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纺织城发车时间表那里有传销

baidu贴吧 纺织城吧      
我是纺织城人,我家在纺织城。
    外地同学问我:“你家在哪里?”
“东郊的。”
“万寿路?”
“再往东。”
“灞桥?”
“走过了,在纺织城。”
“哦,城里人。”
“不是,纺织城人。”
“农村?”
“。。。不是,纺织城。”
“纺织城到底是啥嘛?”
“。。。纺织城就是纺织城,说不清楚是啥,自己去看吧。”
纺织城在西安的位置确是这样不尴不尬,说城不像城,说村就更不像了。如果非要给出一个清楚地描述,最靠谱的应该就是:浐河东边那片老厂子和家属院。纺织城离西安的市中心不远,但坐车少说也要半个多小时。纺织城离白鹿原很近,天晴时看得到原上的麦子和苞谷随风倒伏成一片。纺织城的名字来源于那一字排开的四座纺织厂和一座印染厂。你若坐从纺织城始发的公交车,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会不可避免的经过 西北一印——国棉三厂——国棉四厂——国棉五厂——国棉六厂 中的一站或两站。瞧瞧,除了二,从一到六都全了。
纺织城是个没有历史的地方,六十年前这是一片乱坟岗,也是土匪强盗越货藏尸的去所。后来,来了一帮热血青年,盖起了纺织厂,印染厂,发电厂,水泥厂。。。这是我对那个陌生的年代仅有的了解。那时的纺织城就像西安市的卫星城,被西安用几条马路拽着,中间隔着浐河和麦子地。再往后,厂子效益好,纺织城人有钱了,穿的阔,着实让人羡慕了几年。纺织城人同时也是最早体验到“下岗”的含义的一批,辉煌成为了历史,随之而来的是无奈的颓唐和恓惶的等待。
纺织城盖在一片坡地上,布局的很有规划,厂房统一建在坡下,家属区,商场,医院在坡上,学校在坡中间,颇有点山城的意思。建筑多是苏联风格的典式楼,不过近几年在改造中基本殆尽。街道多不是正南正北,而是随着地势的起伏改换着方向,挺适合开极品。纺织城特别的地形孕育了一种特殊的产物:载人机动三轮车。你可能会说,切,这个哪都有。可我在别的地方绝没见过纺织城这么先进的。在我印象中,纺织城的机动三轮车已经是第四代了,从外表上看,除了比QQ少个轮子,别无二致。
纺织城特殊的环境也孕育了我们这一批特殊的80后。我们的父母多半靠工资或生意过活,但是很少觉得自己是城里人,买衣服逛街动辄进城。曾经有一次过圣诞,我有个同学提议说:咱们也到城里和城里人一起过圣诞吧。羡慕溢于言表。但是,纺织城孩子的乐趣确是城里人难以体会的。向西一里可以到浐河耍水摸虾抓螃蟹逮蛤蟆,向东半里能上狄寨原俯看西安,春天有麦地可以放风筝(那时农民伯伯欢迎我们去踩麦苗,据说越踩长的越旺),还可以剜荠荠菜(我从没去过)。纺织城没有市区那么多的繁华,但独有一份难得的畅快,安静。钻进纺织城最早期的街巷,你甚至怀疑这些住了一辈子的居民,他们的生活从未被打扰过,二十年前如此,现在如此,二十年后亦如此。陈旧,因循的生活不适合很多年轻人,很多都选择离开,从小学起不时有同学转去城里的学校,小学毕业一次,中考一次,到了高中时我的朋友一半都在城里的学校,上了大学就更少会面了。
我的童年是在纺织城度过的,小时候最怕我爸,下来就是地痞。不管愿不愿意承认,作为诚实的纺织城人我都得承认,纺织城的治安不算好,常有偷盗劫掠发生,我的同学很少有没被勒索过或参加过勒索的。不过倒也鲜有恶性刑事案件,这和闻之色变的道北相比绝对是小巫见大巫。在这种环境下长大,我学会了注意安全。后来长大了,就没有小痞子敢惹我了,竟慢慢觉得治安开始好转了。
纺织城既不是历史名城,也就没有什么历史古迹。但是历史的遗存却遍地都是。小的时候有人在土里刨出铜钱瓦罐是斯通见惯的事,因为脚下数尺是千年的积累。
纺织城的命运曾因改革而大起,又因改革而大落。当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时候,他也给纺织城的繁华画上了一个句号。当浦东特区在黄浦江畔悄然而立的时候,纺织城正走向暮年。纺织城是中国的一隅,却不是中国的缩影,当中国的GDP开始猛增的时候。纺织城的恩格尔系数也在累加。纺织城是改革的见证者,却不是改革的受益者,因此,她对改革理解的更深刻。在西部大开发8年后,纺织城的人们仍在期待,开发能够带来真正的腾飞。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自己坐沙发,我将把我看到的描述纺织城的精品帖子和回帖全部贴上去
  我一直认为,纺织城的整个区域的道路,设置成一个极品飞车的道路,那是再合适不过了,有180度的转弯,有130度的大弯。有转盘,有上坡,有下坡,有环形,有岔路。。。。。。    更重要的是,这里车流量相对不算太大。。。
  小时候来西安指的是坐车到水泥厂
  15年前的纺织城还是很不错的,可惜直到今天,纺织城没什么大的变化!
  @西安民工在外打工
11:46:00    我一直认为,纺织城的整个区域的道路,设置成一个极品飞车的道路,那是再合适不过了,有180度的转弯,有130度的大弯。有转盘,有上坡,有下坡,有环形,有岔路。。。。。。        更重要的是,这里车流量相对不算太大。。。  ----------------------------  车流量不大么?那为什么天天堵车呢?
