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魅族e3发布会发布会不给参会者提供来回路费和住宿费

小米华为都往高端走,魅族为啥还在走老路?-消费电子-与非网
&没钱啊!&昨天魅蓝E2发布之后,当被媒体问及今年会不会考虑冠名综艺节目时,科技副总裁李楠回答得很干脆。
他说,&2015年是非常明确的规模战略,谈的就是销量、销量、销量。从2016年开始,包括2017年,我们是利润优先的战略,所有问题就是利润、利润、利润。&
前段时间曝出的裁员事件,再加上宣布,让人们把目光重新聚焦到了这家来自珠海的手机厂商&&魅族身上。从最初视为仇敌,处处跟小米较劲,再到去年小米跌落神坛,OPPO、vivo异军突起,人们突然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两年一直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魅族,似乎悄然掉队了。
与小米较劲
先翻出一个比较老的故事。
&我并不怕他,只是恶心他。曾经以天使投资人身份利用高新区领导关系接触我套取魅族的商业秘密。从整体理念到手机如何做为何这样做,开发流程到供应商选择,生产和销售,公司状况和计划到核心人员介绍和接触及财务报表.。.在他一次次的诚意和领导好心敦促下我完全被进了圈套。所以请不要在此谈论他们,还我清静。拜托&日,在小米手机发布会过去三天之后,黄章以他惯用的网络ID&J.Wong&在魅族互动社区上回复某网友主题。
从这之后,黄章与雷军两人的交往被翻出,背后藏着的故事是当年雷军想做手机,有考察过魅族,并准备入股魅族。在这期间雷军与黄章讨论了很长时间,但是最终雷军却选择了自己做手机,成立小米公司,和魅族成为&友商&。黄章很生气,经常骂雷军是盗取商业机密的大骗子。
魅族与小米这两家公司也因此没少明里暗里地较劲。手机厂商的新品发布会,iPhone通常都是必选的对比对象。但魅族不同,在2016年之前的两年,发布会上能把小米手机比下去,魅族似乎总能获得某种胜利的快感。甚至在2014年的时候,魅族为了新手机的宣传预热,还做出了&卡慢丑,小米造&这样争议十足的文案。
图:魅蓝E2发布会聚集在场外拍合影的魅族粉丝
雷军与黄章之间的旧事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说得清。不可否认的是,在小米开始做手机的那几年,两家公司无论在手机概念,或是在用户定位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定位追求高性价比的年轻群体,强调用户体验,自己做系统,粉丝营销等等&&
日,首款小米手机1正式发布,凭借超高的性价比和&饥饿营销&互联网模式而轰动一时。日,小米发布红米手机,开始将战场瞄准到千元智能手机,也正是这一年,小米手机全年出货量从2012年的719万台飙升至1870万台,到了2014年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全年出货量达6112万台。
两个看起来没啥区别的手机厂商,命运却是截然不同。习惯身居幕后摆弄自己那摊事儿的黄章曾一度把魅族带到悬崖边上。创始人黄章对产品极致的追求成就了魅族,也把这家公司带到了另一个极端:一家以黄章为中心的家族企业。产品经理的一些想法也难以实现、高层缺乏期权等激励措施、员工没有归属感等等。
在2014年5月,魅族原副总裁、UI设计总监马麟曾带着一部分总监和高级经理出走,跳槽加盟乐视,一时间仅UI部门就有十位以上骨干离职,软件部门一个星期左右人就走光了。魅族一直引以为豪的Flyme系统,也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元气大伤,直到去年发布的Flyme 6才算真正的恢复。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故事。在2014年春节前的一个傍晚,白永祥、还有李楠、杨颜等几个魅族副总裁,齐刷刷跑到黄章家里,进行了一场气氛紧张的摊牌。三个人把公司面临的内忧外患一条条摆给自己的老板。让黄章意识到魅族的品牌定位出问题了,曾经小而美的精品路线需要改变了。
转型:引入外来资本
魅蓝救了魅族一把。魅族副总裁李楠文笔了得,他在2013年的时候曾写了一篇文章:《性价比高的都是垃圾》,内容如题,总结起来就是便宜没好货。曾引起了较大的争议,然而后来魅族卖得最火的,恰恰就是性价比高的魅蓝系列手机。
