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为知盗墓笔记mobi完美排版手机版怎么排版和记录字数

&img src=&/v2-65bbf825e9bcd3fb3619a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2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65bbf825e9bcd3fb3619a_r.png&&&p&&b&除了答题,顺便分享一点各类考试笔记与阅读干货。&/b&&/p&&p&在3年之前,我同时用过这3款笔记本,是这些云笔记的高频率使用者。&/p&&p&其中印象用了1年多不到2年,有道一直在使用至今,为知一小段时间。&/p&&p&&b&简单得梳理了三款产品这三年的发展和得失,也做了一些一些功能层面的横向对比,供参考。&/b&&/p&&br&&p&&b&&u&印象笔记:&/u&&/b&&/p&&p&Evernote于2008年6月在美国上线,印象笔记作为当时云笔记的领头羊,提倡记录点滴。&/p&&p&希望使用者能存放所写,所照并且随时能够随时随地访问文件,快速查找所需。&/p&&br&&p&&b&这一个核心,基本是所有云笔记的特质。&/b&&/p&&br&&p&随后的发展如日中天,2012年五月获得7000万美元融资;紧接着,Evernote宣布进行全球化扩张战略,包括进入中国市场、收购其他企业、开发企业账户等。Evernote用户已达4700余万,付费用户也在200万左右,其现金储备超过1亿美元,公司估值高达10亿美元。&/p&&br&&p&其流行开始,最先在豆瓣,各种精彩花哨的笔记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随后其发展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其他两位。印象笔记在几年里,一直宣传着,能帮你记住你想到的,看到的和体验到的一切。你可以用它记录一条文字信息,保存一个网页,保存一张照片,截取你的屏幕。印象笔记能安全的保存这一切。&/p&&br&&p&可惜好景不长,各种负面消息开始频繁曝出:&/p&&p&日,云笔记开发商Evernote裁员约20人,这是Evernote历史上首次裁员。 随后日,中国区总经理谷懿宣布离职。&/p&&img src=&/v2-0e9e24df3b686a26fe2a2190_b.pn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3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v2-0e9e24df3b686a26fe2a2190_r.png&&&br&&p&印象笔记毕竟是老牌,并不会坐以待毙。&/p&&p&为了不成为人们口中那只倒掉的“独角兽”,Evernote开始在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发展业务,比如新东方与印象笔记达成了战略合作。&/p&&p&&b&印象笔记在华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两千万名,新用户增长速度全球第一, 共连接了四千两百万台以上设备等,这些成绩都是实实在在的。&/b&&/p&&p&Evernote 即将在明年 1 月 23 日启用新的用户隐私条款和旧版隐私条款最大的不同是,新版隐私条款允许部分员工浏览用户笔记,还能作为素材训练机器学习算法。用户可以选择不参加基于机器学习的体验计划,但保存在服务器上的笔记和资料还是可能被部分 Evernote 员工看到。&/p&&p&虽然印象笔记及时处理了此事,但还是引起不小风波,并且被用户骂很惨。&/p&&p&如此看来,印象笔记要完全完成华丽转身,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在软硬件两方面创新探索失败后,&b&印象笔记又回到了当初最重要的阵地:云笔记。&/b&&/p&&br&&p&&b&&u&有道云笔记:&/u&&/b&&/p&&p&有道云笔记目前国内用户量是三者中最多的,已经将近5000万。而且跟印象笔记的“危机频发”相比,有道云笔记整个一生龙活虎的状态。&/p&&p&官方的介绍是,有道云笔记是2011年,网易有道推出的个人与团队的线上资料库,支持多种附件格式,拥有2G容量的初始免费存储空间,能够实时增量式同步,并采用“三备份存储”技术,同时上线的还有网页剪报功能。&/p&&p&2012年9月,宣布用户超过500万,并公布各平台用户分布等多项用户数据情况。&/p&&p&2012年12月初,有道云笔记推出3.0新版,PC、iPhone、Android和web端四大平台全面升级。&/p&&p&此时的有道云笔记开始大量的用户增长,我也在几年前入了坑,沿用至今,成为重度用户。重要的是,有道云笔记从推出至今几乎没有什么负面和大的危机,整个发展都非常稳健,很有网易风格。&/p&&img src=&/v2-d5a22e1ee388de4d8b0cf_b.png& data-rawwidth=&483& data-rawheight=&2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3& data-original=&/v2-d5a22e1ee388de4d8b0cf_r.png&&&p&(我的两个笔记本)&/p&&p&不过说实话,第一次用有道云笔记的时候,并没有惊艳,只是觉得朴素,质朴到纯的感觉,永远就这麽简单的格调,让我一度怀疑我能用多久。&/p&&p&但是事实证明,我用到了今天。后来,我确实想过,为什么。
&/p&&p&可能是因为它们一直专注在做笔记这件事上,而且能够持续做出创新的功能。之前我是在有道云笔记上写文章,但需要手动复制到WORD上,再专门排版整理适用不同需求发送出去。后来突然多了一件导出WORD,PDF别提多舒心,当时真的有点小意外,连这个细节都注意了。&/p&&p&(反之,当你把word复制到有道里备份,存储,有道可以自动处理修改,比如自己的备注与删除等..厉害)&/p&&p&&b&关于免费的问题&/b&,有道云笔记是免费的,而印象笔记是付费的。可能之前还不是如此的明显分裂,不过现在很显然是的了。&/p&&p&为知笔记、印象笔记收费模式的转变,让不少用户都表达出不满,一些老用户表示感觉自己“被抛弃”。对于一些新用户来说,“收费”更像是一张巨大的隔离墙,把自己直接隔离在大门之外。不过用了几年有道云笔记免费版,没有任何不合适。用这么久了都,我是不是要考虑主动买个VIP算了。&/p&&p&&b&导入导出的问题&/b&,绝对是一个重点。此前比较薄弱,现在的v5.6版本一更新,新增数据一键全部到处,本地可直接查看了,导出笔记也可以保存为PDF到本地.&/p&&br&&p&还有一个功能不得不提:&b&语音速记。&/b&&/p&&p&这个功能是新上线的,也就是帮你把语音实时转成文字成一篇笔记,如果你是长期云笔记使用者,需要快速记录,语音速记的功能会起到极大的帮助。当时用到的这个功能的时候还是有点小惊喜的,因为毕竟最近语音技术很火,特别是锤子发布会上老罗还特意提到了科大讯飞,没想到有道云笔记这么快就跟进推出了这个功能,而且技术还确实用的科大讯飞,准确性很高。&/p&&img src=&/v2-458a305c21eac6aeae66108ee5eadf3a_b.png& data-rawwidth=&535& data-rawheight=&3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5& data-original=&/v2-458a305c21eac6aeae66108ee5eadf3a_r.png&&&p&有道云笔记还做了其他很多尝试也都还不错,比如做了有道云协作,个人觉得是国内目前团队协作产品里面比较好的。&/p&&p&而我自己非常期待的一点就是,&b&目前有道云笔记似乎还没重视:桌面笔记手写功能。&/b&&/p&&p&&b&目前只有在&u&OneNote&/u&上做的比较好&/b&,可惜它是个战五渣。现在笔记本具有手写功能已经成为主要趋势了。&b&我有Wacom在手,最高配,爽呆了,&/b&很多笔记是需要涂涂画画的。如果能够直接在桌面笔记上图画,真是极好不过。&/p&&p&所以综合这三年来的使用体验,相比于印象笔记略显颓势,有道云笔记目前看起来还是相对稳健一些。&/p&&p&&b&&u&为知笔记:&/u&&/b&&/p&&p&&b&为知笔记定位于高效率工作笔记,主打工作笔记的移动应用的云笔记类产品。&/b&除了常用的笔记功能保存的网页、灵感笔记、重要文档、照片、便签等,为知笔记&b&重点关注“工作笔记”的需求。&/b&&/p&&p&&b&为知笔记评价还不错,&/b&但是功能相对中规中矩,因此市场份额较少。&/p&&p&找到了一张网友的测评截止2016年6月对比图:&/p&&img src=&/v2-52af6c45af8e6161110bea_b.pn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2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v2-52af6c45af8e6161110bea_r.png&&&p&(当然现在这些数据都有所变动)&/p&&p&为知的界面特点倒是跟有道很像,因为用户习惯影响很大,为知比较小众,是一个跨平台的轻量化笔记工具,&b&并且始终没有内嵌广告,对于码农来说,为知笔记写代码会高亮,其他则不能。&/b&但是最近,12月9日为知笔记发布公告,宣布自试用期结束后全面收费,如果免费用户不升级成VIP(付费)便只能使用本地笔记功能,无法同步云端。&/p&&p&为知笔记的这一举措,基本上是壮士断腕的选择,也算是退出了三者的竞争。对于免费用户来说,也基本可以跟它说再见了。但这一措施我还是能理解的,毕竟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两个巨头在前,为知笔记如果硬拼显然得不偿失,还不如利用&b&他本身的使用用户的强粘性,继续做深,因此收费对这些用户来说来说并不会造成很大影响。&/b&&/p&&p&回到题主的问题,如果从产品来看的话,三年后的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为知笔记,网上有人做过现在三者的功能对比,孰优孰劣,各自评判:&/p&&img src=&/v2-4a57ebe6d31dcd16944bd7_b.pn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3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v2-4a57ebe6d31dcd16944bd7_r.png&&&img src=&/v2-6877efc18fef93c04c979b6bf76897bb_b.pn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2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v2-6877efc18fef93c04c979b6bf76897bb_r.png&&&img src=&/v2-c7d321b4c99640ecd1653_b.png& data-rawwidth=&548& data-rawheight=&4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8& data-original=&/v2-c7d321b4c99640ecd1653_r.png&&&br&&p&至于未来他们能够走多远,印象笔记那么的漂亮,我一直希望他能做的很好,可能确实是目前比较坎坷一点了。&/p&&p&对于最大众习惯接受的,有道云笔记占了上风,因为确实在收费、分享和语音这三点上,有道云笔记确实具有很强的碾压能力。&/p&&p&而为知一向在自己盯着的工作笔记领域专注,还能走上很长的一段路。&/p&&p&&b&三年一晃眼过去,笑道最后,这个最后是多久?