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对增速放缓的世界经济年均增速会起到什么作用

“ 一带一路”国家政策的战略价值_网易新闻
“ 一带一路”国家政策的战略价值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 一带一路”国家政策的战略价值)
三年来,“一带一路”战略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开创了沿线国家务实合作的新格局,从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丰盛的合作成果。“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的重大创新,其价值远远超越了国界,将对世界和平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一带一路”的内涵“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一个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从内涵上看,古丝绸之路主要是商旅文化之路,呈线状发展,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不局限于单一线路的延伸,它是由横跨欧亚大陆的铁路、公路、航空、海上运输、油气管道、输电线路和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体网络,并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集聚、结构优化升级和创造就业,促进沿线各国经济互通互融,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带。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涵盖东南亚经济整合、涵盖东北亚经济整合,并最终融合在一起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和丝绸之路战略形成一个海上、陆地的闭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传统的区域合作模式的区别在于,传统的区域合作是通过建立互惠的贸易和投资安排,确立统一的关税政策,然后建立超国家的机构来实现深入的合作。而丝路经济带不是“紧密型一体化合作组织”,不会打破现有的区域制度安排。是以战略协调、政策沟通为主的高度灵活、富有弹性的方式,所依靠的是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联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五大支柱。“
一带一路”国家政策的战略价值——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为国内的改革发展创造前提条件。针对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提出了重返亚洲,战略重心东移,提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等区域协作安排。中国要做好周边外交就要营造一个更好的外部环境来为国内的改革发展创造前提条件,中国需要设计自己的“再平衡”战略。2014年中国以打造“两廊两路”(中巴经济走廊、中孟缅印经济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架构的周边外交战略已初见雏形。——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有助于联手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分子“三股势力”,巩固国防和维护边疆稳定。同时,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能源进口国,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 58%,加强能源领域的合作对中国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对外开放。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以后,已经向全世界充分开放,对世界资源、市场的依存度不断提高,最著名的16条黄金水道都在西方国家手里。近年来,东南海域的运输通道纷争不断,西北丝绸之路,成了我国走向世界的安全通道战略选择。——有利于改善国内发展的不平衡。中国实施西部大开近三十年,四万亿的投资,并没有完全解决东西部差距问题。虽有国家的政策因素在主导,但没有开放国际因素支撑。打开西部之门,西部的发展就具备了国际、国内两个因素,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应该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战略性的升级版。在新形势下,要改变以往过于依赖美日韩及东盟市场的被动局面,中国急需完善沿海开放与向西开放、沿边开放与向西开放相适应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东西部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景预测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已经成为全国新一轮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瑞士《一瞥报》评论道,“一带一路”将延伸到东南亚,这或许可以形成“新的亚洲安全观”,有利于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在经贸互利的过程中化解岛屿争端问题;美国“市场观察网”报道称,中国为“一带一路”所付出的努力,实际是以不断增长的国力重塑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和安全秩序,改变了必须在美国和西方主导的国际环境中做事的现状。这些评论前瞻了欧亚经济时代的来临,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从人文角度看,综观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往,基本上都是在保持本土文化根基的前提下引进外来文化,通过对外来文化的扬弃,实现本土化转型,从而使自身的文化更加完善,更加有力。在这一基础上,中华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欧洲文明等人类主要文明体系之间得以相互接触,相互依托,但互不压制,互不取代,彼此尊重,彼此借鉴。人类文明在并立中会通,在彼此呼应中共荣,呈现出存异并弘的文化生态和多姿多彩的发展取向。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同时,保持政治多极化与各民族平等共荣、和平发展的期望必然呼唤一个文化多元化时代的真正降临。从开发的前景看, 丝绸之路经济带目前虽然还不是世界上最富庶的长廊, 环境的恶化, 一些地区的动荡不安, 资金的困难, 市场不太发达等问题都存在, 但是这是地球上大有希望的开发地带, 将会是二十一世纪开发的热点区。(作者系西安报业传媒集团特聘专家、省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原标题:“ 一带一路”国家政策的战略价值)
本文来源:西安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苹果/安卓/wp
积分 25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31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设置帖子权限,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千斤顶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610 天连续签到: 81 天[LV.9]以坛为家II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先生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十三届年会上发表演讲<font color="#15-04-26 09:35:40 来源: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作者:
