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我本国是越南战争台湾,但现在已经是台湾人民了。因为我们是租房有些问题

  首先说明一下,下述内容都是本人的亲身经历,写出来仅仅是为了记录一下往日的时光,全当是一本流水账,想到哪就写哪,文章看上去会比较乱。如果让您感到反感和无聊的话,先表示抱歉!耽误您的时间了,您请便,不送。
  由于工作的关系,四年前的那个春天我被派往越南工作。工作地点在胡志明市。
  事实上,在单位找我谈话征求我意见的时候,我是很犹豫的。(为了考虑职工的个人因素,单位一般会先征求职工个人意见,在得到认可之后才会决定是否外派。)我们这个单位由于工作关系,外派工作机会很多,领导比较赏识的员工会外派到西方日韩等发达国家或者香港、新加坡,不太受待见的员工会安排到东南亚和中欧甚至西非。所以,在单位征求我的意见的时候,我心里是很不平衡的,感觉单位领导至少是对我的不太满意。但当时我在单位的处境也很不妙,属于一个被边缘化的个体,有一种沉舟侧畔千帆过的感觉。思前想后,并和家人商量多时,下定决心还是去吧!我自己开解自己:如果说是去越南工作可能会感觉心有不甘,但如果告诉我说脱产去越南带薪休假两年呢?那我肯定会欣然前往。我就全当是去越南休假吧!(这之前我就了解过,我们公司在越南的业务不多,基本上没啥事可做,而且收入会比国内高很多)
  从同意外派到出发经历了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我尽量多为家里做些“贡献”。把家里年久失修的一些电器更换的更换、维修的维修。和老婆孩子多聊聊天,嘱咐嘱咐我不在家的注意事项。和要好的朋友们打打招呼,我这一走,大家打麻将就缺少了一员战将。也不用太多准备,毕竟对常驻国外没有啥经验,所以能想到的“准备”也没有多少。走之前的那个周末,我给所有的经常联系的朋友发了一个手机短信,短信的内容是一首藏头诗,告诉大家我的去向。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17次 发图: | 更多
  等更新~
  高考完准备两人游越南。有好的提议吗楼主  
  看楼主、
  等你更新 ! 顶你!
  我也准备去越南。
  等更新~
  花儿还没开?
  (接前)  ——————————————————————————  “长路峰回向谁边,驻足北望尘如烟;越人不知朔方雪,南国画船听雨眠。挥手难拂思似线,别时空对镜中颜;好酒更催离人醉,友聚朋达咫尺间。”  写藏头诗的目的,一方面是告知各位朋友我将远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感觉去越南不是啥“高大尚”的事情,不想搞得那么隆重,朋友知道即可,不知道也没关系,反正我已经通知到了。事实上,真的有很多朋友并未仔细阅读我的离别通知,过了很久之后还打电话来问我问什么常驻不通知他们。  告别了大家,我也踏上了飞越南的飞机。  记得当时坐的是国泰航空的飞机,在香港还要停一下。那时候胡志明市到北京还没有直飞的飞机。我买的是往返程的机票,返程的机票一直到下一年才用,为什么?因为我一直感觉自己有一天会咬牙一跺脚坐上飞机就回北京,这个后面再细说。  到胡志明市是晚上六点多。胡志明的夜色是迷人的,之所以这样说,是与其白天的景象作对比得出的。因为胡志明当时高层建筑还不多,街边多是一排排的五、六层的小楼。白天看时比较破旧,但是到了晚上,临街的小楼都开设了小店,多是咖啡店和餐饮店铺,门口会装饰很多霓虹灯,色彩斑斓,甚是好看!我估计胡志明市政府可能没有人专门上街去坚持各家的霓虹灯,所以,尽管有些灯盏单看上去并不太美观,但当整个城市都亮起五颜六色的灯光时,你就能感到这个城市的魅力所在了。  越南的土地私有化政策要比我们开放很多,每家只要有钱都可以购地,一般以四米宽十二米长为单位,也有二十米长的。这样,你在街边看到的小楼基本都是四米宽或者八米款,但是楼高就不一定了,有的建成五层,有的建六层。而且,最大的问题是,楼与楼紧靠着,根本没有间隙。由于都是自家建设,外观样式杂乱无章,看上去根本没任何协调感所言,白天看上去给人感觉就是很乱很破。但是,要知道,每栋楼都是属于个人的财产,因此,越南人也有很多富有的人群,而且是非常富裕的,这一点可能与我们在国内形成的观点不太一致。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当地的报纸上经常看到,位于胡志明市第五郡(比较靠近市中心,中国人比较集中)的这样一套小楼房,大约卖八百两黄金(我去的时候,越南通货膨胀非常严重,曾经出现过在一夜之间越南盾暴跌9%的情况。当时的越南人做房产买卖大多以黄金交易。这两年年好多了,越南盾一直都比较稳定)。八百两黄金在当时也得有1200万人民币了,而这种小楼在胡志明乃至越南的城市中是举目皆是的。当然,不同的地段和不同的城市价格会相差很多,胡志明应该是越南低价最贵的城市了。
  静待更新,不知现在是否依然在越南,我现在在越南呢,有机会的话一起当面聊一下。
