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女战士所有变身器的所有弱点

「可不可以把爱好当工作?」vs「可不可以把工作当爱好?」&br&&br&「吸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vs「祈祷的时候,可不可以吸烟?」&br&&br&「我今天吃药的时候看到一个新闻」vs「今天我看新闻的时候吃了一种药」&br&&br&它们,说法近似,内容却大相径庭;&br&它们之间的对决,掀起一阵阵腥风血雨;&br&它们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惊天大秘密?&br&&br&敬请收看本期《走近科学》。&br&&br&---&br&&br&之前我回答的&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这个问题&/a&,其实和这个小「测试」的原理是一样的:我们受到了&i&emphasis frames&/i&(没查到中文翻译,下译为&u&重点框架&/u&,如有高人指点万分感谢)的影响。&br&&br&&u&重点框架&/u&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通过重点关注问题的某一方面来简化现实问题的框架。举个栗子,当我们形容帅哥「玉树临风」,讨论范围就在「外貌框架」;而如果说他「器大活好」,就是在「生殖框架」下讨论了。虽然我们讨论的是同一个人,但由于重点的改变,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也会发生变化。&br&&br&这个概念后来被NLP和冷读术借去,变成了一个我们更加熟悉的词:「换框法」。&br&&br&NLP和冷读术的观点认为,话语不仅描绘我们的体验,也常常为体验设立框架。话语将体验的某些方面置于显著位置,将其他方面留在背景中,以此来架构体验。&br&&br&例如在一句话中同时表达「今天天气晴朗」和「明天会下雨」,不同的连接词就会为体验设立框架,将不同方面置于显著位置。并且认为,可以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情况下,仅通过改变话语的重点框架,也就是「换框」达到改变体验的目的。&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6c4f953be89bb97dcfe23d2d_b.png& data-rawwidth=&631& data-rawheight=&1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6c4f953be89bb97dcfe23d2d_r.png&&&/figure&&br&&br&1997年,Nelson等人为了证明重点框架在公共舆论领域的影响,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将被试分组,要求被试观看一组录像带。两组被试观看的录像带中,只有最后一个片段内容不同:虽然内容均为本地3K党集会,但其中一组采用「公共安全框架」,另一组采用「言论自由框架」。&br&&br&研究者通过一些问卷和测试,测量被试的态度变化。实验结果雄辩地证明了,被试的态度受到新闻采用的重点框架类型的影响。&br&&br&细思恐极。&br&&br&---&br&&br&回到问题上,我们通过切换重点框架,把讨论局限在小范围内,就容易主导讨论的方向。&br&&br&&blockquote&有个教徒在祈祷时来了烟瘾,他问在场的神父:「祈祷的时候,可不可以抽烟?」&br&神父回答:「这是对神不尊敬,不行。」&br&&br&第二天,这个教徒又想抽烟,他问在场的神父:「吸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br&神父回答:「这是时刻不忘祷告,可以。」&/blockquote&当教徒问神父可不可以抽烟时,他已经输了。他把神父带到了「抽烟框架」下,问题的主干就是抽烟,给神父一种时时刻刻都要抽烟、祈祷都要放在其次的感觉,神父当然要生气。&br&&br&第二天教徒学聪明了,把神父带入了「祈祷框架」,问题的主干变成了祈祷,神父一想,祈祷嘛,多多益善,怎么能不支持他呢?&br&&br&&blockquote&有个题主问在场的答主:「可不可以把爱好当工作?」&br&「不行的!想的太简单了!」答主们异口同声。&br&&br&第二天,这个题主又问在场的答主:「可不可以把工作当爱好?」&br&「带着乐趣工作,事半功倍!」答主们众口一词。&/blockquote&同样地,把爱好当工作,重点在工作。此时参与讨论就会困在「工作框架」中,讨论方向就局限在工作的责任感和专业水平上,多数人的爱好充其量就是票友水平,哪里能堪此大任?当然是一派胡言。&br&&br&但在讨论「把工作当爱好」时,就转换成了「爱好框架」,我们的注意方向就转移了:培养爱好是好事,更不用说正好喜欢着工作了,那每天该有多么快乐呀!&br&&br&&blockquote&「我今天吃药的时候看到一个新闻」&br&&br&「今天我看新闻的时候吃了一种药」&/blockquote&吃药时看新闻,就把话题导入了「新闻框架」,重点放在新闻上,对方的预期就更倾向于发生了什么大新闻,才值得你专门找他去说,一般的反应便是脱口而出「什么新闻?」&br&&br&看新闻时吃药,讨论就进入了「生病框架」。吃药就和生病联系起来,对方自然会关切地询问什么病、严不严重、好了没、要不要看看之类的话,没准还发个红包抚慰一下。&br&&br&---&br&&br&个人认为,有两种情况,能让人免受重点框架的干扰:&br&&br&一是对方意图明确,不吃重点框架这一套。&br&&ul&&li&可能是出于关心你:「可怜的,怎么吃药啊,是不是病了?」;&br&&/li&&li&也可能是头脑清醒想奚落你一番:「你有病啊?」;&br&&/li&&li&甚至有可能另有目的:「别扯这些没用的,你欠我的两千块什么时候还?」。&br&&/li&&/ul&很显然,这一波刷屏中,动机普遍被认为是第一种。&br&&br&二是重点框架的效应不足以掩盖非重点词语。&br&&blockquote&你要是发「我今天吃屎的时候看到一个新闻」&br&&br&&b&我绝对不会问什么新闻了&br&&/b&&/blockquote&&br&参考文献:&br&&ol&&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Framing_%28social_sciences%29&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en.wikipedia.org/wiki/F&/span&&span class=&invisible&&raming_(social_science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li&&li&Nelson, T. E., Clawson, R. A., & Oxley, Z. M. (1997). Media framing of a civil liberties conflict and its effect on tolerance. &i&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i&,&i&91&/i&(03), 567-583.&br&&/li&&li&[美]罗伯特·迪尔茨.&i&语言的魔力:谈笑间转变信念之NLP技巧&/i&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li&&/ol&
「可不可以把爱好当工作?」vs「可不可以把工作当爱好?」 「吸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vs「祈祷的时候,可不可以吸烟?」 「我今天吃药的时候看到一个新闻」vs「今天我看新闻的时候吃了一种药」 它们,说法近似,内容却大相径庭; 它们之间的对决,掀起…
legal high&/b&&b&有非常完整的三观体系,而且非常易于理解,那就是一个右派对自由的认知,就是一个右派眼中的自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b&&i&(此处经 &a data-hash=&b4a2bdbade6fd8da0740ab& href=&//www.zhihu.com/people/b4a2bdbade6fd8da0740a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b4a2bdbade6fd8da0740ab& data-hovercard=&p$b$b4a2bdbade6fd8da0740ab&&@Willoughby&/a& 老师指正,我认识到自己对右派的认知和使用是不准确的,由于本人专业知识太有限,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替代描述,因此就将原答案放在这里了,各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对左右的概念再去深入研究) &/i&&/p&&br&&p&
