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火炮为什么使用“超小口径火炮弹”

背在身上的“超级大炮”
  ——107毫米涡轮火箭弹的简易应用   火箭筒与单管/发火箭炮   冷战期间虽然没暴发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始终没停,游击队也成为了各种战争中的重要角色。各色局部战争中,苏联研制并在全世界扩散的RPG几乎成了游击队的代表,但以反装甲为主要目标设计的RPG,威力显然无法满足多用途的作战要求。   RPG(代表型号是RPG7)虽然是游击队的主要支援火力,甚至是各处低烈度战争中的“明星”武器,但前装的超口径RPG弹均为反装甲武器,对人员的杀伤效果非常有限。RPG7也有专用的同口径破片杀伤弹,很多时候看着人拿着个RPG的发射筒东指西比,弹筒内很可能装备的就是破片杀伤弹。RPG不占编制,使用灵活,确实很适合分队作战使用,但RPG杀伤弹头的威力并不比手榴弹高多少,破甲弹反人员、掩体效率又很低,难以有效毁伤工事和建筑。RPG的另一个明显缺陷则是射程太小,必须靠近目标才能发挥作用,射手容易受到直射火力杀伤。   RPG这种打起来烟尘滚滚,炸起来声光明显的武器,对防护一般的装甲车辆还算有些威胁,但在野战和城市作战中,以掩体和有生力量为目标的攻击任务中,杀伤威力甚至还不如破片手雷,不足300米的直射距离也过于有限。   近几十年的局部战争中,便携火箭炮成了很多游击队手中的“超级大炮”,中国研制的107毫米火箭弹(以下简称107火箭弹及火箭炮)则是这类武器的经典。这些局部战争中,裸弹简易发射甚至成了107火箭弹的常规作战方式,出镜率也很高。   单管火箭炮相比RPG的优势   轻步兵组成的游击队很少有清晰的战线和阵地,面对强敌时往往打一下就跑,武器的便携条件、战术灵活性和威力同样重要。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的射击特征明显,体积大,携带也不够方便,步兵用RPG这类便携武器的毁伤威力又太小。近几十年的各地游击队、反政府武装作战行动的资料片和图片中,经常能看到中国制107火箭炮的身影,联装火箭炮装在皮卡、吉普上甚至由士兵肩抗行动,也经常可以看到把火箭弹直接摆在地上发射的例子。107火箭弹的火力密度不如迫击炮,威力和射程很难满足对炮兵火力的要求,但拥有可简易发射的使用优势,不需要携带发射装置就可以把火箭打出去,这也使威力相当于105榴弹炮弹,射程相当于120迫的107火箭弹,成为作战灵活性很高的“超级大炮”。引进和仿制107火箭弹的国家,均将简易发射其基本作战手段。   火箭弹发射时对定向条件的要求不高,尤其是靠数量保证毁伤效果的集束火箭,短时间里大量发射要比单发精度更有价值。苏联在二战期间装备的BM13火箭炮使用导轨架,德国在大战中装备的大口径火箭,甚至使用兼作运输包装的木框箱发射,定向管的长度基本相当于弹体的长度。   涡轮火箭弹的装备基础   火箭炮是简单化的压制炮兵火力,比身管火炮更方便,靠火力密度弥补精度。苏联在二战时期开发的BM13火箭采用气动稳定,采用了导轨发射装置。   战后装备的BM14则采用涡轮稳定设计,使用笼形发射装置,再之后的BM21等则采用低旋气动稳定,采用带导向槽的发射管发射,属于典型的火力支援型火箭武器。德国在二战中、后期也研制了火箭武器,虽然也用了涡轮旋转稳定,却采用了前置火箭发动机的弹体结构,火箭弹的精度虽得到了保证,但弹体结构比炮弹还要复杂,在战后也没有得到认可和继续应用。   中国的炮兵装备以引进苏联装备为基础,但在朝鲜战争期间引进BM13之后,却没有继续引进苏联在50年代发展的后续型号,而开始自行研制。中国军工系统为满足师、团级炮兵支援,定型了130和107毫米两型63式多管火箭炮,均采用成熟的涡轮稳定设计,两型弹除口径差别外的基本结构也大体相同。   中国63式107/130涡轮火箭采用动力旋转方式,依靠火箭弹尾部的8个倾斜喷管(喷管轴向与弹体轴线有角度差),利用喷管的切向推力使弹体旋转,飞行速度越高转速就越大。基本型107火箭弹的初速为32米/秒,最大速度为376米/秒,最大转速可达21440转/分。