日,魅族发布全新品牌魅蓝,同时发布魅蓝首款手机产品魅蓝Note,主打高性价比,对标小米的红米系列。、如今魅蓝这个品牌已经发展出了3条产品线:魅蓝、魅蓝Note以及魅蓝E系列。在2016年4月份,魅族公布了一项数据,魅蓝系列15个月总销量超过2000万台。
在此后一片唱衰小米、全球手机出货量增长缓慢的2015年与2016年,魅族也迎来了一波爆发式的增长。其出货量从2014年的500万台,飙升到了2015年的超2000万台总销量,年增幅高达350%。不过代价也很惨重,年净亏损达到10.37亿元。
黄章那一次复出,除了品牌定位的改变,还给魅族引入了外来资本。
日,阿里巴巴宣布斥资5.9亿美元入股魅族科技。同时,海通开元基金也将投资魅族6000万美元,这是魅族首次引入战略投资者。紧接着日,魅族又获得了包括天音控股在内的多家企业的投资,总金额为5.4亿元。
关于阿里的入股,当时有报道认为这背后还有一个2000万台年出货量的对赌协议,不过官方并没有承认。
有了钱之后,魅族的营销方式也有所改变。学苹果一年发一款旗舰产品显然是行不通了,虽然这个时候魅族已经有了魅蓝这个子品牌,但魅族的产品线还是不够丰富。于是,魅族2015年-2016年,开始了把发布会当做演唱会来开,每场都请明星驻唱,同时加大新品迭代,光2016年魅族就发布了14款新品。
&发布会这件事本身没有问题,综合来算是成本比较低的推新品方式。&一名前魅族公关团队员工告诉媒体。相比其他厂商铺机场广告、动辄上亿元冠名热播综艺节目,通过这样的方式在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上获得大量的曝光,这种营销打法,对于魅族来说,确实投入小,回报高。
华为OV、金立等手机厂商这两年在营销方面的大手笔砸钱,就连一贯在营销上有些吝啬地小米,去年也开始找代言人了。而魅族看着演唱会式的发布会开得很火,其实营销方面一直很精打细算,根本原因就是文章开头李楠说的:&没钱!&
魅族的亏损一直延续到了2016年上半年。根据天音控股披露的信息显示:魅族2016年上半年营收70亿元,净亏损超过3亿元。到了今年年初,魅族宣布公司下半年扭亏为盈,并且公布2016年总销量为2200万台,年增幅10%。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魅族宣布开始准备IPO。
IPO,有戏没戏?
&魅族没戏!&
聊起魅族,一位业内人士对媒体表示:&真正赚钱的手机厂商,像华为OV,都不考虑上市。上市就是为了圈钱。&该人士认为,一个公司由低端转型高端,很难,且往往最后也不一定成功。红米系列卖得越成功,小米想做高端就越难,&屌丝&、&低端&的标签,会成为小米进军高端市场的最大阻碍。
这个道理放在魅族身上也同样成立。表面上看魅族MX系列相比魅蓝系列卖不动,是因为去年推出的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用户审美疲劳。实际上却是因为魅蓝的成功让魅族和小米一样,很难再从低端打入高端市场。
而另一位业内人士的观点则有些不同。他认为IPO是一家企业的最终归宿,以魅族目前超过2000万台手机的年出货量来看,选择上市这条道路并不意外。
根据证监会相关规定,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必须在盈利数据方面满足如下条件: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
但魅族想要冲击IPO,首先是需要持续的盈利。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如今已经迎来了洗牌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元器件成本上涨,再加上汇率下行,厂商们的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以至于刮起了一股手机涨价潮。
&千元机赚钱吗?&在昨天魅蓝E2发布会后的群访上,我问了李楠这个问题,他停顿一下,回答说:&千元机还是可以赚钱的,真实的赚钱的路径我们看得很清晰了。&
具体是怎样一个清晰的赚钱路径他并没有回答,只是说魅族去年配件赚了1亿元,软件上的营收也很好,具体数字不能说。在他回答的后半部分,还祭出了&消费升级&这套说辞。李楠认为魅族服务好年轻人,当他们换机的时候,进入职场的时候,升职的时候,仍然会选择魅族而不是苹果。
