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人赚钱到底人赚钱是为了什么么

为什么有人天生会赚钱?到底什么是富人思维?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为什么有人天生会赚钱?到底什么是富人思维?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为什么说微信开发@所有人功能,这是一个败笔? - 简书
为什么说微信开发@所有人功能,这是一个败笔?
如今很多企业都把用户体验放在嘴边,秉承着用户体验至上的原则。包括小米总裁雷军也说过:专注口碑极致快。可以说这是对所有企业主,创业者,甚至是想要在互联网打造个人品牌的我们,都是块高地,谁能占据它,就是最大的赢家。但是话虽这么说,我们最喜欢的微信在用户体验这方面做的就不是特别好,很让人诟病。
比如说这件事——微信群开发了@所有人这样的一个功能,群主可以让所有成员看到他(她)发布的消息,别管是什么,反正你能唠叨。不知道你觉得这个功能好不好?反正我觉得它就是狗屁!
只因为你不懂我的心。
我猜开发者是这么想的。随便打开一个人的手机,估计都会有那么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群。群的数量,大小,质量,层次都不等。小到三四个,大到500人大群。我们每天的信息量真的都爆棚,微信作为每天我们打开频次最高的,当然也是重灾区。
为了让我们第一时间看到消息嘛,我懂。群成员之间互动,合作更加高效率嘛?我懂,你也懂。开发员也懂。但是……但是……但是……
你一味地思考高效性,却忘了你群发的可不是机器人!在手机屏幕上看你消息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是特别受伤的!你是不是特别想知道为什么?
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一会再说。我们都有出门坐高铁,动车,飞机的体验。那么在这些的交通工具上,真正的用户体验是多少时间?是从起点到终点这一路的时间吗?你可能在睡觉,玩游戏,闲聊,看书,你根本没有和列车服务人员,空姐等进行链接。换一句话说,真正的用户体验可能就是在空姐,列车服务人员给你端茶送水,给你午餐的那一刻,那几分钟,你才是享受服务的。这既是享受,也是你受重视的过程。
问问自己吧,回想下整个旅程,享受过多少次服务?多少次贴心服务?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有吗?估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没有。
你也许会问,受重视的感觉有那么重要吗?废话,当然重要。你走进一家饭店吃饭,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作为你下一次还吃不吃他们家饭菜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服务态度,服务态度不好,看见你像看见仇家似的,你去呀?反正我不去!你爱去你去!
同理可证,为什么有人发朋友圈那么热衷爱被赞,被评论,哪怕是说自己心情不好,你给你点赞她也高兴。一个美女,发一张美颜照,他一定会看有多少人点赞?来满足她那颗爱臭美的心。晚上明明苦逼加班,发了朋友圈,人家给你点赞,评论,自己心里也舒坦点。这就是我们说的被重视感,即用朋友圈刷出了你的存在感。别说人家了,你不也是一样吗?
说回来,微信的@所有人这项功能其实破坏了我们人的本能——受重视的体验。现在群旦发布消息,那就是@所有人。拿我来开刀,我最终还没在意,看到说有人@我,以为是真@我呢,傻了吧唧地去看。其实那么多@所有人的消息里面真正有价值的也没几个,甚至几乎没有。慢慢的我就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功能,几乎看到这样的消息,都有免疫力了。基本不看,看了也是伤心,全都是套路。
于此,也就慢慢催生了那些设置静音的群,一个个像僵尸一样躺在你的微信里。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静音群?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之一,不能为我提供价值,看着特别烦,干脆屏蔽静音。