通过数据就可以知道,107火箭弹刚刚发射时的飞行速度和转速均不大,初始发射扰动不大,有利于降低无定向管约束时的偏差值。弹体转速在发射后随着火箭增速增加,能保证飞行时的稳定性。   涡轮火箭弹对简易发射的价值   涡轮火箭不需要弹翼或发射管的来复线导转,依靠火箭发动机偏心推力高速自旋稳定。发射管只起运输和导向作用,只需要可以包容火箭弹的滑膛钢管就能满足需要。发射管通过不同的仰角实现对应的射程。   中国在研制63式107火箭炮时,要求这型火炮作为团级压制火炮,12管发射装置可以采用吉普车牵引、马匹驮载,或分解成几部分后人工搬运。107火箭炮在机动作战中所具备的战术优势,是这型火箭弹的尺寸、重量和威力与西方通常的105毫米榴弹炮弹相似,不需要任何复杂的支撑和瞄准设备就能把炮弹以过得去的精度打出几千米。中国军队在装备63式107火箭炮后,为了使装备与“人民战争”作战思想相适应,很快就在已有装备使用经验基础上,系统开发出了简易发射107火箭弹的方法。   涡轮火箭在理论上只要能有个承载火箭弹体,并提供稳定发射仰角的支架就可以满足发射条件。107火箭弹之所以能采取简易发射方式,与其采用的涡轮稳定方式有直接关系,没有稳定翼的柱形弹体也适合简单发射。   中国军队在简易发射107火箭弹时,普遍用垒土台作为火箭发射平台,火箭弹直接放置在土垒的凹槽内,由弹体两侧垒土约束方向扰动。火箭发动机采用简单的电线连接,用直流手摇发电机或干电池点火发射。简易发射时需要确定仰角和方向角。电视新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三角型比例尺,属于制图用的简单工具,之所以用这种工具是因为三角型截面的比例尺可以很稳定的放置到弹体上方,比例尺尖点形成纵向弹体的轴线可以直观确认方向角。仰角的确定可以通过射表查出,然后依靠简单的木工角度尺,甚至更简单的重锤(细绳吊挂的石子)和量角器测量。经过107火箭弹简易发射训练的战士,对经过测距定高的视距内目标,约5分钟就可构成发射土垒,几乎不受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甚至可以把火箭弹挂到树上发射。   简易发射107火箭弹的方法比较简单,但即使是长期训练的熟练士兵,利用简易瞄准装置的定位精度也不高,不到1度的角度偏差就将形成近百米误差。事实上,107火箭弹简易发射的实战价值受精度影响很大,为利用好107火箭炮的灵活性,满足机动作战需要,很多国家都研制和装备有单管中口径火箭炮。   涡轮火箭弹战术性能的局限   涡轮火箭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却存在一个很难克服的弱点,就是旋转稳定对射程的直接限制。火箭弹的射程取决于动力持续时间和弹体气动条件。火箭发动机的持续燃烧时间越长,比冲值越大,弹体阻力越低,射程就越高,采用细长弹体设计有利于火箭弹的增程减阻。涡轮火箭不需要稳定翼面是减阻的有效手段,但从气动条件上就可认识到,火箭弹体旋转稳定要求限制弹体的长径比,超过限制长径比会破坏火箭的旋转稳定效果,增大射击散布,甚至使火箭失去正常使用的条件。按照稳定技术的标准作为依据,旋转弹体火箭的长径比很难超过10,也就是说100毫米口径的弹体长应该在1米以内,这就限制了火箭弹的发动机长度,使100毫米口径涡轮火箭的射程被局限在15千米内,增大口径所得到的射程增量也会加速削减。   气动稳定的火箭弹普遍采用低速旋转,同时利用稳定翼面提供飞行安定性,火箭的长度可超过20倍弹径,火箭发动机长度和装药量都有明显提高。   涡轮稳定火箭弹在50年代兴起,却在60年代开始就处于颓势,主要是无法满足地面压制炮兵越来越大的射程要求。涡轮稳定的130~160毫米口径火箭弹,最大射程被限制在10千米范围内,而122毫米低旋尾翼稳定的BM21可达到20千米。当涡轮火箭弹射程增加到15千米时,122低旋尾翼稳定火箭弹的射程已达到30~40千米。涡轮火箭弹的弹体载荷很大,结构和强度要求较高,战斗部的尺寸和重量局限性也大,战斗部载荷灵活性不高。涡轮火箭弹为了保证稳定,每分钟的转速可达上万转,弹体和内部器件要承受很大的离心力,对精密电子器件稳定工作有不利影响。   中国军队的涡轮火箭炮装备时间很长,但这种较长的装备寿命是因为缺乏更新的条件。