  赞同2  
从小纺织城混大的,,,,,,  
  堵车应该是纺西街修路和8路改走纺正街综合造成的
  变化大小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只要配套够了,老社区其实会给予我们一种宁静的感觉,还有就是较低的物价,大家可以看到,拆迁越厉害的地方,楼很漂亮,物价跟着房价飞翔
  纺织城,十五年前的纺正街如今还是这样
  先上几张图,不解释      秋林公司,纺正街五厂与四厂之间  
    纺正街11路终点,五厂
    纺西街,15路和105从这边过
  现在上面这张图,纺西街正在修路,修好后,路面会更好。    再来一张:        坡下,三厂,当时8路车终点,这是2010年2月,如今8路已经改到纺科路那边终点了。。而且也把这些旧车换乘了12米前置黄海。旧车给了242和213等路线
  再来:        纺织城艺术区的外墙,当时弄的,不过人气还是不够
  继续文字描述:    从1952年调研、1953年国棉三厂筹建到1961年西北第一印染厂以及国棉六厂建成,近十年时间在西安市东郊、白鹿塬东北角,纺织城扎入了西安。几十年来,纺织城像一个“小社会”,这里的人时尚却又守旧、勤奋却又悠闲。很多年前这里曾经被称作 “小香港”,如今满目陈旧的厂房、老式的建筑。
  堡子村转盘可以算是纺织城的大门,在转盘东边路口的交通指示牌上大大地标志着一个路口朝向西蓝高速,一个路口朝向纺织城,一个路口朝向西安。家住纺织城的小张时常向朋友这样介绍纺织城:“打开西安市地图,少向东画10厘米,地图上就没有纺织城了。”纺织城的命名来源于建设在坡面上由北向南一字排开的一座印染厂和四座纺织厂,上世纪50年代苏式建筑在这里随处可见。
  1965年,18岁的胡丽芬进入国棉三厂成为了一名让人羡慕的纺织女工。“以前纺织厂效益好,一直到80年代初工资都是60多元,其他厂的工人才能拿40多元。七八十年代没个体户,整个纺织城的工人算是比较富裕的了。许多人都叫纺织城‘小香港’”。
  如今走在纺织城最主要的道路纺正街上,如果不是周围穿着时尚的人群,偶尔驶过的车辆,你甚至会觉得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看看西安其他地方,十多年的改变你早已不能回忆从前的模样”。生活在纺织城30多年的老孙对纺织城的没落充满了无奈,他期待着纺织城的改变。     
  纺正街 整个纺织城最重要的道路,周围随处可见老式建筑,路旁鲜有的商铺和娱乐场所构成了纺织城的商业街。
  堡子村转盘 转盘是纺织城与西安的分水岭。转盘以西,道路宽阔,高层建筑、鲜亮的商铺,无一不透出都市的靓丽;转盘以东,灰色的主基调,灰白的厂区院墙、老式的楼群、狭窄的马路,太多景象似乎还停留在昨天。大坡 是每个纺织城人的共同记忆,每个十字的西边路口总接着大坡。厂房在坡下,生活区在坡上。纺织城人每天重复着上坡与下坡。    
一间楼 1927年营业,最初在南院门五味什字,叫“德福润”。1932年迁广济街,三年后迁钟楼西北角,因租用店面一间而得名。“西安事变”期间杨虎城将军曾用羊肉泡馍宴请周恩来、 英剑叶 、秦邦宪、吕正操等 共中 领导,席间得到“味道好、有特色”的交口称赞。1960年,因纺织城的繁荣富裕,已为国营饭店的“一间楼”受命迁到纺织城。
  文化宫 建于1953年的纺织城工人文化宫。计划经济时期,众多的工人文化成为了工人们休息、娱乐的中心场所。如今当市区的人们已经渐渐遗忘工人文化宫的时候,在纺织城,文化宫的作用却仍旧存在。  纱女 曾经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对纺织女工的一种歧视称呼。在纺织城,纱女却是勤劳、朴实的代名词。每一个纺织企业70%的工人都是女性,她们年轻漂亮的时候为纺织行业做着贡献,当她们两鬓斑白时,子女早已接过她们手中的纱锭。    摩的在西安市很多地方都会有摩的,可纺织城的摩的可以算是最先进的,有暖风、可以倒车,从背后看和小型面包车一模一样。它也仅仅是比汽车少个轮子而已。    进城 “进城”这个词让人觉得像是乡村电影。纺织城人喜欢把去市中心叫做“进城”。他们对市区有着特殊的情感。纺织城的没落和东边的麦田,让这里的人们似乎觉得自己不再是城市人。    11路11路公交车对于纺织城人来说像是第三个家。11路公交车让他们觉得和城市还有着这么一丝联系。五厂十字、南门外硕长的队伍和拥挤的车厢载着纺织城人对城市的向往。
  纺织城记忆(一)    西安纺织城在西安市东郊,座落在西邻浐河东接灞水之间的风水宝地、白鹿塬的西坡脚下.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国家投资建没的、西北地区最大的的纺织工业基地,它不但在陕西省、在西安市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全国也小有名气。在西安人的眼里,它素有“小上海”“小香港”的美誉!    纺织城有着亚洲最大的印染企业———西北第一印染厂,有着拥有几十万棉纺纱锭的国棉三厂、国棉四厂、国棉五厂和国棉六厂几个大型棉纺织企业.生产区在白鹿塬坡下,几个厂挨着从北到南一溜儿排开,很是气派!还有陕西省纺织科研所,安排在国棉五厂和六厂之间.各厂厂门一律向东开,面对白鹿塬,每个厂门口都有一条水泥上坡路直通生活区,生活区在白鹿塬半腰.白鹿塬因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而名气大震.老百姓因为塬上的狄寨村而叫它狄寨塬,塬上小麦因为日照时间比其它地方要长,所以,磨出的面粉特别好吃.    我是几次在纺织厂实习才对这个地域有一些了解,特别是毕业实习,在国棉三厂待了几个月,对纺织城就感觉特别亲切.    很喜欢生活区,那时候是厂办社会,生活没施一应俱全,对于单身来说,有宿舍住宿,有食堂吃饭,有浴室洗澡,有票价很便宜的露天电影,除各厂有各自的商店以外,还有门类齐全的纺织城商场,穷学生虽然一般不买什么东西,但热闹总是要逛的,特别是有新华书店,可以免费噌书看.南头还有一个纺织城工人文化宫,很热闹,经常也有免费演出,有电影,但我们不太去那里看,因为票价比露天贵.还有让我们最高兴的是,那时候用电紧张,各厂都是用电大户,所以要错开休息,这样,纺织城几乎天天都有厂是周末,就几乎天天都有电影或者舞会.    