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新型城市化建设发展趋势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_网易新闻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
专家视角    城镇化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将新发展理念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所在。必须把创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个环节、领域和阶段,以创新型文化塑造新型城镇化精神面貌,在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践行“和谐”“公正”“可持续”“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推动城镇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等诸方面的全面进步。    创新城镇规划理念。科学规划城镇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确保城镇规划的长期性和权威性,城镇空间布局和资源布局的协调性和统一性,使城镇的人、资源、文化等核心要素有机统一。    创新城镇建设理念。不断完善城镇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PPP等社会资本投资模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将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理念运用到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大力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加大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创新城市管理理念。推进城镇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创新,改革城镇户籍、社保、就业、教育、土地、财税等方面的体制机制,破除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管理体制障碍,推动城镇常住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创新城镇社会治理理念。推动城镇社会治理主体从“政府单一”向“社会多元”转变,创新民主决策机制、利益诉求机制、社会管理手段,通过制度、机制的创新,不断提升城镇社会治理水平。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协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理念蕴含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本质内涵。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以全面、系统、协同的思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统筹区域城镇化发展。加强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吸引农民就近在中小城市及小城镇投资和就业,依靠产业集聚引导人口的集聚,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特色镇、中心村和居民聚居点”五级联动、分工合理、功能互补、联系紧密、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顺应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大趋势,不断增强城镇承载能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使农民工在城里安居乐业,使现代农业得到更大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统筹城镇内部发展。系统推进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把城镇居民的利益和城镇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建立“面子里子”“地上地下”“硬件软件”“短期长期”兼顾的城镇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城镇发展的科学性、系统性、均衡性。    统筹产城融合发展。把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紧密结合,建立城市产业新城与城市新区协调同步发展机制;鼓励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有特色产业支撑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古镇和卫星城镇。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    绿色发展理念,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必须让绿色成为城市的底色,把绿色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全过程。    大力推进绿色生产。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包括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绿色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培育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倡导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和践行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倡导节俭绿色的消费观,促进城镇生活方式绿色化。    推进城镇建设绿色化。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推动绿色建筑建设,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为重点,转变建筑用能结构和方式,构造环保、绿色、健康的新型城镇建筑体系。    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加大“三废”污染治理力度,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建设生态城市、森林城市、田园城市、海绵城市等为抓手,不断改善城镇生态环境,为人民提供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真正做到城市让人们生活更美好。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拓展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    开放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外开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面向全球主动开放,以多领域、全方位汲取一切优质资源和元素,进一步提升城市对外开放的程度,拓展发展的空间。    以开放汲取世界城镇化发展有益经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拉美国家缺乏产业支撑的“过度城镇化”,导致经济发展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只有开放,我们才能深化对城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结合实际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以开放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利用两个市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开放的格局吸引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等要素聚集城镇,发现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谋取更大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才、更优质的资源、更好的技术聚集到城镇,为新型城镇化注入新活力、输送新血液,使“人”在城镇,进得来,留得住,以人流带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定新型城镇化发展初心    共享是发展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切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必须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建设为了人民、建设依靠人民、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    明确共享内容和主体。完善城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为所有常住城镇居民提供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城镇住房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    拓展共享内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始终把人民的需要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以能否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标准;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全面推进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民生改善工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不断满足多层次、普惠性和个性化公共服务需求。
    建立共享机制。建立完善城镇居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机制,提升城镇社会治理能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环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使人民群众既能投入其中又能不断提出意见建议,这样才能让城镇发展在满足居民的轨道上健康前行。(作者为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成员;作者单位:太原社会科学院)   张晨强 胡建林 王利娥
(原标题: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2016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6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0|0|暂无简介|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隶属于北京中智...|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新型城市化究竟新在哪?
1月29日 第十二期记者:户延明 满倩 / 实习编辑:周欣 / 策划:王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即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指出,今年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格局,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城镇化作为扩内需的最大拉动力。新型城镇化道路到底应该怎么走,一个&拆&字不是万能的,山东必须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指出今年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格局。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城镇化作为扩内需的最大拉动力。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方针,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启动城镇化“提质加速、城乡一体”行动,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统筹规划城镇布局,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域中心城市为支撑、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符合发展规律、具有山东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支撑,厉行集约节约用地,搞好地下空间规划利用,防止“土地城镇化”和千城一面的畸形发展。以宜居、幸福为目标,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实施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支持一批经济强镇、区域重镇、文化旅游名镇加快发展,进入全国百强镇行列。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城镇常住人口,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专家点题:新型城镇化要&新&在哪儿?
