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HTC竟然上了央视一套在线直播,貌似是独家冠名什么音乐榜

HTC&10的音质,竟然很聪明!
在某个媒体朋友手上看到的工程机,借过来蹭两天,具体是谁就不提名字了,因为借的时候人家曾经面目庄重的告诫过我:最近HTC可招黑了,少说话为妙。
这于我是无所谓的,我对手机一贯抱持着既不懂又不关心的态度,之所以码字实在是因为这机器的声音有些出乎意料。
开门见山的说:是个好声音,更主要的,这是个极其聪明的好声音(最起码在这台工程机上听到的是如此)
一耳朵听上去,这个声音属于不明显偏向高频或者低频的走向(也就是大家最听腻了的一句话:三频均衡,腻归腻,的确如此且找不到更高明的形容词),各方面都中规中矩不跑偏;声场不算很大不过在手机里也已经是挺不错的开阔度和空间感级别;解析虽还不错,线条感却不是很凝聚,听器乐显得没那么扎实,甚至还有点毛糙——按说这样的素质当不得如今手机音质里的一流,也就是跟iphone6s在伯仲之间而已,可是……
可是这个泛音处理太他妈聪明了,软软的很可口的感觉,导致这机器本身素质上的一些小失真小毛刺都被小心翼翼的包裹在里面,如果不本着挑刺儿的心态,或者说不是很有听音经验的话,就不易察觉到这些精良包裹下的小问题。且这个泛音透着一种绝不过火的流行味儿,以讨耳为己任,让整个声场和每个音符都显得更加松弛跃动欢腾,空气感相当活泛儿,听流行电音什么的十分爽,NEW
AGE和大部分ACG、摇滚也演绎得颇为有意趣。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1.sinaimg.cn/large/6cf799f7gw1f446eg596uj20xc0p0q6v.jpg"
ALT="HTC&10的音质,竟然很聪明!"
TITLE="HTC&10的音质,竟然很聪明!" />
这个调调让我想起十年前mp3群雄混战的时代里三星常用的路数:与那时走“白开水”流派的ipod泾渭分明,三星那几年玩的就是带点电子味儿的泛流行调音,这条路线一方面讨耳得很,尤其在亚洲主场很对受众胃口;另一方面很能遮掩“身材缺陷”,很容易掩饰包括耳机、音源、mp3在内的一系列毛病,“包容度”很高,实际上那时候大家下的歌都是128——320的mp3格式,耳机普遍不如现在用的好有个MX500就可以出去吹牛逼了,mp3的音质当然也没有如今强大(这事儿我强调过很多次,如今很多手机的素质穿越回十年前都够把绝大部分“专业mp3”打趴下的),所以这种包容度就更容易让消费者听着喜欢,对于听泛流行居多的大陆群众来说这个效应更明显,管你是哪儿有毛病到了我这里都让你变得不难听(这种活儿思密达们还是很擅长的,一如整容业:
不管你那脸是长歪了还是麻子多,到了我这儿只要花够了银子统统有望竞选韩国小姐,至不济也给你整个网红脸,网红你都当不来的话还可以去海天盛筵)那时候三星mp3被充分肯定不只是因为品牌够大而已。
当然,这套搞法的缺陷也很明显:太严肃的音乐听不起,柴可夫斯基走上一个,本身素质不够拔尖,且电音味儿偏多乐器不够严谨真实这些软肋就暴露无遗,从纯器乐的角度来说绝不是佳选。如果你说拿手机听古典是神经病那你当我没说,我只是出于见到一个新玩意儿就会拿它试很多曲风的行为惯性,臭毛病难改啊~
另外,这货的杜比音效——等下,我先骂下杜比再接着说,在我看来杜比是个非常没节操没情怀的厂商,只要你敢给钱他就敢让你贴标,管你是十块钱的收音机还是连商标都没有的烂山寨;可是又不能否认他们的确是技术实力强悍的存在,若是愿意给你好东西的话还是挺有料的,前提是你的银子得给足给到位。于是对消费者来说贴杜比标的有可能真是好东西,也有可能特别垃圾,完全无从分辨,这点十分恶心人——总之HTC
10的杜比音效是难得一见的好玩意儿,打开之后会让整个声音的气势、活性以及你自己的肾上腺素直接提升一个等级!虽然会损失控制力和耐听性,虽然音效毕竟是外道,然而这个音效真不是胡乱搞的,最起码我愿意开着这玩意儿听一个小时以上,这已经算很难得的水平了,何况这音效还有叠加玩法。
不过也许是工程机的缘故?这东西没装本家的音乐播放软件,而是直接预装了虾米,用虾米听歌当然没什么不好,只是开关和操作杜比音效就要跳到设置里另外去搞了,略蛋疼~
依稀记得HTC横扫大街的那些年月,现如今这台机器别的方面我不说,没有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至少声音这块儿是做到了挺不错的表现。论素质的话按我的评分习惯可以跟6s一样在手机里评个大约80分吧。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3.sinaimg.cn/large/6cf799f7gw1f446elnn46j20xc0n9440.jpg"
ALT="HTC&10的音质,竟然很聪明!"
