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智能生态圈的生态圈还差这些,哪一款会是下一代产品

黄太吉生态圈VS小米生态圈:赫畅要做餐饮界的雷军?
稿源:餐饮老板内参
&煎饼侠&已经不能全面定义黄太吉了,他们现在玩平台、玩生态,像小米一样建立生态圈。黄太吉老板赫畅直言不讳,说我们是餐饮业的小米,就是因为我们从产品出发,不是从渠道出发。
小米以手机为核心,打造了从手机、手环、摄影机,甚至到小贷公司为生态链条的&小米生态圈&。小米为生态圈核心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品牌背书、分销支持、渠道共享,实现了小米生态圈内企业的快速成长。
黄太吉也是一样的。从煎饼开始,之后是&牛炖先生&、&大黄疯&小火锅,同时还投资&叫个鸭子&、&幸福小冒菜&。现在,黄太吉建立&航母式外卖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引入第三方单品,黄太吉的&生态圈&已经日渐清晰。
谁能进入黄太吉生态圈?黄太吉老板赫畅说,标准就是单品龙头品牌。
黄太吉VS小米:单品切入,三生万物
黄太吉和小米的路子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从产品做起,然后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先说小米。小米从手机做起,聚集了粉丝、建立了商城,之后围绕生产链,陆续有30多家智能硬件企业加盟,包括华米(小米手环)、绿米(小米智能家庭套装)、Yeelight(智能灯)等项目。
这些加盟者,除了享有融资的便利性,还有雷军提供的&武器库&:小米的供应链资源、品牌、外围和互联网上的合作,还包括物流、仓储、客服等资源。
对于小米来说,通过生态圈建设,也树起了竞争壁垒。比如,小米联手迅雷发布全新CDN品牌&星域&,号称重新定义CDN。
而迅雷在云加速、云存储、云处理等方面计算实力雄厚,这次合作,不仅可以为小米智能硬件产品提供云计算支撑,也弥补了小米生态圈与乐视生态相比在云计算环节的缺失。
现在,小米已经独木成林。小米手机喊出了最快5年超越苹果;借助小米平台的优势,小米手环出货量,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参照小米生态圈,黄太吉生态圈更清晰。
过去的三年,黄太吉经历了三次转变:
第一变是做一个&中式麦当劳&,&黄太吉&品牌被熟知,有了粉丝量;
第二变是做&外卖店&,做纯互联网外卖公司,黄太吉有了自己的渠道和一定规模的出货量。
第三变是接入第三方产品,成为平台型公司,构建黄太吉的&生态圈&。
在这个平台上,黄太吉共享渠道、粉丝、数据等资源,召集单品冠军品牌。之后,黄太吉在 &中央厨房&帮合作品牌完成最后的加工,再配送出去。
黄太吉VS小米:一个去渠道,一个去餐厅
对生态圈企业来说,小米可以提供巨大的、拥有比较统一的价值观的用户群,国内第三大电商小米网的渠道,以及依靠小米品牌背书带来的便宜的供应链服务。
一句话说,就是小米生态圈帮助企业&减去渠道&。小米把中间渠道的成本全扣掉了,转而把这个成本干脆让利给用户,结果造成超高的性价比,这是小米的逻辑。黄太吉也得其精髓。
赫畅对内参君强调,黄太吉是帮餐饮企业做增量的。他说,传统的操作是,餐厅要做增量,只能多开店。但是一家餐厅的增量毕竟是有限的,而黄太吉的平台就可以打破&餐厅的局限&。
&合作企业不用增加餐厅数量,直接把供应链和黄太吉的中央厨房对接上,我们的工厂就可以出东西了,然后再把他们的产品用黄太吉的外卖服务配送出去。&
赫畅说,小米解决了手机渠道过剩,UBER解决了私家车的利用率过剩,黄太吉正试图解决餐厅的中间成本过剩。黄太吉的这个&去餐厅&做法,已经吸引10多家合作伙伴,年底有望突破50家。
&他们会算帐的。比如一个餐厅一天卖一百份,在黄太吉供应链能卖一千份,而这是他自己做不到的。&赫畅觉得,黄太吉的中央厨房更适合叫作&工厂店&。
黄太吉的门店在这个模式下也具备了全新意义,除了变身品牌文化的体验地,更成为了没有线下终端的第三方互联网餐饮品牌的落脚点,比如甜心摇滚沙拉即将开通手机预订,然后在黄太吉40家餐厅提供上门自提的服务。
黄太吉VS小米:口碑者的联盟
一个企业要进入小米生态圈,要认同小米的价值观。比如高性价比、单品海量、不追求暴利、极客精神等。
被小米投资之后,小米会和被投公司一起确定新产品的定位、方向、设计、配置、定价等几乎所有重要环节。而产品则延续小米的风格:小米出品,必属精品。比如小米手环售价79元,其它则是几百元;小米手环功能丰富,具有来电提醒动能,还超长待机。
通过生态圈建设,小米实现了高速成长,用5年时间达到450亿规模。黄太吉不会过多涉入合作企业,他们的合作是产品的合作。企业的单品在黄太吉的平台上销售,黄太吉通过消费者的点击率,进行优胜劣汰。
最终,众多留下来的单品冠军,共同构成&黄太吉生态圈&,使黄太吉变成一个优质单品聚合的平台。这是外卖平台的升级。饿了么准确说是餐厅外卖平台,黄太吉外卖是产品外卖平台。
黄太吉的尝试效果不错。这个月,黄太吉实现了北京日订单达到2万单。赫畅说,他们计划年底实现日均10万单。如果实现了,明年预计营收将超过10亿元。
黄太吉的合作伙伴也在快速增长,刚开始半个月,已经和全城叫鸡、净雅集团、嘉和一品、正谷有机等品牌达成了合作意向。
7月12日,互联网餐饮品牌&甜心摇滚沙拉&正式加入黄太吉生态圈。这个产品,本身已经有很好的口碑,以及大量的粉丝。加入黄太吉,就是要借势,实现高速增长。
帮助别人成长,又不参股,那黄太吉图什么?平台价值。
今年,黄太吉要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15个城市的CBD开设中央厨房。这就需要&一个好汉三个帮&。更重要的,赫老板已经构想了黄太吉未来再升级的方向:一是有互联网金融的价值,一是众筹平台。而这个平台,可以为将来培养、筛选出种子企业。
延伸阅读: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我已阅读并同意
性别:男 女 保密
电子邮箱:
已有账户,马上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小米生态圈,互联网思维应用解析
摘要: 成立于2010 年的小米科技,仅用了4 年时间,估值已高达300亿美元,被业界视为最具互联网思维的典范,小米是如何构建其互联网生态圈的,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分享?对此,赛迪智库装备工业研究所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篇《小米生态圈,互联网思维应用解析》为第一篇,《小米生态圈,给我国制造企业上了一课》为第二篇。
  2010 年成立的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小米),仅用4 年时间,就初步完成了其生态系统的建立,并快速成长为国内影响力仅次于苹果与三星的品牌。在2014年4月为期3天的&米粉节&活动中,在没有线下发布会的情况下,小米实现了130万台手机、5000台小米电视、10万台小米盒子、74万个移动电源、52万条活塞耳机、20万个随身WiFi 等多种产品的线上销售,金额高达15亿元。与传统制造企业相比,小米无疑是个奇迹,其&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生态圈的建立功不可没,这也是制造企业应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的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小米是如何构建其互联网生态圈的,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分享?对此,赛迪智库装备工业研究所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小米生态圈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
  (一)实现了对传统手机商业模式的颠覆
  在小米看来,未来中国将是移动和互联网的世界,智能手机将承载用户的大部分需求,于是小米顺势推出了其高性能智能手机&&小米手机。从研发到销售,小米手机始终贯穿着互联网思维,实现了对传统手机商业模式的颠覆。一是调动用户积极性,增加参与感。小米利用其互联网论坛,邀请用户参与手机开发,通过与用户的不断互动来完善手机设计。二是按电脑模式做智能手机。小米创造性地实现了手机软件与硬件分离。小米手机、MIUI操作系统可实现灵活与其它品牌产品搭配,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三是超高性价比。小米与高通、夏普等顶级硬件供应商合作,其手机有着领先于行业水平的发烧级配置,售价仅为同类产品的一半。四是社会化营销模式。小米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为其产品造势,以&预售-获取订单-生产-配送&模式完成手机的线上销售,通过用户的口碑相传提升品牌影响力。
  2011 年,小米手机销量仅30 万台,2012 年全年销量达719万台,2013 年则高达1990 万台,2014 年小米承诺将至少售出4000万台手机。其MIUI 操作系统在2013 年底已突破3000 万用户,用户活跃度高居国内第一,预计到2014 年底,MIUI 用户将临近1 亿,小米不断积累的品牌势能将达到新的高度。
  (二)产品延伸处处融合互联网思维
  小米的定位从来都不是一家手机或IT 硬件公司,而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其并不打算仅依赖硬件来盈利,而是由硬件向软件与服务领域延伸。随着小米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的模式将使小米生态圈的布局进一步优化。
  在硬件领域,除小米手机外,小米又陆续推出了小米盒子、小米电视、小米平板电脑、小米阅读器,以及路由器、移动电源、随身WiFi、耳机等诸多产品,以智能手机为中心拓展高性能硬件的产品线。在软件领域,作为其核心产品的MIUI 操作系统,在今年4 月发布了最新版本&&&不刷机的MIUI&,用户只需在小米应用商店下载其APP,便可享受MIUI 桌面、MIUI 短信、MIUI联系人、MIUI 拨号、小米云服务等多种应用与服务,简化了操作系统的安装流程,为用户带来了快捷方便的全新体验。在服务领域,以MIUI 操作系统为平台,小米先后推出了应用商店、主题商店、电子阅读、游戏中心、小米云服务、电子商务等多款互联网服务,此外,小米还尝试涉足互联网金融与移动支付,逐步完善其互联网服务体系。
  二、小米生态圈建设经验
  (一)敏捷开放的研发模式
  新型的研发模式不仅为小米带来了巨大的产品优势,而且对传统研发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甚至引起了行业变革。
  一是敏捷开发。这种近几年才被引进国内的新型开发模式,早已在美国硅谷的创业公司中被大量应用。该模式将一个开发项目分解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完成后,项目都可以交付某种程度的产品。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在降低整个项目复杂度的同时,还可快速获得已具雏形的产品。小米采用该模式,做到了&快速迭代,随做随发&。例如,MIUI操作系统,自研发之日起便坚持每周更新,至今已持续了三年多,使得MIUI操作系统由最初简单的Android系统界面成长为具有应用超市、语音助手、防打扰等丰富功能的成熟操作系统。凭借这种高速的开发模式和极高的团队执行能力,小米在接收到各种反馈意见后,可及时改进、快速迭代出更好的产品,从而使产品在推出初期便吸引了大批拥趸,为后期推广铺平了道路。