我很奇怪,像我这样活泼好动爱热闹的人,怎么会是舞盲!在学校时,普及交谊舞,我也顽固不化不肯学舞.每到周末总在大食堂举办舞会,校长彭康舞跳得极好,还不时有一些快速旋转的花样,引得大家鼓掌叫好.我退休时,单位在边家村工人俱乐部为我举办了一场舞会,我勉为其难跳了一曲,舞伴说我乐感极好跳得不错!一生就跳了这么一次,很有纪念意义.说远了,纺织城的舞会很热闹,我经常参加,不为跳舞,是欣赏乐队.那时,各厂都有乐队,互相会比苗头,水平也都极高,我很喜欢,会从头一曲一曲听到散场.这儿纺织厂女工较多,西郊有电工城,是後来的西电公司,那里男人成堆,每有舞会,西郊厂会安排车把他们的小伙子送来纺织城,那时候,大轿车很少,大多用卡车送来.跳上几次舞,就可能促成功几对婚姻,所以直直的贯通市区东西的这条长长的路,从电工城由大庆路进玉祥门,经莲湖路、西五路、东五路,出朝阳门,沿长乐路过浐河、半坡、堡子村到纺织城,就被人们约定俗成地叫做喜桥了.(应为鹊桥,人们为喜庆,就叫喜桥.)    配套的还有托儿所,幼儿园,各厂还都有自己的小学,中学.我就有几个同学在三、四、五厂高中任教。    生活区的住宅楼据说都是苏联专家设计的,楼距比较大,感觉舒服.只是人多房少,几个厂的职工都在各自厂里规定的地盘自己营造房屋,叫自建村.这样的自建村维持了几十年。    
  纺织城记忆(二)    通到纺织城的公交车,那时候有三趟,一趟是11路公共汽车,这是到生活区的车,从火车站发车,到纺织城后沿生活区,一印、三厂、四厂、五厂终点(现在改在南门发车走南大街北大街西五路东五路,其余按原线路不变),另外两趟都是为了工人们上下班方便而走坡下生产区,一趟是105路电车(己改为汽车)从火车站发车,到纺织城沿生产区厂房大门,从北向南.另一趟是从钟楼发车,出东门走韩森塞、田家湾,到纺织城沿生产区厂房大门,从南到北.人多车少特别拥挤.    我们被分配到三厂毕业实习,到高温高湿的生产车间,初时很不习惯,总想溜出去透透气.实习是从原棉进车间,到混棉清棉梳棉并粗细纱捻线摇纱,以及试验室,以及辅助工序筒管皮辊等等,每个工序都要全面了解熟悉,然後选择或老师指定一工序作为重点,我被指定到细纱工序,所以大部分时间就在细纱车间,车间无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是维修的保全保养师傅、挡车落纱师傅,对我们都很热情,对于我们所提的问题,总是有问必答,不厌其烦,让我们受益匪浅,对我们的毕业设计,以及毕业论文,以及毕业答辨,以至到以後参加工作处理问题都大有帮助.细纱车间有一台计算机,是那种第一代键盘式的,把要计算的数据按程序输入,就会有一阵子咔咔咔咔的声音,声音停了,计算结果就出来了,当时觉得很神奇.以後和办公室的人熟了,也就学会了使用.毕业设计时,我总是把所要计算的式子列出,到厂里去咔咔咔咔一、两个小时,然後把结果拿回学校捡查验证,同时准备下一组数据,这样来回三、四次就把所有要计算的数据搞定,真正要感谢那台老式计算机.那时我们的计算大多选用计算尺,但是稍有不慎就会出错,不小心看走眼.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弄不好要彻底推翻从头再来,还不如老老实实用手计算,那是要耗费很多精力的.我的毕业设计作得比较顺利,没有翻工,得益于那台计算机,我很为那点儿小精明而得意!    在厂里实习,也不总是那么枯燥乏味.有一天,我们看到宣传栏里贴了很多男青年的照片,旁边有简历介绍,细看,是要找女朋友的.原来,是西郊电工城一个厂的团委带着介绍信到三厂团委来,请她们帮助为他们厂的小伙子们找对象,三厂团委经过研究讨论,请对方把要找朋友的小伙子的基本情况送来并附上两寸照片以及联系方法,把照片和情况介绍就在宣传栏里公布了,同时公告厂里的姑娘们,谁看上了那个就和对方联系,过了一段时间,那还真有互相建立了联系的。团委书记告诉我,有一个蛮好的姑娘,给相中的小伙儿去了信,小伙儿很快回信说:“对不起!我是一个麻子,是白麻子不是黑麻子,所以照片上不太明显,请你考虑,是否见面?”这个姑娘认为小伙还算老实,就见了面,以後还真谈成了,是很幸福的一对儿。    和生活区不同,这儿没有轻松没有闲适,有的就是紧张的战斗,人只要一进车间,就进入了战斗岗位,对口交接班以後,就开始上车巡回,接头、清扫、打擦板、换粗纱、清洁前罗拉、清洁后罗拉、清扫车面、清洁吸棉管、清洁木锭脚......一个巡回一个巡回,每个巡回做哪些例行操作,必须按规定的操作法,乱了,就衔接不上了.这样,脚手不停一个班下来,一个女工要走七十里路!如果做夜班,一个礼拜下来,女工们个个脸色腊黄腊黄,好像进入了“瓜菜代”的年代,真正是轻工不轻啊!那个时代的人们,思想先进,干劲十足,生怕落在别人後头  
    纺正街        坡        文化宫
  纺织城的夜生活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四班三运转”的工作性质,使得在凌晨4时左右,人流还不断从灯火通明的厂区出来,立时连接生活区的坡上坡下人声鼎沸,经营小吃的摊点应运而生。随着时间推移,直至发展成现在聚集在四厂、五厂生活区巷道中完全铺展开的规模夜市,当然和西安城其他地方相比,这里的夜生活还是显得保守许多。  今夜没有《2046》     
纺织城的夜色来得很早。     
几乎每天吃过晚饭,马师傅都会四处转转,走着走着就走进了工人文化宫,走入这个惟一保持着纺正街创建时热闹景象的场所。     
建于1953年的纺织城工人文化宫,总建筑面积22668平方米,内设有图书阅览、室内影剧场、舞厅、溜冰场、录像室、镭射厅、台球室、灯光球场、电子游戏厅、儿童游乐项目等。过去的灯光球场现在是露天舞场所在,录像厅、休闲屋、跆拳道训练场成为迎合市场的主导,一间教室里正在上电子琴课,十多个家长坐在教室里看着身边的孩子弹琴,台上一位40岁左右的老师边弹琴,边讲解。     
当年统领纺织城乃至整个灞桥地区文化娱乐活动的阵营,今天不免有些“消沉”,能容纳1132个座位的影院,将一大半面积让出来,也办起室内舞场。     
原先文化宫同步播放电影的功能几乎丧失了。     
国庆期间,当西安市各大影院热播《2046》时,纺织城文化宫依旧播放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枪战录像。     