<font color="#15年4月26-27日,由商务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和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俱乐部主办的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十三届年会在北京举办,年会主题为:开放型经济新驱动与新平衡。
& &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中国进出口年会2015暨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俱乐部年会,这次年会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外进出口开局不是太有利,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召开的,很有现实意义。&&
& & 会议主办方要求我就一带一路战略下企业走出去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谈一点看法,最近几个月我都在中央党校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修班,刚从教育部干部学院和红旗渠干部学院回来,满脑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性教育,没有完全转过来。所以,稍微考虑了一下,讲几点初步的感受供我们从事进出口贸易,特别是企业家同志们参考。&&
& & 大家知道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具有全球深远影响和重大战略意义的宏伟构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必然产生深邃的影响。一带一路的战略十分宏大,但是一带一路的实施主体,特别是走出去的主体,毫无疑问是我们的广大企业。&&
& & 企业的产业和积极推动是顺利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所以我这里首先强调的是我们的企业要仅仅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走出去的主体作用,努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推动者。&&
& & 就此我觉得至少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 一、调整和完善走出去的思路和战略布局,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许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发展战略。我这边的数字大家也知道,目前是截止到2013年底国内有1.53万家企业在境外投资,2.54在境外设立机构,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特别值得重视的是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吸引的外资,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外资输出大国。&&
& & 这一段介绍是作为基本国策,企业无论从落实国家的战略还是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在积极的走出去。现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特别是经过实施阶段,它也是标志着我国走出去和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或者新一轮国际化经营的阶段。&&
& & 作为企业虽然过去都有发展对外战略,有国际化经营的战略。但是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应该调整和修改我们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实际上这些年我们中央国有大型企业在一带一路上积极开拓市场,寻找合作项目,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像中国交通作用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设立了40多个机构,在重大项目上取得突破和早期收获。&&
& & 但是面临新的一带一路战略,他们也在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企业对外战略,也就是说把战略的落脚点和侧重点更多的集中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上,使企业的对外战略,走出去战略更好的与国家的对外发展战略相融合,相衔接。&&
& & 大家知道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推进一带一路规划的重要方面,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和产业对接将成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工作。推动我国装备走出去是一带一路规划的重点内容,企业要调整和完善走出去的战略,不仅是把走出去的重点更多侧重于放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且要根据一带一路,政府和国家制定的这些重点和重点内容来进行战略布局。&&
& & 作为以往对外开放和合作不同的是一带一路不仅涉及国家众多,投资规模巨大,而且政府间合作和规划细则更加注重。企业要成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要在政府的指导下将企业的战略融入国家战略使企业的对外战略更好服务于国家的战略,实施国家战略的实施和企业更好的对外战略发展。&&
& & 二、聚焦一带一路的实施重点和进程,一带一路作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强调总体共话,合作重点。推出一带一路的支点国家,建设一批标志性的项目。&&
& & 一带一路实现了沿途65个国家,这些国家面积大小,市场规模,发展阶段,投资需求,安全程度都不同。不可能同时展开,有必要在陆上和海上选择一些支撑点,作为重点发展国家。国家决定选择一些沿途国家作为一带一路的支点国家,陆上支点国家目前与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交谈,习主席和巴基斯坦总理正在交谈,以农业交通合作为重点,形成一些新的国家布局。海上支点国家目前以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洽谈,包括雅加达万能高铁等。此外,在非洲也要选择一批支点国家。&&
& & 在支点国家的同时还要选择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项目,包括巴基斯坦的中巴铁路等等。我觉得我们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在参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时,突出支点国家抓住这些标志性项目,作为企业的投资重点和投资首选。&&
& & 三、拓展走出去领域和范围,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在基础设施,在互联互通。但是对于我们广大企业来讲都蕴含着机遇,不仅仅是基础设施。&&
& & 一个是刚才李毅中提到的我们要进一步重视和推进通讯产业走出去,我国通讯产业这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有了相当的基础。所以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包括我们的通讯网。&&
& & 所以我们前不久在中央党校学习,外交部王毅部长做外交巡视报告,讲到中国和非洲国家参与了三网一化,我们讲三网中怎么不把电信网报进去?这也是很重要的。&&
& & 现在强调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到哪儿,我们信息通讯就到哪儿。所以为了保证一带一路通讯无障碍,国内相关机构对卫星研究,未来三到五年发射多个卫星,将实现全部覆盖。对国内通讯企业以及相关的零部件、制造、设计、工程施工等等都是一个机遇。&&
