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当前双一流建设的认识对经济建设的作用

新发展理念:“双一流”建设的新路向_参考网
新发展理念:“双一流”建设的新路向
宋丹 曾剑雄 高树仁 刘晏如摘要: 不断深化的新发展理念研究,凸显了“双一流”建设的新路向。新发展理念是新时期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理念,其对“双一流”建设同样具有深远的价值意蕴。新发展理念是一个体系严密、相互贯通的整体与构成要素间关系的集合性理念,其中,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与共享发展分别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动力、合力、内在品质、格局与根基。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双一流”建设,不仅有利于突破结构之困和发展瓶颈,还有助于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精准发力”。关键词:新发展理念;双一流;新路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7-07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基金项目“制度伦理视域下高等教育公平实现路径研究”(BIA150115)作者简介:宋丹(1968-),男,吉林梅河口人,管理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曾剑雄,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高树仁,辽宁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刘晏如,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时期,党中央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仅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具有深刻、长远的理论指导意义,也对“双一流”建设具有引领作用。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国务院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为高等教育,特别是“双一流”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具体的发展路径[1]。为了加快“双一流”建设进程,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创新发展为核心动力、以协调发展为合力、以绿色发展为内在品质、以开放发展为格局、以共享发展为根基,努力突破“双一流”建设的结构之困和发展瓶颈,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精准发力”。一、新发展理念对于大学改革发展的 价值意义(一)新发展理念契合大学改革发展总要求新发展理念不仅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2]。大学的改革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坚守传统与改革创新中激发主体活力,需要在社会逻辑与教育逻辑间寻求发展合力,需要坚持大学共性与特色相结合以培育未来竞争力。这些问题是大学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综合反映。当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国事关全局、根本、长远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发展着力点。毫无疑问,新发展理念不仅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及大学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理念是大学改革的先导,理念的价值在于影响大学实践,使大学朝向有价值的目标行动。因此,想要有效地响应大学发展改革总要求,既需要我们追问当前的国内外现实形势,更需要深刻理解和认识新发展理念,并以新发展理念作为大学发展改革的引领思想,积极开展实践探索,深化大学发展改革。在大学改革发展中,将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嵌入大学发展演进过程中,有助于深化大学发展动力认识、发展格局认识、发展品质认识、发展空间认识、发展目的认识。总体来说,新发展理念从世界发展大势和发展观的历史嬗变中认识治理过程的协调与整合,针对碎片化问题强调治理过程的整体性,突出治理目标的全面性,契合了大学改革发展的总体性要求。(二)新发展理念回应大学改革发展的元问题在高等教育哲学领域,布鲁贝克对大学发展基础做了“认识论”和“政治论”的划分。大学发展究竟是以“知识至上”还是秉持“社会取向”,在高等教育界互相竞争、此消彼长。大学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始终被这两极思想所困扰,即大学存在根源、发展价值与本质意义的思索与拷问。大学的核心是知识,大学的动力是创造,价值根本上说是人的价值,服务社会乃是必须承担的责任。无疑,大学必须守望其知识原则,大学的经济现象和社会责任同样不可回避。现代大学的改革发展需要理念支撑,这些理念包含了大学理念“大学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为什么是”以及“大学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为什么做”的看法。大学的发展改革不能离开理念的指引,理念起源于政治生活、哲学生活与日常生活,即使没有成文的“客观化”理念,其总是以特殊的存在形式渗透于日常组织行为[3]。其实涉及行动的官方话语和所有政策文本是理念的制度化表征。没有理念支撑的大学发展改革,很可能会出现目标不清、任务模糊、范围差距大的情况,使得整个大学发展改革略显混乱,轮廓不清,不利于我国大学的进一步发展。新发展理念是一种融合认知基础、政治维系、文化传播、社会培育、价值选择的整体性存在,并从整体性理论出发将发展本质凝练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尽管在大学发展改革上,高校有诸多可选择的个性化路径,但新发展理念不仅真实反映了我国在新常态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矛盾与问题、解决路径和价值取向,也回应了我国大学发展改革的方向,无疑其应成为引领大学发展改革的思想导航和行动指南[4]。大学发展要走出“没有灵魂的卓越”,就要坚定理念信念,重塑理念信心,找回“根植理念、触及元问题、面向发展”的理念自信。(三)新发展理念开拓大学改革发展的新视角高等教育发展环境的复杂性变迁,催生大学要超越自身的传统性藩篱,在与现代社会的互动中,摆脱自身的发展惯性,实现大学的现代化转型。回应高等教育改革需求的涌现性,必须依托新的理念和视角,通过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与教育力量,通过多主体的协同参与、协调配合、协作创新,形成教育合力。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學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要求与改革任务等,一场深刻的大学变革悄然地在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中升起。战略思维由思维的高度、广度和深度3个维度构成,追溯历史、立足现实、放眼国外既决定了思维的高度、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战略选择的品质[5]。战略地位决定“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思维,而战略思维是“规划全局性、创造性、系统性思考问题时的思维活动过程”,其核心要点在于“抓住机遇,抓住重点,统筹兼顾,推动全局发展”[6]。将新发展理念引入大学改革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为其提供理论指导,站在理论的高点上思考问题,还有助于开拓大学改革的新思路,以便更好地为其服务。新发展理念融入“双一流”建设,有助于打破定势、突破常规、改变思维,增添大学发展的前进动力[7]。新发展理念不仅统筹兼顾各个环节、不同部分、协调联动,改善大学发展环境,引导高校坚定理念对引领大学健康发展的信心,还有助于高校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先进理念,彰显“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观。因此,在建设“双一流”进程中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明晰“双一流”建设的改革任务和重心,促使大学改革的发展路径更加科学合理,从而确保“双一流”建设健康发展,取得实效。