TITLE="HTC&10的音质,竟然很聪明!" />
而这并不是我觉得它有意思的理由,素质这东西你非要堆料谁都不至于做太差,HTC
10在这块儿用了什么配置我不晓得BUT我猜我不会很堆料(独立的codec有没有都两说呢~哼),因为听起来从失真和控制力、顺滑度几个方面来这不像是堆足料的东西,然而这声音是如此的让我讨厌不起来,听得人欢欣喜悦,几乎找到了听十年前的调音漂亮的Mp3的感觉,声音不像现在的很多东西一样或者一味端着架子听啥都绷着脸紧巴巴的,也不是一味的胡逼轰人胡逼失真,而是牢牢把住了“聆听愉悦度”这个出发点去尽量做文章~~人家是怎么做到的呢?其他厂牌是不是该从中受到点儿什么启发呢?
毕竟,消费者要的不多,他们要的往往只是好听,他们不管你用了什么芯片搞了什么架构,大家只是希望第一耳朵听起来好听,且听了很久还没讨厌这个声音,这才是最好的呀~
文末,回归那句老话:素质是浮云,调音是王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加载中,请稍后...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HTC安卓机9年演变史:一部手机一场梦
来源:作者:林树洽责编:远洋
如果你也曾用过HTC早期的一些手机,我想你应该还记得“quietly brilliant”这句标志性的Slogan,翻译成中文是“谦和之中见卓越”的意思。王雪红曾如此自信地说道:若未来手机厂商只剩下两家,HTC一定是其中一家。不过如今,这样的预言看似难以实现。在趋势整合、风云突变的几年里,HTC从最辉煌时平视苹果、三星,到现在身陷手机市场的边缘。这一切,仿佛就像做了一场梦,一场经历了崛起、辉煌、失利、下跌、救赎以及到最后迷失的梦。面对今天这个令人唏嘘的结局,爱范儿却忍不住去回忆当年HTC在Android阵营里的演变,以及多年来在手机行业里的那些过往。2008年:以侧滑为名,第一款Android手机就此诞生“情怀”和“经典”是粉丝对于品牌的挂念,如果说黑莓QWERTY的键盘,是黑莓粉丝心里始终忘不掉的情怀的话,那么HTC从HTC Dream(G1)时代到Desire—Z、7 Pro等机型的侧滑键盘,则是HTC老粉们心中的经典。说起来,HTC Dream既是HTC第一款Android手机,也是世界上第一款Android手机。作为开放手机联盟(OHA)的原始成员,HTC与Google合作基于Android的手机操作系统上,推出了HTC Dream,经美国运营商T-Mobile定制版也就是我们熟知的HTC G1。从美学的角度来看,HTC G1上的QWERTY键盘放到今天可能不会被现代的消费者所接受,但在当时,这是一个更合乎逻辑的智能手机解决方案。因为那时候G1没有配备没有多点触控的屏幕,小屏幕里虚拟键盘不仅容易误触,而且并不好用。2009年:Sense UI诞生,翘“下巴”成为经典若是谈到HTC的设计,外形是其一,而UI则是其二。随着HTC Hero(G3)的诞生,Sense UI也随之而来。自此HTC的大部分手机都与HTC Sense紧密整合。这个UI拥有独特设计和强大的功能,提供了Android原生系统之外的另一种选择。除了Sense的横空出世之外,HTC Hero另一个有趣的特点就是一个翘起的“下巴”,这样的经典设计也在HTC G6和Desire-V上沿用。如此高跷的下巴,不仅贴合人脸,而且使用特氟龙涂层,不仅让保持手机手感顺滑,同时还兼具抗腐蚀和耐磨等功能。(图自:feelgrafix.com)HTC Hero不得不说是HTC多年手机设计中的一个代表性产品,但它在当时的意义远不如此。按照知乎用户@Jason Hau的说法,具备多点触控功能的G3(HTC Hero),以及iPhone 3GS狠狠的打了塞班系统和WM一巴掌,让一些新潮的极客突然意识到,相对于那些应用程序少,操作复杂的「笨蛋」来说:—这TM才是智能手机。2010年:Nexus One和HTC Desire成为阵营里的标杆如果要说一年HTC重要的事情,应该莫过于为Google立下了第一代的太子—Nexus One。作为Google旗下的第一款自主品牌手机,Nexus One破天荒地取消了正面的实体物理按键,采用了全触屏的操控方式,并延续了HTC的轨迹球。(图自:GadgetMatch)1Ghz高通QSD8250处理器,512MB RAM,还有分辨率高达480×800的3.7英寸屏幕,对比起当时屏幕分辨率为320×480的iPhone 3GS,这款手机的配置实在强太多了。