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命周期图不同阶段对招聘渠道的选择有影响吗

企业不同招聘渠道效果分析--《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企业不同招聘渠道效果分析
【摘要】:企业家们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的现今,各家企业对于HR的工作和管理,也是对于各类人才的激烈争夺和需求使然,HR的工作对于企业的战略发展尤为重要。企业的人才入职必须要通过招聘,因而这个模块对于每个企业都是重点,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其有效性。
本文通过对A公司及其所在的奢侈品行业的招聘现状及其招聘工作的分析,认为通过对招聘渠道的不同选择是直接决定招聘质量及数量的关键环节。成功甄选招聘渠道是整个招聘工作的开始。在本文中以招聘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以A公司的招聘现状为依托,将奢侈品行业所存在的各种招聘渠道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了A公司中所启用的不同招聘渠道所带来的不同招聘效果,可以为其他组织招聘渠道的选择提供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F272.9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慧莹;[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年03期
贾艳琴;;[J];企业家天地;2006年11期
刘正桂;王百春;;[J];商场现代化;2006年3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宗发;[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李文胜;;[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刘艳丽;;[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苏国红,杨善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张俊霞;;[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8期
胡宁;侯军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方承武,于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方承武,徐虹;[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季爱华;[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赵晓生;;[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赖俊明;;[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吴绍宏;萧鸣政;苏婉玲;梁丽珊;梁凤珊;;[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何乐观;;[A];北京人才交流协会、2002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C];2003年
刘金成;;[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孙宁;;[A];贵州工程项目管理论文集[C];2006年
苗宏慧;孙乃纪;;[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刘万军;;[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韩静;;[A];拓展与深化——全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叶明;黎毅敏;;[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李元勋;廖泉文;;[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漆振光;[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仉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宋美丽;[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国秋华;[D];武汉大学;2010年
宫漫;[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郑赛莹;[D];吉林大学;2011年
欧阳忠明;[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梁大战;[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毛翠云;[D];江苏大学;2011年
梁俊海;[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嘉;[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许春慧;[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金孝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王代诚;[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张海明;[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杨微;[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付宪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范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王立乾;[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闫爽;[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戈;[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沈士仓,姜澎;[J];中国人才;2002年06期
鲍志伦;[J];经济论坛;2005年12期
罗小刚;[J];中国劳动;2002年03期
张慧莹;[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年03期
王惠;[J];人才瞭望;2002年01期
李辰雷;[J];人才瞭望;2003年01期
伊力扎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0年01期
于东阳,伍争荣;[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奚菁;;[J];人才资源开发;2010年02期
赵立波;;[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3期
汤治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曹迪;;[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5期
孙琳;;[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02期
李克芳;;[J];北方经贸;2010年01期
李诺;;[J];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邱立国;赵薇;;[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09期
崔祥民;;[J];人力资源;2007年05期
凌泽华;;[J];现代商业;2007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翔;刘丽平;;[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王道明;;[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吕鹏;;[A];中国传媒经济(第一辑)[C];2004年
徐会洋;;[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韩继梅;;[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李元勋;廖泉文;;[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熊相红;;[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李洁;;[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曲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郭俊峰 见习记者
陈贺;[N];黑龙江日报;2010年
孙立波 史维;[N];中国黄金报;2009年
杨柯;[N];人才市场报;2007年
高伟;[N];中国企业报;2007年
李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徐恬?实习生
何畅;[N];深圳商报;2008年
韩婧;[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年
孙立波 史维;[N];中国矿业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南泉;[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陈方卉;[D];中南大学;2012年
张羽;[D];复旦大学;2009年
高爱娟;[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王娇;[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刘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赵金龙;[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孙燕君;[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刘剑勇;[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周仁元;[D];南昌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1]_甜梦文库
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1]
多拿未交戤硕士学位论文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ResearchOil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ic ofVolvo Automotive FinancialfChina、Co Ltd the Perspective ofCorporate Life Cycle――From作者:何昌盛 导师:王树祥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l,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llllllllillHIY2220584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交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 授权北京交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提供阅览服务.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躲饧为些签字R期:如}L年_7月,H导师签名:≥彳和锄签字日期:汐r埤)月i自 中图分类号学校代码:10004 密级:公开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Researchonthe Human ResourceManagement Strategic ofVolvoAutomotive FinancialrChina、Co Ltd――Fromthe Perspective ofCorporate Life Cycle作者姓名:何昌盛 导师姓名:王树祥 学位类别:学术型硕士 学科专业:企业管理学 职号:10120832 称:副教授学位级别:硕士 研究方向:战略管理北京交通大学 致谢本论文的工作是在我的导师王树祥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王树祥教授严 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影响。