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上海锐线创意设计诈骗岩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诈骗诈钱,是骗子!

Access denied | www.lysxyg.com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lysxyg.com)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40af1aeca0776c40-ua98).揭秘 | 传销头子聂玉声斑斑劣迹,改头换面继续行骗!-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揭秘 | 传销头子聂玉声斑斑劣迹,改头换面继续行骗!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16:53:50
昨日,防骗大数据曝光了匀加速最新骗局证据,后台收到了不少留言,看到有些激进的留言,老司机颇感无语,其行为甚是搞笑,犹如猴子在栏杆上蹦蹦哒哒其乐无穷。好了,吐槽完毕,开始今天的深扒。
要说起匀加速的聂玉声不得不说说他以前的过往,他的斑斑劣迹。这个传销头子带的队,你想想能有什么好?就好比一个强奸犯强奸了你N次,这次他出狱了说自己洗心革面要带你去做安全套,你信吗?反正老司机是不信!一个有过前科的人现在一面洗白自己一面继续行骗,这种事在国内不少发生。别说什么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一个行骗成性的人,你指望他好?想得真美!
2003年2月,山西璞真事业集团董事长聂玉声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出狱后不知悔改,开始着手下一步行骗计划,也就是匀加速商城的前身“1515商城”,通过游说退休老邦菜并给与一定的经济补偿为自己站队(比如蒋X平,不过是给了一点好处,适当的时候说几句话而已),然后进行镀金宣传、开各种会议、各种新闻发布会,伪造非法出版物、伪造红头文件,让人感觉这是“国家”允许的。一直到今天,此骗局依然在继续。可笑的是这帮深度传销者自我封号,将聂玉声封为新工委副主任,然而据了解,真正的主任是任建,和这匀加速没有一毛钱关系。
下面摘录几篇关于聂玉声的文章,都是很久的了,百度一下全都有。
狱中采访聂玉声
山西璞真7亿非法集资案调查
新浪官方报道
本报记者 王梓 晋中、太原报道
日,阵雨。晋中市中级人民法外,黑压压的一片人头。
上千名群众,来自附近的十几个县(市)。法院和审判厅两个门口均有公安干警和武警重兵把守,气氛一片肃杀。山西警方知情人士透露,与这些群众同时到来的,还有各县(市)的公安局长。
上午8点50分,四辆警车鱼贯开入法院,人群顿时骚动不已。警车内,是璞真事业机构(以下简称璞真)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聂玉声以及璞真的9名骨干,他们的身后,涉案金额近7亿元,系着山西5万个家庭的经济命脉。
20分钟后,聂玉声以及其他9名璞真公司的“骨干”被带上法庭,有“北方第一大案”之称的山西璞真集团特大非法集资诈骗案为期三天的审理正式开始。知情人士透露,开庭日期原定于6月2日,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不得不一再推迟。
“6.26”大案
据山西省公安厅有关人士介绍,2003年2月,省经侦总队收到群众举报称,“璞真”事业机构吸收公众存款数千万元,潜伏巨大危机。一个月内,晋中市太古县公安局也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太古县支行的类似举报。
6月25日,运城市公安局将璞真晋南地区总代理晁文生等三人抓获。为防聂玉声出逃,次日,山西省公安厅将其抓获于太原市御花园大酒店。两天后,聂玉声被太古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其“璞真”总部同时被查封,13名“骨干成员”先后被抓,该机构在各银行的账户及存款被冻结。
之后,在山西省公安厅的领导下开展了代号为“6.26”的闪电行动,在太原、晋中等地展开全面行动,很快扣押璞真现金113.7万元,冻结银行存款6859万余元人民币和6300美元,查扣各种汽车40余辆,查封仓库一个,并查扣了相关资料、账目等。对“6.26”大案,山西省公安厅厅长杨安和厅长批示“再接再厉、专案特办、加强警力、加快速度、办成铁案”。
日,经晋中市中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包括聂玉声在内的璞真共10人被逮捕,关押于晋中榆次区看守所。日,晋中市人民检察院正式就此事向晋中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晋中市人民检察院认定,从2000年10月至2003年6月,璞真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分别在太原、晋中、阳泉、运城、长治五个地市,以收取产品抵押金,返本销售、投资植树造林、办理“住房卡”的形式,共变相吸收公众存款6.65亿元,利用山西三江源璞真生态环境投资有限公司集资诈骗4800多万元,其中3.2亿余元用于高额返本返息。并依据刑法第176条规定,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提起诉讼,追究包括聂玉声在内的10人刑事责任。