  刚才有些跑题了,请各位原谅!我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目的也是希望各位能够更多的了解越南。  越南的夜色迷人,这是我坐在接我的车上环顾四周产生的第一印象。我们单位在越南有两辆车,一辆是丰田轿车,另外一辆是小型的丰田商务车,品牌名字叫INNOVA,这个牌子的丰田车在我们国内见不到。INNOVA这种车底盘高,省油,舱内容量大,非常经济!在东南亚国家很常见。我后来在越南一直都是在开这个车。当天到机场接我的是我的前任,他即将回国,他边开车边讲解越南的风土人情,我的眼睛则不住的四处探望。  越南给我的第二印象就是满大街的摩托车。晚上六点多正是各个公司下班的时候,街上的摩托车如潮水一般,轰鸣着从车旁驶过。越南的摩托车不太讲交通规则,在大街上有空就钻,多的时候满街都拥挤着摩托车,如同一条摩托车的大河,汽车在这其中就像是一条小船,非常壮观!我当时的感觉是很紧张,伴随着摩托车的轰鸣声感觉我们的汽车和摩托车总是很悬就要撞上。我的同事笑着说以后就会适应了,果真如此,这之后一个星期后我就自己开车上路了。更牛的是,我在越南的几年一直都没有办理驾驶证,也一直都没有发生车祸甚至都没有被警察罚过款。这一点也留待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再说。  我入住在富美兴SKY GARDEN附近的一个小旅馆,我们的工作单位那时候也在富美兴。越南人都知道富美兴,这是越南比较早开发的一个高档的住宅区,外国人比较集中,而且这里都是相对比较现代化的高层楼和比较摩登的别墅区,交通和街面状况要比市中心的几个郡看着顺眼很多。富美兴的位置就相当于北京的亦庄,也是在城市的东南角。富美兴包括多个小区,分布在阮文玲大道的南北两侧,面积也和亦庄差不多,在当时的越南应该算是非常宏大的建设项目了。  有关富美兴这个地方还有一段故事。据说,富美兴是一个台湾老板开发的,当时开发这个小区投入了很多钱,当然也赚了很多钱。但是,当时越南的外汇管制制度非常严格,美元进入没有太多限制,但是不能大量带出。我在的时候是限制每人次7000美元,如果超过这个数额就要被罚没。记得当时看当地报纸,一个西方人(忘记是哪个国家了,但应该不是美国或者俄罗斯,因为越南人不敢惹这两个国家)带了26万美元出境,被查出后,全部没收,只给他留了7000美元。不知道那哥们后来是不是疯掉了,反正这个政策把那个富美兴老板给逼疯了,因为他的钱太多了,不可能否一点儿一点儿地带出去,后来他只能跳楼了。我到富美兴的时候,那里还在继续开发,据说也是台湾人,但不知道是不是那个老头的子女。  这里再多说一点儿有关台湾人的事。台湾人最早在胡志明的产业很多,当时台湾人应该在那里是最牛的,我想这可能与南越政府当初与美国的紧密联系有关。我认识的越南人有好几个都曾经在台湾人开的公司中工作过。但是,我到那里的时候,台湾人已经明显不行了,他们的产业被日本人和韩国人都挤占了。尤其是韩国棒子在越南南部真是快要成患了,拖家带口,经常能看到一个韩国女人推着个婴儿车,后边跟着两个韩国小孩,后背还要再背上一个。台湾人的公司都跑到了北部的工业区,远离了城市。很多台湾人也都选择回台湾开展事业。
  不错,mark下
  @三年二般 12楼
13:54:00  静待更新,不知现在是否依然在越南,我现在在越南呢,有机会的话一起当面聊一下。  -----------------------------  哥们,我已经回国了。有些遗憾!如果当初能够在异国碰到天涯的涯友,一定很高兴!毕竟在那里也曾经非常孤独寂寞和彷徨。  写这个东西也是想给自己做个笔记,因为很多事情当时不觉着珍贵,许多年后回想起来会很亲切。由于记性不好,很多记忆都在逐渐的模糊,所以想趁早写一写。而且在写的过程中,自己也仿佛重新回到了当时的那个状态。
  @jinxin89 6楼
09:13:00  我也准备去越南。  -----------------------------  那里去旅游比较不错!旅游最好是去芽庄、岘港和美奈等南部海边城市,非常美!当然,中部的大乐也很好。胡志明当地没有啥有意思的旅游景点。  如果去越南工作的话,也不错!好处和坏处我会在后续的文章里慢慢说。
  @jinxin89
09:13:00  我也准备去越南。  -----------------------------  @muTUAfUh 16楼
14:52:00  那里去旅游比较不错!旅游最好是去芽庄、岘港和美奈等南部海边城市,非常美!当然,中部的大乐也很好。胡志明当地没有啥有意思的旅游景点。  如果去越南工作的话,也不错!好处和坏处我会在后续的文章里慢慢说。  -----------------------------  做生意,不是旅游啊,也算是工作吧
  等待ing
  顶帖,期待更新。
  马克  
  (接前,继续)  ——————————————————————————  富美兴SKY GARDEN旁边的小旅馆很多,都是私人开的,而且是自家筹建的。我去的时候小旅馆的价格一般是20美元/天,不包含早餐。房间的床铺还比较干净,可以上网,卫生间的设施有些差强人意。房间的一层都有餐厅,但是里边的餐饭种类不多,不如外边的饭馆实惠,住客一般除了吃早餐外,多数不会在餐厅吃正餐。  我住的小旅馆的前台是一男一女两个接待,一般男生负责夜间的业务,女生负责白天的业务,两个人都是在校的大学生。越南的大学与中国的大学有些区别,学生一般是先上三年,工作实践一年,然后再读一年;也有说是先读三年专科然后再读一年续本。我会经常去找他们聊天,作为了解当地情况的一个途径。聊天用英语,他们两人的英语水平一般化,发音不太标准。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直到我找到租住的房子后很久,有了问题我还会来找他们询问。那个女孩的名字叫美静,曾经想到我们公司来工作,但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最终没有来。  