拍摄素材的实时回放。通过以上测试,我们建议需要经常处理R3D素材的用户选择英特尔Extreme至尊版或至强系列多核处理器。当然,RED ROCKET-X也是极好的。最后,我们来看看大家最为关心的达芬奇调色应用。此前,DaVinci Resolve产品经理Peter Chamberlain曾在Blackmagic Design官方论坛上提到:经过他们的测试,GTX1080的性能与Titan X(非Pascal架构)基本相似,但却有着更好的性价比。BMD官方也将在之后的达芬奇配置指南中加入GTX1080这一选项。这里首先需要澄清一个问题:达芬奇是否一定需要专业显卡才能获得流畅的渲染性能?相对于民用卡或游戏卡,专业显卡除了具备更好的驱动优化、多屏显示等增值功能外,另一方面则是其双精度浮点运算性能是普通游戏卡所无法比拟的。就拿GTX1080来说,其单精度浮点性能约为9TFLOPS, 而其阉割过的双精度浮点性能仅为0.3TFLOPS(1:32),不得不说老黄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那么对于达芬奇而言,能否从专业显卡的双精度浮点运算中获益呢?在《DaVinci Resolve 12 Configuration Guide》中,有这样一段描述:"all image processing in DaVinci Resolve is graphics processor (GPU) based with 32 bit floating point precision."即达芬奇的所有图像处理操作均基于GPU的32位浮点精度,所谓32位浮点精度便是我们所说的单精度浮点运算。相对于专业显卡在运算性能上的提升,大多数图像处理操作对于显存大小更加敏感,这在达芬奇配置指南中也有所体现。对于4K素材,推荐选择具备8GB以上显存的显卡。下面,我们使用DaVinci Resolve 12.5.2 Studio for Windows调色软件,在不使用渲染缓存、代理模式等功能的情况下,选择一段p ProRes422 HQ编码的4K视频素材,并将项目时间线分辨率设定为 HD全高清。首先,我们分别将达芬奇内置的两种降噪特效单独应用于测试素材。在使用空域降噪以[较好]模式渲染时,所选剪辑能够实现实时预览,此时GPU负载约在80%上下浮动,CPU负载不超过50%. 取消空域降噪特效,将时域降噪的帧数设置为最高值[5],运动估计类型为[较好],此种状况下则无法满足对所选剪辑的实时预览,播放速率维持在23fps左右,GPU处于满载状态。尽管上面的测试仅仅应用了单个降噪节点,但结果已经令人欣慰。对比采用AMD Radeon R9 M370X移动显卡的Apple MacBook Pro Mid 2015顶配款,在执行相同操作时,其素材预览速度大约仅为1帧每秒。接下来我们又将达芬奇预置的各种OpenFX特效分别单独应用于测试素材之上。很遗憾,所有特效在默认参数设置下均能达到实时预览,由此可见新版达芬奇对于GPU加速性能的深度优化。仅使用单一节点进行测试显然并不符合日常实际的应用场景。于是,我们针对所选剪辑应用了包括空域降噪、动态模糊、胶片颗粒OpenFX、跟踪遮罩等在内的10个不同调整类型的处理节点,一定程度上模拟真实的应用场景。此时,测试素材的预览速度下降为8fps, 从感官上来看尚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倘若此时开启达芬奇代理模式的[Half Resolution]选项,则预览速度基本能够维持在20fps左右。在刚才的几项测试中我们是将4K素材以全高清分辨率进行渲染,这是在画质与性能间折中后的解决方案。当调色工作完成后,还需要将时间线恢复到分辨率以便检查和输出,此时的预览性能基本降至以上测试数值的四分之一。最后,我们选择一段p ProRes422HQ的高清素材进行测试,同样对其应用10个不同调整类型的处理节点,此时达芬奇的预览速度约为15fps, 在代理模式的加持下则可以实现对所选剪辑的实时预览。总结:通过本次测试,新一代Pascal架构的GTX1080 GPU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浮点运算性能的逐步提升以及主流影视后期软件针对CUDA, OpenCL等通用计算标准的深度优化,桌面级游戏显卡的单卡性能已经不输于专业显卡,并且有着极佳的性价比。倘若未来有哪款软件仍是一副非专业卡不行的架势,那我只能说这是软件厂商和显卡厂商有意而为之。希望这篇文章对于大家在设备选择上有所帮助,也欢迎朋友们通过微信(微信号:cool_film)与我讨论有关电脑配置与性能的话题。本文为作者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stream/83412/
作为国内领先的影视技术服务团队,DITChina 在业内率先提出数据管理、质量管理、效率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的四维一体解决方案,为制片方提供覆盖制作全流程的决策咨询与技术支持服务。
邮箱:dit[网站地址
关注微信:影科技
扫一扫,快速分享到微信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帖
作者:机构类型:DIT服务公司
人气:290064
作者的其它文章
扫一扫,即可添加影视工业网为微信好友.
