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磊:港股大跌一天能跌85% A股到底需不需要做空者

打开凤凰新闻观看更流畅
有只港股一天跌85%,A股到底需不需要做空者?
作者:肖磊看市 金融市场是人类智慧的浓缩,也是最容易放大人性贪婪和恐惧的地方,因为金融市场主导着终极财富分配,它可以让财富瞬间蒸发,也可以让默默无闻者瞬间暴富。 因此,金融市场需要完整的生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强悍的猎手,否则生态系统将难以为继。 看空和做空者,是金融生态链条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证券市场,没有看空者和做空者,实际上等同于没有监管。 抛开恶意的部分(有人恶意看空或做空,也有人恶意看多或做多,我并不认为恶意看空者比恶意看多者更加邪恶),真正意义上的看空和做空,上善不善,大善似恶。 日,海外沽空机构浑水(取名来自中国的“浑水摸鱼”一词)发出了一份做空报告,指香港上市公司辉山乳业为一家骗子公司,公司价值为零。昨日(日),辉山乳业股价大跌85%,市值缩水320亿。 一家市值400亿的公司,瞬间崩塌,能否免于劫难,就要看公司自身是否真的有起死回生的能力。 浑水公司因看空和做空中国概念股而闻名,几乎成了悬在中国概念股头上的一把利剑,近几年来,浑水公司被国内市场认为是一家阴谋做空中国概念股的机构。 实际上在美国等国外资本市场类似浑水公司这样的机构,数不胜数。这类公司通常的做法是寻找“问题公司”,卖出该公司股票,建立仓位,然后发布做空报告,在公司的股价下跌中获得盈利。浑水只是做了垂直细分,更专注于研究中国概念股罢了,这跟一些投资基金专注于某个行业或产业道理一致,没什么特别。 另外,这种做空,同样面临巨大的风险和压力,远比做多承受的风险更大。在浑水看空和做空的中国概念股里面,有的甚至在其做空之后反而逆势创出了新高,且持续走高。辉山乳业在浑水发布报告之后,立即做出反击,而后公司公布大股东增持的消息,股价持续反弹。实际上在浑水发布看空报告两周后,股价比发布报告时还高出6%。 中国金融市场需要真正的“做空者” 资本市场是一个很容易走向极端的市场,因为它在今天表现出来的杠杆效应和工具效率空前之高,是几千年来人类社会活动中无法想象的,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如果庞大的投资者群体不能或不敢对市场形成充分“表达”,就容易被某种单一的市场情绪左右,市场可能随时都面临着走向一个毁灭性的极端,这种极端我们称之为“崩盘”。 拿中国来说,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既得利益群体,都非常不喜欢听到“看空”或“做空”等字眼。这跟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契合,对持有不同看法的人,总是带有一种警惕和敌视的态度。 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市场能够证明,没有做空者就不会下跌,也无法证明没有做空者的市场就一定具备更大的正能量。恰恰相反,没有做空机制或做空机制不健全的市场只能吸引更多的非理性投资者,因为非理性投资者往往缺少独立思考,总是相信“树可以长到天上去”。 正因为中国缺少做空者,缺少了市场的自我制衡,市场风险无法提前释放,扼杀了“理性”,难以打破刚性兑付,非理性的繁荣在中国持续时间更长、损害更大。 2008年5月,美国有一个叫戴维·艾因霍恩的对冲基金经理大肆批评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并到处演讲,希望能够说服更多有影响力的投资者加入到自己的队伍,他还号召更多的投资者去做空雷曼兄弟。也正是他的呐喊和参与,一些在研究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方面的投资者开始关注雷曼兄弟的风险。很快,其他寻找做空机会的投资者开始建立空头仓位,做空者也越来越多。 难道没有艾因霍恩等对冲基金经理的做空,雷曼兄弟就会安然无恙?事实是,如果没有做空者,雷曼兄弟给整个美国金融系统带来的巨大风险只会被欺骗性的隐藏,一旦破产危机被拖延,给美国资本市场带来的灾难恐怕要增大十倍。 