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月购买满1万元,次月每月返1千元,连返10个月怎样赚钱?

斗鱼直播开了个“皇帝”头衔 要10万元一个月
[摘要]2017年新年伊始,作为游戏直播领域的领跑的斗鱼平台推出了一个全新的玩法,贵族模式。这个模式可以看做是会员的一种变种模式,用户每个月花费不同的金额购买不同等级的会员,从“骑士”到“皇帝”,不同头衔的贵族,获得的特权条数个不相同。而早在斗鱼之前,包括全民TV、战旗等在内均有类似的系统,全民TV分为“守护神”、“守护者”,区别于斗鱼的全网开通,全民TV的这套系统更像是在某个主播的频道开通会员服务,成为这个主播的贵宾。战旗TV则是全民TV和斗鱼的结合,守护模式下,分为各种不同的等级,从平民到国王,一共七档。从这几大平台的动作可以看出,游戏直播在商业化的进程上,正在越来越趋近与秀场模式,秀场和游戏直播之间,变的越来越模糊。而众所周知,实际上中国的游戏直播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是从秀场模式出来的,当初的YY游戏频道可以看做是中国游戏直播最早的一个方式。从秀场,到游戏直播,再到秀场,这当中所折射出了一些十分有趣的东西。在线秀场和游戏直播 一个赚钱一个有势在秀场走向游戏直播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意识到一点,实际上秀场模式和当年的模式是极其的类似的,就是可以赚钱,但难形成资本效应。在秀场模式中,秀场当中的主播们我们可以看做就是类似一款款网游,在网游当中,区分为RMB玩家、精英普通玩家、普通玩家,而在秀场当中也可以区分为RMB用户、某主播的忠实粉丝、普通用户。其中RMB用户是主播获得收入多少的关键,而其他的用户则是渲染整个生态的关键,因为只有普通用户多了,那些RMB玩家才有欲望去消费,获得关注度和虚荣感,就如网游,一个没有人的鬼服,是不可能有土豪玩家的存在的。秀场和网游一样,他的营收结构是2/8法则,少量的用户提供大部分的营收。但是正如当年网游公司不受到资本的青睐一样,在线秀场模式同样不受到资本的青睐,这种模式的营收结构单一,太过于依赖某几个用户,同时曾有机构做过数据模型计算出,中国的线上秀场规模大概在100亿元左右。到今天来看,YY在2016年的前三个季度,在线音乐和娱乐业务营收约在23亿元左右,而9158前三季度则为5.8亿元,收购了六间房的宋城演义前三季度当中,属于六间房这一块的在线秀场收入约10亿元。这三大巨头不出意外,2016在线秀场的规模约在60-70亿元左右。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可以看到,100亿应该是属于中国在线秀场的天花板。所以,秀场可以赚钱,这个谁都知道,无论是YY、9158,还是六间房,其财务报表一直十分漂亮,赚钱从不手软。根据宋城演义2016年年中报显示,6间房的利润率达到了38.95%。但是可惜的是,一直难以形成较好的资本效应,当然,与网游一样,我们所说的资本是刨除了A股市场。而游戏直播一经出现却截然相反,虽然本质上和在线秀场一样是主播来创造内容,但是游戏直播却备受资本的追捧。原因有众多,但可以简单的去分析为以下的主要几个。首先,中国电竞的大环境所带来的风口效应。中国的电竞越来越火热,无论是用户的数量、活跃度、参与的热情都足以支撑起一个千亿的市场。而这当中游戏直播平台作为一个连接用户和电竞生态的纽带,是重中之重,其所体现的价值自然不言而喻。其次,长尾效应下和秀场的2/8法则截然不同。游戏直播的用户所呈现出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给主播打赏的普适应更为广泛,且长尾效应明显。即主播获得的打赏收入,土豪用户占据约40%,剩下30%由小部分忠实用户占据,再剩下30%为广泛的普通用户,这个营收结构明显更为健康。而之所以不同的原因,主要就是游戏主播创造的内容和在线秀场的内容还是不同的,游戏直播当中,用户更多的是关注主播创造的内容,而秀场更多的是关注主播个人。最后,在商业化的畅想空间上,由于在线秀场的特殊性如草根性,很难使得在线秀场向上一步,真正的威胁到明星娱乐圈。所以,在线秀场几乎只能靠用户的打赏来支撑商业模式,但游戏直播不同,除了用户的打赏之外,可以预见的有内容收费如直播大型赛事时收费如NBA、英超,有广告收入,有游戏的分发渠道,有品牌上的跨界合作等等。亏损严重靠向秀场?但事实和理想之间总是有差距的,即便是游戏直播,至少现在来看,其主要收入来源依旧是用户的打赏。其它的商业化尝试当中,游戏分发的效果并不好,作为游戏直播的用户,这部分用户对于选择游戏有很强的主观选择性,而广告方面,由于电竞依旧不是主流文化,电竞用户依旧不是当下的主流消费群体,所以在广告的投放上,除了快消品和息息相关的游戏之外,广告的投放十分局限,而内容收费很显然的是属于未来的选项。