还可添加微信账号:Ilove107cine QQ号
加我们为微信好友
今日热销产品
【京公网安备16号】精彩推荐:
精彩推荐:&&&&&&&&&&&&
查看: 1631|回复: 1
阅读权限15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积分21752精华13帖子主题UID61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3:49签到天数: 1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3]偶尔看看II
当前用户组为 超级版主当前积分为 21752, 该用户为特殊用户。
Sony Catalyst Prepare 1.0.207 / Catalyst Browse 1.0.3.338 | 309 MB
The complex world of media production requires powerful media management. Catalyst Browse, a cross-platform viewing and logging tool for all Sony Pro formats, offers streamlined media management that simplifies your workflow and secures your content.
Catalyst Browse is a media assistant that lets you browse files from your Sony camera, deck, or card reader with detailed views see and accurately view video using source color space, and apply color correction and color looks. Once you’ve selected the clips you need, you can copy them to a local hard drive or connected NAS, upload to Sony Media Cloud Services Ci, transcode to a variety of formats, as well as create, ingest, and export Sony Professional Disc clip lists.
What’s New in Catalyst Prepare 1.0.207:
- In Import mode, you can browse your computer for media files that you want to import to your media libraries.
- In Organize mode, you can browse and organize the clips in your media libraries.
- In Edit mode, you can preview media, mark in and out points, and apply color correction.
- In Export mode, you can export clips to additional volumes or devices and transcode files.
What’s New in Catalyst Browse 1.0.3.338:
- Fixed a bug that prevented the application from reading some files recorded by the PXW-FS7 camera.
下载地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阅读权限1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积分1精华0帖子主题UID47480
,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当前用户组为 剪辑新手当前积分为 1,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49 点。
谢谢,正需要呢!
经常参与各类话题的讨论,发帖内容较有主见
长期对论坛的繁荣而不断努力,或多次提出建设性意见
活跃且尽责职守的版主
曾经为论坛做出突出贡献目前已离职的版主
为论坛做出突出贡献的会员
Powered by
Template byMY R?DE REEL 2015全球短片大赛拉开帷幕