做空者不缺少信仰,“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曾说:“金融市场不属于道德范畴,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对于亚洲金融风暴,即使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纵观很多国家资本市场及经济的崩盘,而后一蹶不振,恰恰是因为做空者没有参与的机会,导致做多者的信心和价值观被完全颠覆所致。” 查诺斯是一位华尔街比较出名的对冲基金经理,市场给他的称号是“顶级做空大师”。查诺斯曾成功地做空了安然和美国楼市,并从中收获了巨大的回报。但市场需要明白的是,美国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因为这类做空者而一蹶不振,美国房地产市场早已复苏,“做空者”的“贡献”已经完成,做空者让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提前破裂、释放,从而也尽早恢复。. 一直以来,做空者在纷杂的金融市场保持着冷静,他们会遭到各国政府的反感,乃至封杀,但他们在用自己的思考和影响力艰难而又光荣地生存着。当他们时常因正确地判断“得手”时,往往也会获得来自市场的更大尊重。 做空需要的是胆量和智慧,是对偏见、环境和所有可能性情况的分析,“做空”所承受的压力和风险远比“做多”大得多,这本身就限制了“做空者”的局限性和“高理性”;而“买涨”则简单得多,所承受的风险更小,毕竟世界在不断进步而不是倒退,巴菲特说,没有人靠押注自己的国家崩溃而获得巨大成功的。 但不要忘了,作为同时代的做空大师索罗斯,在投资当中也并没有长期押注任何一个政府的“崩溃”,其“做空”都是阶段性的,索罗斯在社会慈善方面的贡献也并不亚于巴菲特。 同样,你可以说浑水做空中国概念股是一个阴谋,但请注意,中国股市一次从6000点跌到了1600点,最近一次从5000点跌到了2600点,期间没有人可以任意做空内地股市,这又是谁的阴谋? 作为上市公司,肯定是不希望有浑水这样的机构存在,但作为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这样的公司有其存在的意义。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信息不对称,这就是为什么证监会对信息披露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原因。 但问题在于,上市公司是一个做生意的公司,是动态的存在于市场(监管规则是静态的),每天都在为经营做出不同的决策,投资者根本无法判断哪些决策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因为一则决策消息背后,往往是一个非常大的“套路”,这就需要有更具水平和实力的公司去调查,仅仅靠法规层面的信息披露远远不够。 浑水公司为了调查辉山乳业,聘请了顶级中国奶业研究专家,采集第三方尽调报告,使用无人机实地拍摄辉山乳业登仕堡牧场等等,各种调查方法应有尽有,这是一个普通散户和一般的投研机构难以做到的。 做空者并不邪恶 2010年2月初,在曼哈顿一个私人会所,包括索罗斯在内的一批善于做空的对冲基金经理有一次大的聚会。这群做空者谈论的是欧元的走向,索罗斯等先后发言,看淡欧元前景,并迅速在圈内扩散。 这跟艾因霍恩做空雷曼之前的举动类似。这次聚会之后的一周时间里,欧元空头头寸创下历史新高,6万多份做空欧元的期货合约集中出现。之后,欧元兑美元汇率从1.36一路惨跌至1.18。 从当时来看,索罗斯等做空欧元的举动加剧了欧元区的风险,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恶意”做空。但其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在于,大批对冲基金对欧元的看空,以及对欧元的做空行动触动了包括德国等在内核心国家的重视,使得对欧元区改革一直比较“冷淡”的政治家们抛弃了侥幸心理,欧元区关于统一监管、财政改革等的实质性进展也正是从全球对冲基金经理大肆做空欧元开始的。 回顾发展比较完善,且一直在持续自我良性循环的欧美资本市场,其跟政策制定者一直以来对做空环境的创造运用,以及对做空者的宽容是分不开的。因为做空者本身就附带着一种强大的监管效应,让市场更容易重视风险,不至于让风险积累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历史已经证明,那些缺少“做空”环境的市场,并不会拥有更良性的自我循环,而是以自我制造的更大灾难收场。比如2008年中国股市的暴跌,其恢复能力甚至远低于制造了次贷危机、做空势力更强大的美国股市。 