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不死蜀国会咋样,蜀国会不会统一三国

如果庞统不死,三国历史如何发展?
如果庞统不死,诸葛亮就不会入川,那么荆州在诸葛亮和关羽的镇守下可保无虞。刘备、庞统主益州,猪哥、关羽主荆州。时曹操暮年,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此,隆中对可成。大家觉得庞统不死,三国历史将如何发展?
这些回帖亮了
那些觉得诸葛亮阴谋论整死凤雏的我也是醉了。这里不说演义只说历史。整个三国就是一部门阀史,为何魏国能取得天下,根本原因在于第一政治家曹操能够甩掉历史包袱,北魏能够在他的独。裁下政治清明,东吴则是无数门阀激斗不已,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好的政府状态,国家opd甚至都没有权威,这和蒋毛对比是很像的。蜀国介于二者之间,跑跑旗下三派,第一派是流浪派,关张赵云简雍廖化周仓等人。第二派西川派,以费祎等人为首。这两派一个是革命地位高,都是初期从龙之人,一个是江湖地位高,地头蛇死而不僵。而诸葛亮魏延黄忠所代表的荆襄派处于中间是很尴尬的。为何跑跑临死时托孤诸葛亮这也是为了平衡,而诸葛亮阴关羽虽然没明确证据,也有一系列讨论,种种史料证明,在蜀国,三派之争是存在的。托孤诸葛亮,是因为其他派系有足够的实力掣肘他。诸葛一门都是政治家,深切明白鸡蛋不放一个篮子的道理,因此魏蜀吴皆有诸葛一门的人。而诸葛亮一派在蜀汉一直处于势单力孤的地位,为什么他死了之后魏延就被铲除了呢?很难讲西北马家和费家是否达到了某些默契。为何诸葛亮要收孟获,重用姜维?也是有他的考量,而姜维后期也是被其他两派排挤,按下不表。言归正传,庞统出身荆州,是诸葛亮至交好友,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是建立在凤雏有自己的背景之下,庞统有才,但是一点根基都没有,这样的人只是一个将才,怎么能斗得过蜀汉最大的政治家?就算庞统有野心,对于他最优选的策略也是抱紧诸葛亮大腿,因为其他派系不会重用也不可能真正的信任他。总结.如果庞统不死,最大的可能是刘备死后诸葛独揽大权,最小的可能也不会是二人内斗。在博弈论里他们二人必须联合。
一山不容二虎
假如丘处机不路过牛家村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诸葛亮也要整死他
如果庞统不死,诸葛亮就不会入川 。。
入川不是诸葛亮隆中对的既定方针么?死守着荆州,而去放弃肥沃而易守难攻川蜀之地?
要是庞士元没死,可能就不会让关羽搭个不入流的谋士去守荆州。关羽不死,张飞和刘备也不会复仇心切,痛失大局。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3楼 @ 发表的:诸葛亮也要整死他
庞统不死,荆州不丢的话,曹魏的压力要大多了。孙吴拿了荆州,从整个吴蜀联盟的角度上来说没啥鸟用。赤壁之后,孙吴的对魏能力和蜀汉比起来简直不是一个次元的
假如nike不签qiaodan
那些觉得诸葛亮阴谋论整死凤雏的我也是醉了。这里不说演义只说历史。整个三国就是一部门阀史,为何魏国能取得天下,根本原因在于第一政治家曹操能够甩掉历史包袱,北魏能够在他的独。裁下政治清明,东吴则是无数门阀激斗不已,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好的政府状态,国家opd甚至都没有权威,这和蒋毛对比是很像的。蜀国介于二者之间,跑跑旗下三派,第一派是流浪派,关张赵云简雍廖化周仓等人。第二派西川派,以费祎等人为首。这两派一个是革命地位高,都是初期从龙之人,一个是江湖地位高,地头蛇死而不僵。而诸葛亮魏延黄忠所代表的荆襄派处于中间是很尴尬的。为何跑跑临死时托孤诸葛亮这也是为了平衡,而诸葛亮阴关羽虽然没明确证据,也有一系列讨论,种种史料证明,在蜀国,三派之争是存在的。托孤诸葛亮,是因为其他派系有足够的实力掣肘他。诸葛一门都是政治家,深切明白鸡蛋不放一个篮子的道理,因此魏蜀吴皆有诸葛一门的人。