在此衷心感谢两年来王树祥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王树祥教授对于我的论文都提出了许多的宝贵意见,悉心指导我完成整个论文的构思、写作和修改,同时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关心和帮助, 在此同王树祥老师表示衷心的谢意。在查阅文献及撰写论文期间,王伟、王保刚等同学对我论文的研究思路、案 例选择等方面给予了热情帮助,在此向他们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在此也感谢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的赵娜娜、付经纬、褚英、丁健、Jessica、Leo Liou等同仁对于本次论文写作在数据和调查上的支持。 另外也感谢我的父亲母亲.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我能够在学校专心完成我的 学业。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国外成熟汽车消费市场上的汽车金融公司经过一段比较长时期的发展,已经 变成汽车工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开始渗透到汽车消费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包括汽车的售前、售中、售后等。然而中国汽车市场上,2004年之后才出现了第 一家汽车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之后几年陆续有外资汽 车生产商开始在中国筹建汽车金融公司。随着汽车市场的火爆,汽车金融公司也 开始步入非常快速的发展时段,作者在研究生期间和本科期间曾在沃尔沃汽车金 融(中国)有限公司两次实习,作为实习生期间发现公司这两年发展很迅速,然 而发展过程中在人力资源方面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作为一个刚成立的快速发展的 公司.且是国内仅有的两家从事商业领域汽车金融服务的汽车金融公司之一.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汽车金融公司发展过程中产生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值得研究。 本文在归纳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汽车金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了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然后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关键问题,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对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 管理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相结 合.在系统分析中国境内汽车金融公司的整体发展状况和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 有限公司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使用员工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基于伊查克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和李业的修正模型对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的企业生命周期进行界定,揭示了日前公司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中的成长期阶 段。继而,本文详细分析了成长期阶段的企业特点与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特征, 虽后总结出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现阶段应选择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需要有前瞻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多渠道的员工招聘与配置,多层次多维度的员T 培训.积极的薪酬体系与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向员工提供顺畅职业发展路径以及强化企业文化建殴与员工关系管理。该结论对于中国发展中的汽车金融公司特别是商业领域的汽车金融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策略选择上有一定的参考指导意义。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人力资源管理:汽车金融:沃尔沃分类号: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D'pe of business arising from theear】Fhe automotive financial service isanewdex elopment ofthe automotive industry abroad in they 20th century,and then theupmajor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begancompanyonto settheirov,qElautomotive financial in thefinancialcompanyengagedinthecorresponding has becomebusiness Automotiveathe mature marketaabroadveryimportant roletoautomotive industD,afterrather long period ofdevelopment;it beganpenetrate intoeyeD'aspect ofthe automotive sales market,including Pre-Sales Sale and After―Sales And.China’s firstautomotivefinancialcompanies―GMAC―SAICAutomotiveFinancial Co.Ltd appeared in2004.andthen the foreign auto manufacturers began to Thes时up their automotive financial companies successively in the following years rapid grov*th in automotive production and sales inone receDtyears makes China becomeof the world step intoslargest automotive ma_rkets very‘rapid developmentThe automotive financial companiesalsotheperiod订tlltheboomingof Chinasautomothie market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had two internships in Volvo automotivefinancial(China)CogrowthLtd(Shor【ening:VFS)inlast three years when VFS had yearsarapidThoughresourcesVFS developed rapidly in managementas arecentit meets some problems inhumannewly established company areasandoneofthe only two what theautomotivecausesarefinancial humancompanies in commercialresourcesIt worth to researchtheissu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eson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inadequacies of the research base scholars basis of the corporate life cycle theor。ythe induction of theory'humanresourcesmanagementandautomotive financialtheory.andthen presents the key issues ofthis study':in―depthstudy of thehumanresource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VF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ystematically analyzing companies thecurrentcorporate life cycleAfterdevelopmentsituation of the domestic auto motivefinancialonandVFS.the article definesthe life stage in the corporate life cycle based model andthe lchak Adizescorporate life cycleLI Ye’s modified model through employee survey and dataanalysis,andfinally revealed thecompanyaare in the growing stage of the detailcorporate life cycleonemodel Then.the anicle madeanalysisof the features of the enterprisethegowing stage and the appropriate conchaled that VFS shouldhumanresourcemanagementhumanstrategies for them managementbe selected thefelloⅦingresource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strategiesatthis stage:1 staff providecareerfomard?lookingtraining;3ahumanresouI_cesplanning:2 multi-level& and configuration fromtomulti―dimensional multi-channel;4 provide cultureastaffrecruitmentapositive salary system withvariety of incentives.5smoothpath to employees;6 to strenphen the building of emerpriseandemployee minions management The conclusions pm、ide some referenceresourceguide in the choice of human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areaChinese automoti、’e financial companies.especially the company in commercialKEYWORDS:Corporatelifecycle;Humanresourcenaanagement;Automotivefinancial service;Volvo Financial Service: CLASSNO: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目中文摘要ABSTRACT录…llliv..1绪论1 1 1 1…I 1 2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3研究内容 4研究方法 ……….2 3 4 4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企业生命周期理论2I 2 l 21企业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4 2企业生命周期的代表性划分模型5 12 12 13 】52人力资源管理理论2 2 2 21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2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2.3汽车金融的相关理论231汽车金融的发展起源2汽车金融服务与汽车金融公司相关理论…l 5 17…2 33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研究320 20 20 22 231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产生背景3 3 3 1 3 1 3 1…l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产生条件2中国乘用汽车金融公司的产生背景 