你也没说吧,就回顾了这三年,和我自己的使用体验,谁保持产品创新活力,谁注重用户体验和隐私,谁越专注,谁能笑到最后。&/b&&/p&&br&&p&&b&PS: &/b&&/p&&p&&b&简单的分享一下&/b&&/p&&p&用了云笔记这些年,无论哪种,最大的好处就是:&b&他们都能够分享共建知识储备。&/b&&/p&&img src=&/v2-cda08af93c3_b.jpg& data-rawwidth=&638& data-rawheight=&2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8& data-original=&/v2-cda08af93c3_r.jpg&&&p&&b&能分享,是他们最独到的强大的优势。&/b&&/p&&p&这里我也抛砖引玉的分享一些笔记干货:&/p&&p&&b&阅读笔记类:&/b&&/p&&p&1.《如何读一本书》&/p&&p&&a href=&///?target=http%3A///share/%3Fid%3Df0ab5c04cbce75ada0bf1e34%26type%3Dnote%26from%3Ddushu%26callback%3Dhttp%253A%252F%%252Fdushu%252Fweb%252Findex.html%2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hare/?id=f0ab5c04cbce75ada0bf1e34&type=note&from=dushu&callback=http%3A%2F%%2Fdushu%2Fweb%2Findex.html#/&i class=&icon-external&&&/i&&/a&&/p&&p&2.《自控力》 凯利·麦格尼格尔&/p&&p&&a href=&///?target=http%3A///share/%3Fid%3D221e69cf640d%26type%3Dnote%26from%3Ddushu%26callback%3Dhttp%253A%252F%%252Fdushu%252Fweb%252Findex.html%2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hare/?id=221e69cf640d&type=note&from=dushu&callback=http%3A%2F%%2Fdushu%2Fweb%2Findex.html#/&i class=&icon-external&&&/i&&/a&&/p&&p&3.《学会提问》 尼尔·布朗&/p&&p&&a href=&///?target=http%3A///share/%3Fid%3D084df5bd29cd86e7aea4a4f9de77d1b7%26type%3Dnote%26from%3Ddushu%26callback%3Dhttp%253A%252F%%252Fdushu%252Fweb%252Findex.html%2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hare/?id=084df5bd29cd86e7aea4a4f9de77d1b7&type=note&from=dushu&callback=http%3A%2F%%2Fdushu%2Fweb%2Findex.html#/&i class=&icon-external&&&/i&&/a&&/p&&p&4. 《番茄工作法图解》Staffan&/p&&p&&a href=&///?target=http%3A///share/%3Fid%3De79e16657de4fccfedd9a5%26type%3Dnote%26from%3Ddushu%26callback%3Dhttp%253A%252F%%252Fdushu%252Fweb%252Findex.html%2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hare/?id=e79e16657de4fccfedd9a5&type=note&from=dushu&callback=http%3A%2F%%2Fdushu%2Fweb%2Findex.html#/&i class=&icon-external&&&/i&&/a&&/p&&p&&b&干货笔记类:&/b&&/p&&p&1.考研冲刺笔记包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6eab4ecc51d& data-hash=&6eab4ecc51d& data-hovercard=&p$b$6eab4ecc51d&&@屁桃&/a& 是这位 &u&&b&优点3天3夜说不完的大才女+大美女&/b&&/u&(敲黑板)写的噢。如何做笔记,高效学习等问题请找她..她是我师傅(捂脸)。&/p&&p&&a href=&///?target=http%3A///share/%3Fid%3D7224fb5dbfa1d170b2c41a%26type%3Dnotebook%2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hare/?id=7224fb5dbfa1d170b2c41a&type=notebook#/&i class=&icon-external&&&/i&&/a&&/p&&p&2. 清华学霸的文科笔记&/p&&p&&a href=&///?target=http%3A///xueba/web/personal.html%3FuserI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xueba/w&/span&&span class=&invisible&&eb/personal.html?userI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3. 推倒单词:全是关于单词的&/p&&p&&a href=&///?target=http%3A///xueba/web/personal.html%3FuserId%3Dqq0FB5AD31F0A6F5EED7F99B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xueba/w&/span&&span class=&invisible&&eb/personal.html?userId=qq0FB5AD31F0A6F5EED7F99B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4.考研英语笔记&/p&&p&&a href=&///?target=http%3A///xueba/web/personal.html%3FuserI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xueba/w&/span&&span class=&invisible&&eb/personal.html?userI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5.考研政治笔记&/p&&p&&a href=&///?target=http%3A///xueba/web/personal.html%3FuserI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xueba/w&/span&&span class=&invisible&&eb/personal.html?userI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6.最干货系列,应该算个阅读笔记大杂烩&/p&&p&&a href=&///?target=http%3A///xueba/web/personal.html%3FuserId%3DqqF3B1D087DD49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xueba/w&/span&&span class=&invisible&&eb/personal.html?userId=qqF3B1D087DD49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7. 日语笔记&/p&&p&&a href=&///?target=http%3A///share/%3Fid%3D3dffac4c2fce262b3768ba%26type%3Dnotebook%2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hare/?id=3dffac4c2fce262b3768ba&type=notebook#/&i class=&icon-external&&&/i&&/a&&/p&&p&我自己的,拿一些分享,还是与文字和后期有关:&/p&&p&1.一些摘录 v1&/p&&p&&a href=&///?target=http%3A///noteshare%3Fid%3Dad8472034dfbff95e70130&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notesha&/span&&span class=&invisible&&re?id=ad8472034dfbff95e70130&/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2.语不惊人死不休 v1&/p&&p&&a href=&///?target=http%3A///noteshare%3Fid%3De1c5a51dadab9aba2539&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notesha&/span&&span class=&invisible&&re?id=e1c5a51dadab9aba2539&/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3.AE插件 v1&/p&&p&&a href=&///?target=http%3A///noteshare%3Fid%3D61dad85d5ff02b25d18a8e14dc2440f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notesha&/span&&span class=&invisible&&re?id=61dad85d5ff02b25d18a8e14dc2440fa&/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4.AE 圣诞模板 v1&/p&&p&&a href=&///?target=http%3A///noteshare%3Fid%3Df75ad54f8feef75e0f262a8e19d26759&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notesha&/span&&span class=&invisible&&re?id=f75ad54f8feef75e0f262a8e19d26759&/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b&以上,都&u&安全免费合法的。(敲黑板)&/u&&/b& &/p&&p&&b&总之有很多,实在没办法一下全丢出来,一下丢完了我就不要玩了...慢慢更。&/b&&/p&&p&最近一些日子开始整理自己的笔记,阅读内容方向跟心理与哲学有关,准备一本一本整理配合Xmind 分享出来。之前好多都是整了一部分就忙工作了,耽误了不少&b&。&/b&&/p&&p&&b&与时俱进,注重用户体验就是能走的最长远,也是最好的路。&/b&&/p&&br&&img src=&/v2-a00d3ca55cc5c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2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a00d3ca55cc5c_r.png&&&img src=&/v2-3e0bebc2e4d8a302c4d64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3e0bebc2e4d8a302c4d64_r.png&&