“璞真行”
“6.26”案件的主角聂玉声可谓传奇人物。聂为福建三明市明溪县人,兄弟四人,排行老二。据其兄聂玉振介绍,聂玉声1966年生,从小就顽皮而大胆,为此,他付出的代价是,12岁那年,右手中指断在了打谷机下。“断指”从此成为聂的标志。
聂振玉介绍,聂玉声于泉州华侨大学毕业之后在当地的一所中学教书,1993年弃教经商,先后在俄罗斯、河南做生意,“经常上当受骗、吃了很多亏”。
今年早些时候,本报记者在监狱独家采访到了聂玉声。在记者对聂玉声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聂的极端自信和对财富非同寻常的执著溢于言表,这从他经常使用的另外一个名字“聂钰N”也可见一斑。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走钢丝绝技曾令他羡慕不已,他认为,任何事情都有风险,敢于冒险是成就大事的必要因素。
聂玉声回忆,1997年他来到了榆次张庆乡王家堡,建立了自己的灵芝培训基地。年,在铁路线上,他以福利的形式兜售自己的“灵芝王”――5元的成本,50元的价格,两年内赚了300多万,他称之为自己的“第一桶金”。因为这第一桶金的收获,他总结出一套生产与销售理念,“在整个产品生产、销售直到盈利的环节中,销售是最关键的一环,如何把产品销出去至关重要”。
他反复强调自己对于销售的认识,在生产、销售环节,销售所占的利润至少在50%以上,关键环节在于销售。
在聂玉声一手操作的系列宣传册中,他以品牌带动市场的“消费=创业=就业”的营销模式分析随处可见。
“一般人的误区,是先生产后销售,璞真的方式是先销售后生产,先卖观念和服务,后做市场与生产,先树品牌,后做市场,定牌生产。”定牌生产就是将晋中等地的工厂产品贴牌成璞真的产品,即所谓“借鸡下蛋”的模式。他给记者讲,山西黄河制药厂用了5年的时间,花费了3000多万元,才使得自己的产品达标,但却在销售环节遇到困难。他用“定牌生产”的模式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60多万元就制造出了数千万粒的沙棘软胶囊。
1999年,聂玉声有了自己的公司,并取名“璞真”――“人真品真、返璞归真”。他各处奔走,极力宣扬自己的营销理念,称这个“交了1000多万元学费”才实现的行当为超越36行之外的第37行,也就是“璞真行”。
聂玉声大力宣传取得了难以想像的成果。至案发前,他已经形成了以晋中市为中心、辐射太原、阳泉、长治、运城等10余个县(市)的一、二级网点145个。
逐渐收紧的资金链条
聂玉声采取全价提货的方式创造了抵押销售等一系列运作模式。抵押销售是与定期返本加高息相结合的一种模式,如客户购买1万元的璞真产品,产品由璞真代销,半年后还给客户本金1万元,第七个月回报1000元,第八个月再回报1000元。
与抵押销售同时进行的是,公司首先通过培训营销骨干的方式宣传璞真虚拟经营,将常规销售中的前期广告支出投入到璞真品牌系列产品的生产中,与营销骨干订立《“消费=创业=就业”广告宣传店合同书》,收取广告产品押金。如消费者或广告宣传员加盟投资1万元,璞真公司开出广告产品抵押金1万元收据,广告宣传或消费者凭收据到仓库领取等价的产品该产品成本约为标价的20% ,可以自销、自用。通过这种品尝或销售行为,扩大璞真产品品牌知名度。
2002年10月实施的“绿色财富计划”,目标是建立速生丰产林项目,该计划由璞真公司与投资人签订委托中介和承包植树合同,璞真公司收取投资人的植树款后,与山西省扶贫开发服务中心合作,由山西省扶贫开发服务中心组织出面与乡村农户签订植树合同。承诺每投资1万元,五年后回报2.2万元,25年后回报50万元,后由于树木回收没有落实,项目实施不久即告中止。
之后,聂玉声又以璞真俱乐部有限公司的名义,鼓励集资者交会员费办会员卡,到期返还20%以上的回报。以更高回报引诱入会者发展下线,升级为贵宾卡、至尊卡。
类似的方式还有,建筑炎、黄二帝塑像、炎黄帝博物馆和炎黄帝研究会,建立安养中心等模式。
在种种模式中,同时运行的是一种类似传销的模式:一个营销骨干发展子营销骨干五个,每个投资至少4万元,那么此营销骨干可获得一辆价值四万元的轿车。据警方调查,至2003年6月,璞真已发出轿车上百辆。
聂玉声发现,以上常规的营销模式盈利空间有限,他开始拓展更高的回报模式。在他被抓前,投资签订2226万元收购香港H股上市公司中远威药业股份的协议和拟收购山西稷山发电厂项目。
而聂玉声吸收到的资金也以滚雪球的方式,越来越多。据晋中市警方的调查,仅2003年1月到6月,璞真就吸收存款1.9亿,而这,又进一步加大了还款压力。
当地一位人士对记者分析指出,璞真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内在民间吸收到如此巨额资金,跟山西当地的民风有着莫大关系。璞真在初期承诺的回报兑现之后,导致很多当地群众对其深信不疑。例如在平遥地区,当地的年GDP才1.2亿元左右,但璞真在当地吸收的资金居然超过1.6亿元,简直不可思议。”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之辩