3中国商用领域汽车金融公苷J的产生背景 4商用领域汽车金融公司的特点…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832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问题研究321征信体系不够健全 2融资渠道和资金运作欠缺3销售服务网络不健全 4汽车金融人才匮乏 5客户消费观念落后3 2 3 2 3.2 3 24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的生命周期界定41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硕七学位论文目景41l沃尔沃集团简介4 1 4 1 428 282沃尔沃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简介 3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发展状况研究 I以员工调查为基础的爱迪思模型界定2基于销售额的李业修正模型界定2934 34 402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的生命周期界定4 2 425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5“44 44 45 49 49 49 49 501企业成长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51 5 1…I成长期企业的基本状况2成长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分析5.2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问题分析5 2 5 2 5 2 51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短缺与增速过快产生的问题 2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发展的“天花板’问题 3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员流动问题…3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策略选择5.3 5 3 5 3 5.3 5.3 5.31前瞻性的人力资源规划 2多渠道的员工招聘与配置 3多层次多维度的员工培训…50 50 51 52 52 52 54 564积极的薪酬体系与多样化的激励方式 5提供顺畅的员工职业发展路径 6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关系管理6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59 60 61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绪论l】研究背景汽车会融公司是re#l"在上世纪初由于汽车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公司 业务类型,国外成熟汽车消费市场上的汽车金融公司经过一段比较长时期的发展, 已经变成汽车工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开始渗透到汽车消费的每一个环节 中去,包括汽车的售前、售中、售后等,可以说汽车的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 都是它的服务对象,新车、二手车都可以获得汽车金融公司的服务。在中国汽车市场上,2004年之后才出现了第一家汽车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之后几年陆续有外资汽车生产商开始在中国筹建汽车金融公司,但是数 量也不多.可以说汽车金融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时问非常短.数量也非常有限,可 以从事的业务宽度也非常窄。 中国的汽车销售市场近几年一直欣欣向荣,产销量大幅度增长.成为世界上 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之一。随着汽车市场的火爆,汽车金融公司也开始步入 非常快速的发展时段,作者在研究生期间和本科期间曾在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 有限公司两次实习,作为实习生期间在公司发现公司这两年发展很迅速。然而发 展过程中在人力资源方面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作为一个刚成立的快速发展的公司. 且是国内仅有的两家从事商业领域汽车金融服务的汽车金融公司之一,作者想到 从企业生命周期这个角度去研究企业的特点,进而得出适合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为将来更多进入商用领域的汽车金融公司同时也为有相同问题的汽车金融 公司提供一定的参考。 企业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从出生、成长、成熟到衰退甚至死亡的这一个过程,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生命周期。企业的生命周期是一个无形的规律,看 不见、摸不着却无时不在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一个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生命 周期可以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由 于企业的发展速度和经营范围的变化,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管理策略都会有所不同。 在当前经济发展全球化、管理信息化、资源知识化的背景下,人力资源成为企lk经营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领域。人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企业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并能高效利用则意味着企业可以提供高质最的产品和服务.井运用最有效的运营战略和策略占领市场,赢得市场 竞争。因此合理岛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具有非常 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企业的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该阶段.企业快速发展.业务范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围和业务量快速扩展增加,产生大量的人力资源需求,因此相对于企业的创业期和成熟期,企业成长期的人员数量不稳定.呈快速增长,部门增多,并且伴随着 人员的流动变化也可能很大,同时,企业高速发展时期对人力资源素质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荒略对于企业保持稳定的发展并健康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l2研究意义作为刚刚进入中国,但是在国外已经存在了近百年的汽车金融公司.有庞大的潜在市场,也面临着很高的业务风险,可以说汽车金融抓住了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发展的时机,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将从 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去研究这一阶段的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为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也能 给发展中的中国汽车金融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相结合,并以汽车金融公司作为实 证研究的案例,是一次非常新奇的探索性研究。汽车金融公司是2004年之后才陆续在中国成立起来,商用领域的汽车金融公司更是近两年才成立并且只有两家, 而且大多数是外资全资公司,近几年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中国人贷款购买的 比例都在上升,汽车金融公司也在飞速的发展中,从业人员数最激增,目前汽车金融公司在国内尚无明显的属于成熟期的企业,因此本研究也是一次探索性的研 究,望能借此研究给汽车金融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3研究内容目前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单独研究已经非常多而且 已经形成了非常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但是对于将两者结台起来的研究还非常 少,特别是针对企业生命周期某一阶段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研究还很少也不够 深入。奉文就将从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的特征、经营、战略等方面入手,研究处于生命周期成长期的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需求。(1)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汽车金融综述。这部分主要通 过对国内外生命周期理论的整理与评述,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特点、经营策 略的变化、战略的变化等备方面的随着企业生命周期而改变的因素。着重研究企业成长期的经营特点、战略目标和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 行整理与评述,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与工具.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如何随着企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绪论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2)案例研究。本部分将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对近几年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 发展状况以及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的状况进行理论研究,此部分将 结合汽车金融公司的一般规律与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的特殊行业特 点和经营范围,利用已有的比较成熟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对沃尔沃汽车金融(中 国)有限公司的生命周期进行界定。 (3)企业成长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研究。此部分主要根据前一部分对企 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研究,基于企业成长期的特点,找出维持企业快速稳定成长的人力资源要素.并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制定合理的符合企业成长期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为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I4研究方法论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论文的前半部分,将主要采用规范的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方法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的相 关概念和理论以及汽车金融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评述,并寻找本 文研究的理论依据。论文的后半部分将在前半部分的规范理论依据上.利用调查 问卷研究等方法,对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进行实际分析,界定其企 业生命周期阶段,并以此分析其企业基本特点与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需求。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21企业生命周期理论2 11企业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像生物有机体一样,正常的企业也有一个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过程,这是企业的一个生命周期过程。