&去年扭亏为盈了,今年的财务肯定比去年更健康,今年魅族仍然可以赚钱。&李楠说,目前来看所有计划里,魅族保持不掉队就可以了,同时要培养赚钱的能力。魅族去年年底与高通的专利纠纷达成和解,同意向高通支付相关专利费用。在这个问题上,李楠说可能要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魅族才会打破万年联发科,推出搭载高通处理器平台的产品。
说起这笔专利费,双方并没有具体是说多少。但从没有和解之前高通把魅族告上法庭索赔5.2亿元可以推测出,这必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也就意味着,魅族今年除了既有的盈利,还要多赚出给高通的那几亿元,这注定是个不小的压力,也难怪李楠会说2017年魅族要利润优先。
&华为和荣耀可以归在华为系,OPPO和vivo可以归在步步高系,剩下的就是小米和金立。&李楠掰着手指头数了数排在魅族前面的竞争对手,&我们只看这几家就好。&当然这几家之外,还有苹果和三星。
从目前看来,华为推出了上半年的旗舰P10系列,荣耀也发布了旗舰的荣耀V9,三星推出了全视曲面屏Galaxy S8,OV暂时还没见新品动静,但是去年的旗舰还在热卖;而小米也于上周正式推出了旗舰机小米6,等了7年,终于不再1999元起,涨价到了2499元起;金立这周也带来了一款3499元起售的M6S Plus。
图:魅蓝E2
不出意外,魅族上半年的交出的应该就是魅蓝E2与魅蓝5s。魅蓝5s于今年2月份发布,相比上一代魅蓝3s最大的升级就是从699元涨到了799元起售。而魅蓝E是魅族去年下半年新推出的一个系列,在魅蓝中虽然是定位最高的,但也是卡在1500元左右的价位区间。这次魅蓝E2售价为1299元起,4+64GB版为1599元,依旧属于走高性价比路线的千元机。
黄章年初发微博说要重新出山,迎接魅族15周年所打造的梦想机呢?&今年可能出不来&,李楠说,可能要到明年上半年,并且今年魅族还不会有全面屏设计的手机产品,下半年是双摄。
更多最新行业资讯,欢迎点击与非网!
与非网专栏作者招募
你也许是工程师甲,每天默默画电路板、写代码;
你也许是高校老师乙,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传授知识;
你也许是项目经理丙,每天为得到客户认可而赶工、奔忙;
不管你身处何地是何种身份,只要你是电子领域的从业者,就一定有对这一行业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可能你已修炼成资深行业观察家,如老师那样真知灼见;
可能你善于分析行业趋势,如侃侃而谈;
可能你精通某一项技术,如那样精讲技术而不失幽默;
可能你善于发现身边的工程师故事,如般娓娓道来。
也可能你和他们都不同,有自己想发表的观点,这样的你都是我们在等的人,只要你准备好了,&与非网专栏作者&就会成为你的一个标签。你不再是普通的路人&甲、乙、丙&,而是工程师和电子产业的发言人。
我们给专栏作者的展示机会:
1. 与非网主站【与非原创】栏目的集中展示:
2. 与非网主页:首页焦点、行业发现的重点推荐
3. 与非网微信:原创推送,直达核心行业读者
4. 如果专栏内容热度很高,我们还可以帮助联系相关出版社洽谈集结出版。
成功取决于行动力,赶紧将你的职场态度和行业观点进行整理、提炼成专栏大纲吧,以&专栏作者+大纲名称&为主题,发送到:editor#eefocus.com(请将#替换为@)即可,或者你还有些疑惑想更多了解专栏作者的情况,也可以加小编的微信+qq:详谈。
与非网专栏作者,我们等你!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该产品只需用户绑定一个WiFi即可,此WiFi下连接的设备可为用户提供生长因子,连接的设备越多,提供的生长因子也越多。而所谓的生长因子是指WiFi节点的贡献计量因子,可帮助用户获得米粒,用户在得到米粒后可用它兑换相应的奖品。
发表于: 09:36:00
像魅族、乐视、酷派、中兴和联想这样的中国品牌增长势头都突然停止了,很多品牌都只瞄准1%的市场份额。
发表于: 11:12:03
高管带亲信空降、铲除异己这事,在企业并不鲜见。当人们已默认这类现象、视若无睹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两个不接受的人站出来,发起对抗。2018年,本应是颓势中的魅族决定成败的时间。
发表于: 09:45:39
去年小米几乎没有一款手机用的是联发科的处理器,无论是P30,还是P23、P25,小米都对它们不感兴趣。 那么今年的小米是否会延续去年的策略弃用联发科处理器了?