中国在对越作战中遭遇“冰雹”火箭炮后,参照BM21研制出了新的火箭炮,并用国产81式122火箭炮替换师属130涡轮火箭炮,也仿制过苏联式的单管“冰雹”火箭炮。   单管火箭炮的装备对比   63式多管火箭炮行军状态全重只有385千克,定向管长0.9米。中国在研制并装备63式107火箭炮后,为了改善其机动性,还开发了适合人工背负,行军重量降到170千克的63-1型,并在之前的简易发射方式基础上,研制了专用于单发射击的85式107火箭炮。   63式牵引火箭炮的精度不算高。专用的单管85式107火箭炮,采用比较稳定的支撑和通用瞄准设备,具备与普通火箭炮相当的精度,为执行突袭任务的步兵分队提供携行压制火力。   国外也有类似的单发火箭发射装置,如苏联生产的122毫米单管火箭,也是为机动部队提供火力支援,但其采用的122毫米减射程火箭弹仍需专用的发射管和支架。中国模仿苏联单管122毫米“冰雹”火箭炮,也研制了88式单管122火箭炮,但从技术条件对比就可以发现,122单管火箭炮的威力虽然增加明显,但作为机动作战的炮兵装备,便携性和战场机动性都不够理想。   苏联的122单管火箭炮必须依靠发射管发射,发射管与三角支架本身的运输就很麻烦,还要携带火箭弹,作战班组对携行的人力要求较高。“冰雹”配用的M21火箭弹爆破杀伤型的标准长度达2.87米,重量为66千克,战斗部重量18.4千克,装药量6.4千克。每枚M21火箭弹在人力携行时需要分解成2段,各重约30千克,由2名士兵运输1枚火箭弹。   107火箭弹相比122毫米的M21火箭弹,弹头空间小,载荷也小。M21火箭弹可根据不同载荷发展出爆破、破甲、子母、布雷等弹型。107标准型火箭弹的长度只有0.837米,仅相当于M21火箭一段药柱的长度,全弹重量为18.7千克,战斗部重量为7.65千克,战斗部装药量为1.27千克,最大射程8或10千米。M21火箭弹的射程明显高于107火箭弹,但单管BM21火箭发射器采用简易发射方式,火箭弹的远射程能力很难发挥。为了保证在实用距离上获取较好的杀伤效果,火箭弹的落地倾角要尽可能大,射击中、近距目标时,需采用阻力环降低射程并增大落角,实际射程远无法和标准的车载BM21火箭炮相比。BM21火箭弹最大射程略超20千米,但人力携带时很难配备远程目标指示设备,系统重量和火力密度也难以实现命中修正。单管发射时,M21型122火箭弹大射程的实际价值并不大,战斗部威力才是单管122火箭弹相对于107火箭弹的基础优势。   编制完整的作战部队不需要使用单管火箭炮,游击队对重武器尺寸和重量要求较严格,炮兵武器的威力、射程和携行性之间的平衡,要比单纯的炮兵作战效能更为重要。苏联在BM21基础上研制单管火箭炮,不是因为苏联缺乏轻便的涡轮火箭弹,也不是不会火箭弹简易发射(中国火箭弹简易发射还是从苏联学的)。BM14火箭弹理论上比M21火箭弹更适合机动作战,但单管122火箭炮的威力相对要大,装备通用性也比其取代的BM14更好。更重要的是,对于拥有充足规模炮兵武器,规划实施大规模机械化战争的苏联军队,轻便却不够精确的单管火箭炮实际意义并不大,单管122并不是苏军标准的炮兵火力。   单管/简易发射火箭弹的精度不算好,只是射程和威力要大于普通的单兵火箭。理论上,迫击炮是更适合山地或机动作战的炮兵武器。中口径迫击炮的弹丸威力不小,射击精度相比简易发射火箭也高,但以最普通的81/82口径迫击炮为例,迫击炮和最基本的弹药运输就需要4~5人,翻山越河行动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采用突袭战术的大都是游击队,用以袭击防御能力较强的对手的基地,进攻后脱离的危险性远比渗透和射击前准备阶段要大。根据游击队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对美军作战的例子看,迫击炮的重量本身就是突袭小组撤退时的负担,很多次作战都是在完成炮火袭击后,作战小组放弃回收迫击炮而轻装撤退。迫击炮虽然是种低成本的作战武器,但也算是步兵使用的重火器,对于装备补充难度比正规军大的游击队来说,放弃迫击炮本身就是个难以忽略的损失。相对于迫击炮这种撤退难度比较大的制式武器,涡轮火箭简易发射的携行量基本相当,但不用发射架就不存在撤退的装备消耗,打掉火箭的小组马上就可以转化为轻步兵,无论是继续执行突击任务或轻装撤退都更为方便。   