虽然已经有好多回答了,但看了排名靠前的几个答案,真觉得挺失望的。大多数答案都是说,“这是作者的圈套,只是不断变换观察世界的角度,给观众以新鲜感罢了”。竟然还有人说legal high不负责建设三观,只负责颠覆三观。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我只想说,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无法理解别人的三观,就言之凿凿信心满满地说别人其实没有三观这种话。&/p&&br&&p&&b&回到正题,&/b&&b&legal high&/b&&b&的三观就是想告诉你一个右派的世界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b&&/p&&p&&b&一、按现有规则行事是文明的底线&/b&&/p&&p&首先,legal high的中文翻译就导致了很多人对这个片子的误解。国内主流翻译是“胜利即是正义”,很容易让中国人想到“成王败寇”,“为了胜利可以不择手段”之类的意思。虽然剧中古美门经常强调要不惜一切手段去赢得胜利,但他并非不择手段的,&b&那就是他从来都是在法律的框架下行事&/b&&i&(此处也有许多专业人士提出异议,本人承认自己是法盲,法律专业知识完全没有,因此这句话说的也很不准确,本人想表达的大概意思是“在游戏规则框架下行事,即便钻规则的空子也是对规则的尊重,聪明人钻空子,制定规则的人再去修补漏洞,这个过程总归是一个良性的过程,远远比无视规则、破坏规则要强得多”。不过还是由于本人专业知识太有限,难以找出替代的表述,同时认为这个表述不影响我对这部剧三观认知的表达,因此也不做修正了)&/i&。即便是看起来下三滥的手段(例如怂恿记忆模糊的证人作出有利于委托人的证词、用不光彩的手段窃取证据等等),那也是利用现有规则的漏洞。&b&注意:利用规则漏洞其实也是对规则的尊重。如果一个人无视规则,那他根本不需要去费心研究规则有什么漏洞,只需要无视规则、破坏规则就可以了。(与之相对,羽生就是规则的破坏者,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国”,一直在试图破坏掉现有的规则,后面再详解)&/b&所以古美门不管动用什么样的手段,都是想尽一切办法,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去打赢官司,法律要什么证据,我千方百计也要找到这个证据。有的证据是模棱两可的(比如证人记忆模糊情况下的证词),那就是说不清的事了,只要证人相信自己的记忆是正确的,那就没有问题,这种证词依然是在规则框架下支持的证据,虽然有诱导,但完全是证人自己认可的证词。&b&如果你觉得这样有问题,那么请去修改游戏规则,但今天,此时此刻,你辩不赢我,你就是输了。&/b&&/p&&br&&p&与之相反,满口仁义道德love&peace的羽生事务所,却多次出现做假证的情况(例如第二季犬老爹一集中邀请的临时工证人,就完全是事后补了一张画作,谎称是N年前创作的,在离整形离婚官司一集中,教唆女方谎称自己怀孕等),或者完全违背他人意愿,强迫别人做出自己并不愿意的选择(例如世界遗产一集中,以检察官身份威胁开风俗店的村民做出有利于他的选择)等等。&b&这就和古美门钻规则的空子有着本质的不同,要么事实完全是假的,要么是胁迫别人说出违心的话作为证词,这属于破坏游戏规则。&/b&羽生一直强调的“输赢不重要,大家幸福才重要”,只是一句虚伪的口号,这样下去的结果是,大家越来越漠视规则,漠视是非,只要能和稀泥把问题敷衍过去,一切不是都很美好吗?也许有人觉得这样不错,但当所有人都不重视规则的时候,也就是文明体系崩溃的时候,因为人总是有欲望的,在一个漠视规则的世界里,人的欲望不受约束,只会最终让世界变得更糟。第二季中的主线案件,那个万民讨厌的恶魔女人,大家都认定是她犯了罪,但不管怎样,检察院确实被证明是在证据上做了手脚,也就是刻意陷害了这个女人(当然,这是基于他们“认定”这女人一定是罪犯的基础上),所以不管是舆论还是法庭,都有一种“肯定就是她啦,虽然证据差那么一点点,但是个人就能看出肯定就是她啊”这么一种态度。正如古美门最后在最高法院上的辩词一样,虽然证据有缺失,但既然你们都讨厌她,那你们就这样判她死刑吧。&b&今天大家都觉得为了除掉了一个万人恨的恶魔,证据差一点也无所谓了,那明天有人嫌你碍事的时候呢?检察院也一样可以捏造证据轻轻松松判你的死刑。舆论是可以制造的,情绪是可以煽动的,事实真相又不可能完全复原,如果唯一剩下相对客观的证据、法理也可以不讲,人们最终会活在怎样一个世界里?&/b&&/p&&br&&p&&b&二、任何人都无权&/b&&b&judge&/b&&b&幸福的定义&/b&&/p&&p&&b&关于幸福:&/b&&/p&&p&&b&1&/b&&b&、立场不同,幸福不同。&/b&你觉得告倒大企业,那些被大企业欺负的人就幸福了,但那些靠大企业吃饭生活的人呢?你觉得保持自然遗产之后,那些喜欢传统生活方式的老人家就幸福了,但那些渴望现代生活方式的年轻人呢?你看到委托人哭诉的时候,觉得他好可怜,帮助他他就能幸福,那和他利益冲突的一方呢?对方有没有权利去争取自己的幸福?如果对方在法律框架下辩赢了,是不是就应该承认这个结果?&/p&&br&&p&&b&2&/b&&b&、你以为你给人家的幸福,不一定是人家想要的幸福。&/b&在丈夫得知妻子整容之后要求离婚的一集中,黛律师和羽生等人,只单纯的从妻子女性弱势的地位和柔弱可怜的态度就深深相信,丈夫抛弃妻子是不道德的,如果能留住丈夫,妻子就能幸福,因此不惜让妻子谎称自己怀孕的方式来留住丈夫。但是,你以为的幸福就真的是别人的幸福吗?这样一个渣男,仅仅因为得知老婆整形就抛弃多年的结发妻子,就算通过种种手段强迫对方不和自己离婚,就真的能得到自己的幸福吗?&b&古美门在本案中的处理就完全体现了他的自由观:作为一个律师,尽力完成委托人(男方)的要求,拆穿对方的骗局,促成离婚。但离婚之后,从个人情感上,再祝福被离婚的妻子,终于甩掉了这样一个只会以貌取人的渣男,祝她找到更好的如意郎君。这就是他对自由的认知,尊重每一个人的诉求,诉求发生冲突的时候,就按照现有规则框架去碰撞,输赢都要认。至于谁到底怎样才能获得幸福,没有任何人能够定义。&/b&&/p&&br&&p&&b&三、任何人都无权定义正义,只有神才可以&/b&&/p&&p&&b&关于正义:&/b&&/p&&p&第一季中,黛律师总是首先有个自己的判断,觉得打官司的人中谁是正义的一方。如果自己的委托人处在“正义的位置”,她就对对方充满仇恨;如果自己的委托人处在“不正义的一方“,她就根本不想接这个案子,或者在接下之后也经常支持对方,甚至有意无意制造一些对对方有利的线索。但是事实总是那么打脸,参加抗议建筑挡光的居民代表团中,很多人根本不在被遮挡之列,只是为了凑凑热闹分点赔偿金;口口声声说自己被变态骚扰的新娘,其实也对对方心怀好感,并且给了对方许多暗示等等,这些情节充斥在每一集的剧情反转中。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反转”,而只是作者想告诉你,人是有局限的,即便是目击者,也可能因为视角不全而并不了解事情的真想,其他道听途说,只听了一面之词的人,就更没办法证实自己所见所闻就是真实的了,在此基础上做出的“谁是正义一方”的主观判断就更不可靠了。&/p&&br&&p&所以,关于正义,legal high想说的就是,正义本身就是一个主观概念,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正义的定义,正义也不天然属于某些人(比如看起来可怜的,冲突中受害的,长得好看的),在日常生活茶余饭后的谈资中,有预设立场没什么关系,但&b&在涉及冲突和他人利益的时候,作为认知能力有限的凡人,最好还是尊重自己认知范围内的规则和事实。虽然这些规则和事实也可能有漏洞,不完善,但这些规则已经是人类现有认知能力下制定的相对最公正的规则了,所以我们就应当尊重它。除非经过反复的验证,规则需要修改,那也要非常慎重。&/b&&/p&&br&&br&&p&&b&综上,&/b&&b&legal high&/b&&b&的三观总结起来,就是尊重规则、不要代表他人的幸福去替他人做决定、不要试图去定义谁是正义的一方。这部剧名的翻译根本不应当是“胜利即是正义”,而应该是&/b&&b&“&/b&&b&(在正义不可能被凡人主观裁定的情况下)尊重规则,规则最高&/b&&b&”&/b&&/p&&br&&p&&b&其他:&/b&&/p&&p&除了上述主线之外,legal high还顺带传播其他一些关于自由、自由的界限之类的观念,比如&/p&&br&&p&&b&公德与私德的关系,&/b&古美门在私德上很招人讨厌,贪财、好色、唯利是图,但这是他的个人选择,他有权利这样过自己的生活。在法庭上他永远把脚搭在桌子上,但法官并不能因为这种让人讨厌的举止就判他输,还是要看你辩不辩得赢(当然这中情况在现实中不可能出现,只是电视剧想表达的观点以荒诞夸张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已)。&/p&&br&&p&&b&关于羽生:&/b&&/p&&p&羽生毫无疑问是本剧(截至第二季)中设定的最大反派,外表完美,没有私欲,没有缺点,满脑子想的全是“别人的幸福”。但是,这种人真的存在吗?就像古美门说的:“还没有察觉到这个人的危险吗?&b&他没有缺点,难道这不是最大的危险吗?”&/b&&/p&&br&&p&果然,一边口口声声的说世界是充满爱的,背地里其实觉得“人民是愚蠢的,需要引导”,需要谁的引导,听谁的话?&b&答案很清楚,就是听他的话。用美好的口号和乌托邦的幻想去引诱他人,走进他设计好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他来规定别人的幸福是什么,他按照他自己的认知为别人安排&/b&&b&“&/b&&b&幸福的结局&/b&&b&”&/b&&b&,如果有人不认可他规定的幸福,他就可以通过作假、胁迫等手段让被人屈服,并且还要冠冕堂皇地说:&/b&&b&“&/b&&b&这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啊&/b&&b&~”&/b&&/p&&br&&p&羽生所构建的,恰恰是很多不走脑、只走心的理想主义者幻想的世界。他总是在劝别人和解、双赢,消磨在法理上占优势的一方,达成双方各退一步的所谓双赢结局。这是场面上的说法。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大家有什么必要去纠结谁占理呢?都互相体谅一下不就好了吗?”&b&再翻译一下就是:“占不占理不重要,(我心目中认为的)大家幸福才重要”。他的心中,一直是无视规则的,只要规则妨碍到他的理念,他就觉得没有必要去纠结于这些规则。所以他可以制造完全虚假的证据、可以胁迫别人、可以利用和检察官的私人关系去影响甚至操纵审理的结果。&/b&&/p&&br&&p&我们先不去诛心,就算设定他是一个内心绝对毫无私欲杂念的人,在第二季最后一集里古美门也已经问到了这种“理想主义者”的痛处:”你以为被你劝架各退一步的人们就一定幸福了吗?如果他们因此遭受二次伤害又怎么办?“那个满口love&peace的女人歇斯底里的叫着:“那我们就再去拯救他们!” 这就是真把自己当成救世主了。&/p&&br&&p&再退回现实,人是不可能没有私欲的。当所有人都习惯不去钻牛角尖,不去纠结证据和道理,剩下的事就是让一个金光闪闪的玉面青天抛给你一个迷死人的微笑,然后告诉你“你们就这样、这样、这样各退一步,大家就幸福了哦~”的时候,理想主义者们想过没有,谁能扮演这个玉面青天?&b&大家都听他的就会幸福,这个“他”又是个怎样的人?