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耳机音质比较好被我扯断了,哪里可以卖到音质好的什么耳机音质比较好?

查看: 45625|回复: 21
不要被忽悠,耳机选购的一些误区与建议
本帖最后由 adb 于
09:31 编辑
  耳机虽然是最为常用的数码产品,但却也是个非常难以选择的东西,因为不光是不同耳机之间的价格跨度非常大、假货横行,而且播放器搭配会有一定讲究,对于声音的偏好也非常的主观,即便是经验的发烧友往往都会纠结良久。而对于初烧而言,因为听过的设备并不算多,对于声音的要求没有那么的苛刻,其实选择的难度要更低一些,但是在选购耳机是,也多少会有一些误区,于是在这里笔者也来谈一谈选购耳机是的误区以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新手购机有所帮助。
  越贵的耳机声音一定越好?
  从整体的趋势看,的确是越贵、越高端的耳机音质会越好,但也并不是绝对的,特别是对于一些知名品牌的中低端产品,音质往往不如一些国产品牌耳机的。大品牌的一些低端产品,甚至有一些耳机从设计到制造都是找的其它厂商代为效劳,也并不会有所谓的某品牌特有的声音底蕴,所以如果追求音质的话,往往国际品牌的低端耳机并不值得购买。当然如果追求的就是品牌、相对出色的质量与售后服务,也不妨考虑。
  价格昂贵的高端耳塞,本身的硬素质通常会很出色,但也涉及到耳机声音风格的问题,可能会出现明明素质很高,但是声音却完全不对自己的口味,不适合自己所喜欢的音乐类型,那么就会出现贵的耳机反而不如便宜一些,但是声音风格适合自己的耳机好听。
  所以对于耳机这种产品,不要绝对的议价论声,存在所谓的可以 “超、秒、平”的耳机存在也并不算奇怪,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不买贵的只买对的,耳机如同美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因为关键不是食材是否足够高端,而是是否合乎自己的口味。
  切莫贪图小便宜
  耳机虽然在一般人眼里是不太重要的小配件,但是好的耳机价格往往贵到令人咋舌的地步,比如现在来说几百元的耳机也许都算不上高档,几千、上万的耳机更是不胜枚举。想要好的耳机但是买不起怎么办?商家自然体察到了这一商机,于是市面上也有不少所谓的厂货、高仿的知名品牌耳机产品,价格或许很便宜,也或许之比正品便宜一点点。
  如果是明知道是高仿、假冒耳机,但出于某种目的购买,那也没什么说的,而且高仿耳机有些声音确实很有水平,不过耳机本身的品质并没有多大的保障。
  如果是抱着想买到真货,但是为了贪图一些小便宜的心理,那还是醒醒吧。即便是高端耳机的制造成本也许非常低,但厂商、商家不会傻到把能卖高价格的东西,却以低价格卖给你的程度。如果一个耳机的价格比正常售价便宜很多的怎么可能是真货?还有那种所谓的散装厂货,价格也并不便宜,花成百上千的价格去买这样的东西,不是坑爹是什么。
  不过最可怕的还是一些热门耳机用假货冒充真货,以正常的价格或是略微便宜一点的价格出售,所以购买时切不可贪图小便宜,能买行货还是尽量购买行货,即便想要购买什么美行、德行、日行等国外版本的耳机,也最好到论坛置顶商家等比较可靠的店铺购买。
  关于煲机
  煲机是很多烧友新买来耳机后多半会进行的一个步骤,很多时候煲机也确实具有改善耳机声音的作用。但是这里想提醒的是,煲机不能成为耳机声音不够理想的一种推辞,比如购买一条耳机,但是自己听感觉并不够好,如果商家对你说需要煲机一段时间才会有效果,这绝对是在扯淡。因为煲机即便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并不会使得耳机的音质档次提升,也不会改变耳机的声音风格,如果初听不喜欢的耳机,再怎么煲机也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如同一辆奥拓车再怎么磨合也变成不了法拉利一个道理。
  耳机线的纯度越高越好?