除了Nexus One之外,那一年另一款轰动的产品应该是HTC Desire了。Desire在硬件上维持了和Nexus One基本一致的硬件配置。如果说之前的G1到G6算是HTC在Android阵营的蓄力之作的话,那么G7(HTC Desire)才真正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并记住HTC在Android中这个品牌。这款HTC历史上的功勋机型拥有强劲的硬件性能和出色的销量,极大的提升了HTC的品牌形象,Google Android +合作厂商的模式初见成效,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推广了Google Android系统,也让HTC赚的盆满钵满。但2010年中至2010年底之前发布的手机的设计水平并不高。事实上,到了下半年HTC开始致力于研发一些小幅改版的机型,而这些手机都有Nexus One和Desire的设计元素。2011年:激进超前是那一年HTC设计的形容词到了2011年,HTC已经将自己定位为业界领先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了。在这一年里,HTC依然保持其Desire设计语言,因为那一年发布的大多数手机都延续了之前HTC的风格。从HTC Thunderbolt、Desire S到Rezound和EVO 3D,他们都保持着同样的设计特色。在风格相近的几款机型中,激进超前是那一年HTC设计的形容词,HTC EVO 3D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当时推出这样一款业界绝无仅有的裸眼3D手机,可谓是异常激进。有人甚至评价到,2011年的HTC在美国市场出货量不仅能超过三星,碾压苹果,也能够牵着用户走,决定高端是什么样的产品。这样的激进甚至还体现在收购Beats多数股权的举动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人将搭载Beats Audio的HTC音乐手机视为“音乐手机的新标准”,同时HTC也成为那个时代潮流时尚手机的代表之一。(图自:XDA Forums)与此同时,HTC还推出了Salsa和ChaCha两款Facebook手机以及一款针对女性用户设计的手机HTC Rhyme。如此大胆和激进,让HTC不跟随市场,走出了一条自己想走的路。当然,这一年也迎来了HTC Sensation系列产品,一个继Desire后彰显HTC强大研发实力的代表作之一。2012年:专注于硬件研发,HTC尝到了失败的味道而来到2012年,4年间,算上为数不多的WM系统手机,HTC一共发布了超过50部手机。在机海的轰炸下,即使有部分型号失败也是在HTC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于是,一些新的尝试又在HTC的旗舰机上展开,比如说采用聚碳酸脂作为机身材料的HTC One X,弧线形一体成型的机身设计配合聚碳酸脂的材质,打造出既有媲美金属的坚固性,但又能在兼顾轻盈的同时保持高品质的手感。(图自:Android Police)除了在聚碳酸脂上进行尝试,同期登台的HTC One S在设计上则更为标新立异。HTC One S具备当时业界创新的两项设计,再次树立手机工艺的新里程碑。一是超耐磨的陶瓷金属材质(Ceramic Metal),采用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工艺,该技术把铝质一体成形的机身变成富有陶瓷质感的水晶结构,其硬度更是阳极处理铝的5倍,因此HTC One S机身能够历久弥新。二是把阳极着色处理推升至更高境界的一项专利工艺,可以在手机表面创造出由亮至暗的渐层色泽,呈现优雅出众的美感。(图自:Android Central)不过,主打的王牌产品HTC One X并没有成功。那一年,开始讨好用户的库克推出了“比3.5寸更大屏幕”的iPhone 5。三星的设计师Wang Ji-yeon在环游世界之后从鹅卵石中得到灵感设计出了具有飞跃改变的Galaxy S3,而对比价格没有差别太大的HTC One X,显然市场更喜欢前两者。2013年:成也New One,败也New One在谈到HTC设计史上最激进的产品,不少人一定会认为是其在2013年推出的HTC One。