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拿到 2016 2016年普利策奖奖的 Pro Publica 是一家怎样的机构

您好, []|
深度剖析普利策:《纽约时报》之外,这些媒体让人眼前一亮
谷雨访谈发布:0
第101届普利策新闻奖评选结果已经公布。在获奖的十几家媒体中,既有声名显赫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也有创办9年就迅速拿下4次普利策奖的新媒体ProPublicia,还有一些专注于当地新闻、并不为人所熟知的地方媒体。
谷雨撰稿人
第101届普利策新闻奖评选结果已经公布。在获奖的十几家媒体中,既有声名显赫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也有创办9年就迅速拿下4次普利策奖的新媒体ProPublica,还有一些专注于当地新闻、并不为人所熟知的地方媒体。在传播优质的报道作品之外,普利策的评选结果似乎也能让我们意识到:优质的新闻报道也仰赖一种多元包容的媒体格局。传统媒体标杆――《纽约时报》独揽三项大奖《纽约时报》及其大楼。自创办以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就是普利策奖评选中的热门,今年也不例外。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纽约时报》今年一举斩获国际报道奖、突发新闻摄影奖和专题写作奖,在获奖名单中格外引人注目。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看来,《纽约时报》的丰收是意料之中的。一方面,作为国际主流媒体,它很好地坚持了新闻专业性,甚至在经济困难、不得不抵押公司大楼时也没有降低自己的专业标准;另一方面,作为“传统”媒体,《纽约时报》不仅依靠原有的影响力,也积极通过新媒体创造价值,获得商业利益,“仅去年就获得了5.8亿美元,足够的经济支持有助于保证信息的质量”。普利策奖曾被诟病过于保守,无法反映传媒环境的变迁。然而像《纽约时报》一样的“传统”媒体,如今也对新媒体和融合报道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年《纽约时报》获得突发新闻摄影奖的作品,就同时有相应的媒体融合作品:读者和观众不仅可以通过静态照片体验毒品交易的残酷,也能够以视频、图文的综合形式,更加立体地理解事件的脉络,感受现场的冲击。《纽约时报》融媒报道《雪崩》。陈昌凤指出,新媒体时代的碎片化特点不利于深度报道,但传统媒体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与新媒体形成互补――早在2013年,《纽约时报》就曾经以融合媒体报道《雪崩》获普利策特稿写作奖,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陈昌凤看来,对于中国媒体而言,新媒体的技术与手段并不难掌握,重要的不是学习“炫”的形态,而是学到“精髓”:真正优质的信息和报道。独立媒体新秀――ProPublica 9年内获4次普利策奖在普利策的新闻奖项中,“公共服务奖”尤为重磅。今年,这一荣誉颁给了独立媒体ProPublica网站和传统媒体《纽约每日新闻》。他们合作采写的这一深度报道揭示了警方滥用驱逐权、任意驱逐上百名公民的现象,而后者大多数是贫穷的少数族裔。报道促使纽约市议会召开听证会,对1977年通过的排除妨害法进行大幅修改,规范警局的执法流程。 “这说明现在的新媒体开始真正发挥影响力了。” 陈昌凤评价。与传统媒体合作问鼎普利策,对于ProPublica来说并不是第一次。早在2010 年,ProPublica就凭借和《纽约时报杂志》合作的《生死抉择》,获得当年普利策调查报道奖,成为历史上首家获得这一奖项的独立网络媒体,那时ProPublica才刚成立两年。此后的2011年、2016年与2017年,ProPublica一次次刷新人们对它的期望。它的作品揭示了华尔街对国家经济带来的危害,披露了执法人员的失职行为,它们都是极具深度的优质报道。ProPublica的数据新闻。ProPublica的出色表现似乎预示着一种新报道方式的产生。一方面,它与《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今日美国报》《纽约太阳报》和CNN等主流媒体往往从调查阶段就开始合作,有着传统媒体对深度、对调查报道质量的追求;另一方面,它又有着鲜明的新媒体特点:建立数据销售平台、打造一流的数据新闻应用团队。桑德勒夫妇。ProPublica曾总结过自己的成功模式:小团队通过合作扩大影响力、提高报道的数据驱动性、重视与观众的社交互动、为深度报道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时间……不过,这一模式中最核心的部分,或许还是对内容本身的重视:ProPublica的创立源于桑德勒夫妇1000万美元的捐赠――这对夫妇在目睹媒体纷纷裁员的情况下期待重振深度报道。于是,ProPublica的创始人、《华尔街日报》前执行总编Steiger将其目标定为:成为独立、非盈利的新闻媒体,做符合公众利益的深度报道。在连续两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之后,ProPublica会不会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呢?