初到异国,男人的目光总会不自觉的审视周边的异国女性。从下飞机到住宿的宾馆,越南姑娘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前总以为越南姑娘形象都是皮肤黝黑、厚嘴唇、翻鼻孔而且身材矮胖,实际确是大相径庭!越南姑娘真可谓秀色可餐。夜幕降临后,街上的摩托车上多是穿着小短裤(露出大腿的那种)和吊带背心的美女,她们有的自己驾驶摩托,有的岔开腿坐在摩托后座,真是风情万种!  越南女孩骑摩托车非常有特点:各个都是腰部挺得笔直,特别美观。越南姑娘的腰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实在是太细了!这与人种有关,越南人的骨架非常小,女孩子本身就特别细溜,骨架再小,就更显得小腰细得不得了,给人感觉一只手就能抓过来。我一直怀疑越南人不属于蒙古人种,从骨架来看与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都相去甚远。越南姑娘尽管小腰细,但并不是瘦骨嶙峋,身上该有肉的地方也非常丰满。即便是腰部,摸起来也一样是肉嘟嘟的,但是由于骨架小,让你看上去就是十分的顺溜。想要证明这一点也很容易,只要你抱起一个姑娘就什么都知道了。在国内,如果一个姑娘瘦小成这样,一定是轻轻一抱就起来的,但是如果你去抱起越南姑娘就会发现,多数情况是比你想象的要沉,就如同一个小千斤坠儿一样。  再说越南南方女孩的皮肤,都是非常地白嫩,晚上骑摩托时的两条白腿,显得又长又匀称,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刺眼。越南南方可能是由于曾经多年置于法国和美国人的占领之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相对北方人来说比较西化。南方姑娘的性格都比较大胆和奔放,穿的服装会把深深的乳沟展露出来。可想而知,坐在车上看旁边掠过的姑娘们,长发飘飘,雪白的胸脯和大腿,真让人垂涎!  至于为什么南方姑娘的皮肤都如此之白,我闲着没事儿琢磨了两个原因:一个是姑娘们都非常注意保护自己,白天骑车时都捂得严严实实,大口罩、墨镜、头盔,身上穿着厚厚的衣服,还要再反穿一件衣服在前面挡风又遮阳。越南那种大口罩在国内见不到,它是我们北京带过口罩的一倍还要大,因为它有两个护翼(想起卫生巾的那两个护翼)把整个脸都给挡得紧紧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人种,我觉着南方的很多人都有白人血统,是法国人和美国人与当地女人结合后留下的血脉,尽管经过了许多代人的“淘洗”依然能够保留一些基本的特征。比如我认识的姑娘(我会在后续的文中讲到她),她的面部特征几乎就是西方人,但是西方人不会像她那样娇小。我一直问她是否有西方人的血统,她说没有,因为她父母都是越南人。但我一直有此怀疑。  我到越南的季节应该是胡志明最好的季节,这是我在后来才体会到的。当时刚从天寒地冻的北京跑到越南南方,感觉当地还是有些闷热。个人认为,如果是七月底从北京去胡志明的话,感觉是最好的!因为在那个时候北京也开始变得闷热,而胡志明正处于雨季,气温反倒比北京还要舒适很多。
  配上图片就更好啦!
  离越南不远。
  楼主,无图无真相哇。
  怎么就结束了?正在兴头上,突然没有了,郁闷!
  。。。。。。。。。。。
  (接前,继续)这两天出差,只能挤时间,请大家原谅!  ——————————————————————————————  越南南方只有两个季节:旱季和雨季,雨季从每年的六月开始到11月。按说雨季应该十分潮湿,但是在胡志明市并没有想得那么潮,几乎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下一场雨,持续大约一个多小时。因此,雨季的气候还是很舒服的。只有连续数日下雨,才会出现家具或者衣物发霉的现象,但这种情况很少。  我总在想,胡志明这个地方真是得天独厚。理由有三:第一,作为一个距离热带海岸只有50公里的城市,这里从来不刮台风,每次的台风都会吹到越南中部,带给胡志明的只有几场大雨。第二:这里河道纵横,但是从来没有发过洪水。不论下雨有多大,雨后一般都没有积水。(西部有两个郡会经常有积水,但是与下雨无关,是天文大潮造成河水上涨倒灌引起的。)第三:胡志明就没听说过发生过地震。第四:这里地肥水美,用我哥们的话说:插根儿筷子都能长叶!  自然条件如此优越,反倒造就了当地人的懒惰。越南男人不会像中国人那样玩命得挣钱,他们只有兜里有个中午饭钱,就要好好吃一顿,根部不想晚饭该怎么解决。据说越南人的幸福指数在世界上都是排名靠前几位的,因为他们随便在哪里一躺就能睡一觉不用担心被冻死,随便摘点儿树上的果子就能吃饱不用担心饿死。尤其是越南中下层的男人,更是懒得出奇,挣钱养家和家务事几乎都推给女人。如果你有机会在早晨走过胡志明的那些街巷,会发现有许多男人一大早就穿着拖鞋坐在街边的小凳子上,面前放着一张小桌,桌上摆着一杯咖啡,他就那样愣愣的看着大街上的车来车往,手还不停的抠着脚丫子。有时候会发现多位男士坐成两排,以同样的抠脚喝咖啡姿势看着大街。  男人懒惰,女人相对来说就要勤劳一些。平心而论,越南女人还是很能干的,也很有野心,都想自己干出点儿“大事”来。这点和咱们国内的女孩子有一些区别,个人感觉现在国内的女孩子有这样一种想法: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只要能嫁个有钱人(或者)甚至傍个有钱人,自己就彻底不用忙活了。