在整个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的焦点集中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认定。早在日,山西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向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发去了《关于鉴定璞真吸收巨额公众存款行为是否合法的函》,次日,收到对方的答复:“璞真所属的四个公司未经人民银行批准,不属于金融机构;人民银行从未授权璞真所属的四个公司经营人民币业务;如果璞真公司所属的四个公司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吸收存款,即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属非法行为。”很明显,其中并没有明确地对璞真行为的认定。
聂玉声的辩护律师上海润华律师事务所的丁守明与山西弘明律师事务所李德录同时都做了无罪辩护。
丁守明认为,璞真的抵押销售模式采取给产品、收押金、树品牌、再返还押金 的销售方式,实质上是“返本销售”。对于“返本销售”,我国税法是作为合法销售行为进行课税的。但“返本销售”实际上又是一种筹集资金的行为,即以货物换取资金在一定时间的使用价值,到期还本不付息。如果说聂玉声的行为有误,至多是出售住房卡的行为属于非法集资性质,这种行政违法行为根本区别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而公诉方则认为,在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情况下,聂玉声采取多种手段向社会不特定群体吸收巨额存款,实质是一种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晋中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位办案组成员介绍,璞真已经返利1.02亿元,未返本金三亿多,在晋商文化的核心地带平遥,就高达1.64亿。随着聂玉声吸收存款额度的加大,其资金链必然断裂,而那时,受害的将是更多的百姓。
北京大学法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学家认为,按照目前的法律,璞真案很难确定罪与非罪,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集资案件上法律的空白状态。
原文网址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g/4877136.shtml
“璞真”吞了6个亿
新浪官方报道
一名福建教师,身无分文来到山西,组建了“璞真事业机构”,打着“消费=创业=就业”的旗号到处招摇,以高出银行利率几十倍的利率作为诱饵,从1999年10月起至2003年7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6.12亿元、集资诈骗4836万元,使近万名群众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经过省公安厅、太原市小店公安分局、晋中公安局、太谷县公安局等部门的联合作战,这起特大诈骗案终于浮出水面。1月10日上午,省公安厅向省内媒体公布了这起案件的各方面情况。
一封举报信牵出非法集资大案
2003年2月,省公安厅经侦总队收到一位群众的举报信,称“璞真事业机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达数千万元,该机构以高达30%至75%的利率吸引群众参与投资。之后,省厅将这封举报信批转给太原市公安局,要求立即查处。与此同时,太原市小店分局经侦大队也收到了关于“璞真事业机构”违法犯罪的举报信,民警们对此进行了侦查,掌握了其部分犯罪事实。
日,中国人民银行太谷县支行向太谷县公安局报案,称“璞真事业机构”在太谷县非法集资,数额较大,参与者众多。4月10日,太谷县公安局对璞真公司违法犯罪一事正式立案侦查。由于受非典影响,侦查工作只能暂缓进行,但公安机关始终密切注视该公司动向。
日,运城市河津市公安局率先对“璞真事业机构”采取行动,抓获了其在晋南地区的总代理晁文生等3名犯罪嫌疑人。为防止该机构转移证据,卷款潜逃。6月26日,省公安厅召开涉案地公安机关紧急会议,将该案定为“6?26特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案件”。同日,省公安厅、晋中公安局、太谷县公安局经侦部门的40余名民警,对设在太原市的“璞真事业机构”总部依法进行查封,抓获了首要犯罪嫌疑人―――该机构董事长兼总经理聂玉声及其骨干成员13人,冻结了该机构在各银行的账户及存款6700余万元,查扣汽车24辆,并依法扣押了其会计账簿、记账凭证、非法集资宣传材料、光盘及吸收资金的合同和收据等重要犯罪证据。
巧立名目 “璞真”蛊惑人心
集资人员涉及山西省5个市16个县(市),人员多达近万人,涉案金额达数亿元之多。这个“璞真事业机构”究竟有何魔力呢?