地方媒体,不可忽视的力量普利策奖中另一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地方媒体。由于了解当地信息,反应速度快,地方媒体在突发报道和深度报道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2017普利策摄影专题奖《芝加哥枪击案后的男孩》。这其中,自然包括著名的《华盛顿邮报》和《芝加哥论坛报》。前者的记者质疑特朗普慈善捐助,后者的摄影师拍摄了一名10岁男童的肖像――这名男童在芝加哥遭受枪击,他的母亲拼尽全力,挽回了他的生命。此次普利策奖的获奖名单中,也出现了并不知名的地方媒体和其记者的名字,如社论写作奖被授予《暴风湖时报》的Art Cullen。他的报道顽强有力,其中的专业性令人印象深刻,成功地挑战了爱荷华州大公司农业的既得利益。又比如,《盐湖城论坛报》持续一年报道犹他州杨百翰大学残酷对待性侵受害者,这一报道推进了当地学校的改革。该报阔别普利策奖五十多年,却在“地方新闻奖”的角逐中击败了获奖热门《波士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尼曼报告系列讲座:探索特朗普时代的新闻出版。普利策奖对地方媒体的重视,从“地方新闻报道奖”的设置就可见一斑。在近日的尼曼报告中,普利策奖评委会副主席、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实验室研究员乔伊斯?德里,就呼吁要重建地方报纸和国家媒体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在特朗普大选获胜之后,许多观察家会批评:国家媒体精英忽视了特朗普支持者的声音。但在乔伊斯?德里看来,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地方媒体无法将乡村和小城市的声音传达上去――这些小报纸由于大量裁员,已危如累卵。如何支持地方的专业媒体,让它们与社区保持紧密的联系?乔伊斯?德里认为,这不仅是美国的记者与媒体要面对的问题,更是整个国家要面对的问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专访文/梅嘉禾谷雨:在今年的获奖作品中,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作品或趋势吗?陈昌凤:比较特别的是公共服务奖,此前获奖的一般是比较大的媒体,今年公共服务奖授予了《纽约每日新闻》与独立新闻编辑部ProPublica。这说明现在的社交媒体、新媒体不仅使得大家参与其中、报道新的东西,而且开始真正发挥影响力了。另外,国内媒体炒作“特朗普被黑”。这篇报道其实不是针对特朗普本人的,而是针对他的基金会的。一方面,它能获奖,说明媒体很注重专业性,代表专业追求;但另一方面,这么有影响力的报道都没有对特朗普的选情产生实际的影响,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舆论虽然有作用,但也是局限在舆论圈子里的。谷雨:普利策评奖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您觉得这场媒体评选对于美国的媒体和公众而言有什么意义?陈昌凤:在社交和自媒体众多的情况下,这场评选仍然成为了一场媒体事件、现象级事件,这说明仍然要弘扬专业性的追求,对于新闻传播的专业性有非常好的引领作用。对于公众而言,Facebook和Twitter上传播的信息是不够的,深度报道和有影响力的报道还是在专业媒体――当然,专业媒体不限于传统媒体。谷雨:今年《纽约时报》获得了三个奖项,您对《纽约时报》的经营模式和融合媒体都做过研究,他们的转型对于国内媒体而言有没有借鉴意义?陈昌凤:获奖是意料之中的。因为《纽约时报》确实在追求质量和专业性上做了很多投入,不仅仅是发挥了原先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也通过新媒体产生、获得商业利益,比如去年就获得了5.8亿美元。足够的经济基础有助于保证信息的质量。另外,即使在当年它经济上有困难,把大楼都抵押出去的时候,仍然投资创新,追求专业,这是令人敬佩的。融合媒体这部分,2012年《纽约时报》的报道《雪崩》得奖之后,对国内有很大的影响。技术、手段对于国内媒体而言很容易学习,但最重要的不仅是学到“炫”的形态,而是学到精髓:优质的信息、优质的报道。技术和手段都是为这些优质内容服务的。
谷雨是一个致力于支持中国非虚构(Non-fiction)作品创作与传播的非盈利项目,由腾讯网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陈一丹基金会共同发起。寻找优秀的创作者,也寻找优秀的作品。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Creative Commons
ProPublica logo
More and more elderly Americans are choosing to spend their later years in assisted living facilities. But is this loosely regulated, multi-billion dollar industry putting seniors at risk?