伦敦和纽约,乃至香港,之所以在国际资本市场获得崇高的地位,除了历史的沉淀和监管的有效,更多的是对投资者自由行动的保护,一个最重要的体现是,对做空者的宽容和“理解”。假设辉山乳业是内地A股上市,恐怕很多欺骗性的消息会持续更长时间,甚至有可能永远发现不了。 股市的做空,只是做空这种制衡机制当中,最普遍的一种。索罗斯曾一度做空英镑制造了英国金融市场的混乱,也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给香港金融市场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但相关政府都使用市场的手段做出了回击,而不是行政手段。更重要的是做空者让政府尽早发现了风险因素和监管漏洞,最终让监管变得更加积极、有效和透明。 中国缺少对做空机制和做空意义全面思考的改革者,从而缺少可以做空的产品和做空文化,市场也就缺少做空者。 有句话说,看一个人的身价,主要看他的对手,而我的观点是,中国资本市场今后能否取得根本性成功,并打造成“有容乃大”的国际性资本市场,主要看它如何对待做空者,以及能否“培养”出真正懂得如何做空的“对手”。 未来,看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身价”,主要看所承载的做空者的影响力。然而,按照目前中国市场的情况,这似乎是一个不受人待见的主意。 文/肖磊(财经专栏作家,黄金钱包首席研究员) 1987年美国大股灾,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7年次贷危机,2017年会发生什么?欲想知道2017年如何投资布局,从大变局中寻找到十年难遇的机会,(kanshi1314)
正在载入...  最近可以说是谈股色变,无数股民被深套,在高位站岗 为国护盘.大部分股票都已经申请停盘了  从5100点到3500点,只用了半个月.比08年金融危机都还惨. 无数股民从天堂跌到了地狱  在国家一系列的救市政策下,为什么依然涨不动,每天都是祖国山河一片绿,绿化一天比一天好  那么到底是谁在做空A股赚了我们散户的血汗钱呢 ?  从14年9月份沪港通开通以后,A股就可以开始做空 最开始一共有440只A股可以做空,很多外资通过H股,沪港通进入中国股市,他们是罪魁祸首吗 ?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中国股市大跌之际,索罗斯悄悄现身香港,这意味着什么
  总体来说各方面原因都有。但是最大的一个对A股造成影响的是股指期货。股指期货投资者利用资金杠杆大举做空股指指数。在国外如果要做空的话收取的是高额的手续费,保证金也比较多,但是在国内做空保证金要的少手续费也少大大降低了他们做空的成本。由于股指期货的用户大举做空股市对A股产生恶劣的影响政府在出台的一系列救市方案中就提出了增加股指期货的手续费以及保证金,还限制了仓位数量。但是结果到底如何我们现在还看不到,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暂时关闭股指期货。可能会有大量的资金进来抄底,可能中国的股市还有希望。
  @稚于初心
10:22:50  中国股市大跌之际,索罗斯悄悄现身香港,这意味着什么  -------------------------  索罗斯就是利用的金融市场是面的漏洞专的空子。1997年索罗斯大举做空港元做空香港股市,大量在外汇市场抛售港元,后来香港政府出面以及中央财政上面的支持,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大量动用美元储备支持香港,香港金管局在外汇市场大量买进港元。稳定了港元的汇率,然后在利用大量资金分批买进大量的蓝筹股稳定了整个香港金融市场的繁荣,索罗斯在亚洲其他国家搜刮的财产。大部分亏损在香港了然后仓促的逃出香港市场。 总体来说索罗斯就是利用一些国家的固定制汇率这个漏洞来赚钱的
  @稚于初心
10:22:50  中国股市大跌之际,索罗斯悄悄现身香港,这意味着什么  -------------------------  @银在市场
10:34:54  索罗斯就是利用的金融市场是面的漏洞专的空子。1997年索罗斯大举做空港元做空香港股市,大量在外汇市场抛售港元,后来香港政府出面以及中央财政上面的支持,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大量动用美元储备支持香港,香港金管局在外汇市场大量买进港元。稳定了港元的汇率,然后在利用大量资金分批买进大量的蓝筹股稳定了整个香港金融市场的繁荣,索罗斯在亚洲其他国家搜刮的财产。大部分亏损在香港了然后仓促的逃出香港市场。 ......  -----------------------------  还有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不仅攻击了亚洲各国。还有欧洲各国最经典的一个案例就是狙击英镑。大家可以在网上看一下他的故事 确实是非常牛B的人物