尤其是一些好几百人的大群,我被邀请进去后,群主每天都会发布好多艾特所有人的消息,甚至已经刷屏。大段大段的文字,着实很让人头疼。其实不用静音,干脆退出吧。因为有些群根本就不是社群,对你毫无价值,进了也是浪费时间。
在这之前的,我更不用说,你都知道。群发消息,这个更是个大坑。还记得14年的春晚上,有一首歌当年特别火,叫《群发得我不回》,歌词说的是对过年群发短信的思考,引起了当时人们的热议。如今短信摇身一变,变成了各类,求赞,求转发,微商产品活动,各种心灵鸡汤的天下!过年更不用说,满大街都是群发消息。不知道是发信息的人傻呢?还是傻呢?还是傻呢?这已经成为每一个网民的负担,都是信息垃圾,特别讨人厌。所以,群发信息的下场很惨,轻易不要群发,不能传递价值的群发小子都是耍流氓。
记得前几天看到插座学院创始人何川老师写的一篇文章《最最重要的是单位用户的体验》其中谈到一个观点,我无比认同。这段话是这样的: 伟大的企业,一定不是用户规模上的王者,而是单位用户体验上的王者。像如今的一些我们熟知的互联网巨头企业,小米科技,airbnb,Facebook,海底捞;甚至是一家自己家小区里名不见经传的小馆子,但是却拥有超高人气,这样在你身边一定有。其实他们干的一件事就是把每一个作为客户的你极致得服务好,进而严格地复制粘贴。
大家小的时候都看过《康熙微服私访记》
这部电视剧吧。历史课上咱们都学过,康熙帝是历史上一位特别伟大的帝王。在他当政期间,对内亲贤臣远找人,对外抗击沙俄蛮夷。不管历史怎么演说,康熙到底有没有微服私访咱们不得而知。但是咱们说的单位用户体验,康熙在这部剧里面展现得淋漓尽致,用咱们现在的话就是总部做市场调研,为了这民情调研,康熙在剧中也操碎心,拼老命。最终呢,人家也真的是苦尽甘来,把每一位老百姓都放在心尖上,在剧中展现了一代帝王的开明与谋略。不得不说真的值得如今的企业和个人学习呀,与其一味求推广,要无曝光度,真的不如把每个客户都尽力照顾好,人家说差评那是人家的事,咱们有没有用心对待是我们自己的本分。
再来看今天的微信,的确四年的时间,微信的发展速度让人望尘莫及。如今也坐拥几亿用户,在所有社交媒体中高高在上。可是,单从艾特所有人,群发助手等等这些来看,微信做的都是一件事,就是在无节制地扩大自己的用户规模,好几亿人用着呢。但是单位用户也就是每一个人的体验其实很差。记得之前发过一个关于群发这个话题的朋友圈,大家也都是被伤得很深呀!包括一些做产品的微商,大家各种吐槽无力!这个功能真是害人不浅啊!方便了少数人,坑了大多数人。
司马光砸缸,怎么破?
很简单,简单地吓死你。
① 群友有意识地克制自己断舍离,保持对社交网络圈的良好关系,根据自己当下需要进入有利于自己当下发展,志同道合的圈子。别傻了吧唧地啥群都进,自己退也是各种麻烦事。即有效社交。
②这样的功能只能是你想群发,哪个群群主编辑群发的时候才会有。群主直接发个群公告就可以了。当然发什么样的内容,有无价值,都是基于第一条而言。是一条心的群,你发什么他都会看。不是一条心的群,僵尸群,你发出花来也没人看。
自己呢,也长点心,做一个有价值的人。群发消息能不发就不发,因为这很考验人智商,情商的。先把自己朋友圈的内容做好,就已经是高手了。
不管怎样,微信等社交媒体都是生态系统,作为用户之一,当然希望它会越来越好,我使用的也越来越开心。点滴形成良性循环圈,由你我链接的世界会越来越好。
珍爱生命,远离@所有人和群发!
来到珍贵的人间,在笔下记录自己的生命轨迹。
个人微信号---期待和同频美好的你相遇。
点击查看原文 Web SDK 开发手册 SDK 概述 网易云信 SDK 为 Web 应用提供一个完善的 IM 系统开发框架, 屏蔽掉 IM 系统的复杂的细节, 对外提供较为简洁的 API 接口, 方便第三方应用快速集成 IM 功能。网易云信还开发了可供开发者们参考,如何使用...
王宝强再谈离婚:别把老实人逼到极限 也是没办法 日 星期日 09:42 AM Sina Weibo WhatsApp Email 日,农历腊月二十六,湘潭。 步步高广场临时搭起的舞台前,只看得见黑压压的人头。广场紧挨着城市繁华地带的十字路...
X399平台点睛之笔ZENITHEXTREME引爆性能狂潮 近期,X399平台的顶级性能浮出水面,各家媒体的全方位测试犹如一支强心剂,让PC玩家大呼过瘾。我们惊喜地发现,国内外各大科技媒体一致选用了ROGZENITH EXTREME这款主板。它是华硕目前最顶级的X399芯片...
用两张图告诉你,为什么你的 App 会卡顿? - Android - 掘金Cover 有什么料? 从这篇文章中你能获得这些料: 知道setContentView()之后发生了什么? ... Android 获取 View 宽高的常用正确方式,避免为零 - 掘金相信有很多朋友...