Investigators for the last year have been examining the operations of Emeritus Senior Living, the nation’s largest assisted living company.
After months of damning reports, including an investigation by ProPublica and PBS “Frontline,” legislators have proposed a regulatory overhaul.
The assisted living facility in McMinnville, Oregon has been owned in recent years by several of the industry’s largest companies. Throughout, its record has remained troubled.
A ProPublica review of records from the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Social Services shows the state collected less than half of the more than $2 million in fines it issued against assisted living facilities from 2007 to 2012.
A ProPublica and “Frontline” examination of the multibillion-dollar assisted living industry reveals a mishmash of minimal state regulation and no involvement by federal officials.
Emeritus Senior Living, the country’s largest assisted living company, has agreed to pay as much as $2.2 million to settle a suit that the company routinely underpaid workers.
Where do consumers begin if they’re considering sending a loved one to assisted living? Experts offer tips and resources for evaluating facilities.
On Sept. 30, 2008, an employee at the Emerald Hills assisted living facility in Auburn, Calif., made an entry in a company computer log: “pressure ulcer/wound.” Joan, who had spent just 19 days in the facility, had developed the wound on her foot.
In a talking points memo, Emeritus, the country's largest assisted living company, seeks to highlight the company's compassion and deride any need for greater regulation out of Washington.
When the ambulance crew arrived, about 8:20 p.m., Joan Boice was in the TV lounge, face-down on the carpet. Her head had struck the floo bruises were forming on her forehead and both cheeks. It appeared she’d lost her balance and fallen out of a chair.
Follow ProPublica
Get our top stories by email.
Most Popular Stories
Most Emailed
Our Latest Stories
Close this overlay (subscribe to our email)
Get our top stories by email.
Close this overlay (Creative Commons)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republishing this story. You are are free republish it so long as you do the following:
You can’t edit our material, except to reflect relative changes in time, location and editorial style. (For example, “yesterday” can be changed to “last week,” and “Portland, Ore.” to “Portland” or “here.”)
If you’re republishing online, you have to link to us and to include all of the links from our story, as well as our .
You can’t sell our material separately.
It’s okay to put our stories on pages with ads, but not ads specifically sold against our stories.
You can’t republish our material wholesale, you need to select stories to be republished individually.
You cannot republish our photographs without specific permission (ask our Public Relations Director
if you’d like to).
You have to credit us — ideally in the byline. We prefer “Author Name, ProPublica.”
Copy and paste the following into your page to republish:
Close this overlay (Creative Commons)
Current site
Current page中国新闻周刊:Propublica网站如何赢得普利策?――中新网
本页位置:
中国新闻周刊:Propublica网站如何赢得普利策?