二、新发展理念与当代中国“双一流”建设的契合性在高等教育新常态的现实情势下,新发展理念是推动“双一流”建设的理论指导,只有精确认识和科学判断新发展理念,才能更好地把握、适应和融入“双一流”建设。因此,为了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必须把握“双一流”建设的时代特点,即将“双一流”建设的机制重构、区域布局、良性竞争、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新发展理念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完美契合,确保我国“双一流”建设航船破浪前进。(一)创新发展是“双一流”建设“机制重构”的核心动力创新发展是由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方面组合而成的综合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解决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总体方案》在四条基本原则和改革任务中分别指出,“双一流”建设需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深化高校综合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构建社会参与机制[8]。由此可以看出,实现“双一流”建设的最大阻碍乃是体制机制的固化,机制重构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当前,制约我国“双一流”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机制固化,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需要突破最为关键的机制障碍。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中,我们要清楚地意识到我国高校运行的内部机制已经成为高校办学模式趋同化、学科建设重复、人才培养质量低的根本性源头,制约着我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培养世界一流人才乃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性所在。在12年前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可能要归根于现存的人才培养机制或其它机制的弊端。因此,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不仅要着眼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还要结合世界一流大学的运行机制改革,出台一流机制保驾护航。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时,坚持以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有助于加快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机制重构提供发展动力。(二)协调发展是“双一流”建设“区域布局”的合力“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的提出无疑为重新审视和改善我国目前“211工程”、“985工程”重点院校建设政策所引致的区域布局不均衡现状提供了契机,借此可改变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重点院校分布不均衡的局面,由此可见,实现“双一流”建设要关注区域布局。合理的区域布局是我国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必备条件之一。具备区域合理布局导向的新方案的颁布与不断推动,使得各地区纷纷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如广东省率先推出了“高水平大学打造计划”,改变高等教育大省的尴尬境地,实现高等教育强省的建设目标;山东省启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整合全省力量、集聚高等教育资源与经济优势,形成发展合力,重点扶持6所省属高校一流大学建设;甘肃省启动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重点建设一批高学术水平、优势突出、特色显现与服务能力强的一流学科。除了以上几个省份采取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计划外,其它省份也不甘落后,立足于区域特色,提出建设一批省内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计划。想要实现合理的区域布局,必须统筹推进各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协调发展,促进一流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避免重复交叉,重复建设;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各项事业整体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其不仅是破解目前我国存在高水平大学区域分布非均衡的合力,也是协调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学院四对关系平稳运行的关键所在。因此,不管是从高校的区域布局、高校关系,还是高校内部运行来说,协调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的粘合剂。(三)绿色发展是“双一流”建设“良性竞争”的内在品质《总体方案》明确指出,“211工程”、“985工程”重点高校建设方案下已经形成的身份固化、公平缺失、竞争缺失的高等教育发展局面,极大地影响了普通高校办学的积极性,损伤了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双一流”建设引进动态竞争机制,有助于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身份固化”、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不平等竞争的弊端,为一些基础较好的普通高校构建一个良性竞争的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总体方案》为他们提供了合理和平等竞争的平台,激发其自身内在积极性,努力争取任何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机会。总之,“双一流”建设蕴含了良性竞争的时代特点,有助于扭转竞争不公、竞争缺失的现状,为普通高校发展提供科学利用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资金的条件,构建了更公平、更良性的竞争环境,为普通高校的发展打开了缺口。