那一年突然遇到普洱茶的“真心”,对渐行渐远的生命有种顿悟的体谅,终于在茫茫人海中清晰自已往生余年的方向,将网昵改成“普洱茶”的那个瞬间,内心无比欣喜! 喜欢她的隐喻,是生命再恰当不过的注解:新制的普洱茶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青翠的茶叶子在安静放置的寂寞中,循着岁月...
1.网络剧今年会燃,光IP改编就有108部,它们打算怎么赚钱? 【摘要】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力量。2013年基本是没什么特别大的网剧;2014年,小说IP改编作品有20部左右;2015年,有40多部IP改编剧;据我们现在收集的2016年数据,已公布的就有10...
如果我们陷入了自己的死胡同,我们该怎么去做。 方法有很多种,迷茫困惑的根本原因在哪,我们是被在外在因素影响,还是自己的内心迷失方向, 对现状的诸多不满,是因为我们自身的结果导致,谁都希望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才。 有能力,有财富,有声望,而这些难求吗? 不难得到,也许方法都很简...
我从来不认为贪官是绝对可恨的。我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得不到想要的会发疯。 “妇人之仁!” 定有许多直男愤青这样怒骂,说我肤浅懦弱,直女则会说我玛丽苏。你可听过一句:最毒不过妇人心? 免不得说一句: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可怜之人也必有可恨之点。 我常说马克思这个人,死了都不让人...人活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最近觉的自己活的很累,要事业没有事业,要钱没有钱,女朋友也不理想。。。。。。。。。。
08-09-18 &
活着就是一直责任,肩负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 活着我们不是为事业为金钱而活着,而是一直生命的喜悦和享受的过程 本来生活中就有酸甜苦辣。 没有苦哪里显示你的甜,没有累哪里显示你有时候会清闲和幸福呢 不要在一时的悲观中消极,生活毕竟是美好的,虽然你没有钱但是你很快乐呀 有一个网友曾经给我说过当我在哭泣自己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才发现别人根本没有脚 所以生活就是这样,做一个无欲无求的人但 不是没有上进的人哦 知足就会长乐,其实快乐和悲伤就是一线之隔,所以用心去发现你拥有的没准都是别人羡慕的呢 女朋友不理想但是已经有女朋友了别人有的还没有 没有钱但是已经够花也不拮据 没有事业最起码应该是有工作的,没准儿有很多人还在失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寻找解脱,哪有,本人正在寻找中 为了什么,问自己的父母,徒一时之快,累我活在这世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亲人的期望,亲人的情感,朋友的友情。都是活着的目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活着是最很重要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说实话,我有时也在想这个问题,后来想想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是一样的,既然来到了世界上就尽量快乐的活着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有人为钱而活,有人为朋友而活,有人为家庭而活,有人为社会而活……各人有各人的看法,虽然来去空空,但求问心无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不一定是为了什么,但既然活着就要好好地活,就这样简单,想太多只是徒增烦恼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同意楼上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疑问
后来长大了 知道了 第一:为了所有爱我的人 爸爸妈妈哥哥 我的男友 我的朋友 我的亲人 。。。 我很重要!! 失去我 他们所有人都会很痛苦!! 为了他们的爱 我要好好活!! 第二: 我发现 生活真的是很美好!
