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世界经济格局局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金融危机后世界格局的巨大深刻变化
日 15:44 来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3月
作者:赵曜
内容摘要:
作者简介:
& 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美和全球金融海啸搅乱了世界,出现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是年经济大危机以后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和经济危机,在短短数年的危机中,世界格局发生巨大深刻变化,从单极走向多极。  一、美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和衰退  19世纪是美国起飞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崛起和称霸的世纪。21世纪中叶美国的霸权将难以继续。在本世纪前十年发生的两件大事,使美国遭受重创。第一件是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美国标志性的建筑物“世贸大楼”和“国防部”遭到恐怖主义袭击。这件事震动了美国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之后,小布什政府借“9·11”,于2001年和2003年,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两场战争打了近十年。美国在这两场战争中虽然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和萨达姆政权,但牺牲士兵达6000人左右,花掉军费近3万亿美元,导致国力下降,从顶峰上跌落下来。“9·11”十年,美国从优越感到恐惧感,尚未复原又发生了第二件事,就是2008年9月,以美国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为标志,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美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一大批金融机构和银行倒闭,股市纷纷暴跌,又一次遭遇“黑色星期一”,企业也大量破产,经济急剧下滑,美国陷入自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由美国闯的这场祸,各国都无一例外,难逃拖累,跟着遭殃,欧盟各国首当其冲。美债危机余波未了,另一波又起,接着又发生欧债危机,希腊、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负债累累,急需“输血”和救助,经济呈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大量失业工人到非洲去打工,欧元区面临土崩瓦解的危险,全球经济或陷入二次衰退。金融危机的中心已从美国转到欧洲,欧盟各国陷入衰退或重蹈日本经济“失去二十年”的覆辙,美国的霸权地位开始动摇。对应1929年的“大萧条”,这次是“大衰退”。  在危机期间,出现了几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一个是沉寂已久的群众运动和工人运动再次在欧洲各国兴起,示威游行、大罢工和全国大罢工此起彼伏、从未间断,唯美国例外。2011年9月,美国“例外论”被打破了,纽约群众走上街头,发起“占领华尔街”运动,此后“占领”浪潮迅速蔓延到1000多个大中小城市,波及近百所大学,矛头直接对准金融寡头和高管阶层,其实质是99%对1%,反对分配不公的资本主义制度,击中美国要害。“占领”运动甚至蔓延到欧洲一些国家。另一个是马克思热。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把马克思“扫地出门”,这次危机,西方“重新发现马克思”,“马克思又回来了”,“在金融危机和接下来的经济萧条中,马克思的幽灵已经从坟墓中复活”。英国政治哲学家约翰·格雷说:“这场金融危机带来的一个副作用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卡尔·马克思是正确的。这位19世纪伟大的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及革命家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就是不稳定的。资本主义天生就会制造越来越大的繁荣与萧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必将自我毁灭。”[1]  在这种背景下,《资本论》成为畅销书,西方国家的一些政要包括法国总统萨科奇、德国财政部长都在阅读《资本论》,马克思仍旧“人气最高”,再次掀起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热潮。再一个是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信心。在这次危机中,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危机是一种制度危机,资本主义体制深陷困境,金融资本主义已病入膏肓,除德国模式表现稍好外,其余各种模式都一落千丈。这一条对未来催生资本主义的变革具有根本性意义。  二、发展中的新兴市场国家异军突起  资本主义是靠对内残酷剥削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对外无偿掠夺落后国家人民的财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资本主义就必然有殖民主义;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派生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部分。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已把世界瓜分完毕,世界分成两大营垒,即一端是欧美等宗主国,另一端是亚非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一开始就是世界范围的两极分化图像,即强大富裕的一极和贫穷落后一极并存。资产阶级学者把这种现象概括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外缘”结构。所谓“中心”,即美欧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缘”,即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心—外缘”体系的构建和运作,以“中心”的利益为最高原则,“外缘”则服从和服务于“中心”,完全处于从属和附庸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的支持和影响下,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亚非拉三大洲人民通过各种不同方式的斗争,有100多个国家宣布了民族独立,经营了几个世纪的资本主义殖民主义体系彻底崩溃了。这是改变20世纪面貌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但是,以美国为首的20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它们所主导和控制的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旧秩序,通过不合理的生产分工、不平等的对外贸易、跨国公司的经济控制、跨国银行的重利盘剥、技术转让的高额勒索等手段,推行新殖民主义,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在经历9·11事件和金融危机,美欧等发达国家遭到重创、实力衰减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受影响较小,出现了转机。一些发展中国家时来运转,否极泰来,利用起点低、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劳动力廉价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中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通过列宁所说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新兴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多点开花。从兴起的进程和发展潜力来看,可分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提出的由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组成的“金砖四国”。这四个国家都是大国,十多年来,经济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发达国家2.6%的平均增速。四国均已跻身世界十大经济体。