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喜事件谁是主谋仍无从知晓 采购商集体划清界限 英文

福喜中国败局:遭众叛亲离 采购商划清界限
福喜中国“革心洗面” 采购商划清界限面临市场份额保卫战 本报记者胡金华上海报道 一场已经被持续报道了十多天的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至今外界依然无从知晓到底谁是主谋。 7月28日,美国福喜集团主席谢尔顿·拉文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然而,由于对于业界最为关心的问题没有任何回应,使得这场发布会变成一场空洞的道歉会。《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如今这家位于上海嘉定区的外商独资企业美国福喜集团(OSI)正处于众叛亲离的境地,采购商一个一个离它而去。 集体“切割”
谈到福喜二字,接受采访的采购商唯恐避之不及。 “由于外界对麦当劳使用福喜的产品存在担忧,从7月25日起,麦当劳已在全国的餐厅全面暂停使用所有福喜中国(包括其合资公司)的食品原料。中国部分餐厅因此出现部分产品断货现象。”福喜在中国最大的采购商麦当劳相关负责人7月29日对本报表示。 与此同时,去年9月已经与上海福喜解除合约的宜家中国相关负责人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宜家中国未来应该不会再与福喜合作,至于在海外市场上是否与福喜集团有合作,目前尚不清楚。 根据资料记者发现,在过去的5年里,福喜先后在中国市场投资5亿美元,而目前包括麦当劳、百胜、棒约翰、德克士、赛百味等主要客户均停止了与其的合作。 作为国内与福喜有合作关系的圣农发展,也在福喜事件发生后发布声明称,圣农发展是与上海福喜公司的母公司OSI集团合作建设牧场,而且圣农发展拥有控股权,OSI集团对合资公司没有干涉。 不过有券商分析师在7月30日对本报记者指出,受到上海福喜事件的影响,圣农发展旗下从事日本出口业务的公司可能会受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至今美国福喜集团都没有对外公布上海福喜详细的客户名单,外界也只能从一家一家与福喜有业务关系的采购商发布的“切割”声明中,知道福喜的过期肉原料到底供应给了多少餐饮企业。 就在7月30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再度约谈福喜集团具体负责中国投资运营的主要负责人、福喜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艾柏强等,责成福喜总部配合监管部门深入调查,主动配合有关部门推进案件查办工作。 同一天,美国汉堡王宣布,该公司全面停止向美国福喜集团中国子公司的采购,总部位于迈阿密的汉堡王发言人阿历克斯·萨尔耶斯(Alix Salyers)发电子邮件声明称,该公司旗下中国部门已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并决定停止从福喜集团旗下所有中国部门采购任何产品,以便提高其连锁餐厅食品的安全性。声明也提道,这项决定可能会对我们在中国市场上的某些产品的可获得性造成暂时影响,但汉堡王正致力于尽可能快地将原料供应恢复到正常水平。目前汉堡王在中国市场共拥有大约190家连锁餐厅。 7月31日,上海一位市场营销专家陈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福喜集团与其在中国的主要客户停止合作,福喜中国市场挽回局面会很困难,福喜集团的高层甚至可以考虑是否还有继续加大在中国投入的必要,甚至可能会面临退出中国市场的风险。 中国区大调整 虽然业界忧虑美国福喜集团在中国的前景,甚至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但是在7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福喜集团的高层还是称看好中国市场,并且还进一步加大了投入。 事实上,虽然美国福喜集团在新闻发布会上避重就轻,但是它们也承认,作为一家庞大的企业,每个地区企业都有自主决策的过程;作为总部,高层认为为各子公司和运营机构提供明确的流程,能实现统一的标准和流程,但正是基于中国区独立的运营模式,让这家经营超过百年、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50多个食品加工厂的美资企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经营危机。 “福喜集团将打破以往一贯的地区独立运营方式,在中国彻底重建全新的管理和组织结构。中国的运营团队将会正式纳入OSI集团国际管理团队的一部分,直接嵌入到我们集团的组织结构中,而不是作为单独运营的个体存在。”OSI集团总裁兼首席营运官麦大卫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及对于中国公司的重组。 同时,福喜还将在上海建立一个全新的亚洲质量控制中心,为福喜国际中国公司的各个中心提供质量保障,也会为其他中国食品企业提供支持,同时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资助一项食品安全教育项目,为期3年。 