聂玉声,福建省三明市人,现年37岁,又名聂钰声,来山西前是一名中学教师。聂1998年在榆次成立了闽晋食用菌有限公司,经营一年后关闭。1999年1月在太原注册了山西璞真灵芝酒业有限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公司亏损严重,以致不能正常经营。面对如此状况,聂玉声自创了所谓的“先树品牌,再搞销售,定牌生产”的经营理念,即将别人的产品拿来,再次包装后销售。同时,他撰写了《苦干不如巧干,移山不如搬家》的宣传册。从1999年10月份开始,他打着“消费=创业=就业”的旗号到处进行演讲宣传,开始了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的犯罪活动。随着众多不明真相的群众的参加,聂玉声的公司有了大量资金,于是他又成立了山西三江源璞真生态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山西璞真假日俱乐部有限公司、璞真大厦,与第一个酒业有限公司合称为“璞真事业机构”,聂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并招募了为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服务的工作人员54名。
敛财手段充满谎言和欺骗
“将钱从别人的口袋掏到自己的口袋”。这就是聂玉声组建“璞真”事业的最大目的。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方式有几种。一种是交“产品抵押金”,承诺定期返本付高利。如以交1万元为例,半年后连本带利返还1.5万元,半年净赚5000元。从2000年10月至2003年6月,该“机构”先后推出了6种集资模式,返还本金时间分半年、8个月、1年至15个月不等,支付高额回报的比率从一开始的175%、75%,到中期的50%,及被查封前的20%。平均支付利息均大大超出国家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另一种非法吸收资金方式是“P级网络”,根据集资额和加入时间,对集资群众实施分层次划分管理,形成“上级”和“下级”。其核心是附加多种奖励制度,以刺激参加者更快更广地发展“下线”,达到其聚敛钱财的目的。如对集够20万元的人奖励3000元;集够120万元再奖5000元,这样每集够120万元还可多得2.3万元,不要奖金者,可得汽车一辆,再增发1500元工资和西服一套。至查封日,该公司共发放汽车134辆(追回74辆),奖励现金万元。
此外,还有一种非法吸收资金方式是为客户办理“住房卡”。具体办法是将“住房卡”分为会员卡、贵客卡和至尊卡三种。每张卡4万元,一年后还本,并付30%的高额利息。如果每个人再发展5个会员卡,即集够24万元,就可升级为贵客卡,给发展人发3000元奖金。如果贵客卡持有人再发展5个下线,就再发5000元奖金。?粲裆源酥址椒ü卜欠ㄎ?3480.98万元。
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方式聚敛资金外,聂玉声还有一种敛钱方法,即“绿色财富计划”。首先,聂在注册“三江源”公司时,“三江源”三个字非法盗用中央领导的亲笔题词,并别有用心地在宣传光盘上编辑了中央领导的形象,从而骗取广大民众的信任。三江源公司对外宣称,其掌握有万亩树苗,可用于种植10万亩树林,运行模式是以纸带林,以林带纸,科工贸林纸浆一体化,每年种植10万亩,每年造纸2―3万吨。但实际上,该公司无任何制浆造纸能力,万亩树苗纯属虚构。这一方面,他仅仅在2002年7月与山西省扶贫开发服务中心签订了一份植树合同,投资165万元。而这种子虚乌有的谎言,却骗得高达4835.93万元的资金。“绿色财富计划”中称,投资1万元,15年后回报可达10.6万元,年利润率近64%,与实际评估的可行性报告中的12.8%相差5倍。
挥霍转移 巨额资金折腾殆尽
经审计部门和公安机关查证,3年来,聂玉声的“璞真事业机构”在山西省共建立了145个一、二级营业网点,利用山西璞真灵芝酒业有限公司及山西璞真假日俱乐部有限公司,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6.12亿元;利用山西三江源璞真生态环境投资有限公司集资诈骗4835.93亿元。其中3.2亿余元用于高额返本付息;聂玉声及其骨干成员打白条提取现金2136万元,用于自己挥霍和挪用给他人使用;6685万元用于收购公司、购买股票等其他的经营性投资或转移到境外。
有了钱的聂玉声,经常一个电话就把上百万元的资金随意支付。他们在山西省的各大酒店、饭店肆意消费,用于汽车的购买费用就达550万元,其中仅一辆“悍马”高档汽车就价值100多万元。