第二梯队是日本人门仓贵史提出的由越南、印尼、土耳其、南非和阿根廷组成的“展望五国”。这五国都是中等国家,是继“金砖四国”之后下一个层次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国家,近年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第三梯队是由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韩国、印尼、菲律宾、埃及、伊朗、越南、土耳其、墨西哥、尼日利亚等国组成的“新钻11国”,其发展潜力与“展望五国”不相上下。在上述三个梯队中,南非已加入“金砖国家”,越南、印尼、土耳其在二、三梯队中重叠出现。这三个梯队的经济快速发展与复苏乏力的美欧形成鲜明对比,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据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日公布的《2030年全球趋势:不一样的世界》报告预测,中国经济可能会在2030年之前几年就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到2030年,亚洲将成为世界中心,其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将超过美国和欧洲的总和。那时,世界经济格局将会重新洗牌,全球六大经济体的顺序将是中国、美国、印度、日本、俄罗斯、巴西。世界多极化的加速演进,不仅表现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还表现为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发展。在巴西的带领和委内瑞拉的推动下,日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闭幕的拉美加勒比第三次元首峰会,宣告拉美加勒比共同体正式成立,实现了19世纪拉美民族独立英雄玻利瓦尔生前的最大愿望:建立一个联合所有拉美国家在内的“大家庭”。这一没有美国、加拿大参加的独立共同体,最终将成为类似欧盟、非盟、东盟的拉美国家地区组织。它的出现,表明这一地区的人民正在觉醒。此外,在经济治理方面,继七国集团之后于1999年成立二十国集团,反映了由发达国家独享主导权过渡到发展中国家也参与的分享主导权,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管理方面的话语权。总之,新兴市场国家的出现,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二十国集团的确立,将极大地深刻地改变世界格局和国际经济形势,标志着“后殖民主义”时代走向终结,世界权力加速向新兴国家转移。  三、社会主义中国的骤然崛起  21世纪的头10年,世界上发生最大变化和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国的崛起。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了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革命,走上快车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9.8%,居世界第一位。经济总量从改革开放前的世界第11位,到2000年上升到第7位,2004年超过法国,2005年超过英国,2007年超过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现在年总产值已超过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到2012年底已达到3.31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其他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成为外汇储备10大国之首。  但是,我们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必须认识到,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现在也只有5000多美元,排在世界100位左右。中国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句话,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现在的定位,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美国华盛顿大学著名国际问题学者何汉理说:“二战后崛起的大国包括苏联和日本,但是这两个国家都是‘单一强国’,苏联是一个军事强国,而日本只是在经济上称雄。但中国不仅仅是在军事和经济领域突飞猛进,而且在国际舞台上的‘软实力’也大大增强。”“中国以一种过去许多年来我们从未见过的方式崛起为一个全方位的大国”。[2]  中国的崛起,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世界。西方国家深感,“中国崛起”速度大大超过西方预期,中国总体影响力“不可阻挡”,中国推动了亚洲地区经济回暖和尽早走出困境,并以经济合作扩大了在非洲和拉美的影响力。中国的崛起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总起来说,中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绩,已远远超过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和19、20世纪美国的崛起。  四、世界格局的巨大深刻变化  金融危机后,美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和衰退,新兴市场国家的异军突起,社会主义中国的骤然和平崛起,说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深刻变化。所谓世界格局,是指一个历史时期在一定力量对比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世界结构。这里所谓的“极”,无非是指实力强大、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或集团。“单极”就是一个国家;“两极”就是两个国家;“多极”就是三个以上的国家或集团。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三次大变动。第一次,是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1991年苏联解体,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由雅尔塔会议所确立的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也称雅尔塔格局,美苏两家都是主宰世界的“超级大国”。70年代以后,尼克松提出世界上出现了美国、苏联、中国、西欧、日本五大力量中心说,但当时的中国、西欧、日本实力有限,难以构成“极”。第二次,是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1世纪初。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一超多强”的条件下,它有恃无恐地推行霸权主义,海湾一战,布什借大胜之威,以“美国领导”为旗帜的“世界新秩序”正式出台,不顾西欧盟国的反对,搞“单边主义”,单挑伊拉克,这是“单极”。第三次,是从本世纪初“9·11”事件,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美欧等发达国家开始衰落,新兴市场国家异军突起,世界格局从单极走向多极。当今美国、中国、欧盟、印度、俄罗斯、日本都够得上一极。当然,在一个时期里,美国虽然开始衰落,但这是从顶峰上的衰落,它在经济力、军事力、文化力、科技力、人才力等方面仍具有优势,仍是多极中最强的一极。但它也得依靠盟国,无力单干。不管世界上有多少极,中国都是多极中的重要一极。世界多极化的格局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这么大的多样化世界,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不好,由少数发达国家说了算也不好,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协商解决才好。  美国不会放弃霸权主义,仍然死抱着过时的“冷战思维”不放,奥巴马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战略重点东移,其目的就是在这个最富活力的地区维持霸权地位,封堵、遏制、打压中国。但这只是一厢情愿,很难实现,因其实力衰退,影响力在下降,真正跟着跑的国家不多,说“不”的国家将会越来越多,已力不从心,难以阻挡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在多极格局中,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应逐步建立新型国家关系。中美关系及中俄和美日关系是最复杂的关系。多极格局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过程。