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配置金庸主角武功排行榜的武功

关注我们:
无需注册,以下账号可直接登录!
最新专区热门专区
当前位置:
江湖风云录平民速升流武功搭配推荐详解
[] []发表:二月&&&&人气:17957&&&&时间: 16:32:25
江湖风云录平民速升流武功搭配推荐详解!在江湖风云录中,虽然武功众多,但多是需要门派贡献,对于那些平民来说,往往需要很久才能集齐各种武学。那么,有没有快速成型的武功搭配推荐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江湖风云录中看看吧!
江湖风云录平民速升流武功搭配推荐
门派贡献的速度太慢,玩的快的人以下可以快速成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主角武功:C泰山B五大夫A太上十八盘。内功:C吐纳B华山心法A太上感应决 & & & & & & & & & & & & & & & &
2、苏念雪武功:C恒山B一字电剑A五狱剑法。内功:C吐纳B浑天真气A太上感应决。 & & & & & & & & & & &
3、柳如意武功:C华山B霸王。内功:C吐纳B华山A混元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田或历武功:C玄虚B金刀或羽衣刀法。内功:C吐纳B太乙。 & &
5、胡休武功:C毒龙B大阴阳手。内功:C吐纳B毒龙心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样基本成型,最后进化形态是主角和如意太岳+紫霞。胡休寒冰掌+寒冰真气。 & & & & & & & & & & & & & & &
以上所说基本成型武功没门派华山剑任务送,玄虚刀刷怪其他自己百度获得方法。
内功一华山心法一太乙心法加上退门派400,一共800贡献。4天的量,一直刷的话上述基本配置一周可成型。
拜太乙拿书600贡献学心法退派加华山,一直读正气刷华山贡献,兑紫霞。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江湖风云录平民速升流武功搭配推荐的详细介绍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更多江湖风云录游戏攻略,尽在手心攻略《江湖风云录》手游专区!
江湖风云录手游
游戏类型角色
游戏语言中文
游戏大小54.4 MB
游戏简介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武侠RPG手游
I am a slow walker,but i never walk backwards
将本文分享到:
《江湖风云录手游》相关内容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观看噢!
江湖风云录手游攻略标签
游戏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应您的要求删除。所有的游戏都由网友上传提供。
手心网健康游戏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 Some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号-2&>&&>&&>&正文
《侠客风云传前传》全人物最佳内功配置解析
10:57:35 来源:侠客风云传前传吧 作者:暗杀3
  在《侠客风云传前传》中,人物的内功搭配非常重要,各位玩家是怎么搭配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侠客风云传前传》全人物最佳内功配置解析,一起来看看吧。
  逍遥鹏飞 - 自带,内
  小无相功 - 内10%反击,装备时免疫暴击
  九阳神功 - 内,完美替代鹏飞
  大湿婆密咒 - 2000血,四维上限+5
  九阴总纲 - 1000血,抗暴10%,抗反10%,命中10%,四维+5四维上限+5
  先天功 - 内,8根骨8根骨上限
  大湿婆配合九阴可以到80身法解锁移花,同时无论是大湿婆的巨量加血还是九阴的10%抗暴对大师兄这个T都挺实在。因为其他几个心法内力加的多,输出依然不俗。这么配心法就是腿有点短,不过并肩作战天赋的可以靠指法或者水浒三式玩移动炮台,实在要跑可以靠萧复或者逍遥御风。
  逍遥燕行 - 自带
  日月神功 - 900血700内,5暴击5反击