发表于: 13:59:07
近期,中国手机市场的坏消息不断,在2017年第一次出现年度下滑之后,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了四分之一的大幅暴跌,如此跌幅堪称史无前例。不过据台湾媒体最新消息,中国手机市场的低迷可能得到缓解,华为、小米等一线手机厂商,近期加大了芯片等零部件的采购备货。
发表于: 13:55:10
华为P20 Pro国行版上市至今已经有一周多的时间,从目前销售情况来看虽然其4988元起步,但是在线上线下都有着极高的热度。
发表于: 08:22:00
魅族15系列将在4月22日正式发布,作为魅族成立15周年的特别手机,该系列由黄章亲自出面打造,是众多魅友们最期待的那款手机。在新机发布之前,魅族15 Plus的安兔兔跑分成绩已经遭到泄露,主要配置规格也由此曝光。
发表于: 09:18:00
说起人脸识别,大家会很熟悉,这是人工智能领域较为火热的技术之一,而商品识别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摄像头识别商品图片或者包装二维码等,来识别这是什么商品以及商品背后各种各样的属性和场景。
发表于: 08:24:00
2016年10月的一天,江苏省江阴市秋雨绵绵。刘一卫和江朋被押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监狱关押,即将开始他们的监狱生活。刘一卫可能没想到,年初从新疆离开,就再也回不去了。
发表于: 16:42:18
针对美国商务部向中兴通讯发出出口权限禁止令,中兴通讯4月20日下午在深圳总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中兴通讯董事长殷一民表示,美国的禁令可能导致中兴通讯进入休克状态,对公司全体员工、遍布全球的运营商客户、终端消费者和股东的利益造成直接损害。
发表于: 16:35:39
与非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70212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 京ICP备:号被高通告,魅族是这样回应的-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被高通告,魅族是这样回应的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20:24:57
6月24日,高通一纸诉状将魅族告上法庭,以魅族未经授权使用高通旗下3G以及4G通讯专利为由,并索赔5.2亿元人民币,这一金额创下了近年国内手机市场最大的一笔专利侵权索赔额,同时也将本来顺风顺水的魅族带入风口浪尖。
据调研机构IDC的数据,魅族是中国第八大手机制造商,2015年出货量为2482万台。假如魅族此前按反垄断法后高通协议缴纳费用,这笔高额专利费对魅族而言也是不菲数字。
这一事件的最新进展是,6月28日下午,魅族公司紧急召开媒体沟通会,对高通诉讼一事予以回应。发布会现场,魅族向参会媒体每人赠送了一个黑盒子,这被外界解读为,魅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暗示与高通的谈判存在“黑箱操作”。
沟通会现场,魅族公司副总裁李楠表示,对于专利保护问题,魅族一直认为应该保护和付费,李楠承认了魅族产品中使用了高通的专利,但他强调,魅族是中国的企业,一直以来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根据中国的法律要求,高通的这种专利可以先使用再谈判,2015年发改委处罚高通前后,魅族与高通进行了实质谈判,可是谈判过程中面对非常大的困难。
“我想向大家详细解释谈判不顺利的原因,但是我不能说,高通谈判是完全的黑盒子,内容我们不能公开,一个标准专利需要公平合理非歧视。用户会问我么,为什么要为32G内存多付出专利费?面对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为了谈判,魅族说不出答案。”李楠如是说。
李楠反问:高通到底针对中国手机行业用哪种方式找谁家收多少?是否侵犯了三星、MTK的利益?李楠强调,高通把魅族告上法庭,说魅族没有诚意,你们可以看到我们的谈判有多困难。如果能争取到公平的谈判条件,肯定会缴纳这笔钱,短期内魅族产品也不会调价,但是从长远看,一定是用户为这笔专利费买单。价格最终会转移到消费者头上,这个时候争取一个合理的价格就十分重要。