  二是开放式研发。与传统封闭式研发方式不同,小米采用的是完全开放的研发模式。利用互联网这个交流平台,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充分了解一线用户的需求与意见,有效把握研发创新方向,使产品更加贴近用户的体验与需求。小米还会邀请资深用户或发烧友来参与产品的测试、研发、体验、建议等环节,并成立了小米产品用户开发平台。其平台网站上&每个用户都是产品经理&的醒目口号,彰显着小米以客户为中心、让用户参与的理念。开放式研发不仅使大量客户成为小米了解市场定位、产生创新思想的信息源,而且在频繁的互动过程中,也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感,培养了大批忠实用户。
  (二)创新的商业模式
  一是按需定制。小米用户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拥有更多话语权,可以自己定义产品的形态和功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心目中理想的产品。小米有别于传统制造企业,它没有自己的制造工厂,也不会提前生产大量产品存于仓库,而是通过用户的互联网订单获得市场需求后,与全球最好的工厂、供应商合作,寻求最佳的专业化分工,生产出高品质产品,从而实现了零库存、轻资产的按需定制生产模式。
  二是零渠道成本电商销售。传统的手机销售渠道主要包括零售店、运营商和电商三种,其中零售店仍然是当今主流的销售途径。小米目前的产品渠道只有电商和大运营商两种,其中70%的渠道权重由旗下的小米网承担。放弃传统零售店以电商为主要销售渠道,使小米简化了全国代理、省级代理以及地市级代理等多个中间环节,极大降低了渠道成本支出,并将利益返还给消费者,小米可以将高配置产品的价格严格控制在成本价附近。此外,中间渠道的简化还带来了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的简化,小米可以很快获得反馈销售数据,据此对后续的生产进行及时调整。
  三是社会化营销。小米的品牌营销并未依靠传统的大规模广告投入,而是利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在小米论坛、微博、微信、QQ 空间等新型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营销。这种社会化营销的投入基本可以忽略,极大地节约了营销成本。小米之所以能成功地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进行社会化营销还要得益于三个方面:对每个社会化平台的用户群、特点都了如指掌;通过超预期的产品性价比赢得用户口碑;根据用户意见及时调整产品,增加用户的参与感。
  (三)便捷的互联网服务
  小米不靠硬件盈利,而靠互联网服务赚钱。小米以&不追究依赖硬件利润&为发展方向,运营布局由硬件向软件与服务延伸。小米通过米聊软件,涉足即时通讯与社交网络;由小米盒子、小米电视提供视频服务;利用产品内置的应用商店,为用户提供云存储空间;与金山软件合作向手机游戏领域进军;联手迅雷推出小米云服务;与北京银行签署合作协议试水互联网金融与移动支付。至此,互联网服务已成为小米生态圈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来源:根据赛迪智库《小米生态圈对我国制造企业升级的启示》整理)
评论:喜欢:
现为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中文信...
谭浩强教授,1958年清华大学自动控制...
邬贺铨,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
北京赛迪经纶传媒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公安网备75
京ICP备号-13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其他登录方式
—— 新手入门 ——
—— 智友精华 ——
查看: 3546|回复: 72
在线时间66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35UID注册时间积分1382精华11
, 积分 13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8 积分
主题帖子 金币9651 元 智豆567 点
这是一款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耳机:史上Hi-Res认证价格最低的耳机?动圈+动铁的配置,仅售149元的价格。就在我准备下单时看到了智友的众测活动,幸运之神眷顾的同时压力也不小,小米圈铁耳机Pro到底怎么样?作为一个非常不专业不正经的音频爱好者,我的一家之言仅供各位参考。149元的价格自然也谈不上被小米充值一说。
19:58 上传
小米圈铁Pro耳机出自小米生态链下“加一万摩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32欧姆的阻抗和98dB的灵敏度看起来并不像是只准备给小米5/小米Note 2这样的用户,红米4也可以轻松推动这耳机。小米百货的魅力之处是产品的高度均衡协调,包装的规格首先让我吃了一惊:
19:58 上传
出厂时装配M尺寸硅胶套,并附送三个规格硅胶套,包装的质感已超过售价好几条街。
19:58 上传
在耳机本体上未出现任何小米LOGO可谓是让人欣慰的一点,让产品的真实实力来打动用户吧。2动圈1动铁的配置倾向于高解析表现,在实际试听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导管与金属腔体的结合位置较靠外侧,传统的设计提供相当舒适的佩戴体验。
19:58 上传
小米圈铁耳机 Pro的音孔开在耳机侧面,细节值得玩味,保证声音透亮的同时,极为考究。
19:58 上传
金属腔体与线缆间的处理考究。并没有采用软质橡胶材料,这对耳机长期使用的耐久性颇有益处。在长时间拉拽,或者意外卷绕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断路的出现。
19:58 上传
小米圈铁耳机 Pro的线材具备轻微的防卷绕特性,这种被“弹力磨砂线材”的材质手感偏磨砂,摩擦力小,个人猜测如小米后续推出更高级耳机产品,线材应明显好于小米圈铁耳机 Pro的线材。目前这款小米圈铁耳机 Pro仅目测,成本已不低。
19:58 上传
在午休拍照的过程中有同事过来围观,于是让他们在仅凭借外观的前提下猜测价格,小米圈铁耳机Pro 被普遍认为售价在300以上。当然,这是在他们不知道这是款小米产品的前提下。
19:58 上传
19:58 上传
线控的壳体连同按键全部是金属材质,这着实令人新奇,太值了。实际上这也是小米的一贯风格,高性价比。耳机的三键功能与其他耳机无异,按键轻且回馈质感好,以至于我开始对它的动圈+动铁的音质细节如何已放宽期待。
19:58 上传
19:58 上传
不正经的试听+总结:
两张毛爷爷花完还有找的价位,我对小米圈铁耳机Pro的定位理解是:办公室下午的工作效率提升设备以及交通工具上隔绝噪音用设备。对小米圈铁耳机Pro不要抱有太多幻想,因为它在颜值和工艺上早已甩开同价位产品好几条街。
在未煲开的情况下,两个下午的“网易云音乐”,我也很诚实的要用不正经的试听来形容。
小米圈铁耳机Pro使用石墨烯振膜,石墨烯这种材料刚性好且内阻尼高,可有效减少单元在工作时受干扰而产生的的“分割振动”状态,对于声音的还原更加精准,加之2动圈+1动铁的硬件配置摆在这里,效果不会太差。高频不生涩,听女声谈不上毒,是听觉的享受。流行歌曲播放时,低频的数量不大,但低频质量高,响应的快,可以感觉到低频绷的比较紧,宁可调校偏保守一些,也没有低音繁复的拖沓。这个细节特别值得点赞。至于中频,不够饱满是意料之中,没有额外修饰,更接近真实还原。在借给朋友短暂试听之后,他们也普遍认为小米圈铁Pro的中频带有未经修饰的直接感(说没调直接出来卖的也有),是与这款耳机外观做工的高级感割裂严重的地方。好在连同我一共四个试听过的人都认为佩戴很舒适。
小米圈铁耳机Pro的金属腔体与材质加工工艺是这款产品的最大加分项,说到声音,Hi-Res认证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在千元智能手机普遍不标配耳机的大环境下,这款小米圈铁耳机Pro所能提供的,个人认为,已明显超过其售价。
19:58 上传
楼主很赞!赏波666
打赏排行榜
楼主共收获打赏:
ipheitat123打赏
虚位以待打赏
虚位以待打赏
查看更多打赏排行榜
感谢分享,加分支持
总评分:&金币 + 10&
在线时间127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UID6767489注册时间积分546精华0
, 积分 5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4 积分
主题帖子 金币1849 元 智豆247 点
想体验一下
在线时间4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55UID注册时间积分10950精华0
, 积分 109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50 积分
主题帖子 金币17281 元 智豆5115 点
感谢Discoveryaz楼主解析分享!
在线时间0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UID注册时间积分247精华0
, 积分 2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3 积分
主题帖子 金币2766 元 智豆2196 点
感谢分享!
在线时间7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UID注册时间积分117精华0
, 积分 1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 积分
主题帖子 金币295 元 智豆207 点
感谢Discoveryaz楼主解析分享!
在线时间102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UID注册时间积分634精华0
, 积分 6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6 积分
主题帖子 金币4960 元 智豆2729 点
线应该不怎么样吧,看线就被楼主搞成这么弯弯曲曲了
在线时间1590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45UID2972980注册时间积分4091精华0
, 积分 40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9 积分
主题帖子 金币16397 元 智豆6058 点
在线时间1799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45UID2901350注册时间积分3516精华0
, 积分 35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4 积分
主题帖子 金币6841 元 智豆5148 点
买买买买买买
在线时间2113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45UID2848748注册时间积分3777精华0
, 积分 37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23 积分
主题帖子 金币3756 元 智豆166 点
话说用小米NOTE2做图更好......