而诸葛亮一派在蜀汉一直处于势单力孤的地位,为什么他死了之后魏延就被铲除了呢?很难讲西北马家和费家是否达到了某些默契。为何诸葛亮要收孟获,重用姜维?也是有他的考量,而姜维后期也是被其他两派排挤,按下不表。言归正传,庞统出身荆州,是诸葛亮至交好友,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是建立在凤雏有自己的背景之下,庞统有才,但是一点根基都没有,这样的人只是一个将才,怎么能斗得过蜀汉最大的政治家?就算庞统有野心,对于他最优选的策略也是抱紧诸葛亮大腿,因为其他派系不会重用也不可能真正的信任他。总结.如果庞统不死,最大的可能是刘备死后诸葛独揽大权,最小的可能也不会是二人内斗。在博弈论里他们二人必须联合。
不去讨论下庞统跟周瑜吧
庞统明显是强行前二,名不符实,还不如徐庶法正好用,猪哥守住荆州问题不大问题是庞统能助力皇叔拿下益州么?
引用6楼 @ 发表的:
庞统不死,荆州不丢的话,曹魏的压力要大多了。孙吴拿了荆州,从整个吴蜀联盟的角度上来说没啥鸟用。赤壁之后,孙吴的对魏能力和蜀汉比起来简直不是一个次元的
孙吴的陆战水平实在是没法看
引用4楼 @ 发表的:
如果庞统不死,诸葛亮就不会入川 。。
入川不是诸葛亮隆中对的既定方针么?死守着荆州,而去放弃肥沃而易守难攻川蜀之地?
要是庞士元没死,可能就不会让关羽搭个不入流的谋士去守荆州。关羽不死,张飞和刘备也不会复仇心切,痛失大局。
关羽和诸葛亮*河蟹词*不一样,一个是荆州派一个是北方派,刘备荆人治蜀,蜀人治荆的指导思想也不会让诸葛亮去管荆州
真的会一统三国了,统一三国之后,诸葛亮卸甲归田,庞统成为顾命大臣,从严治国,排除异己,kbc6n集权甚至极权达到顶峰。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我就知道诸葛亮+庞统+马谡 带足粮草是可以无敌于天下。。。
如果没人查少林方丈的私生子 那么....................................
不吹不黑 我虽然书看的不透彻 但我觉得平胸而论 庞统怎么说虽不能完爆诸葛亮 但实力也可以和诸葛亮扳扳手腕 那个老人叫啥我忘了 说的是 凤雏 卧龙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礼贤下士人尽皆知 很难想象同时拥有庞统和孔明的蜀汉 简单来说 庞统跟孔明 差不多类似韦德和科比。而且我觉得最有意思最能体现庞统聪明 忠义的是他在落凤坡主动与刘备换马就好像是他本来就知道这样可以救了刘备。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我只是个刚高中毕业的小理科生 各位985轻喷~
怎么总有人认为某一个人不死,就能改变三国历史。。。
我觉得可以出一堆轻骑 带足粮草 诸葛亮 庞统 马谡带队 可定天下兴汉室
【顾庞统曰:“今日之会,可为乐乎”庞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玄德曰:“吾闻昔日武王伐纣,作乐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欤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以先主的性格估计也不会太重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15人参加团购139.00元&429.00元
187人参加团购218.00元&619.00元
318人参加团购268.00元&598.00元
303人参加团购159.00元&249.00元
243人参加团购298.00元&698.00元
283人参加团购719.00元&1399.00元
324人参加团购338.00元&990.00元
748人参加团购179.00元&299.00元
951人参加团购238.00元&699.00元
422人参加团购288.00元&799.00元
255人参加团购489.00元&899.00元
717人参加团购639.00元&1299.00元诸葛亮、法正、庞统若不死,蜀汉能一统天下吗?
