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为什么这个场合印度中国手机机更受欢迎

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中国手机在印度:印度人卖得比中国人还好
来源:作者:熊乙责编:弥尘
夏海燕第一次踏足印度是在2008年冬季。应供应商的邀请,夏海燕前去印度考察。在班加罗尔、孟买兜了一圈后就来到了德里。第一次来印度,夏海燕的感觉很不好,“这里太破了,中心城区的马路牙子是用土堆的,公交车不关门,售票员就吊在门口喊乘客上下车。”这不禁让夏海燕想起了90年代搭长途汽车回县城的场景。▲2009年10月,印度,等待出发命令的公交车。华强北时代中国的画风与印度截然相反。夏海燕去印度那年,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城市焕然一新,整个国家都洋溢着热闹的气氛。与这样的气氛相衬的,还有深圳福田区的一条街道。华强北路,这条刻在中国电子发展史上的道路,在2008年迎来了巅峰时期。在第十届高交会华强北分会场开幕仪式上,华强北被授予“中国电子第一街”的称号,自此确定了全国电子商业界的龙头地位。上百家手机店聚集在这个南北930米,东西1560米的区域里,“各式各样的新品、山寨品、仿品到处都是……”说起华强北当时的红火,夏海燕至今还记忆犹新。与华强北不同,印度当时的手机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使用手机的人还是少数。据统计,印度2008年人口11.57亿,全国手机保有量大约3亿台,相当于每4个人中只有1个人拥有手机。华强北的热潮不仅在全中国蔓延,还席卷了印度。夏海燕在考察的时候发现,印度市场上的手机大部分都是从华强北过来的贴牌山寨机。“不管是孟买、班加罗尔、还是新德里,只要是去过的地方,随便去当地的电脑城一问,卖的基本上都是从那里(华强北)来的。”夏海燕肯定地说。▲日,深圳华强北的3G手机批发中心,人潮涌动。华强北手机在印度的热销也催生了一种特殊的职业:华强北“倒爷”。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到华强北采购手机,然后倒卖到印度。在夏海燕的记忆里,这样的跨国贸易,中国人始终做不过印度人,原先转型做贸易的华强北商人,最后都慢慢退了回来。“印度人在中国能吃苦,会砍价,也没有‘二道贩子’的嫌疑。”夏海燕解释说,“印度人的采购价比中国人低,再加上他们对利润要求也低,中国人很难做过他们。”虽然华强北商人遭遇了挫折,但中国手机在印度的热销一如既往。或许是嗅到了商机,中国大型手机品牌也开始效仿华强北,纷纷进入印度市场。▲2008年4月,一名印度人正在使用手机。后华强北时代2015年,夏海燕与人合伙创办了洋葱移动,主做手机APP分发。曾在华为工作过近10年,夏海燕熟悉手机行业的每个细分领域。他很清楚,国内的APP分发市场已接近饱和,要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实非易事,相对而言,与中国相邻的印度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印度的人口红利与中国相当,未来前景很大;另一方面,像洋葱移动这样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没有顶尖的技术,在中国很容易被同行复制和超越,放在印度却还算领先。然而现实给了夏海燕沉重的一击,公司成立不到两年,他就被迫将它卖掉。“我们走得有点快,超出了市场(的需求)。”夏海燕尴尬地笑了笑。在他看来,印度的APP分发市场还没有打开,洋葱移动的业务量上不去,资金无法周转,只能断尾求生。▲2014年,夏海燕创办了洋葱移动,图为夏海燕(第二排左四)与洋葱移动员工合影。夏海燕的这次失败经历与印度的手机产业密不可分。2010年前后,中国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与此同时,印度尚未步入PC时代。尽管如此,巨大的人口红利仍然吸引了大批中国企业进入印度,许多知名品牌如OPPO、vivo、小米等,开始纷纷布局印度市场。他们跳过了PC,让印度直接进入了移动时代。欲速则不达,印度快餐式的手机消费,并不能与中国市场完全接轨。为了打开销路,中国品牌开始转战低端市场。“功能机、低端的智能机在印度都很好卖。”一位手机配件供应商表示,印度的消费水平不及中国,中国热卖的中高端机型在印度市场并不吃香,所以手机商往往会选择低端路线。“在中国卖1500块钱的手机,到印度后就做阉割版,分辨率降一降,内存降一降,最后外观看起来一样,但只卖1000块钱。”他说。“低配版”手机价格低廉,既满足了印度市场的需求,也推动了国产手机在印度的销量大增。据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国产手机占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51%,去年同期才15%,相比之下,印度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则由41%萎缩至14%。