  @稚于初心
10:22:50  中国股市大跌之际,索罗斯悄悄现身香港,这意味着什么  -------------------------  @银在市场
10:34:54  索罗斯就是利用的金融市场是面的漏洞专的空子。1997年索罗斯大举做空港元做空香港股市,大量在外汇市场抛售港元,后来香港政府出面以及中央财政上面的支持,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大量动用美元储备支持香港,香港金管局在外汇市场大量买进港元。稳定了港元的汇率,然后在利用大量资金分批买进大量的蓝筹股稳定了整个香港金融市场的繁荣,索罗斯在亚洲其他国家搜刮的财产。大部分亏损在香港了然后仓促的逃出香港市场。 ......  -----------------------------  @银在市场
10:40:05  还有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不仅攻击了亚洲各国。还有欧洲各国最经典的一个案例就是狙击英镑。大家可以在网上看一下他的故事 确实是非常牛B的人物  -----------------------------  我也看了一下,他的确是很牛,这次他会演绎什么样的传奇呢,敬请期待
  哦,老索还敢来呢,牛人,看人这心理素质  
  @wtjwww-09 10:52:35  哦,老索还敢来呢,牛人,看人这心理素质  -----------------------------  为什么不敢来
  谁获利最大谁就是凶手。 那么谁获利最大呢?详见最新的段子。。。。。。
  @唏嘘的胡茬子
08:43:05  谁获利最大谁就是凶手。 那么谁获利最大呢?详见最新的段子。。。。。。  —————————————  像看底牌?没门儿!  
  @银在市场
10:28:01  总体来说各方面原因都有。但是最大的一个对A股造成影响的是股指期货。股指期货投资者利用资金杠杆大举做空股指指数。在国外如果要做空的话收取的是高额的手续费,保证金也比较多,但是在国内做空保证金要的少手续费也少大大降低了他们做空的成本。由于股指期货的用户大举做空股市对A股产生恶劣的影响政府在出台的一系列救市方案中就提出了增加股指期货的手续费以及保证金,还限制了仓位数量。但是结果到底如何我们现在还看不......  -----------------------------  主要是由于融资融券缺乏监管力度 各种民间配资 导致金融市场混乱
  是的,中国的金融市场存在多方面漏洞。还有很多方面的不合理,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今年来的概念股都跑去纳斯达克上市为什么不选择在A股或者创业板上市,我想那些公司的高管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可以这么说国内监管部门对各大上市公司根本不严厉,诸多上市公司存在财务报价公布的财务报表和公司营运状态等。可以这么说吧有好多公司根本就没有资格上市。有这么一句话大家应该都知道只要公司上市了还发展什么大量在股市圈钱就行了反正中国股民人数众多。近来股市下跌除了股指期货外的原因。跟大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在高位的时候疯狂的减持有关系吧。今天大盘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政府资金也没有放出什么利好的消息。
  最大的黑社会赚了钱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港股陷怪圈!看不懂就做空,高喊股价要跌95%,一律一棍子打死,港股哪些股票可以做空 - 126爱看资讯
当前位置:&
&&港股陷怪圈!看不懂就做空,高喊股价要跌95%,一律一棍子打死&& 正文
港股陷怪圈!看不懂就做空,高喊股价要跌95%,一律一棍子打死
上周四Gotham City发布了关于瑞声科技的做空报告的完整版后,引起了瑞声股价的大幅下跌。香港科技股一片哀鸿不能幸免,当天集体暴跌,虽然收盘的时候有些股票有所回升,但感觉收到影响不小,元气尽伤。网上对这次香港一场小型的科技股股灾讨论甚少。我专门问了一个在香港券商工作的朋友,都说是市场受到...