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可谓是人才济济,既有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谋士,也有英勇无畏、勇冠三军的武将,但是因为几件战略性的决策失误,蜀汉开始走向了滑坡,并最终被消灭。
三国时期,谋士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一个顶尖的谋士,其作用不亚于一支10万大军,蜀汉的主公刘备,拥有着三位顶尖的谋士,分别是诸葛亮、法正、庞统,可惜这三位谋士有两位英年早逝,只剩下诸葛亮一人苦苦支撑,诸葛亮死后,蜀汉彻底进入人才凋零期,不久后便被灭国。
(图片源自网络)
那么假设诸葛亮、法正、庞统三位谋士的身体都挺硬朗,也没有人暗伤他们,蜀汉的未来将会是怎样呢?
(图片源自网络)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荆州不会轻易丢,毕竟法正或是庞统随便派遣哪一位来主持荆州事务,都比关羽要靠谱的多,荆州不丢,《隆中对》里面的战略构想便有成功的可能性,蜀汉最终获胜也有可能。
(图片源自网络)
但是仔细想想,蜀汉真的那么轻松便能获得胜利吗?曹操手下同样是高手云集,加上曹操自身便是一位出色的战略家和决策者,诸葛亮、法正、庞统加起来的能力真的大于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刘晔、蒋济、司马懿吗?
(图片源自网络)
综合来看,诸葛亮、法正、庞统不死,三国局面最大的变化便是灭亡的顺序会发生改变,东吴会成为首个被灭亡的政权,蜀汉会长期与魏国呈现对持之势,最终因蜀汉人才的断层被魏国消灭。
(图片源自网络)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无论怎么想,三国的最终赢家都会是人口基数更大的北方势力,而非发展有限的南方势力。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蜀国其实能统一天下,最终失败是因这两人死太早,不是庞统诸葛亮|刘备|法正|诸葛亮_新浪网
蜀国其实能统一天下,最终失败是因这两人死太早,不是庞统诸葛亮
蜀国其实能统一天下,最终失败是因这两人死太早,不是庞统诸葛亮
文/协虎团队 虫二狗三国时代,群雄并起,刘关张桃园之义给后世留下许多美好的憧憬,“兄弟之情”贯穿蜀国始终。蜀国,应该是三国中最特殊的一个,凭借着刘备的领导和他身边众多的谋士、名将的协助,硬生生从无到有建立了一个与曹魏、孙吴一道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其实,蜀国是最缺人才的。人们的印象中,蜀国的才子最有代表性的是卧龙和凤雏两谋士。“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得天下”,刘备一手建立的蜀国坐拥了两位当时最为著名的人才,但自荆州丢失后,蜀国始终是苟延残喘般在川地天险的庇护下,在天府之国发展生息,即使有着十六次北伐的壮举,但却很少有开疆拓土的成就。诸葛亮死后不久,蜀国也被魏国吞噬了,流失在历史中。为何刘备二人皆得却未得天下?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凤雏有才,却早死,对蜀国的贡献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而卧龙为刘备鞠躬尽瘁,却“得其主而不得其时”。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其实还有下句,也是蜀国灭亡的重压原因,但却少有人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意思是,子初和孝直这两个人,如果去掉一个,蜀汉政权就难以复兴。子初,即刘巴;孝直,即法正。法正原来是刘璋的部下,陈寿高赞此人能比同曹营的程昱和郭嘉,可想而知此人的厉害之所在。而早在刘备拿下益州前,法正就曾进言“夺益州以图天下”的策略,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刘备拿下益州之后,法正就跟随刘备进取汉中,此时刘备军队面对的是曹军大将夏侯惇,局势相当不利。