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出生人口不是GDP第二了吗 为什么每年还接受国际援助

日大幅削减对华援助,GDP第二惹的祸?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人物】:余丰慧     日本外务省官员透露,前原诚司认为日本对华援助(ODA)的目的是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但如今中国的GDP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因此“再进行同样的援助就有些不合情理了”。此外,前原诚司还担心继续援助中国会“得不到国民的理解”。(3月3日 《新京报》)  其实,稍早一点日本国内就有大幅削减对华援助的声音。中国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确实惹得美国、日本等经济强国眼红,加之,中国对发展成果的过度高调,过度在总量上的高调处理,更是给国际社会一些试图遏制中国势力提供了最佳借口。  日本试图削减对华援助的思想在其国内有质疑声音。日本分析人士认为,前原诚司此举有取悦国民、为2012财年政府预算寻求支持之意。这种拿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来说事,拿中国来垫背的做法实在显得不厚道、不仁义。更有日本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中国的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国人均GDP排在全球100位之后,贫困人口有1.5亿,因此日本外务省还存在“通过援助发挥影响力的空间”。  无论这件事情最终结果如何,国人都应理性看待。其实,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对华援助一直呈下降趋势。日本削减对华援助也不会对中日关系造成不利影响,中国民众应理性对待日本对华援助问题。但是,这件事情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却是深刻的。日本打算大幅削减对华援助之后,因为中国GDP跃升世界第二还会带来什么麻烦?还会惹多少祸端呢?  就在最近一次达沃斯经济论坛上,日本首相菅直人曾经公开说,中国GDP已经超过日本,中国应该承担与其经济大国相符的责任。美国、欧洲一些经济专家、国家要员都曾经明确要求GDP世界第二的中国,承担更大的节能减排义务,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更大贡献,积极主动纠正世界经济不平衡状况,主动自觉让人民币升值一步到位,纠正中国与美国以及世界的经济贸易不平衡状况。要求中国减少出口、增加消费、大举购买美国、欧洲等经济体商品和主权债。同时,要求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救助贫困、经济援助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当然,中国在救助贫困、环境保护等方面应该承担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这是生活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推辞的。但一个前提是必须在经济实力、发展阶段承受范围以内。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不但对世界杯水车薪,而且最终也会压垮中国。美欧以及日本显然是以中国GDP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为借口,让中国承担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责任。  我们在责怪其过分要求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反思自己。长期以来,存在这样一个现象:过度炫耀经济总量增长,过度宣传经济成就,对中国经济实力存在言过其实的放大,满足于沾沾自喜的虚荣心。而对于13亿人口的最大国情,对众多人均数据排在世界100位以后却一笔带过、轻描淡写。这往往很容易让人家抓住把柄、找到借口,使得中国承受打肿脸充胖子的难堪局面。最终受委屈、受憋屈、戴个光环、图了个虚名的还是普通百姓。这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反省和加以纠正!
【】【】【一键分享
责任编辑:任仲发中国不是GDP第二了吗 为什么每年还接受国际援助-么中国是GDP第二 却还是发展中国 _快递评论网
你的位置:& > &
中国不是GDP第二了吗 为什么每年还接受国际援助
中国不是GDP第二了吗 为什么每年还接受国际援助
国的GDP是世界第二没错,但是是总量。 人均GDP低得可怜,并且东西部,排在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前一点点,说明人均财务是很少的、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差距非常大
发达国家的特点: 一: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高的国家,产业结构先进,...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算数题而已,中国GDP很高么?如果中国只是一个一两亿人口的国家,那GDP绝对高,问题...
2010年超过日本的。2010年的GDP中国超过了日本。由于GDP是下一年才出的,所以上面的人都说是...
中国的GDP是世界第二没错,但是是总量。 人均GDP低得可怜,排在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前一点点,说明人均...
人均GDP 决定发展水平
GDP排名在前,说明已经是经济强国鸟。但是,世界强国的标准不仅仅是看经济上是不是强国。世界强国还包括...