  我们知道线材对于耳机的声音是有明显影响的,好的耳机线会有更好的声音一般没有错,一些耳机在宣传中也会特别提到所用的耳机线是怎么样的高纯度材料。但耳机是一个整体,光是耳机线好不一定说明耳机的音质就一定好,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太知名的小品牌耳机而言,线材往往会成为一个宣传热点,比如某些百元左右的小耳塞,都号称使用了什么镀银啦,6N甚至7N纯铜材料,但实际的音质效果往往不过尔尔,即便耳机线是货真价实的好线也无法体现出其优势。而有些顶级耳机,比如AKG K812的耳机原线只是4N纯度的无氧铜,在发烧友眼里相当不入流的材料,但毫无疑问K812的声音是顶级水平。所以耳机线对声音会有影响,但耳机只一个整体,并不是只要耳机线好声音就一定好,在选购时不要耳机线的宣传所忽悠。而且如果耳机可换线的话,那么原线是怎么样的材料也不太重要,对于烧友而言,就算原线再好,也会被换成其他耳机线材。
  高阻就难推,大耳机就无法直推?
  耳机的好推与难推,是不少朋友购买耳机时一个考虑点。就笔者看来,大多数耳塞以及直推耳机,在设计之初就是为手机、随身听等打造的,理论上不存在推不好的问题,但难推问题却也是客观存在的。
  不少朋友判断难推与好推的一个依据是阻抗,这其实是不正确的,32欧姆阻抗耳机一定比16欧姆耳机难推吗?绝对不是。更能说明耳机难推与好推的参数应该是灵敏度。耳机灵敏度是指在1kHz频率下,耳机输入1mW功率时耳机所能发出的声压级,而声压越大声音越充沛。越高灵敏度的耳机在达到相同的声压时,所需的功率会越小。这就意味着,阻抗较大的耳机就算是最终推动耳机单元的功率并不大,但如果灵敏度足够高的话,那么耳机还是较易推动的,比如森海塞尔HD25 ALUMINUM耳机,尽管阻抗达到70Ω,但其灵敏度高达120dB,依然是很容易驱动的。
  当然灵敏度只是代表是否容易出声音,是否容易推响,并不代表声音就会好,这也是一些烧友所谓的“推的响”和“推的好”的区别。关于怎么样才算推得好,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比如要看播放器的输出功率是否能够足够,还有阻抗匹配的问题,有些耳塞,比如铁三角IM04其实需要的功率很小,但是播放器的输出阻抗必须很小时,才能充分发挥实力,于是也就造成了用一些高端播放器、耳放推反而不如用手机一类直推声音好的结果。
  像HD650、DT880、HD800、K812等等大耳机通常需要台式系统才能充分发挥,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也并不是说大耳机肯定无法直推。现在的随身播放器、电脑集成声卡的水平越来越好,驱动力也越来越大,通常来说用国砖或是集成声卡直推虽然无法与高端台式系统下的声音相媲美,但依然可以获得不错的声音,甚至要好过高端小耳塞与便携直推耳机的声音,所以片面的认为大耳机一定无法直推是错误的,如果手头比较紧张,先如入个大耳机直推,以后有条件在升级设备的做法也未尝不可。
  最后还想谈的一点,一些烧友喜欢把推好推不好数字化,比如某耳机直推能有6成功力。这个几成几成的说法,完全没有任何意义,至少在没有限定条件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想想怎么才算十成完全发挥好的样子?没有任何标准吧,十成应该是自己理想中的效果吧,甚至自己都没有亲耳听过的声音,这样的几成几成无外乎就是纯主观的臆断。
  搭配的重要性
  耳机的声音好坏,和音源的搭配很重要,所以选购耳机的时候,也务必要根据手头上已有的音源来选择耳机。比较糟糕的音源,比如只是普通的Android手机,即便搭配好的音源,也不会得到多么出色的音质,这种情况下真心没有必要选择好的耳机,一款百八十元的耳机往往就足够胜任。
  对于音源有一定档次,比如用的是当前主流级别的随身播放器,那么可以考虑尽可能好的耳塞和直推耳机,越好的耳机一般都可以体现出声音上的优势。但也要注意声音风格的搭配,比如有些播放器是温暖厚重的声音风格,一般搭配声音薄一些的耳机会有比较好的效果。而如果播放器本身是干冷的声音,那么搭配声音温暖的耳机会比较不错,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其它因素,在购买之前最好要最足功课,多通过网络等方式交流讨论,或者到实体店铺等地方进行实际试听。
