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和LTE-A究竟什么区别

手機討論區
平板討論區
這才是真 4G:LTE-A 與 3G 實測速度竟相差 35 倍!
▲今天來到 LG Twin Tower 這棟雙塔建築與 U+ 的 LTE 技術人員做會談,這個雙塔建築跟昨天的研發設計中心一樣氣派。
LG 的優勢與未來發展重點
在這回的會談當中,我們還見到 LG 國際公關發言人 KEN,他們跟大家提到 LG 現階段在市場上的優勢便是其產品發展布局很廣, 雖然現在行動裝置是市場主流,但各種類型的產品年年有不同的消長,即使前幾年遇到手機產品不如預期的瓶頸,但還是有電視部門或家電部門可以做支撐,而且 LG 也不需要倚賴併購的方式來進行擴張,就是因為掌握了這個優勢。
除此之外,KEN 還提到 LG 在產品研發上特別重視創新,而且未來軟硬體發展的比重將會從以往的 5:5,改變成 8:2,更偏重於軟體研發;這樣的發展方向從我們昨天所看到的智慧家電就可以發現,例如可以透過手機遠端操做冷氣、洗衣機等等,最酷的是,LG 甚至開發出可以直接用 LINE 來與家電溝通的創新操作方式。&
▲LG 國際公關發言人 KEN&提到,LG 在產品研發上最重視創新。
以 U+ LTE 發展現況與未來目標來觀察台灣的發展情況
U+ 是 LG 旗下在韓國的電信商,雖然因為較晚踏入 3G 電信市場,但卻因為 2011 年 7 月捷足先登推出 4G 網路,而在跳槽比例極高的韓國市場奪下 LTE 第二大市佔的電信商頭銜。U+ 不僅是韓國第一個推出 LTE 服務的電信商,在 2012 年三月達到 LTE 全國覆蓋,並且在開台一年後,也就是 2012 年 7 月推出 LTE 上網吃到飽方案,藉此搶下更多用戶,也在品牌偏好度部分更搶下 40% 的高比率,也難怪能夠吸引到包括中華電信和台灣之星等業者都前往取經,打算學習 U+ 所提供的 LTE 服務。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LTE 用戶貢獻度每月平均將近 1,500 元,幾乎是目前台灣電信業者用戶貢獻度的兩倍,而且主要的客層集中在 20 ~30 歲這個區間;新啟用的手機當中,已經幾乎全部都是支援 LTE 的機種。而且 U+ 的 LTE 服務開台後兩年,就接著於 2013 年 7 月推出 LTE-A 的服務,讓網路速度一舉大提升,目前的 LTE-A 下載速度以可達 150 Mpbs,到 2014 下半年預計提升到 225 Mpbs,而 2015 年上半年目標則是達到&LTE-A 的最佳理想值 300 Mpbs。仔細想想,這樣的網路速度確實驚人,因為以台灣家用光纖固網為例,目前僅不過以 100 Mpbs 為推廣主流,可是同一時間,在韓國的 LTE-A 竟然已經可以超越台灣的家用網路速度了。
▲U+ 電信的 LTE 專業人員跟我們分享了很多 U+ 在韓國發展的過程和未來目標,我們可以藉由韓國的經驗,來看看台灣 LTE 發展上大概還需要多少時間和會遇到的狀況。
▲其實 U+ 是由 LG 旗下分別掌管無線技術、電話技術和寬頻等三個部門所組成。
▲ U+ 現在已經成為韓國消費者對於 LTE 業者的品牌偏好第一名。
▲自從 U+ 開始推出 LTE 服務後,包括訂戶與市佔率各方面就開始有了明顯的增長。
▲LTE 用戶貢獻度每月平均將近 1,500 元,幾乎是目前台灣電信業者互用貢獻度的兩倍,而且主要的客層集中在 20 ~30 歲這個區間,而且新啟用的手機有九成都是 LTE 款式的機種。
▲U+的發展歷程,他們在開台後八個月就達到全國覆蓋,而且開台兩年後就接著推出 LTE-A 網路服務,台灣是不是也能這照樣的進度來發展,也是相當值得台灣消費者的期待。
▲U+ 提到目前採用了 VoLTE 的技術可以讓通話音質、延遲都比以往有明顯進步。
▲U+&的 LTE 分為四大自由發展重點,首先是推出 LTE 讓飆網速度大提升,接著是達到全國覆蓋,走到哪裡都可以自由飆網,然後又在韓國搶先提出吃到飽方案,讓你上網不受限,最後則推出語音吃到飽方案,連講電話都可以更不受拘束。