“双一流”建设引入的动态竞争机制体现了国务院在遵循和把握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教育发展规律、把握教育发展规律的本质、提升直面竞争不公与竞争缺失等问题和提高解决不良竞争问题的能力,以便一流大学建设呈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态势。绿色发展理念乃是“双一流”建设的内在品质,更注重普通高校间的竞争问题以及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的竞争问题。绿色发展理念的融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地位歧视和不平等竞争的局面,促进了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使他们可以共同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方向努力,形成一个全面的、合理的、公平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四)开放发展是“双一流”建设“国际化”的格局《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9]。可知,“双一流”建设需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进一步融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纵观国外的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已经成为他们推动一流大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尤其世界一流大學不管是在服务本国上,还是在面向世界上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时期,国际化俨然成为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时代特点之一,其不仅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要求。“双一流”建设把国际化当作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前瞻性的办学战略和核心竞争力,对一流大学来说都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需、更是一种格局追求。通过引进国外更先进、更多元化、更多类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推进大学发展的国际化进程,不仅可以为本国的大学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和交流平台,促进双方的资源互通、迸发教育活力,提升国际影响力,也有助于增加本土一流大学与国外一流大学的契合度,使我国一流大学的未来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发展态势。不管是一个国家的视野还是一所大学的视野,都会决定他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因此,引领““双一流”建设的理念必须具有全球视野。然而,“开放发展”理念正是立足国内与全球视野的统筹,具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将其作为理念指引,不仅有助于我国大学拓展发展空间,走向世界,为学生提供国际化教育,为大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才,还可以提升我国一流大学的国际格局和地位。
(五)共享发展是“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的根基《总体方案》出台一年多以来,强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引起国内学者的深切关注。他们对大学的基本职能——人才培养做了探讨,从不同的角度解析大学应该回归人才培养本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曾庆伟认为,真正的一流大学应该以培养一流人才感到骄傲与自豪,想要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出一流的人才,需要大学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强化内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0]。常州大学党委书记浦玉忠认为,“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流人才[11]。因此,大学应该回归初心、紧扣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五位一体“跟进式”人才培养体系,达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才路径、全面发展,进而能够对学生精准施教,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流的人才。其本质就是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认为,大学应该回归人才培养本位,履行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12]。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人才培养的基础,“双一流”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马廷奇认为,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一流的大学必须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要有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13]。由此可见,我国学界普遍认可一流大学建设要注重人才培养,培养拥有一流人才的学校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要牢固“双一流”建设的人才培养根基,需要积极引入共享发展理念,让“双一流”建设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成果共享给所有学生,让学生们享受到人才培养的红利。坚持共享发展,实际上就是将人才培养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其有助于大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差异,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牢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基,从而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一流人才。三、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双一流”建设的路径新发展理念要始终服务大局,自觉融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发展主流,在“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在总体方案实施中承担主力军,为我国“双一流”建设提供科学的引领性向导。(一)创新发展:跨越“后劲不足”困境的根本出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虽然已经在科技创新上取得巨大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动力不足或后劲不足的尴尬境地。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中,我国必须认真对待和正视“后劲不足”的问题。毫无疑问,创新发展成为突破这一难题的根本出路。