上周四Gotham City发布了关于瑞声科技的做空报告的完整版后,引起了瑞声股价的大幅下跌。香港科技股一片哀鸿不能幸免,当天集体暴跌,虽然收盘的时候有些股票有所回升,但感觉收到影响不小,元气尽伤。网上对这次香港一场小型的科技股股灾讨论甚少。我专门问了一个在香港券商工作的朋友,都说是市场受到瑞声影响所致。香港市场一直是这样的,当一家公司被质疑,不管事实有没有确定,只要股价下跌,投资者都会快速斩仓,而跟风者甚多,对所有上市公司都是有罪推定。周五中金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谈到了科通芯城()。科通芯城在周四的小型股灾中也受到波及,大跌30%,收盘时拉回,管理层反应挺快的,赶紧启动了股票回购,并且提前公布一季度业绩。中金报告说道,科通芯城今年一季度GMW同比上涨了57.8%,达到61.3亿元。主要增长的来源来自付费客户同比上涨90%,而新技术比如IoT和AI也令市场对电子零件的需求上升。中金对科通芯城的评级依然维持为“买入”。就在发此文的时候,一家名叫“烽火研究”发布了关于科通芯城的做空报告,市场哗然,股价大跌22%。我看了一下提出的几个问题,感觉有的问题真的不咋地。我们暂时不去评论科通芯城的股价高低,就香港市场这个样子,不管什么公司,做空机构都可以发个报告,高呼股价要跌95%才行,不管什么公司都一棍子打死,这种环境真的不适合企业在那里上市发展。科通芯城好说歹说也是国内最大的电子元器件经销商,看不懂业务就做空,我也是醉了。当然我们今天就事论事,正好就他们和其他一些投资者提出的问题,我们来探讨探讨,研究研究,也算一个学习。第一,关于毛利率的问题。有人说,科通拥有远高于行业的异常利润率。这一点实在匪夷所思。我查了一下,科通芯城的毛利率实际上并不高,如果非说要高于行业,那也是高于几个台湾的同行。证券代码↓证券简称销售毛利率 [报告期] 最新一期(MRQ) [单位] %AVT.N安富利13.5491ARW.N艾睿电子13..OC中建信息6..TW大联大4..TW文晔科技4..TW威健5..SZ润欣科技10..SZ力源信息9..TW联强国际3..HK科通芯城8.2155数据来源:Wind资讯对比A股公司,科通芯城毛利低于润欣科技,更低于力源信息。从规模上看,科通芯城比后两者的规模要大出许多,润欣和力源营业收入大约15亿,而科通芯城2016年收入则约130亿。科通芯城的大客户占比比较高,因此薄利多销,销售毛利率比较低。但是即便如此,这三家公司的净利率也是相对稳定的而且差别不大,均保持在3%-5%之间。第二,关于存货和应收款。有人说,科通芯城的存货和应收款都很高。我们可以看一个2016年年中的数据(对比同行内其他公司)。公司货币应收账款(万元)存货(万元)总资产(万元)金额总资产%金额总资产%安富利美元497,,,123,981艾睿电子美元570,,,294,681大联大新台币9,310,,385,,186,727威健实业新台币625,,,674,485文晔科技新台币2,457,,019,,103,237科通芯城人民币141,,,670力源信息人民币33,,,945润欣科技人民币27,,,376科通芯城的应收款和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在同行中都是相对比较低的。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有这个特点,你要是没有什么存货,客户甚至都不来找你了,因此必须保持一定量的存货。但是存货又不能太多,因为元器件的价格变化可能导致存货下跌减值。所以保持一个平衡很重要。科通芯城在存货的控制方面算是做得比较好的了。第三,资产周转率的问题。坊间有人用固定资产周转率这个指标,问道科通芯城为什么有远高于慧聪网或者腾讯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我觉得这个既是指标用得不对,参照物也选错了。科通芯城不是制造商,而是分销商,根本不需要购置固定资产。