不能只看人均JDP,还得看科技、教育、军事等综合因素。日本的人均GDP是8万美元,中国仅一万美元。
2010年, 日本2010年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
GDP仅仅只是一个经济统计学概念。我国无论军事实力、文化软实力、国际货币地位、国际话语权等都还有待进...
外资占比达不到这么高,按16年的数据大致在3成左右。 外资在国内的大部分资产也是难以舍去,况且撤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日大幅削减对华援助 GDP第二惹的祸?-法律资讯/法治新闻-法邦网
-----------
&&& 经济与法
日大幅削减对华援助 GDP第二惹的祸?
(0)字号:T&|
事件背景: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10年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自此,日本终结了二战后40多年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奇迹”。
日本外务省官员透露,前原诚司认为日本对华援助(ODA)的目的是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但如今中国的GDP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因此“再进行同样的援助就有些不合情理了”。此外,前原诚司还担心继续援助中国会“得不到国民的理解”。(3月3日 《新京报》)
其实,稍早一点日本国内就有大幅削减对华援助的声音。中国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确实惹得美国、日本等经济强国眼红,加之,中国对发展成果的过度高调,过度在总量上的高调处理,更是给国际社会一些试图遏制中国势力提供了最佳借口。
日本试图削减对华援助的思想在其国内有质疑声音。日本分析人士认为,前原诚司此举有取悦国民、为2012财年政府预算寻求支持之意。这种拿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来说事,拿中国来垫背的做法实在显得不厚道、不仁义。更有日本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中国的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国人均GDP排在全球100位之后,贫困人口有1.5亿,因此日本外务省还存在“通过援助发挥影响力的空间”。
无论这件事情最终结果如何,国人都应理性看待。其实,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对华援助一直呈下降趋势。日本削减对华援助也不会对中日关系造成不利影响,中国民众应理性对待日本对华援助问题。但是,这件事情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却是深刻的。日本打算大幅削减对华援助之后,因为中国GDP跃升世界第二还会带来什么麻烦?还会惹多少祸端呢?
就在最近一次达沃斯经济论坛上,日本首相菅直人曾经公开说,中国GDP已经超过日本,中国应该承担与其经济大国相符的责任。美国、欧洲一些经济专家、国家要员都曾经明确要求GDP世界第二的中国,承担更大的节能减排义务,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更大贡献,积极主动纠正世界经济不平衡状况,主动自觉让人民币升值一步到位,纠正中国与美国以及世界的经济贸易不平衡状况。要求中国减少出口、增加消费、大举购买美国、欧洲等经济体商品和主权债。同时,要求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救助贫困、经济援助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当然,中国在救助贫困、环境保护等方面应该承担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这是生活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推辞的。但一个前提是必须在经济实力、发展阶段承受范围以内。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不但对世界杯水车薪,而且最终也会压垮中国。美欧以及日本显然是以中国GDP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为借口,让中国承担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责任。
我们在责怪其过分要求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反思自己。长期以来,存在这样一个现象:过度炫耀经济总量增长,过度宣传经济成就,对中国经济实力存在言过其实的放大,满足于沾沾自喜的虚荣心。而对于13亿人口的最大国情,对众多人均数据排在世界100位以后却一笔带过、轻描淡写。这往往很容易让人家抓住把柄、找到借口,使得中国承受打肿脸充胖子的难堪局面。最终受委屈、受憋屈、戴个光环、图了个虚名的还是普通百姓。这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反省和加以纠正!