除了答题,顺便分享一点各类考试笔记与阅读干货。在3年之前,我同时用过这3款笔记本,是这些云笔记的高频率使用者。其中印象用了1年多不到2年,有道一直在使用至今,为知一小段时间。简单得梳理了三款产品这三年的发展和得失,也做了一些一些功能层面的横向…
分享一下个人经验。&br&&br&我目前是Wiz PC端的用户,在2008年左右开始留意笔记软件,用过EverNote 2~4版本、针式PKM、PKM2、MyBase。也是那个时候开始接触到Wiz。&br&&br&我的需求很简单:&br&&ol&&li&网页资料的收集和管理&/li&&li&导出容易&/li&&li&编辑容易&/li&&li&体积小、速度快&/li&&li&特别是有大量图片的时候还要很快&/li&&li&数据安全&br&&/li&&/ol&&p&&b&注意,我没有一些别人认为很重要的需求:&/b&&/p&&ol&&li&我不需要管理太多真实材料(不需求ocr文字识别)或者电子文件(pdf、doc)&br&&/li&&li&我不需要网络、云同步&/li&&li&我不需要保密或者加密&/li&&li&我不需要在移动设备上面用&/li&&li&我有一定的软件使用经验,不需要傻瓜化功能&br&&/li&&/ol&&br&&p&那么,我现在来说说,为什么我选择了Wiz,而不是EverNote。&/p&&br&&ol&&li&&b&资料收集能力极强&br&&/b&&br&Wiz的团队是以网页内容收集工具“网文快捕”起家的,网页信息收集可以说是Wiz的老本行。有很多人提过使用EverNote的时候,可以配合一些别的软件或者插件来提取正文,很方便。&br&&br&而对于做这个起家的Wiz,提取正文这个根本是最基本的功能,不需要其他程序协助。另外,Wiz还提供了开放的正则表达式提取工具,让用户可以自行编写正则表达式,针对不同的网页对正文进行提取。&br&&br&&img alt=&[Image]& data-rawheight=&642& data-rawwidth=&843& src=&/9a89bc039ee9a9d178e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3& data-original=&/9a89bc039ee9a9d178e7_r.jpg&&&br&Wiz团队的目标应该是希望形成一个生态圈,让有能力的用户贡献提取方式,让Wiz自身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是因为目前Wiz的用户数量不多,所以这个远景没有实现。而这个功能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太难了,根本没法用。&br&&br&不过正如我上面说的,我有折腾这些东西的能力,我不需要傻瓜化功能。因此,Wiz把这个提取功能开放给我用,对于我来说就很棒——我可以做更多事情。&br&&br&&img data-rawheight=&701& data-rawwidth=&766& src=&/dfee0ac1eb2b532ca6aba84477aafe8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6& data-original=&/dfee0ac1eb2b532ca6aba84477aafe88_r.jpg&&&br&再有,看看这些丰富的选项,对于喜欢简单的用户,这显得很繁琐,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多需求,而且他们一看到选项多就无所适从。而对于我来说,更丰富的选项,代表了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便利。如果我没有什么需求,那么直接保存就是了,一点不麻烦,但是如果我还有什么需求,那么这些额外的选项就帮大忙了。&br&&br&比如说对于分页网页的保存。在一些新闻网站,一些比较长的报道都会分页的,这时分页保存就很有用了——你不会想一页页翻,一页页保存的。而EverNote要借助额外的工具才能做到。&br&&br&&img data-rawheight=&567& data-rawwidth=&659& src=&/eeeb1a495ee93f202d8aa628a247616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9& data-original=&/eeeb1a495ee93f202d8aa628a2476162_r.jpg&&&br&至于截图功能,有是有,但是真的就只是截图,比不上EverNote有专门的截图软件Skitch,这是事实。&br&&br&&/li&&li&&b&资料管理方便随意&/b&&br&&br&Wiz中笔记文件夹的结构和实际的文件结构是一致的。比如说,我现在正在做一本书的录入,我建立了一个项目来管理这其中的所有的资料:&br&&img data-rawheight=&554& data-rawwidth=&505& src=&/0d956a52da9f10e715cc0e7b63d258c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5& data-original=&/0d956a52da9f10e715cc0e7b63d258ce_r.jpg&&&br&而在我的电脑中,也实实在在存在着同样的目录和文件:&br&&br&&img data-rawheight=&383& data-rawwidth=&826& src=&/ee82d7ef0409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6& data-original=&/ee82d7ef0409a_r.jpg&&&br&注意,其中的ziw文件就是每一个笔记的内容,文件名和笔记文件名都一样。而其他文件夹和文件,是我自己建立的。&br&&br&这里就是和一般的做法一样,把项目中所有的内容都放到一个文件夹里面,方便统一管理。&br&&br&这也使得目录可以用很大的深度,指受Windows的限制。而资料的取用也相当方便,你不光可以用Wiz来管理,也可以直接搜索电脑上的文件,轻松找到你自己的资料。&br&&br&而当你完成了整个项目,要进行存档的时候,也只要在Wiz里建立一个存档目录,把这些文件放到你用来存档的文件夹就可以了。你照样可以用Wiz来管理你的这些资料,相当方便和随意。你要看看项目文件夹里面的内容的时候,这样打开就可以了。&br&&br&&img data-rawheight=&536& data-rawwidth=&800& src=&/e82cea718ac7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e82cea718ac70_r.jpg&&&br&&br&&/li&&li&&b&内容导出容易&/b&&br&&br&&img data-rawheight=&414& data-rawwidth=&395& src=&/c00ea999bec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5&&&br&&br&&/li&&li&&b&编辑体验极好&/b&&br&&br&Wiz有目前最好的笔记编辑体验。为什么?&br&&br&因为Wiz是开放性的,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所有的笔记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文件,就是ziw后缀的那些文件。&br&&br&那么ziw文件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一个zip压缩包。你可以用任意一种解压软件解压它,包括Windows自带的zip解压软件:&br&&br&&img data-rawheight=&258& data-rawwidth=&856& src=&/129b8f596add47f632c0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6& data-original=&/129b8f596add47f632c05_r.jpg&&&br&你可以清楚看到,ziw里面就是一个html文件,如果你的笔记有贴图,里面还会有一些图片。&br&&br&Wiz打开笔记的时候,实际上是把笔记解压到临时目录,然后调用Wiz的浏览器引擎来打开那个html文件。在以前Wiz用的是IE,而现在新版本以及改用Chromium了,浏览体验更好。&br&&br&这也意味着,你可以用任何一种支持html的软件,来打开Wiz的笔记!!&br&&br&&img data-rawheight=&564& data-rawwidth=&575& src=&/250cbdadacdd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5& data-original=&/250cbdadacdd4_r.jpg&&&br&你喜欢用Vim?Emacs?Sublime Text?都没有问题!你可以用任意一种你喜欢的编辑器来写笔记!&br&&br&更重要的是,Wiz的笔记内容实际上是用html来保存的,而且目前用的是Chromium。这意味着,如果你懂html,那么你想怎么排版你的笔记都可以——只要html能做到的,甚至用上javascript都可以。&br&&br&目前,已经有Emacs用户给Wiz制作了插件,让Wiz可以用Org Mode来写笔记:&a href=&///?target=http%3A///plugins/18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rg-Mode插件----为知笔记应用中心(beta)&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还有思维导图啦:&a href=&///?target=http%3A///plugins/18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reemind浏览插件----为知笔记应用中心(beta)&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img data-rawheight=&333& data-rawwidth=&563& src=&/902e11c206a56ddcef77f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3& data-original=&/902e11c206a56ddcef77ff_r.jpg&&&br&&br&&br&语法高亮、添加批注什么的:&a href=&///?target=http%3A///plugins/16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为知助手(webkit版)----为知笔记应用中心(beta)&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正是因为Wiz笔记文件的开放性和通用性,你可以用太多太多的玩法了,这是EverNote完完全全无法比拟的。&br&&br&&/li&&li&&b&笔记体积小、打开速度快&/b&&br&&br&正如上面说的,Wiz把文件直接保存,文字以html保存。实际上存在数据库里面的只有一些索引内容——不论你的笔记内容有多少、有多大,在数据库中占的分量都不会有太大的区别。这就决定了,Wiz的数据库可以十分的小。&br&&br&而EverNote是把内容存到数据库中的,连图片都是。因此纯文字还好,如果是图片多的笔记,那么数据库就会迅速变大,导致EverNote的数据库会越来越臃肿,速度越来越慢。&br&&br&Wiz则是在打开大的笔记时才会慢(因为要等压缩了的笔记解压)。&br&&br&&/li&&li&&b&数据真心安全&/b&&br&&br&还是因为开放,Wiz的笔记全部都实实在在放在你的硬盘中的。也就是说,除非你的硬盘挂掉了,不然你的笔记不会有任何问题。就算你没有Wiz,也完完全全可以打开你的笔记——所有笔记都是明文的,你可以轻松搜索到。不像Firefox扩展Scrapbook那样,笔记都是数字唯一码,不靠扩展根本找不回原来的笔记。也不像EverNote,内容都存在数据库里面,没有了EverNote,根本拿不出来。&/li&&/ol&