在线时间129 小时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UID注册时间积分220精华0
, 积分 2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0 积分
主题帖子 金币626 元 智豆442 点
用了几个月,耳机接触出问题了,时不时没声音,烦
老司机勋章
客户端申请 主题数 ≥ 100或在线时间≥ 500小时或精华帖数 ≥ 10或注册天数≥ 1000
好学生勋章
客户端申请 注册天数≥7并且 发帖数≥30并且 主题数≥3并且 在线时间≥30小时
蓝牙耳机 音箱 手办 移动电源 数码包 笔记本 游戏周边小米与华为的竞争分析 - anf - 博客园
小米与华为的竞争分析
当今社会,随着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投入到手机行业开发的浪潮中,其中发展势头最好,用户体验最佳的当属小米与华为这两家公司。他们凭借出色的产品和优质的价格一下子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那么,现如今,这两家企业发展怎么样了。谁是最好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公司概况:
&&& 首先我们来看看小米公司。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现如今小米公司的CEO是雷军。他们本着&为发烧而生&的产品理念。主要针对低端市场,他们的手机被公认为性价比最高的手机,在公司刚创业的时期,出现了一机难求的火爆场面,其售后服务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也得到了业界人士的赞许。甚至许多公司因为小米发现了低端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转向了低端市场。小米现在推出了各类附加值产品,例如小米电视,小米耳机,小米手机膜等等。这些产品都与小米手机息息相关。小米准备将来用手机控制他们所推出的产品,将物联网技术带入千家万户。
&&& 让我们再来看看华为公司,华为,一个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品牌,目前他们的产品已经应用于140多个国家,本着&以人为本的&的方针,华为创建最优秀的产品为人民服务。其服务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远销欧洲,非洲。其总部在广州省深圳市,于1987年创立。现任总裁为任正非,华为特别努力,一年至少出5款手机,每一款都是精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本人曾经买过一款华为手机,用了很多年,从手感,内容,质量上用的都不错。让我抛弃了购买苹果的想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华为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出了骄人的成绩,为祖国争光,其涉及领域之广令人咋舌,华为解决了数据通讯网,传输网,核心网,宽带接入网,移动无线网,终端,存储与安全等问题。华为对于员工的待遇也远超其他公司,在华为工作,大家都充满了干劲。据华为内部人士称,刚进入华为,工资在10k-20k左右,如果是老员工,工资会更高,达到30k-50k不足为奇。华为还设立培训中心,培养新员工能更快融入进公司并传授知识。
二.市场布局:
&&& 在市场布局上,小米采用饥饿营销的模式,即在货源充足的情况下,只向市场投放一小部分的产品,让用户感到货源短缺,显得特别枪手,于是群众效应,大家都认为这款手机不错,于是争先恐后的去购买,此模式一出来。效果非凡,小米手机果真卖的不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对这种行为感到了疲惫了,于是这种市场布局已经不能在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比于小米的饥饿营销,华为一直是稳稳地发展。华为每年都会有主推产品,荣耀产品是华为的主要产品,华为主要向国外发展,当然华为不仅仅发展手机行业,他也发展其他行业,就像小米一样,他也发展物联网。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多年的发展让华为成长成一个全球化公司,他已经不满足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现在是其主要资金来源。这样使得华为更能了解更多客户的需求,从而做出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三.经营模式:
&&& 再看看经营模式,小米的经营模式是自己设计产品,当产品设计完成的时候,从各个其他公司引进材料进行加工,例如夏普、英伟达、高通等。然后生产也是在其他地方进行,当生产完成的时候。在回到小米的仓库进行销售,最后通过主要通过网上进行销售,实体店也有但是不是很多,通过与顺丰、EMS合作,将手机通过快递形式发给用户。另外小米手机主要的使用人群是80后,90后爱玩手机,不追求虚荣的年轻人,为发烧而生就是这个概念,小米手机的性价比高,让一些不是很富有的人群找到了低价格也能玩到高性能的手机。而这些人正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人,毕竟富有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一般人,而且其售后服务也是非常好,小米有米友,小米更积极回应用户的提问,并及时找到方案解决,在小米之家和小米论坛里,用户可以随心所欲的问问题,客服都会回答的。
&&& 华为的营销模式中,即设有公司总裁,又有公司董事长,主要是两个职位相互合作,才能使公司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也打破了&一山不容二虎&的思维常规,他们是任人唯贤,华为现在主要在全球发展自己的企业,壮大自己的公司,目前正在与苹果、三星等手机竞争,在竞争压力如此巨大的社会中,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千家万户都知道的品牌,华为真的下了苦功夫。不得不说,他的&一山能容二虎&的政策实在是太高明了。毕竟人多力量大,而且华为的这种不怕&引狼入室&的魄力成就了他的今天,他以客户为主要的方向,华为目前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这就是他努力回报用户所得到的回报,其全球化扩张有三个核心特征:全面细化,法律遵从,文化遵从,公司治理分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设计师、内部控制,结构严谨,环环相扣。绝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生态布局:
&&& 接下来,就是从生态布局的角度来比对华为和小米的竞争。
&&& 尽管华为有着远超过小米的历史底蕴与成熟的运营模式,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华为在这方面,即华为在自家全系列产品以及服务体系的整顿与整合这方面是处于劣势,甚至可以说是落后小米很多的。
&&& 小米的生态是开放的。小米的核心产品主要是三个:第一个是手机,我们所熟知的小米系列和红米系列,第二个是小米电视系列,包括机顶盒和平板等产品。第三个是小米路由器。
&&& 从上文我们提到的小米创业崛起的历程上来看,喂了突破国内BAT格局的束缚,小米的生态链布局是起手于硬件的。小米从MIUI系统做起,手机是平台型的硬件产品。于是小米抓住了触屏智能是u及用户的体验,以高配低价额价格定位以及前文讲到的小米的&饥饿营销&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紧接着小米推出了第二个核心产品系列,盒子、平板、小米电视。这个过程其实是很顺理成章的发展,在智能家居上进一步部署。这都是基于小米在手机方面取得的成功以及MIUI品牌的积累的效果。往后小米继续推出了小米的路由器。路由器可以说是所有智能家居中所有电子产品接入互联网的接口,作用自然hi不言而喻的。但小米的路由器似乎不是很成功。
&&& 基于三大核心系列产品的布局,小米逐步开始大量投资多家只能硬件厂商。接踵而至的就是小米手环、小米智能插座、小米空气净化器、小米智能灯泡等等智能家居设备。除此之外,小米进一步将智能家居扩展到智能家居,积极地在家电模块与美的合作。
&&& 雷军号称小米的生态链三层结构,第一层自然是智能硬件生态链,第二层是内容产品生态链,而云服务就是小米布局的第三层生态链。第一层便是上文讲到的三大核心产品智能家居系列的布局。而第二层,在内容方面上,小米投入额大量资金。包括请来了新浪总编辑陈彤,此外还有投资了优酷与爱奇艺等视频网站。第三层云服务方面,为解决云的问题,小米积极与云服务厂商寻求合作,包括与迅雷,投资金山和实际互联两家公司。
&&& 除此之外,小米还注册了移动支付公司,带出了小米钱包。而且还申请了虚拟运营商资格。一步一步搭建着一个属于小米帝国的生态链。
&&& 这时候我们再来看看华为的生态布局。
&&& 由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华为成立于1987年。相比与小米有着很深厚的历史底蕴。虽然华为品牌的初步定位并不是手机,但是就现如今的互联网的发展现状看来,华为与小米的竞争还是体现在交叉领域上。比如智能手机产业,智能家居等互联网新潮流上。正由于智能手机产业对于华为一直不是核心产业,他是一家主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公司。但在如今移动设备高速更新发展的大环境驱动下,华为也不得不在智能手机这方面注入更多的精力。尽管华为也开拓了智能家居这一领域,但是竞争力还是不如小米的完善。
五.自主科研专利:
&&& 自主科研专利方面的竞争其实说到底就是创新与自主研发方面的竞争。创新可以说就是一个企业前进的灵魂,一个企业若想摆脱在这急速发展的大环境中被淘汰的命运,则其在创新与自主研发方面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发展到现在所遇到的瓶颈很大程度也是由于这方面的积累不足,关键技术的欠缺,导致需要大量的资金开销引入技术,从而产品的成本开支大幅度爬高。小米高配低价的定位也将难以维持下去。如果高性价比的优势一旦失去对于小米来说的很可怕的。
&&& 当然小米也是重视自主创新的,但是起步晚,前期靠技术引入、工厂组装,导致技术的积累不足。不够成熟。近期小米自主研发的芯片也已经发布了,这使得小米成为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全球第四个同时具备有生产芯片与手机生产能力的企业。
&&& 但是,华为的自主研发能力即使就国际而言也是上乘的。要知道,华为在国际上的专利数量可是蝉联第一的,总员工中有近一半是研发人员。每年的研发投入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再加上华为拥有着几十年的历史背景,华为的产品在通信方面等多个方面拥有着非常多的知识产权。这些是小米望尘莫及的。
&&& 所以说,自主研发能力便是华为竞争力一直在上升的动力所在,小米在这方面的欠缺也导致了与华为的竞争陷于劣势中。
六.产品定位:
&&& 在产品的定位方面上,华为和小米这两家大企业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 先说华为的产品定位,华为的核心业务是通信业务和企业服务业务,往后才是消费者业务。也就是以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笔记本等电子消费品为主体的业务。通信业务是华为的起脚点,通过多年的努力,华为已经在该领域取得了大量的专利。竞争力远在国际上。而在企业服务业务中,华为也能乘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风行,在公共安全、金融、电力等领域的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份额。