  对于大耳机系统,有一种观点是音源与耳放要远比耳机投入大才是正常的,如果非常的壕,并且是完美主义者,这个说法也许并无问题。但钱包不够鼓的话,也必须考虑性价比问题。有个很经典的例子就是AKG K701,K701现在也就是个一千多块的耳机,但网上也经常会看到K701没有几万元的音源与耳放是玩不转的说法,当然调侃的味道更多一些,但不可否认通常也会过于夸大耳机对于前端的要求,如果真的总共花费2、3万,甚至更多,那么何必还要去玩K701。
  没有足够好的前端就玩不转HD600、HD650、K701、DT880,甚至是T1、HD800、K812一类的大耳机?肯定未必,前面已经谈论过一些大耳机甚至用好一些的随身听直推都有比较好的声音。笔者认为对于2千档位的大耳机而言,而用个几千块的台机系统,声音一般也足够出色了,如果以后不打算继续再升级耳机,那么两千元的耳机搭配几万元的系统,声音往往并不如HD800一类的旗舰耳机搭配便宜一些的台机系统声音更出色。
  名头大、热门的耳机未必真的好
  有些很热门、名头很大耳机,有时未必是同价位中比较好的选择,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AKG K450,持续多年都非常的热门,每逢一些电商搞特价,都会引来不少消费者争相购买。但是K450无论是本身的做工水平,还是声音水平,都并不算出色,并不算最佳的选择。相反一些相对冷门的耳机,有一些却有着非常好的音质。
  但是选择热门产品,也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如果打算出二手,大品牌、热门产品都会相对容易一些,这也是热门产品的优势之一。
“ 对于大耳机系统,有一种观点是音源与耳放要远比耳机投入大才是正常的” 这句话我现在真的是非常赞同,对于台式系统前端的提升才是根本性的。当然这个并不意味着用个两三千就不能推2K价位的大耳机(如HD600 HD650 KQ701 DT880之类的),而是这么搭配比较科学。就好像我升级电脑,内存只有2G的情况下我把处理器和显卡升级到高端,虽然整体性能肯定还是上升了,但是显然不是一个科学的方法。如果我单纯为了玩某个游戏或者跑某个程序,现在电脑配置只是内存少了,那么我肯定去加内存,哪怕最终配比出来是个不平衡的配置也无所谓,因为它很符合我的需求。但是如果说是一个全能的高端电脑配置,就需要考虑这一一个全面的配比与平衡。
对于耳机系统也是类似,如果我非常喜欢K701下的女声,我只是想要找一个物美价廉的系统搭配上去听一听,那么我完全可以找个2K 3K左右的一体机OR声卡OR其他方式来推一推,肯定能找到合适的搭配。但是如果想要让一个2K价位大耳机发出一个饱满、全面的声音(对于一般标准来说,这个价位大耳机素质都可以用没有短板,只有特长来形容了,也就是“足够好”),在前端上的投入就需要像“打造全面的电脑”一样,需要较高的花费。
推得好有一些简单的判断依据可以试试看:
1)动态充足:有不错的力度感和能量感,不会让人感觉到声音发虚或者无力
2)瞬态反应良好:声音比较干净利落,没有拖泥带水之感
3)控制力好:不会出现某个频段能量感过强或者过弱(比如高频很亮很尖),整体声音听上去不乱,很稳当。
说得很好,非常有借鉴意义
总算看到有人黑K450了
这东西是有史以来在国内红的最不可思议的东西了。。
k450不如k430.
个人觉得音源要比耳塞更重要,这是实际玩的过程中总结的,一款百元的耳塞,如果有好的前端器材,也能出不错的声音,但一款百元的播放器,即使是用上万元的塞子,声音依旧凄惨。就好比单反的机身与镜头一样,好镜头加一般的机身出片质量远远好过烂镜头加好机身。欢迎来喷。。。。
另外建议雅麦碟同志把字体改大一些,看的眼睛好累,,,,,,
补充一点,买耳机的时候不要用所谓的发烧人声去试音
vcii 发表于
个人觉得音源要比耳塞更重要,这是实际玩的过程中总结的,一款百元的耳塞,如果有好的前端器材,也能出不错 ...
手机看还行,大小刚好
看帖子的都发表一下看法
paimairen.org/&&bedook去黑头怎么样&&paimairen.org/&&sitterpants.com/& &
补充一点,买耳机的时候不要用所谓的发烧人声去试音
我很有兴趣了解一下用哪些哪类曲子试音比较合适呢?
我很有兴趣了解一下用哪些哪类曲子试音比较合适呢?