分享一下个人经验。 我目前是Wiz PC端的用户,在2008年左右开始留意笔记软件,用过EverNote 2~4版本、针式PKM、PKM2、MyBase。也是那个时候开始接触到Wiz。 我的需求很简单: 网页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导出容易编辑容易体积小、速度快特别是有大量图片的时候还…
注:如非强调,本文所述Evernote指印象笔记&b&&/b&=====================简化版======================================&b&Evernote&/b&:想法比较多,重视随手抽出来记笔记的;知识来源多为实体纸张+手写文本,以图片形式导入的;喜欢拍照记录事件的,推荐用evernote。怕被kua省的,用evernote国际版。Evernote的定位是,帮助人类记忆的产品。&br&&b&Wiz&/b&:注重PKM,知识来源以网页、电子文件(office三件套、pdf等)为多;喜欢写日记,特别是九宫格日记;希望把Google reader的东西完全导入到硬盘保存的;建议用Wiz。Wiz的定位是,PKM。&br&&b&Onenote&/b&:只要你人受得了它的臃肿,一切用途均可用Onenote搞定。Onenote的定位是,无所不能。&br&本人三款软件都用,用evernote来记录及时想法和灵感;Wiz用于收集网页、电子文件,及时整理,沉淀为自己的知识库;还没工作,Onenote用得不多,目前只被我替代pd f阅读器来看文献,导入后,可以很方便的OCR、手写标注、笔记、搜索、整理。&br&&br&===================分割线=========================================&br&以下是复杂版:&br&&br&1.容量限制:&b&Evernote和Wiz都是计流量的;Onenote才是计容量&/b&&br&&img src=&/b3d08acacb3a815c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2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b3d08acacb3a815c_r.jpg&&&br&2.功能、访问速度、平台、安全性:&b&&br&&/b&总的来说,&b&Evernote长于内源性知识的记录,Wiz长于外源性知识的记录,两者都算小而美;Onenote无所不能,大而全。&/b&列表如下:&b&&br&&/b&&img data-rawheight=&847& data-rawwidth=&697& src=&/3fc3e3b299b35cf84909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7& data-original=&/3fc3e3b299b35cf84909c_r.jpg&&&br&总体来说,&b&Evernote是手枪&/b&,功能最简单,胜在轻巧方便,平台广;&b&Wiz是步枪&/b&,功能略强,平台也广,但相应的,功能强要设定的东西就多了(但不臃肿);&b&Onenote是多功能战车&/b&,已经完全跨出轻武器级别,落入重武器行列,功能无比强大,但系统臃肿(功能强大的代名词),碍于微软的财大气粗,平台局限。三者的定位和适合人群虽然有重叠,但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纠结在这三种之间的用户可以根据我上面的“简单版”掂量一下,挑一个自己最合适的吧。&br&&br&PS:更多的Wiz知识请自行访问“善用佳软”“沙牛之家”搜寻,更多的evernote知识除上述两个网站外,还有“电脑玩物”(请fan墙),请敬候“电脑玩物”写的《Evernote数位笔记术》简体中文版出版。&br&&br&&b&推荐阅读:&/b&&br&Wiz 为知: 跨平台笔记软件,个人知识管理平台:&a href=&///?target=http%3A///wizknowledge.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izknowledge&/span&&span class=&invisible&&.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我这样使用Evernote:&a href=&///?target=http%3A///xbeta-use-evernote.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xbeta-use-ev&/span&&span class=&invisible&&ernote.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从Evernote叛逃到Wiz: &a href=&///?target=http%3A///evernote2wiz.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evernote2wiz&/span&&span class=&invisible&&.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引注来源:&/b&&br&来源1: &a href=&///?target=http%3A///a/cloud/.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cloud/0&/span&&span class=&invisible&&.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来源2 :从Evernote叛逃到Wiz: &a href=&///?target=http%3A///evernote2wiz.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evernote2wiz&/span&&span class=&invisible&&.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注2: Evernote重视数据保护, CEO亲自阐述三准则:&a href=&///?target=http%3A///evernote-3-laws.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evernote-3-l&/span&&span class=&invisible&&aws.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注3:Evernote付费版功能:&a href=&///?target=http%3A///premiu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remiu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
Wiz付费版功能:&a href=&///?target=http%3A///vip&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vip&/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分割线==================================&br&&b&更新历史:&/b&&br&
日:删除min敢词,kua省,fan墙&br&
日:首次发布
注:如非强调,本文所述Evernote指印象笔记=====================简化版======================================Evernote:想法比较多,重视随手抽出来记笔记的;知识来源多为实体纸张+手写文本,以图片形式导入的;喜欢拍照记录事件的,推荐用evernote。怕…
在&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为知笔记怎么使用更有效率?&/a&这个问题中我回答过一部分,内容如下:&br&&br&&blockquote&我目前把Wiz作为自己的一个资料收集/管理,还有项目管理工具。&br&&br&项目管理基本上是参照了台湾的Evernote用户异尘行者(博客《电脑玩物》作者)使用Evernote的方法。&br&&br&设置一个“进行中”文件夹,里面放置所有正在进行的事项的总管笔记,一件事/一个项目一个笔记。另外设一个项目文件夹,不同项目设置子文件夹,项目收集到的东西全部放在里面。&br&&br&对
于项目需要做的事项全部记录在总管笔记里面,通过内联方式连接你项目文件夹里面的内容。这样的好处就是,你只要打开总管笔记,就能了解到项目的进度,看到
项目的笔记,要访问不同资源的时候就通过建立的链接来访问。而项目使用到的所有外部文件(比如doc文件),都作为附件放到总管目录里面。凡有什么想法,
什么问题,都写在这个笔记里。&br&&br&当一个项目完成,把总管笔记放回项目文件夹,删除不必要的资源然后存档就可以了。回顾的时候,你只要看看总管笔记就可以了。&br&&br&完成的项目再建一个文件夹来存放就可以了。&br&&br&如果你能够翻墙,强烈建议去看看《电脑玩物》这个博客。&br&&br&至于资料收集,说的是一些常常要用到的资料,比如游戏攻略之类的东西,存起来之后查看就比较方便。&br&&br&还有就是,我习惯保留网上自己比较长的回复,之后碰到类似的话题,你可以把这些回复拿出来用,比如我现在发的这些内容。&br&&br&注:这些事情用Evernote照样可以做,只是Evernote的附件功能实在太烂,我忍无可忍&/blockquote&&br&使用Wiz,我认为必须善用两个功能:附件和第三方编辑器。&br&&br&首先,纠正一个很多人都有的认知误区(特别是在使用Evernote方面),笔记软件就只是笔记软件,Wiz这种PKM软件也就只是PKM软件,它们的功能是用来记笔记和整理资料,而不是做排版之类的工作,永远不要奢望这些软件可以给你Word甚至Tex一样的排版能力,不要奢望可以给你Excel一样的表格布局能力。用附件解决这些需求——你的工作文档、你的数据表格,直接作为附件保存到软件中。&br&&br&笔记部分要做的,就只是笔记:记录你工作的要点,记录你的想法,让你一打开笔记,就可以知道这个工作现在做得怎么样,当你要具体看看成果的时候,再打开附件看看。&br&&br&这是我极不喜欢Evernote的地方,当一个附件用一个软件A打开过,然后再用另一个软件B打开的时候,Evernote就会为附件保存一个副本1,这真的让人抓狂,因为新的就该都会保存到副本中去。当再用A打开的时候,还是读取没有更新过的原本,再用软件B编辑,并不会继续编辑副本1,而是会在从原本生成一个副本2,还能再2点吗!?&br&&br&Wiz就简单得多,它是直接调用资源管理器的,你可以先操作文件夹中的文件一样来操作附件,而那个附件也确实是就那样放在文件夹中。&br&&br&所以附件要用好,某项工作要用到的文件直接放到Wiz的附件中,这些附件就是原原本本放在那则笔记的文件夹中的,和你在硬盘里新建一个文件夹放没有区别。&br&&br&其次,第三方编辑器。对于一般用户没有用,但是对于一些比较geek的用户,这个就是杀手级的特性。&br&&br&Wiz的笔记是保存为html格式的,也就是网页文本,然后调用IE来显示,所以实际上你看Wiz的笔记,和看网页时一样的。这代表了,如果你会HTML,那么你就可以完全控制笔记的排版,这不是Evernote的富文档编辑器可以比的。&br&&br&这还意味着,你可以把你爱用的浏览器,比如Chrome,比如Firefox,比如IE,设置为第三方编辑器,然后打开,直接在浏览器上面阅读你的笔记。&br&&br&又或者,使用你爱用的文本编辑器来写笔记,比如em editor,比如Sublime Text,比如Emacs,比如Vim。&br&&br&这就是开放的好处。&br&&br&最后,建议你多看看网上Evernote的使用心得和技巧,这些心得和技巧往往不是局限在Evernote的,Evernote可以做的,Wiz很多也可以复制。