做元器件分销,通过微信就可以卖,好搞什么固定资产呢?需要到处建工厂车间办公室吗?如果用总资产周转率这个指标,并且就选同行比较,可能会更加清楚。按照最新一期财报,科通芯城总资产周转率是1.9,当然比两个A股同行要高一些,但和新三板挂牌的中建信息(834082.OC,这个指标也是1.9)差不多,基本上也介于美国的安富利(1.2)和台湾的联强国际(2.6)、文晔科技(2.6)之间。总资产周转率这个指标没有任何异于同行的地方。对于两个A股竞争对手,反而可以说科通芯城特有的营销和轻资产模式效率比较高。第四,关于供应链金融业务。有人质疑说是公司把银行贷款放到经营性现金流里面,说这个会计处理方式有问题。审计报告都发布了,会计师都认可,质疑这个我觉得没什么道理。当然,你觉得奇怪,主要还是对业务不太熟悉。科通芯城一个很重要的动作就是做供应链金融,许多人问怎么做呢?这里我给大家一个参考。在A股公司广和通()的招股说明书中,有这么一段:“公司2014年3G产品开始量产后,针对该产品当时主要需求对象大多为消费电子产品(如平板电脑)客户,基于该类终端产品市场变化快、风险相对较高的特点,公司对MI领域客户实施了现款现货的信用政策。在客户提货需要一定信用期而公司无法满足其需求的情况下,公司适时与实力较强的经销商(联强国际、大联大、科通芯城、艾睿电子等)进行合作,使得自2014年开始公司存在一定比例的经销收入。2016年,公司拓展的笔记本电脑客户指定购货方为其外协工厂,公司现有商务资源无法完全支持其需求,公司与相应经销商合作并授予一定信用期”。上面这一段很形象地描述了行业里面的一个供应链金融运用场景。科通芯城可以给产业链上的客户授信,帮助他们购货,而授信的资金,则来自于科通芯城本身的负债(银行贷款也好、发债融资也好)。对于科通芯城而言,这种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拿便宜的资金去放贷收取较高的利息,从而赚取差价,更是实现推动客户销售的有力辅助手段。用于供应链金融的银行贷款增加,就是经营性行为,难道还不能算经营性现金流么?而且,如果去掉供应链金融,每个季度都是正的现金流。第五,关于网站。说网站流量不大,这个真的是不了解业务了。科通芯城好多都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来做生意的,订单流量并不经过网站,这个在市场上说了多少遍了。大客户谁还上网站买东西,基本上都是线下。科通芯城大客户占比又比较多,收购美国公司获取的客户也不通过网站来做交易。第六,关于工商数据和上市公司披露不符。首先不说国内工商局本身登录的数据就不全,好多公司都是境内部分业务主体,不是上市公司全体。科通很多交易都是通过香港公司完成了,查下股内工商局的数据对不上就说有问题,感觉太武断。第七、增发中没有产业资本。这个我也就呵呵了。本来国内就最大的,就是最大的产业方,还需要产业资本来证明自己吗?都不是小公司了。2016年参与增发的有很多机构投资者,比如新华保险、中国再保险、韩国社保基金等等,都是金融机构,说明公司更愿意与金融机构发生资本层面的关系。这也跟科通在做供应链金融有关系。上面只是一点个人看法,供大家探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告: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780.3亿元,同比增长24.4%,汽车行业利润增长12%,远低于工业利润增速,尤其是4月汽车利润下降6.7%,汽车行业面临成本上升...
炒股,看雪球就够了每晚雪球君给您离真相更近的剖析每周10家到7家再到4家,IPO下发批文的数量在两周内急剧下降!证监会昨天核准了4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包括:上交所主板的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三孚...