我认识的几个女孩子都有自己的计划,不是开中介公司就是开制衣厂或者摩托车修理厂。而且她们对自己实现目标的途径也规划得比较切实可行,让人不得不暗自敬佩。  我到越南最先认识的当地女孩子是两个大学生,她们当时就在我住的小旅馆对面的中介公司上班,不是每天都上班的。(我突然想起我住的那家小旅馆的名字了,叫MILANO,是一个有些意大利风格的名字。在SKY GARDEN住的人都应该知道那个小旅馆)那两个女孩子不是同一个大学,但是算是同事和好朋友。我记得高个细条的女孩叫Hien,矮个的女孩叫Van。我刚到当地,想租房子,于是就找到对门的公司,又于是就认识了她们两人。  两个女孩都很热情,矮个的女孩更有进攻性,高个的女孩更漂亮但不那么主动。当矮个的女孩知道我来自中国后,非常高兴的告诉我她在学中文,张嘴说了几句“中国话”,我一句都没听懂。问她学了多久中文,她说只学了三个月。为了证明她的中国情结,她还用所谓的中文给我唱了几句《老鼠爱大米》,简直是不堪入耳!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在老外面前用英语唱歌了。倒是高个子的女孩稳重些,用越南话唱了一段《老鼠爱大米》,还真挺好听的!  为了表示我的“友谊”,我就委托她们给我找房子。越南的中介找房和中国差不多,也是收一个月的租金作为中介费,但是他们的提成比较高,所以给生意就等于是给钱。要说越南的房屋中介那是真敬业,只要她帮你租了房,后续的一切事情都是她们公司帮你办,比如:代交房租、水电各种费用,家里的设备和电器维修,任何问题都可以找他们。有几次我喝多了酒,打不开房门,都是中介找开锁公司帮我开门的,服务真是非常周到!(想想北京的中介,只要租了房他们就彻底没影儿了,他不坑你已经算是够意思了,差距咋那打呢!)  姑娘们找好房子后就通知我,我就跟着她们去看房,每次都是她们骑摩托车带着我在各个小区里转悠。以前几乎就没坐过摩托车,更别提是女孩子开的摩托了!第一次坐上去我都不知道该把手放在哪儿,开始时为了不让人家姑娘低看咱们中国爷们,我还专门把手撑在后边,抓住摩托车后边的铁支子;两条腿还大大得分开,别碰到前面姑娘的PP。但是这摩托一开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左摇右摆的,没坐过摩托的人还真有那么点儿不适应。后来,索性用手抓住姑娘的小腰(注意:是抓不是抱,实在太细了!),两腿紧紧夹住姑娘的臀部,摩托车一跑起来,姑娘的头盔没有遮住的长发飘在脸上,痒痒的,还有姑娘的体香.....,那感觉,能让人上瘾!
  刚才文中有些错误,比如:理由有三,后来又变成了四个。实在是太匆忙,请大家原谅!
  喜欢看
  (接着,继续)  ————————————————————————  在越南姑娘们的努力下,我找到了“兴旺3区”的一套房子,两室一厅,每个月450美元。实际上我一个人住利用率不高,另一间卧室基本都不进。  “兴旺”三个区在富美兴算是比较差的楼盘,因为开发得比较早,所以显得有些旧。我当时听房东说,他的这间房子大约可以卖5万美元。这样按照租售比计算,越南的房子还是很值得买的。我当时真的动心想买胡志明的公寓房子,毕竟那里的气候还算不错,而且生活比较悠闲。如果买下房子不住的话还可以出租,过几年可以出售,非常值!只可惜越南政府对外国人购买不动产的限制非常多,简单说来,外国人就不能购买房产,除非找个越南人结婚,即使如此,房产证上也只能写上越南人的名字。这样的话,中国人一般就不会买了,因为没准儿哪天越南媳妇就会带着房子“跑”了。  我是在米兰诺小旅馆住了将近一个月才搬进租住的房子,到不是房子不好找,主要是因为公司帮我支付旅馆费,我就没那么着急了。在旅馆住时间长了也有问题,因为自己无法开火做饭,总是凑合着吃点儿香肠面包一类的东西,时间长了就受不了。搬进“新家”的第一天,我就去超市买了些小白菜和粉丝,切点肉末在锅里炒熟,倒入热水煮开后把小白菜和粉丝下入,加点儿盐、味精、香油,粉丝能吃就出锅。很久没有吃到自家做的菜,喝着小白菜汤也觉着挺香!  在越南做饭对多数中国人来说应该不成问题,因为这里的超市中多数中国菜调料都能够买到。我在超市里把做饭的各种“家伙事”和调料基本都买齐了,然后就自己开火做饭。虽然以往在北京很少自己做饭,吃饭馆比较多,但我对菜的味道比较留意,用北京人的话说是“讲究”,所以我做出的饭菜的味道应该还算比较地道。我做的干烧红烧肉和咖喱牛肉,连我自己都赞不绝口,哈哈!  越南当地的菜我起初有些不是太习惯,主要是“草”太多,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草。后来知道了一些比较主要的,比如:鱼腥草、香茅、芭蕉花、生香蕉等等。这些“草”把饭菜的味道搞得有些怪异,比如鱼腥草(我们在国内是吃根儿,叫“折耳根”,越南是吃绿叶儿),腥味挺重;香茅的味儿也是怪怪的,让我总感觉菜汤里混入了香皂水似的。而越南人做菜还喜欢放生的小香蕉,连皮切成片,又脆又涩。我接待了很多国内来的“团组”,刚一到大家总是要求吃点儿越南当地的菜肴,吃的时候还行,不少人还赞不绝口。但是,第二顿饭再问大家吃什么,多数人就会要求吃中餐了。  越南菜里边草多,所以不抗饿,吃完饭没多久就饿了。你再看越南人吃饭,每个人都是一点点儿,我总说越南人吃饭就像鸡吃食儿,根本就是一小搓,不够我吃两口的。记得有一次我请几个越南朋友到家聊天,我给大家开了一个西瓜。越南的小西瓜都非常小,个头充其量不过就是排球那么大点儿,我自己一人吃一个没问题。西瓜打开后切成许多牙,越南人只吃两牙,我开始以为大家是客气,又打开一个。他们看后很惊讶,说吃两牙已经吃饱了,我把剩下的西瓜都吃了,大约相当于一个西瓜多一点,他们都震惊了。  我告诉越南人,中国北方的大西瓜有他们这里小西瓜的三、四倍大,他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说大西瓜不好吃,小西瓜才好吃。我想了想没有吱声,这就是两地的差异,在北京我很少吃那些小西瓜,感觉没味儿;在越南你就根本见不到大西瓜,因为他们一见到大个的就觉着不甜没人买。