&&& 所以从上面所了解的可看到,华为的产品定位是偏重于企业商用用户。随着智能手机产品布局份额的进一步加大,华为的产品中已经也将更多的面向个人家庭方面。
&&& 面向企业商用的业务发展一般都是比较稳定的,没有个人家庭消费的波动大。正是这个优势,使得华为在这些年能够有高速的发展。而不是像小米一样在企业发展的瓶颈上举步维艰。
&&& 我们再看看小米的产品定位。
&&& 小米成立于2010年,在这不到十年的时间里面。小米以手机产业起家,再到智能家居,智能家电。可以看出,小米的产品以及服务基本都是面向个人以及家庭用户的。早期的互联网&饥饿营销&明显就是将产品定位在熟悉网络头脑&发烧&的年轻人上。在小米庞大的智能家居和智能家电生态布局上,小米的产品不断地拓展,使得范围越来越繁杂,而且种类也是越来越多,这个特点在未来还会被扩大。
&&& 小米的定位在企业的早期为小米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消费者基础。但是也是这面向个人以及家庭用户的产品定位使得小米发展到了这两年,发展速度开始减缓,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也进一步被华为、vivo、oppo企业所超越。定位的局限迫切地要求小米进行企业转型,以适应大潮流的趋势。如果小米无法在这个使其迅速地完成转型,小米在未来的几年将会面临更大的瓶颈。乃至被这股潮流中被淘汰。
&&&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小米的产品定位主要是个人家庭用户,通过企业转型来提高小米自身的竞争力。而华为的产品定位则是面向企业商用的服务。而同时也在一步一步地增加偏重个人家庭用户。但是就目前现状看来,华为依靠深厚的技术支撑稳扎稳打,往个人家庭用户的定位的深入将会使其竞争力越来越强。但是小米面临的这个瓶颈能否顺利渡过将是一个很大的变数。所以在这点上华为的竞争力上还是稍胜一筹的。
七.产业环境分析:
&&& 由于小米与华为公司规模相去甚远,有所涉足的产业也大相径庭,在做产业分析时,下文仅以撰写这部分文章的我的个人意见为参考分析二者主要竞争的智能手机市场的产业环境。产业环境,亦即对处于这个智能手机市场中的所有企业,公司及业务相关的企业,公司都会产生影响的种种环境因素,下文我们使用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五种力量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即进入壁垒、替代品威胁、买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和存在于市场上的竞争者之间的互相竞争,我们进一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华为与小米之间的竞争态势:
1.买方议价能力
这里的买方指的是两公司的客户群,由于华为在各渠道都有涉及,无论是网上销售还是实体店经营或是与运营商合作,面临更多的客户也就不可避免地更多的面临买家议价,就个人客户而言,市面上众多的智能手机品牌增加了客户的选择,提升了个体客户的议价能力,在实体店尤甚,在街头任意一家稍有规模的手机卖场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各品牌手机专柜以优惠折扣招徕顾客,反观小米专注与线上销售模式,打性价比牌,高配低价俨然成了小米的标签,大大减少了和个体客户的讨价还价,另一方面,在面对工业客户方面,由于小米的销售模式主要是线上,规模也远不如华为,在同各大运营商合作上也并不十分上心,比华为要面临的工业客户议价也就少的多,而华为的压力则要大一些,不仅是国内,同国外各大公司的合作更是一大挑战。
2.卖方议价能力
卖方即小米和华为两公司,由于现如今智能手机市场品牌众多,不再是三星苹果两家独大,任何一个品牌都失去了垄断市场带来的议价能力,竞争对于消费者自然是好事,我们有了更多讨价还价的资本,但对于小米华为这样的公司来说,他们的议价能力又如何呢?先看华为,华为无疑是最令中国人自豪的民族企业之一,从初入世界五百强,到现在的&不仅仅是世界五百强&,华为的实力有目共睹,在我看来,华为的议价能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不断的创新,现如今,华为已经拥有了近五万项发明专利,这为他们的新产品研发扫清障碍,旗舰机搭载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更是其他诸多国产手机品牌可望而不可及的,也包括使用高通芯片的小米,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掌握了技术自然能在市场上有话语权,荣耀5x初上市时,反响极好,华为直接就涨价了,而市场也同样买账,这就是硬实力的体现,也是议价能力的体现,另一方面,华为的品控也十分出色,过硬的口碑和质量使得华为无论在千元机还是中端机型甚至是高端机型市场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不用一味打低价牌来促销,反观小米,一是不时传出侵权,在科技创新这件事上名声实在有些不堪,而是网络渠道销售,又没有自己的工厂,品控不如华为,很难有底气地与消费者议价,当然,这些都不是关键,我认为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小米初期的宣传和营销方式,小米&高配低价&&性价比&的标签粘得太牢了,消费者已经习惯了你一两千的高配手机,认准了你就是性价比高的选择,对你的高价又怎么会买账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我看来,小米长久以来的营销策略确实是害了自己,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3.来自新进入者的威胁
从业内竞争来看,我认为华为和小米应该都是不惧新进入者的,因为二者都已在市场上立足许久,有了自己的口碑和一众拥趸,米粉和花粉都不在少数,譬如这几年的锤子手机,一加手机之流,都未能对这两家公司产生实质性的冲击,如果一定要做比较,我个人认为在这方面,华为的应对要更充分一些,因为华为的鸡蛋没有放在一个篮子里,在不同价位,华为都有它的解决方案,从荣耀系列到mate,华为可以说在所有价位段都占了不小的份额,而人们想起小米,始终是一两千元的手机,倘若真有强有力的新兴手机品牌进入市场,小米显然会受到更大的冲击。
4.替代品的威胁
&&& 同上,智能手机显然相互之间都可以替代,使自己的产品有别于其他产品,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形成粉丝群体,显然是最为核心的,在这方面,华为不断研发的发明专利显得很是未雨绸缪,而小米虽然没有手持那么多专利,但在创新上也是十分卖力的,曝光度和噱头也总是比华为来得足,近几年所推出的产品也总是有那么一两个惹人眼球的独特之处,可以说,二者对于来自其他品牌智能手机的威胁都有一定的信心和底气。
5.来自同一行业公司的竞争
&&& 在这方面,个人认为就完全是资本的较量了,现如今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使得消费者的口味越来越刁钻,只靠广告营销,和一两个噱头已经不足以吸引消费者了,小米的资本远远不如华为,科研投入也远远不及华为,这意味着华为手机可以让消费者感受到更多的改变,而不仅仅只是外观上的区别和一两个特别之处,去年,小米可以说在同业竞争中败下阵来,销售惨淡,不急vivo oppo,而华为则是稳中有升,靠的还是过硬的实力。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我比较看好华为。首先,我没有用过小米或者华为手机,但是周围有不少人都在用,既有小米手机的收藏爱好者,也有不少华为的支持者。如果是比较两个家公司的竞争,我们不能单单从手机行业进行对比,因为两家公司涉及的销售领域都很广。比如路由器,我很钟爱小米。但我认为小米迟早败于华为。
两三年前,小米手机风头正劲,小米这一品牌覆盖很多产品:据我所知就有手机、路由器甚至还有充电宝;而华为以电信基础设备起家,兼顾软件和硬件。记得当时小米手机连续季度销量在国产手机里排名第一,甚至有超越苹果三星的趋势。但是为什么几年已过去,华为手机的趋势明显好于小米呢?
两三年前小米手机的确是销售冠军,小米的一夜爆发是很多中国人的梦想。但是任何事都有两面性,这种快速爆发伴随着的是危害与风险。华为公司则与其相反,他稳步增长,慢慢成为国产手机行业的冠军,这种一步一步的缓慢发展可以避免很多风险与危害。
再者,两家企业在企业文化与做事风格上上也大不相同。想说小米吧,小米走的是明星文化路线:工程师和创始人都是明星。第二,小米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比如:消费者希望看到变化,小米就一周升级一次;消费者希望有丰富多彩的手机背景,小米就提供更多的背景。小米深度挖掘互联网的迅速到达、方便、沟通便携等特点。同时平等对待每个消费者。再说说华为吧,华为企业讲究的是团队,任正非就是一个很低调务实的人,他不爱接受采访,因此他的团队也不经常接受采访。
在产品面世之前,关于产品的信息都属于半封锁状态再者,华为满足所有需要手机的消费者,他们着眼于整个消费群体而不是群体的一部分。他们不会与眼下很强势的手机品牌竞争,而是避开他们,扩展自己的战略眼光。听学长说在华为公司工作很累,这主要是因为华为有着自己的加班文化,这是年轻一代奋斗的象征。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发展的脊髓,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与前进方向,跟决定着这个企业将来能发展成什么样。小米的明星文化可以是小米在一瞬间成为整个行业的领头,但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所以明星文化只能使一个企业短期取胜。但是华为的奋斗者文化则不然,它使一个企业低调前行,规避了大量风险。
至于消费者的喜好,则众口难调。当一个企业面向的消费者很少时,那么需要做市场调研,可以使产品尽可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当消费者的数量很大时呢,市场调研不可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比如手机行业,现在人人都用手机。举个例子:在汽车还没有被发明的时候,如果你去问一名消费者他需要什么,他可能会说他需要一匹马!所以说创新在于企业自身而不在于消费者,消费者不会对没有面试的东西提出真正有价值的建议。
从手机的初期定位来看,小米手机的初期定位是手机性能爱好者的最佳拍档,华为手机的初期定位则有三大类:高中低,性能方面与炫耀性方面都分为三大类。
从初期定位上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小米手机的定位过于狭窄。在某种意义上来看,我看好华为是因为他的三个系列与其推广方式密切相关,华为早期通过借助于运营商的定制机得到大批订单,实体店与网店销售并重,兼顾多种消费者。而小米手机的大部分销售量是通过官网实现的,基于网上的消费,在网上宣称自己的理念与定位比较方便便携,成本接近于零。
众所周知,&米粉&是小米的忠实用户,我身边就有几个小米的强大&米粉&,这其实就是小米的一种文化。虽然小米的产能不足,但正是这种不足被小米所利用,从而发展出&饥饿营销&的这种独特销售方式来吸引大家的眼球。尽管这种方式也有缺陷,但是这种方式为了更好地发展不失为一种良策。
华为则不同,华为依靠的是渠道营销,华为公司以华为科技为后盾,在生产资金以及营销方面都远远比小米强大得多。但是渠道营销也有它缺点,由于渠道营销成本更高,所以价格肯定会受到影响,从而使小米在这方面有利。华为有着强大的渠道营销能力,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但是这些不足以保证华为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要想更好地发展,华为公司需要学习小米的互联网模式,从而降低成本。产能不足是小米的最大的缺点,一个几乎是&一夜暴发&的企业缺点自然不用多说,小米可以选择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借助他人的资源从而提高自身产能。