5分钟的黑灯舞     
2万多平方米的场院里,颇具诱惑的声音是舞池里的乐曲声,“露天的舞场和室内舞场有什么不同?”“那要看你想选择什么样的舞伴,年轻的,还是上年纪的?”一个圆脸年轻女孩利索地说。原来同在院内相距不过50米的两处舞场里,承载着的是两种不同需求,外在的区别是票价,室内舞场2元,露天舞场1元钱。     
人气旺些的还是露天舞场,售票窗外一字排开的自行车就是证明。圆形阔大的舞场内,四五十对三四十岁上下的各色男女在伴随音乐跃动的射灯下翩然起舞。     
“带舞伴来的还是很少,多数人是常客。久了,相互间自然会有大致印象,反正都是为了轻松。”刚刚从舞场上下来的王娟荣是四厂职工,1年前她从厂里病退后,心情一直不好,同事看不过眼硬把她拉到这里放松。现在几乎形成习惯,一周里她差不多要来这里三四次。“想想也挺有意思,刚进厂时,工会为了解决单身职工的婚姻问题,接连几个周末在韩森寨组织交谊舞会,而现在来跳舞又完全是另一种心情。”     
说话间,舞场里的灯光突然熄灭,节奏缓慢的音乐从黑暗中奏起,“和城里学的,5分钟的黑灯舞。”王娟荣笑言,要在城里的舞厅到这时候,人怕都贴在一起了,在这里很少有这种现象,不过要是有人邀请我跳这支曲子,我还是会拒绝。”王娟荣有些认真。     
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身材修长37岁的刘茁说她来舞场纯粹是为了逃避,“老公下岗后,经熟人引荐,今年3月应聘到高新一家私企上班,月收入1000多元,刚刚安稳下来,人就变了,老是说要加班,回来很晚不说,打电话也不接。”话没说完,刘茁接受一个男子邀请走向舞场。     
“企业大不如从前,受影响最大的还是1980年以后进厂的职工,这部分人多是三四十岁,在纺织厂掌握的技能在外面基本上用不上,思想上也相对闭塞,特别是当家庭中另一方找到新出路后,留守在家的人多少有些困惑和落寞。”从科级岗位上退下来的韩兴说,这种心境下人就有可能选择一种方式来排解。     
夜市是一种需要     
位于四厂和五厂生活区的两个夜市点燃了纺织城的喧闹,站在纺正街南侧顺烟气望去,人行道上热气腾腾的摊位后面,坐满人了。     
“纺织城的夜市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四班三运转’的工作性质,使得在凌晨4时左右下班时,人流不断从灯火通红的厂区出来,坡上坡下立时人声鼎沸,经营小吃的摊点应运而生。     
随着时间推移,发展成现在聚集在四厂、五厂生活区巷道中完全铺展开的规模夜市。”1956年随父辈支援大西北并扎根纺织城的江苏人常建华说,“纺织工人下夜班了,到夜市上吃东西是常事……”     
老纺织城人其实很少来夜市吃饭,几十年已经形成有规律的生活。只是近些年来,几个厂效益都不太好,下岗和提前退休的人员增多,许多人为了生计经营小摊贴补家用,时间一长,反倒催火了夜市。     
阿都古丽一家三口是从新疆哈密来纺织城的经营者。今年4月她和丈夫眼见到同村的人在西安做生意后就翻盖起一栋新房,萌发了来内地的念头。“对西安也不熟悉,听同乡说纺织城人口多好发展,也就来了。”阿都古丽一家目前暂住在枣园村,每天下午四五点开始忙着穿肉串,张罗着出摊,“没有什么手艺,新疆的烤羊肉串很有名,我们也就干这个。”     
他们两口子的生意似乎不是太好,一个多小时里,包括记者在内上门顾客不过三桌,收入也就30多元,“这里人消费水平太低,看上去人多,选择的吃食很便宜。”阿都古丽为了延续新疆烤肉的纯粹性,特意选用了羊肉,这就比其他摊位一串肉的价格贵了1角钱,1角钱的差距明显把她搁置在清冷中。和她相隔几步远的一家本地人烤肉摊上,摆放的8张桌子坐满了人,烟气升腾的烤炉一侧放着密密匝匝的空酒瓶。      “生意要是再不好,我们就不准备在这里干了,一个月房费也要四五十元钱,三岁的孩子也受不了经常熬夜。”阿都古丽摊开双手苦笑说。     
和阿都古丽暗淡生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家四川人经营的米线摊点食客不断,套碗用的废塑料袋盛了半塑料桶。     
“这是他们的精明之处,纺织城里女性占多数,但凡受她们喜欢的小吃生意都不错。”一位女顾客一语中的。     
  夜里,纺正街上屈指可数的几个休闲屋和茶秀里漂浮着幽暗的灯光,纺正街上惟一的一所浴都前没有停一辆车。     
由于纺织行业从业人员以女性为主,在很多人想象当中,纺织城一定是个女多男少的地域。有段时间,西安市区曾有人对那些还没找到对象的男子开这样的玩笑:“去纺织城找个对象吧,那里姑娘多,找对象容易……”而事实上,纺织城男女比例是均衡的,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截至今年2月份统计出的数据显示,女性人数为42462人;男性略少一些为40330人。女性居多的事实侧面地影响着这里的娱乐业,纺织城人的夜生活并不丰富,据说只有五厂家属院附近有一家KTV可以舒展歌喉;这里没有夜总会可以观看演艺;没有南方发廊的暧昧、没有小姐的妖艳,没有宾馆、也没有地下赌场。在西安市区里,恐怕找不出那个街办区域内,有纺织城这么静。     
晚上12时,电话忽然响了起来,朋友邀请喝酒的声音淹没在了铿锵有力的DISCO音乐的节奏当中。“酷啦啦”的热潮立即感染了情绪,然而此时才发现已经没有一辆车会驶向市区。     
 当钟楼下还是灯火辉煌的时候,纺正街上人迹寥寥,纺西街已然是漆黑一片。     
我眼中的纺织城     
诗人卞之琳的小诗《断章》用诗句表述了主体与客体相互转换的哲学思想,每个人成为他人眼中景色的同时,他自己又是怎样看待自己周围的事物呢?在我们审视纺织城时,在纺织城里工作生活的人们又是怎么看待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     
周勇,年龄:43岁 单位:西安市公交三公司职工 职务:11路公交车司机     
周勇从1984年部队复员之后,就进入了公交系统,也就是那一年,他上了11路公交车当司机,从西安市中心到国棉五厂,这条线路他一跑就是20年。     