而对于整个福喜中国的人事安排,美国OSI集团也给出了一份全新的名单,其中艾柏强主要负责中国事务;迈克·宝琦负责深加工业务,并主管北京和河南地区以及生产、人力和销售方面的事务;B.k·Girdhar博士担任中国质量监控副总裁。他主要负责中国市场深加工和生产质量系统的建设工作;莎伦·贝克特负责全球市场质量检验和审计工作,同时负责中国质量达标方面的监管。 就在近日,又有媒体爆料称,早在去年就有自称福喜的员工爆料上海福喜存在使用过期肉问题,今年年初,还有福喜员工状告上海福喜强迫员工伪造肉类产品的生产日期。 “恶劣的影响,其实对于公众来说,真正想要听的不是道歉和重整计划,而是在经过十多天的调查之后,对于幕后当事人的公布以及政府会出台的处罚措施。这决不是一朝一夕的行径,但是作为一家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外商独资企业,却从事着为压缩成本置人命安全于不顾的经营行为,无论是对于当事人还是公司,都应当进行严惩,以儆效尤。”8月1日,上海法律界人士袁斌受访时称。
正在载入...
暂时没有数据
打开凤凰新闻观看更流畅&&|&&&|&&&|&&&|&&
&&|&&&|&&&|&&&|&&&
& |&&&|&&&|&&&|&&&
&&|&&|&|&|&
反垄断奥迪或被罚上亿元 12家日系企业新上榜
讯:8月6日,国家发改委首次回应目前在汽车领域开展的反垄断调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昨日表示,目前已经查明奥迪和克莱斯勒
&&8月6日,国家发改委首次回应目前在汽车领域开展的反垄断调查。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昨日表示,目前已经查明奥迪和克莱斯勒存在垄断行为,并于近日完成了日本12家企业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案调查,并将依法进行处罚。他同时表示,关于奔驰是否存在垄断行为,正在进一步调查取证中。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获悉,此次发改委对奥迪出具的罚单或高达上亿元。
&&&&某合资品牌汽车厂商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汽车行业存在垄断的根源是《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的汽车销售授权管理制度,该制度赋予了汽车厂家在这一领域中的优势地位。&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进军认为,《反垄断法》可谓是经济领域的&宪法&,《办法》则是部门规章制度,后者不能超越前者的范畴。
&&&&有分析认为,目前汽车行业的各个主管部门开始逐一破除各个环节垄断行为的相关规定,在此背景下,备受行业诟病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修订或将提速。
&&&&发改委首次回应反垄断/
&&&&在8月6日发改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李朴民表示,目前上海市发改委对克莱斯勒、湖北省物价局对奥迪的调查,已经接近尾声。现已查明,两家企业确实存在垄断行为,近期将会受到相应处罚。
&&&&日系车企业也已进入调查范畴。李朴民说:&近日,我委完成了对日本12家企业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案的调查工作,并将依法进行处罚。&不过,发改委并未透露这12家企业的具体名单。
&&&&此外,李朴民通报称,江苏省物价局反垄断分局已对苏州、无锡等五个城市的奔驰经销商进行了反垄断调查。8月4日,上海市发改委、江苏省物价局所属反垄断局,又对奔驰公司上海办事处进行了调查。奔驰是不是存在垄断行为,目前正在调查取证。
&&&&实际上,奔驰已经分别于6月底和8月3日分别宣布降低基础保养套餐和零部件的价格。一位接近北京奔驰销售公司的消息人士透露:在发改委就反垄断问题与北京奔驰销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倪恺谈话时,关注的焦点就是奔驰的零整比问题。两次调价行为也是针对发改反垄断调查重点的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相关行业协会人士处了解,面对不断施压的反垄断调查,加之发改委并未认可初次小幅度的价格下调,导致第二次下调价格。
&&&&截至记者发稿,奔驰、克莱斯勒方面并未给予任何回复。
&&&&垄断调查持续发酵/
&&&&除了奔驰,其他品牌也相应进行了调价。
&&&&7月底,捷豹路虎(中国)发布官方消息称,8月1日起下调包括路虎揽胜在内的三款车型的价格,平均下降幅度为20万元。
&&&&随后,一汽-大众奥迪宣布于8月1日起下调原装备件的价格,平均降价幅度达到20%,以奥迪在华最畅销车型A6L为例,调价之后,该车型零整比从411%降至291%。
&&&&8月5日,克莱斯勒中国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也发布消息称,将降低部分零部件和产品的价格。