创新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动力,因此,必须把创新摆在一流大学发展、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位置,通过以问题导向推进理论创新、以提炼实践规律推动制度创新、以科技创新倒逼理论回应,促进理论创新与发展、以营造包容试错的文化氛围,保障文化创新,最终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我国高校能够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现在面临的困境主要还是理念的缺失和机制的固化,突破这“两种困境”需要在遵循和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创新激活大学发展的动力,建构新一代的办学理念,为机制重构提供理論基础。要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高校需要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树立起理念自信,完善高校内部与外部运作机制。只有真正解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后劲不足的困境,才能使创新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方向发展、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地位的核心动力。换言之,即便不能完全解决我国大学发展“后劲不足”的困境,如果始终坚定创新发展理念,为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提供动力源泉,也能够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形成发展的氛围与势头。(二)协调发展:优化区域布局、增强发展整体性的关键之举在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我们鼓励一批高等院校先发展起来是可行的。但是,现在我国要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建设目标,那么就得注意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一系列社会矛盾与问题就会不断加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协调发展方面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突出问题,即重点高等院校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区域的重点高校发展不平衡。在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硬实力的同时,必须牢牢把握《总体方案》中所体现的区域布局的时代特点,正确处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所遗留的区域不均衡问题,促进各省区域重点院校建设的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发展理念主要针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协调问题,如地区、城乡、产业间等不协调、不平衡与不可持续。协调发展就是要处理好发展的区域间不平衡、不协调关系,着力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长期存在的不协调问题,注重平衡发展结构,缩小区域差距,以便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地建设“双一流”,构建区域间协调、和谐发展的动态关系,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协调发展。总之,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目标,必须在优化区域布局、增强发展整体性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将协调发展作为优化区域布局、增强发展整体性的关键之举,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形成平衡发展的新结构,进而全面推进我国“双一流”建设。(三)绿色发展:添加良性竞争的强劲“理性动力”《总体方案》的提出不仅为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普通高校带来新曙光,也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但面对良机,普通高校要保持理性而不应该呈一时之勇、不顾自身的长远发展,做出错误的判断与决策,举全校之力建设所谓的“双一流”,最终使自己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里。普通高等学校想要在“双一流”建设浪潮中得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着眼于高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以绿色发展促进内涵建设。对于普通高校而言,需要高度重视并正确认识自己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理念,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以内涵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普通高校想要真正能够做到《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的具体目标与改革任务,避免迷失在“双一流”建设的漩涡之中,绿色发展是我国普通高校发展自身、参与竞争的最佳选择,能够为他们添加强劲的理性动力。因为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绿色发展不仅能够使其遵循和把握教育发展规律,而且还能为其打下一针镇定剂,使之始终保持理性,克服各种不安与浮躁的心理、坚信自己能够有所为、有所不为。换言之,普通高等学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就要把绿色发展作为竞争舞台上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性动力,使自己能够在精准把握自身办学定位和建设目标、紧紧围绕自身独特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做到厚植特色学科优势,以特色学科带动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优质师资助力发展、扎根地方与行业,把握服务地方需求,以服务地方引领发展。
(四)开放发展:实现积极融入者向主动塑造者转变的必由之路历经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先后经历了“一味趋同,被动融入”阶段、“和而不同,主动融入”阶段和“双向互动,主动塑造”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学习、引进为主的单向性输入,处在以“单向流动”为主的境地。在国际化进程中,我国既要积极融入世界,学习其它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更要立足于本土丰富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明确角色定位。其实,我国不缺乏丰富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有不少学科都已经跻身世界一流的地位。因此,我们在强调“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切不可妄自菲薄,忽视“开发国内优质教育资源”,而是要与国际高等教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不再是我国单方面了解世界,也要让世界了解我国,实现双向互动。