  九阳神功 - 内,目前版本是暴击霸体,可以配合唯我独尊无限霸体
  虎啸功 - 内
  血刀经 - 内,10臂力上限3暴击
  吸星大法 - 800内,3暴击10抗暴
  玄冥神功 - 800血500内,悟性5悟性上限5
  荆棘是输出角色,所以内功选择在血量够了之后加个吸星加输出。这里面血刀经有点尴尬,因为好像只有一本,如果你还想培养其他刀法角色的话给了荆棘其他人就没连斩了。玄冥神功可以替代血刀或者吸星,综合属性也差不多。
  龙腾豹变 - 自带
  星宿心法 - 内,隐身烫人神技
  神龙密咒 - 600血400内5暴击,配合隐匿暴击无限霸体
  九阳神功 - 内,属性太好了,谁学了都起飞
  九阴飞絮 - 内,10暴击1移动
  明玉功 - 内,3暴击3身法
  主要就是用星宿烫人,boss越厉害越是被烫的不要不要的。神龙虽然属性不好但是功体对输出加成不错,还有个无限暴击霸体的玩法,偶尔也能用上吧(然而我从来没用过)。
  峨嵋九阳功 - 自带
  正气决 - 自带,强烈要求取缔,凭什么就盼盼自带垃圾内功
  九阳神功 - 内,装备之后因为有泄劲和绵里藏针比大师兄还肉
  九阴飞絮 - 内,10暴击1移动
  龙象般若功 - 内臂力5臂力上限5,学这个就是因为属性好
  太易星辰诀 - 700血600内
  吸星大法 - 800内,3暴击10抗暴
  太易除了属性还不错之外,可以配合队友叠减攻击光环,效果也是不错的。装备九阳攻守兼备。吸星主要是配连斩的,然而打架难的地方都不在小兵上,而吸星可以用饰品替代,所以七个内功里最不关键的好像就是这个……
  飞燕功 - 自带
  金雁功 - 5闪避
  天山心法 - 5闪避
  灵飞经 - 3闪避
  这些就够了,加上盗墓笔记和燕子刺buff,心法叠满91%闪避,还不算同伴给的闪避光环。不捅屁股完全打不中。个人感觉史燕不是血高了就一定好的,有时候正好挨boss一刀残血没死跑了,就尴尬了。一刀直接被秒虽然有点残忍但不会离队。
  少林九阳功 - 自带
  易筋经 - 自带
  白首太玄经 - 内
  九阳神功 - 内,功体的额外伤害可以穿透我佛慈悲杀人
  左右互搏之术 - 500血300内10抗反
  金刚不坏体 - 内,30%抗暴
  大湿婆密咒 - 2000血,四维上限+5
  龙象般若功 - 内臂力5臂力上限5,学这个就是因为属性好
  左右互搏虽然属性加的不多,但是不动的其他内功都是神技强力内功各种加属性,不动明王棍配合左右互博效果爆炸。大湿婆、金刚和龙象是属性加的多的选择,其中龙象竞争比较激烈,另外两个里金刚因为加抗暴所以个人感觉更实用一点,不动血够多了。
  纯肉放弃左右和龙象
  九阳+骑士精神杀人输出放弃左右和大湿婆
  无限左右输出放弃金刚和大湿婆
  太易星辰诀 - 自带
  道生一 - 自带
  易筋经 - 内,四维上限+5
  九阳神功 - 内
  玄冥神功 - 800血500内,悟性5悟性上限5
  武林群侠传 - 500血300内,悟性5闪避7反击7,不错的光环
  药王神篇 - 1300血,悟性5
  武林的属性不是很好,但是功体特效还算实用。玄冥能学的人很多,相比之下武林的优势是没竞争,学满还有彩蛋剧情。看个人喜好吧,我还是喜欢用道生一。也可以两个都学不学药王,药王的回血光环道生一就有。
  冰火玄功 - 自带
  明玉功 - 自带
  东方宝典 - 自带
  九阳神功 - 内
  九阴飞絮 - 内,10暴击1移动
  吸星大法 - 800内,3暴击10抗暴
  大湿婆密咒 - 2000血,四维上限+5
  金雁功 - 500血400内,闪避5身法上限5
  自带三个强力内功,尤其冰火有暴击左右互博和叠加闪避。配上九阳九阴之后属性爆炸。最后一个可以学吸星增加输出,暴击率高也增加出左右的几率。大湿婆加血,不过说实话夜叉缺的是防御值不是血量,大湿婆还是大师兄学比较好。金雁功虽然是个二流内功,但是内力加的不少还加闪避和身法,比较配合夜叉的打法。
  顺便大湿婆这里不说一下的话我都忘了夜叉还懂佛教的东西了。真是很难想象龙王这边的天龙八部哪个是领悟了佛教典籍的。
  七弦神功 - 自带
  九阳神功 - 内
  先天功 - 内,8根骨8根骨上限
  龙象般若功 - 内臂力5臂力上限5
  太易星辰诀 - 700血600内
  清心普善咒 - 900血400内,根骨3根骨上限5
  声无哀乐论 - 800内,暴反闪3%,根骨上限5
  沧海一笑 - 500血300内,12%命中
  其实最后三个内功才是萧复“专属”的,然而这几个属性的确是不如前面的。声无哀乐有周围减攻(没试过效果),不过这个太易也有。
破庙男神方云华:
  武当九阳神功 - 自带
  梯云纵 - 自带
  葵花宝典 - 自带(不带你玩什么云华!)