其过程大致为创业、成长、成熟与衰退。一个企业从注册开始领取营业执照起,然后开始从事产品生产、商品流通和服务直到依法破 产或被接管、收购或者其它原因而导致灭亡为止的一段时期可以称作企业的一个 生命周期。 最早提到“企业生命周期”的是马森海尔瑞(MasonHaire)(1959)。他认为可以用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来看待企业的发展,指出企业与生物有一样的成长特性,有其独特的“生命周期现象”,在企业的“生命周期”发展中会出现 生长、成年、衰退、死亡等一系列的具有与生物生长一样独特的现象;海尔瑞认 为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许多企业在管理上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也即企业发展 的极限可能是出于其管理上的局限性所导致的。此后国内外许多经济领域和管理领域的学者歼始对这个理论开展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 英国经济学家,新古典经济学派创始人马歇尔认为人类社会和生物有相通之 处,目然界生物发展的支配规律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同样适用。他认为一 个经济产业与一个大森林系统非常相似,大小不一的企业就像森林中有大有小,高矮不一的树_水,虽然大小形态不一样.但是它们能够生存下束,并且会有各自 的发展机会,也部逃避不了枯萎死亡的最终命运,也正因为如此.经济世界爿得 以不断更新与发展。也难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马歇尔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著名的“树木原理”:“我们可从森林中新生的树木,从老树的浓荫中用力向上挣扎的情况得到教训.许多新生的树木中途夭折了,只有少数得以生存:这 些少数得以生存的树木一年比一年壮大,它们的高度每有增加,就可多得一些阳 光和空气。终能高出邻近的树木之上,似乎它们会永远这样生长下去。但是.事 实却不是这样。较高的树水比其他竞争者,虽然能够得到较多的阳光和空气,但 也会逐渐失去生命力,相继地让位于物质力量虽小,而存活力却较强的其他树木”乔{娇^B日韧±.成长期人力资源臂g纽☆*略¥“研究【D】中同科学院研究生R,2008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大树定理”揭示出了企业在经济社会中与树术一样,有一种共同生命特点: 一部分小型企业经过发展将会变成大型企业,而大型企业最终也将会走向衰老,继而被中小企业所取代。 此后,管理学家们也开始探讨有关企业生命周期的问题,美国学者莱瑞格雷纳(LarryEGreiner)(1972)提出企业的成长或失败是发展和变革的综合过程,即经历创造、指导、授权、协调和合作几个阶段。: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1989)是把企业的生命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第一个学者,他在其研究中分析企业成长和老化原因井提出系统对策。爱迪思在他的著作《企业生命周期》中的观 点认为,与自然界的生物体一样.企业也遵从一定的生命周期规律,它们都会经历从出生到成长.再到老化,直到最后死亡的一个生命过程:“企业的成睦与老化同生物体一样.主要都是通过灵活性与可控性这两大因素问的关系来表现。企业年轻时充满了是活性,但控制力却不定总是很强:企业老化时关系变了,可控性 增加了,但灵活性却减少了,这一情形就像婴儿和老年人之间存在的差别一样”9, 爱迪思将企业分为成长阶段和老化阶段这两个阶段的主要依据是企业所具有的灵活性与可控性,并依据企业的风险偏好、责任、期望值、资金情况、目标导向结 果等一系列因素.再次把成长阶段和老化阶段细分为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和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多个阶段:国内学者陈佳 贵(1995)等人认为,一个正常发育的企业,其生命周期通常可毗划分成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等几个阶段“。2 12企业生命周期的代表性划分模型学者们从E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关注企业的生命周期现象,他们在企业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中.从多种的角度对企业生命周期现象进行了观测与研究,得到了些重要的结论,在该理论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孕育阶段(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系统化研究阶段(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模型化研究阶段(上世纪七 十至八十年代)和模型修正研究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发展到模型化研究这一个阶段开始,研究学者们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已经 比较深入井El趋完善,国内外的学者为更好地延期企业生命周期的过程,前后提出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七命周期模型。 (1)伊查克爱迪思的生命周期模型:嚣息ii“Larry4E:熹蹦茹象≤粼勰矗茹洚。。。:。; 鬻;鬟显;端麓盟茹辫,辫著蛊器‘未嚣:篙j”””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美国学者伊查克爱迪思。在1989年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模型,在他提出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中将生命周期划分为两个阶段――成长阶段与老化阶段,然后依次再将两个阶段分别细分为孕育期、婴儿期、青春期和盛年期以及稳定期、贵族 期、官僚化早期、官僚化晚期和死亡,如图2.1所示,其生命周期模型表明企业从 其孕育期到盛年期活力不断增加,而当经过盛年期,开始转至稳定期时,虽然还 处于增长阶段.但其企业活力的增长速率己开始递减,经历过稳定期的峰值之后,企业活力开始不断减少.直至最后死亡消失,企业活力变为零。罐定翔蝻一 婴埘一图2-】爱迪恩企业生命周期模型(资料来源;伊黄克置迪思企业生命周期横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m版祉.1997:96)伊查克爱迪思认为.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两个阶段有许多明显的变化,井在其著作中对企业从成长阶段到老化阶段的变化作了描述,如表2-1所示。。伊矗立?噩*思『美】盘n生命月Ⅻ(中译丰)【MI北京:中目社会科学m版也.1997IO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表2-i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两阶段变化: 成长阶段 老化阶段一《☆‰Z前M№#时Ⅲ口#mwm№∞¨# 十营雎T的十性H口"☆n7J女m#m“mⅢmWm*∞自女e*№#mH此¥ 十管员T”An女#打;★栅d%JH2m十Ⅱ十d蚵Ⅸ被M为机会 *F自F目∞『JB且权或机0挑M为目魏 ☆i卜,蚶*&*律部『J昂{l枉成☆*与权山《ⅡE权^』j贵ⅡT相《%gM槔∞&盘uJⅡ导致☆n行∞的&女 需要管d顾MmF☆*目Ⅱm*☆n{I*&女.Mm*m&女需g“斗m其者#”m增值c利H)l|#Ⅻ“JJ*&(2)陈佳贵、黄速建的企业成长模型 中国学者陈佳贵、黄速建于1998年在其《企业经济学》著作中提出企业生命 周期的成长模型,该模型不同于爱迪思的生命周期模型在于其增加了纵坐标,该 纵坐标为企业规模.并将企业划分为大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两种情形:在该模型的横坐标中。他们按照企业的发展历程,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孕育期、求生存期、 高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以及蜕变期o,如图2.2所示。同时,他们在其模型中依照企业规模将企业划分为A、B、C三种类型,A类型为欠发育型,企业从创建时的小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成长,其素质和实力虽然可能有所提高,但是 在它们的整个发展周期的过程中.却一直没有能发展成为中型或者大型企业:B 受为jE常发育型企业,从创建时的小企业,在多年的成长之后,企业不仅在素质 方面提高了,而且实力也1i断增强,从一个小企业发展成为一个1,大型企业,甚墨聋‘;ii鐾&券端翌0嚣凛}慧;.鬻÷瑟“““”7” 北京交通人学硕士学位论文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至有可能发展为一个超级企业。C类为超常发育类型,企业创建时就是中大型企业。 企业发展的起点高,实力也强,C类中的不少企业往往在其成长过程中发展为超级企业或者跨国公司。十☆n p口Ⅻ求生n期自《蛇RⅫm#ⅫgmM《4Ⅻ图2-2企业成长与企业生命周期示意图(日¨※F:断健日t*《2&n&*学IM]|匕目%*科{{11KⅡ.1998:405)(3)李业的企业生命周期修正模型 李业(2000)在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和陈佳贵、黄速建的企业成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生命周期的修正模型,不同于爱迪思和陈佳贵等人的模型,李业的企业生命周期修正模型选择销售额作为纵坐标,为生命周期的界定提供了 一定的量化标准.并依次把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韧生期、成长期、成熟 期和衰退期:李业认为销售额最能反映企业的服务和产品在市场i-.的价值,销售额的扩大必须要有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和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作为基础,而且,“销 售额是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全球500强企业的主要指标”。。其模型如图2―3所水a‘车n盘Ⅱ生命』目期的修t模型&思考Ⅲ南方蛭济,2000-247-50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ⅫtM&*目&8∞gmM/7――\厂#ⅣⅢ、 、\、、\i jI么。 ~、、、1图2-3企业生命周期的修正模型(费抖米源李业企业生由周期的修Ⅲ模型厦思考【口南方经济,2000,247-50)(4)单文、韩福荣的三维生命周期模型单文和韩福荣(2003)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其三维企业生命周期 模型,该三维模型完善了表现企业生命特征的指标。其最大突出点就是突破平面范畴,在立体的空间内探讨企业生命周期的发展轨迹,如图2-4所示,该模型通过企业的应变性(N)、可控性(c)以及企业规模(s)这三大生命指标,创建三维一体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三维企业生命模型:该模型中“曲线。为典型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c?的投影c:为该模型的二维模型,曲线cl表现的是企业的规模 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演变而变化,到稳定期时,企业的规模达到最大,随着企业的衰老.企业规模s不断减小,直至企业死亡,规模为零…。‘-#女,}B《荤=二Fi问企业生命圳期模型【日北京I业大学学报一2003,3:117―120 北京交通大学颐士学位论文2相蓑理论与文献综述图2-4三维企业生命模型资#来源4立+韩福荣=雏《问企n±命周期模型【口北京I业太学学报.2003,3:117-120其中二维模型,如图2―5所示。婴儿矿~、麻 变 性Ij\8IV掣、夕rf控性;捌圈2-5企业生命周期模型 (赉#米%单立-韩捐荣=F{间企业±命周期模型州北京Tn^学学撤-2003-3:117―120)该二维模型使用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模型的方法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划分与描述,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期和死亡期。 婴儿期阶段的企业应变性最大,灵活性虽强,但其可控性最小,学步期和青 春期阶段的应变性相对婴儿期有所减少,但其可控性有所增加,到了盛年期阶段, 企业的应变性和可控性达到一个平衡,这时的企业既不会过于幼稚又不显得老态 龙钟,具备了年轻与成熟两者的优势,既表现地有活力叉具有比较强的控制力.到了稳定期时,企业的可控性达到最大 僚化早期阶段。企业的应变性继续减少 应变性与可控性同时下降到晟低点‘。但开始逐渐丧失其应变性,贵族期与官可控性也同时在减弱,到了死亡期阶段,在图2-5中,实轴与虚线将该平面分成四个区间(I、II、III、1v),企业的生 命周期模型曲线在I区间和II区间的部分为爱迪思生命周期模型中的成长阶段, 生命周期曲线在这两个区间里的斜率为负.