▲不過韓國跟台灣的電話需求大不同喔,台灣通常是上網費貴,通話費便宜,但韓國卻是上網便宜,通話比較貴,但除最高階費率外,網路吃到飽都有超量限速。其中的 LTE 網路吃到飽方案分有 34/42/52,指的分別是每月繳三萬四、四萬二、五萬二韓圜(約台幣 965、1,190、1,475 元)的資費方案,最高階的網內外語音+數據無限速吃到飽的方案,一個月要價 124,000 元韓圜,將近 3,700 元台幣。不過 U+ 的人員提到,其實有八成的用戶,都是採用其中的 69 方案,也就是網內通話免費,行動上網吃到飽的方案,這會不會也成為台灣的主流呢?
▲U+的 LTE 服務提出一個固定 IP 享有各種不同網路和雲端功能的服務,並稱之為 All IP。簡單來說,有了如此高速網路的應用,雲端空間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其中 U+ 所提供的 Mirror Call APP 功能非常酷,它可以透過網路同步在另外一款 U+ 手機上顯示相同畫面,假設朋友走失了,你就可以開啟&Mirror Call 功能,接著操作自己的手機,這麼一來,你朋友就可以同步在她自己手機上看到你為他所標識的路徑,超方便。
▲用文字傳達看不明白嗎?Mirror Call 的應用不僅如此,你還可以透過這個影片來了解更多 Mirror Call 的實用之處喔。
▲因為目前高端智慧型手機的硬體規格都更強了,搭配高速網路後,就能實現在一款手機上同時觀看 4 個高畫質頻道的節目。
▲一起來看看這功能影片,同時播放四個高畫質節目耶,這也是相當讓人望之興嘆的一點,有高速網路可以使用真的是太奢侈了!
▲除此之外,有了高速網路之後,手機也不需要隨時灌遊戲了,想玩得時候直接透過高速網路連上雲端空間,非常即時。
▲甚至車用導航直接透過 LTE 高速網路來操作,就不用預載地圖在手機內,隨時導航都不成問題,這就是高速網路的好處。
實際上街測試,LTE-A 速度整整是 3G 網路的 35 倍
看了那麼多的介紹,大家最想知道的還是究竟 LTE-A 和 LTE 速度相差多少,我們直接前往 U+ 門市做測試,沒想到結果相當驚人,在街頭實際測試的結果,LTE-A 速度整整是 3G 網路的 35 倍,這數字還真的是天壤之別。只能說 LTE 網路真的是太讓人羨慕了!
▲我們直接前往 U+ 門市做測試,沒想到結果相當驚人。
▲第一次測試的是左邊的 LTE-A 和右邊的 LTE 網路,因為現場處於鬧區,人多的時候網路速度就會下降,但可以看出兩者的下載速度仍有三倍的落差。
▲如果跟 3G 就更誇張了,相同時間的實際測試下,LTE-A 速度整整是 3G 網路的 35 倍。你說這樣能不期待 LTE 網路趕快登台嗎?
好機友=愛玩手機的好朋友
品牌相關文章
全站最新評測
全站熱門文章
Facebook 專頁!
應該是4.5G
5G的話那落差10年阿
總覺得手機跟遊戲機可以畫上等號了
希望 4G 趕快來, 然後 3G 降價
最好可以降到 5GB 流量以下只要100元
我省省錢 用3G上網就好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我沒有錢!LTE-U和LTE-M的区别? - 知乎49被浏览13427分享邀请回答16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eLTE是什么,跟4G LTE有啥关系
最新回复: 11:08:57
LTE与eLTE的关系说明1)
定义的差别:LTE全称是Long Term Evolution,是3GPP制定的第4代全球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eLTE是华为的一个品牌名,代表着以LTE技术为基础的行业无线专网解决方案,包含宽带多媒体集群和宽带接入解决方案。这里的“e”除了具备基本的“Enterprise”(面向企业市场)含义外,还包含<font color="#层更深层次的意思:A.