2014年,小米绝对是中国科技领域的当红企业。那一年,以雷军当选CCTV年度经济人物开年,以小米被估值460亿美元结束。同年的第二季度,小米登顶国内智能手机销量第一的宝座。小米的互联网思维伴随着&万种创新,大众创业&而彻底走红中国。然而到了15年,小米的衰落期就到来了,华为在一些统计数据中甚至超越了小米成为了第一。比如15年的双十一活动,两个品牌争得你死我活,做后出现销量上小米第一,而销售额华为第一的局面。小米的产业领头羊地位被华为彻底挑战。
在网上找到了2016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及市占排名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市场前六是三星、苹果、华为、OPPO、LG、vivo。然而我们并没有看到小米的身影。各项数据表明小米手机的疲软,曾经那个自称&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小米品牌已经在其他类的边缘,和小米不同的是,华为的市占率很稳固。
小米公司凭借着低价格高配置切入市场凭借着好又便宜的理念,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超越了国内众多顶尖品牌,成为国内第一。但是好景不长,时间来到了2015年。雷军站在台上,身后是黑色的荧幕白色的字&用户要的太多了,太难了。。。&道理我们很容易想懂,小米手机的核心就是低价格,但是几乎贴近成本的价格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更多需求。小米公司每次更新新一代产品都是在手机的配置上做文章,和其他国产手机相比缺乏更多的技术。
MIUI是小米发家的根本,更是小米现在得以依靠的获利工具。小米在国内有上亿的用户,随便弄个推广软件,做点广告推送就能获得不菲的收益。但是推送和广告多了,用户也会不耐烦。过多的广告和推送会让手机变得很卡。这样对用户伤害很大。举个例子吧,华为的麒麟芯片,这些有真正技术含量的东西真正抓住了消费者的内心。OPPO的VOOC闪充更是如此。
尽管这些产品价格比小米贵,但是他们的销售量也能在小米之前。现如今,国内手机厂商很多,竞争也很激烈。有实力的厂商不停地在技术上扩大差异化,努力让用户看到自己与其他厂商的不同之处,突出自家企业的个性。这是小米所欠缺的。如果说价格是小米的优势,那么小米这唯一的优势正在慢慢降低。通过华为公司2016年经营业绩看出,更多的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这在降低,更多的消费者们不会拒绝在高端产品上投入。消费者们愿意多花一部分钱去购买更精致的产品。小米公司发现了这一点,但为时已晚,多项举措都以失败告终。
雷军为小米总结过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小米真的这样做了吗?之前我买了个小米的路由器还有充电宝,很好用。据我所知小米还有很多其他产品:电视、智能插线板、体重秤、甚至还有空气净化器。由此看来小米并不专注,而且坑多都是模仿其他领域的领军品牌,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把小米看成一个山寨作坊。什么领域都插一手的小米和华为这种专注通信领域的技术性品牌相比就像是一个什么热门就做什么的短期竞争选手,对于智能手机来说,小米不专注。
现在网购成为大多数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小米一开始就注意到线上市场的重要性。但是小米的电商模式忽略了线下的市场。线上的市场固然容量是有限的。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认为在线上购物不方便不放心,没有线下那种让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来的实在,购买的时候如果有问题就可以当面解决。线下的一些卖场更成为众多品牌出货量的保证。与此相比,小米的线下零售店少得可怜,然而开更多零售店会导致小米手机的价格变高,这与小米公司饥饿营销模式和理念不符。
春节已过,2017已至。现如今人人都有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市场发展放缓是不可逆转的形势,大部分国内厂商争相出海,布局海外市场,除去偶么等成熟市场外,越南印度等周边国家和地区成为企业们竞争的主要战场。5G预计在2017年就要全面商用。国内手机用户更加看重品质,在成本上升、竞争加剧、市场饱和的背景下,预计在2017年不少品牌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2017在雷军回归初心的战略下,小米肯定会在品质价格上面大做文章,预计2017年的小米综合竞争力会很强。小米MIX由于定价过低被大众吐槽哦,而这款高端手机定价的背后是小米对性价比理念的坚定不移。华为公司向外界正式揭晓了2017年的战略目标:达到330亿美金。考虑到华为主要竞争对手苹果和三星整体下滑的趋势,我认为华为在2017年很有可能达到这个目标,由此也可以看出,性价比对于华为来说不再试用。总的来说2017是两家公司的分水岭,各有各的优势。
国内把手机等移动端电子产品业务做得比较红红火的,当属新兴的一系列互联网发家的公司,和以务实为本却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华为。而在这些互联网公司中,不乏明星公司BAT和走进我们生活的小米、乐视。
这些互联网公司中能与国内巨头华为有利益相关的,小米、乐视排在前列,而在乐视近年从互联网走向硬件的模式中,我们又或多或少的能看到小米的影子。所以今天我们不妨来细致分析一下,从互联网走向线下的小米,和自1987年开始闯荡商业界的华为的商业竞争。
华为自1987年在深圳立脚,近30年来一直在扩展着自己的商业版图。而如今华为已经做到了&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拍下了英国的移动运营商业务。在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上,有很高的话语权,并且十分重视对新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展望不久将要到来的5G时代,华为在这方面的研究,必将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而在移动平台等硬件领域,华为拥有自主研发的海思系列CPU,最近的麒麟960,以其出色的性能表现,足以和高通晓龙旗舰系列821、820相媲美,多核性能表现方面与苹果的A10也不遑多让。之前一直让国产芯片不能和世界级大厂相比的GPU,如今在麒麟960上也得到了180%的性能提升,今年的海思,凭借着麒麟960真正走出国门,向世界级行列迈进。
小米相对于华为而言绝对算一个年轻人,2010年在北京成立,在一年的时间里凭借自己的MIUI的认可度和充分的宣传,从移动互联网公司转型,开创了自己的手机业务,在2011年底,小米的第一台旗舰,小米1正式在网络上售卖。打着:&为发烧而生&旗号的小米,从发布开始,就与当时的手机品牌都不同,小米搭上了网络的热潮,以及产品十足的性价比,迎来了年轻人的关注和认可。转而几年,小米完成了几轮融资,产品线也愈加丰富,从手机业务,扩展向了智能家居领域,小米电视,小米路由,小米插排等一系列小米家用产品,都是小米对新领域的尝试。小米自身,也在这6年的发展中,从诞生之初来到了如今独角兽规模的公司,不得不称得上是新兴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典范,而它的发展速度也是让人惊叹不已。
一个是传统中国企业的典范,一个是新兴互联网公司的明星,在他们交织的手机业务的产品中,我们也能从中一窥两个公司的文化,与他们的价值观。首先以新星小米来说,它自创立之初打着&为发烧而生&的口号,走极具性价比的路线,着实吸引了数以千万级的粉丝。用户只用花上相当于&苹果&、&三星&旗舰机一半甚至四成的价格就能买到相似配置的手机,再加上MIUI的加持,简洁易用复合国人习惯,又有高性能,着实很吸引人。但是在小米来到&小米3&的时候,它的运营模式就被各家老牌手机厂商照搬,同有新兴手机厂商来瓜分利润。小米在性价比的路线上走的是愈发的艰辛,在15年乐视进入手机这个行列,彻底的从小米手中抢过性价比的牌,&便宜的没我好,好的没我便宜&的&神话&被打破,乐视同配置机型比小米还要便宜,这样小米每年堆彻顶级硬件的做法,在经历市场上大红大紫的欢迎之后,终于有些站不住脚了。抛开产品,小米的营销也是很有意思,作为互联网公司进军手机行业的小米,没有自己的硬件研发团队,因而会在CPU、屏幕等处受限于配件供应商,小米对这种供不应求的状况,发明了一种独特的营销方式&&&饥饿营销&,不得不配服小米营销团队的聪明,把产品的产能问题变成了一种吸引顾客争相抢购的营销策略。
而作为国内老牌移动品牌的华为来说,就没有了小米&饥饿营销&那样的策略,华为不论是产品的高中低三级划分&&针对商务用户的MATE系列,走年轻时尚路线的P系列,以及针对众多互联网公司产品而做出对应的产品的荣耀系列。还是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方式,都尽显一个有积淀的厂商的老道之处。这种多维度的商业模式,有它自身很强的稳定性,不容易随着市场情况大起大落。但是他也有他的弊端,就拿针对小米等众品牌而推出的荣耀系列来说,华为做出来的产品就没有真正互联网公司做出来的那么彻底。不论是从产品的宣传,还是它的营销方式,包括产品的UI设计,都是披着互联网外衣的华为手机,很难主抓真正关注性价比,关注&好玩儿&产品的年轻人的心。不过抛开荣耀系列,华为其它产品还都是很有华为范儿的&&成熟、稳重。即使对这个公司的概括,也是对它畅销产品的总结。
但是在今天,互联网手机公司的泡沫逐渐被吹得消散,一味的拼性价比来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做法,以及很难实现长期盈利。而饥饿营销的销售噱头,在竞争厂商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也逐渐受到网友的排斥,而非当初盲目的争抢那产能不足的产物。当下的小米已经得从年轻公司的&小聪明&,向成熟公司的稳重转型,拿出真正有自己话语权,有自己专利,自己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现在这个虎踞龙盘的行业接着站稳自己的脚跟。而小米的高层也正好在恰当的时机推出了颇有新意的产品&&小米MIX,由设计大师菲利普&斯塔克操刀,一款美若花瓶但不只是花瓶的产品横空出世,尽管褒贬不一,也有之前夏普的粉丝颇有微词。但是这个产品,无疑是小米通往新手机行业的救命稻草,这款产品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小米已经做到了和众国产性价比手机的区分度,它不在是一张每家厂商都能做出来的大众脸,也不再是盲目堆彻最强硬件的性价比产品。它有靓丽的全面屏的正面,温润的陶瓷背板,大师操刀的噱头,还有相机边框镶金的高配版,在这款产品上,小米努力的向国际巨头靠近,而国内外手机评测机构,无一不对小米的这款产品竖起了大拇指。并且近来小米自主研发的松果处理器信息颇多,想来距离真正应用到自家产品也不远了。小米正努力脱下自己互联网性价比手机的帽子,竭尽所能解决自身产品的设计,以求不同,并努力研发自己的处理器,以便不在产能问题上受制于人,它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领先于同期的竞争者,在泡沫破裂之后谁仍能笑傲群雄,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
对于华为来说,最近一年可谓意气风发第二春,持续数年的性价比热潮逐渐消退,消费者现在也更倾向于有设计感,有扎实的品质感,奢华但并不张扬,内敛却又有实力的产品。之前和众多互联网公司对弈没占优势的华为,在这一年,凭借着麒麟960处理器的认可度,莱卡加持的双摄,做到了当今最佳的产品力。在设计出色,外观精致,老牌相机信仰加持,核心处理器领先的情况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竞争力,那就是华为做到了自己自足,不用担心产能问题不说,还能再压低价格的情况下,不损失过多利益。在众多互联网手机公司苦死破敌之路的今天,华为凭借着踏实的研发积淀,在今天引来了爆发,傲视群雄!