企业的可控性随着其应变性的减小而逐渐增加:曲线在III区间和Iv区间的部分为企业的老化阶段,这两个区间里的曲线斜率为正,企业的可控性随着其应变性逐渐减小而减小:在他们的三维生命 周期模型中,曲线的拐点,既可控性达到最大的点,并非企业的盛年期,企业的 盛年期位于该模型的第1I区间内,企业的可控性与应变性两者在盛年期这里达到平衡,但两者并投有相等。四个代表性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中,前三个二维模型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咀时间为横坐标,不同点在于纵坐标参数不同。伊查克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中缺少纵坐标参数,界定企业生命周期的 不同阶段法没有_。个定量的指标。此外,该模型对于生命周期各阶段划分与描述 使用不同号业领域的术语,比如在对成长阶段中各细分阶段的描述使用生物学上的术语,如婴儿期、孕育期:而到了老化阶段却使用反应组织的老化的管理学术 语来描述,在表述上不够严谨与科学。 陈佳贵提出的企业生命周期成长模型以企业规模为纵坐标参数,他们提出的 企业蜕变理论表明经过了衰退期的企业还有可能会重新获得成长与发展.但这个 理论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企业管理的目的不是等企业经历了衰退期之后再进行蜕变,而应当是防止或者延迟衰退期的到来,也就是要在衰退期来l临之前就要预测到可能的衰退.提前进行企业的进化与蜕变,因为衰退期之后的企业蜕变是一种被动的不得己的选择:其次,到了衰退期的企业不一定能够成功蜕变。第三, 企业蜕变分整体蜕变和局部蜕变两种,陈佳贵理论中提到的蜕变强调的是企业的整体蜕变.但是企业在其生命期内的进化更多是依靠其持续的不断的局部蜕变。。祟;型蓑霰j黪:i;::i;目赢:嚣镒嚣’:裂”2。 北京交通人学硕士学位论文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李业提出的企业生命周期修正模型以销售额为纵坐标参数,然而销售额只是反映企业规模所有指标中的一个参数,并且一段时间内销售额减少或增加并不能 从本质上反映企业生命力的强弱。 单文和韩福荣所提出三维企业生命周期模型相较于前三种二维模型有了很大 的突破,从二维变为三维,从更多的角度完善地演绎了企业生命的发展,尤其是 应变性和可控性生命指标的选取,具有较强的概括性,避免了单一指标的缺陷。 但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该模型保留了企业规模这一生命指标,因此不可避免的存 在与前三种二维模型相同的弊端,而且应变性与可控性生命指标的选取虽具有较 强的概括性,但同时也较具模糊性.我们很难确定是何种因素产生的影响较大, 因而很难采取较为具体的措旋进行改变。不同学者在研究和划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时候有很多的不同点,但其中还是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比如所有学者模型中的企业生命周期曲线其形状都比较相 似,模型中各个时期在生命周期曲线上都遵循一定的先后次序,虽然命名有所不 同,但其意义却基本相似。为了使本文的研究具有统一性和可参考性,作者将企 业生命周期统一划分为四个阶段: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2.2人力资源管理理论2.21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人力资源管理,顾名思义是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一个普遍的定义是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台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物 力、人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肘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的日标。。高等教育出版社陈维政、余凯成等编写的高等院校教材上,对于人力资源管 理的定义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种定义,老观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适应社会再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营和发展一;微观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额,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日标”。。很显。张鲢凰企m±命月期辑阶段^力资*管理危机状税研究&解&办法IDl江日财经大学.2007 。陈维政t余凯成等螭^力赉≮管4(第=版)[MI高菩教育m版社.2010:5 ’陈F政.余凯成等F人力女源管目(第=版)lM】高等教育if:版¨.2010 5 北京交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然,本文所要研究的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微观的定义范畴。英国学者约翰布里顿和杰弗里高德在他们所著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则是这样定义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HRM)是一种管理 员工关系的战略方法.它强调开发人的潜力对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至关重要,通过 结合各种员工政策、活动和实践获得这种优势。;2 22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有三个主要的阶段。20世纪早期开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个时期人事管理人员才从企事业主管人员的手中第 一次把雇佣和解雇员工的权利接管过来,并开始着手组建薪资部门和制定福利薪 酬计划:20世纪三十年代,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二个阶段,这个时期出现的工会运动引发了人事管理作用再次扩大,企业急需一个能与工会组织的运动抗衡或者能够制约工会的人事部门;20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反歧视立法与人力资源 管理的第三个阶段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这个时期虽然人事管理者变得更加重要. 但与第二个时期一样,他们仅仅在企业员工招募、甄选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向企 业的管理者提供比较专业的意见;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正处于其发展的第四个阶段,人事管理人员正从保护者和甄选者的角色转变为人事规划者和变革拄起者,人事 管理丌始真正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2。(1)国外研究状况和水平 管理学领域著名的学者彼得德鲁克(Pe怔rFDurkcer)在其1954年著作的《管 理的实践》中第一次提出“人力资源”这一关键词。在其著作里德鲁克指出:“人力资源和其他所有资源相比较而占,惟一的区别就是它是人”,并且足一种具有“特殊资产”的资源3;德鲁克对于人力资源概念的定义.将人看作一种资源.区别于 传统观点上将人看作一种运营成本.这颠覆了人们对于人的价值的认识。 际特巴克(1958)在其著作的《人力资源功能》一书里,进一步阐述了人力 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包括人事管理,劳动关系,人际关系和行政人员的发展等,与会计,生产,营销和管理职能 等相同.是组织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许多学者提出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把组织的战略 计划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绩效,人力鬻::;i息;黼急麓A:鬻簇焉溢鬻蠹黜“’2“65位搿?F*克管理的实践即l机械T业m版午上.2009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相芙理论与支献综述资源管理正是这个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之间的 根本区别是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发展,必须与组织的整体战略计划相关联。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将人力资源管理真正从人事管理转变为人 力资源管理。比尔(Beer)等人(19841所提出的理论是影响力最大的战略性人力 资源管理理论;随着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逐渐深入,菜格(Legge)(1989) 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关联起来,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真正关注点就是组 织文化.以及对它的变革和管理,文化与组织战略结构紧密相连,还对员工招聘、 选拔、评估、培训及奖励等均有影响”。。 20世纪九十年代,学者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入研究集中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胡斯里德(Huselid)(1995)提出一种研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该方法的假设条件是存在一个确定的最佳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组合,该工作组合 能够完善企业的财务行为,该研究方法提出选择录用、业绩评价、工作设计、激 励报酬、员工参与管理以及信息共享等I 3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属于最佳的人力资 源管理工作之列;德里诺和杜特(1996)提出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一共有 七项:正规培训系统、内部职业机会、评价方法、工作安全、利益共享、员工意见投诉机制以及工作定义,菜特和斯耐尔(Wright&Snell)(1998)的观点则认为, 处于高速变化的环境中的企业,为了实现员工和组织的能力与不断变化中的竞争优势相匹配,保证组织效率要求员工与组织要有一定的适应性与柔性。。(2)国内研究状况和水平20世纪八十年代,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开始从西方传入中国。九十年代 初胡君辰、郑绍镰、赵曙明等学者最先开始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并且较系 统地翻译了一部分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成果,并出版了一批专著和教材,介绍西方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进展。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中国企业界的重 视,众多学者开始将西方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我国的国情联系起来.在参 考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以不同的视角研究和探讨了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理论、方法研究以及实证分析方面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中国国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注热点目前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吴持平(2002)认为,“人本管理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主要是把人视R…KcMⅫ#emenlⅢAcademy ofMmagemontR∞iew-1998-23:756-7723。Lc腿c Thcflexiblefin:fixation oYfact?[JlWork.Employment∞d Soeiety.1998.(2):28l 4Wri曲t PM&Snell S A Toward ofExploring Fit∞daUnf州nEn…mrF1cxlblli…s咖c2lc H…316J自{q思孽十±n±☆周期的^山资源教阜研究[D1中m大#.2009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为管理的晟主要因素与企业的最重要资源,充分发挥人的潜力”。