Enhanced:适配行业丰富应用,在目前的LTE商用网络技术基础上,根据行业用户需求,对系统架构、产品形态和行业特性等做了增强B.
Embedded:平台开放,LTE模块化集成,使所有行业合作伙伴都能参与进来,对eLTE终端及应用进行联合创新,利于打造健康的专网产业生态链2)
面向对象和市场的差别:关键通信的宽带化早期,LTE应用于行业,需要行业化的适配,华为提出了eLTE解决方案。传统移动运营商建设LTE网络主要从覆盖和容量角度,为更多普通用户提供日常的语音和数据业务。而eLTE面向的是公共安全(警察,内政部),军队,港口,机场,地铁,电力,能源和矿山等行业类客户,通过建设eLTE网络和配套的行业终端来提供集群调度,视频监控等具备行业属性的业务,以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民生指数以及工作生产效率。eLTE解决方案行业化的增强主要表现为:A.
端到端行业解决方案适配,主要反映在专业的多媒体调度集群功能、行业终端适配和管理,统一的产品能力开放平台(eSDK),防护等级(IP67等),网络高弹性(故障弱化,脱网直通等),高可靠性(防摔防震)和高安全性(端到端加密)B.
端到端产业链适配,主要反映在协调的专网频率应用策略,产业链早期的芯片支持C.
小型化与机动性,主要反映在产品设备形态与集成度,如eLTE的Rapid系统和紧凑型核心网3) eLTE如何遵从LTE国际化标准A.
eLTE是遵从中国行业技术标准B-TrunC的解决方案华为作为由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制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导的B-TrunC产业联盟的理事成员,参与并为B-TrunC贡献了大量关键技术。2013年,B-TrunC发布宽带集群标准,目前eLTE已经完成了B-TrunC的认证。B.
eLTE是符合ITU推荐的PPDR(公共安全与救灾)技术标准的解决方案华为在国际PPDR组织中担任核心职责,作为ITU-R下属的PPDR、ETSI TC-RT等组织的关键成员,积极参与。2014年,国际电信联盟无线局ITU-R同意B-TrunC(宽带集群通信)技术标准为ITU-R推荐的PPDR技术标准之一。C.
eLTE未来将遵从3GPP标准eLTE跟随3GPP关键通信标准化进程,积极协助TCCA推进下一代关键通信标准化。TCCA为3GPP提供关键通信的用户需求,华为作为TCCA组织的重要成员,在3GPP中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积极推动需求落地为技术标准。目前,eLTE对宽带关键通信3GPP标准化进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验证,如:1)语音的调度相对成熟,但是多媒体的调度技术方案仍需界定;2)与既有窄带的互通与共存组网方式;3)网络可靠性与弹性。注:以上强调的主要是eLTE宽带集群,华为eLTE宽带网络接入和运营商的LTE宽带网络接入技术一致,满足<font color="#GPP标准。总之,用一张表格说明LTE与eLTE的区别,如下图:区别LTEeLTE用户普通用户公共安全(警察,内政部),军队,港口,机场,地铁,电力,能源和矿山等行业类客户需求从覆盖和容量角度,为更多用户提供日常的语音和数据业务通过提供具备行业属性的业务,提高工作生产效率业务宽带接入语音通话,数据上网(含视频)宽带集群POC集群,组呼建立时间大于300ms专业的语音,数据,视频一体化的多媒体集群调度,组呼建立时间小于300ms产品方案基站硬件相同,软件不同小型化核心网无有2U的紧凑型核心网终端普通手机行业化终端机动通信无Rapid System行业应用适配无支持与公共安全CAD,轨道交通CBTC等上层应用系统的对接产品能力开放平台无eSDK,支持与第三方系统对接和应用开发芯片以高通,海思芯片为主流基于eLTE的Mini PCIe数据模块,可被第三方集成提供行业化终端附录:从衡量关键通信的6个主要维度,对比目前LTE运营商网络与eLTE专网的功能特性,主要体现高可靠性,低时延,端到端加密,紧急呼叫,严酷环境适应,以及行业化终端定制等方面的差异项目LTEeLTE功能和性能(专业)组呼建立时延1s ~ 2s≤300 ms每小区单组用户数≤ 20用户1000每小区组数量≤20组160 组广播呼叫不支持支持紧急呼叫(热麦)不支持支持主叫号码显示支持支持安全性和可用性单站集群不支持支持直通操作(DMO)不支持支持端到端硬件加密不支持支持故障弱化不支持支持可靠性部分紧急情况下关闭紧急情况下可用工业级终端和设备不支持支持严酷环境适应性不支持支持快速部署系统不支持支持紧凑型设计不支持支持
我还一直以为 e是electronic的意思
* 是否包含第三方商业秘密:
第三方商业秘密是指第三方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价格信息、路标规划、商务授权、核心算法和源代码等。如有疑问,请联系:(各社区公共邮箱)。
如果附件按钮无法使用,请将Adobe Flash Player 更新到最新版本!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5933|回复: 8
经验4744 分贝0 家园币3915 在线时间:640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486612
军衔等级:
大校, 积分 47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56 积分