但法正善于奇谋,进言刘备军密,很快势如破竹,将夏侯惇斩首,成为汉中王。但在刘备风光正好的时候,下一年法正就去世了,刘备十分伤心,大哭了好几天,甚至封法正为翼侯。法正也因此成为了刘备时代唯一的一位有谥号的大臣。法正去世后,刘巴顶替法正的位置。刘巴虽然跟刘备同姓,其实一开始很看不起刘备,迟迟不愿为蜀国效力。直到刘备取得益州后,刘巴走投无路,才在刘备手下为官。刘备也不释前嫌,对刘巴委以重任。此时,正是刘备拿下成都之时,由于刘备与手下将士早有约定,破城之后众人瓜分成都财富,致使刘备遭遇了军心和财政的困难。刘巴看在眼里,于是进言刘备:“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计策实施仅短短数月,刘备的国库就充盈起来了,迅速让刘备集团得以稳定。刘巴治国有方,雄才大略,把刘备后方打理得井井有条,但仅仅在刘备称帝的第二年,刘巴也去世了。所谓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刘巴和法正虽为刘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奈天意弄人英年早逝,也为蜀汉难有大就的未来埋下了伏笔。在小说中,诸葛亮攻城略地势如破竹,但真实历史中卧龙虽善于治国安邦,军事能力却没有这么神乎其技。所以虽有卧龙,离开了刘巴和法正,汉室始终苟延残喘。可惜了这两位贤人都不长命,要不然加上卧龙诸葛亮,蜀汉何愁不兴盛?也正是法正、刘巴逝世之后,蜀国的发展不再如前线蓬勃,甚至开始走下坡路。虽有诸葛亮、姜维等人苦苦维持,但由于缺乏人才,纵使有过大败曹魏、十六次北伐的壮举,蜀国也最终消散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三国里庞统如果不死的话,刘备会统一中原吗?|庞统|刘备|西川_新浪网
三国里庞统如果不死的话,刘备会统一中原吗?
三国里庞统如果不死的话,刘备会统一中原吗?
在刘备落难见司马微之时,司马微对刘备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但后来刘备两个都得到了,当时刘备占据荆州一大片地盘,武有五虎上将中的四员(关公,张飞,赵云,黄忠)马超是在后来攻占西川时收服的,文有诸葛亮,庞统。当世两位顶极军事人才,真可谓是一统天下的条件基础都已经俱备了,只需等待机会就可以率军出征,机会很快就来了,张松献图为刘备引路搭桥,刘备亲自出征,庞统为军师,而当时的西川刘璋手下也没有什么很高明的人才,庞统很快就可以能够帮刘备攻占西川。可刘备瞻前顾后,庞统又立功心切,所谓心急就容易出错,一失足成千古恨,凤雏被乱箭射死在落凤坡下。恐怕庞统在死的时候是心不干的。以他的军事才华居然寸功为立,按当时的情况讲刘备攻占西川之后,西川不是很稳定面临曹操的危胁,荆州孙权早就想攻占了,如果庞统不被射死的话,诸葛亮,庞统就是刘备的左右臂,应附当时的危机是很容易的,一个守荆州,一个守西川,也不会出关公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关公被杀,张飞被手下割头的事情,严重的削弱了蜀国的国力。以致于刘备集团从事业的顶峰衰弱下来。按当时刘备集团的国力跟曹操,孙权比刘备集团是最弱的。曹操,孙权身边当时有一大批谋臣辅佐。如果当时庞统没死。有他和诸葛亮辅佐就可以祢补这方面的不足,也不至于蜀国后来人才青黄不结,诸葛亮活活累死的局面。但如果庞统没死,刘备会一统中原了。这个看上去也不太可能,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多未能成功。搞得国力一天天的衰弱最后走到灭亡的地步。当时魏国和吴国国力强盛身边有那么多文臣武将为他效力。魏国有司马懿,吴国有陆逊,即使庞统在也只能帮蜀国把国家冶理的强盛一些。也不太可能帮刘备一统中原。魏蜀吴三国的国君当时都是明主,谁也灭不了谁即使换成庞统代诸葛亮出征也不可能成功,最多只是留下很多经典战役,也不会改变当时三国局面。到最后也只能是孙权,曹操,刘备他们这一代创业者先后死去,等到下一代强者一统天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魏延不死蜀国能统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