  继续支持 等更新
  好好保护自己,留得青山哦
  不错,顶贴
  (接着,继续)这几天出差太忙了,实在是挤不出时间来,请大家原谅!  ————————————————————————————  如果按照收入来说,我在越南的生活应该算是比较“潇洒”的。我们单位的驻外工资比较高,这个收入在越南当地来说应该算是富有阶层了。除此之外,我在越南感觉比较潇洒的是我平时都开车。前面已经提到过那辆INNOVA商务面包车,我是每天都开着它上下班,非常方便。  刚到越南不到一周,我就已经开车上路。可能有朋友会觉着奇怪,开车上路算得了什么?也值得拿出来显摆!我要说的是,尽管在北京我几乎每天也开车上班,但是越南当地的路况与北京大不相同,主要就是摩托车太多了!摩托车的行驶速度很快,越南人开起来又很疯,而且会距离你的汽车很近。我们在国内习惯的车与车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越南根本就不可能。那里的摩托车在拥挤的时候,几乎就是贴在你的车旁,你经常能够听到他们的身体或者头盔碰到你的反光镜的声音。  我在越南第一次开车上路实在是太紧张了,就如同刚学车的时候第一次上路差不多。虽然行驶的距离不算远,但身上几乎都要冒汗了。眼睛根本就不够使,不知道往哪里看才好。汽车行驶在摩托车的“车河”里,我感觉自己不自觉地把身体收缩,仿佛那样就可以躲避旁边的摩托车。而且,由于不会说越南话,也不懂交通规则,特别怕见到越南的交通警,如果被抓到的话真是不知道该怎样“扛”过去。所以,记得那天开车回到公司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就像是不会游泳的人居然扑腾到了河对面似地。  越南的交通规则与我们的交通规则有一些区别,比如:在红绿灯处不能往右拐,市内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公里,在阮文玲大道上小车不能走最外侧的车道。我没有学习过越南的交通规则,甚至始终都没有办理越南的驾驶执照,很多当地的交通“规则”都是从其他的中国人那里道听途说,以及自己摸索着来的。  中国人在越南开车,最大的问题还是不识路。一方面是由于不认识越南字,道路上几乎就没有英文标示,另一方面是很多街道都是单行线,而标志也不明显,刚去的时候根本不认识。更有甚者,由于胡志明市由于曾经是法国殖民地,它的城市规划有法国人的影子。举个例子:胡志明市有很多路口都不是十字路口,而是有五个甚至六个出口,开车到这种地方就完了,即便知道是直行,但前方的三个路口在面前必然让生手彻底晕菜。  尽管有这么多困难,但依然被我在较短的时间内克服掉了。是怎么克服的呢?举例说,从富美兴到新山一国际机场相当于从大兴黄村穿过北京城到首都机场,(这里要说胡志明市的规划有很大问题,这么大一个城市居然没有环城公路,从南到北都必须穿城而过)道路非常复杂,至少是对于一个刚到胡志明的陌生人来说肯定是这种感觉。我曾经坐出租车去机场接过客户,在出租车上,我就拿出胡志明市的地图,反复地核对汽车走过的路线。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但是如果让你拿着一张满是越南文的地图,在路上对照着不认识的街道,你就能知道有多复杂。我都是凭着出租车司机行驶的时间和路口来判断我们经过的路线,经过多次出租车“清道”,我就可以开始自己驾驶汽车去机场了。  现在想来,当时还是得益于自己的勇敢,不管三七二十一开着车就去“蹚路”,反而进步很快。我们一个兄弟公司的职员,到了越南以后半年多都没敢摸车,尽管他们单位还有个“老越南通”经常开车带他认路,依然不行。
  (接着,继续)明天出差将结束,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  这几天越南人又在闹事,我打断一下前面的叙事节奏,就着这个事件说一说越南人闹事以及越南人对中国人的看法等等相关事宜吧。  记得2011年五月份的时候越南人就闹过一次反华示威(好像是因为我方在南海把越南勘探船的信号线割断,造成双方的舆论冲突),当时持续了将近两周。但当时主要是在中国驻胡志明市领事馆门前聚集游行,没有发生大的打砸事件。我们当时的公司也受了一点儿小影响:有人在我们门口和楼道里贴了英文小标语,内容是让中国人滚出去。标语都是用A4纸打印。电梯门口和厕所门口也有,但只是我们这个楼层有贴,楼下的大厅和电梯间都没有。  发现这些小标语后,我们都挺气愤,马上找到了大楼的物业公司。物业的越南经理挺重视,马上带着人把小标语全都清除了,并对我们表示抱歉。经理还表示可以查询楼内的闭路监控系统找出是谁贴的标语,我们当时考虑即便找出那些人也没什么用,但是要求物业要保证不能再发生这种事情,后来倒是再也没有贴标语的事情了。我过后总觉着是我们楼层内的日韩公司的那一帮子越南的年轻男女,但是也只是感觉而已,因为他们平时并没有任何敌视或者不敬的表现。  