而在商业化开拓不利的同时,游戏直播区别于秀场的另外一点被放大,即游戏直播才开始出现的主播签约金,以及游戏直播区别于秀场需要的更高的带宽带来的资金需求。相比于秀场稳定的盈利,被资本一致看好的游戏直播平台至今亏损严重,参考虎牙2015年,年度亏损达到4亿元。游戏直播平台苦于找不到更好的盈利方式,其所打造的长尾营收方式虽然有效,但整体的营收和2/8效应的土豪模式,差距甚大。因而直接造成了,游戏直播平台空有巨大的流量和活跃度颇高的用户以及资本的看好,但却难以变现。这个时候,在线秀场的模式开始走入游戏直播平台的眼中。首月花费500元,购买“骑士”头衔,返还300鱼翅(斗鱼虚拟币,1鱼翅=1元),续费“骑士”头衔为300元/月,赠送300元鱼翅,最高的头衔为“皇帝”,首月花费12万元,返还10万鱼翅,续费10万元/月,赠送10万鱼翅。2017年开始,斗鱼的一些主播开始在直播间相继向用户介绍斗鱼全新的用户系统,购买了头衔的用户可以获得特权,比如最高等级的“皇帝”,可以获得包括“专属超管助手”、“推荐主播上热门”、“和颜值区主播连麦”等全部14项特权,而即使是“骑士”,也可以获得14项当中的6项特权。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如果用户在某个主播的直播间通道开通了主播,那么该主播将会获得从最少的100元,到最高的12000元分成。实际上,斗鱼的这套贵族系统与传统的贵族系统的有一点点区别,传统的贵族系统就是YY所打造的那一套系统,用户每月固定的充值一定费用,获得特权。包括虎牙、战旗都是使用的这一种玩法。而斗鱼的这一套贵族模式关注的重点并不是用户是否会花钱去购买贵族系统,而是更加希望用户每个月的消费都能够稳定,或者说是在稳定的基础上有上升。这从斗鱼购买多少金额等级的规则返还多少虚拟货币鱼翅便可以看出。也就是说,斗鱼的这一套系统从一定的角度去看,是为了稳定他的营收流水,而不是另外开辟了一条营收通道。但无论是纯粹的花钱购买贵族,还是类似斗鱼的这种保证流水的贵族,其本质都是为了营收流水上的而考虑。也就是说,游戏直播平台开始不得不在原有的基础上,想尽办法的让用户为内容买单。而在开通贵族系统之前,各大平台所开辟的颜值区已经有了一点点游戏直播+秀场的味道,比如斗鱼其他频道礼物的上限为500元的火箭,但在颜值区是1314元的游艇。在线秀场的那一套建立在人性上的商业模式才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可以创造营收的手段。这个背后的逻辑在于,至少现在中国大部分的用户为优质内容买单可以,但是这个额度是有限的,而为了虚荣心买单,这个额度是没有上限的。而这当中的疑问在于,在保持游戏直播属性的同时,放大在线秀场的模式,是否真的会得到一个最优的结果,即属性不变的同时,营收放大。其中,最坏的结果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一方面,普通用户对于这种划为三六九等本就反感,在游戏直播平台刚出现的时候,一开始送的礼物纯粹是因用户的活跃度获得的虚拟货币,慢慢出现了RMB购买的礼物,再到现在的各种参考秀场,这种反差感之下,用户的体验其实是在下降的。当然,这不是重点,当所有的游戏直播平台都这么干的时候,也就无所谓什么反差了,重点在于是否真的会引起土豪用户的砸钱冲动。需要知道的是,类似YY、六间房们所建立的在线秀场模式,并非简单的开一个贵族系统就完事儿的,他们所建立的公会、家族、打榜是长期建立起来,吸引土豪用户刷钱的。而斗鱼们的疑问是,是否同样可以建立起这个生态,是否真的可以让土豪用户在这个生态当中进行攀比。但进一步,这个生态建立起来了,游戏直播的属性是否会彻底被颠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amphirexu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李想:如何用10个月打造一家估值30亿的新公司?_网易科技