&/b&&/p&&br&&p&&b&其实生活中大多数没有缺点的人都是很危险的,因为人不可能没有缺点。如果一个人能显得没有缺点,只能说明他太善于伪装。至于伪装的背后是什么样的面孔,我们很难知道。这就是最危险的人,恰如沙特玉面小王子在最后露出的阴笑。&/b&&/p&&br&&p&&b&关于片中插播的小片花:&/b&&/p&&p&按照表象来说,第一季中的反派应该是三木律师,但插播片花中却一直是古美门和黛律师之间的搏斗,这也印证了编剧主要想表达的,其实是古美门和黛律师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第二季中的小片花,变成了古美门和黛律师搏斗的过程中,羽生出现了,于是古黛二人转移注意力到羽生身上(这也和剧情相契合,最后黛律师也逐渐认识到了羽生的另一面,并对他的理念持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并最终与古美门合力击败了他)。&/p&&br&&p&&b&最后,是古美门独自顶起法典,坚持着&/b&&b&legal high&/b&&b&的理念,抵御着乌托邦&/b&&b&winwin&/b&&b&教对人们意识的清洗,告诉每一个不愿意承认自己丑陋的人类:你是丑陋的,你要接受这个现实,只有知道人类(包括自己)是丑陋的,才能在尊重自己欲望的同时,理解他人也有遵循自身欲望的权利,警惕骗子描绘乌托邦圈套,让大家冲突不断却能彼此尊重地活在这个世界里,不至于美滋滋傻乎乎地走向那条通往奴役之路&/b&(本段感谢 &a data-hash=&0f5f6f3d88bb21e09c05e& href=&//www.zhihu.com/people/0f5f6f3d88bb21e09c05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0f5f6f3d88bb21e09c05e&&@Pats Chen&/a& 的指正)&b&。虽然可能也会有种种不幸福、不满足,有矛盾有冲突,但这才是真实的人类世界,总归要比一个所有人都被乌托邦迷惑了双眼和思想,被假面王子洗脑,被伟光正的“神”规定了怎样才是幸福的世界要好得多。 &/b&&/p&
legal high有非常完整的三观体系,而且非常易于理解,那就是一个右派对自由的认知,就是一个右派眼中的自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此处经
老师指正,我认识到自己对右派的认知和使用是不准确的,由于本人专业知识太有限,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替代…
&p&很多人觉得自己计划完不成,拖延,生活中养成种种恶习的根源在于自制力不强,以为增强了自制力,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b&这个想法是错的,自制力并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b&&/p&&br&&p&那什么才是呢?诸位稍安勿燥,这个后面自然会讲到,但在此之前,且听我讲一个哈佛学霸的故事。&/p&&br&&p&&u&&b&一. 75%真实的故事&/b&&/u&&/p&&p&故事主人公叫 Tal ,是哈佛大学心理系大三的学生,同时也是学校壁球队的主力。他每天很早起床去跑步,然后去学校,一天的课程结束后,他会去球场和教练进行常规训练、打比赛,在此之后,他会去健身房健身,然后回家,做作业,看书学习,睡觉。日复一日,从不间断。&/p&&br&&p&于是大家纷纷认为 Tal 童鞋是一个高度自律的学霸。Tal 童鞋也是这么看待自己的,直到寒假到来。&/p&&br&&p&作为学霸,寒假当然不会满足于过过圣诞节,看看之前很火的天朝剧《Nirvana in Fire》(琅琊榜),Tal 打算预学两门下学期的课,完成一个 Research Project,并且平均每天保持1小时以上的锻炼。&/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3fe995503eeb753ec2e65f3e189e3738_b.png& data-rawwidth=&575&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3fe995503eeb753ec2e65f3e189e3738_r.png&&&/figure&&p&嗯,结局喜闻乐见:Tal 童鞋跪了,他唯一的成就是如愿看完了 Huge(胡歌)主演的这部大作,哦对,还胖了四斤。啥,你问学习研究和锻炼呢?Tal 只在头两天看了10页书,加起来锻炼了一个小时而已。&/p&&br&&p&看到这里我知道有人要跳出来说:“不!这不是真的!学霸辣么自律,寒假计划怎么会失败?!一定是你瞎编的!”&/p&&br&&p&对,如你所见,我瞎编了25%的部分,但那仅仅是具体的失败细节,事实仍然没有变化——Tal童鞋的计划的的确确泡汤了。不信你看,下面是他的原话,还有视频截图为证。&/p&&blockquote&I can't wait to have the freedom without squash and just focus on my classes. Catch up on all the readings and writings and stuff. Winter holiday came. I stopped playing completely. And instead of becoming more productive, I became far less productive.&br&我等不及没有壁球的自由,以专注于我的学习,追上阅读、写作的进度。寒假来了,我不用再进行(壁球)训练了,但与高效学习相反,我反而效率变低很多。&/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9da9d28dcaa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9da9d28dcaa_r.png&&&/figure&&p&有些读者已经认出 Tal 了,没错,他现在是哈佛的 Tal 教授,这张图来自于他广为流传的《积极心理学》课程的第11集的39分47秒。(借机安利下,作为哈佛当年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没有之一,这门课于2010年被网易公开课收录,并取了个很鸡汤的名字,叫《哈佛幸福课》,此后长期霸占排行榜第一,累计观看数早已破千万。)&/p&&br&&br&&p&&u&&b&二.学霸们的困扰&/b&&/u&&/p&&br&&p&Tal 教授用亲身经历证明了,在寒假计划这种事上,学霸和普通人其实有着同样的困扰。有人会说Tal 是个例,但不是的,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学霸,即使是在 MIT 念 Phd 的哥们,也会面临在家睡到中午起不来,学习计划迟迟无法落实的问题。&/p&&br&&p&当然,还是有人会举手,说不对啊,我就认识那种寒假计划很充实,还全都落实了的学霸!对,没错,我们姑且把这样的人称之为“成熟体学霸&,把前面那些计划泡汤了的称为“幼年体学霸”。在你们见到的那些学霸里,相当一部分仍处于“幼年体”,仍会和普通人一样,受到自控力和拖延症的困扰。&/p&&br&&p&那么问题来了,“幼年体学霸”是如何成长为“成熟体学霸“的呢?&/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ccd97b2dce095dcee74912bcd0c4a31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ccd97b2dce095dcee74912bcd0c4a31_r.png&&&/figure&&p&(上面这张图好暴露年龄啊!)&/p&&br&&p&虽然计划泡汤了,学霸毕竟是学霸,很快展现出了他与普通人的区别:&/p&&br&&p&普通人是这样的:计划失败 -& 沮丧 -& 骂自己一顿 -& 制订新计划 -& 继续失败&/p&&br&&p&学霸是这样的:&b&计划失败 -& 沮丧 -& 骂自己一顿 -& 深度思考计划为啥失败 -& 改善问题 -& 制订新计划&/b&&/p&&br&&p&当然新计划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失败之后,学霸会重复上述流程。久而久之,新计划中失败的越来越少,成功的越来越多,学霸也实现了幼年期到成熟期的进化。&/p&&br&&p&那么为啥计划会失败呢?明明学霸们平时是拥有高度自控力的,难道到了寒假自控力会失效?&/p&&p&这就要说到自控力的假象了。&/p&&br&&p&&u&&b&三.自控力的假象与真相&/b&&/u&&/p&&br&&p&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高考前是自己学习力和自控力的巅峰,那时候每天都要做好多题,学到很晚,但第二天还是精神抖擞,继续奋战;上了大学之后,时间宽裕了,反而变得懒散了,没有之前学习的劲头和毅力了,到了假期更是懒得一发不可收拾,熬夜看剧、晚睡晚起、暴饮暴食那都是家常便饭。&/p&&br&&p&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时间越宽裕,自控力就越薄弱?这显然不科学。那就是因为时间越宽裕,我们越容易懈怠和堕落?但这是结果,并不是原因。&b&我们以为自己的自控力曾经很强,上大学后变弱了,放假后则因为懈怠愈发孱弱——这其实这个假象。那真相是什么?&/b&&/p&&br&&p&Tal老师为我们揭示了两个真相:&/p&&br&&p&&b&1.保证我们高效运转的其实是习惯,而不是自控力。&/b&&/p&&br&&p&想想在高考之前的那种紧张的学习氛围里,我们被动的养成了很多习惯——每天规律的上课、自习、吃饭和睡觉,我们目标明确——每个月、每个星期乃至每天复习什么,老师们都替我们安排好了。这些我们习以为常,就像你每天早上起床都会自动去刷牙一样自然(说不刷牙的你走开!)&/p&&br&&p&你想想想你起床后刷牙的过程:穿衣服(好吧我知道有人不穿),拿起杯子和牙刷,走到卫生间,接水,挤牙膏,开始刷。即使你可能还睡眼惺忪,但这一套流程你仍然能精确无比、毫不费力的执行下来。这个过程需要一丢丢的自控力吗?基本不需要对不对?