注册时间:
本帖最后由 ziyanji2007 于
09:56 编辑
LTE-Advanced结合了多项技术,能确保100MHz的使用带宽,数据传输下行速度最大为1Gbps。而LTE的使用带宽为20MHz,数据传输速度虽然理论上最大可达300Mbps,但有研究表明,实际最大仅为150Mbps。
实现LTE-A的技术:整合多个频带并加以利用的频带聚合(band aggregation)技术、使用多个基站协作发送信号CoMP(协作多点传输)技术、增加天线数量的MIMO(多输入多输出)拓展技术、放宽上行频率使用限制的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结合利用子基站的智能中继(intelligent relay)技术。粗略地讲,LTE-Advanced就是充分利用带宽和设备,提升了速度的LTE高级版。LTE-A最早据说2013年就可以提供服务。
5G是什么?5G会在什么时候投入实用?
5G是指更晚时候出现的新方式。LTE-Advanced的下行传输速度最大为1Gbps,5G似乎会提高到10Gbps。现在,5G的技术开发已经在研究机构展开,举例来说,增加MIMO的复用度(天线数量)是一个方法。LTE上行没有使用MIMO,下行为最大4×4的MIMO。而LTE-Advanced上行最大为4×4的MIMO,下行最大为8×8。估计5G的天线数量还会更多。
按照当初的计划,移动通信方式是每隔10年进化一代,当时,大家都认为3G将在2000年实用化,4G在2010年,5G在2020年。但4G的LTE服务最近才刚刚开始,4G已经晚了3~5年。如果按照这个情况推测,5G估计会在2020年~2025年之间投入实用。
欢迎大家补充。
经验2321 分贝0 家园币2444 在线时间:314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377842
军衔等级:
少校, 积分 23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9 积分
注册时间:
4G 晚了3到5年,5G再晚个5到7年,到时候5G就到2030年了
经验5 分贝0 家园币-14 在线时间:6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429238
军衔等级:
新兵, 积分 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注册时间:
5G采用什么核心技术呢?像OFDN MIMO这些理论几十年前就出现了,现在还没听说哪种技术能做为5G核心技术。
经验381 分贝0 家园币859 在线时间:270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730581
军衔等级:
上士, 积分 3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注册时间:
5G会有商用需求吗,感觉LTE-A的速度就足够了~
经验205 分贝0 家园币1768 在线时间:276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898343
军衔等级:
中士, 积分 2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 积分
注册时间:
人类总是追求木有截止。。。。
经验104 分贝0 家园币283 在线时间:160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629454
军衔等级:
下士, 积分 1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 积分
注册时间:
增加终端的天线,来实现吞吐量的提高,基本上死路一条。理论上可行,实际上是狗屁。
经验78 分贝0 家园币322 在线时间:112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825369
军衔等级:
上等兵, 积分 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 积分
注册时间:
现在的移动终端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能耗。或许可以改变帧结构来减小用户端设备的能耗,那么终端实现多天线也是可能的。:):)
经验161 分贝0 家园币192 在线时间:16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619654
军衔等级:
下士, 积分 1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注册时间:
终端的待机时间是最大问题吧
经验103 分贝0 家园币334 在线时间:58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983519
军衔等级:
下士, 积分 1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 积分
注册时间:
现在小区分裂的太小,虽然使单个小区内的用户的服务质量提高了,但是小区边缘用户增多了,小区间干扰也增多了,边缘用户的服务质量如何保证,这些问题不解决,如何开发5G???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领先的IT技术网站
51CTO旗下网站
LTE-A与LTE对比有何优势?