目前,被公安机关查封的资金仅有6754万元,尚有1亿余元去向不明。被骗群众的金额将在案件审查结束及资金追缴结束后,返还受害者。
调查取证 案件进入起诉阶段
事实证明,凭聂玉声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根本无法实现对投资者的高额回报,其用于返本付息的方法是一种拆西墙补东墙的伎俩。他们的行为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犯罪。
1月9日,公安机关向晋中市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犯罪嫌疑人聂玉声、梁经生、张洪显、聂燕芳、吕和平、刘盛改、聂良万、郭并进、金晓丽、杜丽萍、李利民、董起贵、李海军等13人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该案涉及的其他6个县(市)的2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当地公安机关批捕,各涉案地公安机关正在积极调查取证,准备于近期向检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
原文网址链接:http://news.sina.com.cn/s//s.shtml
山西非法集资案
天方夜谭的"虚拟经济梦"
新华网报道
山西省公安厅日前公布一起特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璞真事业机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达6亿多元、集资诈骗4800多万元,受害群众5万余人。这一机构支付的高额回报比率最高时曾达到175%,其平均支付利息大大超出国家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虚拟经济理论”套进6亿元
据公安部门调查,犯罪嫌疑人聂玉声,男,37岁,福建省三明市人,来山西前为中学教师。1998年,聂玉声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成立晋闽食用菌有限公司,一年后关闭。1999年1月,在太原市注册山西璞真灵芝酒业有限公司,由于经营不善,亏损严重,不能正常经营。
这是主要犯罪嫌疑人、“璞真事业机构”董事长兼总经理聂玉声在接受公安机关的审问(摄于日)
于是,聂玉声经过苦思冥想,自创一套所谓“先树品牌,再搞销售,定牌生产”的经营理念,并撰写了《苦干不如巧干,移山不如搬家》宣传册,到处宣扬其所谓的“虚拟经济理论”思想。
从1999年10月开始,聂玉声到山西各地进行演讲,发展队伍。之后,他又分别成立了山西三江源璞真生态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山西璞真假日俱乐部有限公司、璞真大厦(与山西璞真灵芝酒业有限公司合称为璞真事业机构)。
从2000年10月至2003年6月,璞真事业机构先后出台6种集资模式,返还本金时间从半年、八个月、一年至十五个月不等。支付的高额回报比率一度为175%、75%、50%和20%。
聂玉声编制“P级网络”,形成“上线”“下线”,并为其“虚拟经济”制订奖励办法。例如,对集够20万的给予3000元奖金;集够120万再加5000元奖金,这样每集够120万就可多得23000元;如不要奖金,则奖给汽车一辆,再增发1500元工资,外加西服一套。
山西璞真假日俱乐部有限公司为客户办理“住房卡”,分为会员卡、贵客卡、至尊卡三等。每张卡4万元,一年后还本,并给30%的高额利息,一年后净挣1.2万元。如果每个人再发展5个会员卡,也就是集够24万元,就升级为贵宾卡,给发展人发3000元奖金。如果贵宾卡再发展5个“下线”,也就是集够120万元,再发5000元奖金。
聂玉声聘用骨干成员梁经生等人在太原、晋中、运城、长治、阳泉等市四处游走,针对下岗职工、待业青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以“巧干”和“成功致富”为卖点,利诱这些人员加入璞真公司。
数万人就这样被聂玉声的“虚拟经济理论”所蒙蔽,6亿多元钱被一点点地装进了聂玉声和璞真事业机构的口袋。
这是公安机关查扣的价值近百万元的“悍马”汽车
“经济邪教”制造5万人黄粱梦
山西省公安厅副厅长杨晓桥说,这是一种传销式的“经济邪教”。
聂玉声的“虚拟经济理论”建立在他的一个“绿色财富计划”上。三江源公司对外宣称,其掌握有万亩树苗,可用于种植10万亩树林,公司主要运作模式是以纸带林,以林带纸,科工贸林纸浆一体化。