近来,有日本媒体和部分官员对日本被中国在经济上超越这个事实表达了复杂的心情,尤其是对日本在过去30年中给中国提供了大量资金援助产生了种种情绪。有的媒体要求全面停止对中国的发展援助,认为第三经济大国援助第二经济大国似乎不合情理;有的媒体更表现出忧虑,怀疑中国是否会知恩图报,对日本提供的援助是否会“投桃报李”。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国际社会的援助。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为中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知识等方面的援助。据统计,从1979年到2010年,中国累计使用外国政府提供的优惠贷款达到600多亿美元,有大约3000个项目受惠。尤其是日本从1979年以来,向中国提供各类贷款约达6.7万亿日元,主要用于基础建设项目如铁路、发电站等项目的发展。中国从没有吝惜过对外国援助的赞美之辞,更在不同场合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援助反复表达感激之情。这一点,在华日企感同身受。
不过,援助国如果把援助他国的作用与意义无限夸大,把受援助国的成功发展都归功于外来援助,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其中的情绪也是有害的,应当引起中日企业界、工商界共同警觉。
首先,经济援助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互惠互利的。坊间常说的“赔本赚吆喝”在国际援助中是基本不存在的。包括日本在内的所有西方国家,无论给中国提供的贷款条件多么优惠,其实都不会做“赔本”买卖,只是利润多少之别。而这类国际援助的第一受益方往往是援助国的相关企业,其次才是受援国企业。这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各类贷款均有一个前提条件:即贷款总额中有一半以上(有的高达70%)需要采购援助国企业的设备和技术。由此可见,援助国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这类援助越多,本国企业受惠越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日本的汽车制造业、家用电器、机器制造业等关键行业在过去30年中充分享受到日本对华援助项目的甜头。资金在中国转了一圈最终又流回日本,许多日本企业对此心知肚明。日本用援助中国的资金养活了成千上万的日本企业。
其次,国际援助绝不是富国对穷国的施舍,更不是对穷国的恩赐。中国不仅仅是简单的受援国,在某种程度上,它对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也是个“援助国”。在过去30年中,中国用自己的两大资源援助了日本和整个西方世界。第一大资源是中国有限的稀土和煤气资源为日本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仅仅稀土一项,日本就占尽了便宜。有专家说,就是用日本给中国提供的全部贷款也难以充抵他们从中国攫取稀土的价值。第二大资源就是廉价的中国劳动力,正是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远远低于日本,为日本的人均GDP高出中国10倍作出了间接贡献。
同时,优惠援助往往和商业进军密不可分。日本也正是先利用援助,敲开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进而引领其他行业大举进入对方国家的市场。例如,日产汽车目前在中国的产量已经达到100万辆;日本的家电在中国占有半壁江山。日本公民的富裕生活离不开日本通过援助、合作的方式从发展中国家市场上转化来的利润。
所以,援助国和受援国之间应当平等互利,不应当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把援助当牌打,企望以此压制、限制中国的发展,最终受损害的还是自己。▲(作者是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多国开始大幅削减对华援助。“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了,还要继续对华援助吗?”这一议题引起日本社会热烈讨论。日本共同社2日报道称,日本外相前原诚司发出“指示”,要求日本外务省修改方案,大幅削减对华ODA(政府开发援助)。(3月4日《环球时报》)
日本大幅削减对华援助的动作,同样发生在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英国政府2月27日透露,英国已经决定停止向包括中国在内的16个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德国已经大幅减缓其对华援助资金流入速度;加拿大2010年对外经济援助总额为3600万美元,其中受益国就有中国。不过,加拿大已将停止对华援助提上议事日程。
观察人士认为,“中国不断强大的经济实力”均成为西方国家结束对华援助的重要理由。由于经济援助是指发达国家或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及其所属机构、社会团体通过提高资金、物资、设备、技术或资料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提高社会福利的具体活动。现在,削减或停止对华援助的背后表明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重新定位。