&/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7bef51cf2f949ff57422c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7bef51cf2f949ff57422c_r.png&&&/figure&&br&&p&所以高中的那些学习,其实并不需要太多自控力&b&。&/b&而当你进了大学,课程安排变得自由了,你丧失了那些被动习惯,开始自己规划学习和生活时,才是需要自控力的时候。而此时,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第二个真相:&/p&&br&&p&&b&2.人的自控力是有限的&/b&&/p&&p&很多人不知道,&b&自控力和肌肉力量一样是有限的。&/b&这个结论被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证明,大家上网搜索一下就能看到,我这里不做赘述,我只打个比方,相信能帮你更好的理解这个结论:&/p&&br&&p&想象下,当你搬宿舍、或是换教室时,你把一摞又一摞沉重的书本,吃力的从这个屋子搬到那个屋子之后,你双臂酸软,腰酸背疼,严重者可能连一杯水都举不起来——因为你的肌肉力量耗尽了。&/p&&br&&p&自控力也一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桌上昨天新买的一大堆零食,双十一淘宝主页玲琅满目的商品,男神胡歌的新剧又开播了……我们要反复抵抗这些诱惑才能专注于那些重要的目标,比如学习和减肥。每拒绝一次诱惑,你的自制力就消耗一分,如果面临的诱惑太多,总会有一个时刻,我们会累到无力抵抗,任由暴饮暴食、刷爆淘宝、熬夜看剧这些行为支配我们的生活。&/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924d6ecdf3c04fca0846d_b.png& data-rawwidth=&603& data-rawheight=&4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924d6ecdf3c04fca0846d_r.png&&&/figure&&br&&p&当然现实没有那么可怕,肌肉酸痛过两天会恢复,自制力嘛,你睡个好觉也能回归正常。有意思的是,不同人天生力气不一样,自制力强弱也不一样,自制力超群或是弱到掉渣的,在人群中都占很小的比例,大多数人都处在中间那个状态——不好也不坏。&/p&&br&&p&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学霸就是那群天生自制力超群的人?如果是这样,那我写这篇文章也太没意思了。&/p&&br&&p&有机智的童鞋马上反应过来了:哦!既然我们可以锻炼肌肉,自制力也是可以锻炼的,对吧!我们只要把自制力锻炼到很强就可以了!&/p&&br&&p&这话没错,然而肌肉力量有极限,自制力也是有极限的。生活中,我们面临的诱惑如此之多,靠后天锻炼出来的自制力依然会不够用。另一方面,就像上面讲到的第一点:&b&无论是校园里的“成熟期学霸”,还是社会里的精英人士,其高效的学习和生活,并不像我们往常以为的那样,依赖于强大的自制力,而是得益于后天构建起来的习惯体系。&/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cf3be8fbacad1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f3be8fbacad1_r.png&&&/figure&&br&&p&&b&如何利用我们有限的自制力,去构建这样一套体系,才是我最想说的东西&/b&,当年的Tal童鞋,也是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才开始了他的翻盘之旅,成功进化为成熟体学霸,最后成为哈佛教授,走上人生巅峰的。(好吧别打我,我承认后面这段是我瞎编的。)&/p&&br&&p&但是构建习惯体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原因有两个:&/p&&p&1.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有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在阻挠我们的行动,&/p&&p&2.很多人不知道,习惯背后的原理。&/p&&br&&p&&u&&b&四. 看不见的敌人&/b&&/u&&/p&&br&&p&很多人都想要减肥,想要健身,但大多数人的状况是:决定要减肥或健身后,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买了一堆装备,办了几千块的健身卡,却在去了不到三次后,将这些东西都束之高阁。&/p&&br&&p&为什么建立一个锻炼的习惯这么难呢?因为太多人不了解习惯背后的原理,更重要的原因是,&b&太多人太急了,太想在短期内看到显著的改变。&/b&&/p&&br&&p&是的,我们都希望一夜暴富,一朝成名,都喜欢看“穷小子白手起家创业成功,一年变身亿万富翁”、“胖女孩半年瘦身八十斤俘获男神芳心”的故事。但这些不是我们的错,&b&我们之所以天生短视,喜欢即时的反馈和满足感,是因为大脑里,住着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在捣乱。首先你得意识到它的存在,然后才能战胜它。&/b&&/p&&br&&p&在几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还茹毛饮血的时候,资源稀缺,吃了上顿没下顿,大脑需要持续的分泌化学物质,它们促使人们去寻找并摄入食物,热量越高越好,把自身的脂肪储存的越多越好;如果不是这种机制,人类很可能存活不到今天。 &/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2ae88e75abda5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2ae88e75abda5_r.png&&&/figure&&br&&p&可我们不是原始人,我们进化出了更高级的控制单元,所以我们学会了计划,学会了为达成长期目标放弃短期利益。&b&但原始的那部分大脑并没有消亡,它依然在时刻争夺着身体的控制权,促使我们孜孜不倦的寻求即时的满足感。&/b&&/p&&br&&p&所以你明白了吗?为什么在认真学习时,忽然会冒出“学这么久了,看一集美剧吧!”的念头;为什么晚饭吃了不少,睡前还是管不住自己伸向零食的手;为什么你打开手机想要背单词,却鬼使神差的戳开了微博;这些的本质都是原始大脑在作怪。&/p&&br&&p&好了,看到这里,你意识到敌人的存在了,即大脑的原始部分;你也意识到它惯用的伎俩——即时满足感。但这还不够,要打败它,你得掌握科学的武器,也就是习惯的原理。&/p&&br&&p&&b&&u&五.习惯的原理&/u&&/b&&/p&&br&&p&习惯的养成,依赖于四个部分:&b&触机(cue)、惯性行为(routine)、奖励(reward)和信念(belief):&/b&&/p&&br&&blockquote&&b&触机:&/b&即触发习惯的原因,你可以想象成手枪的扳机,按下扳机,子弹就打出去了。习惯的触机有很多,可能是时间、地点或场景。你早上刷牙的触机是起床这个动作;去吃午饭是因为时间到了(额,好吧,还有肚子饿了);有人习惯睡前刷微博,那么触机可能是你躺下来盖上被子。触机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决定习惯好坏的,是它引发的惯性行为。&br&&b&惯性行为:&/b&之所以叫惯性,是因为它是无意识的,比如一打开电脑就先上网看看娱乐新闻;比如睡前一定要刷一下朋友圈。在建立新习惯的过程中,&b&我们的自制力,就用于修正那些引起拖延的旧行为,将其替换为新的惯性&/b&。在更正坏习惯时,你需要格外留意引发它的触机,同时关注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这一步是最消耗时间和精力的过程,可能要与旧习惯反复拉锯,因为良好惯性行为的建立不仅需要有自制力去克服旧的行为,还需要在行为结束时获得正向的反馈,也就是下面要说的“奖励”。&br&&b&奖励:这是习惯养成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往往被人们忽略&/b&。为什么坏习惯容易养成且难以改变?因为它们的奖励往往即时而明显:打游戏、刷网页、吃零食这些哪个不是这样?好习惯难以形成,也恰恰因为短期的奖励不够明显。背单词、健身、练书法这些行为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有些人天生能从过程中获得精神激励,但很多人不行,那我们需要人为的赋予自己奖励:比如记录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时不时发个微博鼓励下自己、达成一些小目标时吃顿好的庆祝下等等(啊喂也不要暴饮暴食啊!)&br&关于奖励,稍稍多说几句。诸如学习、健身这种事本身是有点反人性的,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快速建立正向奖励机制呢?这个展开能写两本书...知乎上有很多学习、健身相关的优质答案了,我这里不赘述。我想提供一种思维:&b&积极的、开放性的、成长性的思维。即多去看看那些享受学习、享受健身的人是怎么做到这些事情的,尝试去学习他们的方法,把目光放在积极面上,而不是怀疑自己能力不行,觉得自己做不好。
此外,强化你的“信念”有助于你获得精神上的正反馈。
&b&信念:&/b& 这是支撑你建立习惯的内在动力:你想要每天背单词,是为了干掉英语考试;你想要学会弹吉他,是为了能在各种晚会上一显身手;你想要规律饮食、早睡早起,是为了身体健康;你想要健身减肥,可能是想俘获女神/男神的芳心。总之,你是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b&信念能让你你在养成好的习惯时获得精神上的正向反馈,同时,你的信念越强烈,就越能忍受改变过程中的痛苦与反复。&/b& &/blockquote&&br&&p&明白了这些,可以更好的帮你建立习惯,而关于如何建立习惯,有太多的技巧,诸如远离诱惑、分解目标、建立记录和反馈机制……多的能写出一本书(事实上有很多关于习惯的书了,后面我会推荐一本),我这里想说点心态上的东西,也是我在踩了无数坑后,用斑斑血泪换到的重要经验:&/p&&br&&p&&b&&u&六. 三点心态&/u&&/b&&/p&&br&&p&&b&1.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b&&/p&&br&&p&真的,大家都是普通人,承认这一点没啥可耻的。拿我最喜欢的肌肉模型举例子吧,我始终觉得,建立习惯也好,培养能力也好,都跟锻炼肌肉是一码事:你今天只能举30斤的哑铃,下周你最多举35斤,你不能说明天我就要举60斤。同样的,如果你之前从没去过健身房,不要指望刚开始一周能去三次,更科学的计划,是从一周去一次做起;如果你之前沉迷游戏,一周打七天,不要指望明天就能戒掉它,科学一点的目标,是下周只打六天。&/p&&br&&p&承认自己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敢于面对现实,也是成熟的标志之一,不是吗?《积极心理学》中的建议是:&b&对于一般人,一个月能建立一到两个习惯就很不错了&/b&。不要太贪心,你真能做到,一年下来至少养成12个习惯,你能够爆掉大多数人了。&/p&&br&&p&允许自己失败,允许自己休息,在此之上,我特别想强调的是:对自己少一些苛责,多一些鼓励。&/p&&br&&p&&b&2.少一些苛责,多一些鼓励&/b&&/p&&br&&p&&b&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太过于强调严格自律和自我批评,却很少教我们如何鼓励自己。&/b&太多人放弃改变,是因为在反复的失败后,用批评和苛责扑灭了自己内心的火种。&/p&&br&&p&我大学最堕落的两年,深受这种思想所害,最后让我走出来的,不止是不甘堕落,更是每次失败后,像对待朋友,有时甚至是像对待小孩子一样,鼓励自己,哄自己:“这周计划锻炼三次,只锻炼了一次?没事,也比不锻炼强吧,是不是计划不合理?下周试试两次吧!”“今天计划要学的又没学完,下午还刷了两个小时网页……没关系,比昨天好啦!昨天刷了大半天好嘛!”。&/p&&br&&p&计划失败了,大多数人会羞愧,会痛苦,会责骂自己。&b&但少有人去安慰自己,告诉自己“没关系,你是个普通人,你总会有脆弱的时候”;少有人像鼓励朋友一样鼓励自己,跟自己说“加油,还有机会,来!想一想下次怎么可以做得更好”。&/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4ee897db920dca2ebb07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4ee897db920dca2ebb07_r.png&&&/figure&&p&真的,在与欲望和弱点搏斗的过程中,我们大多数时候是没有队友的,你只有自己给自己打气。&/p&&p&嗯,有人担心过多的自我安慰会让自己松懈,所以我要强调的最后一点,是行动。&/p&&br&&p&&b&3.