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国际物流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国际物流联盟"战略

您现在的位置:>
凤凰网专访:一带一路构筑中国物流战略通道 >
凤凰网专访:一带一路构筑中国物流战略通道
【万联导读】中国物流要做这个引擎,铁路应该作为大动脉支撑。作为幅员辽阔的大陆型国家,美国也是坐在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发展起来,但美国在高速铁路上远远落后于中国,至今没有建成一段远距离高速铁路。同样作为幅员辽阔的大陆型国家,中国可以坐在高速铁路上实现弯道超车。
&&& (2014年8月)今年六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其中,“战略性”三个字首次被写入国家中,这不但扭转过去把业等同货运业的误区,国家对产业地位的重新认定。   当前,各地纷纷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的中西部地区,以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代表的城市正加速发展产业,以期将自身建设为“一带一路”上的枢纽。但由于我国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将和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仍要画一个问号;同时,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大国的中国,如何构筑全球化的战略通道也亟待解决。   兼具和媒体人双重身份的《现代报》副总编辑杨达卿的观点也就具备了更广泛的传播价值。在与凤凰城市的对话中,他强调,“一带一路”也是宏观的国家设计,既涉及对国内资源的整合疏通,也涉及国际通道的嫁接联通。同时,他认为,要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要发展,需要站在国家布局和国家城镇化建设规划下,既要建设铁路、公路、民航等相结合的大动脉,同时也要考虑“最后一公里”等城市配送的微循环。   “一带一路”稀释美日战略包围   凤凰城市:从现代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具有怎样的国家发展战略价值?   杨达卿:从视角看国家推行“一带一路”战略,有三个大的背景是必须认清的:   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需要全球一体化的基础支撑。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要把优秀的外资企业“引进来“,要让优秀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把“中国制造”卖出去,要把外国商品买进来,这种“买全球,卖全球”的全球经济一体化,需要全球一体化做基础支撑。美国、德国、日本长期位居全球贸易大国也因为较早建立了全球一体化的体系,世界500强中都有他们的巨头。长期“一带一路”将利于中国构筑全球一体化的国家通道。   二是,中国经济全球突围呼唤建立国家战略通道。中国是全球硕果仅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国,也因此遭遇美日等西方国家的“非常待遇”:在东部和南部的海上通道上,美日构筑“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掐住了中国向东的海上生命线;在西部中亚地区,美日也在推行各自的“丝绸之路战略”或“丝绸之路外交”,钳制中国向西的陆上生命线。“一带一路”建设利于中国经济全球突围,利于构筑中国与周边邻国互利共赢的战略通道。   三是,中国全局性升级呼唤顶层设计和战略工程。长期以来,中国畸高,中国局限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滞后;中国国内与国际失衡,中国贸易已经长达20多年逆差。“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性工程,其建设发展由国家主席和总理推动,由国务院制定,这势必牵动各地政府携手共推,利于东中西地区联动,利于全国走向一盘棋发展。   凤凰城市:“一带一路”体系的建设跨区域、跨国境,中国如何与沿线国家携手共建?   杨达卿:全球贸易已经进入竞争阶段,是融合()、金融网(资金流)、信息网(信息流)等多元一体的集成链条,而“一带一路”也可以被看做中国的全球化传输带。建设这个传输带要战略定位,系统思维,集成打造,因为我们面临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十分复杂,中国是全球邻国最多的国家,陆地邻国14个,海上邻国7个。我们建设一带一路求互利多赢:建设“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利于解决与陆上邻国的互联互通,实现向西联通中亚、西亚和欧洲;建设“一路”即“面向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利于实现与海上邻国的互联互通,向东联通太平洋周边国家和向西联通印度洋周边国家。   越是复杂的地缘政治,越要求中国处理好与邻国的共生共赢。在“一带一路”建设上,我们可考虑以“蛛网战略”——生物界的蜘蛛在构筑生存网时,不会践踏伤害周围草木,而是结成利益共同体,“广结缘,少树敌”这是很好的启示。美国1999年在中亚推行“丝绸之路战略”和日本1997年开始推行的“丝绸之路外交”,都带着“弱肉强食”的霸权逻辑,而中国建设“一带一路”需要秉承“和平共处”精神,要像蜘蛛与邻里草木相处。建设“一带一路”,不是简单画几条干线,而要像蜘蛛一样织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网状体。其一,加速建设交通,以此作为“经线”连接沿线主要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投资沿线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交通干线和枢纽;其二,要横向以金融服务网、信息服务网作为“纬线”,以横向编队夯实互联互通。   东海的宫古海峡是中国同美洲、澳洲等进行商贸往来的战略咽喉;南海附近的马六甲海峡是中国同西亚、非洲、欧洲进行商贸往来的战略咽喉。这些咽喉要道都有日本商贸和美国军事“搅混水”(构筑“双重岛链”),威胁中国国际通道安全。如果一杯水被人搅混水,我们能直接倒掉;如果一池水被人搅混水,我们能直接抽干。但南海和东海正被人搅出一海混水,我们倒不掉也抽不干,但当我们注入的清水越来越多,混水就会越来越少,这就是我提倡“稀释法则”。