针对国内已经有100多家手机公司已经与高通签订了专利付费协议,为何魅族没有谈拢的问题,李楠的回答是:我们要求的是平等的谈判对手,魅族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不依靠高通做大做强的企业,魅族没有依赖高通,我们做大做强了,所以有资格和他们平等谈判,按照不平等的原则交费,谈判不顺利固然遗憾,但是按照不平等标准缴费是错上加错。
值得注意的是,魅族过去多年来在手机产品中一直没有使用高通的解决方案。李楠对此表示,MTK、高通和三星的产品在交替领先,魅族会选择最好的产品,魅族不会全线使用高通产品,是出于产品性能的考虑,而非专利。 魅族:不带高通这样收专利费的 能够在十几年的行业竞争及多次洗牌中存活下来,对于中国大多数手机厂商来说实属不易。6月23日,成立13年的国产手机品牌魅族被高通告上北京知识产权局,索赔5.2亿元。据调研机构IDC的数据,魅族是中国第八大手机制造商,2015年出货量为2482万台。假如魅族此前按反垄断法后高通协议缴纳费 用,这笔高额专利费对魅族而言也是不菲数字。 尽管魅族存在市场多年,却仍属于二线手机品牌中的一员。如今,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手机行业利润低、生存压力大的困境愈发明显。曾经的“中华酷联”也只剩一枝独秀。越来越多的手机公司朝着精品化的趋势转型,在特定的市场上找到特定的目标消费群形成小而美的品牌,比如魅族、努比亚、美图、金立、一加手机等。如何在细分市场中找到生财之道,成为目前二线手机品牌的生存挑战。 ●不是不想交,真的太贵 高通提出,提供给魅族的专利授权协议符合中国的《反垄断法》,并认为,专利授权协议的条款应当成为魅族获取高通在中国基本技术专利的基础。这些专利应用在移动设备中,包括与3G(WCDMA和CDMA2000)和4G(LTE)无线通信标准相关的专利。 高通此前与魅族进行了谈判,希望根据高通2015年提交给中国国家发改委的改正计划签订专利授权协议。但经过多方交涉,双方未达成共识,魅族拒绝向高通支付专利费用。 高通法律顾问罗森博格认为,魅族不愿进行善意的谈判,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使用这些专利是违法的。故高通将其告上法庭。同时,高通指出,100多家其他公司已接受了基于改正计划的授权条款,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几家移动设备厂商。目前,魅族官方表示,此事正在确认中。 为什么魅族迟迟不愿意给高通交专利费?事实上,高通和中国手机厂商的专利问题并非魅族个案,大部分手机厂商都不愿意交专利费。 “原因在于太贵,贵到难以想象。”大部分业内人士对此都有着同样的答案。根据高通的协议,对于面向在中国销售使用的品牌设备的3G、4G必要中国专利的授权,高通将对3G设备(包含多模3G/4G设备)收取5%、对不执行CDMA或WCDMA网络协议的4G设备(包含3模LTE-TDD设备)收取3.5%的专利费;每一种专利费的收费基础是设备销售净价的65%。 在智能手机的热销期和增长期,高通专利费虽然收得价格极高,但是厂商销售得多,只要早点拿到高通芯片的供货,这点专利费可以负担。但是到了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整体销量都在放缓甚至下滑,高通继续收取高额专利费,就严重影响了厂商的利润。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部2000元的手机,需要缴纳2000元x 65% x 5% = 65元的专利费。而目前市场上该价位的手机都是超性价比,很多厂商微利润甚至亏损销售,高通按照整机收取的专利费虽然打了折,依然是沉重的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高通财报数据显示,中国是高通最大市场,上一财年为高通贡献了53%的营收,共计252.8亿美元,但反观手机厂商的利润情况却天差地别。 根据市场咨询公司CanaccordGenuity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三星占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的23.9%,苹果占17.2%。