一首钢琴曲,再加上几首你自己平常听的曲子足矣。
用平常常听的曲子能较好的对比吧
试耳机就是不能用发烧碟啊,这是好大的一个坑啊,平时听的流行歌曲想试一下都没法,还买个毛线啊
前段是基本素质,耳机是最后的表现,搭配合适就行吧,1k和1w的声音差距,根本就没有好大差距啊。说差距大的,真把自己当那么回事了吧
话说k450真的是炒作,k540佩戴和声音没的说、却冷死了。等到断头梁我再去订做一个头梁就好,这机机的舒服感真不是盖的
长见识了呵呵
多谢指点,小白学习中
觉得搭配和风格重要,其实现在国产500的耳塞素质就已经可以了,第二看风格,喜欢均衡+人声甜,还是喜欢均衡+男声厚实的,我觉得完全可以两类分,女毒或者男毒,前提均衡条件下,第二,看搭配因为不同前端声音也是不一样的,耳塞声音一样,但是前端风格就不一样了,有些前端偏下盘,比如索尼系列,有些前端偏上盘,不管上或者下,我们可以中立一点,均衡播放器。
个人觉得音源要比耳塞更重要,这是实际玩的过程中总结的,一款百元的耳塞,如果有好的前端器材,也能出不错 ...
同意你的说法。。
博主的文章每篇我都看,受益匪浅。
(4.74 KB, 下载次数: 13)
01:48 上传
很不错的文章,学习了
客观 包容 敏锐 专业
iMP3.net 随身数码影音
推广合作:139
莫凡配件:135
All Rights Reserved.耳机坏了先别急着扔,学会这一招,好用的就像新买的。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名牌耳机拆解大修记
名牌耳机拆解大修记中关村在线北京站
前言:坏了怎么办啊?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不少人的听音必备设备,它具有小巧玲珑、不干扰他人、听音效果更真实的特点,同普通单声道耳机及一些音响设备相比,它更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染。
  不过耳机用多了,想必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小小的麻烦。小编以前在进行QQ值班的时候,总会遇到网友问耳机维修的问题。比如曾经有位网友就对俺说:
  “我在XXX城买了一款索尼耳塞,使用了3个月一边耳塞就不出声音了,后来拿去找商家,他们居然说国内没有保修,不予退换。500多元钱啊!他们说这是易坏品,卖出就不负责了。那我该怎么办呀?”
  对这位朋友小编只能表示遗憾,据俺所知索尼并没有在中国设立其耳机的总代理商,也没有在国内正式开展耳机的维修业务,所以只能建议他到销售的专卖店问问看。
  假如实在找不到耳机维修点的话,那么我们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了。小小的耳机,看起来不是很复杂,可当我们自己要修理时,一般都不知道如何下手。为了写这次的专题,小编专门到联想桥金五星灯饰批发城旁的“泽丰耳机文化沙龙”,请教了两位维修耳机多年的专业人士,下面他们会为我们现场维修,给大家答疑解惑。嘿,您就往下瞧吧! 维修所用到工具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修好一幅,当然需要一些必要的工具了。以下这些就是泽丰耳机文化沙龙中的两位大侠——朱哥、贾哥惯用的兵器,有些可相当厉害的哟!
工具一:万用表 (50-1XXX元)
  这款工具是万用表,相信不少朋友都使用过。万用表在耳机的维修中,主要起到判断一款耳机线路以及耳机单元通断的作用。我们看到的这块表,是一块数字显示的。贾哥告诉俺说,这种表便宜的有几十块钱的,贵到几百上千,其实只要它状态好,能正常工作就行。
工具二:焊锡 (4XX元)
  第二个常备的工具是焊锡,相信不少人家里都有。不过,在维修耳机时所使用的焊锡,跟我们使用的普通焊锡不太一样。据贾哥介绍,有可能的话一定要尽量使好的焊锡。比如上图中他们所使用的这款产品,牌子叫“WBT”,德国产,400元左右,是一款含银的焊锡。也许会有朋友问了,干嘛非得用含有银的焊锡,多贵啊?具有多年维修经验的贾哥告诉俺,这是因为含有银的焊锡,对耳机的音质损失会小一些。
工具三:螺丝刀 (80元左右)
  这个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没错就是螺丝刀。修理耳机跟维修其它大零件不太一样,需要小巧精致的设备。我们修理时所用的螺丝刀自然也要遵守这个准则。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精度高一些的工具,防止在拆卸耳机过程中损伤耳机上的螺丝。
  大家看到的这款螺丝刀是日本产的,选择它的原因刚才说了,就是因为螺丝刀头部能和细小的螺丝吻合的比较好,另外这款产品所用的钢材质量也比较好。它的售价在80元左右,相对来说还不算太贵。
维修之前的必备工具,之二
工具四:胶枪 (30元左右)
  这款工具样子很怪,有点像一把枪,其实它的名字叫“胶枪”。您别以为它只是个摆设,其实它是用来填补耳机外壳上的缝隙或者粘合耳机上的装饰件。这款产品在很多五金商店中有卖,由于是国产货,价格很便宜,只要30元左右。
工具五:电烙铁 (1000元左右)
  电烙铁,相信大家也很熟悉了,在维修中它的作用是用来焊耳机内部单元和连接线。这款电烙铁的牌子叫“威乐”,是地道的美国货。它跟我们平时使用的普通电烙铁外观不太一样,其最大特点是具有恒温功能。工作时,它能控制焊点的温度功能,能够按你的需要进行调整。这款产品的市场售价大约在1000元左右,小编推荐您使用质量好点的电烙铁。
工具六:手指甲 (0元)
  同志们别笑,这小小的手指甲有时候还真有大用场哩!