▲日,孟买,一位印度顾客正在手机柜台浏览。随着OPPO、vivo、小米这些大型品牌进入印度,华强北的山寨机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开始淡出印度市场。不同于华强北商人把山寨机倒卖到印度,这些大型品牌不仅把手机卖到了印度,连广告、店铺、工厂也全都搬到了印度。王茂太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来印度时看到的景象。2016年4月,他代表欣旺达来印度考察市场,看到机场内、街道上、商场里全都是OPPO、vivo的广告,“两步就一个,两步就一个,一眼看去这条街全是。”▲日,瓜廖尔,关闭的店铺门面上布满了OPPO的广告。和广告一起搬来的,还有手机产业链。今年3月,欣旺达的印度工厂在诺伊达工业园开业,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电池供应商,欣旺达选择落地诺伊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诺伊达所在的北方邦堪称印度手机产业的心脏,这里既有欣旺达这样的手机零部件厂商,也有海派、财富之舟这样的手机代工厂,既有OPPO、vivo这样的中国手机品牌,也有Micromax和Lava这样的印度本土巨头。“这就是集聚效应,和华强北一样。”王茂太说。为了更好地服务下游企业,上游供应商往往会选择离它们近的地点建厂,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条产业链。▲2012年,印度联邦行政区划图。中国手机商纷至沓来,只看得见被抢购一空的手机柜台,只听得见不绝于耳的商场叫卖声,却忽略了印度市场的风险。印度的痛点“太快,还是要付出代价的……”当得知部分生产和实验设备需要补做BIS认证,原定的到货时间要推迟两个月,王茂太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去年12月,他向印度政府递交了欣旺达印度工厂的注册资料,从工厂选址、厂房装修到产品BIS认证,一切在王茂太的预期之内。今年1月,按计划应该把生产设备拉到印度去了,没想到这时候却出了岔子。为了不耽误生产,王茂太只好通过其他渠道将设备提了出来。在夏海燕看来,中国企业进军印度的方式总是快得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上来就直奔主题,谈钱、谈股份。”卖掉洋葱移动后,夏海燕又创办了一家印度咨询公司CloudMagic,为中企落地印度提供解决方案,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协调中企与印度政府的关系。今年3月,一家中国制药企业计划在安得拉邦征地开厂,但当地农民觉得地价太低,不断闹事。制药企业请来当地警察局帮忙,结果却打死了一个农民。如今被当地保护组织抓住了“辫子”,眼看场地投了,设备也过去了,但企业就是开不了工。“中国企业总是先干,结果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项目停工。”夏海燕无奈地摇摇头。印度的征地法一直为外界诟病。从英国殖民时期的Land Acquisition Act 1894”(征地法1894)到2012年推出的新征地法,“同意条款”和模糊不清的市场价格定义始终横亘在投资者面前,阻碍了外国企业落地印度。▲日,新德里,数千名印度农民集会抗议,此前政府为新建一条公路而强征土地。和制药企业比起来,OPPO的遭遇则让人如芒在背。今年3月28日,OPPO印度传出了“中国经理侮辱印度国旗”的消息,上百名印度员工在OPPO公司外抗议,这件事情甚至牵动了外交层面。然而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事情并非媒体报道的那样。当时印度员工贴在墙上的国旗纸张脱落了一半,中国的生产班长清理工位时就干脆撕了下来,扔进了垃圾桶。原本是一件小事,可一旦牵涉民族情绪,就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即使OPPO在印度99%的雇员都是印度人,他们也必须开除涉事员工来了结此事。▲2017年3月,OPPO“国旗事件”过后,公司外聚集了大批抗议者。有人曾形容印度是一个软性民族,他们在意的事情不多,唯独对民族这件事情尤其认真,这一点在莫迪代表的人民党执政后更加明显。人民党奉行印度教民族主义,印度教民族主义强调印度教至尊,希望在印度建立一个“印度教国家”。夏海燕的合伙人就是人民党的高层,在组建CloudMagic时,他向夏海燕提出了“只雇印度教员工”的建议。如今,除了三名中国员工,CloudMagic从合伙人到员工都是印度教。与此同时,宗教民族主义衍生出的国家民族主义已经开始显现。有人曾用“印度一直在中国的阴影之下”来形容中印关系,印度也不吝于表达想要超越中国的想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印中企需要时刻绷起“民族情绪”这根弦,以免成为发泄的对象。▲日,孟买,一名男子骑车驶过印度教民族主义组织民族卫队的游行队伍。