说完两家厂商产品的外在产品力,再来讲讲他们的内在系统。小米作为从MIUI起家的公司,最开始的时候,小米的MIUI系统可谓是业界的一朵小清新,简洁,高效,又精致的UI设计,着实捕获了不少粉丝,甚至能做到系统一周一更的效率。但近几年MIUI却走上了下坡路,内置软件的复杂化已偏离了初衷,更严重的是各处飘过的内置广告,严重给品牌减分。而&为发烧而生&的标语,到今天仍然不能凭借系统优化,出色控制好产品的温度,是很不应该的。而与小米一周一更新的系统相比 ,华为的系统槽点更大,多年前的UI设计延续至今,给人一种老气横秋的即视感,再加上买到手之后基本不更新大版本的情况,很难让人对这个系统有什么好感,或许这就是凭借硬件和软件起家的公司的不同吧,如今小米也开始涉足处理器领域,虽不说结果怎么样。华为这种量级的公司,做不好系统的UI真的很让人费解。
展望未来,两家公司的优势各不相同,在之前的几年或许算是在互相竞争上打了个平手,在被称为下一个手机元年的不久的将来,谁会同昔日的诺基亚一般消逝于大众的视野中,或是如三星一样趁风而上,与天空比高。小米与华为,在我看来,都有这样的实力和潜力,小米有年轻公司的出色创新与落实力,产品的话语权也非昔日可比,而小米重视的智能家居领域,也是一股潜力十足的黑马,凭借MIX而升华的小米逐渐摆脱了性价比的帽子,现在只剩下MIUI何时能轻装简行这一个槽点了,从大的战略上来说,小米已经不与往日的战友站在同一起跑线。华为作为当今国产手机的领头羊,这几年一直呈现着上升的态势,软硬件结合度,以及对产品的品质控制上,可谓国产最佳,大厂的研发实力和战略策略的制定上,华为还是更加老道,诟病颇多的手机系统,现今也加持了人工智能的黑科技,不管是硬件上的第二春,还是软件上如理工男的那股味道,都能看出华为在移动端的发展态势是蓬勃向上的,牢牢握住行业的脉络。但是华为也有作为一个体量巨大的厂商的问题,那就是产品研发周期长,在细节优化上不如小米那样洽和手心。
一个是年轻朝气蓬勃的劲儿小伙,一个是沉稳有内涵的老大哥,他们的竞争,更像是他们公司文化与理念的碰撞。
小米公司的LoGo是 &MI& 是米的拼音,也是Mobile Internet的缩写,代表是移动互联网公司。
小米公司崇尚创新和快速的理念。没有冗长的会议流程,每位员工都可以轻松愉快的发挥自己的创意。
&为发烧而生&的产品理念具体体现在了产品的惊人配置上面。但是也有人发现同时手机&发烧&是真正的发烧。
在大多数人眼中,小米的商业模式尤其是营销方式简直是毁三观的,但也同时造就了他的成功。他们的管理层人数很少。其余都是普通员工级别都一样。
过去的工程师都是闭门造车。小米的工程师面对用户,与用户沟通交流。这样就啊权利交到了用户的手上。这也是移动互联网的优点。
相比与小米华为的企业文化就显得比较传统了。&追求完美无私奉献&这就是华为的文化。华为公司是以奋斗为本,不奋斗的员工将要被淘汰,任正非曾经说过 人性是懒惰的谁不想舒舒服服。
任正非经常说的三句话: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为本,长器坚持艰苦奋斗。
华为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功,就是一直坚持他的奋斗理念。只有奋斗,才能进步,只有奋斗,才能成功。
华为企业精神是&狼性&,主要有三个特点:狼团队精神,浪嗅灵敏,寒天出动。解释为,团结,商机和市场的变化。华为的经营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对于创新,华为是积极的,华为的创新主要在技术和管理
华为对于人才的选拔更倾向于校园招聘的形式,先是校园推荐会在进过笔试和面试最后公司考察和宴会。经过着四步基本上就可以去华为报道了。 到了华为还要经过魔鬼培训,每个新员工都要接受华为的培训,经过魔鬼培训业务人员,缺乏的就是时间经验了。
华为自1987年在深圳立脚,近30年来一直在扩展着自己的商业版图。而如今华为已经做到了&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拍下了英国的移动运营商业务。在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上,有很高的话语权,并且十分重视对新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展望不久将要到来的5G时代,华为在这方面的研究,必将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总结华为的文化,权利独裁,军事管理。华为的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推动的华为的改进和提高。
对比小米和华为两个企业的文化,各有千秋小米是年轻有力的小伙子,华为是沉稳的前辈。但是对于创新两者都是积极的,华为更注重于管理的创新,而小米则是更注重技术的创新。小米的管理更倾向于自由。所谓的自由是思想上的自由,为了更能激发员工的潜力。对于人才的挖掘,华为做的更是专注。华为的聘人员在收来的简历中选取一些符合公司要求的毕业生,并通知他们来笔试。对比产品和营销方式小米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他的产品不多,但是每款品的销售数量惊人,而华为则不同,华为的产品从低端刀高端的市场都有。试用与各种人群。这也与两个公司的理念有着必然联系。
近些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产业的发展,凭借经济的飞速发展、众多的消费人口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众多知名手机厂商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中国也不断浮现出各种新兴的手机行业。作为后起之秀的小米与国内通信行业巨头华为在手机市场的竞争颇为激烈。小米与华为虽然有着不同的出身,不同的发展轨迹以及不同的战略布局,但是截止目前,二者均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绩。鉴于二者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手机行业,我们主要就二者在手机行业的竞争进行分析。接下来,我们将在以下6个方面对其竞争进行分析:
1.公司概况:
&&&&&& 正如华为官网所说:&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自1987年在中国深圳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公司资金实力雄厚,拥有自己的硬制造工厂,科研资金投入巨大,专利创新数量在国内较为领先。
&&&&&& 小米公司较为年轻。日,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同年8月,MIUI首个内测版推出。日,小米宣布进军手机市场;同年8月,小米手机1正式发布。小米逐步开始打造自己的&小米生态系统&。目前,其产品已经涉及智能手机、游戏娱乐、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多个领域。小米公司依托自己构建的小米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成立才6年的公司来说,目前取得的骄人成绩实数罕见。但是其产能欠缺,没有自己独立的硬件制造工厂,其产品所需的部件均需依托外部企业获取。
&&&&&& 所以说小米与华为在公司总体方面相比,华为遥遥领先,小米还是一个正在生长的萌芽。
2.市场布局:
&&&&&& 从华为官网获取的数据表明,华为公司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已经成长为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其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可以更加贴近客户,倾听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华为公司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及方向不同。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和开发,使华为的产品一上市,技术便与全球同步。目前。华为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是华为销售的主要来源。
&&&&&& 小米公司年龄小,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进行全球化的市场布局。小米公司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内,其海外市场则主要在东南亚地区,印度是其最大的海外市场。
&&&&&& 所以说,小米公司与华为公司在市场布局方面相比,华为还是遥遥领先。
3.销售模式:
&&&&&& 华为的营销渠道主要分为两大类:分销渠道和直销渠道。分销渠道主要通过全国总代理、区域代理商、网上代理商实现。直销渠道主要包括自建销售网络、家电连锁商场、手机连锁销售店、电子商、大型超市、移动运营商营业厅、手机商城等。目前,华为也做了自己的电商&&华为商城。但是数据显示,其渠道营销仍为其主要的销售方式。
&&&&&& 小米则主要依靠所打造的小米生态系统,利用互联网模式打造自己的产品以及配套的营销和支持产业。其销售成本比较低,给其产品定价也留下了足够的竞争空间。同时,小米还有强大的&米粉&,通过构建与&米粉&之间的关系来保证用户的忠诚度以及其品牌效应。
&&&&&& 所以说,在销售模式上,小米领先于华为。销售模式也是小米取得骄人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4.产能方面:
&&&&&& 华为有其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作为后盾,很多核心部件均由其自己的生产工厂所生产。不会过分依赖于外部企业。根本不会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这一点小米公司则与之相反。
&&&&&& 小米成立才6年,资金、技术都没法和华为比,没有掌握一些核心技术,很多部件均需从外部企业采购,过分依赖于外部企业。因此,小米一直面临着产能不足的情况。然而,小米并没有因为产能不足而受到制约。相反,小米正是借助其产能不足造成的产品短缺,从而衍生出了&饥饿营销&&&这种畸形的销售方式。通过这种销售方式,一则弥补其产能上的不足,二则吸引公众关注度,达到扩大知名度的目的。在其短期内无法扭转产能不足的局面,这不失为一良策。
&&&&&& 所以说,产能方面虽然小米不足与华为相提并论。然而,正是小米的产能不足为其销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5.科研专利:
&&&&&& 华为每年在科研方面投入巨大的科研经费,凭借其在技术方面的原本基础以及资金的支持,其每年申请专利数量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凭借如此规模的专利、技术上的优势,华为制造出的产品价值会更加巨大,足以紧跟行业内的世界巨头。
&&&&&& 小米则还是因为年轻的原因,资金、人力方面的不足,投入科研的资金当然会少。近几年,其年专利申请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其创新能力依然匮乏,还需大量资金的投入。
&&&&&& 所以说,科研专利方面华为依然碾压小米。
&&&&&& 华为的产品主要有&个人及家用产品&和&商用解决方案&。个人及家用产品也就是手机等目前流行的智能家具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商用解决方案小米几乎没有涉及,因此我们不做讨论。华为在手机方面,其产品种类较多,配置、价格高低均有,可供不同人群选择,选择余地较大。进些年,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做了相应的调整,退出了一系列的性价比稍高的系列手机。但总体来说,华为手机主要偏向于中端到高端,价格也不菲。至于家用智能设备方面,华为也有笔记本、平板电脑、路由器、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其性能也不错,但是价格也不菲。