日前,韩国电信运营商SK电讯宣布正式启动三频LTE-A的商用,同时,三星官方发布首款支持LTE-A Tri-Band CA的智能手机:Galaxy Note 4 LTE-A。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份,SK电讯就宣布成功开发出全球第一个“LTE-A三频段载波聚合”技术。
作者: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15:32
日前,韩国电信运营商SK电讯宣布正式启动三频LTE-A的商用,同时,三星官方发布首款支持LTE-A Tri-Band CA的智能手机:Galaxy
Note 4 LTE-A。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份,SK电讯就宣布成功开发出全球第一个&LTE-A三频段载波聚合&技术。此次披露的Galaxy Note
4LTE-A配备高通最新的64 位Snapdragon 810 处理器、集成LTE-A
Cat.9调制解调器,标志三频LTE-A商用的相应芯片组和设备已经成熟。
在此之前,载波聚合已经实现两个频段,香港移动通讯(CSL)
去年9月实现最高的20MHz+20MHz,韩国人则第一次实现了三频段的载波聚合,确切地说是20MHz+10MHz+10MHz,虽看起来频段总和相
近,理论最高下载速率也都达到300Mbps(测算下来,下载一部1GB电影只需19秒即可),但三频段载波聚合代表更为复杂的技术突破。
LTE-A的技术特点
何谓LTE-A?有些报道将SK电讯此轮商用的三频LTE-A称为第五代通信,实际上是对LTE-A和LTE理解的偏差。
严格来讲,LTE-A是LTE技术的进一步演进版本。2004年11月的魁北克会议上,3GPP确定3G系统的长期演进计划(Long Term
Evolution),也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LTE。2008年3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基本完成LTE的标准化工作。LTE的头两个版本
Release8和Release9,并没有满足ITU对4G的1Gbit/s的峰值要求,一般被称为3.9G或准4G。此后,在R8/R9基础上推出的 LTE
R10,融合了新的技术架构,真正达到ITU的峰值速率要求,LTE
R10及后续的版本被称为LTE-Advanced(LTE-A),才算得上真正的4G。2012年1月,ITU通过LTE-A作为4G技术之一,目前 LTE
R12正在标准认证。
LTE-A并不是一项独立的技术,而是由R10及后续版本标准中的载波聚合、高阶MIMO、增强小区间干扰协调、中继等一系列增强特性构成的技术集。
1、载波聚合
频谱资源总是有限的,尤其是网络流量井喷的市场环境下,要实现LTE-A的高峰值要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传输带宽。载波聚合旨在将多个连续或者离散的带
宽较窄的载波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宽的完整频谱,不仅满足了LTE-A系统更高的系统带宽的需求,又能有效地利用碎片化的频谱资源。
LTE 采用OFDM多址技术,将高速数据流通过串并变换,以子载波为单位分配频率资源,按照不同的子载波数目,可支持1.4、3、5、10、15和20MHz各
种不同的系统带宽,最大传输带宽为20MHz。LTE-A通过聚合多个后向兼容的LTE载波,最多支持5个载波同时聚合,达到支持100MHz的传输带
宽。LTE-A的终端设备,既可以接入多个载波,也可以正常接入一个LTE载波进行工作。
可以说,载波聚合是LTE-A系统大带宽运行的基础,是LTE-A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注的焦点。对运营商而言,载波聚合技术决定是否能取得&峰值速率优势&。SK电讯的三频LTE-A可理解为实现3个LTE载波同时聚合。