建设“一带一路”需要用稀释混水的思维,积极融入进去稀释竞争对手,而不可轻易幻想以贸易战倒掉混水,或撤资形式抽离混水。因为我们的撤离反会给日美更多空间,我们动用贸易战,更容易让周边邻国对我们心存畏惧。   如何做?一则,要善于以联合投资或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沿线干道和枢纽建设,稀释美国和日本投资的影响力;二则,要加速人民币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换,稀释美元和日元的贸易金融控制力。中国和印度、俄罗斯等金砖国家发起的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也是在稀释欧美人垄断的世界银行,稀释日本人垄断的亚洲开发银行;三则,要加速包括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中国互联网和电商企业在沿线的投资兴业,从信息服务抢占服务制高点,稀释美日企业影响力。当中国在这些地方投资兴业越来越多,美日混水就会被越来越稀释。   新丝绸之路需“阿里巴巴们”构筑生态磁场   凤凰城市:古老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但今日商贸之路正被搬到互联网上,这将给“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及地区的生态带来怎样的影响?   杨达卿:丝绸之路历史上也是商贸和之路。未来丝绸之路上的商贸流通势必也走向电子商务化,这也将带来一个庞大的市场。其一,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有统计显示沿路17个国家的人口约19.39亿人,就占全球总人口约31%,GDP总量占世界7.21%。其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覆盖人口约30亿人,涉及经济规模约23万亿美元。可以说“一带一路”辐射地区是全球人口高密集地区,这也意味庞大的需求市场,而且像东盟和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国家多是发展中国家。因此,谁能在“一带一路”充分挖掘需求,谁就能享受源源不断的发展红利。   凤凰城市:如何利用电子商务等新平台,推动“一带一路”辐射国家和地区商贸和资源的整合发展?   杨达卿:“一带一路”覆盖众多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政治体制等,自然有不同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诉求。这就导致“一带一路”辐射地区看起来是一个大市场,其实也是一大盘散沙碎片。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正是用交通作为金线,把碎片化的区域利益串起来,连成一片。但怎么穿?怎么连?我主张除了需要强化中国与“一带一路”辐射的国家建立利益协商机制,做好制度上的顶层设计外,更需要大量平台型企业去落实。   需要什么样的平台企业?没有标准答案,但有许多参照。地球人能在地球上生活不会游离漂浮,因为地球有强大而隐形的地磁场及其产生的万有引力。如果一个企业能具有像地球一样的地磁场,就能产生强大的吸附作用。一个企业要具备这种万有引力,就需要有一个融合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意识流(文化)等多元一体的生态磁场,而阿里巴巴、马化腾等企业都初步建立了这种强大的商业生态磁场。“一带一路”覆盖的国家,虽然被不同的地缘政治诉求割裂成碎片或散沙,但具有强大商业生态磁场的企业,有可能把一路散沙串成一串项链。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或者说电子商务时代,重建“丝绸之路”,我们不能沿袭传统商业思路,要有新思路和新手段。中国不仅仅要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港口、公路、机场建设,还要把中国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先进互联网及电商企业带过去。这些企业具有隐形的商业生态磁场,能把沿线国家碎片化的利益吸附在统一平台上,并加速整合升级。   2013年阿里巴巴宣布将投资3000亿元,打造中国智能骨干即菜鸟网络。虽然这只是一个企业的创新举措,但借助互联网平台整合国家干道、枢纽(基地)等资源的思路,在建设“一带一路”上值得借鉴。建设“一带一路”不仅需要在国内有菜鸟网络式的集成服务平台,在国际上也需要建立类似的集成服务平台。今年7月,阿里巴巴与中国第二大国际海运企业中海集团旗下公司合资成立跨境电商公司,相信这类合作将有利好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一带一路”城镇化需要基于交通枢纽并重视民生   凤凰城市:中西部地区一直是国家开发的重点,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一些中西部城市进行了建设,打造交通枢纽。你怎样评价这一行动?   杨达卿:“一带一路”会推动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一条河流经某地,创造价值很有限,但如果人们沿河蓄水建塘,就可以插秧养鱼等,创造很多价值。“一带一路”主线像是一条条大河,大河流经覆盖的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如果仅仅是被流经,就很难享受大河带来的价值。但如果建设铁路集散地、国际航空港、国际公路港就仿佛沿这条河蓄水建塘,就可以养鱼带来红利。   中西部地区多是自然村落和城镇,没有现代工业和商业的支撑,尤其需要借助“一带一路”带来的延伸效益。目前,我们已经通过渝新欧、郑新欧、欧亚大陆桥等打通了向中亚、欧洲的通道。乌鲁木齐、喀什等地区就可以构筑集散地,建立大的枢纽。交通枢纽建成后,一些针对欧洲等地区的出口加工企业,就可能选择就地生产,加工,分解,包装,这也可能带来中西部地区人口的积聚,加速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   凤凰城市:西部地区城市是否具备了发展现代的条件?   杨少卿: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农业和矿业为主,产业布局不平衡,很难实现现代化商业的分解。西部地区还目前只有国家建设的有限的铁路和公路主干线,“毛细血管”不完善。要发展,配送“最后一公里”必需依靠完善的公路运输体系和门到门的配送服务体系。实现这些,仅有路还不够,还得有企业在当地入住,并建立一定销售和服务网络,以及门到门的体系。