&&&&&& 小米的产品主要是手机、智能家居及可穿戴设备。手机方面,有小米系列和红米系列,而在各自系列下,又退出了note系列。也就是说小米的手机目前主要有小米、红米、小米note、红米note、红米pro及最近推出的小米mix系列。与华为相比,其种类稍过单一,选择余地较少。总体来说,小米手机主要趋于中低端。目前,小米也有所调整,发布了一款高端产品小米mix,口碑也比较好。由此可见,小米也对其手机种类单一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在试图改变这一现状,依次来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小米也有自己的笔记本、平板、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其核心词还是追求性价比。以足够低的价格制作出够高配置的产品。
&&&&&& 所以说,华为在产品的广度上战胜了小米,小米在性价比上优于华为。
&&&&&& 综上所述:小米与华为将来的竞争主要仍将持续集中到手机市场,逐渐会蔓延至智能家居等智能设备市场。华为凭借其雄厚的技术、资金上面的优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领先于小米。小米由于年龄的关系,资金、技术仍然会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主要阻力。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米用6年的时间能走到今天的地步,实属罕见。6年的时间有了取得如今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小米在面对产能不足时采取的&饥饿营销&模式仍值得我们思考。鉴于此,我个人对于小米与华为的发展有如下建议:
&&&&&& 对于华为:第一,华为应该学习小米的这种互联网销售的模式,由此可以节省成本,取得价格优势。第二,华为可以利用自己本身核心部件生产的优势,适当出一些性价比足够高,价格足够与小米相抗衡的手机。薄利多销,适当降低价格来吸引更多的粉丝。因为目前市场价格并不是一个产品好与坏的决定性因素。第三,听说华为有时候会由于自己在一项专利中投入的资金过多,而将此专利用在自身产品上获得的利润较小的情况下会将该专利直接卖断给外国的某些公司以此来获得更大的利益。其实,这样短期来看,华为是获得了很大的利益,但是长期来看,这样容易使自己的产品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而让某些外国公司渔翁得利。
&&&&&& 对于小米:第一,长期手机产品种类较为单一,但目前推出了一款高端机,这一趋势应该保持,以此来打破小米产品给人的印象是中低端的局面,争取在高端机上盈利较多以此来弥补在性价比高的竞争产品上盈利较少的缺口。第二,小米可以尝试与拥有巨大资源的国内硬件厂商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利用他们在硬件部件方面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产能不足上的空缺。毕竟&饥饿营销&只适合在一个公司发展初期来采用,而不适合长期发展。想要发展壮大,具有更宽广的海外市场,就要弥补产能不足的缺口。第三,在科研方面应该尽量投入更多的钱,尽量早日突破核心部件技术依赖于外部的局面。
&&&&&& 小米与华为的竞争将会对中国手机及相关行业产生推动性的作用,而二者在竞争中,将会不断取长补短,不断成长,二者都将获益
& && 谈到今天的国产手机,相信大家一定会想起小米和华为这两个品牌。这两家公司做手机产业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却因其极佳的用户体验和极高的满意度给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其市场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更是在全球安卓手机市场上占据了极大的比重。
& && 互联网行业是一个从上世纪末才开始逐渐觉醒的新兴行业,到底是什么样的创新尝试和什么样的市场策略使得他们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功呢。
我们先从小米开始
小米创始于2010年,从公司的创办时间上来看,它绝对算是一个&年轻人&。然而他并非一个手机制造商,而是一家专注于智能产品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以我个人观点来理解,也就是说小米更像是一个科技创意团队,提供科技设计方案给硬件加工厂商,类似于大脑和手脚。
& && 首先,小米制作了自己基于安卓系统的UI平台,称之为MIUI。并且创办了自己的线上社区,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推广宣传。于2011年,小米创意团队正式亮相并宣布了其旗下的包括米聊、MIUI和小米手机这三款产品,小米社区正式对外开放。在2011年底,小米手机的第一台旗舰:小米1 正式网络售卖,并创下5分钟内30万台售完的记录。之后的2012年是小米真正在中国市场大放异彩的一年。通过前一年的经营和预热,小米继续推出旗舰机,通过网络预定加销售的方式创下了一个个记录。并在2012年6月宣布正式完成第一轮2.16亿美元的融资。
& && 13至14年,小米连续打出组合拳,在各个城市创办小米之家。并推出包括小米盒子、活塞耳机、充电宝等一系列的配套产品。并以其亲民的价格和较好的用户体验再加上品牌效应的发酵,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还推出了平板电脑、电视甚至是平衡车。虽然在这几个产品上还不能与其他老牌的电器制造商竞争,但我认为这是小米对其他电器领域的一次极具开创性的尝试。
& && 15年至今,小米依然在探索各个领域,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创办了种类繁多的活动来吸引各方的关注。15年初,小米创始人雷军宣布,小米成功登顶中国市场份额第一。15年3月,微软正式宣布与小米合作,当时的旗舰机:小米4可以刷成Windows10操作系统。在之后的16年小米更是将目光放到了各个家庭小电器上,小到插座大到冰箱洗衣机,都充满着小米的创新和尝试。
& && 在我看来,小米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的成功,不仅仅得益于它的产品和创意。更是抓住了当代青年人的兴趣和痛点。在这个互联网当道的时代,小米采用互联网线上预定排号的产品发布策略。不仅抓住了当代年轻人关于网络的兴趣,更是戳中了他们对新兴科技产品极度渴望的痛点。解决了所谓的&苹果&难吃问题,满足了年轻人的好奇和虚荣。甚至有一段时间,小米被称为是中国苹果,但是雷军却禁止员工讨论所谓的&中国苹果&。因为苹果固然是一家做到了极致的公司,而小米跟苹果的区别则在于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除了运用互联网饥饿营销的手段之外,雷军更是将自己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一段时间内互联网界的各位大牛都纷纷发博力挺小米,被称为&雷军的CEO朋友们的祝福&。
& && 如果到此,草草做下小米专注于手机产业的结论,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小米其实有着它更大的野心。
在2015年的暑假,我曾以暑期实践的方式去参观过小米位于北京的总部,在与几位接待者的交谈中得知,小米觉不仅仅专心做手机。从一位部门主管那里,我们了解到,小米的前瞻性极强,志在于打造整体的家庭智能终端。其实现方式归结于一个大功率的&路由器&。通过网络技术,将所有的米字号电器同意连接到一个终端进行整体调控。这也正是小米这两年来&不务正业&的原因,它其实是在打造属于自己的完整的家电体系。
& && 小米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丰富的创意,与其企业文化有着极大的关系。我们在参观中发现,小米的工作区并没有像BAT那样广阔的园区,反而是看上去十分拥挤,工位之间都安排的非常紧凑。但是无论是装修风格还是,人文氛围都让人感觉十分的舒适,在那样拥挤的环境中并不会感觉到压抑。反而会感觉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条不紊的工作。在参观开发部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工程师们大都二三人一起进行讨论,手捧水杯面容轻松。这似乎与我们印象中的程序员工作环境大不相同,但我想这也就是小米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一定可以给工作者带来更多的创意空间和灵感。
&&&& 小米的口号是&为发烧而生&,对此总是有人在吐槽它的散热功能。对此我承认,小米手机的散热功能确实有待调整。但这个口号,更多的是对这个互联网时代的极端概括。
& && 在这个通讯技术空前发达的时代,仿佛一切都有可能。而小米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应运而生,成为了时代弄潮儿中的佼佼者之一。无论是它的产品创新还是它的公司管理策略再到营销策略,都给市场带来了全新的理念。而纵观历史,正是一个个如此有朝气有态度的集体引领着人类的科技大步向前。
再来看看华为
华为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正式注册成立,是一家生产销售的通信科技公司,如今的主要业务就是生产制造手机。作为国内一家老牌民营企业,华为至今仍然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从目前来看,华为是国内手机制造业当仁不让的巨头。
个人认为华为能够占领国内很大一部分市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华为的营销手段,二是华为的生产技术。
首先来谈华为的营销手段。作为一个技术公司,早期的华为智能手机和功能手机时代采取相同的方式,做低端手机,抢占市场。
2013年,华为开始设计定制手机层次,划分高中低不同档次,最为出名的措施便是独立华为荣耀,剑指小米,抢占千元机市场。
2014年华为荣耀发布品牌口号&勇敢做自己&,宣扬不同于&发烧&的品牌理念,将目标受众定义为&理性社群主义&。直接与小米的&为发烧而生&针锋相对,同年,华为荣耀在红米Note发布之前,提前两小时发布荣耀畅玩版,价格比红米Note高配版低一元,结果华为荣耀畅玩版预约量高达1500万部,超过了红米Note,此举虽然不光彩,但成功的抢占了小米很大一部分客户,用性价比和质量以及相同的营销方式完完全全的击败了小米。
与此同时,华为也不忘研发mate、bug以及P系列,打造自己的高端机,用于竞争高端机市场,事实证明,在与苹果、三星等公司的角逐中,华为不落下风,在国外的口碑也非常不错。根据盖普索在全球32个国家开展的消费者调研,2014年华为品牌知名度从52提升至65%,品牌净推荐值上升至43%,意味着四成以上的华为手机用户曾经向周围人推荐过华为产品,口碑营销效果良好。
除了制造不同档次的手机之外,华为加快建设与客户交流以及处理客户问题的机制。例如,2014年华为发布麒麟芯片,按理来说肯定会饱受质疑,所以华为方面主动在交流网站上发表相关帖子,并且召开各种专题讲座来普及芯片知识,打消客户的疑虑。
在销售方面,华为采用线上与线下两个渠道,并且将其侧重点区别开,线上针对年轻且注重性价比的客户,线下主要针对更注重体验的客户,避免了线上线下的价格差异,既抓住了电商平台,也建设了自己的体验店,更加方便自己了解客户需求,售后等方面也会比其他企业更好做。
现在我们来看华为在生产技术方面的优势。
华为手机的一大优势在于质量,小米手机的优势在于&便宜的没我好,好的没我便宜&,但这一点优势在华为荣耀出现之后便荡然无存,华为手机用比返厂率低于苹果的事实告诉所有消费者,华为手机可以用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质量,在质量这一方面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其次,华为注重自己的产品研发,每年投入超过年销售额10%的研发经费,专利超过五万,还有七万多的研发人员正在源源不断的拿出自己的成果。
华为在5G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未来必定会迈入5G时代,华为在这方面的研究必定会使他在未来的角逐中取得巨大的优势。哪怕手机市场经历又一次的重大变革,华为也能依靠着5G方面的研究优势屹立不倒。