但从利润来看,苹果却占了全球智能手机利润的91%,三星仅占了14%。两家企业的利润合计占了整个产业的105%,因为大部分智能手机企业均出现了运营亏损。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当通讯模块变成智能手机成本中越来越小的一部份时,仅持有3G/4G专利的高通,还坚持按照整机出厂价格来收取专利费的做法,显得过时与荒谬。 另一方面,魅族反抗的背后还源自于高通正逐渐失去对中国手机厂商的威慑力。在2015年上市的处理器中,高通高端的骁龙810发热严重,而中低端的处理器采用公版的A53核心,性能要弱于竞争对手MTK。 中国主要的手机厂商华为、小米都在自己设计芯片,华为常年不用高通,而小米年初拿下了联芯,低端已经不用高通。同时,最近崛起的魅族和乐视都选择了MTK的芯片,中国手机厂商都在寻找替代品,专利费“拖一拖等一等”也就正常了。 ●争抢苹果空档下的细分市场 事实上,中国的手机企业过去几年一直被两棵“参天大树”压得喘不过气来:一棵是苹果的创新、一棵是高通的专利。中国国产手机品牌尤其是二线品牌一度在生死线上挣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调查发现,在苹果创新力减弱以及发改委和高通在垄断案上的和解之后,苹果销售出现下滑,高通的影响力也出现下滑的趋势,中国国内品牌抓住自主创新尤其是抓住细分市场和渠道,开始出现惊险突围,除了华为作为一线品牌成功成为中国手机领导者,二线品牌魅族、努比亚、美图、金立、一加手机等也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市场定位,开始填补苹果留下的细分空档。 随着手机市场的日渐饱和、竞争加剧,手机品牌已经从单纯比拼参数、价格,升级到了比拼用户体验、软件系统和资本运作能力。简单的降价促销在消费者中的吸引力在不断降低,加上手机生产成本的增高,以及对线下渠道的发力,都需要较强的资金实力。人口红利的退却、行业竞争和资本洗牌改变了国内手机品牌的生活环境。 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初,中国的手机品牌仍有540余家。而到2014年末,140家已经消失。IDC预计,自2016年开始的四至五年中,将会有超过30%的IT厂商破产。 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众多中国品牌最后的救赎。包括一加、乐视、酷派等品牌在近两年都相继在海外发力获得了生存的空间。但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如今新入局的锤子、努比亚、IUNI、美图等手机品牌正在尝试深挖细分市场需求,寻找错位竞争机会。 在主打拍照功能上,作为中兴打造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努比亚一直担当狙击小米等竞争对手的重任,而拍照则成为了努比亚的武器。坚持以实现“手机中的单反机”为目标,并为此申请了诸多专业摄影等专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努比亚高级副总裁、智能手机总经理倪飞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努比亚在2016年的目标销量与2015年基本相同,继续维持在1000万部。之所以不敢高估,在倪飞看来,今年整个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事实上,以拍照功能起家的努比亚,一直以来都是个相对小众的品牌,用倪飞的话来说就是“美誉度有,知名度不够”,再加上之前比较依赖于线上渠道,很多消费者对努比亚相对陌生。努比亚团队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倪飞称,“这是我们需要打破的瓶颈。”在获得苏宁注资后,努比亚加快了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步伐。 同样在拍照上研发诸多“黑科技”的还有美图公司。与努比亚不同的是,美图进军硬件领域更像是资本布局的重要一环。既是美图软件产品的自然延伸,同时也让其生态更加清晰。 根据美图提供的数据,目前美图系App的全球覆盖设备数已经超过10亿台。其中,美图秀秀用户数4.4亿人。