与夏海燕不同,王茂太所在的制造业不仅要面对软性环境的风险,还要解决许多硬件环境的问题。用王茂太的话来说,印度的配套设施非常不完善,就连非常简单的X-Ray测试实验室都找不到。为了落地印度,欣旺达要从中国把整条生产线都拉过去,“连做设备的一个铣床,我们都要自己运过去。”王茂太无奈地摇摇头。然而,即使基础设施再简陋,印度员工再效率低下,欣旺达也还是要去印度的,因为这是一条必走之路。▲2017年3月,王茂太所在的欣旺达印度工厂正式开业。印度的改变早在2016年初,欣旺达就考虑过在印度建厂,因为一项政令。2016年4月,印度政府宣布大幅上调手机四大配件(电池、充电器、耳机、数据线)的进口关税。由于印度本土的供应链很不完善,手机企业需要从国外进口零配件,新政策一旦实施,手机企业就需要承担翻倍的关税。消息传出后,手机企业开始要求供应商到印度建厂,以减少关税成本。在王茂太看来,“下游倒逼上游”,印度还是在鼓励本土制造,只是换了一种迂回的方式。因为损害了印度本土手机企业的利益,这项政令颁布不到1个月就被废除了,许多企业因此搁置了落地印度的计划。王茂太却不以为然,“印度一定会加税的,因为PMP计划。”王茂太口中的PMP计划(Phased Manufacturing Programme)是莫迪“印度制造”的重要部分,根据PMP计划,印度年要实现手机电池的本土制造。▲日,新德里,莫迪宣布“印度制造”计划,提出一连串吸引外资的重大政策,以打造印度成为全球制造王国。除了“本土制造”,印度在引入外资方面也持续发力。2013年,印度允许电信行业实现100%的外国直接投资;2015年,印度放宽了15个主要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标准;2016年,印度更是推出了全面外资改革举措,开放大部分制造业和服务业。趁着开放的东风,中国去印度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今年初,夏海燕在德里新开了一家中国餐馆,专门接待前来印度考察的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去得多嘛,大家有需要”。王茂太也在筹谋着工厂的二期建设,“这仅仅是我们的一期,二期在哪里,就看一期做得怎么样了。“中国企业对印度的偏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印度和中国很像。许多学者将现在的印度比作“八十年代的中国”,但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或许是个更恰当的比喻。印度实行联邦制,邦与邦之间各自为政,国内宗教、党派众多;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林立,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或许是巧合,回顾莫迪上任以来实施的政策,竟颇有些秦始皇嬴政的作风:实行GST税改,统一印度税制,就像秦朝“车同轨,书同文”;奉行印度教民族主义,与秦始皇“焚书坑儒”可谓殊途同归。也或许是巧合,莫迪2015年首次访问中国,第一站就是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日,莫迪抵达西安,当天上午来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金砖国家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特殊的时期需要一位特别的领导人。巴西错过了卢拉时代,俄罗斯错过了黄金十年,再想完成经济转型已是难上加难。如今印度正值经济上升周期,莫迪能否效仿秦始皇,整合国力,完成改革,一切尚未可知。对于中国手机企业来说,印度的经济转型也意味着手机行业的重新洗牌,中国企业能否继续复刻“华强北模式”又或是“另起炉灶”,一切拭目以待。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的手机在印度有市场,但不是最受欢迎的……你要明白中国受欢迎的手机里有三星、苹果,前几年还有摩托罗拉、LG、HTC等…,
在印度,为什么这个场合中国手机更受欢迎
-爱问知识网
中国的手机在印度有市场,但不是最受欢迎的……你要明白中国受欢迎的手机里有三星、苹果,前几年还有摩托罗拉、LG、HTC等……印度受欢迎的手机前五是三星、小米,oppo、vivo和联想,注意第一是三星,三星占了22%的市场份额,国产手机占印度总的份额并不太高。10个印度人4个用中国手机,背后是中国手机厂商漫长的“淘金史” - 电信 - 科技讯
10个印度人4个用中国手机,背后是中国手机厂商漫长的“淘金史”