它是全球首款全金属的智能手机,整部手机采用了精心打造的金属外壳,并且拥有干净的线条,同时相对锋利的边角也让HTC One显得干练简约。(图自:TechnoBuffalo)这款手机在2013年12月,还成为了美国知名科技媒体《商业内幕》评选“2013年度最具创新力的十大设备”之一。而后,全金属机身和背面三段式的设计开始被后来的手机效仿临摹。4年后的今天,包括一加、乐视、格力、三星等部分手机的背面,我们多少都能看到HTC One的一点影子。而在发布HTC One之前,One X的失利,已经让HTC持续6个季度利润下滑。不过,估计连HTC自己都想不到这么一款设计超前兼具美观的手机,会因为相机的问题而被同期上市的三星S4一脚踹下了山崖。在当时,无论HTC将自家Ultrapixel摄像头解读得多么厉害,但400万像素终究没能让用户信服。毕竟用户不懂,他们只知道400万的摄像头所拍摄的图片放大之后会模糊。而即便是三星S4的1300万摄像头表现再怎么一般,至少在第一印象上让用户踏实。(图自:AnandTech)在2013年余下的时间里,HTC在One系列中推出了两款手机–HTC One mini和One Max。而正如他们的名字所暗示的,它们只是HTC One的尺寸变体,同时HTC One Max亦成为了HTC的第一款配有指纹识别的Android手机。不仅因为相机这一问题,HTC One的创新设计所带来的还有供应链方面的问题,作为一款全金属外壳的手机,它的工艺难度比iPhone 5还要高。HTC One需要通过CNC对原料进行打磨、钻孔、切削等一系列复杂工序,整个过程要进行程序和刀具的切换,是整个金属外壳耗时最长、难度最大、最繁琐的阶段。(图自:digitaltrends)如此高的加工难度与代工厂的水平形成了矛盾,New One的工艺质量根本不能得到保证,就算已经毁掉了大量残次品,可是市面上依然存在缝隙处能够塞进纸片的New One。一时之间,产品的问题、营销的乏力、渠道的缺失、核心技术专利被诉、公司内乱,促使HTC开始在持续的下滑的过程中慢慢跌进谷底。成也New One,败也New One。从One X到New One才短短两年,HTC在Android的主导地位已经全盘失守。2014年:连续失利后,终在新机上看到希望在经历了One X到New One连续两款表现不佳的产品后,这一年HTC将希望寄托在了HTC One M8身上。随之而来的HTC One M8更像是一款升级版的HTC One,它在延续一体化全金属机身的同时,将HTC One身上厚重硬朗的设计磨砺得更顺滑,更加圆润贴合握持的机身,突出了HTC优秀的工业设计。而上一代饱受诟病的400万像素摄像头也被升级成双摄像头,一颗依旧400万像素的UltraPixel摄像头和一颗200万像素的景深摄像头。这也让HTC One M8成为全球首款具备景深双镜头的智能手机。费劲心思打磨的M8可以说近乎完美,这次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M8使得HTC再次实现盈利。(图自:Android Central)在HTC公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财报中,HTC扭亏为盈,利润达到了9200万美元。此外,22亿美元的销售额也近乎等同于HTC去年全年的销售额。这次除了有HTC M8的功劳之外,也还离不开Desire 816的助攻。正是它以不高的价格做出一款综合体验都不俗的手机,让其成功地切入定价2000元以上的手机市场。根据市调机构的数据,HTC Desire 816成为2014年4月份大陆市场同价位机型当中的销量冠军。2015年:不按照套路出牌,反而赢得市场却饱受争议尽管M8和Desire 816让HTC在2014年重新尝到了不少甜头,但当时三星和苹果依然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而LG、华为和摩托罗拉等一些厂商也在努力,HTC需要在今年再次推出一剂强心剂。于是,一脉相承的One系列迎来了M9,它是One系列第三次迭代的产品。与之前两款前作相比,HTC One M9更加注重细节。整体的设计,相较于M7和M8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一次,HTC没有在M9身上得到当时M8那样的赞誉,有些人甚至认为M9的设计是退步的表现。