西方国家这样做,一方面是他们的心理不平衡,另一方面,在中国国内也出现了一些不再需要对华援助的呼声。例如日本过去历史上总的日元贷款累计有3万亿日元,而现在日本已把大规模的低息贷款停了,只留下一些小额的无偿援助。况且,从2000年以来,日本开始对ODA(政府开发援助)进行每年审查,并规定要考察接受国的军事和民主情况。在一些中国人看来,日本对华援助这么一点点资金,还要费那么大的劲,其实中国不要也好。
应该说,西方国家对华经援是双方的事情,既有西方国家给不给的问题,也有中国要不要的问题。就西方国家而言,存在着一个为什么、如何提供经援的问题;就中国而言,也要根据中国自身需要来考虑为什么接受、如何利用经援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经济比它们落后许多,自己则资金充裕,为了发展双边关系而积极地向中国提供了经援;而中国在一个时期则因为资金短缺,技术落后,接受西方国家援助对加快现代化建设很有利,因此也乐意接受。
当然,“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西方国家援助是发达国家对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援助,随着受援国经济的发展,相应削减直至终止援助是很自然的事情。例如韩国原来在经济不发达时,也接受过西方国家的援助,但韩国在1988年举行奥运会、1993年举办世博会以后就不再接受援助,也就是说韩国已从受援国行列中毕业了。
现在,西方有人将中国与韩国进行类比,认为中国在召开奥运会和世博会以后,也该从受援国毕业了。但也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人均GDP只有3000多美元,低于西方主要国家10倍以上,部分贫困地区的普通百姓一天的消费不足1美元,且教育和扶贫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中国地区差距很大,对华援助还应该再走一段路。
西方是削减或停止对华援助,是它们自己的事,但有一点却是需要澄清的:西方国家对华援助究竟是中国单赢,还是中国与西方双赢。答案应该是后者。西方作为经济援助的提供者,中国作为接受者,其援助来源于双方利益的交汇点,对双方有利项目的多寡与要求,是决定西方国家对华援助规模的一个重要依据。实事求是地说,西方国家的一批企业是从它们对华援助项目中拿到了不少合同,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分到了一杯羹。
近日,英国《泰晤士报》发表评论认为,中国最近10年来的高速发展的确创造出一连串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西方对华援助看上去是件荒唐事,在许多西方国家也不讨人喜欢。确实,崛超的中国已经不再需要西方国家的一点小钱,但是,如果我们停止对华援助,我们就丢失了一件锐利的地缘政治武器。
《泰晤士报》的这番话很值得玩味。实际上,通过发展援助受益的不仅是中国,还有西方。无论考虑到可再生能源和高效技术等领域在西方的就业,还是防止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与中国合作都符合西方的利益。此举还为西方企业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如果削减或停止对华援助,或将西方在中国的援助全盘撤回,那么,西方将会失去在中国的影响力,更谈不上西方的自身利益了。
“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确实惊人,数字接近8000亿。但是,我们能够以此为根据评判整个国家的状况吗?GDP还应算进去空气污染、烟草广告以及战地救护车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穿梭的费用……还要计入惠特曼步枪、斯比克刀具以及泛滥的影视剧目的费用——因为它们炫耀暴力,以求把更多的仿真玩具倾销给我们的孩子。”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国内生产总值,它既不能保障我们孩子们的健康,也不能保障他们所受教育的质量,甚至不能保障他们无忧无虑的快乐……简而言之,它能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
这是1968年罗伯特·肯尼迪在竞选美国总统中的一段发言。而时隔43年后,有关GDP的争论依然困扰着刚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特别是仍将其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的地方政府。
昨日,日本政府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与中国1月份公布的58786亿美元少4044亿美元。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不过,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二大经济体的头衔没有太多值得庆幸的,我国到2010年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这才是目前中国的真实处境,我们是世界上最穷的“第二大经济体”。不仅如此,未来20年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当前相比将更加严峻。
第二大经济体的隐患
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第二季度GDP总值为1.28万亿美元,低于中国第二季度GDP的1.33万亿美元。
在日本经济总量落后于中国的前提下,加上GDP增长率仅为0.4%的现实情况,业界已经预测,中国全年GDP超日本几乎没有悬念。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相比,我国除国内生产总值一项数据之外,其他重要指标远低于日本同期水平。