:许小东。(2002) 则研究了基于战略导向的战略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对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 管理的职能、特点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型做了一定的研究:赵曙明等则比 较研究了美、同、韩、德各国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模式,同时提出了更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3。人力资源管理,其主要的研究点侧重点有两个,一个是人力资源,也就是人, 另一个是管理,也就是如何去计划、组织、激励等等以使人力资源达到最高的效率。现阶段,国外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实践与研究,己经不局限于员工招聘与挑选、工作设计、员工培训丌发、业绩考评以及薪酬设计等比较传统范畴,而是扩展了两个新的研究方向:(1)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2)人力资源管理与政治行为=这些研究对已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以及概念定义都有一定 的影响,它将使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变得更加完善。2.3汽车金融的相关理论二3l汽车金融的发展起源汽车金融最早起源于家用乘用车的购买,分期付款是其最原始的表现形式,出现于美国20世纪初的亨利福特汽车时代。通过汽车消费信贷购买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等类型的汽车是目前国际汽车市场上通行的汽车销售模式之一。全球目前有超过70%的私人乘用车都以贷款形式销售的,这一比例在美国甚至高达80%至85%。在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成熟汽车市场L汽车金融服务已经非常普及,这一业务已经是各个汽车生产厂家增强竞争力,获取消费者青睐的一个新手段。2003年年的时问,通用汽车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美国)就为超过800万的全球购车用户提供了信贷融资服务,而福特汽车公司(美国)来自汽车信贷融资业务 的税前利润更是离达30亿美元,与其主业汽车生产的水平已经非常接近。在大规模的汽车生产开始时,亨利福特认同美国老式的道德观,认为节俭和稳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准则.只购买他们买得起的物品,他对任何分 期付款的形式一开始都不持支持的意见,而是鼓励人们存钱买他们想要的物品;在这样的背景下福特丌始推行他的“福特每周购买法”.即让买主每周在银行罩存+吴持平知识经济时代的^本管4【M】j。海△n-2002-4:4345 2*小求战F#向型∞^女赍潭管理职能、特^≮模式转gⅢ人力资口*拉与管理-2002-1239423赵gⅢ,武博差、『1、德、#人力《源管理发展与模正k较研究[JI外国经济‘j管理r3I-362002-24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最少5美元的款项,并在经销商那里登记,当银行的存款可以支付一辆福特汽车 时,买家再利用存款从经销商处直接购买汽车,另外,汽车买主也可以随时取出 他们存款,并且可以得到相应的利息;可是这样的方法并不奏效,推销员和经销 商都不希望等那幺长时间,他们期望快速的成交,而买家更希望能早使用上汽车, 事实证明,普通公民如果想要拥有作为耐用消费品的汽车,“福特所推行的节俭观 念和长远打算做法是不可行的。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要改变消费者勤俭节约, 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推行分期付款购车方法”。。 分期付款首次出现在土地买卖中。19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美国在缝纫机,钢琴和其他大规模生产并且价格比较高的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也曾采用这种方式。随着汽车的普及,美国人的主要消费形式之一就是分期付款。当1915年汽车接近百万的销量时,在俄亥俄州的托莱多,当地商人成立了一家信用担保公司,专门帮助分期付款购买威利斯奥佛兰牌汽车品牌汽车的人提供担保服务;该公司后来搬 到纽约,同时也为分期付款购买那些列出的2】种汽车品牌的消费者提供担保帮助。他们在《星期六邮报》的广告说:“现在,你可以分期付款方法得到你最中意的汽车了”,当时这种方法得到了消费者和汽车生产厂商的一致欢迎。】917年仝美国的汽车消费信贷公司已经达到40家,1922年更是增加到1000家之多,截止1925年这种汽车信贷公司已经超过了1700家。 与此同时,各个主要的汽车生产厂商也开始筹建自己的信贷公司。通用汽车 公司从“担保信贷公司”的皇好业绩受到启发,于1919年开始受理相关业务。其 后福特公司也在1928年创立了”环球信贷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一方面是帮助消费者购买汽车,另一方面是帮助福特牌和林肯牌汽车的经销商解决资金问题.经销商只需要向信贷公司支付车价的1/10就可以从厂家进货.而汽车买主只需先付 车价的1/3并将余额在一年内付清就可以从经铺商处购买汽车。福特公司j_l;将分期 付款信贷当作一种“商品”,将开支计算在生产成本内,因为“信贷成本和用在汽 车生产中的任何材料的成本一样熏要。从任何意义上来说,它都是一种商品”。 1923年,美国汽车市场的整车销量达到350万辆,使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的比例占据接近80%;通用公司在1919年至1963年不到50年的时间里,帮助近5000万人使用分期款购买汽车;到1970年,美国人2,3的新车和一半的旧车都是用分 期付款法购买的4。在汽车金融公司丌始城里之后,不仅自身快速发展t也促进了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勰麟;;i;:ii嚣i;勰:;莲;:;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2.32汽车金融服务与汽车金融公司相关理论(I)汽车金融服务 中国第一个以汽车金融工程为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王再样博士的对汽车金融服务的定义是:“汽车金融是在汽车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由金融及非 金融机构向汽车生产、流通及消费环节提供的融资及其它金融服务,包括向生产 商、汽车经销商提供短期融资、库存融资和向个人用户提供消费信贷或融资租赁等服务,是汽车制造、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中所涉及到的资金融通的方式与路 径,包括从资金供给者到资金需求者的资金流通渠道.它是汽车制造业、流通业、 服务维修与金融业相互结合渗透的必然结果,涉及§Ⅱ政府法律、法规、政策行为以及金融保险等市场的相互配合,是一个交叉的子系统”o。 国外成熟汽车市场上的汽车金融服务基本上涵盖了汽车销售过程中的售前、 售中和售后的全过程,而且在汽车相关的消费领域都有所延伸,除了主营的信贷 业务,还包括融资租赁、汽车保险、购车储蓄、担保、信用卡分期付款、汽车维 修及其他相关的售后服务、汽车应收账款证券化、汽车应收账款保理等业务。中 国的汽车金融服务行业剐刚起步,其业务基本上只局限于汽车消费信贷,近两年 才逐步放开对融资租赁业务的审核。根据汽车产品的分类,汽车金融服务可以分为家用领域和商用领域的汽车金融服务。1)家用领域汽车金融服务 家用领域的汽车金融服务主要为个人消费者购买家庭乘用车提供融资服务。 乘用车,根据国家的分类定义是指主要用于运载人员及其行李或偶尔运载物品,包括驾驶员在内,最多为9座的汽车。乘用车汽车金融服务的提供方主要有商业银行和相关汽车生产厂商设立的汽车金融公司或者财务公司,.其服务对象主要为 乘用车购买者、经销商以及生产厂商,其业务为个人消费者购车以及厂商或者经 销商的生产和销售过程提供融资服务。2)商用领域汽车金融服务 顾名思义,商用领域的汽车金融服务主要为可以运营获取商业利益的商用车或者工程机械设备的购买提供融资服务。商用车指的是所有用于载货的汽车以及 用于营运的9座以上的客车;工程机械设备是指用于工程建设的施工机械的总称, 包括有铰链车、装载车、挖掘机等。该领域的汽车金融服务与乘用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为购买者或者生产销售方提供融资服务,有一定的差异在于其业务 可能会涉及融资租赁服务,服务对象的范围也更大,既有个人消费者,也有项目 承包方、政府、公司等。 1:f_祥汽乍盎融【M仲国金融出版社.2004 北京交通大学硕七学位论文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汽车金融服务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汽车金融服务在推动汽 车产业向前发展的同时.对国民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乘数效应。二、汽车金 融服务为包括汽车厂商、汽车经销商和消费者在内微观经济主体的实现了资金的融通。三、汽车金融成为汽车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2)汽车金融公司 1)国外对汽车金融公司的定义由于各个国家在金融体系上存在~定的差异,以及业务功能的不同,加之汽 车金融公司在金融资产中整体所占的份额比较小,目前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来概括汽车金融公司。一、美联储对汽车金融公司的间接定义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并没有对汽车金融公司划入单独的范畴进行直接的定 义,而是在金融服务体系的范畴内通过金融服务公司的主营业务及公司资产组成 的角度间接定义汽车金融公司:“任何一个公司(不包括银行、储蓄和贷款协会、 信用聒台体、合作银行及储蓄银行),如果其资产中所占比重的大部分由以下一种 或多种类型的应收款组成,如销售服务应收款、家庭或个人的私人现金贷款、中 短期商业信用(包括租赁)、房地产二次抵押贷款等,则该公司称为金融服务(财 务)公司”。。从这一定义中可以间接得出汽车金融公司的两大主要特点:个人消费者是汽车金融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i公司的主要资产是应收账款类资产。二、美国消费者银行家协会的定义 美国消费者银行家协会对汽车金融公司的定义是:“汽车会融公司是以个人、公司以及政府等服务对象的历史信用和未来的收益能力为依据.向其提供市场化 利率r的各种类的融资服务或者金融产品,实现其对汽车等交通工具或设各的购 买和使用”,该协会对汽车盒融公司的定义与美联储的间接定义相比,扩展了汽车 金融公司的服务对象,其服务对象由个人扩展到公司、政府以及其他消费群体, 并强调服务对象的历史信用依据与来来的收益能力。。三、福特汽车信贷公司对汽车金融公司的定义福特汽车信贷公司作为全球汽车金融行业的领先者,对汽车金融公司的定义是:“汽车金融公司是以其专业性和资源满足客户和经销商的融资需求.为客户和经销商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包括为新车与旧车销售和车辆租赁提供融资以及提 供批售融资、抵押融资、汽车保险、营运资金融资、库存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同时围绕汽车销售提供金融投资服务…。莲:i;;i黧:;器:i{茹盎:器。啦漆纠,孙R英汽车金融【M】|匕京:^民变通m版社,2009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2)国内对汽车金融公司的定义在中国的金融系统中,汽车金融公司被定义为一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一 般是大型汽车生产企业集团的子公司,受集团公司的直接管理,但是其业务接受 中国银监会(之前是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监督与协调和稽核,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企业法人。2008年1月2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监会) 正式出台《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8年第1 号)(以下简称《办法》),公布当日开始实施,原先使用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 法》(中国银监会令2003年第4号)和《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 国银监会发[2003]23号)同时停止使用。新《办法》是这么定义汽车金融公司 的:“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为中国境内的汽车购买者及销售者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国外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渗透已经很深,基本覆盖了汽车产业中汽车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过程,而且延伸到汽车消费的其他相关领域,对与汽车供应链中 的汽车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都有涉及到,服务对象也非常广泛,包括消 费者,汽车经销商.