李想:如何用10个月打造一家估值30亿的新公司?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导语:跟以往创业经历相比,李想的第三次创业获得了更大的资本势能。他是怎么做到的?前途、蔚来、和谐富腾、智车优行、乐视汽车、车和家……新造车运动的名单越来越长,每一个名字背后,都代表着一个野心勃勃的造车梦,以及为此“燃烧”的创业者和投资机构。李想最近热度最高的是车和家。5月3日,作为李想的第三次创业,车和家宣布获得7.8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利欧股份领投,源码资本、常州武进产业基金、明势资本等机构跟进。华兴资本担任本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与此同时,车和家的生产、产品规划也浮出水面。车和家在常州占地750亩的全铝整车工厂已经开工建设,用于生产车辆配套电池组的标准化厂房也将于年内投入使用。2017年下半年,车和家将推出针对半径30公里城市出行需求的纯电动车SEV(Smart Electric Vehicle)。2018年下半年,将推出针对半径300公里出行需求的增程式电动SUV。自2015年7月成立以来,10个月里,车和家的总融资额已超过25亿元,估值30亿元。跟以往创业经历相比,李想的第三次创业获得了更大的资本势能。他是怎么做到的?以下为李想接受本刊专访:「&寻找四个柱子」我日从汽车之家离开之后,没有马上去找能干活的人。我先建立了公司的“水电煤气”,也就是HR、财务、IT、法务整个系统。这些事情做得差不多了以后,我开始把我的一些想法落在纸面上,变成未来的战略方向,包括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等。紧接着,我在2015年第三季度就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招合伙人。(造车)这个事情我一个人一定是做不到的。我需要的不是下属,而是跟我一样扮演柱子角色的合伙人。我们需要四个柱子,才能把企业支撑起来。我自己能把车卖出去,管理好消费者,同时我们需要一个柱子把车从头到尾研发出来,还有人能从头到尾生产出来,还需要有人负责跟资本打交道。所以我需要找另外三个合伙人。我找人的方式就是两个,一个是朋友介绍,一个是我觉得哪个人好,我想法设法找到他。第一个找到的合伙人是(供应链负责人)沈亚楠。当时找供应链负责人时,我要做的判断是,到底是找汽车行业的还是电子行业的?最后我决定找电子行业的。因为未来的智能汽车,成本有70%来自于电子产品。为什么?你去看下特斯拉的成本模型就知道了。因为电机电池什么的都是电子产品,还有ADAS(驾驶辅助系统)、HMI、门锁等等都是电子的。这就是未来决定胜负的最大变量。国内大企业里,真正建过工厂、真正做过海外供应链、电子行业的我们能选择的合伙人,其实不多,可能只有和。其他企业更多是在做传统代工业务。一个朋友跟沈亚楠是中欧商学院的同学,向我推荐了他。我跟沈亚楠见了7、8次。跟我见过的其他几个人相比,沈亚楠更年轻。他曾经是联想集团最年轻的副总裁之一。研发的人我见的就更多了,见了得有十几个,最后选了马东辉。我要的是研发管理者,而不是技术专家。如果他是技术专家,这对我们研发是最大的麻烦,因为底下人就没得发挥了。他来把控整个流程,下面有无数的专家。马东辉最开始在阿尔特,经历过一个车从立项到造出来的完整过程。他在三一重工的时候还管供应链和工艺,所以非常知道怎么去跟供应商和制造去沟通,而不是把车研发出来就完事了。他是我见过的研发者里最实在的。他在原来地方的薪酬是大几十万,我说我们是创业公司,你要多少薪酬?他说一个月给我两万吧。我说不行,你那么少,怎么去招人?最后我给他定了一个跟我差不多的薪酬,同时给了他很多期权。我希望我的合伙人成为非常有钱的人,让同行羡慕的人。他非常好,我们所有的进度他都有效把控到了,哪怕有的地方推翻重来,他都有效把控到了。他现在管将近100号人,他的团队没有一个人离开。我确定马东辉不错的时候,就和沈亚楠一起去见他。他们基本上都是十月底加入的。「&“变态”的时间表」当时这边的办公室还在装修呢,我说带你们去看下。老马来了之后转了下卫生间,说能不能给我们装个洗澡的地方?我说为什么,他说哪有研发汽车不加班的啊?后来我们真的在一层装了淋浴。但是我们加班时间不多,因为我们实现了比传统汽车高得多的效率。至于原因,一是团队小,二是信息的同步是极为高效的。我们不需要通过大量的会议来同步信息。我们不向内部任何人保密,每个人都知道我们造型什么样,研发进度,每个人都知道这个企业下一步要做什么。这些都是透明的。很多时候我的管理是基于人性去判断的。举个例子,A公司和B公司是竞争对手,A公司对内部所有人都保密,最后可怕的是,A公司自己人都不知道的事情,B公司的人都知道了。因为人有个基本特点是,你告诉我我有义务帮你保密,你不告诉我,我从别人那听到的,我就没有义务对你保密了。我选择了告诉大家,这是提高企业效率的关键。到今天为止,我认为我选的合伙人是最好的,一点都没有掉链子,哪怕我提出了“变态”的需求。我们的时间进度是很“变态”的。我们只说了大的节点,就是什么时候要开始销售这个车,过程中的时间节点是研发团队自己倒推出来的。我跟汽车厂商也都熟,我知道他们推出一款产品的最短周期,从研发到开始销售,只用了24个月,而且很成功,都是大卖的产品,一年几十万的销量。