在这个问题中我回答过一部分,内容如下: 我目前把Wiz作为自己的一个资料收集/管理,还有项目管理工具。 项目管理基本上是参照了台湾的Evernote用户异尘行者(博客《电脑玩物》作者)使用Evernote的方法。 设置一个“进行中”文…
就我经验,不管什么方式,一旦收藏起来,就会有一种已经把这好文章掌握了的错觉,带着这种虚假的喜悦感,或许以后或话永远不会再去看它了(起码是相当一段长时间不会再去看),自从上次重装系统后,才发现辛辛苦苦收藏了几年的东西全没了,但其中绝大部分我都没怎么看过,有的只是略微浏览了一下,觉得不错就放那了。
&br&&br& 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好。如果你真觉得这文章不错,还是推荐自己准备个本子,做下自己的读书笔记,把这文章的意思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描述下大意,或者做个思维导图,或者做个摘抄等等,每天没事翻开本本看看,自己写笔记的过程其实已经是对这文章有了一个思考,这样理解起来也更方便。
就我经验,不管什么方式,一旦收藏起来,就会有一种已经把这好文章掌握了的错觉,带着这种虚假的喜悦感,或许以后或话永远不会再去看它了(起码是相当一段长时间不会再去看),自从上次重装系统后,才发现辛辛苦苦收藏了几年的东西全没了,但其中绝大部分我…
当时我为这个还专门在博客中写过我的原因,现在摘过来。&br&&br&除了方法论、理念促使我放弃有道外,还是有些具体的事情帮我下定迁移决心,这些我认为还是有必要说出来,毕竟我还是希望国产软件更上一层楼(当然这段文字可能只适用于2014年底,因为有道也在进步,功能会越来越完善)。&br&&ol&&li&&ol&&li&导出功能:这是我最在意的功能,说白话一点就是备份。笔记的内容都是用户的资产,权利属于用户,但是有道云笔记不支持导出功能,可能有人会说他能导出有道的格式,但这对于用户来说也是无法控制的。后来有道增加了单条笔记的PDF导出,想想看成千的笔记条目,你如何一个一个导出。说到这,我个人认为有道就没有想提供这个功能,完全就是强盗逻辑,进了我的门就不要再出去了。当然我后来出去的时候也很惨重,一个一个复制粘贴,附件都需要重新插入。这种企业文化让人毛骨悚然,很后怕。&/li&&li&导入功能:最开始有道云笔记支持Evernote导入功能,但不提供Evernote导出功能,这是什么逻辑呢。说的白话一点,就是抢Evernote的用户,但断用户后路的方式,方便你进来,进来就别想出去。这个逻辑大家认为正常么。&/li&&li&标签不好用:其实这是问题点,如果提供的功能不完善,那还不如不提供,而且反馈了也没有人回复和处理,这是很可怕的,特别是准备商用的软件,当时我记得有道正在热火朝天的开发云协作功能,想想看用云协作的人,肯定是用有道的人,基础功能都有问题,谁还会把工作的事情放到上面去。这仍该是态度问题。&/li&&li&功能的抄袭:有道开始提供了很多功能,也没有介绍和说明,说实话有些功能不是不会用,而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用,这可能又是理念的问题,后来用了Evernote后发现,有道云笔记的很多功能都是模仿的,模仿了外在表现,内涵还是无法模仿,毕竟积累和沉淀需要时间。&/li&&li&论坛由盛转衰:为什么要说论坛了,因为这可以体现一类问题,开始有道人很高调,大家兴趣也很高,所以互动起来就很愉悦,当然互动也就多。但是热情过后就冷下来了,如果只是一件小事,其实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对外提供的服务,这则是要不得,谁知道你会不会过几天就不干了呢,到时候我们的笔记怎么办,更何况你还不提供导出功能。&/li&&li&理念体系:或者说理论体系、公司文化也合适,现在有道云笔记官方发出来的文章和Evernote官方发出来的文章基本不在一个层次上,Evernote在宣讲他们的笔记理念,有道云笔记在贴散文,差的不是一丁半点啊。&/li&&/ol&&/li&&/ol&写了这么多,可能只是把近几年的使用笔记的历程流水了一下,但记笔记这件小事,我看到了中国软件业或者中国IT业,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br&技术先行、技术在中、技术垫后,永远是技术为主导,给人的感觉永远是模仿、抄袭,最终就是一直跟在国外IT后面跑。这些我不认为是技术问题,而是学术问题。看看IT业的编程语言、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等软件和技术哪一项不是先有理论研究,再开发软件。近期看了一篇文章写的是思维导图,相信大家对这类软件都有所了解,它是基于一个叫“托尼·巴赞&的人提出的理论,还有现在很流行的Doitim任务管理是基于“David Allen&理论。没有理论支撑,软件产品更上一层楼很难。&br&以上个人的想法和见解,大家勿见笑。
当时我为这个还专门在博客中写过我的原因,现在摘过来。 除了方法论、理念促使我放弃有道外,还是有些具体的事情帮我下定迁移决心,这些我认为还是有必要说出来,毕竟我还是希望国产软件更上一层楼(当然这段文字可能只适用于2014年底,因为有道也在进步,…
这个价格,说真的, 很便宜。&br&但这个策略,说真的,很卑劣。&br&&br&&br&半年前我从印象来到为知,作为IT人员最看重笔记功能多样性和代码管理性,这两点为知比印象强,除了搜索功能特别特别差(搜一下反应半天,又慢又不准)&br&企业要发展,作为深度用户(工作日每天更新N条笔记)愿意付费支持,但是这个策略,是作死的节奏。&br&&br&&br&别的厂商都是免费用户限制功能,你觉得功能不能满足你,付费VIP开通新功能,这样既能满足免费用户又能满足付费用户。但为知居然不交钱就断网,不交钱就赶人,这么二笔的策略是哪个部门想出来的&br&&br&&br&作为免费用户,你不让我同步,我肯定走!&br&作为VIP,我给你交一年,下一年狮子大开口直接涨价,还是不交钱就断网,不交钱就赶人,VIP也极其没有安全感,以后谁还敢做你为知的VIP&br&&br&&br&在印象面前,本来为知就处于知名度的劣势,现在好了,这是要彻底放弃治疗了&br&看到自己支持的企业做出这样的决定,心寒啊~~~
这个价格,说真的, 很便宜。 但这个策略,说真的,很卑劣。 半年前我从印象来到为知,作为IT人员最看重笔记功能多样性和代码管理性,这两点为知比印象强,除了搜索功能特别特别差(搜一下反应半天,又慢又不准) 企业要发展,作为深度用户(工作日每天更新…
作为竞争其中一方,预测结果没有意义,但我认为竞争结果取决于几个关键的因素:&ul&&li&最关键的,还是基础体验,云笔记是一个工具型的产品,所以快速、无障碍的体验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同步快不快,是不是稳定,操作是不是流畅,是根本上决定用户满意度的东西。&/li&&li&谁能找到一个大的人群定位,把产品推开。Evernote在欧美用户不少,但在中国目前还只有一百多万用户(5月份数据是110万),而有道云笔记在中国目前两百多万用户,总体来说在中国,整个云笔记都是早期市场,大众用户对这个产品没有认知。而很多在西方成功的产品,在中国都需要一个“重定位”的过程,原因在于两边社会结构非常不一样,而中国市场又规模巨大。例如,IKEA在欧美是学生和低收入家庭家具市场的领先者,而在中国成功地重新定位到小资用户的市场上,非常了不起。而很多品牌失败,也恰恰可以认为问题就出在这个重定位上面,例子太多,比如百思买(BestBuy),Yahoo。从这个角度看,云笔记服务在中国的核心用户群可能与在欧美的核心用户群并不一样,而Evernote和有道云笔记都有机会。&/li&&li&一些本土化功能特色,这个和上面说的核心体验是互补关系,说白了就是比大家比对用户的理解深度,以及业务上的能力。Evernote植根欧美市场,人才经验和基础能力不错,但另一方面也是一家创业公司,与Apple等公司在规模和能力上都不可同日而语。产品上走过的弯路也不少,比如不知道是否有人记得3.x版一系列版本使用.Net Framework开发的、性能很慢的PC客户端。而网易和有道作为本土公司,一些专业能力可能达不到美国水平,但就移动与工具应用来说,从公司规模实力、技术积累、本土市场能力,也都不差。有道云笔记先后推出的“图像纠偏”、“汉字手写笔记”等本土化功能,受到了不少用户的称赞。&/li&&li&定价策略。目前Evernote的手机离线访问等一些常用功能是收费的,同时免费用户只有60MB的传输量,相比而言,有道云笔记目前完全走免费路线,而且计划会继续走下去。&/li&&li&隐私保护。这个是云服务的一个用户都关心的问题,Evernote计划在中国放服务器,那在法律和管理上和国内服务就是在同一个框架下了。但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个法律问题,更关键是个企业的意识问题,我立即能说的是,在网易和有道,我们对用户对数据的所有权,以及数据可迁移性(Data Portability)等问题看得非常认真,当然做得怎样,需要用户和业界检验。&/li&&/ul&不管过程和结果怎样,个人认为云笔记,以及更宽泛一些的个人云存储都是现在很有看头的方向,这个市场非常在意思。
作为竞争其中一方,预测结果没有意义,但我认为竞争结果取决于几个关键的因素:最关键的,还是基础体验,云笔记是一个工具型的产品,所以快速、无障碍的体验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同步快不快,是不是稳定,操作是不是流畅,是根本上决定用户满意度的东西。谁能…