没有事业时 的拼搏 哪怕在地上摆地摊 只要是凭自己的双手劳动 赚钱
一点点积攒 生活会很有希望
在月光皎洁的夜晚 散步 美好 安详
看看小草 听听鸟叫
读一本好书
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人生有太多美好
不管再苦再累
活着真的很好
做有意义的事 好好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活着就是一种责任,一种肩负将来以后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活着就是为了让你问问题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活着就是要做点事。首先要把自己的事做好,为别人做点事,细细想想吧,你一个人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黄果树瀑布一个人独享,。。。。。。
没什么意思,要有一个你心系的人在你身边父母。爱人。子女。朋友。该多好。
活的很累。是和别人比,用心做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能做好。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兄弟你挺有意思,我寻思是女朋友不理你呢。没想到是不理想。想要个漂亮的。不是吗。加油干吧。有好的不要凑合。否则你会后悔的。也不要伤害人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简单点,活着为了等死,但很多人等不及了,都去找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你试试去死,要是觉得恐惧就知道活着为什么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很不容易的,为什么偏偏你会来到这个世界上呢?为什么呢?因为你是最幸运的一个,你是最好的一个,你是最有活力的新生命。在医学上讲,跑的最快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才能够产生新的胎儿!这么说,我们都是跑的最快的,最棒的!那我们能够在这个世界相遇在这儿,也说明我们都挺有缘的嘛!嘿嘿!~做人难是难,不过能够看到世界上许多美好的事物,享受高科技术带给我们的方便与快乐,我们应该高兴才是!人活着就是为了给世界多带来一些快乐,一些真感情,一些温馨,一些希望,一些甜蜜,…………,快乐的度过你做人的短暂生命吧!等你的生命结束的那天可别忘了,你是最棒的,最幸运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N多人回答,都是为了那可观的赏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或者活着就是为了看看这个世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活着就是不断找东西满足自己活着的条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说实在点的,活着是为了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  因为思考,所以活着。在那浩无边际,永远有着未知的思考中,感受到存在的价值。  2 恐惧死亡冰凉的样子,所以活着。  3 手上有着掌纹,它们似乎正在诉说着某种冥冥间不可测的力量,所以活着。  4 日子单调琐碎像是365块镜的碎片,但每块碎片上仍清晰可见我们的影子,所以活着。  5 老人和孩子需要我们的搀扶,所以活着。  6 想把笑容分赠给这世上更多的人,所以活着。  7 孩子的眼睛亮晶晶,这些纯洁让我们心惊心喜,所以活着。  8 还有几本书没有读完,所以活着。  9 落日余晖中,朋友在身后拍了拍你肩膀,给你递来杯酒,所以活着。  10 一举成名天下知,春风得意马蹄疾,我还没尝过,所以活着。  11 枝疏青云浮暗香,微风徐来红唇尝。天高云淡美人唱,柔肠百转细思量,所以活着。  12 因为信仰,所以活着。  13 听说幸福总是突如其来的,为等候那个时刻,所以活着。  14 因为感官与心灵的享受的欲望总是没有止境,所以活着。  15 只要你肯静下心来,就会发现生活的每一天其实都有美好之处,所以活着。  16 因为爱也因为被爱,所以活着。  17 因为妈妈的辛苦,所以活着。  18 因为人是社会人,很大程度上你是为别人活,所以活着。  19 痛苦能带来欢乐所不能明白的世界,所以活着。  20 活着很多时候会成为一种本能,所以活着。  21 死亡是我们所不能明白的,真正死了的人不会回来告诉我们的,所以活着。  22 因为要继续寻找自己活着的理由,所以活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从来就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为了传宗接代、为种族的延续做贡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为了自己活着,为了理想活着,为了自己的前途去活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为了自己活着,为了理想活着,为了自己的前途去活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并不认为人一定得活着。