&&&&此番反垄断调查几乎涉及所有在华跨国汽车公司。一位宝马(中国)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此前在发改委针对反垄断调查约谈的企业中,宝马也是其中之一。&
&&&&此次发改委在汽车行业的调查主要集中于进口车型价格虚高、汽车企业垄断零部件供应渠道及售后价格虚高。上述协会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针对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调查依然在继续,随着部分企业降低整车和零部件价格,未来还将有其他企业回调市场价格。&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市场了解到,目前部分宝马经销商对部分进口车显现&惜售&态度,担心因官方突然下调售价而造成自己利润损失。业内人士分析,近期进口车市场增速或将放缓。
&&&&或倒逼销售管理办法修订/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指出,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制订汽车品牌销售和服务网络规划,包括网点布局方案、网络建设进度、建店标准、软件及硬件标准、售后服务标准等。
&&&&&发改委能够干预的垄断行为包括产品价格垄断,而汽车企业垄断零部件供应体系、限制跨区域销售等行为并不在其管辖之内。&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
&&&&对此,沈进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办法》只是一个部门规章,但是《反垄断法》则是国家层面的法律。&因此,目前汽车行业的各个主管部门,开始逐一破除各个环节垄断行为的相关规定。
&&&&例如,交通部发布了《关于征求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计划通过鼓励原厂配件进入独立售后市场的方式,打破汽车生产企业对零部件领域的垄断;国家质检总局也在酝酿出台将非中规车纳入&汽车三包&的相关政策,如果这一政策出台,汽车企业&总经销商&的垄断地位或将被撼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也于日前发布《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将停止对汽车总经销商和品牌授权经销商的备案。
&&&&这一系列政策的调整,都与目前汽车流通领域执行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位合资品牌的汽车厂商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汽车行业存在垄断的根源是《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规定的汽车销售的授权管理制度,该制度赋予了汽车厂家在这一领域中的优势地位。&因此,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要想对汽车厂商手中的权力加以约束,并维护汽车市场的公平竞争,需要对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进行改进和完善。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热门关键字:
>>产业经济
福喜事件谁是主谋仍无从知晓 采购商集体划清界限
来源:华夏时报
  福喜中国“革心洗面”
  采购商划清界限 面临市场份额保卫战
  本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一场已经被持续报道了十多天的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至今外界依然无从知晓到底谁是主谋。
  7月28日,美国福喜集团主席谢尔顿?拉文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然而,由于对于业界最为关心的问题没有任何回应,使得这场发布会变成一场空洞的道歉会。《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如今这家位于上海嘉定区的外商独资企业美国福喜集团(OSI)正处于众叛亲离的境地,采购商一个一个离它而去。
  集体“切割”
  谈到福喜二字,接受采访的采购商唯恐避之不及。
  “由于外界对麦当劳[微博]使用福喜的产品存在担忧,从7月25日起,麦当劳已在全国的餐厅全面暂停使用所有福喜中国(包括其合资公司)的食品原料。中国部分餐厅因此出现部分产品断货现象。”福喜在中国最大的采购商麦当劳相关负责人7月29日对本报表示。
  与此同时,去年9月已经与上海福喜解除合约的宜家中国相关负责人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宜家中国未来应该不会再与福喜合作,至于在海外市场上是否与福喜集团有合作,目前尚不清楚。