利益相关:5年知识管理经验,网文快捕用户,为知笔记老用户,推荐印象笔记给公司,结果给自己挖了大坑不得不负责公司笔记维护。同时也是Quip、石墨、Google doc、office365用户,与上述多个公司的产品经理保持着密切交流。&br&&br&《文档协作工具挑选全攻略 V1.0》 &br&&br&目前信息爆炸,我和我周围的不少好朋友都面临着信息过载及交流不便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选择文档协作工具进行信息管理。效率总是越来越高的,正如我们一开始淘汰纸笔而选用电脑记事,文档协作工具也到了开始普及的阶段。&br&&br&普及文档协作的理由?效率更高,逻辑更清晰,收集更简单,让我们在信息的汪洋大海总有一处容身之所。&br&&br&不过很多人可能对文档协作工具的使用感到很棘手,问我如何挑选工具的朋友就已经不下5个了,每次都要把同样的话重复说一遍实在是浪费的一种体现。于是写个文,一可以直接发给搞不定协作的人,二可以当个备忘,一举两得。&br&&br&本文欢迎署名转载,如果有疏漏之处,欢迎留言。&br&&br&&b&Change log:&/b&&br&&br&v1.0&br&本文诞生&br&&br&&b&决策树:&/b&&br&&ol&&li&是希望进行很多文档的知识管理,还是仅仅要求对一两个文档协同编辑。若前者请看2,若后者请看4。&br&&/li&&li&是否可以翻墙,若不可请看3,若可以请跳转【&b&HAPPY END】&/b&。&/li&&li&若用Mac请跳转【&b&NORMAL END 2&/b&】,否则跳转【&b&NORMAL END 1&/b&】&/li&&li&是否可以翻墙,若不可请看5,若可以请跳转【&b&GOOD END 2】&/b&。&/li&&li&是否愿意付费,若愿意请跳转【&b&GOOD END 1&/b&】,否则跳转【&b&DEAD END&/b&】&/li&&/ol&&img src=&/1acb0aebbc_b.png& data-rawwidth=&722& data-rawheight=&3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2& data-original=&/1acb0aebbc_r.png&&&br&&br&以下,是我用五个纬度对几种工具进行的测评归纳,供参考。&br&&img src=&/ddbd8f86fbca006ecc2c08_b.png& data-rawwidth=&937& data-rawheight=&11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7& data-original=&/ddbd8f86fbca006ecc2c08_r.png&&&br&&br&&b&共通路线:&/b&&br&&ol&&li&如果你用了什么乱七八糟的小公司的文档协作,最好把它卸了。&/li&&li&你需要先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管理知识,途径有三个:&/li&&ol&&li&&a data-hash=&d9adc24d8a761eebf51e9e87a635fa87& href=&///people/d9adc24d8a761eebf51e9e87a635fa8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warfalcon& data-hovercard=&p$b$d9adc24d8a761eebf51e9e87a635fa87&&@warfalcon&/a& 老师和他的一些入门文章&br&&/li&&li&上面的warfalcon推荐的基本图书&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精辟易懂关于时间管理方面的书?&/a&&/li&&li&最快速的,随便看个软件的入门指南&a href=&///?target=https%3A///hc/zh-cn/articles/-%25E5%25BF%25AB%25E9%E6%258C%%258D%259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印象笔记入门指南&i class=&icon-external&&&/i&&/a&&/li&&/ol&&li&先选取目前的知识,尝试整理,日后再不断迭代。&/li&&/ol&&br&&b&HAPPY END:&/b&&b&Quip&/b&&br&&br&Quip是唯一一款可以对每一行文本建立聊天流的工具,并且Quip可以方便地记载任何人在任何地方的更改并可随意回退。我司之前用的就是Quip,后来由于网络性能实在过差,甚至无法上传图片和同步,不得已迁移。&br&&br&评测:&br&&ol&&li&整理:多级目录分类,但权限管理是按照子文件夹细分,导致混乱。&br&&/li&&li&编辑:网络性能极差,有时不能流畅输入,图片和附件上传失败率超过50%;编辑器与其他文档软件不兼容,复制粘贴格式错乱。&br&&/li&&li&协作:最好的协作方式,做的每一个修改都会显示在左侧边栏可随时撤回,可以对选中的每一行文本进行讨论,还可以@任何一位成员,支持同时多人编辑。&br&&/li&&li&分享:在多级文件夹结构下,可以对任意一个文件夹进行权限管理,造成的结果是,使用起来的成本很低,但后续对权限几乎无法管理——我可能拥有好几个不同的细分子文件夹权限,但他们完全不成体系,每个人的权限都支离破碎。&br&&/li&&li&客户端:移动端没有做中文适配,PC端性能极差,同步困难并有时无法流畅输入。&br&&/li&&/ol&&br&&br&&b&GOOD END 1:Office 365&/b&&br&&br&Office365是一系列办公套件,其中的文档协同编辑功能,即可以线上编辑,又可以直接调用office进行编辑,可惜在实现同等功能的情况下,office365性能实在太差,不得已放弃。&br&&br&评测:&br&&ol&&li&分类:多级目录分类,搜索较为方便。&br&&/li&&li&编辑:可以跳转到桌面版office编辑,也可以用office onlion编辑,官方编辑器。&br&&/li&&li&协作:协同编辑与google doc不相上下,但同样网络性能差,office365要甚于google。&br&&/li&&li&分享:如果使用office365的邮件服务,那么可以非常便捷地进行分享,并可设置权限群组。&br&&/li&&li&客户端:几乎只有Web端。&br&&/li&&/ol&&br&&br&&b&GOOD END 2:Google Docs&/b&&br&&br&Google Docs是世界上最好用的协同excel编辑器,如果几个同事希望就一个项目进行统计,或就一个客户名单进行更新,用这个工具再好不过了。Google Docs是唯一可以实现运算、排序、筛选的在线表格工具。&br&&br&评测:&br&&ol&&li&分类:多级目录分类,搜索较为方便。&br&&/li&&li&编辑:编辑较为方便,与一般笔记软件自建笔记不同的是,可以一键上传office文档并在线编辑。&br&&/li&&li&协作:几乎是协同excel编辑的唯一选择,excel竟然可以多人编辑还带运算功能,简直黑科技。&br&&/li&&li&分享:google账户协作非常方便,可以配合邮件组管理,但要求对方也有gmail。&br&&/li&&li&客户端:几乎只有Web端。&br&&/li&&/ol&&br&&br&&b&NORMAL END 1:为知笔记&/b&&br&&br&为知笔记给人的感觉就是简单可依赖,和文件夹一样的多级目录,每个文档都作为单独文件保存可打开,编辑器可以容纳一切格式的文本。直到今天,为知笔记都是我在使用的知识管理工具。&br&&br&评测:&br&&ol&&li&&p&整理:多级目录分类,逻辑清晰。&br&&/p&&/li&&li&&p&编辑:全html编辑模式,优点是支持一切制式,缺点是很难将精力聚焦到内容。&br&&/p&&/li&&li&&p&协作:不可多人同时编辑,也无法看到可视化的编辑历史,只能依靠时间版本恢复;可以在单独的笔记纬度开启群聊。&br&&/p&&/li&&li&&p&分享:无法权限管理。&br&&/p&&/li&&li&&p&客户端:全客户端支持。&br&&/p&&/li&&/ol&&br&&b&NORMAL END 2:印象笔记&/b&&br&&br&我对印象笔记是爱恨交织,由于信任印象笔记的大牌,并进行过体验,于是在Quip面临巨大问题时推荐公司使用印象笔记。然而,印象笔记的个人版虽然好用,但企业版的分享功能却有诸多问题:第一是无法设置权限组,而是需要对每个员工挨个输入邮箱进行笔记本分享,非常辛苦;第二是协作时的聊天功能坑爹,无法修改群聊昵称,所以总是一堆邮箱开头的群聊让人眼花缭乱;第三是对早期mac适配不好,早期mac同步经常失败。&br&&br&评测:&br&&ol&&li&整理:只能使用一级目录分类,无多级标题;但搜索强大可搜到图片中的文字,mac上可用spotlisht搜索。&br&&/li&&li&编辑:网络性能最优秀,上传附件图片很方便;可一键简化格式,便于梳理逻辑。&br&&/li&&li&协作:不可多人同时编辑,也无法看到可视化的编辑历史,只能依靠时间版本恢复;无法以笔记为纬度开启群聊,而是需要在单独的群聊模块中分享笔记,并且这个群聊还无法设置昵称,只能输入邮箱邀请。&br&&/li&&li&分享:在企业笔记中,无法设置不同的权限组,只能对每一个人进行笔记本权限的分享设置,这太痛苦了。&br&&/li&&li&客户端:拥有各种客户端,并且有各种小工具便于使用导入,包括悦读(网页摘录)、墨笔(ipad手写笔记)、圈点(截图工具)等。&br&&/li&&/ol&&br&&b&DEAD END:石墨&/b&&br&&br&我对创业公司一般比较宽容,石墨不适合知识管理,也不适合一群人进行表格协作。但如果你需要和一个同事以外的人进行协作,石墨或许是一个选择。扫码即可登录,简单可依赖的在线协同编辑,优秀的设计UI。反正我经常给人交稿,都是用石墨写了,发给对方一个Word和石墨链接,便于一起协作编辑。&br&&br&&ol&&li&整理:多级目录分类,但权限管理是按照子文件夹细分,导致混乱。&br&&/li&&li&编辑:要求在线才能编辑,整体编辑器较为方便,拥有大中小标题功能。&br&&/li&&li&协作:可以方便地多人协同编辑,并可方便地分享链接给他人。&br&&/li&&li&分享:没有明确的用户权限管理,但可以方便地添加用户权限和分享链接。不适合大公司做文档管理,但适合新媒体团队做协作或是一些个人需求。(比如交稿)&br&&/li&&li&客户端:移动端、微信端全适配,但无PC端。&br&&/li&&/ol&&br&愧疚,又写了半天知乎,不知道能产生多少社会效益,还是赶紧做案子搬砖去了。
利益相关:5年知识管理经验,网文快捕用户,为知笔记老用户,推荐印象笔记给公司,结果给自己挖了大坑不得不负责公司笔记维护。同时也是Quip、石墨、Google doc、office365用户,与上述多个公司的产品经理保持着密切交流。 《文档协作工具挑选全攻略 V1.0》…
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问题问的是 印象笔记快倒闭了,我们换哪个来用比较好。&br&当时我觉得很奇怪。因为就我个人对印象笔记的印象来说,应该远远没有到要倒闭的程度。然后我去阅读了原文,感觉到明显的不实宣传。随后我开始刨根问底。&br&以下是为刨出来的。&br&希望我们的媒体有点良心,不要让我们读者这么累,看篇文章还要去刨半天。&br&&br&9月18日,Syrah的创始人Josh发表了一篇文章,表示对evernote看衰。&br&他的利益相关:Syrah公司开发了一款收费网络编辑的工具。&br&&br&以下是这篇文章:&br&&a href=&///?target=http%3A///evernote-the-first-dead-unicorn-2015-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vernote, the first dead unicorn&i class=&icon-external&&&/i&&/a&&br&里面列举了一些他认为印象笔记做的不够好的地方以及可能导致无法ipo的地方。&br&文章标题的来源是,有位高人说过2015年会有至少一个估值10亿美元的unicorn倒闭。&b&他认为&/b&印象笔记可能就是这个unicorn。&br&&br&大概两天以后传到国内,标题已经变成了&br&&a href=&///?target=http%3A///15/VBUFIG000915BF.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印象笔记面临倒闭 估值10亿的公司如何走向衰亡&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我们先不讨论原文有哪些错误。(事实上错误有一大堆。通过放大纵轴来说明evernote在app store排名的不稳定我也是觉得没话说了。这已经属于文字欺诈了)&br&&br&翻译文章大量节选了原文,然后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然后按照惯例,来源是互联网。&br&要点脸行么?&br&&br&印象笔记会倒闭么?有可能。苹果都有可能倒闭。&br&是不是有很大可能一年内倒闭呢?&br&1.他有几千万的免费用户,以及百万的付费用户。&br&2.他没有像twitter、facebook一样在中国被禁,他在中国开了新的应用,也有了千万级用户。&br&&br&&br&你们啊,不要见得风识得雨。&br&你们对消息也要加入自己的判断,要不然将来报道上出了偏差,你你你等于你也有责任。&br&识得唔识得?