如楼主所言,人如果活得不高兴了,死了也无所谓。问题在于,你又不舍得死,否则,你在这里问题什么?生,与死,实际上只有“情愿不情愿”,没有“应该不应该”的。如果你问生,或死的理由,那不论生或死,都可以有一万零一条理由去做。问题在于,有理由生的人不一定生,有理由死的人不一定死,关键还在于这个愿意不愿意。至于说大众为什么反对自杀,如果反对自杀。我觉得大概属于一种恐惧症吧。兔死狐悲,大家都是人,看到人家死,就觉得自己也没必要活下去。实际上,大家都害怕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找不出理由,所以特别恨人家提这件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哎,这个可是个大问题,活着当然有意义了,你看过士兵突击没有,那里的许三多不是说了吗,做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的活着,这是人活着最起码有意义的事情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梁文道: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ZAKER新闻
理想国imaginist
《一千零一夜·出走季》北京篇第三集,梁文道为你导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我们大多数人都在课本里读到过,对于史铁生,我们也都不陌生。关于史铁生和他的文章,我们的理解似乎总和他身体的残疾分不开,甚至把他作为"身残志坚"的典范来鼓励年轻人。但是道长认为,这是一个绝大的误解,史铁生的写作,从自身的局限出发,但是提出的问题,却是我们所有人都要关心的,那就是: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讲,我们所有人都是残疾的。如何理解我们所有人的"残疾"状态?跟着道长,一起重新理解史铁生和他的写作。在节目中,道长也带大家走进地坛公园,去看看史铁生呆过无数个下午的古园,文章后,还有很多地坛公园的照片与你分享。本文转自微信公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第200夜我与地坛世界就在这个角落里讲述 | 梁文道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篇散文《我与地坛》,是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杰作,我们大部分人都读过。说到史铁生,大家对他也不会陌生。我们一想到史铁生想到的是什么呢?那就像他的好朋友另一位非常出色的作家——皮皮所说的:"我们看到这个人,首先我们对他认识的基础就在他的轮椅上。"1.史铁生不是"身残志坚"式的写作没错,我们一谈到史铁生,想到的就是这是一个坐在轮椅上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然后他写作,而且大获成功。于是组合起来我们很容易就会对他形成一个很通俗的、很大众肥皂剧似的一个印象——这真是一个身残志坚的典范啊。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仍然努力不懈地、很乐观地生存下去,而且写作,而且写得好,是一个励志的好榜样。有人认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中学课文都会选这篇《我与地坛》的理由之一,那就是要拿这篇文章以及它的作者史铁生,来给我们全国所有的年轻人树一个模范,让我们大家学习他。你看一个残疾人都能够成功,那我们一般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可是这样的一种通俗的印象和想法,恰恰存在一个非常大的误会,或者说误解:第一,史铁生的确是个残疾人,他有三十多年要摇着轮椅到处走,大部分时间他都活在一个局限当中。可是坦白讲,这个世界上面身体有不便、有残疾的人相当的多,有人说甚至有十分之一的人是这样的人,那么为什么不是每一个残疾人都能够成为史铁生呢?第二,史铁生他面对残疾这个问题并,不是像我们一般所讲的励志故事里所想象的那种,一个人他怎么样努力地跟他的病痛搏斗,然后非常乐观地忽视掉了或者有意地漠视了他身体上面带给他的不方便,把自己的精力、自己的注意力、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别的东西上头,这样的说法也不够准确。为什么呢?因为史铁生他恰恰是没有回避他身体不便这个事实,他没有回避他有病痛这个问题。相反,他正面地面对它,而且几乎要比一般人更深入地去体会身体上带给他的种种的痛苦。他那么的敏感,于是一般人如果身体上今天忽然有个什么问题,我们会觉得很难受,在他那儿可能他要十倍地来感受它。他感受这些痛苦,他接受这些问题,然后他正视它、拥抱它,甚至还要沉思它、想象它。他要问: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人要有这个问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2.