  专业维修人员在维修某些款式耳机的时候,是不能使用工具进行“暴力”拆解的,只能用两只手去拆卸。因为如果使用工具的话,会给耳机外观留下一些无法修复的痕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双手的指甲来扣开它的外壳,所以指甲也是维修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法宝”。 耳机大拆解!告诉您耳机内部的小秘密
  尽管大家都使用过,但是想必没有多少朋友见过耳机里面的构造。在维修耳机之前,当然先要了解耳机的结构,这次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各位,您可看好了。
  这是一款开放式设计的耳机。
  拆开外壳后,这是耳机的驱动单元,这一款算是比较大的了。这里面没有任何吸音材料,好的耳机都会考虑到声音在耳罩内部的漫反射问题,而在这里铺设吸音材料。
  这是去除耳壳的大口径驱动单元特写。从结构上看,它更像中的高音单元。由于没有定心片和盆架,所以膜片直接固定在膜片支架上。
  这是振膜以及音圈。振膜是塑料材质的,和音箱扬声器一样。为了提高低音的刚性,振膜上方有螺旋状的压槽,这种设计也曾被用于音箱的低音扬声器上。塑料材质的振膜很轻薄,很容易驱动。中央部分的铜线圈就是音圈,它由一根引线引出,通过焊点和导线连接。引线使用胶水固定在振膜上,胶水的厚度会影响振膜的振动质量。另外,耳机振膜和音圈也是最容易损坏的的地方。
  这是去掉振膜和音圈后的驱动单元,中间的部分是磁钢。外围的黑色塑料元件既是膜片支架也是磁钢固定件。磁钢中心的圆形槽就是容纳音圈的地方,这和音箱的高音扬声器几乎是完全一样的。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修理耳机前先诊断故障的原因
  我们在维修之前,一定要先找到耳机故障的问题所在。找到故障后,才能下手开始修理。需要准备的用具很简单,一个可以播放音乐的播放器(CD机、、播放器、收音机)。然后我们接上音源来进行试听,看看耳机是处于一个什么状态。
  一般而言,有故障的耳机会出现:耳机(单元)不响、左右声道不均衡、声音扭曲变形这三种情况。
耳机单元不响:
  这种情况维修起来会比较麻烦,主要是因为耳机内部导线断裂、耳机插头导线断裂以及耳机单元内部音圈烧毁而造成。
声音扭曲变形:
  这个问题最主要的现象是耳机出现“破音”或者发出的全是噪音。
  一般“破音”很容易出现在高频和低频上。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用户在使用时将耳机的音量开的过大,让单元过载,从而造成磁钢移位。表现为在用耳机回放某一频段的高频信号时,会出现声音的破裂、失真。同样,在回放某一频段的低频也如此。
  噪音(沙沙声、滋滋声),主要是因为耳机单元内部的音圈在振动时碰到了磁钢的边缘部分而产生的噪音。 维修进行时1——SONY Q33耳机换线
  前面,小编向大家简单介绍了维修的用具、耳机的结构知识以及维修耳机前的诊断工作,那么下面就该动真格的了。
  小编的朋友有一幅索尼Q33耳机,有一次他不小心让写字台的抽屉挤到了耳机的导线,结果造成导线断裂(接触不良),耳机变得声音时有时无。下面我们就以这款耳机为例子,请“泽丰耳机文化沙龙”的贾哥来为它做个小手术。
  这款索尼Q33为日本制造的,相比国内生产的产品,效果要更好一些。
  这里就是损坏的地方,耳机导线的外皮破损,内部导线也被挤断了。
  找到原因后我们就开始着手修理,首先把耳机的海绵套给摘下来。注意手指动作一定要“温柔”,不然会损坏海绵套。
  其次,拆下作为装饰物的耳机外壳。之后,一款半“裸”的耳机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由于耳壳粘合的比较结实,我们需要借助钳子来把它弄开。