汽车生产商等,可以说从上游到下游,从企业到个人都是汽车金融公司的服务商。相比较与国外汽车金融公司业务的成熟.我国的汽车金融 服务刚刚起步,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仅局限于汽车消费信贷这一领域,与国外的汽车金融公司相比,国内的汽车金融公司具有融资渠道窄,盈利渠道少,从业人员少等发展问题。对于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定义,因特殊的经营和监管环境,中国银监会对汽 车金融公司的定义最具指导性,同时也是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必须遵循的原则。其 中有三层含义:一、汽车金融公司是种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是银行,也不是一 般的汽车类公司:r二、汽车金融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汽车消费信贷和相关融资服务, 与商业银行和其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有所不同;三、中国境内大陆的汽车购买者 和销售者是其服务对象。。勰豁誉辫麓i;i:::i;;鬻鬻鬻焉髫虢j等。铲”’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研究3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研究31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产生背景3.31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产生条件中国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推动我国的汽车产业迅猛发展了一段时期,但却在2004年陷入低迷,中国的汽车金融公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中产生的。(】)中国经济发展推动了汽车市场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体有了很大幅度 的提高.特别是城市居民可支配收人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使中国汽车市场 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的GDP从1994年的约3万亿元到 2003年的11万亿元,不论人均GDP还是总体GDP都实现了快速增长。日本在其 六十年代初人均GDP达到500美元之后开始汽车的普及,七十年代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汽车开始正式普及,可以说中国当前也正站在汽车开始普的大 门口。;虽说与那个时期的日本在物价水平等方面不同,不过截止2003年,在以 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人均GDP达到2200美元,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和广东珠三角地区也分别达到1600美元和1200美元,中国的部分地区已经具备汽 车产业繁荣发展的条件。根据中国汽车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相比往年再创 新高,当年汽车的累计产量达到444 37万辆,同比增长35 20%,销量439 08万辆, 同比增长34 21%:返其中轿车产量首次突破200万辆,达到2 01 89万辆,同比增 长83%,销量达到197 16万辆,同比增长75%。2003年全年中国的汽生产产量在全球排名第四位,仅次于汽车生产大国德国,而销售量已经超过德国,排第三位, 排在美国和阿本之后,2005年之后销量超过日本。(2)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环境的变化推动了汽车金融公司的产生 虽然2003年的汽车产业产销量和市场表现都非常惊艳.且2004年1月至7 月产销量分*U达到303 05万辆和289 79万辆,同比增长23 54%与20 57%,但是销售量却低于‘k产量的增幅近3个百分点,七个月新增汽车库存选13 26万辆,其中轿车的生产量和销售量量分别为144 89万辆和133 55万辆,同比增K27 3021%和09%,新增轿车库存1】34打辆,且主要集中在前10大汽车厂家。车市持续低顾平平中冈^车台融公目垃艟W究tD]武&gI^学《±#Ⅱ论i,2∞4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研究迷,厂商和经销商的库存不断增加。由于汽车从制造厂里驶下生产线到汽车经销商,再屉后送到终端消费者的手 里之间需要周转时间,而且也存在着生产,流通,销售等一系列的组织工作,所 以无论是厂方还是汽车经销商都需要准备有一部分现车.然而这些车如果长期积 压不能销售出去,就变成了库存车。对于汽车销售来说,虽然有库存是~件完全正常的事.没有人能够做到零库存,有少量的库存是非常常见的现象,生产厂家与汽车经销商有非常成熟的方法能够将库存车销售出去,但如果出现库存量太大 的情况则非常不利于厂家与经销商的生产与销售。2003我国汽车行业的库存大约 是6万辆,已有偏高的态势,也引起有关人士的担忧.但当年“十一”黄金周以 及春节假期前车前的繁荣预期使该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2004年前七个月新增库存达到13 04万辆,有人甚至预计加上在经销商手里积压的车,这一数据可以达 到60多万辆之巨,比2003年激增了5万辆,而且几乎所有的品牌的车都有库存量的增加.与此同时类似于2003年那样的降价促销措施在2004年似乎已经完全 失去了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作用。更有专家进~步指出,2004年的库存车不仅 大量的堆积在制造商的仓库里,也挤满了经销商的仓库,而经销商的库存量往往不能反映在统计数字上。 这种情形的出现,一方面因为在汽车销售过程中.汽车生产商利用自己的强 势地位,将自身预期中能够销售出去的汽车摊派给自己的汽车经销商,从而达到 刺激销量增加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2004年初的形势比较好,使得各方面对于汽车市场的期望值不断增长。但2004年年中前后汽车销售突然放缓。并且此后 国家发布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使得汽车的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一时难以反应过束.导致库存的连锁挤雎。当时,国内备大汽车生产商一方面控制产量,另一方 面同时在积极寻找途径消化库存井完成2004年初制定的产销目;汽车经销商也期望一个“救世丰”的出现,能够推动汽车销售量减少车辆库存积压。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收紧银根,申请汽车消费信贷的门槛提高,造成消费者严重的持币待购现象。1998年10月.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汽车消费信贷管理办法》 的发布,商业银行丌始获准在汽车消费市场上为个人客户开办汽车消费信贷业务, 且2000年之后,汽车销售量高速增长,直接促进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大幅增长, 商业银行在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上获得了不错的利润。随后,汽车消费信贷高速发展的背后暴露出来的骗保以及恶意逃贷等问题使保险公司的蜡付率居高不下,导致大部分保险公司放弃车贷险,这无疑加大商业银行的风险,迫使其采取提高首 付款比例、缩短还款年限、使用停贷黑名单等措施提高汽车消费信贷门槛,众多 汽车消费者(主要为轿车消费群体)在申请汽车消费分期付款被拒后由于现金支付能力有限转而加入了持币待购的行列。有购车欲望的潜在购买者以及此时购买 JE京交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3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研究力尚显不足的购买者也期望一个“救世主”的出现,帮助自己实现买车的梦想。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持币待购的潜在汽车购买者中,不少虽然知道当时的汽车降价潮是难得的购车机会,但其看空车市的情绪比较浓,认为车价 会在自己买车之后继续下降,增加自己的机会成本,不愿意轻易出手购置车辆。 然而在海外,汽车降价促销是每年都会有的一个过程,尤其是当新款车上市旧款车必然会产生降价的结果,当地的消费者已经对这一现象十分适应,但是想在短 期内改变国内这种“买涨不买跌”的紧张心态和观念是比较困难的,这对经销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如果有其他方式或渠道能够减轻汽车经销商们的库存压 力,消费者的心态也会随之变得更加平和。,汽车金融公司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3 12中国乘用汽车金融公司的产生背景在2003年10月3日中国银监会出台《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的同年底,三家为个人购买乘用车提供融资服务的汽车金融公司最先获得银监会批准开始筹 建,它们分别是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 司、丰田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其中丰田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和大 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为外商独资汽车金融公司。次年,也就是2004年8月3日.福特汽车信贷公司宣稚也已获得批准在中国大陆开始筹建旗下的汽车金融公司。经过六个月的筹备,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已于2004年8月3 日正式获得中国银监会的批复同意开业,开始正常营业;同年8月12门,中国银 监会也正式批复同意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开业。2004年8月17日.历 经半年多的广泛征求意见后,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汽车贷款 管理办法》,取代了于1998年发布的《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 2004年8月18日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jE式开始营业,并且签下了中国汽车金融公司汽车消费信贷的第一单。该公司的第一位客户是一位个人消费者,他向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申请贷款购买了一辆通用汽车旗 下别克牌凯越轿车。9月10几,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也迎来了公司在 中国的第一个客户.北京当地人吕先生到北京亚之杰大众品牌专卖店,通过大众 汽车金融申请贷款购买一辆大众旗下的捷达轿车。虽然大众汽车金融公司的贷款利率比商业银行要高1个百分点,但出于其贷款环节大大减少,包括商业银行办理汽车贷款收取2%一5%的手续费及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节省了,其月供反而有一:顾,p1‘中国汽车台№o司发胜研咒【D】武&《I上学磺I:学位论文r2004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研究定的减少。 汽车金融公司在众人热忱期待了良久之后终于开业,媒体广泛的关注与报道也许有助于为汽车金融公司带来一定的业务量,但是同时,汽车金融公司发展预 期的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公司的发展.新的问题也会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3 l3中国商用领域汽车金融公司的产生背景乘用车汽车金融公司在2003年中国银监会出台《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之后马上就金融中国市场不一样的是,商用领域的汽车金融公司《办法》颁布三年 之后才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商用领域的汽车金融公司出现之前,中国消费者购买 商用汽车与工程设备获得融资服务只能通过商业银行、担保公司、财务公司等渠 道。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商用领域汽车金融公司,此后国内的三一集团也开始尝试进入该领域,目前该领域的汽车金融公司仅此两家, 相比于乘用车领域无论是在成立时问上还是数量上都有不小的差距。 2005年,中国第七家外资汽车金融公司,也是第一家为商用车和建筑设备提供金融服务的汽车金融公司――沃尔沃汽车金融公司获得批准开始筹建。