*针对国内网络的特殊情况,MY R?DE REEL 2015接受并认可上传至优酷的参赛短片作品。继2014年首届比赛的成功举办,有着“全球规模最大的短片竞赛”之称的正式拉开帷幕。R?DE之所以称其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短片竞赛”,想必是因为这一赛事的参与方式非常简单:创作一部时长不超过3分钟的短片,并附上幕后制作花絮,幕后花絮中要求包含至少一件使用中的R?DE产品。在上届比赛中,有来自76个国家的1000余部短片角逐超过7万美元的奖品。2015年,R?DE将比赛的奖品总价值提升至20万美元,众多赞助商为本届比赛提供了大量实用的创作利器。部分奖品Adobe Creative Cloud 1年订阅 Atomos Shogun记录单元 Blackmagic Production Cinema Camera 4K(BMPC 4K)摄影机 F&V K8000+ LED灯光套装 Freefly Systems MōVI M5电子稳定器 G-Technology G-DOCK ev外置硬盘 Event Opals监听音箱 R?DE NTG4+枪式话筒 R?DE Blimp防风罩 Zeiss 35mm ZE, 50mm ZE镜头 ......参赛步骤1. 制作一段时长3分钟以内的原创短片及使用R?DE产品的幕后拍摄花絮; 2. 将MY R?DE REEL标题卡添加至成片及幕后花絮的开头; 3. 将拍摄作品上传至YouTube或视频网站并在比赛活动网站进行提交。作为一项面向全球的赛事,R?DE也邀请了多位重量级制作人担任评委,包括我们所熟悉的,
等,届时你的作品将会得到他们的品鉴。主要奖项最佳参赛短片最多公众投票短片最佳幕后花絮最佳少年参赛作品类别奖项最佳剧情片最佳恐怖片最佳喜剧最佳纪录片最佳动作片最佳外语片最佳科幻片技术奖项最佳音响设计最佳原声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场景最佳表演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手机短片相对于上一届比赛,新增加的最佳少年参赛作品奖项意图吸引更多18岁以下的参赛者。进入MY R?DE REEL 2015官方网站(可在页面右上角处选择中文语言):填写邮箱地址,获取片头标题卡、模版文件等相关资料。此外,邮件中还包含有来自于的免费音频素材,视频剪辑以及不同软硬件厂商的折扣代码等,非常超值实用!最后,任何报名并提交作品的参赛者,均能获得MY R?DE REEL 2015专享T-Shirt以及好莱坞摄影指导 所创办的 在线社区免费订阅。作品提交截止时间: 日零点 访问以下网址,观看MY R?DE REEL 2014获奖影片:MY R?DE REEL 2014最佳外语短片——A Night In The Office本文为作者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stream/61317/
作为国内领先的影视技术服务团队,DITChina 在业内率先提出数据管理、质量管理、效率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的四维一体解决方案,为制片方提供覆盖制作全流程的决策咨询与技术支持服务。
邮箱:dit[网站地址
关注微信:影科技
扫一扫,快速分享到微信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帖
11:29:09 问题是怎么上传YouTube
12:22:02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
@czwyd :问题是怎么上传YouTube
10:10:41 也同样支持上传优酷,只要满足文章提到的几点要求就可以。
======================================
@czwyd :问题是怎么上传YouTube
10:11:19 不要想太多,一定支持优酷上传的呀
======================================
@DITChina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
@czwyd :问题是怎么上传YouTube
21:31:37 有没有2016的竞赛链接?
作者:机构类型:DIT服务公司
人气:290066
作者的其它文章
扫一扫,即可添加影视工业网为微信好友.
还可添加微信账号:Ilove107cine QQ号
加我们为微信好友
今日热销产品
【京公网安备16号】【屌丝级达芬奇4K&RAW实时调色平台】测(tiao)试(keng)成(tu)功(cao)_蔡清源_新浪博客
【屌丝级达芬奇4K&RAW实时调色平台】测(tiao)试(keng)成(tu)功(cao)
【郑重申明~】
这篇达芬奇配置不是给土豪和单位用户参考的~
写出来只是为了让一些追求4K RAW的朋友避免一些弯路。
写之前先吐槽一下。。。。
​这段时间不知道是不是做了什么缺心眼事,好不容易搬砖存钱搞了台黑苹果,结果系统装好了……渲染却死机蓝屏……解决无果又换回了win平台……于是折腾开始……
换装水冷的时候手残弄坏两根内存槽……还是2、3插槽(懂的自懂……)
紧接着因为显卡太重压坏PCIE槽……
电脑又突然莫名其妙的烧电源……​
然后客户威胁再不交片子就提武器上门……
再想到后面还有几部4K RAW的片子要搞……​
结果脑子一热……买买买……剁剁剁……
​现在的配置如下:
CPU:4790K OC4.9(表羡慕~~轻松5G~)
内存:32G DDR3 1600(懒人表示……觉得没有必要OC……)
主板:Z97屌丝大板
显卡:GTX 970 SLI
机箱:大幻影2代(够大、有灯、手残党表示再也不怕加东西碰内存了~~)
显示器:一台最爱的144mhz电竞屏(我是FPS游戏睾丸哟~~~)、一台山猩不知道什么型号的显示器……
上图不废话:
F5
4K 25P RAW
RAW,S-LOGO3录制~大法自带的Catalyst Browse显示是983M码率……看起来吓屎人的样子……
​​BMPC拍摄的4K
RAW,灰度模式录制。单张DNG是8.5M(一按录制就掐算硬盘够不够的东西……)
​BMPC&Apple