  这是耳机内部的单元,接下来我们要用电烙铁把损坏的耳机导线焊下来。
  这是店主朱哥找来的SONY MDR-E818 耳机导线,接下来我们要把它焊接到Q33的耳机单元上。在焊接之前,要先把线从耳机外壳中穿过,并打个结,以此来防止耳机的导线被用户拉断。
  跟刚才的方法一样,我们只要将新换导线的接头,焊到耳机单元上即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两个耳机的左右方位不要搞错,导线焊下时是如何放置的,在焊回时一定要区分左右并对应焊上。另外,每个耳机的正负极一定要分清,焊接时可以将耳机的开口位置朝着自己,这样左、右即分为正、负极(一般而言,红线或者绿线为正极,另外一根为负极),否则修好的耳机会出现音场错位的情况。
  OK,维修完成。黑色导线的 SONY Q33 诞生了。
注意事项:
  换线的实际操作过程还是比较简单的,相比之下找到合适的替换线材则显得更为关键。现在主流随身听耳机均采用OFC无氧铜作为线材的原料,以保证信号强度不会有太大衰减。如果损坏的耳机属于高档产品,随意找一根劣质的线材换上的话,会大大影响耳机的声音效果,尤其是耳机的粉底噪音会大大提升。另外,由于劣质线材的负载能力有限,当用户开得音量较大时,耳机导线很容易再次损坏。因此我们在选择替换线材时,应该尽量使用质量较好的OFC无氧铜导线。至于线材的获取方式,无非有两种:
  其一,到二手市场中收购废旧的耳机进行再利用(最好选择单元损坏,但线材完好的耳塞)。
  其二,到专业的维修人员处进行换线修理。例如本次小编请教的朱哥、贾哥,他们由于工作关系,手中存有很多高级耳机线材。而且在这里,维修耳机的花费相对购买新耳机而言,还是比较便宜的。 维修进行时2——森海塞尔MX500 换耳机单元
  小编另外一位朋友拥有一幅的老款MX500。他这人有个坏毛病,听音乐时候喜欢将随身听音量开的震耳欲聋,小编在距离他1米远的地方都能听清楚他听的歌曲。前段时间,这厮忽然找到俺,说耳机坏了。一问原因才知道,近来耳机一侧单元的声音严重走音,已经无法正常使用。另外,他的MX500购买时间已经超过了厂家的维修期限,所以本着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原则,想自己拆开修理。结果瞎折腾一番后,耳机彻底罢工。他这款耳机是老版的MX500,音质、音色都比现在的新版 MX500RC 要强很多,甚是后悔……
  耳塞式耳机相比耳挂式耳机要好拆一点。基本上,绝大多数的耳塞拆卸方式都是一样的,只需用一只手捏住耳塞柄,另外一只手捏住耳塞前端的部分,再用力一掰便可以将耳机分开了。不过要记住在掰的时候要逐渐用力,将耳壳部分慢慢取下。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否则很有可能会令耳塞“伤上加伤”。
  在维修之前,我们先用万用表来检查一下耳机的“身体状况”。由于朋友极为BT的听音习惯,所以我们怀疑是耳机的单元出了问题。试过表之后发现果然如此。
  试完表之后,耳机单元忽然自己“分家”了!仔细观察后发现,单元的音圈和磁钢中间那根极细的导线断了,而且音圈已经严重变形,振膜也损坏的不成样子。贾哥解释说,这是因为用户长时间大音量状态下使用耳机,使得音圈、振膜发热变形,从而导致耳机走音。另外,再加上这厮自己瞎折腾导致那根导线断掉,所以耳机已经彻底完蛋。经过判断之后,贾哥的维修方案是要为它更换同级别的耳机单元。
  MX500导线的拆法同Q33耳机相似,小编就不再赘述了。接下来我们要把耳机的振膜从耳壳中取下来。
  前面说了,这款耳机是老版的MX500,使用的是编号为“3HN”的白色单元,质量不错。
  这是店主朱哥找来的替换品,编号为“2HN”的MX500耳机单元。懂行的朋友都知道,“2HN”要比“3HN”单元的MX500更老一些,音质效果更好!修好之后的耳机同维修之前相比,音质不会有任何改变!