他从个人的病痛出发问出了所有人都要关心的问题这是一个他非常个人的问题,可是他最后之所以能够打动我们所有读者的理由却是因为,他从他个人面对的一个不得改变的事实出发,最后所问的问题却是我们所有人都要去关心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可以用一句话很大胆地来总结史铁生他的所有的写作里面的一个基本命题。那就是我们所有人都跟他一样是残缺的。为什么这么讲?他凭什么能够这么说,理由大概是这样的:首先我们每一个人天生下来都是孤独的,我们有家人、有朋友、有爱人,但是我们很难去彻底地跟别人达成一个完全的沟通。比如说你在临死之前感受到的那种寂寞、那种难受、那种感觉。那就是天哪,我要死了,这个世界上从此没有我了。这个没有我的世界,我很难想象它是个什么世界,它还是个世界吗?我再也不能够看到我身边的这些事物这些人了。我这种感受怎么跟人分享,一个人面对死亡即将到来的那一刹那的那种张徨,你是没有办法跟别人沟通的。光就这一点来讲,你就看到,人是孤独存在的,无论如何到了最后都是如此。第二,就是人原来必定要死。人必定要死这个事实是不可争议、不可改变的,没有什么问题。但问题是我们偏偏人人都怕死、人人都不想死,人人不想死而人人又必然都要死,这又是一个我们所有人的残缺状态。为什么我们那么怕死,为什么我们想永远活下去,为什么我们不想死呢?因为这是一种我们不能解释的原初的欲望。我们人有太多欲望,今天学过一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我们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但是能够实现这些欲望的手段和机会却又是有限的。节目用书《向死而生》,作者:
史铁生,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3.我们所有人都是残疾的这又是一个矛盾,这几种矛盾组合起来就看到了:我们人是有缺陷的,我们想跟别人沟通,但是我们总有一些无法跟别人沟通的孤独感。我们都不想死,但是我们最后都要死。我们都有欲望,但是我们注定无法满足我们所有的欲望,这些就构成了史铁生所理解的一种人类的残疾状态。他是从他一个个人身上的残疾逐渐地体会、深思,得出这样一个观察,就是:原来世界上面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他让我们感动的不是他作为一个身残志坚的写作者的典型的励志、让我们积极向上的这么一个示范,而是因为他在他的残疾状态之中看出了我们所有人的问题。而他对这种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在他同代作家之中是特别深刻的。因此很多人认为他有宗教情怀,甚至受到西方宗教影响非常大。但其实我们可以这么来想,任何一个人只要对于人的生存发出这种终极的关怀、终极的问题,你都可以说这是一种有宗教向度的思考方式。而这样一个思考方式其实在他刚刚开始踏入文坛的那个阶段,到他后来享负盛名的时候,在那个背景底下是特别受到大家的共鸣的。4.中国人的集体精神空虚我们要了解从八十年代开始,当整个运动的年代结束之后,当时很多中国人尤其是读书人、知识分子陷入到一种集体的空虚当中。本来我们人有生存的问题、有人生意义的问题,是人人某一个阶段迟早都会碰上的,这毫不奇怪。可是问题在于在六七十年代或者说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时候,中国人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家像打了鸡血一样,干一件特别小的事儿,你都觉得自己在为人民服务,你觉得你的工作、你的职业、你的人生都充满了激情。每一个人的生命每一天都应该昂扬向上的,每一个人生活都是有意义的。或者用今天很多人怀念那个年代的话来讲,是有信仰的。然而一下子整个运动结束了,整个国家变了,整个社会跟以前不一样了。这就像大家曾经集体有过一种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美梦,然后一下子说:啊,结束了。就这样子吗,那我们以后干吗呢?在这个情况底下,大家陷入到一种人类史上很罕见的集体空虚的状态。这种空虚虽然因为后来在市场经济引入而到了九十年代,尤其2000年之后我们大家好像忙着挣钱,好像暂时把它摆下了。但是偶尔时不时我们今天还会浮现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的中国人是不是处在一个精神空虚的状态?我们这个年代是不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年代?这些问题之所以屡次被提出,跟我们那样的一个时代背景是有关系的。没错,今天我们大家可能大部分都想的是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努力工作、努力赚钱然后发财。发财能够干什么?发财能够干很多事。比如说像马云,他那么有钱的人,他能怎么样呢?他喜欢唱歌,就叫全中国唱歌最好的歌手陪他唱歌;他喜欢武打,喜欢拍武打片,他就叫全中国最好的武打演员陪他一起拍武侠片,然后他还要把他们全都打败。但是即便是你再有钱你仍然有死的那一天,那怎么办?这个就是所谓的有信仰或者人生意义追寻的问题了。5.活着为了写作还是写作是为了活着?这个问题人人都有,并不奇怪。但是为什么史铁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以及他对它的思索会那么样地打动我们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由那是因为他一方面接受了当年在中国刚刚开始流行的比如说存在主义的哲学,叔本华、尼采的哲学,西方基督教神学的思想之外,更重要是他从他的身体的局限去想。