西部地区推进城镇化,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民生。   东部城镇发展中,往往没有考虑到的概念,只考虑到运输、交通概念。包括北京、上海等地方都患了大城市病,其中一大突出的病也是交通和病。比如,我们东部地区城镇建设,规划者只考虑到客运站,却很少考虑服务百姓民生的货运站和服务体系。物美曾提出一个问题:如果送一箱车卫生纸进城,可能不让进,而且这一箱车本身就赚不了几个钱。但如果这是一箱手机或奢侈品,利润会高很多。可是,百姓十天不需要手机可以活下来,十天不用卫生纸,就活的很尴尬。民生物品可能附加值不高,价值不高,但它是百姓所需。   另外,我们在城市配送问题上发现,蔬菜基地和蔬菜批发市场可能规划在城市的某一偏角,早上配送的时间都走某一条道,结果正赶上交通高峰,进城难,就因为城市规划不科学。如果规划好,就可以实现便捷配送,就近配送,或者说电商企业希望的半天配送和一日三送等。因此,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前期规划要考虑到城市在医疗、教育、交通、等服务体系的承载能力和科学布局。在以“一带一路”拉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中西部地区不仅仅考虑楼房建起来,还要多考虑百姓民生如何配置好,迎接电商时代的便捷配送。   铁路是建“一带一路”大动脉的必然选择   凤凰城市:在过程中,作为交通运输手段之一的铁路无疑发挥着巨大作用。今年国家对铁路的6300亿投资,或重点发展中西部,你怎样看待铁路对发展“一带一路”的作用?   杨达卿:铁路是建设“一带一路”上大动脉的必然选择。不能因为有2.6万亿元的铁路债就因噎废食,2.6万亿元的包袱确实重了一点,但是这跟我们过去的投资模式有关——过度依赖单一的国家资本,由政府来输血。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改变这种单一投资模式,而不是该不该再建铁路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第一次腾飞主要靠“中国制造”拉动,但制造业比重过高;如今,中国经济力打造升级版,第二次腾飞需要靠“中国服务”拉动,服务业比重要需提高。而业是“中国服务”的最具潜力的新生军之一。中国要做这个引擎,铁路应该作为大动脉支撑。作为幅员辽阔的大陆型国家,美国也是坐在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发展起来,但美国在高速铁路上远远落后于中国,至今没有建成一段远距离高速铁路。同样作为幅员辽阔的大陆型国家,中国可以坐在高速铁路上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南北是5500公里,东西5200公里,在漫长的大陆上做远距离,铁路是最经济、最安全、最快捷的。过去经济发展,一则过于集中发展东部地区,没有考虑到西部地区;二则过于投资发展公路,忽视铁路战略型价值。今天,要通过铁路调整资源的区域匹配和结构,一方面,把铁路投向西部地区,投向中部地区,投向交通枢纽和城镇人口密集度比较高的地方。另一方面,在结构上实现空运、铁路、公路,水运的无缝链接。   长期以来,中国从北京到乌鲁木齐只有一条铁路线,西部地区也生活大量少数民族,也渴望发展。如果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打通中西部,就能把东部的过剩的产业向西部输出,把新疆等地变成新的工业基地,枢纽,形成一个好的产业生态圈,综合金融、、商业、人文的发展。   浏览杨达卿的更多文章,请点击杨达卿-万联专栏链接:     作者简介:   《现代报》副总编辑兼北京新闻中心主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电视及网媒特约评论员、撰稿人。《前沿讲座》特约专家、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特约专家。个人专著:《为王》(中国发展出版社)和《羊圈困境》(中国财富出版社)。另参与《中国反围堵》章节写作。
作者其它文章
友情链接:孔夫子旧书网该图书“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已经找不到了, 为您推荐一些相同图书。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9.80九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10.00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25.00九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24.00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一版一印15.00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10.00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9.00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47.00全新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27.00全新装订:其它开本:版次:147.90十品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解析:&一带一路&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国际上最火热的新闻,无疑就是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根据相关人士分析认为,建设“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沿线发展中国家实现均衡、包容发展,也有利于中国自身扩大东西双向开放、加快经济发展转型。
同时,“一带一路”的成功举办,也引发了全国各地企业的强烈反响:
《美的集团:继续扩大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规模》
“公司在调研中表示,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美的集团计划进一步加速全球化步伐,继续扩大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规模。”
《“一带一路”战略下 中国企业迎来“走出去”的机遇和挑战》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房地产企业通过“走出去”,创造新的业务模式,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碧桂园为“一带一路”建设添砖加瓦》