而除了外观没有太多变化,HTC这次也将后置的400万像素UltraPixel摄像头移到了正面,并在后置摄像头上用上了常规的2000万像素摄像头。并利用屏幕搭配手机套,带来了一种dot view的智能保护套,具备像素化的提醒功能。但是在三星Galaxy S6 edge面前,HTC M9的这些亮点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而S6 edge清爽独特的设计以及优秀的拍照效果,更受市场的关注。与此同时,M9逐渐失去了之前M7和M8的影响力。直到2015年底,当HTC One A9发布时,我们再次看到HTC在设计上的重大转变,而A9也因为外形与iPhone相似而饱受争议。当时,有网友调侃iPhone 6s将摄像头移至中间,抹去背面的Logo,就是HTC One A9。事实上,A9可以说是HTC从自己决定高端是什么样的产品到开始迎合大众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在A9身上,你已经看不到太多HTC的设计元素。无论是像极了iPhone 6s的外形设计,还是正面指纹识别,都让A9成为HTC众多机型中最特别的一款手机。(图自:Gizmodo)不过,这款饱受争议的手机终究还是给HTC带来了回报。据HTC给出的公告显示,2015年11月份,其合并营收新台币102.9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0.1478亿),环比增长15%,为近半年高峰,但同比下降39%。HTC强调,增长主要是受惠于HTC One A9等机型开始大量出货。2016年:低迷失落、找不到方向虽然HTC A9的另类策略让HTC迎来了短暂的春天,但纵观最近几年HTC在手机也业务上并不乐观,其市场份额在逐渐缩小。一是在与小米、OPPO、vivo等厂商在中国市场抗衡落个下风,二是在高端市场又争不过苹果、三星。而HTC 10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HTC 10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系列之前的旗舰产品,以及去年推出的A9。相比令人争议的A9,HTC 10的设计则令人耳目一新。它在机身后盖四边采用了宽边的倒角处理,看起来显得非常硬朗。而在正面,HTC 10的变化则更为明显,不仅取消了屏幕下方的HTC Logo,也去除了屏幕内的三颗虚拟导航键。取而代之的是更整洁简约的设计、Home键以及左右两颗触摸按键。HTC 10配备5.2英寸2K分辨率的屏幕,采用高通骁龙820芯片组,4GB RAM和3000mAh电池。有一个Ultrapixel的1200万像素的后置摄像头,具有光学防抖功能,并且将BoomSound已经发展成为BoomSound Hi-Fi,通过手机支持Hi-Res。除了HTC 10,去年Google发布的Pixel手机也是与HTC合作打造。尽管在成像效果上荣登DxOMark智能手机Top 1,但Google Pixel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不到1%,或许跟代孕妇HTC一样,造成这款手机销量不足预期的原因主要与渠道有关。据AFR的报道,尽管Google没有公布过Pixel手机的销量,但有分析师表示,到2016年底的时候,Pixel一共销售了55.2万台。这个销量远不如iPhone,甚至不如昙花一现的Galaxy Note7。Note7自去年8月中上市,到10月份时被召回,在这段时间内,Note7出货超过250万台。2017年:旗舰降价都救不了低迷的HTC,那HTC U 11呢?来到今年,HTC发布了新一代旗舰手机U Ultra。在这款手机上,HTC放弃了引以为傲的全金属机身,转而采用了金属中框+双面玻璃的设计,背面第一眼看起来多少有点Galaxy S6、Galaxy S7的感觉,可以在不同光线下呈现不同的光泽。该机中国行版售价5088元,美国地区不含消费税的售价为749美元(约合5168元)。然而这样一款售价高昂的旗舰机型,没有无线充电、没有耳机接口、没有防水功能、没有双摄、导航键设计不合理、采用高通骁龙821处理器、续航表现不尽人意、售价高昂,种种这些都是U Ultra遭受吐槽的原因。此外,HTC U Ultra屏幕上方还多了一块2.05英寸副屏。副屏幕的分辨率为160×1040像素。结合了通知中心与Widget的作用,提供常用App整理、重要信息、常用联络人、天气通知,以及音乐播放的控制钮。