2006年7月,沃尔沃汽车金融公司完成筹建,成为沃尔沃金融服务公司在亚洲开设的首家分支机构。并于同年9月开始营业。新公司名为“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注册资本达5亿人民币,并由沃尔沃金融服务公司对其进 行管理。这标志着中园市场上开始出现专业性商用领域汽车盒融公司。 2010年12月8R,国内第二家,也是国产工程机械行业唯一家汽车金融公司――三一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在湖南长沙成立,其注册资本为8亿元人民币,主要为三一集团销售工程机械设备提供金融服务,为客户购买或者租赁设备提供专业汽车金融贷款、融资租赁以及一站式整体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三一金融虽然 是目前仅有的第『二家商用领域的汽车金融公司,但是其成立不仅标志着三一集团 J1i式进入金融行业.也标志着我国的:[程机械行业开始尝试进入汽车金融领域。3 14商用领域汽车金融公司的特点由于商用车与工程设各的特殊属性,通常其价格会比较高,绝大部分的购买需要融资服务,购买者以及设各的使用环境也比较复杂,因此其对汽车金融服务的需求比乘用车亘大,而且对专业性的要求更高,业务m险也更高,这恰恰是商 业银行、担保公司等渠道的弱苣,银行资本量大,但是对商用车金融服务的风险 把控以及专业性方面有所欠缺,而且办理手续比较繁琐,周期比较长:担保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硕七学位论文3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研究和财务公司办理金融服务比较方便.但其资本量比较小,无法适应商用车的高融 资率,并且风险把控也是其弱点。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商用领域比乘用车领域更 需要汽车金融公司的支持.而本文所研究的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正 是我国该领域内的第一家汽车金融公司,因此本文将分析商用领域汽车金融公司的区别于乘用车汽车金融公司的一些特点。 (1)融资需求更强商用领域的汽车和设备其单价都比较高,一般都在50万以上,甚至有售价过 干万的产品。大部分的购买者需要同时购买多台的商用汽车或设备,而且设备多 是用于商业目的,因此完全依靠现金购买商用汽车或者设备是不可能的,绝大多 数的设备都需要通过融资来购买,然后通过设备收入来还贷款。但是银行、担保 公司等渠道受限于风险控制、资本量等问题,对于商用汽车与设备的融资服务不 是手续比较麻烦,就是贷款额度小,因此相比于乘用车,商用汽车与设备的销售对汽车金融公司的需求更强。 (2)专业性更强相比于乘用车汽车金融公司提供的信贷支持是基于对个人消费者未来稳定收 入的预期,商用领域汽车金融公司则是基于对设备未来营收的预期,而其营收会 收到业务淡旺季的影响,因此商用汽车和设别的购买者其收入是不稳定的,旺季 收入会比较高.淡季会比较低.甚至会没有收入,这就要求汽车金融公司为其设 计提供更合理、更专业的融资解决方案,即保证贷款能够收回,也保证客户不会出现现金流断裂。 (3)业务风险更高 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商用领域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风险比较高:一、商 用汽4:和工程机槭设备的购买者人员素质比较参差,大部分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二、商用汽车与设备的使用环境比较复杂,商用车通常会 用于跑长途,而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地多为工地、煤矿等环境比较差的地方,因此对于设备的追踪难度比较高。三、该领域融资比例比较高,由于商用领域对融资的需求更高,因此该领域的贷款购买比例比乘用车领域耍高许多。32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问题研究在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上,汽车产业真正的盈利能力与汽车余融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强弱有很大的关系,国外比较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比如美蹦、德国等,其 汽车金融公司能够渗透到汽车产业链的许多环节中去.产生的利润也非常不错,但是在中国的汽车市场j,汽车金融公司却没有这么好的发展环境,目前汽车金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拄展研究融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开展业务会受到诸多限制和监管。 2008年1月24日起施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的《汽车金融公司管 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新《办法》出台同时,中国银监会2003年颁布 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与《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也不再使用。 新《办法》提高了汽车金融服务的准入门槛,对汽车金融公司的服务范围和业务 种类进行了修改.同时对汽车金融公司的风险监控指标进行了相应的增减,为汽 车金融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但是,从整体行业发展情况来看, 中国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仍有着如下的发展困境和瓶颈:3 2I征信体系不够健全据数据显示,一些银行汽车贷款的坏账率高达30%: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完备的个人信用体系,难以取得客户真实的资信信息:汽车金融公司主要依据其家 庭财产和经济收入状况对汽车消费信贷申请者进行信用评价,然而汽车消费信贷 申请者提供的资信证明材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叉难以得到证实与核查,由于缺少一个可以使用的完整、系统和台理的个人信用体系,引起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对汽车消费信贷申请者的信用评估成本过高、信贷门槛过高、信贷手续繁琐, 不仅难以提高防范风险的效率,而且也增加运营成本.加大了经营风险,制约着 汽车金融服务的健康发展。。3 22融资渠道和资金运作欠缺在汽车消费市场比较成熟的国家中,汽车金融公司可以通过商业票据、购车储蓄、发行公司债券、以应收账款质押向银行借款或向商业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出 售应收账款等多种渠道来筹集资金,全球范围内,汽车金融公司通常通过四种渠 道融资,“约l 5%来源于银行间拆借,25%来自于银行吸存(即汽车金融公司作为银行业来吸引存款),30%来自于债券市场,比如发行公司债券,另外30%来自干 资产抵押债券”。,如下囤所示。嚣;i;i蠹嚣”20“12”2081 3;蒿嚣笳*蓦嚣;ii;繁‰报肯44-48 ht∞:~…Isecornc“lndustry/20IIl2Jjinmn9230940 hun,201l 』匕京交通大学硕}学位论文3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研究资产券.存图3-I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渠道但是在中国市场上,按照2008年发布的新《办法》的规定,虽然扩展了汽车 金融公司的受理业务范围,但是仅仅这一点改变仍然与发达国家的汽车金融公司 有多种多样的融资渠道有一定差距:另外,由于中国汽车金融公司不能从事商业银行的大多数业务,而且只能从其母公司获得非常有限的资金支持。并且汽车消费信贷属于高风险的业务,导致目前中国市场上的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运作成本 较高,无形中削弱了汽车金融公司的专业化优势。3 23销售服务网络不健全中国2008年颁布的新版《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中目的汽车金融公司可以开设分支机构。这意味着中国的汽车金融公司不能在国内组织自己的销售 和服务网络,只能在其注册地进行经营。汽车金融服务属于服务行业,而服务业 一个众所周知显著特征就是服务半径有限,放弃网络的建设就等同于放弃扩大市 场。『F因为如此,一些汽车金融公司为更大限度地占有市场,提高市场覆盖率, 采取与整车厂商经销网点合作的形式,由经销商代为其销售汽车信贷产品。然而 由于经销商在经营目标、风险评价以及管理能力方面与汽车金融公司相比在专业性方面有很大差异,而且汽车金融公司往往只能通过其母公司汽车生产商对经销 商施加比较有限的影响力,以及经销商本身的能力问题,难以让汽车经销商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专业化的金融服务。销售结束之后的后续服务(如还款、跟踪 服务、催收等),也由于缺乏短距离服务网点的支持,不仅造成运营成本高昂、而且服务质量也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常常给顾客留下“贷款方便.还款难”的印象。 北京交通大学硕丁=学位论文3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研究3 24汽车金融人才匮乏汽车金融行业是一个比较窄的专业化的行业,只有既熟悉金融行业又熟悉汽车产业的复合型的人才才能在汽车金融公司的经营管理中有效地掌控风险,从而 使中国的汽车金融产业得到更好更快速的发展。但就中国目前状况来看t同时具有金融和汽车行业的知识并具备实际操作经验的人才比较少。虽然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在进入中国经营之后也培养了一批能在汽车金融领域方面运作的人才,但实 际上在汽车金融公司的经营发展中能够效掌控金融风险的同时能够管理公司的高 级管理人员屈指可数,这也制约了中国汽车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3.25客户消费观念落后根据调查表明,汽车金融服务的消费群年龄太多处于25与29岁之问,因为这个年龄层正处于事业爬坡期,并且消费观念比较先进,预期收入也比较高。相 反在29_岁以上的客户群中,由于经济基础比较好,而且消费观念比较之后,因此 在购买汽车的时候,大部分都选择一次性交齐车款:而年龄在25岁以下的年轻人, 绝大部分由于没有经济基础,事业也还未起步,没有购车的能力,也没有进行贷款的条件。由于目前有购买力的绝大多数消费者消费观念还没有更新,导致汽车金融服务的客户群体的集中使得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无法做犬,不过随着人们消 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年轻人的经济实力和购买力逐渐增强,使用汽车信贷购买汽 车的群体会越来越大,2007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汽车消费信贷比例为7%,与世界上 很许多国家有比较大的差距,如下图所示,但是到2011年,根据中国汽车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这比例已经提高到15%^:右。80% 7。% 6。%7。%50%哪砉暑础黜训慨l| ㈣ 帆匡 .圈 匡 縻 | 霞美国 德国6j%.悉巾国英国西班牙日本印度圈3-2 2007年世界主要汽车市场消费信贷渗透率数《束源:1连莽.^榕汽车台胜促进经*增长的效m分析U】汽车Tn研究,2010?5:11‘1727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沃尔沃汽车金融1中国)有限公司的生命周期界定4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的生命周期界定41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简介1沃尔沃集团简介1927年,第一辆沃尔沃系列汽车OV4在哥德堡的Hisingen岛下线,从此,沃4.1尔沃从一个小的地方性企业举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产重型卡车、客车及建筑 设备制造企业之一。至今,沃尔沃在全球的员工超过83,000人,生产遍及25个 国家,产品销往180多个市场.是世界领先的客车、卡车、建筑设各、船舶、航 空和工业应用的驱动系统、以及航空领域配件的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之一。除此之外,沃尔沃集团还向顾客提供金融和售后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旗下业务领域 包括:迈克卡车(MackTrucks)、雷诺卡车(RenaultTrucks)、沃尔沃卡车(VolvoTrucks)、UD卡车(UDTrucks)、沃尔沃客车(Volvo Buses)、沃尔沃建筑设备(VolvoConstructionEquipment)、沃尔沃遍达(Volvo Penta)、沃尔沃宇航(Volvo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生命周期四个阶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