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b&&/p&&br&&p&&b&无论你苛责还是鼓励自己,最后引发改变的,是行动。&/b&想做什么,现在就开始做吧,不要等到以后。在我的认知中,90%的“明天再说”等于“明天就忘” 。想看书的,今晚睡前就拿起来,哪怕只看一页;想锻炼的,今天就蹦跶起来,哪怕只是一组4分钟的燃脂训练;想学画画的,今天就画起来,哪怕就画一个水杯。&/p&&p&&b&只要你做了,无论多少,你都是在行动,都是改变,而如上一点所说:再微小的改变,都值得褒奖。&/b&&/p&&br&&p&就像虽然90%的人看了这篇回答,过两天还是会忘记。但我觉得吧,不要紧啦,大家都是普通人嘛,别苛责自己,至少这么长的文章,你都快看完了,对不对?你还是很棒哒!而且看了这篇文章本身,就是“从现在做起”的体现啊!&/p&&br&&p&你看,学以致用嘛,我就是这么看得开 ╮( ̄▽ ̄&)╭&/p&&br&&p&最后,送一句我爱极了的话给大家:&/p&&blockquote&Incremental change is better than ambitious failure.&br&逐步的改善好过雄心勃勃的失败。&/blockquote&&br&&p&&b&&u&End. 后记-为什么要写这篇文字&/u&&/b&&/p&&br&&p&&b&我曾是一个学渣,很渣很渣的那种:&/b&我背着笔记本去图书馆,却刷了半天的网页,又看了半天的电影,晚上我把自己骂一顿,决定明天好好学习,结果第二天又故态复萌;我曾整天翘课打游戏,晚上通宵到早上7点,睡到中午1点,起来吃碗泡面,下午继续打,这样循环了一个多学期。我不是没有想过改变,但每一次下定决心后的热血,都持续不到三天,很快就会陷入计划失败-& 自责 -& 重新计划-& 计划失败的恶性循环。&/p&&br&&p&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自控力是限制自己进步的最大阻碍,我痛恨没有毅力的自己,觉得这辈子没啥出息了。直到后来,见了很多很多人,读了很多很多书,我才明白以前很多对于自控、习惯和效率的理解都是错的。在那以后,我慢慢摆脱了诸如自控失败、拖延症这类问题的困扰,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学霸”;我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每天过得忙碌而有意义。&/p&&br&&p&而为了达到今天的状态,我走了太多太多的弯路,我也看到太多人,跟我掉进同样的坑里,想要爬出来,却因为力气用错了地方而徒劳无功。&b&即使是寒假计划失败这样一件看上去很小的事,背后却隐藏着太多的学问&/b&,它们分散在不同的书与课程里,没有足够经历的人,难以一窥全貌,结果就是反复的掉进坑里,在爬坡的过程中耗尽了心力,最终放弃了自己。&/p&&br&&p&&b&我常常想,如果当年有人告诉我正确的道理和方法,我的人生会不会顺遂很多?&/b&&/p&&br&&p&所以我啰啰嗦嗦的写这么多,哪怕只对一个读者有用,就不枉我花二十多个小时,去琢磨和修改这篇东西。&/p&&br&&p&最后的最后,再送两段话给大家: &/p&&blockquote&“在生活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次机会,让你不得不面对自己身上的缺陷和弱点,事实会一次又一次提醒你,你是一个不完美的人,需要改变。可人的本性是懒惰又脆弱的,大部分人选择麻痹自己,转向短期的即时刺激(上网购物打游戏,暴食社交一夜情),少数人选择改变自己,于是就会有痛苦,有反复,有成功和放弃。”&br&“没有人生来完美,每一个趋近于优秀的人格,都是经过了多次自我改造的结果。没有试图去改变的人,继续重复着自己日复一日的生活,看着那些早已看过的烂熟于心的风景,而对于正在改变的人来说,每一天都是新的。”&/blockquote&&p&这两段话来自知友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670a6aab34635a37bcfd& data-hash=&670a6aab34635a37bcfd& data-hovercard=&p$b$670a6aab34635a37bcfd&&@陈诺&/a&,我稍有改动,基本没有曲解原意,推荐大家看看她的回答,很多答案对我帮助很大。 &/p&&br&&p&&b&在改变的路上没有捷径,只有不懈的坚持和科学的方法&/b&,祝你们每一天都和之前不一样,每一天都是新的,大家共勉。&/p&&br&&p&&u&&b&Ref.推荐阅读 & 参考文献&/b&&/u&&/p&&p&一篇回答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这篇回答的所有重要观点,几乎都来自于下面这些书和课程,推荐给大家:&/p&&ol&&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ook.douban.com/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自控力 (豆瓣)&/a& &/li&&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ook.douban.com/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习惯的力量 (豆瓣)&/a&&/li&&li&&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163.com/special/positivepsycholog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a&&/li&&/ol&&p&另附一篇回答,为什么期望短期内获得大幅改变的想法不切实际而且有害:&/p&&ul&&li&&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人可能在短时间内各方面都得到大幅提高吗&/a&?&/li&&/ul&&br&&p&&b&&u&真·后记(更新)&/u&&/b&&/p&&p&这篇回答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的赞,这令我始料未及。我想强调一点,这篇文章的初衷,是给大家一些启发,让大家对习惯和自控有一些正确的认知。更全面科学的解答,我还是极力推荐大家学一学上面的书和课程。&/p&&br&&p&此外,一夜顿悟从而扭转人生这样的事极少发生。&b&真正的顿悟(例如王阳明龙场悟道)之所以能发生,源于之前长期的实践和思考,是量变的积累遇到了合适的契机,从而引发了质变。&/b&&/p&&br&&p&改变没有捷径,它是漫长的过程,它始于你的意愿,在正确的行动下得到积极的结果。《自控力》这本书很多人买了,有多少真的看完了?又有多少人长期对照自己的问题回去翻阅过三遍以上?又有多少人按它讲的方法去冥想、去运动、去观察记录自己的行为?《幸福课》也有很多人看过,又有多少人认真的做笔记,按课里的方法去设定目标、去挑战风险、去写感恩记录、去关注事物的积极面?&/p&&br&&p&&b&懂得很多道理只是前提,决定你能不能过好这一生的,是你的选择和行动。&/b&&/p&
很多人觉得自己计划完不成,拖延,生活中养成种种恶习的根源在于自制力不强,以为增强了自制力,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这个想法是错的,自制力并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那什么才是呢?诸位稍安勿燥,这个后面自然会讲到,但在此之前,且听我讲一个哈…
据我自己的观察和切身经历,&b&在中国式教育的语境下,不单是电子游戏,人的欲望都是要被消灭的。&/b&&br&&br&不准去三室一厅[注]————————————————————你不能有享乐的欲望。&br&不准早恋————————————————————————-你不能有对爱情的欲望&br&不准穿校服之外的衣服、甚至发型都要有严格的规定————-你不能有爱美的欲望&br&不准乱花钱(其实是不准花钱)——————————————-你不能有消费的欲望&br&&br&。。。&br&这些准则也许是父母要求你的,也许是学校要求你的,它教育你,你不能有欲望&br&&br&可是人能没有欲望吗?不能,不可能!&br&人能一辈子不面临诱惑吗?不可能!&br&&br&可是我们的教育并不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面对自己的欲望,这教育直接说你要消灭自己的欲望,消灭一个根本不可能被消灭的东西。&br&&br&因此,&b&当我们要独自面对欲望的时候,在独自面对诱惑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的的心理防线太脆弱了,此时我们甚至会对心理过往的压抑进行报复性的补偿&/b&,所以如此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陷入了集体的迷茫,除了打游戏、踢球、谈恋爱,什么事都不做了,这就是我们心理防线的集体崩溃,我们成了欲望的奴隶,而一个优秀的教育应该把人教育成欲望的主人,而不是暂时的堵住欲望的口子,当面临真正的考验的时候直接堕落成欲望的奴隶。&br&&br&消灭欲望,就是在消灭动力&br&为什么要努力?就是为了更舒适的生活,可能有人会这样反驳,你怎么就看不见有人没人督促也努力学习?我想说没有多少人有真的远见卓识,愿意做一种叫做“努力学习”的积蓄,连续存二十年再取出来享受,这种人就算没有学校,没有上学的机会也会是优秀的人才,所以一个能筛选出来极少数人才的教育,未必是一个成功的教育,但是没能把大部分人教育成一个懂得如何正确面对自己欲望的教育,一定是一个失败的教育。&br&&br&消灭这些所谓“坏”欲望的同时,”好“的欲望其实也岌岌可危。&br&求知欲是可以作为动物本能来描述人类这种生物的,学习这件事本身就应该天然的对人有吸引力,可是我们看到的真实情况呢?多少学生很早就失去了求知欲,从学习这件事本身获得的快感大多数只来自于成绩排名的虚荣。&br&&br&我不太想深究这其中的究竟,&b&我只是想指出来,求知欲也是欲望,我们能不能利用好自己的欲望的前提是我们能正确的面对自己的欲望,不存在说我们把“坏”的欲望消灭了,就会只剩下好的欲望了。&/b&&br&&br&而且学校的这些规定真的是为了让你消灭坏的欲望,剩下好的欲望,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吗?&br&我上高中时,我们学校除了这些基本款条约之外,还有一项,学校的篮球场除了上体育课之外,不准在那打篮球,带球到学校的要没收,甚至要给处分,要通报批评。所以我当时就明白了,&b&学校的这些禁止规章,它不是为了把你培养成更好的人,它禁止的其实是任何会降低学校升学率的行为。&/b&&br&&br&还有一条价值观更恶的叫只要你被打的时候还手了,你跟打你的那个一样要受处分。。。这个跟题目无关只是多牢骚一句。&br&&br&&br&那如何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去贯彻要做欲望主人的理念?&br&&br&我不是教育学专业的人员,也没有读过任何教育相关的书籍,也没有机会曾经教书育人。我仅仅凭着对人性的了解,有了一些模糊的概念,在过年的时候,把有些简单的想法在我年幼的堂弟身上试验了一下。&br&&br&各位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孩子在看动画的时候,你是根本叫不动他的,所以一家人要吃饭的时候,我要把给他放动画的ipad收走,他哭的痛不欲生,而且他长的又萌,让人真的是不忍心,然后我尝试跟他沟通,我很诚恳的跟他说:“我可以向你保证,这个动画,你今天看了大概一个钟头吧,我明天也绝对会让你看一个小时,不是说今天看完,明天就没机会看了,相信哥哥明天也一定会给你放动画片,好吗?”也许我运气好,碰到一个能讲道理的孩子,他乖乖的点点头,不哭了,跟我去吃饭了。&br&&br&当然第二天,我遵守诺言,陪他一起看了一个钟头的米老鼠。&br&&br&我想说的是,&b&能让人不贪图一时享受的不是去强制压抑他的天性,而是给他安全感,你让一个天天挨饿,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去细嚼慢咽说这对身体好是完全的对牛弹琴,你只能对一个不愁吃喝的人说该怎么吃能健康,怎么吃能减肥,对吧?&/b&&br&&br&&br&&b&游戏,你今天能玩,明天也能玩,你不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变得贪婪,逮着一次玩游戏、看电视的机会就像沙漠中看见水源一样恨不得把自己撑死,恨不得玩到天荒地老。&/b&&br&&br&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安全感使人能更坚强的面对诱惑,更理智的面对自己的欲望,使人更加强大,&b&成长就是一个安全感的依托不断转移的过程,直到一个人的安全感更多的来自于他自身的能力之前,为孩子创造一个能有相当安全感的环境是家长的责任。&/b&&br&&br&我会对自己的孩子说,&b&只要你不曾辜负今日的时光,你就绝对有权去享受生活中的美好。&/b&&br&&br&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道理,真正考验家长智慧的地方是怎么样去定义“不曾辜负”和“享受美好”,我的忠告是信守自己的承诺,不要对孩子耍流氓。&br&&br&注:可能年轻的读者不太清楚,这里的三室一厅不是说房子,是指游戏机室、台球室、电脑室或者更早一些的棋牌室,舞厅。