开放发展理念的出现,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不二选择,可以通过开放发展最终塑造成自己就是国际化的形象,提升我国大学的国际地位。开放发展是我国大学在国际化进程中,实现从积极融入者向主动塑造者转变的必由之路,其核心就是共赢发展。因此,在国际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在“引进来”、“走出去”上双向发力,实现从“单向流动”到“双向互动”的转变,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总之,随着“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的出台和大学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日益加深的。因此,我国大学要加紧与世界大学的联系。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我国大学应坚持以开放发展理念为大学拓展办学空间,走向世界,向更高阶段的国际化发展,积极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最终提高我国大学在国际高等教育中的话语权,提升大学的国际地位。(五)共享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回归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学术界对“双一流”建设进行了深度研究,一致认同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人才培养,因为一所学校的基本职能归根结底就是培养人才。我国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那句震惊教育界的话,“为何我们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曾引发了我们的深思,其实“钱学森之问”的实质就是人才培养问题。人才培养问题经过了漫长的研究与再认识,可以将其理解为强调对人培养的作用问题。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功能就是要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现实是,虽然我国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社会的期盼和要求相比,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培养出的学生质量还不能够达到社会的要求,甚至出现了高校人才培养危机。世界上的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没有摒弃最基本的、根本的大学职能即人才培养,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建设以一流人才培养为己任的世界一流大学,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首位,真正地做到回归人才培养本位,实现“发展为了学生,发展依靠学生,发展成果由学生共享”的目标。在“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中,已经明确指出,要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共享發展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回归人才培养本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以共享发展作为“双一流”建设的理念导向,才能够做到把学生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其惠及更多的学生,让学生享受更多的改革与发展成果,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要真正做到坚持以学生为本,回归人才培养,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原动力,推动““双一流”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其最佳选择就是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明灯。四、结语新发展理念虽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矛盾、问题的新认知和解析回答,但其对大学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不仅契合大学改革发展的总要求、回应大学改革发展的元问题,还开拓了大学改革发展的新视角。因此,站在理念的战略高度审视“双一流”建设,挖掘大学发展的内在潜力,将新发展理念嵌入大学发展演进过程中有助于深化大学发展动力的认识、发展格局的认识、发展品质的认识、发展空间的认识、发展目的的认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有助于创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机制;有利于优化结构布局,形成区域有机协调、整体快速发展的新局面;有益于营造良性竞争的人文环境,形成注重内涵、质量、特色的大学发展模式;有助于拓展办学空间,走向世界,形成大学开放发展大格局;也能够让学生共享大学改革发展的成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参考文献[1] 钟秉林,方芳.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2016(4):4-8.[2] 王钰鑫,周利生.论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J].理论月刊,2016(8):21-27.[3] 周作宇.大学理念:知识论基础及价值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1):90-107.[4] 蒋昌忠.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双一流”建设[EB/OL].().http://.cn/article/944.html.[5] 许达哲.战略思维的基本方法[N].学习时报,(7).[6] 尹达,申大魁.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思想理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8):122-124.[7] 周浩波,杨颖颖.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66-171.[8] 熊晓琳,王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需建联动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6(8):34-36.[9] 周光礼.“双一流”建设的三重突破:体制、管理与技术[J].大学教育科学,2016(4):4-14.[10] 曾庆伟.内涵发展: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J].教育发展研究,2016(Z1):3.[11] 张艾情,曾智.“双一流”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N].新华日报,(16).[12] 李晓红.回归人才培养本位 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J].中国大学教学,2016(5):4-8.[13] 马廷奇.“双一流”建设与大学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9):9-14.
大学教育科学
大学教育科学的其它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一流建设的认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