  我们将替换的耳机单元小心放入耳壳中,然后将耳机的导线焊好。
  找一根细铁丝,在头部抹上一点502胶水,然后轻轻的涂抹在耳壳的边缘处。最后捏紧耳机,1分钟后大工告成,耳机的音色完好如新。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在焊接的过程中最好采用点焊的方式,因为长时间的焊接容易使单元上的振膜受热变形。如果造成耳机单元的音圈过热而导致变形的话,那可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另外,小编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如果您的MX系列耳机出了问题,建议您最好不要擅自打开自己维修,通过刚才的修理我们发现,森记的耳机单元是粘在耳壳上的!也就是说,如果您在拆耳机时不小心的话,其单元上音圈和磁钢之间的那根非常脆弱的导线就会断掉,结果就是耳机彻底完蛋!想修都没法修,只能更换新的单元。
  在这里小编想说两句。自从森记发售中国版的MX500RC之后,感觉耳机损坏的朋友非常多,本站唐僧同志的MX500RC-L最近也出现了声音不正常的情况。在俺的印象中,原来的森记耳机质量相当优秀,非常皮实。可为啥现在的就如此的骄气呢?小编对此非常疑惑,建议购买了此类型号产品的朋友们小心使用您的耳机。
维修进行时3——发烧级头戴式耳机小故障维修
  高档的大型头戴式,它的外部结构跟小耳塞稍有不同。小编一位朋友拥有一幅价值2800元的旗舰级耳机——。他这人好鼓捣,经常给HD650换不同的耳机导线,像什么售价1XXX元的银线、2XXX元的美国蓝线等等,他手里有四、五条。成天没事就把耳机的插头拔来拔去的。(注:森海塞尔高端耳机的导线是可以更换的,不同的线材搭配耳机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日子一长,这耳机就出问题了。具体表现为左右声道声音不均衡,有时还时有时无。经过贾哥检查后,发现问题并不是出现在导线上。那么这个故障就在耳机单元的内部了。
  我们首先要拆开耳机。大型耳机由于机体庞大,而且结构复杂相比小耳机的维修也要麻烦的多。由于耳机的单元在耳壳的内部,所以拆卸的时候比较费劲。正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贾哥修过上千款耳机,HD650只要2分钟就可以被他“大卸八块”。
  森海塞尔的耳机一般外壳上都不会使用螺丝(因为技术领先),所以我们只能暴力拆解。总结三个字箴言就是:“撬”、“扣”、“拔”。哎,前的各位朋友,您轻易可别这么做,弄不好的话就会划伤耳机的表面。
  经过一番折腾后,耳机的单元部分就被分离出来了。您也看到了,德国森海塞尔的设计,确实很强啊!