& & 第二个要进一步重视和推进金融企业的走出去,这里面有一个数据,比如说华为作为一个通讯制造装备企业是一个国际化企业。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覆盖和投资,作为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银行,有一个资料是仅仅在4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所以我们的企业是遍布全球了,华为在160多个过去和地区有投资,中国银行作为主要城市和国际业务的国家大银行,龙头企业,只占41个。显然说明金融企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等不能很好的适应实体企业走出去企业,也不能满足实体企业在投融资方面的更好需求,这个也是需要我们加快在海外布局。&&
& & 再一个我想强调拓展投资领域和方向,重视和推进智慧城市类产业发展。现在国内受到了很多重视,包括我现在监管的一个企业,中国冶金技术总局是中国找矿第一企业。我们现在的城市地下管网特别是老城市,三维图很好的显示出来。比如说你这个企业在这里动工,像找文物一样。所以说中石化很早的废气管道在南京,施工企业不知道下面有管道,没有很好的咨询机构就去挖了,引起了爆炸。&&
& & 四、进一步重视和推进文化企业走出去,不仅仅是互联互通。我们文化企业传播中国的精神和力量十分重要,带动我们的经济发展也很重要。比如说咱们的文化片,他们非常喜欢看。我们现在光看到了马桶盖、电饭煲中国人出去买,你没有看到美国大片和韩剧出口中国,要鼓励中国的文化企业大量走出去。现在转型升级过渡追求数量上的发展,不利于中国的转型升级和企业的效益改善。很多要转,转到文化产业也是很大的产业。而且不仅是产品走出去,也是文化走出去。&&
& & 企业在参与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的方式。尽可能采取项目进入园区的办法,对一带一路构想沿线国家都很支持。但是他们更多关心具体项目的落地,对我们中国企业来讲你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最终是要盈利,你要确保你的项目获得成功。&&
& & 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也考虑到沿线一些国家投资的环境。在参与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企业可以参照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模式依托沿线国家产业园区进行项目合作,以便于项目更好生根。&&
& & 第二个是走链条发展的模式,将资源、产业、融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
& & 第三个我想特别强调一点,我们企业走出去一定要除了打铁自身硬,你要有国际竞争力。同时,很重要的一个是实施差异化竞争作用,防止境外低成本、恶性竞争。不能简单的把国内无序竞争、低价竞争的模式,降低产品本质的方法带到一带一路上,这是对国家战略发展混灭的做法。&&
& & 我前些时间到波兰,提到了参与乌克兰和波兰的铁路建设,要让员工有活干,要有业绩。我去了以后发现很多问题是国内模式简单造成的,而且造成了很不好的国际影响。如果继续投资亏损会越来越大,很多银行承担保险,一拖再拖。外国让我们赔偿,难度很大,但是按照合同毫无疑问是赔的。我们跟他们是软硬兼施,但是作为我们企业还是要想明白。&&
& & 第四个是利用华人华侨作用,东南亚华侨占全球的68%,全球华侨资产五万亿美元,集中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东南亚,这都是我们一带一路实施的重要一些沿线国家。所以说建立华侨华商的合作,他们融入了本地,对我们文化的发展是有益的。&&
& & 第四个是企业推动一带一路过程必须确立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如果要得到其他国家的持久欢迎,必须是沿线各国得到实实在在的业绩,满足他们的需求。一带一路建设要使中国企业能够广泛参与和长期参与,也使企业从投资中得到实实在在和良好的回报。&&
& & 因此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必须建立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避免急功近利,要做真诚合作的好伙伴。需要有广阔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不能做完项目拍拍屁股就走人。要使他们感受到我们在为所在国做长远的贡献,长期做一个本地企业,真正体现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责任感和形象品牌。&&
& & 第五个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这里面我介绍两个数据,风险企业走出去都是十分重视的。据有关方面统计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五年间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有45个国家面临选举和轮替,面临政权更迭,政策转变的方向。比如说缅甸原来我管水电站项目,搁置到今天。&&
& & 第二个是沿线国家存在六种宗教,国际恐怖、宗教极端、民族分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猖獗。&&
& & 第三个数据是有关专家学者介绍的二战后大大小小发生130多场战争,70%发生在沿线国家。&&
& & 总结一下,企业在参与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前面不仅仅是大量的机遇和投资回报,也充满种种风险和挑战,面临大量不确定因素。一方面政府要为企业保驾护航,创造各方面条件。另外一方面,企业绝不能盲目,要科学分析建立严格的内部模式。要融入当地市场,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 & 虽然前面的路很困难,我们在政府领导下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我国新常态一定能够顺利的完成各项指标任务,祝这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 & 谢谢大家!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摘要:“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宏伟战略,目前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已进入实施阶段,并被列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优化"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一带一路”战略推行的经济基础及其战略意义
  摘要:“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宏伟战略,目前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已进入实施阶段,并被列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深化与西部、南部大周边地区各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一带一路”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反映了沿线国家加强多边经济合作的利益诉求。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有着深厚的经济基础和战略意义。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6/view-7001098.htm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经济基础;战略意义   众所周知历史上曾经有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这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送去了友好和文明,同时,中国也了解和吸收了世界各国的众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千百年来,各国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影响,积淀形成了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腾飞,中国在更多方面需要实施“走出去”战略,为了适应这一战略,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合称“一带一路”。   