从“单极”到“多极”是国际关系的重大进步。  五、世界社会主义的回升和复兴  社会主义作为思潮有500年左右历史,作为运动有160多年历史,作为制度有80多年历史。社会主义在20世纪前80年曾有过辉煌时期。20世纪末发生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跌入谷底。剧变后,中、朝、越、老、古等五个国家坚持住了社会主义阵地并有所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状况有所改善,拉美一些左翼国家坚持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世界社会主义在缓缓回升。金融危机爆发后,在西方许多国家内,尽管多次掀起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和工人运动,有利于积蓄力量,但还没有出现革命形势,还不能说是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这次金融危机,对世界资本主义是一次5-6级的政治地震,但楼房没有倒塌,需要多次更高震级的地震才能使这座大厦彻底倒塌。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因素”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中国因素。中国既是大国又是强国。在21世纪历史新起点上,国内外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机遇大于挑战,仍处在战略机遇期。到2021年建党10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世界社会主义是一个促进;到2049年建国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走向复兴。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到21世纪中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3]225这就是说,中国的作用,一个是给发展中国家走出了一条路,另一个是表明社会主义是优于资本主义的必由之路,那时社会主义复兴的时代就到来了。  二是俄罗斯“因素”。虽然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已从超级大国跌落为被西方国家挤压的二、三流国家,但是它潜力巨大,具有许多国家不具备的优越条件。一是领土辽阔,资源丰富,这条优势在今后越来越重要。二是教育、科学、技术发达,人才资源雄厚。三是军事实力强大,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能够摧毁美国的国家。四是民族强悍,从未屈服于任何强权和外来势力,是历史上打败过所向披靡、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军队和希特勒法西斯军队的国家的民族。普京提出建立“欧亚联盟”的宏伟目标,给俄罗斯人带来了民族复兴的梦想和豪情,激发了俄罗斯的重整旗鼓、再造辉煌的强国梦,俄罗斯的复兴指日可待。俄罗斯具有深厚的社会主义传统。至今仍有许多俄罗斯人怀念苏联,怀念那时人人有工作、良好的教育和社会福利与治安。俄罗斯的复兴必将伴随着社会主义的复兴。  三是印度因素。印度是南亚大国,近些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势头很猛。印度的社会主义形势也很好。印度有四个共产党,即印共、印共(马)、印共(马列)、印共(毛),其中印共(马)有100万党员,群众组织成员约5000万,是印度最大的左翼政党,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中人数最多的共产党,是印度议会第三大党,曾在西孟加拉邦执政30年,在喀拉拉邦也执政多年,目前虽遇到挑战,但总的形势是好的。印共也表现不俗,有60多万党员,下属群众组织人数约600万。印度的四个共产党,在国内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政治影响。  四是拉美“因素”。在拉美,古巴是社会主义的旗帜,委内瑞拉最为瞩目。查韦斯1999年通过选举就任委内瑞拉总统以来,高举“21世纪社会主义”的大旗,积极探索委内瑞拉的社会主义道路。他于2008年当选为统一社会主义党主席,该党现有党员700多万,占全国总人口2900万的四分之一左右。他崇拜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把古巴最高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在国际事务中积极支持拉美各国的左翼力量,敢于向美国叫板和与美国作对。在他执政时期,拉美33个国家中,左翼力量在13个国家通过选举执政,其人口和面积分别占拉美的70%和80%,极大地壮大了拉美地区的左翼力量,推动了拉美地区的社会主义运动,形势一片大好。正如列宁在逝世前夕的1923年所写的《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一文中所指出的:“斗争的结局归根到底取决于如下这一点:俄国、印度、中国等等构成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正是这个人口的大多数,最近几年来非常迅速地卷入了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世界斗争的最终解决将会如何,是不可能有丝毫怀疑的。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是完全和绝对有保证的。”[4]796历史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抱着历史的乐观主义,坚信社会主义经过一个长过程必将取代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后胜利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准确预言资本主义命运[EB/OL].中直党建网[].http://www.zzdjw.com/GB/780/.html.  [2]中国崛起,构成挑战但不是威胁[EB/OL].星岛环球网[].http://www.stnn.cc/global/china/t180.html.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孙志香)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www.cssn.cn. all rights reserved专家: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与变化趋势
刘世锦&余斌&陈昌盛
日15:51&&&来源:
原标题: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与变化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进入大调整、大变革和大转型的时代。经过几年的恢复,全球经济再平衡取得一定进展,新技术新产业加快孕育,一些新迹象、新趋势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然而,结构性改革和增长方式转型仍低于预期。当前,全球经济仍处在政府债务危机的后期,短期趋稳态势的可持续性,仍面临政策退出的严峻考验。
  世界经济调整尚未迈出决定性步伐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预计危机发展可能呈现三个阶段性特征,即私人部门危机、政府部门债务危机、货币或货币体系危机。目前看,世界经济总体处在第二阶段后期,向第三阶段演变的风险尚不能排除。当私人部门发生危机、金融市场动荡时,政府通过强有力的干预,大规模财政刺激和注入货币,使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问题暂时转变为政府资产负债表问题。原本就高企的政府负债,在大规模刺激后迅速恶化,继而爆发政府债务危机。
  要消减政府债务,一种途径是通过私人部门实质性好转,经济效益改善,带动经济增长和政府收入提高;另一种是通过大规模增发货币,以债务货币化或通胀方式实现。当前实体经济调整的成效不明显,各主要经济体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第二种途径。然而,长时期超低利率和大规模货币投放,终究不可持续,且负面效应日益凸显,泡沫化、恶性通胀和货币危机的风险在逐步积累。世界经济,特别是主要发达经济体到了刺激性政策退出的关键时点,但由于实质性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退出的方式、时间和节奏的选择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产生的冲击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增长格局出现新变化,相对实力调整方向不变