&&&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ProPublica的名称显然出自拉丁语“pro publica”――“为了人民”。它与我们常见的网络新闻或新闻网站有很大不同:它栏目设置简单,没有任何商业广告;它没有“标题党”的习气,很不擅长哗众取宠。从理念上而言,它甚至比大多数传统媒体更传统
  文/康慨
  创办仅两年的非营利性民间新闻网站ProPublica上周赢得了普利策奖,这是网络媒体首次问鼎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有人视之为互联网新闻的里程碑式胜利,声称“老”新闻主义将死,“新”新闻主义即将君临天下。
  但这些人错了。
  ProPublica记者谢丽?芬克的长篇报道同时刊登于《纽约时报杂志》,详尽回溯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新奥尔良数日后,当地医护人员在绝境中被迫对病人实施安乐死的情况。此文令ProPublica和《纽约时报杂志》与揭发恶警丑闻的《费城每日新闻》分享了今年的调查报道奖。此外,马克?费奥雷为《旧金山纪事报》网站赢得了社论性漫画奖,从而成为单独获得普利策奖的第一家网络媒体,而漫画奖的重要性远不及调查报道奖。
  值得注意的是,ProPublica与《洛杉矶时报》合作完成的关于加州医护业混乱内幕的系列报道,也进入了公众服务奖的决选名单。此乃普利策14项新闻奖中分量最重的一个,但最终由弗吉尼亚的《布里斯托尔先驱信使报》获得。
  “这是一种确认。”ProPublica执行主编斯蒂芬?恩格尔伯格对美联社表示,“得到同行的承认是一种荣誉,就好比这一行的其他人在说:‘是的,他们在这儿。他们玩真的。他们做的是非常严肃的新闻。’”
  ProPublica:美国式的“为人民”服务
  尽管有人欢呼ProPublica的此番获奖标志着网络媒体的重大胜利,但大家很快就会发现,无论是此次的获奖报道,还是ProPublica的网站面貌,皆与我们常见的网络新闻或新闻网站有很大不同:它首页简洁,与中国网友习惯的那种堆积上百个标题的流行版式大异其趣;它没有任何商业广告;没有打扮俗艳、花枝招展的flash或gif动画;而且栏目设置简单,仅有商业、法律、能源与环境、政府与政治、健康与科学、媒体与技术和国防安全七个版块――你会对此失望吗?――这里没有充斥着明星“爆乳”“走光”图片的“娱乐”栏目,或尽是黄色新闻的“社会”版块;它没有“标题党”的习气,很不擅长哗众取宠,吸引眼球;它的首页更新缓慢,头条经常数天不换;它往往刊出超长报道,而无论多长的文章,也只在一页内贯通到底,不会截为多个页面,以求增加点击率。
  总之ProPublica的网站看上去很专业。可以想见其背后,断然不会是什么不食烟火的geek、苦大仇深的怨怒社会者、天真的政治异议者、无聊的搬弄是非者、别有用心的传播流言者,或韩寒那样绝望而机巧的愤世独行大侠。
  ProPublica成立于2008年,乃一家非政府、非商业性的独立新闻网站,自我定位为“致力于公众利益的新闻”,其名称显然出自拉丁语“pro publica”――“为了人民”。在其自介文档中,它宣称专工调查性报道,排他性地专注于“真正重要”和具有“道德力量”的新闻。
  “调查性新闻面临着危机。”ProPublica自述,“许多新闻机构日益认为这种报道代价高昂。今天的调查记者缺乏资源:受时间和预算所限,记者的能力大受抑制,从而无法在常规报道之外专注于‘调查’。”
  ProPublica由金西财务公司前任联合首席执行官赫伯特和玛丽翁?桑德勒夫妇出资创办,每年投入1000万美元,延揽《华尔街日报》前执行主编保罗?斯蒂格为主编,《俄勒冈人报》前执行主编和《纽约时报》前调查报道主编斯蒂芬?恩格尔伯格为执行主编,从850人的应征者中精选28人组建专业化团队,专事调查性报道,其中包括多位普利策奖往届得主。该网站另行成立12人的新闻顾问委员会,成员皆为资深新闻工作者。
  ProPublica如此专注于调查报道,是其“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使然,正如该网站标榜的那样,在这个时代,有必要建立起一种新的模式,将那些以公众利益为已任的伟大新闻作品之精神发扬光大,因为它是人民自我治理的主要部分,也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壁垒。