小编发言:旧房子墙上的一个大大的&拆&字似乎成了城市化进程中常见的&风景&,但是城镇化不能只是靠拆靠建,新型城镇化道路到底应该怎样走,新型城镇化要做成那些有意义的事?
张卫国提出,新型城镇化一是要克服“一夜兴镇”“一夜兴市”的这种传统路子,二是要克服制度对要素流动和固化已有的传统工业化的弊端。这属于双重转型,下一步明确指出要走都市圈化发展和城市群化发展。
专家点题:新型城镇化,怎样避免城市病?
小编发言:城镇化让城市得到了发展。但是,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等。新型城镇化有什么新特点?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邓相超认为,如果城镇化是按照城市群思路发展,我们以前所说的‘城市病’:交通拥堵、住不起房等等,全都会迎刃而解。
专家点题:把农民迎进城,我们还要做些什么?
小编发言:从农村人到城里人的身份转变不会像搬家那么容易,像城里人那样生活,农民能适应吗?村里一亩亩收获粮食的黄土地会全都变成水泥地吗?
宋守军表示,农民融入城市首先要有融入城市的心理准备,比如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的进步等等,城市则要提供一定的就业保障、养老保险、子女教育等配套服务,这就需要有系统的社会配套、系统的社会管理。
王玉志表示,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城镇化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厉行集约节约用地,搞好地下空间的规划利用。这对城镇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制定了新的方向。
专家点题:城镇化的钱怎么用?
小编发言:城镇化离不开钱,钱从哪里来?怎么去用更有绩效?
陈华通过四个关键词对财税金融问题进行了形象的剖析,一是金融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正能量”;二是金融应该为城镇化发展插上隐形的“翅膀”;三是金融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助推器”与“催化剂”;四是凝聚“金融力量”,优化金融支持和服务,加快城镇化的发展;结果就是金融在城镇化发展中应该是“大有作为”的。
& 山东省的城镇化不能只靠一个"拆"字,怎样建设生态宜居的城镇,建好真正的都市圈,城乡和谐发展,是接下来二十年山东的城镇化进程必须解决的问题,距离不再区分农村人和城里人的那一天还有多远,城镇化前进的道路任重道远。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
新型城市化下的趋势--《中华建设》2016年03期
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
新型城市化下的趋势
【摘要】:正近年来,城市高碳化运行和建筑高耗能现象日益严重,从我国城市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城市建设与空间结构的不合理,已经对人们的就业、居住、服务空间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且伴随着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若再不对城市高碳化运行和建筑高耗能现象进行适当改善,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城市未来的发展。因此在新型城市化下的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能够将粗放式的城市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性的城市发展模式,这样就能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
【作者单位】:
【分类号】:TU984.115【正文快照】:
近年来,城市高碳化运行和建筑高耗能现象日益严重,从我国城市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城市建设与空间结构的不合理,已经对人们的就业、居住、服务空间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且伴随着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若再不对城市高碳化运行和建筑高耗能现象进行适当改善,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城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章海峰;[J];甘肃科技;2002年08期
李和平;[J];华中建筑;2002年02期
何皎皎;[J];江苏建筑;2002年01期
刘玉民,白晨曦;[J];建筑创作;2002年Z1期
曲晓东;[J];山西建筑;2002年05期
祝波;[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01期
孙颖,李艾芳;[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王唯山;[J];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韩佑燮;[J];城市规划;2002年03期
刘涛;[J];城市规划;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广君;林姚宇;;[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范嗣斌;邓东;刘继华;;[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陈天;尔惟;;[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余柏椿;;[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林姚宇;陈国生;;[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郭恩章;吕飞;;[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刘代云;;[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李少云;;[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阎树鑫;关也彤;;[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杨旸;;[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小琴;[N];江苏经济报;2007年
胡敏 吴涛;[N];扬州日报;2011年
谢源泽;[N];闽北日报;2013年
刘小青;[N];衡阳日报;2013年
刘珊珊;[N];长沙晚报;2013年
赵玉洁;[N];中华建筑报;2013年
金磊;[N];中国建设报;2014年
余秋荣;[N];消费日报;2004年
张永刚;[N];中国建设报;2004年
本报记者 安治永;[N];中国建设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型肥料发展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