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真的需要手机吗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别让“现代交流症”架空了真实生活
来源:南方网作者:王传涛
  打十个百个电话,也比不上陪父母吃顿饭;群里聊得再熟,也比不上见面一次握手或一个拥抱……有一种现象,叫“现代交流症”。有读者归纳了“现代交流症”的一大表现是:“朋友圈里大家情意绵绵,现实生活中却很少相见”;“和老婆睡同一张床,经常在她微信里留言晚安”;“参加家里长辈寿宴,忙着拍照发微信点赞”……(1月13日《现代金报》)
  网友对于“现代交流症”的总结归纳,概括了当下国人在现实之中进行社交的一些问题。不过,笔者还要再加上一条,就是即便是陪父母吃饭、现实生活中经常与朋友约餐、大家经常K歌,也不过是大家聚在一起玩手机——换个地方玩手机,要到更多地方的免费WIFI,从来都是一件很流行的事,不是吗?
  早在2013年,某网站就针对全国28个城市白领日均玩手机时间进行了排行,北京位列第一,西安则以日均玩手机6.15小时位列第2位,上海以5.45个小时位列第三。在这份排行榜中,绝大部分城市市民玩手机的时间超过3小时。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国人在手机屏幕上占有的时间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毫无疑问,手机成为了每一个人的“最亲密朋友”,其亲密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父子关系与夫妻关系。
  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是看手机,上厕所一定要手机和厕纸构成“标配”,晚上睡觉之前要玩手机,躺在被窝里也要玩手机,吃饭时要时不时晒一晒美食,聚会时要晒一晒亲情友情,即便是什么事也没有做,也会在百无聊赖中打开手机锁屏然后再锁上屏幕。手机就是这样强势地绑架了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侵蚀着我们的亲情和友情,也正在一步又一步地把真实世界架空。
  手机本为工具。手机的存在之于生活的便捷尤其是信息的猎取,给人类带来了不用言说的便利。由此,我们必须感谢这个时代里那些在电子产品和智能手机研发上下了苦功夫的制造商们。阅读、游戏、社交,都完全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可是当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全,就会越容易形成一个悖论——到底人类是主人,还是手机是主人?究竟是我们在玩手机,还是手机在玩我们?而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手机的工具属性越来越强,手机作为人的附属工具地位就一定会上升,甚至会越俎代庖。
  “人生而是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人和手机的关系,卢梭的这句名言非常适用。同时,更多的活在社交软件之中的我们,确确实实是已经病了。晒朋友圈必须要用美图,证明了现实之中的自卑与心虚;把美食、旅游图片晒出来,表明我们更加注重物质本身。同时,我们更愿意生活在别人的点赞中,告诉别人生活在朋友圈里的我们是多么的美好和幸福……然而,真实的生活却未必如此。生活从来都是冷暖自知,朋友圈里的幸福瞬间永远无法诠释每个个体在生活中的遭遇与心境。
  虚拟的终归虚拟,现实的终归现实。可是,更可怕的是,我们知道我们患上了“手机依赖症”和“现代交流症”,我们也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手机的奴隶,但我们却几乎没有办法去挣脱手机和网络对我们的控制,正如我写完了此篇文章仍然想通过朋友圈去分享,并时时想看一看有没有人浏览和点赞。(南方网王传涛)
欢迎关注"南方新闻网"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欢迎关注"木棉花香"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编辑:一格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当前位置:
>>>手机广泛运用于现代生活,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下列有..
手机广泛运用于现代生活,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下列有关手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接手机时能根据对方语言音色来判断对方是谁
B.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唯一通信设备
C.手机来电振动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手机的话筒是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四川省中考真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手机广泛运用于现代生活,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下列有..”主要考查你对&&音色的概念,移动通信,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音色的概念移动通信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
定义:音色又叫音品或音质,它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1)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不同发声体的振动情况不同,发出卢音的音色就不同。(2)音色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依据,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即使不同的乐器发出音调、响度相同的声音,我们也能够把它们区分开,这就是由于音色的不同。移动通信:通信中的一方或双方处于运动中的通信。手机工作原理:手机(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手机之间通话时,将要传递的信息加载到电磁波上发射出去,同时接收对方手机加载到电磁波上的信息。手机之间的通话要靠基地台转接。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1)空间系统; (2)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移动通信特点: (1)移动性。 就是要保持物体在移动状态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须是无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 (2)电波传播条件复杂 。因移动体可能在各种环境中运动,电磁波在传播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多普勒效应等现象,产生多径干扰、信号传播延迟和展宽等效应。 (3)噪声和干扰严重。 在城市环境中的汽车火花噪声、各种工业噪声,移动用户之间的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 (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 它是一个多用户通信系统和网络,必须使用户之间互不干扰,能协调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动通信系统还应与市话网、卫星通信网、数据网等互连,整个网络结构是很复杂的。 (5)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好。能量的形式:&& 在自然界和生活中,能量以多种形式存在,主要有机械能、内能、电磁能、化学能、核能等。 1.机械能:分动能和势能两类,机械能是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和。 2.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和叫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等因素有系。 3.电磁能:指的是储存在特定物体或空间中的能量,比如说,两个带电体相互靠近时会相互影响,同级相斥异极相吸;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两块磁铁相互靠近,也会相互影响,这些都是电磁能 4.化学能:是指南于化学反应,物质的分子结卡句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能量。燃料燃烧产生的光和热,以及蓄电池、干电池产生的电都是来源于燃料和蓄电池里储存的化学能。食物也具有化学能。 5.核能:是指由于核反应,物质的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能量。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能量,以及核电站发出的电都是来源于原子核的核能。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如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接触后,一部分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上,并不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上;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但此时得到的内能并不能自发地转化为具有化学能的燃料;电流通过灯泡发光,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但是这些内能和光能并不能自发地重新转化为电能;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但这些内能并不能自动地用来再次开动汽车。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判断方法&& 物体间发生能量转移时,能量的形式不变;而发生能量的转化时,能的形式要发生改变,在确定能量转化的方向时,可从消耗什么能,得到什么能进行比较来确定.例:下面关于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B.冬天将手放在炉旁烤火感到暖和,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C.木柴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D.打桩机的重锤下落的过程,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解析:摩擦起电是消耗了机械能,最终获得电能,冈而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木柴燃烧是消耗了储存在木柴中的化学能获得内能的过程,因而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烤火是将木炭等燃料燃烧后获得的内能转移给手,是内能的转移;打桩机的重锤下落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重锤的动能。故A选项错误。答案:A补充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有:①电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③人对机械做功,将人体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④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⑤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⑥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⑦燃料燃烧时发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发现相似题
与“手机广泛运用于现代生活,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下列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5528475553135196368141705352236现代生活对人最大的约束是什么? - 知乎760被浏览28741分享邀请回答461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83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6 个回答被折叠()现代人真的能放下手机生活吗? - 知乎4被浏览230分享邀请回答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活需要啪啪手机论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