1968年,日本GDP超过1000亿美元,超越西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当时日本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人均GDP排在世界第20位。而2010年8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均GDP仅为3800美元,在全球排名105位。
不仅如此,日本厚生省《国民生活实态调查》显示,1968年日本基尼系数仅为0.349,这一数据显示日本在实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国民收入分配均等化已经实现了较高水平。
而在2010年“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关于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提案中显示,我国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达0.46。按照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判断,基尼系数0.3以下是稳定线,0.4是警戒线,0.5是危机线,因此,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警戒线。
此外,与目前经济增长强劲的巴西、俄罗斯等国相比,中国的人均GDP也相对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巴西2009年的人均GDP为8121美元,俄罗斯2009年的人均GDP为8684美元。
业内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诸如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也越发凸显出来,亟待加以完善和解决。
挑战正在加剧
按照2010年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测算,我国属于中等收入国家中等偏上水平,但截至2009年,日本人均GDP已经接近40000美元,存在巨大差距。
按照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毕吉耀的测算,如果按照我国未来保持7%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测算,排除汇率因素的影响,到203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1.05万美元,相当于刚刚跨入发达国家门槛。
也就是说到2020年我国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后,仍然很难达到西方国家人均GDP1万美元以上的水平。
而另一方面,我国GDP在连续多年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未来10到20年如何发展更加值得现在开始思考。
“我国目前的发展基数已经较高,经济发展在体制机制上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解决,此外,由于能源、资源,以及环境的约束,三个因素叠加对我们经济可持续的高增长构成巨大的威胁。”毕吉耀说。
以能源、资源为例,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但是与此同时人均能源消耗量也保持了6%到7%的高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了节能减排,我们的能源消耗有所减缓,但是按照我们目前的消耗速度,不论是对资源来说,还是资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来说,长此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看了《日大幅削减对华援助 GDP第二惹的祸?》的人还看了...
天下法制,尽在法邦网资讯频道 news.fabao365.com
遇到法律问题?“搜”一下就解决!
咨询标题:
咨询内容:
无须注册,点击立即提交!3分钟100%律师回复。
近日,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处发布“期违法保健...主流媒体&山西门户
日本对华援助微减 民众称中国GDP排第2受援奇怪
  据7月14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日本政府12日决定将2012年度对华援助额维持在42.5亿日元,比2011年的46亿日元减少了&仅仅&7.6%。这让日本媒体炸开了锅。今年2月,时任日本外相前原诚司曾明确表示,将&大幅削减对已成为经济大国的中国的援助&。对于&大减&变&微减&,日本政府的解释是,对华援助的大部分是之前签约规定的,&突然中止可能会伤害因钓鱼岛事件恶化、近期开始改善的日中关系&。日本共同社13日引述日本政府内部文件称,日本&将继续对华援助&。这让日本的反华势力极为不满。《产经新闻》称,其上月进行的民调显示,日本98%的受访者认为&不应该继续对华援助&。在日本右翼网站2ch上,指责日本政府&朝贡援助&、政策&虎头蛇尾&的声音占了多数。
  据共同社13日报道,日本政府有关对中国的政府开发援助(ODA)的内部文件显示,2012年度的对华ODA预算为42.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亿元),较2011年度实质减少了3.5亿日元,减幅仅为7.6%。报道称,实际削减的3.5亿日元包括在中国农村建设学校和诊所等。为便于日本企业进军中国市场,专门接收中国官员赴日留学的项目被保留。而在防沙治沙等环保领域,日本外务省以&取消援助将给日本自身造成影响&为由,继续实施在中国的植树造林及防治新型流感的技术指导项目。