据我自己的观察和切身经历,在中国式教育的语境下,不单是电子游戏,人的欲望都是要被消灭的。 不准去三室一厅[注]————————————————————你不能有享乐的欲望。 不准早恋————————————————————————-你不能有对爱…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br&&br&那么我觉得,等待,或许就是最极致的思念了吧。&br&&br&前几天我看了部关于思念与等待的动画短片,虽然故事简单,却感人肺腑。看到这题,觉得与主题十分契合,我就来跟大家聊聊这部动画吧。&br&&br&片名《父与女》,豆瓣得分9.2分,并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c53ffbbfb8ae6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c53ffbbfb8ae6_r.png&&&/figure&&br&&br&故事的开头,是一对父女于秋日的傍晚,在林间小路骑着单车。&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14c6c0f7cc8e32d40acf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14c6c0f7cc8e32d40acf_r.png&&&/figure&&br&&br&他们来到了岸边,父亲将要渡河。&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6e0ae0a9ba8ff4c41045ea2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6e0ae0a9ba8ff4c41045ea2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a9dcdc33a108faed25d109bd852a329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a9dcdc33a108faed25d109bd852a329_r.png&&&/figure&&br&&br&似乎预感到了什么,父亲又折了回来,抱起了自己的小女儿。&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22ac5cbff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22ac5cbff_r.png&&&/figure&&br&&br&最后,父亲还是乘着小船离开了,只剩女儿呆呆地望着他远去的身影。&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6d6f61b06db664725ecb2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6d6f61b06db664725ecb2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3f41a10bb28be55c846b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3f41a10bb28be55c846b_r.png&&&/figure&&br&&br&没想到,这一望,就是一辈子。&br&&br&父亲再也没有回来。可是女孩依旧每天来到岸边,等待着她的父亲。&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3101bebef203a06349fdcd0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3101bebef203a06349fdcd0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20a5afe25e19a364f43e3e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20a5afe25e19a364f43e3e_r.png&&&/figure&&br&&br&小女孩长大了,成了婷婷而立的少女。她依旧每天来到岸边,父亲的自行车也依旧停靠在树下,就像刚离开时的那样。&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86dbb691be8bc411e0b2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86dbb691be8bc411e0b2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b365ac46d82c0ae52491ab4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b365ac46d82c0ae52491ab4_r.png&&&/figure&&br&&br&不知道过了多久,父亲的自行车已经消失不见,女孩也长大成了青年。她依旧像小时候那样,每天来到岸边,等待着她的父亲。&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6654eebc43d9b191ffe9de5b29a19cb1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6654eebc43d9b191ffe9de5b29a19cb1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a501b31f902cec5b5ebc7ed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501b31f902cec5b5ebc7ed_r.png&&&/figure&&br&&br&就算与闺蜜出游,路过的时候,也依旧会驻足。&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8b41b20f908baef1bf2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8b41b20f908baef1bf2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7caf8ba765fc39219dbe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7caf8ba765fc39219dbe_r.png&&&/figure&&br&&br&不知过了多久,女孩终于找到了心上人。她不再自己一个人骑车,而是由她的男友骑车带着她。&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320a0a264d491a33d487a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320a0a264d491a33d487a_r.png&&&/figure&&br&&br&女孩并没有告诉男友关于她父亲的事,他们经过岸边的时候,没有停下来,但她依然会转头瞭望。&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36bb76a5b769c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36bb76a5b769c_r.png&&&/figure&&br&&br&她结了婚,有了一双儿女。这次,他们一家四口骑车来到河岸边游玩。&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25cf19f54c92fecfcda5a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25cf19f54c92fecfcda5a_r.png&&&/figure&&br&&br&丈夫望着河面百无聊赖,儿女在河边嬉戏。而她却伫立在岸上,眺望着远方,就像小时候那样。&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4aaeea5b21a651dc96ff0bd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aaeea5b21a651dc96ff0bd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746bdc11e592a2176adc458c3abf595e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746bdc11e592a2176adc458c3abf595e_r.png&&&/figure&&br&&br&时光飞梭,女孩再也不年轻了,但却依然会每天来岸边等待父亲。虽然,她知道永远等不到了。&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c2e3e2bcc07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c2e3e2bcc07_r.png&&&/figure&&br&&br&也许是时间太久了,她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河流已经干涸,化为了滩涂。&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354c7a623e89fe76fd0b47bd83e7ff3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b354c7a623e89fe76fd0b47bd83e7ff3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ecc8d081d05ba5615727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cc8d081d05ba5615727_r.png&&&/figure&&br&&br&又过了很多年,女孩已经垂垂老矣,老到都骑不了车了。于是她推着自行车,像往常一样,来到岸边。&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1c0578abf675a64c518e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1c0578abf675a64c518e_r.png&&&/figure&&br&&br&她想把自行车停在岸边,可是自行车也老了,甚至都立不起来。&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f492fbdd2d023aa6a9c68f896bc3b233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492fbdd2d023aa6a9c68f896bc3b233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4fe4d005d0f55f13fd2aee745afb2e72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4fe4d005d0f55f13fd2aee745afb2e72_r.png&&&/figure&&br&&br&沧海桑田。当初的河流,如今已成了草原。&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85d31b16eaa74e4ce03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85d31b16eaa74e4ce03_r.png&&&/figure&&br&&br&于是,她决定穿过草丛去寻找父亲。&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91acb7bf628b9bd3309837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91acb7bf628b9bd3309837_r.png&&&/figure&&br&&br&在草丛的中央,她发现了一艘沉船。那正是她父亲的小船。&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d32ac8bf8d5b76c6838efb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32ac8bf8d5b76c6838efb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c64cbebaaf7c3d08f3b6d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c64cbebaaf7c3d08f3b6d_r.png&&&/figure&&br&&br&她缓缓地走过去,抚摸着小船,轻轻地躺在小船里,就像当初躺在父亲的臂弯中一样。