  仔细观察后发现,故障原因出在导线跟耳机单元的接头处。由于朋友经常拔插导线,接头那里的两个金属弹簧被撑大了,所以插头的针脚就不能和弹簧片亲密接触,造成声音断断续续。
  我们必须小心翼翼的拆下这两个弹簧,注意一定不要碰到那两根深红色的金属导线,一旦碰断耳机就只能送回德国森海塞尔本部维修了。
  这是拆下后的弹簧,由于是纯金造的,导电性能极佳,但同时质地也较软,容易变形。维修时只要用钳子轻轻将它掰回原状即可,而且一定要小心操作,马虎不得。
  修好之后将弹簧装回单元外壳内,然后重复刚才的步骤将耳机装好,维修便完成了。
注意事项:
  大型耳机的维修,问题出现的比较多,但无非也是线材、振膜的故障。一般而言,线材的故障是可以进行修理的,但是振膜(音圈)一旦出现损坏的话,我们就无能为力了,因为这种修理技术我们还无法掌握。
  另外,在修理过程中,一定要格外的小心。因为知名的大型耳机其售价都不低,一旦修坏的话,可就得不偿失了。 耳机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耳机线是信号从音源传入到耳机单元的必经之路,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干扰越小、损失越小,失真也就越小,因此性能优良的耳机会都有一条做工、质量都非常不错的耳机线。
  一般耳机线所使用的材料有电解铜、无氧铜等几种,更好的耳机还会使用结晶无氧铜、单晶无氧铜等高级材料,同时还会采用多层结构来提升其抗拉性能,从而保护线材内部导线,避免导线断裂等问题。
  不过正如前面提到的,这些都是内在的东西,从外表我们看不出来。但是,好的通常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它们所使用的线材材质都很讲究,最起码的要求是线材不容易老化变硬,而且质感柔软富有弹性。
耳机的连接部分
  使用多副耳机的朋友都会知道,耳机的几处连接部分是最容易“受伤”的。比如耳机线和插头部分、耳机的左右单元分线部分,以及耳机线与耳机(耳塞柄)的连接部分。一般来讲,大厂的产品都会在这几处做好特别的保护措施,如耳机与耳机线的连接部分、耳机线与插头的连接部分都会用质感柔软且弹性极佳的橡胶包裹(用来缓冲),使得耳机线与接口处在拉扯受力时自然弯曲,避免造成死角来防止断裂的危险发生。
  大品牌的厂商,会在这些地方使用一些简单使用的特殊设计,这些小的细节都能反映出耳机厂商的技术实力水平。如上图所示,在耳机接口处都有特别的保护措施,避免了在大力拉扯情况下造成耳机线的损坏。
  耳机的分线保护是否合理,一般来说对我们日常的使用有直接的关系。通常来说高档耳机这部分做的就很优秀,简单而实用。而低端耳机或者说劣质耳机因受到成本以及自身技术实力的限制,不管是在用料还是设计上都要差一些。相比之下,Z牌的耳机就更容易损坏。
  如上图是国内知名厂商的DN-10耳机的分线处。从图中我们看到它的做工非常精细,而且简单实用用料优良。 耳机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小编推荐大家给它配备海绵套。可能很多朋友都认为,小小的海绵套,它能有多大作用呢?其实不然,海绵套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它能有效防止灰尘、污物进入耳塞内部的单元中。另外,它还能增加耳机的声音效果。加装了海绵套后,可以使低音更加凝聚一些,高音更清晰一些,尤其当使用质量较好耳机时,加上海绵套后效果会更好。
  所以,我们平时对海绵套的保护也是挺重要的,不要频繁装卸或者经常搓揉海绵套。
  便携式耳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小巧玲珑。我们日常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将音量调的太大,否则会很容易损坏耳机振膜且不易于修理。另外,我们要避免缠绕耳机线材。这里小编要有提醒您,因为耳机的鼓膜很容易沾染上土和灰尘,所以一定要避免灰尘大的环境中使用。
耳机收藏的方法
  不用时,我们可以将耳机放入保护套、防尘盒等设备中保存,防止尘土的进入。此外,我们在使用耳机时,一定要注意防潮并远离高电场、高辐射的地方。
  除了以上这就几点外,我们使用耳机时,还应该注意要及时清洁耳机内的灰尘,同时要避免耳机受到强烈撞击,以免造成损坏。其实耳机属于比较脆弱的易损物品,如果我们能做好日常保养与维护,将会大大提高耳机的寿命。 结尾:拿不准您就找人修吧
  刚才我们介绍了几种维修的方法,不知道您看明白没有。虽然修理耳塞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替换线材的耳机因为维修人员手工焊接技术参差不齐、线材质量等原因,不能保证左右声道的阻抗完全一样,这对音质产生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小编认为,您如果拿不准的话,还是找专业的维修人员来修理吧。
  本次专题,我们得到了“泽丰耳机文化沙龙”的店长朱先生以及高级维修师贾哥的大力支持。您如果有耳机维修方面的需求,不妨可以去找他们修理。他们的地址是:中关村金五星灯饰批发城西侧39号(中关村联想桥苏宁电器旁边) ,电话:。提及本站大名,您还会得到更好的服务。
&相关阅读:
·习惯听音乐的跑者突然失去蓝牙耳机之后
&&·39度发烧堂:耳机烧友的音箱入门指南
&&·1MORE万魔携吴莫愁发布智能声学耳机
&&·新iPhone如果取消耳机口会带来什么?
&&·2015广州音响展 RK龙格展出线材与耳机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频道热词:&&&&&&
音频HiFi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音箱排行榜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136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16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81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79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牙耳机音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