周勇的家住在洪庆,每天早晨,他要骑着自行车到213路车站乘车到王家坟,然后转乘7路车到纬什街公交三公司停车场,这一路就需要一个多小时,才算进入工作。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三点,周勇都是在纺织城与市区之间往返着,20年来,跑了不下几万次。     
在周勇的印象中,11路线沿途在20年来变化很大,特别是堡子村一带,原先的公路被拓宽之后,两边的农房都换成了正在建设中的高楼,但让他感到不解的是纺织城20年来没有任何变化,纺正街还是那么窄,只是最近几年来多了一种被称呼为“摩的”的交通工具,时常和公交车辆抢道、占道,增加了堵车的几率,实在是安全的隐患。       
4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着8万余纺织企业职工、近2万流动人口;7条公交线路及上百辆“拐的”行驶在13条街道上;各色百业的人们围绕着纺织城把生活写进自己的故事,我们则用数字对他们的生活做一诠释。     
接生小孩最便宜     
在这个四平方公里的地域之内,聚集着隶属于国棉三厂、四厂、五厂、六厂及第一印染厂的八万多职工。还有近两万的暂住、流动人口。     
自从1952年开始建设纺织城以来,数万人涌进了这四平方公里的地区,如今,这些纺织城第一代人进入了退休年龄,即使是他们进厂后所带的徒弟、徒弟所带的徒弟,也都基本上从工厂里退了下来。     
“1964年参加工作的同志,现在都退休了。”国棉四厂一位退休职工老胡说。     
社区居民的逐年老龄化,使职工对医疗保障系统的要求越发迫切。纺织城各纺织企业内部都已经有了企业自己的卫生所。通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企业内部卫生所逐渐演变成为企业职工医院。在计划经济时期,各厂的职工得病之后,首先会到自己的职工医院去治疗,企业会承担职工医疗费用的90%以上。2000年以后,医保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来。陕西省纺织医院(国家三级乙等医院),是纺织城中最大的医院。从这里获得的一些价格信息中发现,该医院的价格始终与国家制订的三级医院收费标准平行甚至更低。     
一些常规医疗检查价格如下:颅、脑、胸部CT:200元;常规X光透视:10元;常规B超:35元;彩色多普勒超声波、心功能测定、黑白热敏打印照片两张三项共140元;脑电图:50元;脑电图地形图:96元;心电图:20元;心电图负荷试验:80元;心率变异性分析:60元;人工流产:100元;难产接生:660元;剖宫产术:950元。     
在市区的其他三级医院,相同项目的收费都要高于纺织医院的价格体系。如在纺织医院内接生一个孩子,顺产的情况下只需要缴纳1500-1700元就足够了,而在市区内某医院,这个数字可能要翻上一番。     
  老两口的花费账单     
柴米油盐是关乎老百姓生活的大事,国庆前夕猪肉、鸡蛋的价格持续上扬,达到了几年来的最高点。纺织城地区也不例外,后腿肉的价格每500克8元,五花肉价格每500克6.7元;大米价格每500克1.4-1.8元之间;小米每500克1.8元;25公斤一袋面55元;菜子油每500克3.3元。     
纺织城人还是习惯到小摊贩处购买时令蔬菜,在他们看来,超市内的净菜价格还是有点高。10月5日,纺四街蔬菜市场上的各类菜价如下(每500克):西红柿1.3元;青菜0.7元;白萝卜0.5元;豆角1.1元;菜花1.1元;大白菜0.5元;红萝卜1.1元;大葱0.9元;生姜7元;洋葱1.0元;莴笋1.2元;藕2.0元;卷心菜0.5元;西葫芦0.4元;芹菜0.6元;蒜薹2.5元;口蘑4.0元;土豆0.6元。从蔬菜整体的价格来看,比西安市区菜价低不了多少,有的还会稍高一些。     
纺织城人收入普遍偏低,是和纺织企业大气候息息相关的。在职的纺织工人每月加上奖金,平均可以拿到600-700元左右;而大多数退休的纺织职工的退休工资被纳入统筹,大概在300多到400多元;一些在解放前就参加工作的老职工可以拿到570元左右。     
平均工资400余元,对于这些退休职工来说,似乎是刚刚够用。以国棉三厂一位退休职工老吴及其老伴儿为例,退休工资合计923元,九月到十月生活开支如下:液化气一罐58元;面粉1袋55元;大米5公斤16元;菜子油5公斤32元;房费24元;水电费、卫生费110元;生活洗涤用品56元;肉食蔬菜175元;零用32元;药费246元;合计:804元。     
“主要是人老了,病就多了,平时买个药医保也不报销了,药费是我们这些老骨头不能少的开支。”老吴笑着说。“11月开始就供暖了,每个月的暖气费160多元,到时候就要紧一点用钱了。”老吴的老伴补充说。     
“拐的”起步2元     
穿行在纺织城街道上的公共汽车线路总共7条:由钟楼——国棉三厂的8路公共汽车、由水泥厂——火车站的5路无轨电车和240路公共汽车沿着纺西街行驶;由钟楼—国棉五厂的11路公共汽车贯穿了整个纺正街,通过这条干道的公交车辆还有508、511路和一种被称为“小雨点”的中巴车。这几条公交线路,成为纺织城和西安市区联系的纽带。     
白天几乎看不到有出租车行驶在“纺字街”上,路上跑的多是“拐的”——一种后面看像是面包车的三轮摩托车。     
“就这么大块地方,坐什么出租呢,起步六元,还是坐拐的实惠。”2元钱起步的价格,使“拐的”较出租车更容易为纺织城人所接受。     
几十年以来,纺正街一直保持着原来的宽度,和它两侧的建筑一样,丝毫没有改变。纺正街如同月牙儿的内弦,它是纺织企业职工的生活区;而纺西街是月牙儿的外弦,它是纺织企业的厂区。     
在纺正街向南延伸着的过程中,被几条东西方向的道路拦腰斩断,它们分别被称为纺三路、纺四路、纺五路……沿着这些道路向西走下坡几百米,就可以看到各纺织厂的大门……     
纺正街承载着纺织城人日常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的任务,尤其是在国庆期间。从十月一日到十月五日,纺正街上会接纳数万人。     
在不足两公里的纺正街上,共开有各样的大小饭店、酒店13家;小食堂饭馆19家;小百货商店28家;照相馆、影楼9家;银行8处;电信及移动用户服务处25家;女子美容及美发厅31家;医院3所;各类诊所8家;休闲酒吧茶秀12家;招待所6家;超市及各类商场12家;干洗店3家;服装鞋类商店24家;网吧3家;药房4家;证券公司营业部1所;浴都1家;其他服务业商铺41家。     