06-03 21:07
06-03 20:02
06-03 19:46
06-03 19:06
06-03 17:18
06-03 17:10
06-03 16:32
06-03 16:00
大家都在看
劲爆娱乐八卦以下是热门股票
销售毛利率
Wifi 及网络处理器
射频及功率放大器件
传感器芯片
音频及功率放大器件
无线连接芯片
一体化结构件
微处理器芯片
平均折/溢价
成交量(万)
公司名称:上海润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30000万元
上市日期:
发行价:6.87元
更名历史:
注册地: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路200号A号楼301室
法人代表:郎晓刚
总经理:葛琼
董秘:庞军
公司网址:www.
电子信箱:investment@
联系电话:021-
港股陷怪圈!看不懂就做空,高喊股价要跌95%,一律一棍子打死
  上周四Gotham City发布了关于瑞声科技的做空报告的完整版后,引起了瑞声股价的大幅下跌。香港科技股一片哀鸿不能幸免,当天集体暴跌,虽然收盘的时候有些股票有所回升,但感觉收到影响不小,元气尽伤。网上对这次香港一场小型的科技股股灾讨论甚少。我专门问了一个在香港券商工作的朋友,都说是市场受到瑞声影响所致。香港市场一直是这样的,当一家公司被质疑,不管事实有没有确定,只要股价下跌,投资者都会快速斩仓,而跟风者甚多,对所有上市公司都是有罪推定。
  周五中金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谈到了科通芯城(0400.hk)。科通芯城在周四的小型股灾中也受到波及,大跌30%,收盘时拉回,管理层反应挺快的,赶紧启动了股票回购,并且提前公布一季度业绩。中金报告说道,科通芯城今年一季度GMW同比上涨了57.8%,达到61.3亿元。主要增长的来源来自付费客户同比上涨90%,而新技术比如IoT和AI也令市场对电子零件的需求上升。中金对科通芯城的评级依然维持为“买入”。
  就在发此文的时候,一家名叫“烽火研究”发布了关于科通芯城的做空报告,市场哗然,股价大跌22%。我看了一下提出的几个问题,感觉有的问题真的不咋地。我们暂时不去评论科通芯城的股价高低,就香港市场这个样子,不管什么公司,做空机构都可以发个报告,高呼股价要跌95%才行,不管什么公司都一棍子打死,这种环境真的不适合企业在那里上市发展。科通芯城好说歹说也是国内最大的电子元器件经销商,看不懂业务就做空,我也是醉了。
  当然我们今天就事论事,正好就他们和其他一些投资者提出的问题,我们来探讨探讨,研究研究,也算一个学习。
  第一,关于毛利率的问题。
  有人说,科通拥有远高于行业的异常利润率。这一点实在匪夷所思。我查了一下,科通芯城的毛利率实际上并不高,如果非说要高于行业,那也是高于几个台湾的同行。
证券代码↓
销售毛利率  [报告期] 最新一期(MRQ)  [单位] %
  安富利
  艾睿电子
  834082.OC
  中建信息
  3702.TW
  大联大
  3036.TW
  文晔科技
  3033.TW
  300493.SZ
  300184.SZ
  2347.TW
  联强国际
  0400.HK
  科通芯城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对比A股公司,科通芯城毛利低于,更低于。从规模上看,科通芯城比后两者的规模要大出许多,润欣和力源营业收入大约15亿,而科通芯城2016年收入则约130亿。科通芯城的大客户占比比较高,因此薄利多销,销售毛利率比较低。但是即便如此,这三家公司的净利率也是相对稳定的而且差别不大,均保持在3%-5%之间。
  第二,关于存货和应收款。
  有人说,科通芯城的存货和应收款都很高。我们可以看一个2016年年中的数据(对比同行内其他公司)。
应收账款(万元)
存货(万元)
总资产(万元)
17,186,727