越南人对中国人的感情挺复杂,有爱有恨也有怕。虽然和越南人接触比较多,但是很少会谈及这方面的话题。我与越南某国营公司的老板关系不错,曾经聊起过双方在南海的冲突,他当时只是强调这种事儿是政治,他们作为普通的人不关心政治。他告诉我,越南的年轻一代对这种冲突比较敏感,可能是与年轻人的激进以及年轻人希望其社会地位获得认可有关。以我个人的感觉,许多南方的越南人受舆论影响,认为中国非常有钱,而且中国市场巨大,希望越南能够在经济发展上借助中国的力量。但是,多数越南人确实是认为中国一直在觊觎越南的领土,担心被中国吞并,这应该是他们藏在心里的话。  由于1979年的那场中越战争(我们称之为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人始终对中国人有敌意。这种敌意平时并不反映在个体上,打个比方说,如果你现在公司有一个日本同事,你多半只会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的同事,而不会时时想着他爷爷是如何侵略中国的。越南人对于中国人也是如此,他们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什么异样的反应。但是一旦遇到“事情”,出现大规模的舆论蛊惑,便会把愤怒发泄到他们认为“侵略”过他们的“北方帝国”。(“北方帝国”这个词是我在胡志明市旧总统府的放映厅听到的,那里有中文版的越南战争纪录片,解说在说到中国的时候会用到这个词,“...我们打败了强大的北方帝国....”)  看到越南男人瘦小的样子,你总有种错觉,感觉他们不能可能打架。事实上越南人还是挺野蛮的,举个例子:我在当地的报纸看过一个报道,说有个小偷跑到胡志明附近农村里去偷摩托车,结果被村民发现。小偷赶紧骑着偷来的摩托车往村外跑,但是没跑掉,被村民打倒在地。事情到这里在其他国家一般就结束了,越南人不一样,他们把小偷打得半死,然后泼上汽油连同偷来的摩托车一起烧了,小偷被活活烧死了。更匪夷所思的是,警察来了居然没有法办这件事情。可见越南人对这种暴力是认可和纵容的。  ********  我曾经和越南人打过架,那是在我到越南大约四个月的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楚,那天晚上我在酒店吃饭,喝了不少酒又和单位领导闹了些矛盾,心情不痛快。出门后自己打了一辆出租车,我当时晕晕乎乎的,可能是骂了或者是打了出租车司机(我不记得了)。那司机不知拐到了哪里,把车就停下后就下了车,我往车外一看,围过来一帮出租车司机(胡志明市的出租车司机都穿着制服衬衫,一眼能认出来),大约有八九个,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在旁边站着看热闹的。尽管脑袋晕乎,但一看那个架势我马上就能反映过来这是要打架,脑子里立马血就往上涌。  在此大约四个月之前,我刚在北京打过一次架,是和一个停车管理员,当时我的手还骨折了,淤青了很久,特后悔打架之前没有好好活动活动身子骨。看见一大帮越南人围上来,我一点儿都没发憷(也许是喝了酒的缘故,也许是看到对方都是些小个子),赶紧跳下车活动手腕和十指,生怕再打骨折了。但一动起手来,我就发现自己不占什么便宜:一方面是喝酒后腿脚可能不灵活(当时没这个意识),另一方面,明显看出对方练过两下子,飞腿、侧踹,而且还比较有层次,不是蜂拥而上。  我还是沿用以前在北京的打架方式,对方人再多,我也只是抓着他们一个“头”使劲整。明显能看出有个家伙挺牛B像个头儿,我就不顾一切地狠狠地打他,我还记得自己的拳头与他头和脸接触时的那种触感.....。应该是没过多久,我的脑袋上就重重的挨了一下子,没看清是什么东西打的,八成是石头或者铁棍,我一下就倒在地上。具体怎么倒在地上的,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后来回想当时应该是被打晕了。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已经躺在地上,感觉身上和脑袋正在被脚踢,我赶紧把身子蜷缩起来用手护住头,两条腿夹紧团在身前。  越南人踢了一会儿就停了,我看看人家停了手就坐了起来。突然想起我的包还在出租车上,用英语说了一句“我的包”,还真有人明白了我的意思,到车上把包拿出来扔在我旁边。忘记那帮人是怎么散的了,反正后来我爬起来的时候周围居然没人了,连个看热闹的都没有了。我赶紧摸了摸包里的东西,钱包、钥匙、手机还都在(我平时很少带护照),心里立马踏实了许多,走到附近的路口招手拦了一辆出租车回家。记得坐上出租车后,我发现自己胸前的扣子好像没有扣好,就晕晕乎乎的一路在扣扣子,但始终没有扣上,敞着怀就回到宿舍。  第二天早晨才发现,原来衬衣被撕开一个大口子,扣子都还扣着呢,怪不得前一晚上在出租车上扣不上扣子。头上挨的那一下子还挺重,脑袋上起了一个大包,硬硬的像是骨头长出来似地。头晕得厉害,我连着两天试着单腿站立都站不稳。  脑袋上的大包持续了很久,到最后就剩个红点,记得两个半月后有一次我在丽景酒店的大堂等人时,朋友对我开玩笑说:你这么大岁数了还长粉刺呢?  这场架打得比较吃亏,实际上是挨了顿揍。但是想想也不觉着窝囊,至少我当着那么多人没有畏惧,而且逮着那个牛B的头儿使劲干了一通。
  现在在哪里,哥们  
  看着上瘾,等着楼主更新
  楼主纯北京爷们,上海男人一般吵架的多,动手的少
  亲们早上好!  