  紫霞神功 - 700血1200内,爆输出神功
  九阳神功 - 内,属性太好
  龙象般若功 - 内臂力5臂力上限5
  吸星大法 - 800内,3暴击10抗暴
  其实只要有前三个内功配合天魔解体,随便学点啥都吊打全篇了。再堆紫霞九阳吸星只是享受伤害溢出的快感罢了。
  忘忧心法 - 自带
  洗髓经 - 内
  九阳神功 - 内
  华佗医典 - 600血700内5悟性上限
  药王神篇 - 1300血5悟性
  玄冥神功 - 800血500内,悟性5悟性上限5
  万物皆数 - 700内
  沈mm后期很杯具的被别的奶碾压了,又没有好的攻击技能。当然各种好内功好招式喂起来的话还是很肉很称职的。
  侠影诀 - 自带
  九阳神功 - 内
  紫霞神功 - 700血1200内
  兽王功 - 内,5抗反
  东方宝典 - 900血500内,10抗暴10抗反10命中
  天山心法 - 800血600内,5闪避
  吸星大法 - 800内,3暴击10抗暴
  真主角可以学不少不错的内功,传闻的吸星个人感觉反而排不进前六了。不过实际玩的时候哪有那么多厉害内功给所有人配齐,多个吸星非常实在。
  千仭诀 - 自带
  连山诀 - 自带
  九阳神功 - 内
  罗汉伏魔功 - 内
  血刀经 - 内,10臂力上限3暴击
  东方宝典 - 900血500内,10抗暴10抗反10命中
  虎啸功 - 内
  清心普善咒 - 900血400内,根骨3根骨上限5
  血刀经带连斩,但是千仭诀暴击霸体和各种累积也挺强的。传闻的清心普善咒算是白送的,但是属性不如前面的。讲道理的话龙墨慈悲刀法+任意加血内功就很厉害了。
  霹雳心法 - 自带
  虎啸功 - 自带
  九阳神功 - 内
  兽王功 - 内,5抗反
  血刀经 - 内,10臂力上限3暴击
  梯云纵 - 300内,5身法上限1移动
  清心普善咒 - 900血400内,根骨3根骨上限5
  腿短伤害低,四维不给力,秦mm前传待遇真是差。顺便吐槽一下你已经会虎啸了,正传去参加金刀大会是去凑热闹的吗?而且我没记错的话好像未明输了的话就是秦红殇赢的,自己学了不让别人学,强行打压刀系竞争对手。
  武当九阳玄功 - 自带
  梯云纵 - 自带
  九阳神功 - 内,传闻
  太极神功 - 内,10反击
  先天功 - 内,8根骨8根骨上限
  龙象般若功 - 内臂力5臂力上限5
  倚天屠龙功 - 700血400内5根骨
  自带传闻九阳,能学各种强力内功。无论是输出还是反伤都挺给力。
  我前面没说清楚,这里在重申一下。绝对没有那么多好内功给所有人都顶配的,不要想了。哪怕可以刷很多本的比如九阳,也完全没有必要。全队都那么强,刷的时候蛋疼打架的时候无趣。按照你自己的兴趣给最喜欢的一两个人顶配就足够了。无论是哪个人练废一点也是完全可以用的,绝对不存在哪个角色少个哪个内功就玩不下去了。甚至有些内功虽然不在最佳配置里,但是入手容易功体效果好,其实是很实用的内功。
  神剑诀 - 自带
  清心普散咒 - 自带
  少林九阳功 - 内5根骨10抗暴,传闻
  九阴真经 - 1000血10抗反10抗暴10命中5四维上限,学一个解锁四维80的四个技能
  梯云纵 - 300内1移动,连斩必备
  紫霞神功 - 700血1200内
  九阳神功 - 内,加属性