2、高阶MIMO
高阶MIMO技术是LTE系统提高吞吐量的又一项关键技术,也是4G的代表技术之一。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采用多个天线,成倍地提高
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Release
8版本最多可支持4个数据流的并行传输,在20MHz带宽的下最多实现超过300Mbit/s的峰值速率。LTE-A下行传输由LTE的4天线扩展到8天
线,最大支持8层和两个码字流的传输,2011年和2012年分别完成的R10和R11,下行峰值速率可增加到3Gbit/s,下行峰值频谱效率可增加到
30bit/s/Hz。
3、无线中继(Relay)技术
传统基站需在站点上提供有线链路
的连接以进行&回程传输&,而中继站通过无线链路进行网络端的回程传输,体积小、重量轻、易于选址。借助中继站的接力转发,可将网络覆盖范围拓展到小区以
外的区域及其他覆盖盲区,同时,通过减小信号的传播距离,从而有效提高热点地区的数据吞吐量,保证网络质量。
风起云涌,LTE-A大潮已到
韩国此番推出的LTE-A三频段载波聚合技术,给还没闹明白TDD和FDD的国内民众,舒展开一幅风起云涌的LTE-A大潮。
LTE 用户展现出巨大的数据流量消费能力。数据显示,2014年前4个月,香港地区LTE用户的平均数据使用量几乎是3G用户的两倍,美国运营商Verizon
2013年7月就宣布网内57%的移动数据流量由LTE传送。对4G用户的数据流量消费挖掘与运营商应对&管道化&危机保持高度的方向一致。
但另一个令运营商尴尬的事实是:WiFi仍扮演着承担用户快速提升的数据需求的重要角色。在所有主要的LTE市场,WiFi数据仍占所移动数据总量的
75%-90%。换言之,用户的数据需求快速提升,但容量大幅提升的4G网络,对多数情况下较大的数据流量处理的分流效应并未完全显现出来。
用高铁的例子来讲,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滋味。高铁闹腾了半天,最后发现大家伙都去坐动车了,或者远距离的都选择飞机,随着高铁技术的进步,高铁决定推出远距离卧铺高铁和城际高铁。
随着LTE-A商用进程的加快和技术成本优势,2014年LTE-A网络部署得到运营商的大力推动。根据GSA的统计,截至2014年10月,全球已有14
个国家的21家运营商推出了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LTE-A商用网络,包括日本、韩国、美国、法国等,另有超过79家运营商正在开展网络部署或试验。
以香港、韩国为先导的LTE-A商用进程,近期的步伐逐渐加快。作为LTE-A商用网络推进最为激进的国家,韩国三大运营商均已推出基于载波聚合的LTE-
A服务,全国已经拥有LTE-A基站将近21万个,占LTE基站数的47%(将近一半的LTE基站都已升级为LTE-A基站!)。2014年12月,新加坡电信运营商第一通(M1)、新加坡电信(SingTel)密集宣布开通商用LTE-A网络,承诺所有拥有兼容设备的4G客户将能够使用LTE-A服务,
且无需额外付费;澳洲电讯宣布开启LTE-A商用;同时,沙特阿拉伯运营商STC推出目前全球唯一的TDD LTE-A网络。【编辑推荐】【责任编辑: TEL:(010)】
大家都在看猜你喜欢
热点头条热点头条热点
24H热文一周话题本月最赞
讲师:30599人学习过
讲师:111850人学习过
讲师:14679人学习过
精选博文论坛热帖下载排行
本书全面介绍了Linux编程相关的知识,内容涵盖Linux基本知识、如何建立Linux开发环境、Linux开发工具、Linux文件系统、文件I/O操作、设备文...
订阅51CTO邮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2位和64位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