一、“一带一路”战略推行的经济基础   作为国家对外开放新时期的大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目的是实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增长,以此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和周边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更深层次说,这一战略的实施是中国自身与周边国家多种因素契合升华的结晶。中国与外部的经济关系正处于转型的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正是中国与外部的经济关系调整的自然延伸,意味着中国正在努力将自身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向相互支持的发展方向上调整。   第一,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为这一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最主要的动力。   “新常态”是对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定位,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增长速度将从过去的10%左右下降到7%左右,还有经济增长结构、增长动力都将发生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促使中国加大改革力度,解决产能过剩等的问题,扩大市场,谋求更长远的发展。同时,这一战略的进行也同我国的经济实力的提升有关系。以前,在多种外交场合,包括一些国际合作组织中,尽管中国愿意对外部尤其是周边国家的经济增长予以支持,但是限于自身的经济实力,表现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天,中国对周边经济增长的支持已经表现在了行动上,例如:中国推出500亿美元用于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前,中国在尽力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政策计划,包括中国与多个国家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的升级、中国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建立、提供对外援助计划,等等。所以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推行的一大动力。   第二,周边国家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的需求,为这一战略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周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有的在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迈进,有的在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迈进,有的在从工业化的中高级阶段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是经济处于快速增长与结构转型时期。这些国家会面临各种问题,如资金短缺、基础设施短缺、技术短缺、部分制度或政策短缺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周边国家正在通过合作以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这就为这一战略的实施开了一个国际通行证。   第三,现有的地区产业分工体系正在发生改变,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过去,东亚地区生产网络是以日本为核心建立的,如今这一网络正在朝扁平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东亚国家,如韩国和中国技术实力的提升正在打破以日本为核心的地区生产网络,使得地区产业分工等级正在朝减少的趋势发展。   第四,中国中西部地区与中亚国家有共同的经济发展趋向,为“一带”战略的实施提供经济基础。   一方面,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中亚国家在经过长期的发展后,都具备了向新的发展阶段转型的条件。部分中亚国家已经不满足于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主要是以推进本国工业化进程、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为新的增长点。比如,2012年哈萨克斯坦开始实施《国家加速工业创新发展纲要》,把农业、冶金业以及石油加工、电力、化工和制药、信息通信和交通运输、建筑业列为优先引资发展方向。其他国家也纷纷出台新的经济发展规划。中国西部省区也有类似的发展要求,它们不愿意长期成为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基地,而是要建立自己的高附加价值工业体系。简言之,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中亚国家均处于谋求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这种内在的要求有助于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中亚国家加强经济联系,为“一带”战略提供基础。   另一方面,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中亚国家的发展有中国东部地区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了,如今,有实力“援助”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这样,中亚国家就会积极谋求与中国的相互合作,以此来共享中国东部沿海发展的成果。   第五,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周边国家产业升级的需要,为“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经济基础。   首先,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周边国家早已建立产业分工关系,他们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具备了共同调整和升级产业的基础和前提。从中国和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和周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在发展经济的主观意愿方面具有一致性。   其次,中国在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有所作为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力量,有利于巩固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如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新时期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打造中国――东盟的升级版等举措正在为中国――东盟产业升级创造制度条件。同时,人民币在新加坡的成功交易有力推动金融领域的融合,为产业升级创造了资金条件。目前正在筹建的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在为亚洲国家基础设施的发展、解除产业升级的瓶颈创造环境条件。   另外,还可以利用日本、韩国等非“一路”国家的资金技术优势,将这些优势整合到“一路”战略中为我们所用。