“在我国“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企业抱团出海,让华山国际这类的建筑承包商有了跟多参与项目竞争的机遇,为企业带来红利。”
相关专家表示:目前企业面临的市场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财务部门如果能够及时把握政策发展方向,为企业进行科学的战略规划,排产排期、预先成本控制、站在管理角度参与企业决策,则可以为企业创造不可估量的价值,而“一带一路”则会为企业带来不一样的机遇。
毫无疑问,企业想要走上“一带一路”,首先要做好内部管理转型升级,只有通过强化内部管理,转换存在于大部分企业中旧有的“粗放型”财务管理模式,培养更多能够适应时代需求,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财务工作者,才能谋求自身的长远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革、科技的进步,可以说,目前传统的财务人员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转型管理会计势在必行,财务人必须要认知时代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CMA作为新一代财务管理者的国际财务认证,专注于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以“财务支持战略决策,战略融于财务管理”为理念,帮助财务全面掌握“财务+管理”知识体系。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CMA侧重于预算预测、内部控制、决策支持、风险管理、成本分析等内容,目的在于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使其能预测商业的需求及参与策略决策制定,支持企业的战略决策分析,有效地实行成本控制,推动企业业绩提升。
此外,在“新一代的财务管理者”培养上,国家也给予了高度关注,连续多年下发文件,力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可以说,自2014年1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开始,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建设全面进入快车道。
2014年11月,经过10个月的意见征询,《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开启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新篇章,在《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争取3-5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人才;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使我国管理会计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建设目标,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4+1”管理会计建设体系。
为更好指导单位管理会计实践,财政部开始着手打造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包括:基本指引、应用指引、案例库三部分)。2015年12月,财政部发布《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经过7个月的意见征求,2016年6月正式发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标志着管理会计建设从顶层设计正式走向落地实施。2016年12月,财政部又发布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可以说我国在迈向管理会计大国的建设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预计2017年上半年将发布正式稿,一个健全完善的管理会计建设体系正在形成。
日、21日,财政部又接连发布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财会[2016]19号)、《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发展规划》(财会[2016]20号)两份重磅红头文件,将管理会计列为“行业急需紧缺人才”,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的任务目标。至此,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未来会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以上政策文件的出台,对于财务这一和国家政策关系紧密的岗位来说,其导向性显而易见,新一代财务管理者已成为国家和整个社会财务转型力推的方向和重点。
关于高顿财经
高顿作为国内最大CMA人才培训基地,自2009年以来,就开展管理会计领域合作研究以及相关课程研发,推动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作为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IMA协会官方授权机构,已经连续8年获CMA“考量”冠军和通过率冠军!蝉联了IMA中国区管理会计贡献大奖,高顿设有国内独家CMA教研团队,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成立管理会计研究所,拥有全面、科学的管理会计CMA课程体系。
温馨提示: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CMA考试相关信息,可以关注中国CMA考试网(http://www.cma.com.cn/),或者关注微信号ID:chinacma,随时为你提供最新的CMA考试资讯!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全国咨询热线400-600-8011
全国咨询热线400-600-8011
今日搜狐热点&一带一路&暖风下,大健康产业有哪些机会?