  科通芯城的应收款和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在同行中都是相对比较低的。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有这个特点,你要是没有什么存货,客户甚至都不来找你了,因此必须保持一定量的存货。但是存货又不能太多,因为元器件的价格变化可能导致存货下跌减值。所以保持一个平衡很重要。科通芯城在存货的控制方面算是做得比较好的了。
  第三,资产周转率的问题。
  坊间有人用固定资产周转率这个指标,问道科通芯城为什么有远高于慧聪网或者腾讯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我觉得这个既是指标用得不对,参照物也选错了。科通芯城不是制造商,而是分销商,根本不需要购置固定资产。做元器件分销,通过微信就可以卖,好搞什么固定资产呢?需要到处建工厂车间办公室吗?如果用总资产周转率这个指标,并且就选同行比较,可能会更加清楚。
  按照最新一期财报,科通芯城总资产周转率是1.9,当然比两个A股同行要高一些,但和新三板挂牌的中建信息(834082.OC,这个指标也是1.9)差不多,基本上也介于美国的安富利(1.2)和台湾的联强国际(2.6)、文晔科技(2.6)之间。总资产周转率这个指标没有任何异于同行的地方。对于两个A股竞争对手,反而可以说科通芯城特有的营销和轻资产模式效率比较高。
  第四,关于供应链金融业务。
  有人质疑说是公司把银行贷款放到经营性现金流里面,说这个会计处理方式有问题。审计报告都发布了,会计师都认可,质疑这个我觉得没什么道理。当然,你觉得奇怪,主要还是对业务不太熟悉。科通芯城一个很重要的动作就是做供应链金融,许多人问怎么做呢?
  这里我给大家一个参考。在A股公司(300638.sz)的招股说明书中,有这么一段:“公司2014年3G产品开始量产后,针对该产品当时主要需求对象大多为消费电子产品(如平板电脑)客户,基于该类终端产品市场变化快、风险相对较高的特点,公司对MI领域客户实施了现款现货的信用政策。在客户提货需要一定信用期而公司无法满足其需求的情况下,公司适时与实力较强的经销商(联强国际、大联大、科通芯城、艾睿电子等)进行合作,使得自2014年开始公司存在一定比例的经销收入。2016年,公司拓展的笔记本电脑客户指定购货方为其外协工厂,公司现有商务资源无法完全支持其需求,公司与相应经销商合作并授予一定信用期”。
  上面这一段很形象地描述了行业里面的一个供应链金融运用场景。科通芯城可以给产业链上的客户授信,帮助他们购货,而授信的资金,则来自于科通芯城本身的负债(银行贷款也好、发债融资也好)。对于科通芯城而言,这种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拿便宜的资金去放贷收取较高的利息,从而赚取差价,更是实现推动客户销售的有力辅助手段。用于供应链金融的银行贷款增加,就是经营性行为,难道还不能算经营性现金流么?而且,如果去掉供应链金融,每个季度都是正的现金流。
  第五,关于网站。
  说网站流量不大,这个真的是不了解业务了。科通芯城好多都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来做生意的,订单流量并不经过网站,这个在市场上说了多少遍了。大客户谁还上网站买东西,基本上都是线下。科通芯城大客户占比又比较多,收购美国公司获取的客户也不通过网站来做交易。
  第六,关于工商数据和上市公司披露不符。
  首先不说国内工商局本身登录的数据就不全,好多公司都是境内部分业务主体,不是上市公司全体。科通很多交易都是通过香港公司完成了,查下股内工商局的数据对不上就说有问题,感觉太武断。
  第七、增发中没有产业资本。
  这个我也就呵呵了。本来国内就最大的,就是最大的产业方,还需要产业资本来证明自己吗?都不是小公司了。2016年参与增发的有很多机构投资者,比如、中国再保险、韩国社保基金等等,都是金融机构,说明公司更愿意与金融机构发生资本层面的关系。这也跟科通在做供应链金融有关系。
  上面只是一点个人看法,供大家探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股有涨跌幅限制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