不过,这款年初发布的旗舰新机U Ultra在经历过一段聚光灯般的关注后,就再也没有太多焦点。罕见地出现售价暴跌,比如国行从5088元跌入4000出头,国外的身价也是直接八折。按照Wave7的统计,HTC如今在美国的份额只有2.3%,排名落后于iPhone(44%)、三星Galaxy(28%)、LG(10%)和Moto(4%),而运营商方面,T-Mobile、AT&T已经不卖它的手机,Sprint销售比仅2%、Verizon仅1%。这其中的感觉似乎是HTC在多花了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依旧只做出来一款几乎是全面处于下风的产品。而除了U Ultra之外,在2017年余下的时间里,据上周HTC发布HTC U 11的首段预热视频,确认这款新机将于5月16日正式发布,而外媒MySmartPrice分享了HTC U 11的规格信息。据悉,它或将配备5.5英寸2K显示屏,高通骁龙835处理器,1600万像素前置镜头和1200万像素主摄像头,最高6GB RAM+128GB ROM的存储组合,以及支持IP57级防水等功能,并能够借助Edge Sensors实现边缘压感触控技术。配置看起来是蛮接地气的,只不过能不能重新赢回这个日渐衰落的品牌口碑,就要看市场的表现了。这不但是HTC的倒塌,还是一个时代的倒塌。在花了这么短时间内看完HTC在Android阵营里的9年演变史,相信你或许跟我一样,内心会有些触动。就像知乎网友@Jason Hau的说法一样,彼时蜜糖,此时砒霜。许多曾经让HTC茁壮成长的元素,后来却成了HTC前进的绊脚石。比如著名的「机海战术」,曾经网罗大众的策略却在后来让HTC深陷复杂产品线的泥沼。比如曾经帮助HTC直冲云霄的运营商,在后来却转投能为自己带来更大利润的合作商。比如迎来众多好评的New One,却将HTC自己搞的伤痕累累。如果说苹果在诞生之初就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好行程的机灵鬼的话,那么HTC则只能算是一个走一步算一步的老实人。而这个专注于硬件研发的老实人在云端服务、内容提供、移动游戏上去从没有过布局。反观HTC的对手们:苹果一直都是软硬件一手包办,iTunes和App Store让全世界的硬件商看着流口水;而中国的新兴势力小米作为一家手机公司更是出格,已经开始思考着如何控制用户家里的冰箱电灯等家具这种问题…(图自:ETF Daily News)但仔细想想,经历了崛起、辉煌、失利、下跌、救赎以及到最后迷失的不只有HTC,还有诺基亚、摩托罗拉、LG等厂商。这些昔日的王者到底怎么了?其实他们一直都没变。在这个时代变了的战场里。当出现了在某个层面高一个维度的对手时,他们会硬生生重塑这个世界的玩法与规则,而看不懂这一切的选手只能被挤出局。这不但是HTC的倒塌,还是一个时代的倒塌。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没落的HTC - iDoNews
> 没落的HTC
已经离世的王永庆有着经营之神的美誉,而他的女儿,同样也是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她就是HTC的董事长兼CEO。不久之前,HTC发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根据财报显示,这家公司已经连续九个季度亏损。曾经市场上的领跑者如今却连年亏损,
在这风云变幻的硬件市场里,HTC到底经历了什么?曾经的王者为何没落?商业领域有一个名词叫先发优势,就是企业通过前瞻性的判断抢先进入了某一领域,在这一领域占据优势。就像王雪红的HTC,他们非常有先见的发现智能手机这个市场,并一度在这个市场上取得领先。在2011年度,HTC创造了4600多亿台币营收,那时的HTC无比辉煌。HTC的确抢占了先机。但是随着小米、华为以更有性价比的千元机市场不断发力,以及两大巨头苹果和三星在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以及众多企业进入智能手机这一市场。这一切都让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只能用惨烈来形容,HTC就是在如此高强度的竞争中逐渐从王者的位置走下来。