  世界经济增长由“双速增长”格局逐渐向低速增长收敛。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中国强有力的政策刺激,及其对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带动新兴经济体快速增长,而发达经济体则总体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呈现双速增长格局。随着近几年的调整,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实体经济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投资和消费信心有所回升,带动经济逐渐走出衰退并出现小幅回升。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则因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自身潜在增长率下降,经济增速明显回落。
  即便如此,全球经济增长重心由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发展中国家相对力量上升态势并未逆转。在危机爆发前的2004年-2008年,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已经低于发展中国家(44%∶56%)。在危机爆发后的年,二者的差距扩大至13%∶87%。相应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之比,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约4∶1变为目前的约2∶1。受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的拖累,近两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有所放慢,但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在新兴经济体当中,中国的表现尤为突出。2008年以来,中国已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引擎。2012年中国的GDP占全球11.5%。伴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大幅提高,在国际上受关注的程度空前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也抱有越来越高的期待。
  全球价值链在冲突中重构,区域经济合作加快
  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反思过度追求经济服务化、虚拟化的教训,纷纷推出“再制造”战略,试图在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价值环节上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新兴经济体则通过产业升级和对外直接投资,延伸、扩展产业链,从而突破传统国际产业分工对发展空间的约束。全球价值链重构在推动国际市场竞争的同时,也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区域利益融合。价值链重构带来市场竞争和动荡,促使各国争相加入或发起新的自由贸易安排,在寻求稳定和长期市场空间的同时,培育区域间组合比较优势。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东盟推进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将对亚太地区一体化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酝酿中的美欧自贸区、日欧自贸区,可能在发达经济体之间形成紧密联系,制约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拓展。全球价值链的变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态势,对我国如何根据竞争优势和发展需要,发起倡议和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全球产业呈现出“再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
  金融危机后,全球产业发展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发达国家的创新能力不容低估,一些新的增长点正在形成,可能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也将对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其一,各国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美国先后发布《制造业促进法案》、“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制造业显露复苏迹象。英国2011年投资4500万英镑支持九个创新制造中心建设。法国提出工业占欧盟工业附加值的比重,从2010的13%增至2015年的15%。巴西、印度也于2011年公布了《工业强国计划》、《国家制造业政策》。其二,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加快孕育中。物联网、大数据、工业机器人、3D打印以及生物、材料、节能环保等技术创新将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兴起,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13年初,德国提出工业4.0计划,旨在通过智能制造,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美国提出,要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生态系统,并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数字化制造重塑制造业竞争力。其三,新能源成为驱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页岩气和页岩油开采技术的突破与大规模应用,给美国带来了能源价格“洼地”、制造业复兴等诸多好处,也对国际能源格局构成冲击,为美国全球战略布局提供了巨大空间。可再生能源取得重要进展。丹麦2011年风电发电占本国总用电量的28.5%,德国2012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占全国发电的4.5%。
  全球化深入推进与宏观政策各自为阵的冲突进一步凸显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为了共渡难关,曾及时搭建了G20平台,采取了协调一致的反危机措施,对于全球经济走出危机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形势渐趋稳定之后,各国进行政策协调的意愿明显降低,各种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一些主要国家,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仅从本国利益出发,基本不考虑国内政策的外溢效应。例如,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均实行了大规模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在初期的确起到了缓解危机的作用,但长期实行后,造成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上升,短期资本流动大幅增加,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剧烈波动等。这些都对新兴经济体乃至全球的宏观经济稳定构成了新的威胁。
  综合而言,政策退出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节点。如果主要发达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过于迟缓,则向新一轮泡沫或货币危机发展的风险将加大。如果政策退出过于激进,则可能会引发需求不足导致的衰退。然而,决定性的因素仍是结构改革的进展,如果新产业新技术发展能产生足够推动力,同时发达经济体高福利体系的调整、政府债务的消减、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增加能迈出实质步伐,那么世界经济有望从根本意义上走出危机,重新出发。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 冷战中的对峙知识点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平坦的和平之路,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形成,并主宰此后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但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材料二: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材料三:
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提到的“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指什么格局?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你认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3)材料二中的“远航探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远航探索”对世界有哪些影响?(4)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请从你身边衣食住行等方面举一例加以说明。&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3-山东惠民县大年陈镇中学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02历史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平坦的和平之路,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形成,并主宰此后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国际形...”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第(1)问,题干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形成……此后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告诉我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提到的“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指两极格局;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1991年苏联解体。第(2)问,主要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以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最主要因素。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指的是,开始于15世纪的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开始了殖民掠夺和扩张。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鼓励的发展下去,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衣服方面,牛仔服可说是世界的服装;在吃的方面,卖当劳和肯德基也可以说是世界性食品;在住的方面,高楼大厦也成为世界性的住房;在行的方面,奔驰、大众和丰田等汽车也是世界性的汽车。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平坦的和平之路,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形成,并主宰此后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在曲折中不断发...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平坦的和平之路,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形成,并主宰此后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国际形...”主要考察你对“冷战中的对峙”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冷战中的对峙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平坦的和平之路,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形成,并主宰此后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国际形...”相似的题目:
1947年,美国总统提出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扩张,这里的“自由”国家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在美国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苏联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古巴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柏林危机越南战争科索沃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4月,罗斯福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他的“蓝图”是从世界主义出发,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他相信,由于战争中英、苏、中等国家都仰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凭着美国的实力,他可以利用战时的“大国合作”来实现其“蓝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战时“大国合作”主要体现有哪些?(3分,写出一例即可。)依据材料概括罗斯福“世界蓝图”的实质是什么?(2分)材料二 &1945年上任的哈里·杜鲁门,在追求世界霸权的战略目标上与罗斯福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他加紧把罗斯福纸上的“蓝图”转变为全面展开的称霸活动,把罗斯福同苏联战时的“合作”转变为二战后以苏联为主要敌手。 (2)指出杜鲁门为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 出台了什么政策?(2分)这一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具体表现是有哪些?(6分)(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平坦的和平之路,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形成,并主宰此后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但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材料二: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材料三:
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提到的“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指什么格局?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你认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3)材料二中的“远航探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远航探索”对世界有哪些影响?(4)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请从你身边衣食住行等方面举一例加以说明。”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走上平坦的和平之路,美苏之间的“冷战”局面形成,并主宰此后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但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材料二: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材料三:
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提到的“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指什么格局?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你认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3)材料二中的“远航探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远航探索”对世界有哪些影响?(4)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请从你身边衣食住行等方面举一例加以说明。”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