这些最基础的服务行业在维系着纺正街的繁荣。在原国棉四厂的一栋50只窗户的住宅楼上,只有三只被改装为铝合金窗;偌大的社区里,几乎没有安装ADSL设备的用户。当我们用电脑整理这些枯燥的数字时,就体会到了纺织城人简单的生活。     
纺织城名片     
 每一个地方都会显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我们可以对每一种特色进行提炼,得到一个或已熟为人知的名词,但只有那些生活其中的人们才能够理解这些名词之下被赋予的深刻文化内涵。一方面是关于纺织城的一些或许耳熟但不能详的信息,另一方面,这些名词又是纺织城的“名片”。     
文化宫     
计划经济时期,众多的工人文化宫承担了播放电影、举行体育比赛或科普展览等功能,成为了工人们休息、娱乐的中心地方。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位于西郊电工城的土门工人俱乐部曾给附近西电公司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自从九十年代之后,土门工人俱乐部能起到的娱乐功能越发有限,如今,它的黄金地带的位置已经使它的大部分场地变成了高档饭店,体现市场经济下应有的价值。     
在市区的人们已经渐渐遗忘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的时候,在纺织城,文化宫的作用却仍旧重要。网吧、休闲屋、大众舞场、录像厅、台球厅、简易儿童游乐器材等低端娱乐设施使工人文化宫成为了一个“娱乐超市”。     
一间楼     
在纺织城提起“一间楼”,是纺正街餐饮业的翘楚,如同在西安市区时常听人们提到“老孙家”或“同盛祥”,和它们一样, “一间楼”在纺织城地区一直延续着讲述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     
在麦当劳、KFC等洋快餐已经深入纺织城年轻一代人心的时候,“一间楼”依旧拥有着众多的消费群体,除了美味之外,也许6元一份的价格也迎合了纺织城人的胃口。    
  好吧,身为纺织城人顶下帖子 :D
  转载     本来我还有兴趣看点  但是你转载的也太长了点    下次稍微自己精简点   大家还有耐心看
  后面的篇幅的确长了点,我最喜欢的一篇描述纺织城的,我却搜不到了。。。只找到了上面那些。    现在堡子村转盘还有半坡十字旁边几乎拆迁完了,加上枣园那边的拆迁,这边房地产也开始疯狂了。
  每次回去,都发现纺织城有所不同。。各种修路改建。。。
  呵呵,在纺织城边上安了一个家
  还有2年,1号线就通车了。到时候纺织城的交通会有较大的改观。
  很怀念 虽然已经离开那里很多年了 可惜没有 80 90年代的照片
  @西安民工在外打工
9:46:00    还有2年,1号线就通车了。到时候纺织城的交通会有较大的改观。  -----------------------------  对~~  三桥现在都开始变了
  是道理可讲飞洒雷狗
  怀念纺织城,在南京的西安人
  旧有的纺织城旧有的生活模式被改革的大潮淹没在霸桥村中,共和国的一二三代工人为祖国建设付出毕生心血而不求得安逸的生活。他们和全国上千家纺织厂为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默默的贡献,祖国记着你们,十三亿人民记着你们。
  想想曾经呆过的纺织城,还真有点怀念呢
  只去过一次= =。还是08年,~  就记得从省体西门坐508 ~ 坐了好久好久唉 = =
  从小在纺织城长大,上学从延河厂小学到4厂中学,楼主说的一切都是我熟悉的,现在娶了西电的媳妇,住劳动路了
  楼上难道是同学?哈哈,四厂校友,99级的。
  慢慢看,明年我们单位就搬过去了。
  年少的我,总是在纺织城吊膀,基本就是一夜情。那个时节是1986年。后来因为与建国饭店的一个吧台服务员相识后,就终止了自己在纺织城的荒唐,那是1988年。再后来与军大的一个女护士谈起了恋爱。女孩家是西宁的,那时总认为西宁是蛮荒的地方,虽然女孩的父亲是西宁一个军区的师长,也有意让我去西宁发展,我还是拒绝了他们的这份好意。那是1990年。再后来,我暗恋上了中考时的一个外校的女学生,可是因为机缘不到,我们就在彼此的好感还没有明白表达出来时,相互错过了。那是1992年。后来继续是任性的胡来与浪漫!那是1995年。再后来,我认识了前妻,一个不错的很善良的女孩那是1996年,与前妻结婚是1999年,与前妻离婚是2002年。再后来我认识了现在的妻子,那是2004年。结婚是2006年。到现在,我基本是足不出户的居家好男人了。您说生活是在教我们学习还是在与我们开玩笑呢!
  作者:尚格820
回复日期: 22:37:00    从小在纺织城长大,上学从延河厂小学到4厂中学,楼主说的一切都是我熟悉的,现在娶了西电的媳妇,住劳动路了  ---------------------------------------------  这。。。。。我也是延河厂小学上的,不过中学在五厂中学上的
  因为老公在纺织城工作, 所以我和孩子从08年开始在纺织城居住.说居住环境,现在自建村(由北向南通向纺织城小学的)准备拆迁,而三厂沿街的已经拆了部分.希望纺织城能改换下容貌.关于菜价,就一个枣园留大市场,菜贩垄断,一点都不便宜,越涨越高,因为你没有其他的选则.在纺织城没有一家大型的超市,每次都要到咸宁路上的购物.虽然我们的水准较低,但是生活确实不是便利.关于医院,原来的纺织医院现在是西安市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或许我们吃了辅仁医院时代的亏(虽然看病便宜,但是医生手段不高,最终还是转到唐都医院).所谓的四厂商厦,物品不怎么样, 价格确很离谱.只能在市内或网上购物.希望她变革的干净,整洁.但 现在 看不到希望.
唯一聊以安慰的就是, 确实比较安静.能享受到安静的夜晚.    但是为什么没有人说说夏天从姜村沟垃圾场直驱而下,弥漫全城(纺织城的)垃圾恶臭呢?    甚至前两天, 10月14 15 左右,天气稍热,垃圾臭又长驱直入的杀入家中.