单管火箭炮在现代战争中的价值   冷战期间特种部队的应用逐步增多,局部战争中游击队往往也可得到大国的支援,便携武器已不再是步枪和手榴弹这样的等级。渗透突袭的特种部队和游击队,在作战中经常需要一种射程较大,威力也比较满意的武器,以替代沉重的火炮和危险的炸药包。107火箭弹所以被开发出单发射击功能,国外也有单管122火箭的装备,很大部分意图是为满足机动作战的需要,为徒步渗透突袭的步兵分队提供可用的装备。   步兵通常使用的武器中,RPG7虽然简单又轻便,但威力和射程都太小。82无后坐力炮和PF98的战斗部威力不足,2千米的最大射程也在防御方的直射火力范围内,远距离射击的误差也比较大。单管火箭炮的精度事实上也不好,但战斗部威力比较充足,射程也是单兵火箭的几倍,既可以在远距离上进行压制或骚扰射击,也可以在较近距离上攻击坚固的目标。中国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时,越南军队就使用过单管的122火箭,但在山地丛林作战条件下,这种火箭的作战效率却不如中国的107。单管火箭炮的作战特点决定了简易发射虽然无法成为有效的作战手段,却是种低成本的灵活压制炮兵手段。85式单管107火箭炮的研制,也证明了这种作战手段对性能平衡的意图。   中国研制的107火箭弹有简易发射能力,更大口径的130火箭弹同样可简易发射,只是相对于不到20千克重的107火箭弹,130火箭弹重30千克以上,射程却只增加了20%。国内外之所以广泛应用107火箭弹简易发射,只是因为其尺寸重量都控制在单兵可携带范围内,是一种能与RPG和迫击炮互相补充的面杀伤武器。很多武装力量都利用过简易火箭发射装置,尤其是以色列对该武器的感触最深。   战争效果已经证明,任何非集束发射的中、小口径火箭炮的作战效率都不高。无论从技术还是实战去分析,即使是带发射管的85甚至是88式单管火箭炮,仍不具备有效的精度和毁伤效果,简易发射的107火箭弹精度问题更严重。单管火箭炮射程越大命中误差就越大,很难实现直接瞄准射击的效果。   单发射击的火箭弹在战争中能够发挥的作用,与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冷枪冷炮”作战效果相似,都是在隐蔽条件下给对方造成有限威胁,心理压力要比实际效果明显得多,却始终也无法成为真正有效的作战手段。相对于在现代中国炮兵火力构成中,装备空间越走越窄的130口径火箭炮,107口径火箭炮虽然也存在性能局限,但其轻便、灵活和制式装备的特点,仍可在快速反应部队和空降部队中找到位置,在特种战或游击战中获得发挥的空间。[编辑/旭日]   文/江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本期精彩导读
用户分享的文章
400-606-9800
软件产品登记证书&&软件企业认定证书&&国际联网备案登记证书&&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
&& (总)网出证(粤)字第007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754
 求助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新编十万个为什么(第10册 军事·宇宙卷)
下载积分:0
内容提示:新编十万个为什么(第10册 军事·宇宙卷)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2|
上传日期: 06:19:02|
文档星级:
此文档不支持下载,登录后可阅读更多内容
发布找文档任务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新编十万个为什么(第10册 军事·宇宙卷)
关注微信公众号这门被德军视为“垃圾”的火炮,为何成为了中国军队的抗日神器?|坦克炮|日军|中国军队_新浪网
这门被德军视为“垃圾”的火炮,为何成为了中国军队的抗日神器?
这门被德军视为“垃圾”的火炮,为何成为了中国军队的抗日神器?