除了5G方面的研究,华为拥有自己生产制造的手机芯片&&麒麟系列,这也是它的一项重大优势,拥有麒麟芯片,华为摆脱了高通等芯片制造商的钳制,有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产手机的潜质,这一点可以促进华为在国内的销售,另一方面,拥有自主研发的芯片,华为可以降低自己的制造成本,在价格战方面具有了国内其他企业不具有的天然优势,也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各种专利,依靠专利也能增加收入。同时,华为可以通过用户反应的需求,及时对自己的芯片进行调整,提高手机的稳定性,缩短反应周期,加快解决客户问题的速度。
当然,除了5G网络和麒麟芯片,华为公司在其他方面的研究投入取得的成果也是骄人的,例如,现如今最为火爆的AR与VR方面,华为均有建树。在产品研发方面,华为好像涉及了方方面面,这一点国内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和华为相比,华为已经利用庞大的研发机构以及超过50000的专利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总的来说,华为现如今最大的优势在于他的研发机构以及专利,成熟并且独立的技术,让他可以放心的将自己的手伸向海外市场;手机档次的划分,让华为将未来的竞争段位更加细化,同时开辟三四个战场进行角逐,与不同层次的对手进行比拼,不至于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更加的安全,而且同时与不同档次的公司进行博弈,华为的收获也会远远大于对手公司;华为在客户问题处理机制上的建设,提升了华为的口碑,让华为更加敏感,更能抓住时代,抓住机遇,赶超其他公司。
对比一下两家公司
看完两家公司的基本情况,我们现在来对比一下两家公司。从上述的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小米从一开始便是走的性价比路线,其手机的价格是非常的亲民的,然而华为一开始便是将小米作为自己的一个主要对手,并且针对小米做了自己的营销攻略,用低端低价手机先行抢占市场并且通过营销手段与小米针锋相对,同时又用优异的质量来拉拢人心,树立品牌形象,可以说在营销手段上小米是不及华为的。虽说华为有时候的手段并不是非常的光彩,但是商场如战场,华为抢占了小米的一部分客户确实是不假的事实。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小米的针对人群是不及华为的广泛地。小米从开始便打出了&为发烧而生&的口号,但这也就限制了其主要的受众人群是年轻人,是追随着技术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年轻人。然而,华为不同,不仅将自己定义为&理性社群主义&,更是十分的注重线上线下两个市场,线上针对着注重实惠性价比的年轻人,线下则关注着注重用户体验的人群。并且既有低端机抢占市场,又有高端机与非国产大牛竞争,可以说华为的策略是十分周全广泛的。营销策略的选择以及丰富的产品链使得华为比小米更加的有竞争力,其客户人群也比小米更加的庞大。
& && 虽然小米和华为两家的营销与受众不同,但是作为国内两家比较知名成功的公司,有很多地方两者也是比较相似的,但相似之中也有不同。
& && 首先,两家公司都利用价格优势来打开市场。在手机市场有三星和苹果两家巨头的情况下,两家都通过较为亲民的价格来攻占市场,这方面选择无疑是十分正确的,通过价格吸引顾客,再通过性能与质量巩固顾客群体,以此形成稳定的客户基础和良好的口碑,之后再陆续推出自己的后续产品步步做大,形成足以与苹果三星竞争的品牌。
& && 再者,两者都十分注重用户体验。小米手机的操作与界面是十分便捷的,也更加符合年轻人的行为习惯,相比而言,虽然华为手机的操作不如小米,但是华为优异的客户交流与售后机制却给他加分不少。毫无疑问,作为一家公司,用户的口碑是十分重要的。今年,三星公司推出note系列新机型note7,却频繁曝出炸机事件引起轩然大波,然而这并不是最致命的,在note7爆炸已经成为一种现象级的事件,民众更是戏称note7为炸弹7的情况下,三星公司的策略却着实让人心寒。全球范围的召回却不包含中国大陆这件事令我们义愤填膺,三星公司的口碑也是一掉再掉。不少我身边的朋友都称自己再也不会使用三星的产品。再来看苹果公司,在推出了新的iPhone7后,网上曝出iPhone6s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自动关机,而且还不是个别现象,对此,苹果公司对此声明可能是用户的使用不当(比如使用非原装充电设备如充电宝)造成手机的自动关机。这件事也在网上引起不小的反响,虽说比不上三星的爆炸事件,但是无疑是对苹果公司的一次信用折扣。比较来看,华为和小米的售后便要好得多,尤其是华为,我身边也有朋友在用华为手机,他曾跟我说过,维修华为手机的时候,你真的能体验什么叫做顾客是上帝,虽说不知道真假,但是也能大概看出华为的态度。
& && 另一方面,作为科技数码产品,技术才是硬道理。在技术创新这方面,两家公司自然做的也是不差的。
& 小米在推出自己的旗舰款之后便打出了一套的组合拳,推出了一系列相关产品。同时,积极地尝试其他领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手机这一方面,勇于进行创新,敢于走在技术的前沿。这也是迎合了他们自身的&为发烧而生&的口号的。其次,小米的前瞻性十分的强,从一开始,他便有了自身明确的目标,那便是打造自身的属于小米的家庭智能终端。这一点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就好比一个人,他生而有着自己的明确目标,所以,他的每一个行为都是有着很强的目的性的。不光是手机,小米从一开始便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其推出的相关产品都是为了这个大方向所服务的,这种极强的前瞻性眼光将为这个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不得不让人期待,当小米完成自身目标的那天。
&&&& 华为也是十分注重技术研发的,但相比于小米,华为则更倾向于稳扎稳打。华为每年都在科技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的资金,目前其在5G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前段时间,更是有新闻称&华为拿下5G时代&。毫无疑问,5G时代终将到来,而在这方面领先于世界的华为很有可能成为赢家。其次,华为自身也研发了麒麟芯片,使得华为摆脱了高端芯片公司的束缚,拥有了自己的芯片使得华为在技术与价格上都将产生不小的优势。同时,专利也将给华为带来额外的收益,使得华为在不同方面都更加有竞争力。
& && 同时,两家公司也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方面,对于不同的领域,两家公司都有着各自的探索与创新,可以说,创新是一个公司能够源源不断茁壮成长的重要因素。对于创新与技术的追求,是这两家公司能够成功的关键。
相比于公司的硬实力,公司的企业文化其实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我更倾向于小米。虽然没有亲身体会过华为,但是从不少学长那里打听到,华为的工作真的是谈不上轻松,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据说加班到个两三点还是有的。相比而言,小米的就要轻松一些。我想,对于一个科技公司,一个富有激情与创造欲的软件工程师要比一个纯粹的码农强的多。然而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环境更能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前面也说了,创新永远是推动一个公司前进的主要力量,有创造性的公司的竞争力会远强于只会套路的公司。如果一个公司的文化氛围是轻松而又人文的,那么,即使短时间内看不出差别,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在其他方面类似的情况下这家公司将会慢慢强于其他的公司。虽然技术不是艺术创作,但是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苹果之所以为苹果,正是他的每一个产品都充满着艺术性,从一行代码到一个logo,无处不散发出整个公司的内涵。所以,企业文化也是一个公司十分重要的一环。
两家公司的竞争分析
&&&& 平心而论,无论是小米还是华为,能做到unicorn级别的企业,都是优秀的企业,在上面的文章中我们主要分析对比了两家公司的手机业务的。不论是小米的追求人性关怀的公司文化,还是华为狼性的公司文化,只能说是每个企业的特点各有千秋,无法评论孰优孰劣。但是,衡量一家企业的竞争力并不是只看一部分,现在我们来看看两家公司的核心业务组成。
&&&&& 对小米而言,小米的核心业务是以电子消费产品为主的消费者业务,其中由手机、路由器、电视业务构成了其核心中的核心业务,加之又不断衍生出以此为主体的一个较为完整的小米生态链,构成了他们的业务。对华为而言,华为的核心业务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分别为运营商业务、企业端服务业务、以及电子消费业务。所以,在很多领域小米与华为并不是H2H的关系,比如在小米的生态链中,小米推出了小米排插、小米背包、小米旅行箱等,这些并不与华为的业务进行冲突,而在华为里一些面向运营商通信网络的建设中,并不与小米的业务进行冲突,而现今看来,他们的直接对标竞争领域主要在以电子消费品为主体的电子消费业务,如手机、电子穿戴设备等。
我们也看到了,在近期的消费市场当中,小米在市场表现中不敌华为,华为则是一路上扬的态势,在今年的手机市场占有率中华为则是超越了小米。在两家企业的手机业务不断扩大之际,两家企业也同时选择了走向国际化和多元化,选择丰富自己的产品线以及在国际市场上与更多的竞争对手正面竞争。
对小米而言,小米选择在公司业务扩张的瓶颈期选择走向多元,雷军在近期的公开演讲中表明了小米的三大主营业务&&手机、电视、路由器,并且提出&新国货&理念。由小米生态链也可以看出,小米希望以核心业务为依托,打造一条完整的生态链,如一条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态链,从小米路由器、到小米电视、空气净化器、净水器、小蚁智能摄像头等。在小米手机陷入瓶颈期是,通过拓展自己的产品线,用小米生态链和小米手机业务相互促进,提高企业整体盈利能力。
从前谷歌全球副总裁Hugo Barra加盟小米为小米走向全球化的标志起,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从成立海外研发设计中心,再到与各国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到进军印度市场,可以说在不断坚持国际化的步伐,也有一定成效。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日趋饱和的现状下,只有不断坚持国际化,才能够保持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对华为而言,华为近几年开始不断重视手机业务市场,在手机市场上不断发力,足可见当下移动电子消费市场的火热。但对华为而言,华为拥有三大业务,分别为运营商业务、企业端服务业务、电子消费业务。
总所周知,华为以通信业务起家,在运营商业务中,与高通等电信巨头厮杀多年,拥有大量的专利,在国际市场上也成功厮杀出一条血路,可谓是拥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华为的另一大主营业务企业端服务业务当中,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化等ICT创新技术对各个行业的影响持续加强,华为在公共安全、金融、电力等领域的企业端服务业发展良好。华为的最后一大主营业务消费者业务当中,我们看到了华为以电子消费品为主体,其中又以手机业务为核心以及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笔记本电脑等构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生态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