  纺织企业------一个原先承载起百废待兴的共和国财政半壁江山的行业,现如今有谁还想其他?纺织城就是一个缩影,向纺织城和纺织城的人们致敬。我也是纺织城人,我怀念她。
  从小在纺织城长大。  从前的纺织城是一个安宁、祥和,工人师傅姐妹们活的自在舒服有尊严的港湾。  今天却沦落成这样,类似的悲剧在全国各地也有。
  十二路终点 正义纺织公司。。。。。。。。。。
  作者:西安民工在外打工
回复日期: 15:47:00    作者:尚格820 回复日期: 22:37:00      从小在纺织城长大,上学从延河厂小学到4厂中学,楼主说的一切都是我熟悉的,现在娶了西电的媳妇,住劳动路了    ---------------------------------------------    这。。。。。我也是延河厂小学上的,不过中学在五厂中学上的  --------------------------------------------  我中学也在五厂,后来到四厂上了一年,我应该比你高几级。
  ,上周日早去办事,在纺建路菜市场吃了一顿搅团,好多年没见过这东西,吃的过瘾,感觉纺织城就像世外桃源,街道绿树成荫,人也不是很多,也需是早上的缘故,感觉那个地方很舒坦
  我谈两点、  1.看过魏振海的人都会忽视其中的一个片段,话说魏振海刚从八处逃出来不久专门前往西安东郊与另外一股黑恶势力谈判(电视剧解说词很简短的这么介绍的),说的就是纺织城当年的张铁民。要知道,那个年代西安所有的黑社会一听是魏振海,逃都来不及还敢和他面对面谈判的就只有张铁民了,实际上张当时在纺织城黑道中仅是三四号人物,可见当年纺织城的恶人有多少,话说还有现在还活着的那个一指堵枪眼的大胖等。。  2.纺织城旧城拆迁年就是前年后的事,很快将夷为平地。建议老纺织城的孩子尽快再回去看一眼吧。。一座崭新的新城将成为新的历史。
  变化不大!!哈哈!!
  每次去纺织城都有穿越回八九十年代的感觉!
  @Evita-18 23:18:00    楼上难道是同学?哈哈,四厂校友,99级的。  -----------------------------  校友 不过我是98届的 我毕业 你才上
  楼上的。我是2000高中毕业的。比我大2岁。呵呵
  纺织城的人水下好了
  @安拉之子
19:16:00    我谈两点、    1.看过魏振海的人都会忽视其中的一个片段,话说魏振海刚从八处逃出来不久专门前往西安东郊与另外一股黑恶势力谈判(电视剧解说词很简短的这么介绍的),说的就是纺织城当年的张铁民。要知道,那个年代西安所有的黑社会一听是魏振海,逃都来不及还敢和他面对面谈判的就只有张铁民了,实际上张当时在纺织城黑道中仅是三四号人物,可见当年纺织城的恶人有多少,话说还有现在还活着的那个一指堵枪眼的大胖等。。.....  -----------------------------  
接着说说,8、9十年代的纺织城可是藏龙卧虎,大胖、铁民没的说,二老肥、季连成、刘震西、海老六、白玉林、吴一坚、董永平,,,,,,(排名不分先后)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随着时间的变迁尽管有些人势力衰竭,了。但依然纺织城史上让人乐道、不可或缺的人物!
  年轻时找对象的终极目标就是纺织城“纱女”,可惜未能如愿。至今还有这个情结。人生不如意事七、八,这也算一个吧?
20:52:00    年轻时找对象的终极目标就是纺织城“纱女”,可惜未能如愿。至今还有这个情结。人生不如意事七、八,这也算一个吧?  -----------------------------  纱女,这个词儿很给力!
说到“一间楼”想起一件往事。话说1983年“一间楼”职工XXX,由于感觉领导处事不公、与同事闹矛盾、生活不如意、、、、、、,便产生了报复社会的歪主意。  
此人心里极端的阴暗、扭曲,由于其能够很容易地接触到饭菜的原材料与半成品,加之当时的管理及其不严格、到位,使其很方便并多次地将XXXXXXXXXXXXXXX(由于太过恶心及不堪出口\入耳,此处省略107字)。   久而久之其及其恶劣\龌龊\的行为终于让人发觉并告发到上级领导及公安机关。其行为之恶劣,后果之严重是本省乃至全国建国来闻所未闻\\\\\\\算了再不能说了。
纺织城的房子后有味道的    街坊
以前上学总要路过堡子村,国棉三厂,国棉五厂,水泥厂那一代,纺织城还算熟悉。
以前上学总要路过堡子村,国棉三厂,国棉五厂,水泥厂那一代,纺织城还算熟悉。
纺织城虽然乱,但我的家在那里,我爱纺织城。
谢谢schuss的图片    看到苏联楼前那新植的一拍法国梧桐树,如果苏联楼不被拆迁的话,10年后,这里又会有凉爽的树荫以及安详乘凉的老奶奶,老爷爷了。
纺织城,我在那呆了近4年,周围大街小巷都到过,不过近10年没回去啦,还真想那。  
纺织城周围包括白鹿原公交车坐了好几年,记忆最深刻的是副105路公家车(后改为15路,现在不知道还是不是15路)的一个女司机,长的很漂亮,总带着微笑,态度非常好,而且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实话,西安市公家车司机说普通话没几个,更重要的是我坐车那几年她从来不猛刹车。  
不知这位大姐(15路一个女司机)还好吗?
@迷你小百合
8:50:00    纺织城,我在那呆了近4年,周围大街小巷都到过,不过近10年没回去啦,还真想那。  纺织城周围包括白鹿原公交车坐了好几年,记忆最深刻的是副105路公家车(后改为15路,现在不知道还是不是15路)的一个女司机,长的很漂亮,总带着微笑,态度非常好,而且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实话,西安市公家车司机说普通话没几个,更重要的是我坐车那几年她从来不猛刹车。  不知这位大姐(15路一个女司机)还好吗?  -----------------------------  嗯,副105的年代,你还记得啊,当时是从红旗市场开往钟楼的吧?后面改15路,同时延长了路线。
为什么不提及纺织城的公园,  
我喜欢那里,因为从这里还能找到老西安的感觉,我喜欢这里,因为我家还在庆华厂洪庆呢,至少纺织城的公交车比较发达。  但是我怨恨灞桥,因为这里的区
导基本是白痴,什么都不做。
纺织城河南籍人口众多
导致该地区口碑不是很好  也有很大原因  和道北差不多
写的真好,估计写这篇文章的人在地方志一类的单位工作,不过先如今的纺织城已不是如此了,开始逐步拆迁改造了,但是还是留了许多的记忆,如纺织城公园,呵呵,拐的也已经4元起步了,支持下!