来源:http://www.360dao.com.cn/content-detail-id-391.html
5月14—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基建领域投资总额逾4930亿美元; 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
5月1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向世界全面阐述“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建设“一带一路”中国将会如何出力。其中提到,中国将在未来3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建设更多民生项目。我们将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20亿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资1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实施100个“幸福家园”、100个“爱心助困”、100个“康复助医”等项目。我们将向有关国际组织提供10亿美元落实一批惠及沿线国家的合作项目。
对于企业来说,“一带一路”显然打开了一个极大的市场,其中包含着机遇、挑战、风险、危险等悲喜交加的味道。
“一带一路”下的战略机遇
郭广昌:要“走出去” 也要“引回来”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对中国是有益的,因为中国发展确实受益于全球化,但中国也推动着全球化,让全球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涵盖了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和中东欧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要在如此巨大的区域内实现增强互联互通和经贸往来的目标,配套资金成为制约战略落地的关键问题。这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更需要以战略发展撬动社会资本力量,支持和鼓励国内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必须看到,在我国企业积极走出去,融入全球经济时,仍然在国内审批、资金支持、海外项目回国发展等方面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因此,我建议国家给予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走出去,助力中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包括立法规范、服务体系建设、金融支持、自贸区创新实践以及相应税收优惠等。
在被问及“一带一路”时,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唱了“反调”,他希望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一是要“走出去”,二是要“引回来”,“融入全球互动融入的过程,而不是一会儿‘引进来’,一会儿‘走出去’”。
在过去几年,复星也已基本完成了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基本布局。郭广昌表示,“未来,我们还会在过去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寻找机会。但同时,我们将更多关注像巴西、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过去在欧美、在中国的经验,也将帮助复星在这些新兴国家的项目发展。”
他指出,“出去的目的是为了和优质项目结缘,更好地回来。我们在海外的投资,包括健康领域、保险领域,都非常希望能够引回国内,在国内加快发展。”
刘永好:“一带一路”是未来十年的重大政策红利
关于“一带一路”,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分享“走出去”的经验时曾说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中国未来十年的重大政策红利,为民企走出去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他觉得“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大大改善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营环境,降低跨国经营风险,让民企通过“走出去”开拓境内外两个市场,获取更大的成长空间。”
在刘永好看来,中国的工业走得快,农业走得慢。他认为,补上农业这块短板是对国内农业食品企业最大的挑战,当然也是一个机会,因为有后发优势。早在20多年前,新希望就开始向海外投资,一开始主要是投资建厂,推动食品农业的发展。最近几年,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后,更是加快了在海外投资发展的步伐,在国外参与并购。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传播基础
“自古以来,中医药就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表示,中医和中药在东亚和西亚等国家都有所应用,具备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广传播的良好基础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同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86个中医药合作协议。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明中医药为人类健康做出卓越贡献。中医针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一带一路”造成新的世界贸易、新的投资机给大健康产业真正营造了共建、共享、共商的一种商机。
综合参考: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第一财经、新华网。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相道品牌策划公司,10年专注大健康品牌策划
ERP系统,ERP管理软件,外贸软件,专注erp系统软件开发-深圳市钜茂资讯有限公司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物流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