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问题问的是 印象笔记快倒闭了,我们换哪个来用比较好。 当时我觉得很奇怪。因为就我个人对印象笔记的印象来说,应该远远没有到要倒闭的程度。然后我去阅读了原文,感觉到明显的不实宣传。随后我开始刨根问底。 以下是为刨出来的。 希…
接触这类在线笔记知识管理类工具的一个是Evernote,后来由于速度问题转到了中文版的印象笔记,对于我来说,这已是最好的选择。题目说到的那几种工具,时间或长或短我都用过,除了天天记事,这是真没听过。&br&&br&&b&麦库&/b&:由于是当时在用盛大网盘而接触到的,默认空间是2G,显然对于一个知识管理工具来说是不合格,因为知识管理是一生的事情,2G的空间对此来说真是是九牛一毛,虽然可以通过邀请朋友加入的方式增加空间,但是显然不是站在用户角度去考虑的。麦库充其量只能是个在线笔记工具。还有它顶栏挂着的“公告牌”和“邀请好友”之类的都是干扰我的因素。&br&&br&&b&有道云笔记&/b&:相对来说,风格就比麦库简洁,基本的使用和Evernote、麦库都没什么差别。初始空间也是2G,除了邀请好友下载客户端来增加空间等国内产品的惯用方式以外,还会根据用户的在线时间来增加空间,1秒增加0.1KB。有一点我觉得不好的就是有道云笔记的页面也整合了网易的拳头产品——邮箱,所以使用中可能会受到邮件的干扰。有道云笔记有一个新功能就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为期1个月、不限空间大小、不限照片张数的照片中转空间。但我觉得这个完全是鸡肋功能,现在许多网盘客户端(Dropbox、酷盘)都有照片自动上传的功能,直接保存在网盘,何苦多费一步去中转呢。&br&&br&&b&为知&/b&:为知在我的印象中是功能相对比较复杂的工具,客户端集成了许多功能,有日程表之类什么的,具体已经记不起来了。现在网页版已经变了,也走简洁路线了,主要是Outlook的风格,几乎完全采用了新版Outlook的UI设计。现在客户端功能有没有简洁化就不是很清楚了。应该说为知是比较全面性的工具,但在对于刚接触知识管理工具的入门者来说,他们需要的功能并不需要太多太强大,这反而会增加了学习成本,比较适合有更多需求的人去使用(限于旧版为知的印象)。但是当一个简单工具用到熟练的时候,你又会发现,其实简单的工具也用得很全面,反而不一定去用全面的工具,这要视乎个人。&br&&br&&b&Evernote/印象笔记&/b&:目前在使用这个,应该也是鼻祖级产品,界面最为简洁,也是我最喜欢的。可以很方便和各种互联网应用连接,例如伟大的ifttt,中文版也可以和Zaker这样的社会化阅读应用绑定。evernote分为免费账户和收费账户。免费账户每月空间限额为60M,每月归零。付费账户每月限额1G,附加更多操作上的功能权限,中文费用为每月30RMB,年费用户价格有优惠。其实我个人更希望的是付费账户分级别,另有每月500M/20RMB、200M/10RMB的套餐。evernote方面称全球用户中现有4%的付费用户,拿国内来说,如果采取分级,可能会对付费用户量有促进,但是很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直接从免费用户转化到30RMB,还有可能原来30RMB的用户退化到20RMB或者10RMB,长期可能对营收有影响。&br&扯远了,回来。最近中国版的本土化动作很多,印象笔记活跃于各种社交网络以传播知识管理理念。evernote的定位虽然是“人类外部的大脑”,倡导把所有东西尽管都扔进evernote里面,从而解放大脑去从事更具创造性的事情,需要用的时候只需要搜索就可以,因为evernote搜索功能强大,内部不但可以识别图片、PDF、手写的文字,外部还可以与搜索引擎同步搜索(安装浏览器插件)。但evernote的使用者是个性化的,有人会作为“外部大脑”,有人用作网页收藏,有人用作笔记收录,有人用作GTD工具,有人用作知识管理工具,有人综合各种用法。详细可以到豆瓣印象笔记小组、或者一些微博、博客(@warfalcon),或者台湾evernote达人的博客去学习(这是我最先学习evernote的地方,需翻墙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去了解其他人的使用方法和思路,但是最好不要照搬别人的,也照搬不来,因为每个人的人生是不一样的,evernote可以成为人生中的好伴侣,它只会属于你一个人,所以它必须是与众不同的。&br&&br&其实在我印象中,我使用过的应该不止上面这几种,那时候我犯的就是典型的&b&工具综合症和资料收集狂&/b&。疯狂地去挖掘各种各样的工具,搜集各种各样的资料,想以最完美的方式开始这件事。&br&&br&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旱鸭子想学游泳,哦,游泳需要游泳衣,游泳还需要游泳帽,游泳还需要潜水镜。然后搜索了各种培训班,还在视频网站上看了各种教学视频,欣赏了奥运冠军的优美泳姿——最终一个夏天过去了,旱鸭子仍然还是旱鸭子。&br&&br&很多人在开始一件事之前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要提醒的是,&b&不要把手段当成目的&/b&。使用这类工具时,尽管挑好一个就可以,其实使用各种巩固大家的使用方法都是大同小异的,只是根据个人喜好。我当初就是各种工具都要用,偶尔用用这个,偶尔用用那个,难以集中,仿佛每一个都好,舍弃一个仿佛就会丢了宝似的。时至今天,无论用作什么,我会首推evernote/印象笔记,特别是作为知识管理工具。有一个优势就是用户群体比较多,学习和交流社区也多,对于入门者来说有很多启发。这个你总不能拿着某某云笔记跟人家聊如何有效使用evernote吧?&br&&br&当初的我选择了evernote/印象笔记,原因很简单,因为界面好看。当然还有因为是第一个用的工具,就是所谓的初恋情结嘛。
接触这类在线笔记知识管理类工具的一个是Evernote,后来由于速度问题转到了中文版的印象笔记,对于我来说,这已是最好的选择。题目说到的那几种工具,时间或长或短我都用过,除了天天记事,这是真没听过。 麦库:由于是当时在用盛大网盘而接触到的,默认空…
与其整天纠结于用那个还不如拿起一个直接用&br&&br&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用起来之后如果你能忍受就继续用,忍受不了就换。就是这么简单。&br&&br&不要在使用那个工具的问题上纠结而花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经历。&br&&br&===========更新一下&br&如果不追求多客户端的话(墙内one drive比较囧),OneNote比较好,和outlook搭配,整理邮件,插入office文档,输入公式也非常方便。但是由于使用印象笔记太久了,迁移成本大,所以没有用OneNote。&br&&br&Evernote有国内服务器,但是现在强制非付费用户只能登陆两个客户端,虽然我一直是买的高级会员,但是还是感觉有点绑架用户的意思,而且本身来说登陆多平台的就是重度用户,基本上也占到了付费用户的一大部分,而且长期付费用户肯定是从重度用户转换来的,这样的产品营销策略可能会扼杀一部分潜在付费用户吧。&br&Evernote的格式说实话很难受,尤其是表格和图片缩放,有点反人类,而且不支持markdown。&br&个人买了马克飞象,用markdown代替印象笔记的编辑,好处就是可以生成toc,可以输入公式,支持自定义图片大小,主要是代码高亮非常赞,而且一年只要79,非常良心。&br&&img src=&/v2-2c8f79ad3dde_b.png& data-rawwidth=&1299&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99& data-original=&/v2-2c8f79ad3dde_r.png&&&br&&img src=&/v2-08281adcf0d11e23b63af3_b.png& data-rawwidth=&1303& data-rawheight=&7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03& data-original=&/v2-08281adcf0d11e23b63af3_r.png&&&img src=&/v2-eec2e9dcba26f_b.png& data-rawwidth=&1252&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2& data-original=&/v2-eec2e9dcba26f_r.png&&&br&为了缩放图片,在markdown中插入一些特殊格式,我还自己设置了几个AutoHotKey,也蛮好用的。。。&br&&img src=&/v2-ded1c3fd1ff_b.png& data-rawwidth=&663& data-rawheight=&4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3& data-original=&/v2-ded1c3fd1ff_r.png&&
与其整天纠结于用那个还不如拿起一个直接用 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用起来之后如果你能忍受就继续用,忍受不了就换。就是这么简单。 不要在使用那个工具的问题上纠结而花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经历。 ===========更新一下 如果不追求多客户端的话(墙内one…
日更新&br&--------------------------------------------------------------------------------------------------------------------&br&已转印象&br&看到有折扣(88RMB),就买了一年高级会员,不过半个月下来还没用到付费功能...&br&目前来看,印象最吸引我的,应该是可以同步多看阅读的笔记吧。&br&&br&日更新&br&---------------------------------------------------------------------------------------------------------------------&br&我已经在考虑转印象笔记了。&br&为知笔记产品定位不清,一直在加新东西,核心功能却做的不够好。&br&我想付费,但是找不到付费的理由。就为VIP能外链分享?&br&&br&&br&日更新,截了一些图来辅助说明。&br&---------------------------------------------------------------------------------------------------------------------&br& 因为喜欢收集和整理有用的信息和资料,所以电脑,手机,iPad上都装了为知笔记。我是从有道云笔记转到为知笔记的,印象笔记也稍有接触,可以说,在这三者中,为知笔记给我带来的使用体验是最好的。(这只是开场白...本文不是要说明哪一种笔记应用最好。) &br&&br&(1)一般来说,&b&我是把手机和电脑作为笔记的收集和整理工具,而把iPad作为笔记的阅读工具&/b&。以下分别为电脑、手机、平板上的为知笔记。&br&&br&&img src=&/d22c3ee14d81812e17ecda_b.jpg& data-rawwidth=&1091&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1& data-original=&/d22c3ee14d81812e17ecda_r.jpg&&&br&&br&&img src=&/20ffd236fd91eeb51d52c5d70d5f9ed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20ffd236fd91eeb51d52c5d70d5f9edc_r.jpg&&&br&&img src=&/5be88dec080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5be88dec080_r.jpg&&&br&&br&&br&电脑上有网页剪辑插件可用,手机上则是应用里大都有分享到为知笔记的选项。其中,&b&手机上只要复制链接即可将微信内容保存至为知笔记&/b&,用这个方法保存公众号上的内容还是很方便的。如下图:&br&&br&&img src=&/b096a3fcb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096a3fcbf_r.jpg&&&br&&br&下图为保存到为知笔记的微信内容:&br&&br&&br&&img src=&/2d4e3d48e8f95a4ebd6c8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2d4e3d48e8f95a4ebd6c8_r.jpg&&&br&&br&所以说我在电脑和手机上收集和整理笔记。但论起阅读体验,iPad秒杀电脑和手机,太方便了好吗……&b&强烈建议平时喜欢看书和看笔记的朋友入一台iPad&/b&。我现在都是把编程方面的书和笔记扔iPad里,一边看一边在电脑上敲代码,这比在电脑上切换来切换去方便的多。&br&&br&以下两张是为知笔记在iPad上的阅读体验:&br&&br&&img src=&/e0c81de4ee3b4e539deeee3c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e0c81de4ee3b4e539deeee3c_r.jpg&&&img src=&/aab8affb654835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aab8affb654835_r.jpg&&&br&&br&&br&(2)&b&电脑上非常推荐使用为知笔记的网页剪辑插件&/b&,chrome上的体验非常好。