这个身体的局限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史铁生除了常年坐轮椅之外,他一生之中都跟病痛是分不开的。他在插队的时候开始腰腿疼,然后终于回到北京住院。住院以为要治愈,带着希望以为要好,没想到一年多、两年出来,却是一个终身残疾的状态。他曾经沦落到了低谷,他曾经想过好几次干脆死了算了。为什么人还要活着呢,为什么他要遭受到这样的打击呢?好不容易好像给了一点自己重生的希望,透过写作得到一个救赎,但是后来你却看到他又病了,他有肾病。再来,又有了尿毒症,差点要拿了他的命。终于在2010年的时候他脑溢血去世,死的时候才59岁,从今天的角度来讲绝对是英年早逝。在他活着的时候,也不断进进出出医院,医院是个什么地方,那就是一个看生死的地方。他当然在这个过程里面也看到无数的生死际会,他看到了很多人在死亡面前的那种无助、那种张徨、那种难受。他看得太多,所以他对于生死的这个体会,是有他的个人身体上面带给他的机会来让他有跟我们不一样的感觉的。然后他怎么去回答这个生命的问题,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这还有什么意义呢?他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就是写作。写作有意义吗,我们来看看他怎么想这个问题。就在《我与地坛》的后面,他对自己一生的写作提出了一个后设的思考。为什么要写作呢?作家是两个被人看重的字,这谁都知道。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开始的时候就是这样想,这不用保密,这些现在不用保密了。……结果你又发表了几篇,并且出了一点小名,可这时你越来越感到恐慌。我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质,刚刚有点像个人了却又过了头,像个人质,被一个什么阴谋抓了来当人质,不定哪天被处决,不定哪天就完蛋。你担心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文思枯竭,那样你就又完了。凭什么我总能写出小说来呢?凭什么那些适合做小说的生活素材就总能送到一个截瘫者跟前来呢?人家满世界跑都有枯竭的危险,而我坐在这园子里凭什么可以一篇接一篇地写呢?你又想到死了。我想见好就收吧。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保夕了。我为写作而活下来,要是写作到底不是我应该干的事,我想我再活下去是不是太冒傻气了。后来你明白了,你明白你错了,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你明白了这一点是在一个滑稽的时刻。那天你又说你不如死了好,你的一个朋友劝你:你不能死,你还得写呢,还有好多好作品等着你去写呢。这时候你忽然明白了,你说: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或者说只是因为你还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写作。是的,这样说过之后我竟然不那么恐慌了。刚才那段话到底什么意思呢?我们其实可以用史铁生一篇非常有名的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来解释一下。陈凯歌根据《命若琴弦》改编的电影《边走边唱》《命若琴弦》这个小说很短,故事很简单:就是讲有这么一个老瞎子,带着一个小徒弟,徒弟也是瞎子。他们弹着个三弦琴边走边唱。这个老艺人一天到晚很精进他的琴艺,他想弹断一千根琴弦为止,为什么呢?因为当年他的师傅,也是一个瞎子,曾告诉他其实我们这种目盲的病是能够医的。有个药方,这个药方写在一张纸条上,折起来放在琴的这个琴槽里。为什么既然有这个药方,你不立刻拿出来,去药店配了药,医好自己的目盲呢?这个老瞎子他的师傅当年就告诉他:不行,你得弹断一千根弦,因为这叫药引子。你弹断了一千根弦了,有了这个药引子再服这个药,才管用。可惜这个老瞎子,他当年自己的老师只弹断了八百多根弦就死了,所以这辈子终于没有活到能够拿出这个药方去配药,医好自己目盲再看一眼这个世界的机会。轮到这个老瞎子带着他的小徒弟了,终于有一天他到了这个阶段——把一千根弦弹断。他太开心了,就从琴槽里面拿出这个药方,到了不同的药行去叫人家配药。每个药房人都告诉他说:这个药方子,这是什么药方子?这是一张白纸啊,这上头什么都没有。这老瞎子觉得这怎么可能呢,他完全无法接受。大概的故事就是这个样子。这个故事其实很大程度上就在告诉我们史铁生他对写作的态度,写作对他而言是什么呢?就是像这个弹琴的老瞎子一样,对他而言,他把所有的生命的力量都寄托在写作上,是因为觉得他有希望。6.假如人生意义只是一个谎言?像史铁生这样一个人,他认为写作带给他生命意义,好像许诺给他一个美好的未来新世界。然而他这么写下去,是不是表示终于有一天他能够得到生命,也能够这个腿就好了而站起来再也不用轮椅呢?当然不是,就跟《命若琴弦》里面这个故事一样,那是一个很漂亮的谎言。既然这是个漂亮的谎言,我们做人还能够接受这种美丽的谎言吗?既然明知道他不会兑现这个承诺,那你还要继续写作,继续做你现在正在干的事儿吗?这又让我想起来史铁生在他另一部非常有名的散文著作《病隙碎笔》里,曾经讲过这么一件事,讲到信心。