2014年,美图公司共完成了A、B、C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为3.6亿美元,C轮融资后美图公司估值达到20亿美元。这些数据都是美图秀秀做手机的底气。 作为手机领域的跨界者,依托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美拍等软件,美图公司沉淀了内容和粉丝的关系,构建了一个相当有竞争力的影像社交产品矩阵,而美图手机从第一代开始就专注于拍照,尤其在自拍方面,一度加速行业的军备竞赛。由于针对人群精准,前几代美图手机都是火爆热卖,其中不乏明星及级用户。 去年底,美图公司CEO吴欣鸿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硬件营收已经是美图营收的重要组成。“爱美是女人的天性。”这或许是美图公司产品备受女性用户追捧的核心原因。那么,爱美、爱自拍与消费能力有什么关系呢? 《全球自拍粉皮书》分析指出,在中国用户中,每天自拍100张以上的用户,化妆品月开销3000元以上的比例高达30%,而每天自拍5张以下的用户这一比例低于10%。一系列调研结果显示,自拍越疯狂的用户,消费力越强,庞大的自拍人群同时也是中国的高消费群体,都是“背后的女人”。 在此背景之下,近日美图注册自拍无人机专利的新闻也流出。尽管智能手机市场已现红海态势,但吴欣鸿仍认为,在手机同质化的今天,手机在某些程度上还是未能满足一部分特定人群的需求,在这个看脸的时代,美图找到了撑起这家公司估值的故事。 ●细分渠道竞争加剧 渠道也是中国二线手机品牌比拼的一大痛点,一方面,OPPO等手机企业开始大规模采用明星+线下渠道的策略,另一方面,也有企业创新出小米式销售模式。 “现在的手机行业,大家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实际上细节决定成败,如果不坚持细节和品位,单纯拼参数、拼价格是没有意义的,特别是90后,他们根本就不缺钱。单纯比拼性价比好比脱裤子竞争,你把裤子都脱完了,你还去竞争什么呢?”前OPPO副总裁刘作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 2014年,刘作虎创业做一加手机,而他正在走一条与OPPO专注线下渠道截然不同的路径。在一加3发布会上,刘作虎对《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表示,一加手机今后在国内市场销售渠道上将完全聚焦线上,放弃线下。据悉,去年11月一加关闭了所有线下门店。 事实上,一加自创始以来,曾不断布局线下渠道,但不到一年时间,除京沪之外的实体门店,其他45家线下体验店全部夭折,业界一度质疑一加的生存问题。尽管创业以来,业界对刘作虎以及一加赞誉有加,但年产品销量始终徘徊在被视为“手机企业生命线”的100万台销量附近。 无法通过规模销售降低成本或许是一加关闭零售门店的主要考虑。按照刘作虎的说法,售价2499元的一加3如果再附加零售店销售成本,至少要卖到3000元以上。“今天很多人又在说线上不行了,事实上,始终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线上在下滑,在一个较长的周期里它会回归理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对于手机商而言,线上流量瓶颈已越发明显,小米、乐视等手机厂商不断向线下市场扩展。同时,在电商领域,一加面对的小米、魅族等对手都在密集地推出千元机,一加成立至今总共发布了三款机型,定价都在2000元以上,产品推出速度和价格在互联网品牌中均落下风。 去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做节目中表示,决定要抛弃黑莓,因为它不能拍照放音乐。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近期公布的全球智能手机品牌前五名中,华为、OPPO、小米挺进前五,一直主打音乐手机的OPPO,当之无愧成为二线手机品牌突围的典范,而更多的中国二线品牌手机正通过技术创新和渠道创新,突破苹果和高通二棵大树,努力成为小而美的创新者。
微信号:elecfan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魅族e3发布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