  它不是网络的胜利
  20世纪是报纸的黄金时代,超党派、非政府、标榜公益性和真实性、注重专业素养的现代新闻理念在西方民主国家几乎一统天下。1917年开始颁发的普利策奖既是这一理念的推动者,也是其维护者。然而,进入21世纪后的最近10年来,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大大挤压了传统印刷媒体的生存空间。读者流失,广告减少,经营艰难,报纸和杂志已被许多人视为将死的媒体。
  据华盛顿智库Pew调研中心今年3月公布的报告,2009年美国报纸(包括网络版)的广告营收下滑了26%,而在过去三年间,下滑幅度已经达到了43%。
  互联网确实而为了迎合读者的新口味,并与强大的网络争夺市场,传统媒体也逐渐转向短文章、大信息量和追求耸人的标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读者的阅读习惯。读者开始更喜欢那些即时性、快餐式、标题耸人听闻的报道,阅读长篇文章的能力大大下降。一个极端的例子便是Twitter――如果你把它当作一种新闻媒体的话,它强行限制了每条信息的长度:140个字符,相当于70个双字节的汉字。传统媒体受此影响,也一度转向短文章和大信息量,费时费力的长篇特写和深度报道变得越来越不吃香了。
  事实上,像瑞典炸药大王设立诺贝尔奖一样,约瑟夫?普利策当初创办以他本人命名的新闻奖,也有赎罪之意。他本为黄色新闻巨头,以此致富,晚年醒悟,转而致力于调查性报道,揭露政府弊政与恶政,视之为民主和公众利益的卫士。
  近百年来,普利策奖及其影响下的新闻实践,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新闻业的公众信任度和自我认同感,亦将记者这一职业从卑劣的小丑阶层送上无冕之王的高位。
  由此可见,ProPublica强调并专注于调查报道,实与普利策的遗志和普利策奖的宗旨高度吻合。如前文所述,在许多主要特征上,它也都是一家反网络的网络媒体;从理念上而言,它甚至比大多数传统媒体更传统。因此,在这里必须要对那些兴奋地高呼网络媒体取得划时代胜利的人泼上一盆――不,一缸冷水。  
  恪守传统理念的ProPublica使用了新时代的网络平台,但它仍然在与传统媒体展开广泛合作,它获普利策调查报道奖的文章同时刊于《纽约时报杂志》,另一篇获提名的报道则与《洛杉矶时报》合作刊出,其他合作伙伴还包括《今日美国报》《纽约太阳报》等报纸,以及《读者文摘》《商业周刊》等杂志,美联社等通讯社,CNN和CBS等电视网。ProPublica有时选择对方为共同发表的平台,有时双方共同派出记者,在调查阶段便开始合作。
  ProPublica最具网络特征的,是其开放性。它采用了Creative Commons(CC)协议,允许任何人对其文章进行非商业性使用。在该网站的页首,有一个链接指向其上述版权规定,标题很怪,也透露出几分无奈:“盗我们的文章吧。”
  ProPublica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尽管在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出现此类民间专业新闻网站、特别是从事调查报道之网站的可能,但它仍然可以带给中国的从业者许多启示:即使有朝一日,人人都能方便地利用手机微博发布消息,也并不意味着民主就此实现,那更像无政府主义的信息狂欢。而无论中国的商业网站还是市场化的传统媒体人,也有必要反思如何在争夺读者眼球以求广告生存的同时,保有新闻该秉承的公正、勇气和严谨。
  可以确信的是,无论网络将来进化到何种程度,无论纸媒体会不会死亡,奉行有道德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新闻理念,经过深入调查、明晰写作、精心编辑、严格核实的报道都不会失去存在的必要,也必将长久地生存。 ★
【编辑:段红彪】
----- IT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视频图片2010}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普利策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