他当时有个好朋友患病了,但是他非常乐观、非常有信心,觉得自己到底是会好的,一直如此跟疾病搏斗下去,过了三年,最后他死了。从结局来看,有这样的信心有意义吗?有这样的信心好像一点意义都没有,到了最后仍然是失落告终。可是史铁生怎么讲呢?他说:即便如此,信心还是有意义的。为什么?所谓信心也好,信仰也好,这个老瞎子弹琴也好,他自己写作也好,这么一些我们在人生之中把自己的生命力全部灌注在上面的事情,让自己一时忘记了我们人生的苦难,忘记了人终有死这回事实的这么一些寄托,最终给我们的是什么?就是这一点安慰,我们人都需要类似的安慰。这个信心给病人的就是一种解脱他在病痛当中的那种苦难感受的一副安慰剂,如此而已。这个想法就有点像是当年流行的西方存在主义里面的很多讲法,比如非常有名的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一路滚着大石头上山,它还要不断地滚回来,一直滚,你再把它推上去,这有意义吗?你为什么重复地去做呢?做人无非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写作对于史铁生而言它的终极意义就在这里。7.有局限的写作可是他身为一个残疾人,他写作会不会也面临一些天生的困境呢?也有人会关心史铁生二十一岁腿就不能行走了,他跟外界的接触少了许许多多。你看他老来地坛为什么?因为这是离他家最近的一个园子,这是一个他跟这个世界上面最常有的接触之一。地坛就算是北京所谓五大坛之中排名第二大,但是你放在今天的北京城来讲,它又能有多大?这么狭小的一个跟世界接触的空间,你这样常年地被困在自己的轮椅上面,你有多少人生经验?你有多少写作的素材呢?就像刚才我们读的那段话一样,他也常常会为自己会不会有一天文思枯竭了、没有灵感了、没有素材了而感到忧虑,甚至觉得自己变成写作的人质。关于这个问题,同样身为小说名家的王安忆有过一个很漂亮的讲法。她认为史铁生的所有作品的一个特点是什么,那就是在于这个局限。王安忆由于有这样的局限,他跟一般的作家不一样。他的人生之中少掉了许多接触现实生活素材的机会,使得他常常不是用感性的方法来接触世界,而是用认识、用认知,然后用理性、用沉思、用种种的思索来处理这些现实素材,所以他的小说例如他最重要的长篇著作——《务虚笔记》,为什么充满那么多抽象的思辨呢?就跟这个情况有关。但是这并不表示不能够写出好作品。为什么?因为在你没有这种现实素材的时候,有时候你写出来的作品虽然它不像现代一般小说一样是从一个现实生活基础出发,但是你可以为自己发明一个前提,发明一个建立在自己的想象的假想的条件下所开展出来的故事。例如说《命若琴弦》就是这样,说什么一个药方能够治人的盲目的疾病,但是你必须先弹断一千根琴弦做药引,再去用那个药方才能有用。这种讲法它现实吗?它一点都不现实,它是一个作家彻底的虚构。它有点像玩游戏,自己先定了一个游戏规则,然后我们大家这么来玩吧。这种写作方法其实是一种非常传统的,从古希腊神话到我们中国民间故事里面很常见的写作手法,或者一种故事的结构方法,就是所谓的寓言式的结构方法。8.写作的黑夜可是我自己认为,除了这一面之外,我们不能忘记史铁生写作的另一面,就是他自己提出的说法——写作的黑夜。什么叫写作的黑夜?黑夜里如果没有灯的话,我们什么东西都看不见,我们人看东西总是要有采光的。可是史铁生认为,这么亮堂的一个世界,往往也会因为它的光亮而带来一种迷茫或者一种遮蔽,有时候恰恰要等到所有的光线全都消退了,黑夜来临了,我们才会开启我们另一只眼睛,看到平常我们在白天或者在灯光底下看不到的这个世界的另一面。你看到史铁生身受残疾,但是他的眼睛打开之后,他看到的不是自己身上的问题,他看到的是更广阔的人类的问题。即便是再小的一个园子,他天天来这里,十几、二十年间风雨无改天天来这儿,他的接触范围很有限吗?但是,只要他打开了这个眼睛,他能看到很多东西。他看到了这座园子的四季,然后了解到虚实的变化。他看到了这个园子里他跟家人的相处,他在这个园子里面天天逛,从此这个园子也成为他沉思的一个背景,也成为他回忆的承载物。于是他想起来当年他母亲怎么样来这个园子找他,而他因为有青年人的倔强跟愤恨而不愿意让母亲看到他,看到了他的母亲他也不去喊她让他的母亲空自着急。然后现在他中年悔恨,因为他的母亲早已离去。他又在地坛这座园子里面遇到种种形形色色的人,看到一些捕鸟的人,看到一些喝酒的神态很古怪的人,看到一对夫妇也跟他一样十五年来天天来这个园子逛,从中年逛到了双鬓斑白成为老年人。史铁生在这个园子里面见过的人虽然有限,但那些人的际遇组合起来,却几乎是人生所有际遇的一个缩影。就这么一座地坛公园,史铁生在里面能够领悟到我们很多人跑遍大半个地球都不一定能够领悟到的东西,那全拜一个写作的黑夜所赐。本文为节目文稿节选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点击阅读原文 收看本期完整节目本集道长足迹地坛公园节目用书《向死而生》史铁生下集预告第201夜 《科学怪人》2月8日,周四零点优酷上线每周四优酷会员可看每周五全员可看商业合作或投稿请发邮件至:.cn原网页已经由ZAKER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文艺频道10小时前
文艺频道10小时前
文艺频道19小时前
文艺频道10小时前
文艺频道昨天
文艺频道14小时前
文艺频道12小时前
文艺频道14小时前
文艺频道12小时前
中华网文化5小时前
Artvoi4小时前
南都周刊6小时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赚钱是为了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