  根据资料记者发现,在过去的5年里,福喜先后在中国市场投资5亿美元,而目前包括麦当劳、百胜、棒约翰、德克士、赛百味等主要客户均停止了与其的合作。
  作为国内与福喜有合作关系的圣农发展,也在福喜事件发生后发布声明称,圣农发展是与上海福喜公司的母公司OSI集团合作建设牧场,而且圣农发展拥有控股权,OSI集团对合资公司没有干涉。
  不过有券商分析师在7月30日对本报记者指出,受到上海福喜事件的影响,圣农发展旗下从事日本出口业务的公司可能会受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至今美国福喜集团都没有对外公布上海福喜详细的客户名单,外界也只能从一家一家与福喜有业务关系的采购商发布的“切割”声明中,知道福喜的过期肉原料到底供应给了多少餐饮企业。
  就在7月30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再度约谈福喜集团具体负责中国投资运营的主要负责人、福喜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艾柏强等,责成福喜总部配合监管部门深入调查,主动配合有关部门推进案件查办工作。
  同一天,美国汉堡王宣布,该公司全面停止向美国福喜集团中国子公司的采购,总部位于迈阿密的汉堡王发言人阿历克斯?萨尔耶斯(Alix Salyers)发电子邮件声明称,该公司旗下中国部门已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并决定停止从福喜集团旗下所有中国部门采购任何产品,以便提高其连锁餐厅食品的安全性。声明也提道,这项决定可能会对我们在中国市场上的某些产品的可获得性造成暂时影响,但汉堡王正致力于尽可能快地将原料供应恢复到正常水平。目前汉堡王在中国市场共拥有大约190家连锁餐厅。
  7月31日,上海一位市场营销专家陈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福喜集团与其在中国的主要客户停止合作,福喜中国市场挽回局面会很困难,福喜集团的高层甚至可以考虑是否还有继续加大在中国投入的必要,甚至可能会面临退出中国市场的风险。
  中国区大调整
  虽然业界忧虑美国福喜集团在中国的前景,甚至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但是在7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福喜集团的高层还是称看好中国市场,并且还进一步加大了投入。
  事实上,虽然美国福喜集团在新闻发布会上避重就轻,但是它们也承认,作为一家庞大的企业,每个地区企业都有自主决策的过程;作为总部,高层认为为各子公司和运营机构提供明确的流程,能实现统一的标准和流程,但正是基于中国区独立的运营模式,让这家经营超过百年、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50多个食品加工厂的美资企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经营危机。
  “福喜集团将打破以往一贯的地区独立运营方式,在中国彻底重建全新的管理和组织结构。中国的运营团队将会正式纳入OSI集团国际管理团队的一部分,直接嵌入到我们集团的组织结构中,而不是作为单独运营的个体存在。”OSI集团总裁兼首席营运官麦大卫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及对于中国公司的重组。
  同时,福喜还将在上海建立一个全新的亚洲质量控制中心,为福喜国际中国公司的各个中心提供质量保障,也会为其他中国食品企业提供支持,同时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资助一项食品安全教育项目,为期3年。
  而对于整个福喜中国的人事安排,美国OSI集团也给出了一份全新的名单,其中艾柏强主要负责中国事务;迈克?宝琦负责深加工业务,并主管北京和河南地区以及生产、人力和销售方面的事务;B.k?Girdhar博士担任中国质量监控副总裁。他主要负责中国市场深加工和生产质量系统的建设工作;莎伦?贝克特负责全球市场质量检验和审计工作,同时负责中国质量达标方面的监管。
  就在近日,又有媒体爆料称,早在去年就有自称福喜的员工爆料上海福喜存在使用过期肉问题,今年年初,还有福喜员工状告上海福喜强迫员工伪造肉类产品的生产日期。
  “恶劣的影响,其实对于公众来说,真正想要听的不是道歉和重整计划,而是在经过十多天的调查之后,对于幕后当事人的公布以及政府会出台的处罚措施。这决不是一朝一夕的行径,但是作为一家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外商独资企业,却从事着为压缩成本置人命安全于不顾的经营行为,无论是对于当事人还是公司,都应当进行严惩,以儆效尤。”8月1日,上海法律界人士袁斌受访时称。
免责声明:本网站资讯由计算机自动采集于网络、报纸、杂志等其它媒体,如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dm要与总监划清界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