几乎所有的中国手机厂商们都在聊印度。透过在印度复制中国市场驾轻就熟的打法,这一次,中国手机厂商们尝到了甜头。12 月 26 日,一份来自IDC 报告显示,受 4G 功能手机推动,今年 10 月以来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主要的 30 个城市拿下 40% 的市占。其中,市占排名前三的手机其中,联合(包括摩托罗拉)市占为 13.4%,增长 50%;小米为 10.7%,增长 41.7%。看起来,和智能手机出货量逐年下滑的中国市场相比,印度是另一番景象。2016 年前三季,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达 8,330 万支,其中第三季出货量达 3,230 万台,与同期相比增长 17.5%。对中国手机厂商而言,印度的吸引力来自其经济潜力,和中国相似的市场模式,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巨大的智能手机市场空白。联合国数据和皮尤调查报告显示,印度人口超过 13 亿,目前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数大约只有 2 亿,这意味著有超过 10 亿印度人使用功能手机或没有手机。这也是一个充斥着中低端手机的庞大市场。IMF 数据显示,2016 年印度人均 GDP 预计达 1,808 美元,这意味着印度的人均可支收只有买两支 iPhone 7。受限于收入水平,苹果等高端手机在印度的市场并不大。如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印度 iOS 的市占只有 2.81%,Android 有 68%,剩下的是诺基亚。虽然印度的手机品牌已接近 500 个,但千元手机依然最受欢迎。印度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迭代将带来巨大的低端智能手机需求,这成了中国手机厂商们的机会。在印度混得风生水起的中国厂商们,打法各不相同。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办法,尽可能地贴近&印度特色&。由&中国制造&走向 &印度制造& 10 年前,除了本土品牌以外,这个国家还充斥着苹果、三星和 Sony 手机。直至 2010 年开始,华为才开始做为第一家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销售智能手机。2014 年,印度总理莫迪鼓励外企投资的&印度制造&政策,让中国手机厂商如小米、OPPO、魅族、联想、金立也开始评估印度市场的潜力。他们也希望在这片还未被完全开发的手机市场建立领地,寻找新的增长点。这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印度市场在过去 10 年中,来自中国的手机大部分是 ODM 产品,即在中国生产制造完毕后,再到印度进营销售。据一财报导,仅在 2012 年,深圳就有 120 家企业以 ODM 方式进入印度市场,印度政府为鼓励生产本土化,在 2015 年将移动设备整机进口税从 6% 调至 12.5%,还对&国产化&低于 30% 的手机进行限制。为了降低关税提升带来的影响,中国 ODM 手机厂商只能改变和印度手机公司的合作模式:先在中国组装好半散装件,运往印度,最后在当地完成整机组装。而华为、联想、小米等中国手机品牌商则干脆在印度开始工厂,直接在印度制造手机。2015 年 7 月,小米、一加分别和富士康合作,在印度安得拉邦设厂;几乎是同一时间,OPPO 放弃印尼自有工厂,与印度当地公司合作;华为也在同年 8 月获得坦米尔纳德经济区。但不可否认的是,对在印度的中国手机厂商而言,目前印度制造业还不成熟,产业链有待完善,工人能力较低,设厂虽然避免高额关税,但要增加培养工人等费用,整体算来未必能降低成本。对这些手机厂商来说,在印度设厂更多是一种长远的市场策略。他们期待的是印度制造业有所改善后,能在当地用低人力成本制造出高品质的手机。印度板球超级联赛、印度时报和宝莱坞颁奖礼 除了制造上全面&印度化&,中国手机厂商们的市场推广也在尽可能的贴近印度市场。在过去,印度上所销售的中国手机总带着&廉价&的标签。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一些手机厂商开始尝试加盟当地体育赛事,赞助娱乐节目等方式来改变品牌形象。vivo 观察到印度人喜爱板球运动,连续冠名了 2016 和 2017 年两赛季的印度板球超级联赛(IPL)。金立每年在印度投入几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营销费用。2015 年,金立曾花八百多万美元成为 IPL 冠军球队 KKR 主赞助商,直接签了 3 年,此外,金立还赞助宝莱坞颁奖礼和当地类似达人秀和好声音等高收视节目。这一类的市场营销手段还有很多,比如联想要来电影明星 RanbirKapoor 和 HrithikRoshan 为其做广告,小米今年 6 月花费三十多万美元包下《印度时报》头版打手机广告等,不一而足。COPY CHINA TO INDIA 销售渠道也有着各家不同的策略,但大部分也是复制了他们在中国所成功运作的模式。比较善于搭建线下销售网络的金立、OPPO 和 vivo,根据&财新周刊&等媒体报导,截至到 2015 年,金立在印度的员工规模超过 7,000 人,拥有 10 家代理商,超过 3 万家零售店和 6 千多全职促销员。vivo 则把直接把中国省级代理合作伙伴带入印度,在各城邦建立分销团队。