&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9b51b937ccc76be90583d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9b51b937ccc76be90583d_r.png&&&/figure&&br&&br&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似乎听见了自己父亲的呼唤。&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8042ed3ddff8ee07c96cbe61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8042ed3ddff8ee07c96cbe61_r.png&&&/figure&&br&&br&她起身向那前方奔去。她欢快地跑着,越变越年轻,越变越小。&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761f6ddcfca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761f6ddcfca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3ace8dacc6d341eeb9292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3ace8dacc6d341eeb9292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ef3a9e5c52a7fb12e42c12d1051dd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ef3a9e5c52a7fb12e42c12d1051dd_r.png&&&/figure&&br&&br&终于,她见到了自己的父亲。&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4a8b22f9ce066dd93e4e8a8e8f7ff8c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a4a8b22f9ce066dd93e4e8a8e8f7ff8c_r.png&&&/figure&&br&&br&这个等待了一辈子的女孩,终于等到了那个久违的,温暖的怀抱。&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83eb4bab2f60ad770ba9d0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83eb4bab2f60ad770ba9d0_r.png&&&/figure&&br&&br&影片结束了,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br&&br&虽然很残酷,但我们都知道,女孩最后所见,只是她垂死之时的幻觉。她父亲早在最初就已沉船身亡,她此后一生的等待都是徒劳无功的。&br&&br&也许,女孩也深知这一点。但她却选择相信父亲还活着,终有一天会回来。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去岸边守望。&br&&br&影片打动我们的,也正是这种思念的力量。之所以这种力量能够打动我们,是因为我们每个人,一定都有一个一直思念的人。&br&&br&此刻远在大洋彼岸求学的我,又何尝不思念父母呢。&br&&br&最后,摘录豆瓣的一句精彩短评:&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363c7c5db6fb46bcae2d9d6cda2f76e3_b.png& data-rawwidth=&494& data-rawheight=&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363c7c5db6fb46bcae2d9d6cda2f76e3_r.png&&&/figure&&br&附上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qq.com/page/m/0/3/m0018kfmj83.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v.qq.com/page/m/0/3/m00&/span&&span class=&invisible&&18kfmj83.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这,大概就是思念的极致了吧。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那么我觉得,等待,或许就是最极致的思念了吧。 前几天我看了部关于思念与等待的动画短片,虽然故事简单,却感人肺腑。看到这题,觉得与主题十分契合,我就来跟大家聊聊这部动画吧。 片名《父与女》,豆瓣得分9.2分,并获得…
1.老伙计,小家伙&br&2.不停的打赌&br&3.满口上帝&br&4.胡乱的比喻&br&&br&于是……&br&嘿,老伙计。昨天有个可怜的小家伙问我怎么说出翻译腔。我敢打赌,他一定没有上过学,我向圣母玛利亚保证。他提出的这个问题真的是太糟糕了,就像隔壁苏珊婶婶做的苹果派一样。&br&&br&—————————————&br&答案值不得那么多赞。谢谢评论区的各位朋友,这么可爱:)&br&&br&—————————————&br&知友和我说知乎大神截图我了,之前有个小伙私信我问我能不能转载,毕竟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答案,就同意了,应该是这个知乎大神。谢谢知友提醒我。&br&因为这个答案关注我的就算啦,我平时答案都是100赞的,没有干货的。&br&&br&———————————————\&br&我问了下那个小伙,他说他不是知乎大神,那看来是私自转载的…(根本没有维权意识hhhhhhhh
1.老伙计,小家伙 2.不停的打赌 3.满口上帝 4.胡乱的比喻 于是…… 嘿,老伙计。昨天有个可怜的小家伙问我怎么说出翻译腔。我敢打赌,他一定没有上过学,我向圣母玛利亚保证。他提出的这个问题真的是太糟糕了,就像隔壁苏珊婶婶做的苹果派一样。 —————…
&p&&b&&i&长文预警。&/i&&/b&&/p&&br&&p&读书和看电影,都是很主观的事情,我觉得好的,你不一定觉得好,我觉得不那么好的,你可能会奉为圭臬,这都是常有的情况。但作为一个真心喜欢这些书和电影的人,我真的希望因为我的推荐看了这些书或是电影的人确实会觉得有所裨益。&/p&&p&我的原则是,所推荐的书和电影一定都是我自己看过的。没有看过的书,无论多么经典,赞誉多么多,我都是不敢妄言的。我自己读书其实不多,阅片量和那些看过几千部电影的大神相比更是不值一提,所以推荐的水平也会有限,意见相左会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有说的不那么妥当的地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p&&p&我看到题主的问题是“想要充实自己,有哪十本书和十部电影值得推荐?”,“充实”这个词其实意思很宽泛,不管是知识上的充实还是精神上的充实应该都可算作“充实”,不过我从题主的问题中读出了一丝急切,所以我在书和电影的选择上会舍弃一些我很喜欢的小说作品,因为有的作品虽然真的很不错,但从“充实”的角度来看,看过之后可能收效甚微。&/p&&p&先从书籍开始吧,我没有明确的顺序,更不敢给这些作品排座次,所以可能有些乱,多请担待。&/p&&p&&b&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f46e2ef3aed6eb98bd30e9_b.jpg& data-rawwidth=&166&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6&&&/figure&&br&&p&&b&关键词:人生、宗教、现实&/b&&/p&&p&上大学后,我有一件很开心的事情,那就是我终于敢读陀氏的作品了。我依然不敢说我终于能读懂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以我的智力和年龄,离读懂陀氏恐怕还差好远。&/p&&p&其实我知道陀氏是很早的事情,早在中学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名字很拗口的俄国作家,但那时的我翻开《罪与罚》后却根本看不下去,拿着《被损害和被侮辱的人》也只当狗血的家庭剧去看。那时我就知道,这个俄国人的作品,我得过些年再看,才会真的觉出好来。&/p&&p&后来隔了很久,到大二的时候我又拿起了《卡拉马佐夫兄弟》,一读之下,惊以陀氏为天人,上一个让我差点跪下来的文学家,应该还是鲁迅吧。&/p&&p&恰巧鲁迅也评论过陀氏,他在《忆韦素园君》里说:“对于这先生,我是尊敬,佩服的,但我又恨他残酷到了冷静的文章。他布置了精神上的苦刑,一个个拉了不幸的人来,拷问给我们看。”也许大师之间冥冥中便有灵犀,能把陀氏说的这样透彻,也只有鲁迅这样的大家。&/p&&p&文学和哲学本就是一母同胞,《卡拉马佐夫兄弟》不但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更是部伟大的哲学作品。看《卡拉马佐夫兄弟》其实是个很困难却又很享受的过程,因为在阅读中充满着思考,而这种思考给你带来的东西,才是这本书对你来说独一无二的意义。&/p&&p&感谢俄国带给我们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而某种程度上说,陀氏是属于这个民族的,但这个民族的东西能够震撼整个世界;而托尔斯泰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但他从世界里回来,唤醒了一个民族。&/p&&p&这里重点推荐陀氏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也顺便推荐托尔斯泰、果戈里、普希金等作家的作品,从文学的角度看,俄罗斯是个伟大的国家,毋容置疑。&/p&&p&&b&黄仁宇《万历十五年》&/b&&/p&&p&&b&关键词:历史&/b&&/p&&p&对于历史初学者来说,黄仁宇教授的《万历十五年》是极好的入门作品。我说是“入门”,不是说这本书的内容很浅显,其实这本书讲的东西大有深意,但这本书写的却真的很易读,非常有趣味性。可以说《万历十五年》颠覆了我对历史书的理解,看过《万历十五年》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写,历史可以如此读。&/p&&p&因为我本人《明史》只看过一部分,《明实录》更是因为水平问题看不下去,所以在历史书的推荐上真的不够专业,但这本《万历十五年》作为充实一个大学生知识的读物,绝对是绰绰有余了。&/p&&p&关于明朝历史,《明朝那些事儿》也是近年来很热门的书籍,当年明月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作者,所以这里也合并推荐。另外顾诚先生的《南明史》真的是良心之作,读来可以废寝忘食,也能学到很多东西。&/p&&p&&b&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f3bacb65bd270dc9426682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figure&&p&&b&关键词:媒体、社会&/b&&/p&&p&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在这个时代里,随着电视、网络的普及,一切似乎都成了娱乐的附庸。&/p&&p&于是尼尔.波兹曼说:“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p&&p&我不只一次思考过人类将会如何消亡,看到“娱乐至死”这四个字我心里真的是耸然一惊,也许,我们真的会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p&&p&看完这部书后不妨再看看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其实波兹曼的观点由此书引申而来。&/p&&p&&b&杨绛《干校六记》&/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9900cde33a1d6d5ca1c83715f3fcd6c2_b.jpg& data-rawwidth=&135&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35&&&/figure&&p&&b&关键词:苦难&/b&&/p&&p&那段历史可能是我们这个国家的人民永远都不愿意再提起了的吧。&/p&&p&杨绛先生文笔细腻,又极平实,她的文字我是非常喜欢的。读她的散文,总像是在午后品茶,悠然自得,沁人心脾。