所以时间和质量并没有冲突。最怕的是磨磨蹭蹭。越磨蹭效率越低,质量越差。我们是个新企业,效率必须要高。我们2015年11月份开始研发,现在到了数据冻结阶段,用了半年时间,之后要进入供应链,要开模具。目前很多东西还在研发中,像HMI,但至少装在车上什么样你是知道了,剩下更多的是软件和细节的调整。很多人说你们电池怎么可能做完了?可你刚刚看到我们的电池确实已经做完了呀。这在很多公司是两三年的事情,我们以极高的效率实现了。我们在2016年10月份小批量试制的时候,配套商的东西都要准备好。接下来我们还有长达一年的测试期。到了年底开始小批量生产,就会往发改委那边报了。2017年下半年,车和家的第一款产品要满足销售的条件,这个周期是24个月。当然具体推出可能不会是这个时间,但这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要做新能源汽车的第一,但这是十年或者二十年的目标。「&为什么是利欧?」去年12月底,车和家开始启动A轮融资。我们在融资时会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必须是人民币结构,因为要去拿电动车资质。中国的汽车生产资质是有很大限制的,这就挡住了很多优秀的投资机构。对我们来说,融资时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钱,因为我们融资金额不小。我们之前在资本上犯了那么多的错误,再融资对我们不是很难的事情。PE不合适在这么早期的时候进入。在A轮能参与这么大金额的非美金的资本,并不多。A股上市公司就是很好的选择。A轮我们大概见了三四十家投资方,跟利欧见了两次就确定了。我们接触利欧觉得他们还是很有本事的。当年利欧上市的时候,王相荣是A股市场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后来利欧的转型是相当成功的。它原有的业务是水泵和机械制造,做得不错但是市场也是有瓶颈的。后来进入了营销,后来他并购的团队跟他们合作也特别好,几个代理公司也帮他创造了非常多的利润,接下来他们想进入汽车。我们跟他们一讲,他们就明白这个事情了。他们几个核心管理者全开的是特斯拉,他们又代理很多汽车广告,所以虽然他们没做过汽车,但是对汽车是极为了解的。说到前期对我帮助比较大的人,黄明明算一个。他很多时间都扮演着我们CFO的角色。包括跟华兴沟通,他都大量参与。他跟我见了三四次包凡。因为包凡是资本圈里水平最高的。我说我们过去资本能力不强,一定要找个最好的人来帮我。我们聊的内容,包括资本发展方向,还有以什么方式去拿钱,什么时间节点去拿。
其实在见包凡之前,我们就想到了认购的份额是6亿人民币,包凡说为什么不出去多见一圈投资人?我们又见了一圈,这对我们提升是很大的。投资人会问很多刁钻的问题,比如生产资质,到底能不能造出来车?这些问题都是正常的,有些问题就是我们的盲区,需要我们去解决的。我们的商业模式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成熟。我们融资的时候,忽然出现A股又一轮巨大的下跌,就是春节过后。幸亏我们多见了一圈投资者,所以融资过程也很顺利。最后6亿认购额不够,大家都想投,我们就往外扩,按照8亿去做。最后融了7.8亿人民币。B轮再融资时,肯定是PE级别的,因为规模要10亿以上了。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年初,我们还会启动新一轮的融资,因为还有第二辆车的投产,这也需要很大一笔钱。
本文来源:中国企业家
责任编辑:张彬彬_NT502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我在无限极第一次买产品,卖多少元才能当业务员并且每月返10%?具体购买金额和点数各是多少?好像一万多_百度知道
我在无限极第一次买产品,卖多少元才能当业务员并且每月返10%?具体购买金额和点数各是多少?好像一万多
我有更好的答案
第一次至少要10580元,498元办卡是原价,然后剩下的钱就是上10%的。
采纳率:17%
或者多个人。然后当月消费满12000元首先要自己原价买产品满498元,送您一张无限极优惠卡,然后您在推荐一个人办卡,你本人可以消费2000元其他人消费10000就可以10%。或者您本人就消费基础300元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无限极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满期返还本的骗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