目前,vivo 已入局 33 个邦、两百多个城市,员工遍布各城邦分销点。另一面,则是熟练运作网络模式,以线上销售为主的小米、魅族和一加等厂商,他们的印度团队都只有几十人。透过在邦加罗尔建立研究中心,挖来创办电商平台 Jabong 的马努(Manu Jain),和占据印度 90% 市占的 Flipkart、Snapdeal、亚马逊等电商平台的合作等方式,使得 2014 年 7 月进入印度的小米,到 2016 年第三季,手机累计销量超过 200 万支,与同期相比增长 150%,创下了它在印度的最高纪录。此外,小米也复制了线上抢购模式到印度。IDC 2015 年报告称,在 Flipkart、Snapdeal、印度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搞抢购(flash sale)是中国厂商取得成绩的关键之一。在线下频道方面,小米在印度建立了超过一万家零售店,还和印度营运商 Airtel、连锁手机零售店手机店和经销商 Redington 等合作销售手机。但也有一些人选择离开。宏碁(Acer)近日宣布,因无法在印度市场达到规模化营销而退出,数据显示,这家从 2010 年就进入印度市场的老牌手机厂商,2016 年在印度所销售的手机累计才 3 万支。售后也是中国手机厂商想在印度扎根的重要环节。由于印度土地和线下零售店多为私人所有,零售商特别看重关乎店面声誉的手机品质和售后服务。为了应对这种情况,vivo 在印度正式销售前就建立例如售后中心,目前其售后服务点超过 30 家。此外,据虎嗅网报导,2015 年,一加正建立的线下维修点有 60 个、客户有 50 人,共覆盖 40 个城市。此外,联想在印度也有完备的售后服务体系,在 五百多个城市设有服务中心。改变仍未结束&& 光辉背面也存在一些阴影。和所有海外市场一样,进入印度市场也绕不开专利问题。从 2010 年开始,爱立信和诺基亚就曾联络起诉中国手机厂商。基伍之前在印度市场占有率一度达 21%,却因专利问题最后被禁售。2014 年,爱立信又一次拿专利做文章,控告小米专利侵权,要求禁止小米在印度销售手机并向其缴纳专利费。最后,印度法院要求小米每台设备向法院预缴 100 卢比(约人民币10.2元),才可继续在印度市场销售。2016 年 11 月,OPPO 和 vivo 被印度杜比实验室以手机产品侵犯其专利为由告上法庭,两者手机因此在印度被禁售。据法制周末报导,在 OPPO 向印度法院支付每台设备 34 卢比(约人民币3.47 元)保证金后,法院才取消禁售令。换句话说,无论中低端市场还是高端市场,想要在印度立足,专利一定是绕不过的一道关卡。如果三番两次因为专利被控告,所缴纳的保证金费用很大程度地提高了销售成本,那么想在印度销售低价手机的困难就增加。而高端手机方面,专利技术薄弱也会是他们深入市场、拓展高端产品线的巨大隐忧。不断有人在重复说,现在的印度市场就如 5 年前的中国,给予了这些手机厂商复制中国模式到印度的希望。但巨大的需求缺口背后,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印度和手机相关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有待建设;和中国日趋成熟的电子商务市场相比,印度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物流、支付和服务等环节相对滞;同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印度缺乏统一的零售连锁和经销代理系统。看起来,还单纯地把印度看做几年前的中国,想在这里赚上一笔快钱就跑的人,也许要败兴而归了。(本文由 36Kr授权转载;首图来源:Flickr/vgrigasCC BY 2.0)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Technews新报
换一换
12-15 09:00
12-14 15:00
12-14 09:03
12-14 09:00
12-13 09:00
12-07 11:27
11-27 11:06
12-15 19:52
12-15 19:47
12-15 19:42
12-15 19:37
12-15 19:33
12-15 19:28
12-15 19:14
12-15 19:08
12-15 18:56
12-15 18:50
12-15 17:23
12-15 17:03
12-15 16:45
12-15 16:22
12-15 15:56
12-15 15:21
12-15 15:06
12-15 14:59
12-15 14:54
12-15 14:35
12-15 14:24
12-15 13:57
12-15 13:43
12-15 12:08
12-15 11:19
12-15 11:04
12-15 10:58
12-15 10:49
12-15 10:36
12-15 10:27
& 科技讯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手机在印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