  《产经新闻》13日称,今年2月日本时任外相前原诚司曾指示&大幅削减&对华援助,但&那个指示就这样结束了&。共同社称,前原诚司的主张并没有得到日本外务省的认可,外务省认为大幅削减援助额&可能会使出现好转征兆的日中关系再度恶化&。因此,外务省6月底拟订的对华开发援助内部方针并没有大幅削减2012年度对华援助额。而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也被称一直&要求继续对华援助&。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今年6月24日访问中国新疆地区时,丹羽宇一郎也一再强调&继续对华援助非常重要&。
  在日本对华援助政策制定的6月下旬,日本媒体就开始为此造势。《产经新闻》6月24日发布民调结果,称对日本8239人的调查结果显示,98%的人认为&不应该继续对华援助&,89%的人认为&对华援助对改善日中关系没有作用&,97%的人认为&现在的中国不需要再接受外国援助&。29日,该报又刊登一则&读者来信&,以&援助富国太奇怪了&为题称,&奇怪现在还有人认为应继续对华援助,应看清楚中国的用心&。
  中国GDP成为世界第二后,德国、英国已宣布停止或削减对华援助。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陆克文日前也宣布,澳政府将停止向中国和印度提供援助贷款,因为这两个国家&经济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中国的一些民间组织也面临&发达国家拒援GDP老二&的尴尬境地,德国、西班牙、丹麦等都拒绝为国际基金会的中国抗艾滋病项目捐款。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官员西迪贝本月11日对此表示,捐助国仅仅因为中国是GDP老二,就削减对中国抗击艾滋病的资金是个&大错&。(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李 珍 本报记者 王盼盼)
( 责任编辑: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微信公众号:sxxwwjzb
微信公众号:Asxsjz
微信公众号:sxxwwxjj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信公众号:sxrb-com
微信公众号:sxbzpu欧洲第一穷国,接受中国援助24年,晚年为何不认账?|欧洲|援助|穷国_新浪网
欧洲第一穷国,接受中国援助24年,晚年为何不认账?
欧洲第一穷国,接受中国援助24年,晚年为何不认账?
大家在评价我们祖国的时候,都会感慨的说道:“世界上少有的大好人”。事实也是如此,在近代历史上,尽管我们不是太富有,但只要是别国有难求助的时候,都会主动援助。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使得相互之间友谊延续至今,毕竟多数国家都是懂得感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巴铁”哥们,毕竟这些都是少数,也有个别国家最后就是翻脸不认人。让我们最闹心的就是欧洲资深穷国阿尔巴尼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非洲小国的,其实也就是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小国,从1954年开始就援助这个国家,当年我们也是穷人家。自己勒紧裤腰带的同时,还得兼顾支援其他小国,这样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但很少有其他国家能够理解。1948年之后就停止了对外支援,令人感到气愤的就是,此国竟然直接翻脸。长达24年援助了100亿美元,最后换来就是这种结果,实在是令人为之感到心寒。像这样的国家就是永远点不亮的等,我们在与外交往的时候,还会兼顾别人感受,更何况还是一个国家呢。他们最后的命运只能是被孤立,如今已成为了现实。被外界笑称为“欧洲世界里的农村”,简直就是出了名的欧洲穷国。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再次站到中国面前的时候,竟然没有任何悔改之意。其实他们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主要还是依靠苏联援助过日子,我们也只不过是意思意思而已。随着1961年两国之间关系开始恶化,12月份开始断交关系,这是之前所没有预料到的。自此以后失去了这个苏联老大哥的援助,肯定是出现了各种不适应。亏他们此时还能开口求助于中国,我们也是初于好心的缘故,随即成为了最大援助国,同时也标志着噩梦由此开始。当时援助可是十分广泛,除了基本粮食之外,很多建筑都是在我们援助之下。他们还错误的以为是吃亏,当时这个小国所产劣质香烟和纺织物都是在国际上卖不出去,只能是强迫塞给我们。这样的买卖肯定是不划算,用我们援助的厂子,将生产的棉花卖给我们,显然就是赚着中国的钱。然而还是得不到对方的理解,丝毫没有任何感激之情,竟然错误的以为这是义务。甚至还说了令我们感到心寒的话,“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也不知是谁给的勇气,简直就是耍无赖。最后还是选择站立在我国的对立面,如今几十年时间过去了,贫穷的状况还是没有改变。如今却用当年援助的装备进行拍卖,如今还能在大街上看到几十年前的大卡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每年毕业多少博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