ProRes 422HQ 25P
​BMPC&Apple
422HQ录制,RAW以下最大的录制模式,播放器里显示是920M码率……又是看起来吓屎人的样子……
下面是测试图:
F5
4K RAW实时
F5 4K RAW实时:加了一个节点做了稳定跟踪
BMPC
4K RAW实时&
​BMPC 4K RAW实时:两个节点做了隔离(小伙纸蛮帅~~乐队滴哟~)
BMPC
4K&Apple ProRes 422HQ实时
​BMPC 4K&Apple ProRes
422HQ实时:处理422视频太轻松了……除了降噪随便怎么调……反正放张图意思意思而已……
达芬奇工程设置和CPU图:​
工程设置
解析分辨率
达芬奇的GPU
​总结:
1、为什么工程还是1080P​:是因为目前我电脑还无法满帧数带得动BMPC的4K
RAW。而处理F5的4K
RAW,就算工程是的FHD、全分辨率下也轻松调色……看来BMD还是没有给自家的RAW做好优化(其实应该怪我屌丝口袋不够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阵列上我用的是nas的企业盘(让硬盘静静的做个慢男纸……)目前处理BMD的4K
RAW还有一点的不顺畅,调色的时候会把工程改成1080或2K全分辨率调色,输出在改成4K。(即使直接输出1080,也比用机器拍好得多)
2、关于降噪:降噪对CPU、显卡的要求又提高不止一个档次(还是怪我屌丝……买不起20核心和4块泰坦……),这方面达芬奇已经比很多软件做得好了……不开时序降噪还是基本能满足调色需求的。(需要大幅度降噪的时候就应该找摄像和前期人员谈人生了!)​
3、为什么选择i7
4790K:前面已经提到了,我偶尔玩玩游戏……E5压根就不是我首选。买这个4790K也是赌运气(买的时候就跟老板说了,OC不到5G就换……)渲染视频虽然没有大E5那么腻害,不过我还是可以抽个时间睡睡觉的……​而且我个人也不喜欢搞特效搞三维~(遇到高要求的就外包)如果需要搞特效又要搞三维的朋友,还是老老实实双路E5抱回家吧……(其实我首选是6700K、次选是6850K,只是买不到心仪的主板而已和未上市而已……)
4、为什么选择970:还是上面提到的,我不搞三维。达芬奇对显卡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是CUDA(流处理器)的数量。如果同970一样CUDA的专业显卡,估计得6000RMB以上。​不过若不是当时客户威胁我要提武器上门,我首选会是下一代帕斯卡系列的显卡(AMD的显卡CUDA超多……参数爆表……但是达芬奇支持超烂……)目前970接近跌破2000大关,相信他哥哥帕斯卡出来的时候会卖到2000以下的(买新不买旧,不建议帕斯卡出来了再折腾9系列卡)
5、关于内存:以前16G内存,开着达芬奇,再开个PR或者别的什么工程软件,​整天报内存不足不足不足……32G就很轻松了……那些8G可以调色的什么心态……
6、关于机箱的选择:越大的机箱越好,这个不仅仅只是预防像我这样喜欢折腾又手残党的人……现在高端显卡一个比一个长,机箱不够大,挂显卡上去就担心硬盘放不下。而且箱子大,容易给机箱做风流散热。另外,不想PCIE槽坏的友仔友女门……最好换卧式机箱……
7、关于水冷:​目前我只安装了CPU的水冷,下一步是给显卡、CPU全部装水冷(又是一部折腾的餐具即将上演……)CPU上水冷是因为OC的原因,目前4.9G一直没出现半点问题,CPU温度最高也就72度~~~(实在是过马路扶老莱莱修来的福气呀……)显卡要装水冷,是因为显卡上自带的散热片、风扇太大,SLI的时候一是影响散热,二是解决显卡拥挤,将来帕斯卡显卡出来,我可以马上买买买……一块970组3卡(或者装Thunderbolt阵列、上屏卡等……)
8、电脑未来的改进:目前应付4K RAW已结很轻松了,工作流程也轻车熟路。​只是在完成4K
RAW项目后的素材管理需要加强,看着用T来计算、删之可惜、存着心疼的东西闹心啊……其实4K
RAW也对团队的前期拍摄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前拍胶片摄像是按比例领取胶片的……数码年代似乎淡化了这流程……那些想着反正拍RAW,后期可以调的洗洗睡吧……)尽量避免废片、曝光等问题存在(将来会写一些前期拍摄的经验分享)走题了……以后会把显示器会换成双4K屏和4K电视监看,首选戴尔4K屏,电视到时候就看口袋吃菜了……但是144HZ显示器依旧作为我的游戏大杀器存在:)水冷……高速硬盘……目前不会考虑SSD,性价比不高,而且掉速和使用寿命始终是SSD的短板。
​写完~夜已深、人已静!附近的工地却还在开工……身为屌丝、民工……都不容易啊……
最后上一张无关的图~
​最后再来一条广告: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的宣传片即将完成~该片子用F5 4K RAW、BMPC&4K Apple
422HQ、大疆什么什么灰机(忘记什么型号了……)拍摄而成……成片会有2K和1080P版本~想收看的朋友请"灌注"我的博客:
说不定我会放原素材福利和2K版本的成片上来哦~~~~:)
好吧……在来一个最后……
最后……再抽根烟……继续工作了……=_=!​​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7,530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atalyst browse中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