任何一个对二战感兴趣的军事迷恐怕都对德国著名的“莱茵金属”Pak36-37毫米反坦克炮有个大致的了解。这款造型低矮,轻便小巧的小型反坦克炮在二战初期给予了那些盟军薄皮坦克迎头痛击。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德国人出现了越来越多无法对付的“怪物”,诸如苏联的KV系列重型坦克,T-34中型坦克,法国的夏尔B1系列坦克,等等。一度被视为“作战神器”的Pak36在面对这些钢铁怪兽之时,根本无法发挥出它应有的“雄风”。它所能给敌方坦克带来的,只有“在正面装甲上留下一个浅浅的凹痕”而已。德军从1942年初开始逐步将这门战争初期的“老英雄”换下战线,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强力的50,75,88,甚至是128毫米的自行反坦克炮。那么,这门被德国人视为“敲门砖”的垃圾反坦克炮,到了亚洲战场又是如何表现自己的呢?▲1940年的法国战役期间,一个德军37毫米反坦克炮炮组正齐心协力推动着火炮前进。早在1929年开始,当时的中国政府就已经与魏玛共和国相关要员进行接触。而诸如未来的“国防军之父”——冯·塞克特以及法尔肯豪森都曾在中国担任过军事总顾问一职。自然,这些“洋教官”带来的不仅仅是“洋式战法”,自从1934年开始直到中德贸易破裂的1938年,民国通过贸易交换的手段,以“你出粮食贵金属,我给兵器和坦克”的方式获得了总数约为120门的Pa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装备进入当时“德械”师中,并在淞沪会战和随后的南京保卫战之中立下了无数战功。反观当时的日军装甲部队,在侵华战争初期,日军装甲部队中仍然充斥了大量的89式中型坦克以及95式轻型坦克,甚至还有一些被称为“豆坦克”的超轻型坦克(94式)。这些坦克正面的装甲最厚处都没有超过25毫米。根本可以说是薄皮大馅饼一个。忽视装甲兵建设的日本军队在未来面对拥有更强大,更完善的美军时将会更为吃亏。在和中国军队的反坦克炮与坦克的交战中,89式中型坦克在中国战场上没有配置穿甲弹,只能发射用来杀伤步兵的高爆弹药,在300米左右的距离根本无法对当时国军装备的一号,维克斯系列坦克构成任何实质的威胁。国军装备的37毫米反坦克炮发射的穿甲弹药足以在500-800米甚至更远距离击穿日军坦克的铁皮,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会对这些“来自友国的反坦克炮”恨之入骨的一大原因。▲日军的94式超轻型坦克CG图片。它的正面装甲只有10毫米左右。而车载武器仅仅是一门7.7毫米的车载机枪!根本无法在远距离对低矮的37毫米反坦克炮构成任何威胁。▲上两图分别为日军的95式轻战车(关东军涂装)以及89式中战车的相关线图。虽然分别安装了37毫米和57毫米的战车炮,但是薄弱的装甲依然不能保证它们能扛得住37毫米反坦克炮的雷霆一击淞沪会战中,参与该战役的日军第5战车大队在整个战役期间共被击毁击伤了30辆左右的坦克(其中12辆无法修复彻底报废),而这12辆无法修复的战车中除去2辆是被国军的迫击炮炮弹命中燃料箱起火烧毁外,其余10辆都是被国军的3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47毫米“百禄”反坦克炮所击毁的。被击伤的18辆坦克中绝大多数也被37炮所包办。从此中足可见“莱茵”炮对日军战车部队的杀伤之大淞沪会战结束后,国军在随后的武汉,徐州等众多大型会战中皆有使用过“莱茵”37毫米反坦克炮并予以日军多次迎头痛击,而最后一门“德国敲门砖”的退役还得延长到44年美援的全面换装。伴随着日本的投降,“莱茵”炮的光荣历史也就此落下了帷幕▲正在使用Pak36/37毫米反坦克炮进行训练中国军队士兵。37炮在500米发射的炮弹足以打穿日军在中国大陆使用的所有坦克▲德军在1941年研发了“41式超口径破甲弹”(如上图)专门用于对付苏军的KV-1,T-34中型坦克,改型破甲弹最大穿深为180毫米,足以摧毁前两者的正面装甲,可是由于炮口初速过低只能在300米左右的距离对敌射击以确保首发命中。倘若能够出口给中国军队,必然又是一大“杀手锏”本文为筑垒地域原创作品,主编原廓,原著鸢尾花。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更多精彩一战、二战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筑垒地域:zhulei1941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万本电子书0元读
最受欢迎的阅读产品
关注我们:
加入当当原创网,尊享作者
福利,成就网文大神
欢迎反馈宝贵意见给我们
客服书吧:当当云阅读问答火炮的射程跟什么有关系?