搜索过去的新闻我们就会发现,王雪红在过去的一两年中,经常会向股东们道歉。在2015年里,HTC还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5%,当时王雪红表示,HTC正在积极地发展智能手机领域以外的多元化领域,因此需要更富有活力和弹性的团队,新的运营规划将更明确各部门的目标和客户的要求,并希望借此来扭转颓势。在今年3月份,HTC对外宣称要出售自己的工厂,外界对此议论纷纷。当时王雪红就做出了回应,在声明中,王雪红说,日前HTC发布公告声称董事会会通过出售上海的手机制造工厂,请大家不要担心,现在HTC的手机生产线集中在台湾桃园,这次出售上海的制造工厂,不仅能集中生产,还能够提升效率。这样的安排不会对现有手机业务的组织架构和人事安排造成任何影响。同时,他们说,市场的大潮、企业的兴衰是任何公司都难以回避的问题,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HTC该怎么办?在失去智能手机王者地位的那几年,HTC如何为自己规划未来呢?答案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VR上,这些年跟HTC相关的新闻很多都跟VR有关。王雪红也不遗余力的在宣传,这个新的品牌叫做HTC vive。在2015年王雪红接受专访时表示:HTC是世界上第一个智能手机厂商,带领世界潮流,目前也有望在VR领域延续这一潮流。未来十年,VR是很大突破,商机不可限量。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上,王雪红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在往后十年,VR将会变成一万亿美元的产业,非常值得大家的关注。而同时媒体唱衰HTC时,王雪红也表示这个品牌永远不会消失,会长期经营深入布局,持续推出新产品,保护智能手机和VR的未来布局。在今年6月份的股东会议上,由于HTC连年亏损,不断出现小股东跑路的现象,会议开了将近六个小时才结束。不过在那次会议上,王雪红表示,HTC在vive平台和装置设施方面投资将近30亿元。根据投资公司IDC统计,vive是最多的VR内容开发商的支持平台,王雪红相信vive正走在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她说,我已经在这个职位上呆了两年,整改了很多地方,希望第三年能让大家更加满意。在快速变化的手机市场上,HTC经历过领先,也经历过被超越。但王雪红说,他自己不惧怕失败,任何时候我都可以从头再来。至少到目前来说,HTC还没有完全放弃手机市场,并且大力进军VR市场,而VR确实是包括三星和Facebook在内的大企业都很看好VR未来的爆发力。有人说,王雪红是豪赌VR,不过她自己不这么认为,她说,她自己从来不赌,虚拟现实未来会成为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大市场,VR领域的垄断市场将在两年以后到来。确实,市场的选择关乎企业的命运,必须要有胜算。所以王雪红说自己从来不赌,对企业家来说的确是一个正确的表达方式。手机的式微HTC从HTCone之后就一直在闭门造车,被市场诟病的设计,HTC则一直保持着。手机的整体设计上又似乎有些摇摆不定,操作系统在大陆的本地化和个性化也做得不好。旗舰机虽然有旗舰级的配置,但是除了堆料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特点和亮点可言。而后起之秀,小米、华为以及OPPO、vivo,以及中高端市场的三星、苹果都在不断取得进步,强化自己产品的特点,以便于提高产品的辨识度及知名度。这样一来,消费者逐渐就会放弃HTC转而去购买其他的手机品牌。HTC手机市场的份额从疯狂下降,从2011年全球市场份额一度占到9%到如今跌出前十,市场份额仅占到0.68%。这与曾经的诺基亚又何其相似。一句题外话,现在的魅族和HTC差不多,本来是小而美的品牌,现在却成为了毫不起眼的一粒尘埃。要想生存,就得学会去迎合用户的想法,而不是让用户来迎合你的想法。作者:朱逻记 | 来源:iDoNews专栏
正在加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视一套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