&/p&&p&但《干校六记》作为一杯茶来讲,绝对是极苦的,苦的人流出了泪,苦的人揪起了心。&/p&&p&用淡然的笔触描绘苦难,总是比大声的哭喊更能戳中人心。&/p&&p&&b&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7aff840e_b.jpg& data-rawwidth=&302&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2&&&/figure&&p&&b&关键词:艺术&/b&&/p&&p&我始终认为,对于一个人来说,欣赏艺术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p&&p&我们可以学不会创作,但我们不能不懂得欣赏。面对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我们如果看不到其中的美,那实在是件悲哀的事情。&/p&&p&其实给艺术冠以艺术这个词本就是个不太高明的作法,艺术应该是玄妙的,应该是无法定义的。&/p&&p&世界上只有艺术家,没有艺术。&/p&&p&跟着贡布里希去了解艺术的故事,是一种真正纯粹的享受。&/p&&p&&b&曼昆《经济学原理》&/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7e01c56dfec63ed63aced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7e01c56dfec63ed63acedd_r.jpg&&&/figure&&p&&b&关键词:经济&/b&&/p&&p&请千万不要被这本书的体量和书名所吓到,因为这本书真的很有意思。作为一部经济学的入门教材,我想不出比它更好的作品了。&/p&&p&当然,经济学我是门外汉,懂得不多,我只能说这本《经济学原理》对我个人大有裨益,起码,我学会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p&&p&&b&木心《文学回忆录》&/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4cdf235d41a9e71a84b2e93_b.jpg& data-rawwidth=&295&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5&&&/figure&&p&&b&关键词:文学&/b&&/p&&p&木心先生是我很尊崇的作家之一,这部《文学回忆录》是陈丹青先生所记载木心先生生前的讲稿,可以说是木心思想的结晶,读来大有趣味。木心的文笔是不消说的,他的一些观点也很有见地。&/p&&p&但我一定要说的是,木心这个《文学回忆录》,只能当“木心”来读,不能当文学史来看。这书私货太多,木心是极聪明的人,极聪明的人的思想,有很多都并不是那么适用于普罗大众的。&/p&&p&当然,学一些知识,跟着木心读一些大师的作品,揣摩揣摩木心的文字,这部书是极好的。&/p&&p&&b&梭罗《瓦尔登湖》&/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2e2cbe24edc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figure&&p&&b&关键词:生活&/b&&/p&&p&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我总会思考,怎样的人生才是我真的想要的?&/p&&p&梭罗或许给出了一个答案。当然,我不得不承认,梭罗的生活方式我学不来,但梭罗的生活态度却是大可以借鉴的。&/p&&p& 驶一艘轻舟,到自己内心的深处去吧,也许你会发现很多之前不曾看到的东西。&/p&&p&&b&史铁生《我与地坛》&/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0b3c836c05d095affcc84f_b.jpg& data-rawwidth=&147&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7&&&/figure&&p&&b&关键词:死亡&/b&&/p&&p&我们离死亡大都很远,但死亡却无疑是一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命题之一。&/p&&p&我们不知道死后会去哪里,我们深知活着的乐趣,所以对死亡无限恐惧。但更可怕的其实不是死亡,而是把你放在生与死的边缘反复折磨,时刻都感受着活着的痛苦,也时刻都感知着对死亡的恐惧。&/p&&p&史铁生就是这样一个在生与死的边缘抗争了半辈子的作家。读他的作品,我会不自觉地落下泪来,有些事,我虽然不能感同身受,但却也能懂得几分。&/p&&p&另外推荐他的《病隙碎笔》,也是绝佳的散文,不要因为史铁生特殊的经历就忽视了他的文笔,世界上有着史铁生经历的人很多,史铁生却只有一个。&/p&&p&&b&孔子、老子、庄子《论语》、《道德经》、《南华经》&/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f1aa48f36ecf7f7dcbe363_b.jpg& data-rawwidth=&218&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8&&&/figure&&p&&b&关键词:经典、人生、哲学&/b&&/p&&p&写出这几个名字我都是很惶恐的。&/p&&p&其实我也仔细想了很久,要不要推荐中国传统的经典。不是说它们不够格,它们太够格了,它们比前面推荐的所有书都够格的多,只是我来推荐,我不够格。但我还是要把它们写出来,因为这几本书对于一个大学生来充实自己来说,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p&&p&我没有足够的学力和见解对这几部书评价些什么,我只想说,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们读一辈子,也读不完,读不透。&/p&&p&我为祖先们的智慧自豪,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骄傲。&/p&&br&&p&在书籍的推荐上,因为这里只能推荐十本,我在另一个回答里做了补充,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查看。&/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大学读哪些书可以增加知识,或者是提升眼界? - 李霁琛的回答&/a& &/p&&p&=========================================&/p&&p&想到要选取十部电影,这其实是个让我非常头疼的事情,好的电影那么多,该选哪十部呢?和书籍一样,我依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每个关键词我选取了一到两部电影,都是很经典的电影,我的选片原则一是能够满足题主“充实自己”的要求,二是好看且不晦涩,能够给观者带来一定的思考。&/p&&p&我不会对电影所蕴藏的意义进行过多解读,因为你自己最后想到的,才是你真正看到的。&/p&&p&依然没有排序,电影这种东西,其实永远都不是评分、排名能够说得明白的。&/p&&p&&b&《十二怒汉》&/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8a72fbe07cbdadfff442803fbacd5ee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8a72fbe07cbdadfff442803fbacd5ee2_r.jpg&&&/figure&&p&&b&关键词:法律&/b&&/p&&p&我想《十二怒汉》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更是一场关于法律、生命、社会的宏大讨论。&/p&&p&抽丝剥茧的剧情,演员们酣畅淋漓的表演,妙语连珠的台词,这种种的元素构成了这部美国电影史上的永恒经典。时间是一部电影最好的试金石,时间已经证明了《十二怒汉》的伟大,我无需多言。&/p&&p&&b&《返老还童》&/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00ddc640ec44b49ca04b07be87623ca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00ddc640ec44b49ca04b07be87623ca4_r.jpg&&&/figure&&p&&b&关键词:人生&/b&&/p&&p&假如你的人生倒过来过,该是种怎样的体验?&/p&&p&《返老还童》又称《本杰明.巴顿奇事》,改编自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说。但事实上,这是少数改编后比原著还要伟大的电影之一。大卫.芬奇赋予了这个故事更深的内涵,而布拉德.皮特则给与了这个角色全新的生命。&/p&&p&有人说没有女人能抵挡皮特的魅力,我想说的是,就算是直男,也没法不被皮特所征服。&/p&&p&&b&《美国往事》&/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0aab6f46d10db_b.jpg& data-rawwidth=&1366&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0aab6f46d10db_r.jpg&&&/figure&&p&&b&关键词:朋友、爱情、人生&/b&&/p&&p&看完这部电影,我像是过了一生。&/p&&p&我总是期待着能有电影像《美国往事》一样让我看完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其实我也说不上来原因,只是觉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几十年过去,不过是一场大梦罢了。&/p&&p&另外,罗伯特.德尼罗是我最爱的演员,没有之一。詹尼佛.康纳利年少时那张剧照是我最喜欢的剧照,也没有之一。&/p&&p&&b&《阳光灿烂的日子》&/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8ff26a2b814e6ecced66ca31aa77a950_b.jp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8ff26a2b814e6ecced66ca31aa77a950_r.jpg&&&/figure&&p&&b&关键词:青春&/b&&/p&&p&对于近几年流行的那些所谓的青春电影,我只想告诉那些导演,去看看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才是青春电影,你们拍的不过是一种新的类型片而已。而这个类型叫做堕胎片。&/p&&p&我们都有过骑着车子穿越大街小巷无忧无虑的日子吧,我们都有过一个可望而不及的女神吧,我们都曾被灿烂的阳光照着,其实我们现在已经长大,心里却总有一片光明不会让别人触碰吧。&/p&&p&&b&《革命之路》&/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19a80e3b7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19a80e3b74_r.jpg&&&/figure&&br&&p&&b&关键词:婚姻&/b&&/p&&p&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所以会选择《革命之路》作为婚姻这个标签下的电影。但悲观一点总没有什么坏处。看到有人问小李和肥温为什么不在一起,也许这部电影早就做了一个回答:婚姻是悲剧性的,做朋友多好。&/p&&p&萨姆.门德斯善于拍这种关于家庭的电影,《美国丽人》我也强力推荐。&/p&&p&&b&《搏击俱乐部》&/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62d6cd93bcc54c7360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62d6cd93bcc54c73605_r.jpg&&&/figure&&br&&p&&b&关键词:自我&/b&&/p&&p&其实很多时候认清自我是件无比困难的事情,在现实和虚幻之间迷失是年轻人经常出现的状况,看完这部电影,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反思。&/p&&p&另外我想说的是,小李拿奥斯卡之前真的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可惜,毕竟皮特和诺顿可都还没拿过奥斯卡影帝呢。&/p&&p&&b&《恋夏五百天》&/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c7ec539bfc7c_b.jpg& data-raw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少女战士所有反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