经查,这家公司至今无任何制浆造纸能力,万亩树苗纯属虚构。
这是被公安机关查封的山西省璞真灵芝酒业有限公司
2002年11月,山西省林业勘测设计院对“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进行的可行性论证称:以三江源公司每年营造50余万亩“速生丰产林”为基础,三江源公司每年需投资8100余万元,15年后其平均投资年利润率为12.8%。三江源公司则宣称:以1万元为例,15年即可回报10.6万元,年利润率近64%。两者相差5倍。
从2002年7月起至公安机关查封该公司为止,三江源公司完成的全部造林投资额仅为165万元,且无任何经营赢利,而其利用所谓的“绿色财富计划”向社会大肆非法集资却达4800多万元。
璞真事业机构不仅骗了5万名群众,同时也骗了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山西省工商局。
2002年7月2日,聂玉声将2000万元现金存入山西三江源璞真生态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做验资的账户内,同时把公司财务人员刘盛改捏造为山西三江源璞真生态环境投资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由山西振华会计师事务所据此出具了验资报告书,骗取山西省工商局的核准成立了山西三江源璞真生态环境投资有限公司。2002年7月9日,在聂玉声授意下,出纳员又将这笔2000万元的注册资金抽逃转回山西璞真灵芝酒业有限公司。
至此,犯罪嫌疑人聂玉声以欺诈手法,让山西三江源璞真生态环境投资有限公司披上合法外衣,从此这个“虚拟机构”开始实施其集资诈骗犯罪。
2002年12月24日,犯罪嫌疑人聂玉声又虚拟刘盛改为股东,在山西省工商局注册成立了山西璞真假日俱乐部有限公司。至2003年6月,俱乐部以办理“住房卡”名义,共非法吸收、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400多万元。
“天方夜谭”该到梦醒时
聂玉声的“虚拟经济理论”中有“将钱从别人的口袋掏到自己的口袋”这一条。他把璞真事业机构铺成一张蜘蛛网,从晋中辐射到太原、阳泉、长治、运城等市的10多个县区,全省建了一、二级营业网点145个。通过这些点的吸纳,他把大量资金装进自己口袋,然后随意挪用,大肆挥霍,有的甚至流向国外。
据调查,聂玉声除将165万元用于三江源的主营项目上外,其他巨额资金都视为己有,经常一个电话,就将上百万元资金随意支付,会计、出纳仅仅负责账目的登记,无权过问资金用途。
经过晋中市审计局审计和公安机关查证,3年来,璞真事业机构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6.12亿元、集资诈骗的4800多万元中,3.2亿余元用于高额返本返息,聂玉声等人打白条提取现金2100多万元,用于自己挥霍和挪用给他人使用,6600多万元用于购买公司、股票等其他的经营性投资或转移境外。公安机关查封6700多万元,尚有1亿余元去向不明。
2003年2月,山西省公安厅收到群众举报,2003年6月28日,山西省公安厅直接组织、指挥,抓获了以聂玉声为首的1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查扣汽车24辆,并依法扣押了璞真事业机构的会计账簿、非法集资宣传材料、光盘等重要犯罪证据。
目前,公安部已经派出督办组到山西省对这起特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进行督查指导,近日,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山西省公安厅联合下发通知,规劝不明真相的群众,防止继续上当受骗。
各涉案地公安机关目前正积极调查取证,准备于近期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原文网址链接:http://news.dayoo.com/china/gb/content//content_1370748.htm
聂玉声非法集资案
三门峡日报报道