  (接着,继续!)出差回来,又成“闲人”了,再码点字儿。  ——————————————————————————  那次打架之后,我也有一点儿后怕:一想到如果死在异国他乡,连个尸首都不能还给父母,心里就特不是滋味儿!所以,每次一回到北京我就特别踏实,感觉在故乡就算是被人打死也能死在父母亲人的身边。我不知道别人在海外是不是有这种感觉,反正我这种希望“死”在故土的愿望挺强烈。  说起打架,我始终认为中国人在海外还是应该遵从这样一个原则,就是:没事儿别惹事儿,有事儿别怕事儿。千万别给咱们中国人抹黑,咱们好歹以前也曾经是周边这些小夜郎国的宗主国啊。  这些年中国人有了些钱,在世界上都容易受到侵害,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喜欢露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咱们国人在国外有些胆小怕事。几年前我去南非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在约翰内斯堡几乎不能进行户外活动,如同进了野生动物园,导游一再警告大家都不要下车,只能坐在车上观看城市的风景。约翰内斯堡的贫民窟就更不用说了,中国人进去是百分之百的被抢的。记得我当时从下榻的希尔顿酒店出门在街上溜达了一圈儿,同行的同事都认为我疯了。实际上我在街上看到很多白人,他们在街上可以自由的溜达,而且还有白人到贫民窟去办事儿或搞活动,也不是经常出事。后来一位南非当地的同时告诉我说,白人比较倔,黑人抢劫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要挣吧一通,有时候还把黑人给打了;即使黑人抢劫犯有枪,白人也会和他们打斗。久而久之,黑人就觉着抢白人不合适,因为不打死人就总也抢不到财务。  当然,黑人较少抢劫白人也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比如,当地的政府比较惧怕白人的国家和政府,白人的被抢或者死亡会在当地政府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此以往,黑人抢劫犯也知道抢了白人会把警察招来。而我们中国人呢,被抢之后不敢反抗,而且身上肯定有财务,一抢一个准儿。连警察都不会关心中国人的死活,据说中国人如果寓所被抢报警后,警察一般赶到都很慢,而且来之后都要坐在警车里等很久,直到房子里的抢劫犯逃跑了他们再进屋。  在约翰内斯堡的时候,第一次去中餐馆一般都会产生误会:以为饭馆已经关张了。因为,中餐馆即使是在超市热闹的二层也是大门紧锁,只有按铃敲门之后,店员确认来客真是吃饭的人才会开门。可见咱们中国同胞在国外做生意是多么的艰辛!但条件再艰苦咱们中国人也能生存,而且能赚钱!  说着说着就拐到南非那儿去了,跑题跑得太远了,大家原谅!!  还想再多跑点儿题:说中国人胆小也不全是,老外看待中国人是一头雾水的。就说在南非的中国人,当地的白人在说到中国人时,他们认为是十分的“勇猛”的!就在那年我去南非的前一个多月,当地发生了一起重大案件:南非警察因为一些琐事,把两个中国福建人抓了起来,在运送的过程中,几个福建爷们儿居然开着车拿着枪把南非警车给截了,把警察赶下车后,大摇大摆的把“犯人”接走了。这在南非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当地历史上也很少发生劫警车的事件,而且是外国人劫警车。所以说,中国人要是牛B起来那是真牛B!  不能再跑题了,我马上就言归正传!
  发出文件的时候显示“网络有错误”,连发了两遍都如此显示,第三遍终于发出。可是再打开文件才发现,同一个帖子发出了三遍都有显示。还不知道怎么删除,真郁闷!估计会让看帖的朋友厌烦。  想问问大家,谁知道如何把多余的帖子删掉的方法?
让管理 删除
  楼主继续,等着更新呢
  (接着,继续)  ——————————————————  常驻海外的人都有这样一种体会:三个月是一个“坎儿”。也就是说,出国大约100天左右是人感觉比较难过的时候。大概是因为刚出国的时候对周边的一切都感觉陌生,但过了这一阵子新鲜劲儿,人就开始感觉不习惯,怀念以往的生活环境。  我也在大约三个月左右的时候准时地遇到“坎儿”了。那段时间过得很寂寞,由于在当地没有几个朋友,工作也很少与外界打交道,几乎一天都说不了几句话。有时候闲得无聊去超市转转,尽管人很多但是对于我来说几乎和没有人是一样的,因为没有任何交流。  最难过的是周末,两天时间几乎都闷在宿舍。人在感觉寂寞孤独的时候,几乎是任何事情都做不了的。我也尝试着看电视、看视频、看书...,但都无济于事,因为根本没有心情,几乎看不下去。我多数时间都是站在窗前眺望,或者是在屋里来回走动。到后来我发现自己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自言自语,嘴里总是嘟嘟囔囔的,心里想的事儿都不自觉地从嘴里说了出来。  也就是在这期间,我无意中发现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理上的压力。每天下午,我都会到附近的河边去跑步,大汗淋漓把身上的T恤衫都湿透,这样会感觉心里缓释很多。除了跑步,我还坚持练练腿和拳头,从那次和越南人打架之后,我发现自己的骨头还是不够硬(胳膊的力量是有的,但是手上的骨头跟不上,所以每次打架后手都很疼),自己在做俯卧撑的时候都用拳头撑地。上述活动,一折腾就是一下午,身体很疲惫,但是心里会充实很多。  通过那段时间的锻炼,体重骤然下降了二十斤,人明显地比以前精神了。从国内带过去的裤子显得肥大,几乎不能穿了,这也算是个意外的收获吧。  人在孤单寂寞的时候就想找些寄托,男人更是如此。我在越南开着日本车,收入也算高,自忖对异性应该算是比较有吸引力的。闲得实在难受,我就开始心猿意马了。我住的兴旺三区,院里有很多越南女性,她们能够住在这里,家庭条件应该不算太差。通常情况下,越南女人岁数大后体型都不太好(当然,这里不包括那些白领女性,我后来在工作中与许多大公司或者律师行打交道,那里的成熟女性非常注意自身的“修养”,身体和皮肤都保养得很好),但我们小区中有几位目测三十岁左右女性非常诱人。她们应该是没有刻意地去修过身,所以不是很苗条,但是身材匀称且凸凹有致,面色也是红润细腻。  看到这里有朋友会说,你丫是不是寂寞得疯了?见到母猪都能看出是双眼皮儿的吧!我要说,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儿。尽管孤独无聊,但是社区之内和周边的异性并不少见,所以审美标准并未降低。而且,在胡志明这里,你的审美标准只可能提高。这么说吧:咱们在北京大街上碰到美女的概率是在逐年降低的,为什么?因为美女都被有钱的爷“捕获”了,人家春夏秋冬都坐在豪车里,哪里还有机会和您在大街上相遇?胡志明可不一样,只要在阳光不能直射的地方,你都有机会见到美女,因为她们还没有机会躲进豪车里,毕竟越南的有钱人还是少。最近网上总能看到越南的白嫩小美女,挺馋人的吧?我要说在越南经常能碰到,您信么?(卖个关子,等您自己去越南看)  在我们小区的这些美少妇中,有一个特别“扎眼”,貌美不说,眼睛特别大,忽闪忽闪的好像会说话似的,胸脯还特别地丰满。我每天下午出去跑步的时候都能看见她,总忍不住盯着她多看几眼(男人的通病),她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也会笑盈盈地回看着我。请注意!越南女人在这一点上与我们中国的姐妹非常不同,在中国,如果你死盯着一个女人(包括年轻女孩子),她八成会感到害怕,担心遇到色狼,胆儿大的也许会白你一眼,然后转身快速离去。越南女人不一样,她们通常会笑着看着你,如果你向她们打招呼,人家也会大方地向你打招呼。我感觉这还是与南方比较“西化”有关系,女性都比较开放,她们会把你的目光当作是对她们美丽的奖赏。
  每次多码点字
没有看呢 就没有了 呵呵
  写的不错,楼主继续
  @大象无疆 52楼
10:22:00  每次多码点字
没有看呢 就没有了 呵呵  -----------------------------  谢谢哥们看帖!我一定努力每次多写点儿!