纺织城人顶起  
@蚂蚁喝酒2
10:02:00    我喜欢那里,因为从这里还能找到老西安的感觉,我喜欢这里,因为我家还在庆华厂洪庆呢,至少纺织城的公交车比较发达。  但是我怨恨灞桥,因为这里的区
导基本是白痴,什么都不做。  -----------------------------  额。。。。纺织城的公交线路好多年都没更新了,最新加的线路是241,再往前就是800路了,和市区比起来。这里公交只是说延点车有4趟(8,11,105,800)看起来很给力。当时延点车是为“纱女”服务而 延点的,而并不是 因为这里很繁华,客流很大。
  @坠落的隼
20:52:00  年轻时找对象的终极目标就是纺织城“纱女”,可惜未能如愿。至今还有这个情结。人生不如意事七、八,这也算一个吧?   -----------------------------  纱女,这词好美~~
  @schuss
16:38:00  纺织城的房子后有味道的    街坊  -----------------------------  特别喜欢这种旧房~~ 特别居家过日子很踏实的赶脚~~
  纺织城的过来顶起来!
  @从小想长大
21:16:00  @schuss
16:38:00  纺织城的房子后有味道的    街坊......  -----------------------------  呵呵,是啊,这样容积率的房子,现在市区哪里找啊。。。。
  @aiys-30 11:53:00  纺织城河南籍人口众多 导致该地区口碑不是很好  也有很大原因  和道北差不多  -----------------------------  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时的纺织城是全国支援大西北的杰作,上海、江浙、东北是主流。
  在纺织城待了六年,纺织城是个相对封闭和矛盾的小世界,穷人的天堂。终于受不了姜村的臭味离开了
  我也是纺织城长大的
  @幽幽草86
11:46:00  我也是纺织城长大的  -----------------------------  纺织城还是有不少人的。只不过后面西安扩大了,人口变多了,人就稀释了,很多人都离开纺织城了
  手机里翻出的两张照片,手机比较破,像素比较低,大家忍着看看...    宁静的早晨    下班路上
  去年快过年回去在纺织城正街住一小宾馆,当时是凌晨1点多,下车后饿的,吃啥都没有。好不容易熬到早上7点,出去吃早饭,遗憾的是找不到地方,只看见很多学生在等公交车,由于近10年没回去了,有一点生疏,天黑找不到地方感到莫名奇妙,后来一想我在海边7点天已经大亮,而在西安7点天还不大亮,是时差相差一个小时,没办法又走回宾馆。  8点整我又走出宾馆向北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朝南的小巷买小吃的,问了一下肉夹馍多钱?老板说3块,结果做好后给我说4块,我说你刚才不是说3块吗?老板说我刚才是说3块,但那是小的,我给你做的是大的,我都想说我要的是小的,我又没要大的,但是必定多年没回去了也不在乎那一块钱,再说天真的很冷老板也不容易,谁知吃了一口原来肉一股味,直接就仍到垃圾想箱了,我在这边肉夹馍卖2块而且很好吃。  肉夹馍没吃成,向前发现一个超市,看表8:20,进去本想买一桶康师傅,不巧营业员说现在不营业,我说你们这么多人都来了咋不营业呢?一个小妹说,老板还没来,我们是必须提前到开门的。等到8:30老板还没来,没办法又转回那个卖小吃的小巷,发现有卖方便面,买了一桶回去小宾馆泡面吃。
  @Evita-20 21:28:00  手机里翻出的两张照片,手机比较破,像素比较低,大家忍着看看...    宁静的早晨    .....  -----------------------------  第一张是水泥厂派出所那后面?  第二张照片是延河社区里面吧?
  @西安民工在外打工  第一张是五厂劳动幸福社区,第二张是延河社区。
    啊,春天啦,满地的“毛毛虫”~  男生们,你小时候有没有用它做吓唬女生的“作案工具”呢?
  随意整理了几张手机里随手拍的照片,猜猜这是哪儿  纺织城终于要有华润万家、屈臣氏和肯德基了...    午后...    正午...
  @Evita-31 21:57:00  随意整理了几张手机里随手拍的照片,猜猜这是哪儿    纺织城终于要有华润万家、屈臣氏和肯德基了...    ...........  -----------------------------  房地产来纺织城开荒了。。。。。终于有点感觉了。。。  话说华润万佳进来以后,对全都是不小的冲击。
  纺织城人民顶起!   话说纺织城的老房子拆的好多
把我的童年记忆都拆得差不多了
  白楼房红屋顶 法桐和蓝天 是永远无法割舍得眷恋
  @拥抱北极熊
00:52:00  纺织城人民顶起!  话说纺织城的老房子拆的好多
把我的童年记忆都拆得差不多了  白楼房红屋顶 法桐和蓝天 是永远无法割舍得眷恋  -----------------------------  由于房产限购,纺织城的开发会慢下来。不过留下这片净土也不见得是件坏事。比城中村好多了。
    纺织城的蜕变    纺织城的蜕变    纺织城的蜕变
  我想我的家 纺织城!!!
  确。。。。 确定是乱坟岗吗
  大西安(DXA029)  我们正在努力打造大西安最具人气、最具有影响力的的微信公众平  台。这里包含一切关于大西安的咨询,其中涵盖:餐饮美食、玩具  产业、休闲娱乐、生活服务、逛街购物等优质内容。  (朋友们~!如果有好的素材,可以投稿到我们的QQ邮箱:  ,小编整理后,会在平台上和大家一起分享您  带来的精彩~!)
  纺院毕业的,在西安呆了9年!
  @飞钟山的云  离开西安是为什么?这个城市让你又爱又恨吗?
  ---_---
  @西安民工在外打工
09:32:00  @飞钟山的云  离开西安是为什么?这个城市让你又爱又恨吗?  -----------------------------  只有爱,没有恨。离开它只是为了生活!
  @admin_001
14:05:00  ---_---  -----------------------------  我爱纺织城
  我离开了21年了
  我又回到了纺织城,不想离开
  我曾经去过一次那里,印象已经模糊了。  我外公就是从国棉二厂派到湖北来的,带着一家几口在湖北扎根,然后我在几年前又去西安读书,辗转之间又回到了湖北。  很怀念在西安的时光,有我的青春,有我的情感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纺织城火车站规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