聂玉声(男,37岁,福建省三明市人)自1998年以来在山西先后成立晋闽食用菌有限公司、山西璞真灵芝酒业有限公司。由于经营不善,产品销不出去。于是,聂玉声自创了“先树品牌,再搞销售,定牌生产”的经营理念,撰写了《苦干不如巧干,移山不如搬家》的宣传册,从1999年10月开始非法集资活动。主要针对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和残疾人。之后,聂玉声在太原又分别注册成立了山西三江源璞真生态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山西璞真假日俱乐部有限公司、璞真大厦(与山西璞真灵芝酒业有限公司合称“璞真事业机构”)。璞真事业机构共有工作人员54名,聂玉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9年以来,璞真事业机构所属的4个公司在山西省5个市(地)、县设立分支机构,主要办法是:
(1)实施绿色财富计划――植树。客户作为投资方,璞真事业机构作为接受委托方负责组织实施“速生丰产林”项目,双方签订有委托合同,每投资1万元,按A级计算,五年后回报2.2万元,25年后回报50万元。
(2)抵押销售,定期返本加高息。客户与璞真事业机构签订产品委托销售书,如客户购买1万元的璞真产品,产品由璞真事业机构代销,半年后还给客户本金1万元,第七个月回报1000元,第八个月再回报1000元。
(3)建筑炎黄二帝塑像、炎黄帝博物馆和炎黄帝研究会。客户投资1万元,马上返还3000元,一年以后再返还1万元。
(4)建立安养中心。在阳泉、榆次、平遥、介休、灵石、武乡等县(市)建立安养中心,当地的孤寡老人与璞真事业机构签订协议,交2万元就可以到安养中心免费生活一年。一年后退出,2万元退还本人。如再住,再交2万元(晋中、阳泉、长治有9个安养中心,有90余名老人入住,安养中心未办任何手续)。
(5)将他人生产的无牌酒、饮料等商品贴上“璞真”商标,冒充灵芝酒、灵芝饮料等灵芝产品进行销售。
(6)以璞真俱乐部有限公司的名义,鼓励集资者交会员费办会员卡,到期返还20%以上的回报。以更高回报引诱入会者发展下线,升级为贵宾卡、至尊卡。
点评:此案犯罪分子主要是以虚拟骗局为载体、高额回报为诱饵、宣传造势为助力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其之所以得逞的主要原因:公司工商执照、司法公证样样俱全,为其非法活动披上了“合法”外衣;部分群众缺乏法律观念和理性心态,易受犯罪嫌疑人欺骗;也有少数人明知是投资陷阱,但抱有侥幸、赌博心理,冒险参与。
原文网址链接:http://szb.westking.com/smxrb/html//content_176693.htm
互动百科关于“聂玉声”的描述是这样的!
聂玉声,男,37岁,又名聂钰声,福建省三明市人,在山西创建了一个庞大的“璞真事业机构",在三年时间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达6?12亿元、集资诈骗4800多万元,受害群众近万余人次。山西省公安厅日前向社会公布一起山西特大非法集资诈骗案。
原文网址链接:http://www.baike.com/wiki/%E8%81%82%E7%8E%89%E5%A3%B0
这些官方的报道足以说明其恶劣本质,以前就利用“植树造林”非法集资,现在又借着互联网+的东风继续行骗。在互动百科中,这样写到,其就是个“伪装慈善家”,别有用心地编辑入中央领导同志的形象,以期利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骗取广大民众的信任。其次,聂玉声还通过各种媒体,精心策划了一整套的宣传攻势,为其公司包装了一个技术创新、管理先进的优质公司形象。
营造“吸钱网络”、伪装慈善家、身披“合法”外衣,为达到目的无所不及。即便现在努力去“洗白”,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骗子始终是骗子,X改不了XX。2003年犯案锒铛入狱,现如今出狱后又改头换面继续行骗,可悲的是一大群愚民被其蒙蔽还帮他数钱,此乃国民的悲哀。
匀加速公司的企业营业执照不过是企业的一张身份证而已,并不代表其合法性。而其为了避嫌,这次特意将营业执照上的法人写了别人的名字,道理大家都懂得。其模式说好听点是资金盘,说不好听就是个庞氏骗局,传销而已。
“让世界免费”,说的比唱的好听,殊不知这是在破坏市场经济,是严重扰乱经济发展的产物,更可悲的是一大群秀逗的人乐此不疲的去用自己的血汗钱去换取所谓的“虚拟积分”。只能说,太贪了!妄想用所谓的积分去换取低档的汽车,真不现实。
通过今天的深扒,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
微信号:FPDat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春雅图创意是诈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