  (接着,继续)快下班了,我再写点儿  ————————————————————————  越南(南方)的女人性格都比较开朗(或者可以称为“开化”),这对于我们这些老爷们来说是件幸福的事儿,换句流行点儿的话来说就是:那里的姑娘比较容易“泡”。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您问问在越南常驻过的中国男人,没有捞到过越南女孩子的几乎没有,除非他自己身体不好。  我总在向我在国内的哥们灌输这个“思想”:中国男人在越南应该算是比较性福的。为什么呢?举个例子:我们单位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公司,在欧美和澳新的分公司员工有很多,但是我几乎没有听说过哪个中国爷们找了一个西洋妞同居的。当然,肯定有个把能力强的哥们早就偷偷的抱着大白妞乐呢,但是人家也不向咱们汇报啊,至少我这里是没有听说过。倒不是咱们国人自惭形秽,主要是人种有差别,亚洲男人种普遍“单薄”一些,招呼那些“大洋马”费点儿力气。但是在东南亚就不一样了,咱们北方来的男人个头要比当地的男人高出一截,身体也要壮上一圈儿,嘿嘿!自信心吗,明显要多出一大块儿!  我后来给公司同事总结了一下:女同事么,最好去欧美,到了那里就如鱼得水了;男同事么,如果想赚钱见世面的,也应该去欧美;但如果只是想图个舒服潇洒自在的,去东南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单位后来也有两个女同事来越南常驻,我总觉着她们有些惨!这里的男人对她们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而且她们接触中国男人的机会也比较少,生活绝对叫一个“素”。后来呢,时间一久,她们也解决了“问题”,但是那也基本都算是“内部”解决了。  言归正传,我看到那个美少妇经常笑盈盈的望着我(其实是我在盯着她),就开始琢磨了:这里边是不是有什么便宜可占啊?我这里整天闲得发慌,如果能认识这个女人一起“活动活动”该有多好啊!经过好几回目光的碰撞,我终于下定决心去试一试。  在此之前我还做了些准备,那个期间我还在和两个女大学生中介聊得比较多,有时候她们下班还会跑到我的宿舍来玩儿。(有人说,你怎么糊涂了?舍近求远,不泡大学生却想泡美少妇?实际上,在那个阶段,我已经开始比较倾心于美少妇了,心里有了“人”再看身边的大学生,就感觉不如美少妇那么动人。另外,男人不嫌女人多,身边的姑娘也聊着不放弃,先主动攻击美少妇。)在女大学生来的时候,我还专门向她们学了两句越南语。一句是:你真美!(越南语分男女用语,男人说“你真美”是“Em rat dep!”);还有一句是:我爱你!(男对女说,Anh yue em!)。记得我当时问两个女大学生这句话的时候她们俩都挺困惑,在我反复跟着她们练习时,她们都不好意思的哈哈笑了起来。估计在此之前还没有个大男人这么对着她们大喊“你真美!”“我爱你!”一类的话呢。这就是我所说的“准备工作”。  记得是一个下午,我从单位回宿舍,正好看见那个女人在院子里和其它几个女人在说话,我毫不犹豫的走上前去,
  走上去做啥?快快说。。。。都大半个月,不回你就懒得发是吧  
  楼主的小说到高潮了,啊哈哈,楼主继续啊!
  楼主,你的文章能转载吗?
  楼主写的不错,加快速度啊!
  楼主有图有真相吗
  楼主,加速!有片片最好!
  @Aries_HT
17:19:00  高考完准备两人游越南。有好的提议吗楼主   —————————————————  把枪带上  
  马克,现在越南是去不了了  
  Mark  
  楼主描述的场景,在缅甸也类似,藏富于民,国家看似很穷,但是,有钱人多得是。
  值得期待,继续
  楼主的艳遇说一下吧。
  看的比和美女做爱还舒服。
  我去,关键时刻掉链子
  楼主人呢,赶快写呀,不错呢  
  好文,快快更新啊。
  lz快快更新  
  标记,养肥。
  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写的有点意思,记号一下
  不错,楼主继续  
  没了.....
  看着看着要步入正题了,LZ下边没了。
  楼主是来试手的,看来合格了,不会再更新了
  接下来是不是有香艳刺激的,期待
  漫长的等待,楼主你快快来!
  @ypz995 85楼
10:37  接下来是不是有香艳刺激的,期待  ------------------------------  mark
  楼主 ,Anh yue em!   赶紧的,自觉点,脱
  標,養肥  
  快点哦
  裤子都脱了 楼主不要停
  火钳刘明
  快发吧 别卖关子了
  收藏,楼主快点更
  楼主啥时候更新
  @muTUAfUh   楼主快来更新,正看的起劲没有了。
  楼主快更新啊。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人去越南要签证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