  二、“一带一路”推行的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继承并发扬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又赋予其新时期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期待,“一带一路”战略的构建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一,有利于加强沿线各国的经济合作,促进优势互补。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梦,我们追求的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一带一路”在助推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同时,也同周边国家分享了中国发展成就和发展经验。   “一带一路”标榜的是经济合作、互利共赢,它在给我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沿线国家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增强各国经济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沿线各国普遍制定了适合自己本国国情的发展规划,与“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相结合,使得各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比如在农业方面,李克强总理提出了用中国高铁建设和泰国大米进行交换的提议,既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也促进了泰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能源方面,我国加强与西亚合作,既能够满足我国的能源需求,同时我国为西亚提供工业制成品、制造业材料和轻工业产品,满足其工业发展需要。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涉及能源、交通、农业、金融、旅游、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推动中国和沿线国家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第二,有利于沿线各国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在“一带一路”战略步入务实阶段,中国与沿线各国积极合作,逐渐消除贸易壁垒,推动各国贸易发展。中国在向沿线各国输出物美价廉、品种丰富的日用品的同时,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制造设备。并且“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属于上升期,他们在公路、铁路、建材、通讯等众多产业有着巨大需求,而这些恰好是中国产能丰富、技术领先的优势产业,因此,中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对这些地区的贸易和投资,更重要的是,作为中国向各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战略性平台――“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提供投融资支持。   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同时,中国抓住机遇,来解决我们产能过剩的问题,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不少基建相关行业均处于明显的产能过剩状态,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可以寻求和开发这些沿线国家的市场,比如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签署会议纪要,初步确定了涉及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能源、电力、矿业、化工等领域的63个项目清单,这将推动中国相对先进的过剩产能走出去,同时也是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的最佳选择。   第三,引领人民币进一步走出去。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沿线各国在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的同时,人民币已经成为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基础设施建设的引领,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金融平台建设的保障,人文交流纽带的加强等等都将巩固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地位,人民币在沿路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领域使用范围和使用规模将不断扩大,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第四,对于国内而言,有利于统筹东西部地区发展,平衡对外贸易格局。   过去,西部地区一直为东部地区提供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全力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逐渐东部发展起来,东西差距逐渐扩大。“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全力提升西部开放力度,为西部对外贸易和投资提供契机,扩大西部的贸易总量,从而促进西北、西南地区的经贸崛起以平衡国家对外贸易的区域格局。   第五,有利于缓解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压力。   数据统计,2014年12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为3.84万亿美元,在信用货币时代,持有过多的外汇储备对中国而言是一种负担。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将进一步走出去,将外汇储备用于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输出资本、投资实体经济这就为化解外汇储备压力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历史启发着未来,未来彰显着历史。陆、海两条“丝绸之路”,在带给我们美好回忆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一战略是中国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将造福世界,新常态下,中国和世界理应携起手来,寻求共同发展,共同迎接挑战。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实施,相信我们在为实现“中国梦”这条道路上会走得更稳更好。(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杨晨曦.“一带一路”区域能源合作中的大国因素及应对策略![J].新视野,4-128.   [2]王志民.“一带一路”战略的地缘经济政治分析[J].唯实,-22.   [3]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8-544.   [4]刘梦羽,钟磊.“一带一路”战略让民企大有作为[J].中国报道,-43.   [5]赵江林.“一带一路”战略如何落地[J].中国经济报告,-98.   [6]黄卫平,黄剑.“一带一路”战略下人民币如何“走出去”[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39.   [7]陈玉荣,蒋宇晨.“一带一路”:中国外交理念的传递[J].当代世界,-17.   [8]李世泽.“一带一路”,走活广西发展这盘棋[J].当代广西,-46.   [9]王民官.发挥区域合作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J].环渤海经济?t望,-6.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