是德国造的那些巨型列车炮,超口径超吨位炮弹超大,射程也就是20多到40多公
是德国造的那些巨型列车炮,超口径超吨位炮弹超大,射程也就是20多到40多公里。现在随便一门一百多口径的加农炮榴弹炮什么的,射程就能到三四十公里,而且体积什么的都比以前小多了。为什么火炮不像以前那样大了,反而射程上去了
火炮的射程跟很多方面有关系 主要的 先从火炮的初速度说起相同的炮弹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炮口速度越高射程也越远,但是不成正比。这是由于空气阻力等原因。
现在增加炮口速度有几个方法,在就是火药的燃烧效率。火药不同:相同容积下的黑火药和无烟火药打出的炮弹初速度肯定不同。现代的火炮装药更是先进很多什么奥克托 HMX 等的应用使得相同重量的现代火药威力大了很多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所用的炸药主要是苦味酸 现代火药的威力跟苦味酸比不知道强大了多少倍。
同等条件下 火药室容积越大 装得火药量也就越多。初速度也越高。提高装药量!同样的炮弹装药量越大射程.....
火炮的射程跟很多方面有关系 主要的 先从火炮的初速度说起相同的炮弹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炮口速度越高射程也越远,但是不成正比。这是由于空气阻力等原因。
现在增加炮口速度有几个方法,在就是火药的燃烧效率。火药不同:相同容积下的黑火药和无烟火药打出的炮弹初速度肯定不同。现代的火炮装药更是先进很多什么奥克托 HMX 等的应用使得相同重量的现代火药威力大了很多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所用的炸药主要是苦味酸 现代火药的威力跟苦味酸比不知道强大了多少倍。
同等条件下 火药室容积越大 装得火药量也就越多。初速度也越高。提高装药量!同样的炮弹装药量越大射程越远。所以全装药是最大射程的保证!在容积固定的情况下,尽可能装更多的火药就是增大射程的方法之一,所以不少现代火炮为了方便同时增大射程 不少都采取可燃药筒。不必浪费金属。可以增加燃烧值,虽然机械强度降低了,但是对于坦克这种要求容积的武器大量装备可燃药筒还是划算的。
当这些达到当代技术的极限时,火炮身管倍径是多少也关系到射程,155 39倍径的怎么也没55办法比最大射程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但是身管长度过长会造成初速度降低这是在小口径上出现的在火炮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再就是火炮炮身强度,再好的火药跟棒子的155一样经不住发射药的爆炸为了就成为了自杀行为了最好范例,(估计塔利班的自杀袭击也是受此影响--跑题了也算调侃一下:))
膛线强度炮管内部处理等也对射程,火炮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现代火炮为了精度大多采取线膛--坦克炮为了追求穿甲威力而只追求初速度是特例。
发射角度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巴黎大炮为什么能打120公里,可以看看相关资料,
再就是炮弹的形状,再二战时候步枪还有圆头弹,火炮的资料没太在意但是也强不到那里,当代的枣核型弹头就是为了增大射程,牺牲了装药量。其次底牌气弹要比没有的射程大不少! 155火炮射程40公里+的都不是普通杀伤榴弹打出来的,全是增程弹,牺牲了杀伤威力和射击精度的。例子国产火炮155mm火炮的药室容积和身管长度,形成了中国自己的大口径长身管压制火炮技术标准。身管长度增加大54倍口径,药室容积也相应加大,配合使用国产高效能刚性双模块发射药时,弹丸初速从原有45倍口径火炮的897m/s提升到930m/s以上。发射底凹榴弹时最大射程已经达到40km,发射底排榴弹时最大射程超过50km。而PLZ45火炮需要发射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才能达到相近的最大射程,但是弹丸战斗部质量大为缩水。
再就是炮口制退器效率的提高还有液压制退系统和相关理论的发展使得火炮的稳定性不再需要巨大的体重来维持 这是在口径相同的条件下。口径增大 火炮的重量必然不小 155 和207 口径的火炮 在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量不是差的一星半点。而且收到炮管强度的限制 未必207的就一定比155打的远。再同样的火药下口径增大 初速度一般来说是降低的。如果增大也是牺牲了很多才达到的。
发射技术提高了,弹道运算精确了,装药质量少了,但威力大了,火炮身管长径比也提高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相关推荐换一换
有问题 @ 爱问Powered by iask.com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最大口径的火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