下图圈出的部分就是为知笔记网页剪辑器:&br&&br&&img src=&/06b2bf78d1e6b53951bb15_b.jpg& data-rawwidth=&665& data-rawheight=&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5& data-original=&/06b2bf78d1e6b53951bb15_r.jpg&&&br&&br&剪辑的可以是整个网页,&b&为知笔记会智能地找出正文部分并剪辑,而且可以通过方向键来调整剪辑区域,避免把广告什么的也剪进来&/b&。&br&&br&下图即为保存整个网页,为知笔记会把正文部分剪辑下来:&br&&br&&img src=&/d8bfcef08b3ffe90ecc5710ffda4d79b_b.jpg& data-rawwidth=&1319& data-rawheight=&7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19& data-original=&/d8bfcef08b3ffe90ecc5710ffda4d79b_r.jpg&&&br&剪辑保存后的效果如下图:&br&&br&&img src=&/eb0a48c31cbfc2bef764f_b.jpg& data-rawwidth=&818& data-rawheight=&6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8& data-original=&/eb0a48c31cbfc2bef764f_r.jpg&&&br&&br&&br&&b&也可以是直接选中部分文字&/b&,右键保存到为知笔记。保存目录可选。如下图:&br&&br&&img src=&/8e28be6e2ffad4278b23_b.jpg& data-rawwidth=&982&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2& data-original=&/8e28be6e2ffad4278b23_r.jpg&&&br&&img src=&/353dbd53879_b.jpg& data-rawwidth=&733& data-rawheight=&5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3& data-original=&/353dbd53879_r.jpg&&&br&&br&无论是剪辑整个网页还是剪辑选中部分,&b&为知笔记都会自动转化排版为可编辑的文本&/b&。 &br&&br&(3)关于笔记的分类。虽说为知笔记的目录设置是多层级的,但个人认为,&b&不应该把分类项目设置的太多和太细&/b&,像我这样的强迫症每次对于笔记该归到哪个分类都要纠结好久。所以说,&b&分类只要简单地设置几个大项就可以了&/b&,更应该使用的是为知笔记的标签功能,每次存完笔记顺便给它贴上一两个标签(也就是关键词),以后找起来会非常方便,尤其是在笔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下图我就给自己的这篇笔记添加了3个标签:&br&&br&&img src=&/57ad9197aca88c2f144b115ce416dc1b_b.jpg& data-rawwidth=&808& data-rawheight=&7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8& data-original=&/57ad9197aca88c2f144b115ce416dc1b_r.jpg&&&br&&br&当然了,嫌麻烦也可以不贴。我自己本身就不怎么使用标签功能。&br&为知笔记的&b&全文搜索功能也很强大&/b&。就比如我在个人笔记里搜索import,为知笔记找出了含有“import”的文章共7篇,其中,所有的“import”都高亮显示:&br&&br&&img src=&/dab0fe25b84_b.jpg& data-rawwidth=&1343& data-rawheight=&7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3& data-original=&/dab0fe25b84_r.jpg&&&br&&br&&br&(4)PC端的为知笔记不仅有网页插件,还有“为知助手”,“百度编辑器”等一系列其他插件,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br&&br&&img src=&/9bdab7c00b317b8461e3_b.jpg& data-rawwidth=&556& data-rawheight=&5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6& data-original=&/9bdab7c00b317b8461e3_r.jpg&&&br&&br&(5)PC端的为知笔记自带了一些模板,不用再自己制作或是到网上搜索。如下图:&br&&br&&img src=&/c45d5aaed674b135a2a3c_b.jpg& data-rawwidth=&715& data-rawheight=&2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5& data-original=&/c45d5aaed674b135a2a3c_r.jpg&&&br&其中我使用比较多的是九宫格日记,&b&模板是可以修改和保存的&/b&,下图是我修改后的九宫格日记:&br&&br&&img src=&/5b2b603a1ee1d3e9fb849_b.jpg& data-rawwidth=&1020& data-rawheight=&5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0& data-original=&/5b2b603a1ee1d3e9fb849_r.jpg&&&br&很多人的九宫格日记都是用excel记录的,这里不讨论哪一个更好,但为知笔记的九宫格模板为我省却了不少制作的时间,十分方便。&br&&br&(6)最后,要强调的是,&b&别整了那么多的技巧和经验,最后却只停留在笔记的收集和整理的阶段。笔记存下来和你掌握了它完全是两回事。一定要看啊,这才是最重要的&/b&。
日更新 -------------------------------------------------------------------------------------------------------------------- 已转印象 看到有折扣(88RMB),就买了一年高级会员,不过半个月下来还没用到付费功能... 目前来看,印象最吸…
更新:已经购买VIP,为知你赢了。&br&现在开始在担心中使用,等待其他合适方法。&br&我有了每月10G的流量,但我也不会上传很多文件,只用了十兆。因为总有一天,你上传的东西都要自己再导出来。&br&…………………………&br&为知笔记将不再有新用户产生。虽然有100天的免费试用期,但之后只有强制付费与自行迁移两个选择。&br&如果试吃食品后要么必须购买,不然还得洗胃吐出来,谁敢试吃?&br&&br&没有新用户就没有新的VIP,现在的老本儿能吃多少年呢。&br&&br&在春天收割庄稼,又刨出地里的种子。今年有粮了,明年吃什么?&br&&br&哪怕免费版限制很少流量也不会把试用的人吓跑。失去培养新的VIP用户的土壤,为知笔记只能吃老本了。 &br&&br&在如何收费盈利这一点,为知可谓昏招迭出。&br&&br&_____简陋分割线______&br&大家来给为知笔记开拓一下思路,从评论里整理一下:&br&1 免费用户云同步每月限制流量,比如100M,或者限制图片等格式,免费至少可以用起来。&br&2 提高为知笔记知名度,鼓励用户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可以像现在这样分享单独收费。有足够的不断扩大的用户数量,是经营的基础。&br&可以尝试社交功能。为知用户分享到微博微信,其他人可以关注、评论、转发,并保存感兴趣的笔记到自己的为知笔记。关注“健身、营养、科技、美食”等等各方面的为知分享达人,可以在为知笔记首页形成一个时间线。用户可以在自己的为知笔记客户端看到各大平台感兴趣的东西。 &a data-title=&@为知-老魏& data-editable=&true& data-hash=&bfcbaefa8e474df81e141& href=&///people/bfcbaefa8e474df81e14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bfcbaefa8e474df81e141&&@为知-老魏&/a&&a data-title=&@善用佳软& data-editable=&true& data-hash=&dbdebb& href=&///people/dbdeb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dbdebb&&@善用佳软&/a&&br&&br&为知笔记的核心价值在于“一处撰写、处处分享”。在为知写笔记,然后可以发布到微信微博博客等平台,用户只需要在为知笔记维护文章。要从这里突破用户之间的社交属性。&br&&br&3 VIP收费点:不限流量,不限格式,对附件更好的支持,自动保存微博微信知乎的收藏夹。&br&4 让雷军把为知笔记收购了吧,他们本来就合作过小米便签(云端同步版,&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partner.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为知笔记 | 为知笔记 合作伙伴&i class=&icon-external&&&/i&&/a&)。 &a data-title=&@雷军& data-editable=&true& data-hash=&720c6ef165a77d39a518& href=&///people/720c6ef165a77d39a51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720c6ef165a77d39a518&&@雷军&/a&&br&&br&****真正永远可靠的云笔记解决方案****&br&① 存储空间:可采用大多数电子邮件服务,一条笔记对应一条邮件,所有笔记存储在邮箱里特定目录,子目录可以在标题中标记。可以添加删除修改,支持HTML或者markdown。电子邮件的寿命应该还很长。或者链接到某些云存储服务,直接以文件格式存放,类似wiz。总之,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不限定于一家存储。&br&② 客户端:本质上是个邮件客户端,但把邮件用笔记的格式呈现出来。各平台客户端源代码开放,存在GitHub上,有能力的人都可以做出贡献。&br&&br&不知是否可行?
更新:已经购买VIP,为知你赢了。 现在开始在担心中使用,等待其他合适方法。 我有了每月10G的流量,但我也不会上传很多文件,只用了十兆。因为总有一天,你上传的东西都要自己再导出来。 ………………………… 为知笔记将不再有新用户产生。虽然有100天的…
蟹妖。&br&&br&PKM系统跟信息的来源,个人的使用习惯,都有关系。所以,没有最好的PKM系统,只有适合自己的PKM系统。我的信息源主要是网页,因为喜欢浏览RSS和各大网站,还一个就是听报告,用手机拍照记录。对于我这种单一来源的人,PKM比较容易。我一直用Wiz做PKM的,就简单说一说Wiz怎么分类笔记吧。&br&&br&Wiz有两套笔记管理系统,一个是任意层嵌套的文件夹(Evernote只有2层还是3层),一个是任意层嵌套的标签。总体来说,我的原则是:文件夹&b&按性质,标签按关键词&/b&。&br&&br&一、文件夹系统&br&先说文件夹吧,我的文件夹结构如下(Wiz支持调整文件夹结构):&img src=&/bfcacacac2573cb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47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br&Wiz从博客、邮件、微博直接导入,或者是通过插件、快捷菜单、Win+S捕捉到“我的笔记”,手机随身携带方便,有想法的时候,我就掏出手机来,迅速记录。所以这五个文件夹起到收集信息的作用,统称为“收集区”。&br&&br&随着收集的增多,我一段时间会把“收集区“的笔记拿出来整理,分类放入”固化整理区“的各文件夹里。&br&”我的笔记本“放的都是外源性的信息;”原创笔记“和“日记”都是自己原创的信息。“我的笔记本“下面分多个子文件夹,子文件下面还可以分三级文件夹。这个分类是看个人的,甚至随着时间的变更,你收集的笔记不同,子文件夹也会随着笔记的变化而重新调整分类。下面我”学习笔记本“下的子文件夹,我会不时把”收集区”的文章放入对应的分类里面。&img src=&/ca12ccbbde6812_b.jpg& data-rawwidth=&149& data-rawheight=&33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9&&&br&大家可能会会留意到,我特意分出来了一个“碎片信息区”。因为,一般来说,桌面便签、还有我临时用笔记记下来的细碎想法,都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整合。这些想法如果纳入到“固化整理区”和那些长篇的文章混在一起,必然会很难寻找。所以,需要特殊设立一个区域,集中起来管理。一段时间后,有些拓展成为长文了,就纳入”固定整理区“,过时了就丢弃。&br&&br&二、标签系统&br&文件夹系统最大的问题是——笔记的唯一性。一个笔记,如果属于文件夹A,除非复制一份,否则不可能属于文件夹B。但标签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笔记可以属于任意多个标签。所以,灵活运用文件夹和标签能避免不少麻烦。&br&Wiz的标签支持嵌套,所以我会把一些相关的标签嵌套起来使用,标签多的时候方便寻找。而且Wiz支持标签“A并B”显示,也就是说,我可以选择“产品分析”&“从Onenote导入”,得到”从Onenote导入的产品分析“的笔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写笔记排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