  任剑南自带大范围aoe和连斩,就是腿短没吸星。我用的时候都是放俩aoe就完成任务的,完全体培养不是很懂。
  灵飞经 - 自带
  沧海一笑 - 自带
  清心普散咒 - 自带
  吸星大法 - 800内,3暴击10抗暴
  九阴飞絮 - 内,10暴击1移动
  明玉功 - 内,3暴击3身法
  九阳神功 - 内
  有凌波微步根本不用考虑生存,学内功无脑堆内力和暴击就行了。其实大部分内功加的内力都差不多,讲究不大。
《侠客风云传前传》武功秘籍大全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
责任编辑:向南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用手机访问
扫一扫,手机浏览
相关攻略:
游戏制作:河洛工作室
游戏发行:河洛工作室
游戏平台:PC
上市时间:
单机游戏下载
综合热点资讯类型:大小:19.5MB游戏下载排行榜游戏推荐游戏攻略江湖风云录武功怎么搭配 各角色武功通用搭配分享时间:各角色武功怎么搭配,估计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快来看看。江湖风云录平民速升流武功搭配推荐门派贡献的速度太慢,玩的快的人以下可以快速成型:1、主角武功:C泰山B五大夫A太上十八盘。内功:C吐纳B华山心法A太上感应决2、苏念雪武功:C恒山B一字电剑A五狱剑法。内功:C吐纳B浑天真气A太上感应决。3、柳如意武功:C华山B霸王。内功:C吐纳B华山A混元功。4、田或历武功:C玄虚B金刀或羽衣刀法。内功:C吐纳B太乙。5、胡休武功:C毒龙B大阴阳手。内功:C吐纳B毒龙心法。这样基本成型,最后进化形态是主角和如意太岳 紫霞。胡休寒冰掌 寒冰真气。以上所说基本成型武功没门派华山剑任务送,玄虚刀刷怪其他自己百度获得方法。内功一华山心法一太乙心法加上退门派400,一共800贡献。4天的量,一直刷的话上述基本配置一周可成型。拜太乙拿书600贡献学心法退派加华山,一直读正气刷华山贡献,兑紫霞。  序  从中学的时候就很喜欢读武侠小说,从设定的完整性和严谨性上来说,个人认为金庸的武侠是最好的也是影响力最广的。后来很多小说的世界观设定多受到金庸的影响。所以我心中对“武侠世界”这个概念里的很多“规则”的理解,多来自于金庸的几部长篇——天龙、双雕、倚天、笑傲(当然,我要先承认我对这几部是偏爱的)。  经常看到仗剑的跨书武评帖里,为了捧一本书的人物或者整体水平,踩另一本书,觉得很难接受。即使同一本书内比较战斗力,常常出现绝顶高手战斗力是末等水平的几百上千倍之多。一个武功高手远远强于普通人是事实,但是练武毕竟不是超级赛亚人变身。二流和三流、一流和二流、绝顶和一流之间的能力如果是倍数的差距,就会导致绝顶和普通人的差距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大侠也是人,毕竟不是超人。如果以武侠RPG游戏的概念,一个练了40年武功的少林和尚,和一个没练过武功的人,难道就是40级和1级的差距?  玩过不少武侠游戏,现在自己也在IT行业工作(和游戏业无关),一直以来有个梦,想把武侠里的概念具体量化,在我的理解中,双雕五绝、天龙四绝、倚天二张、东方不败,这些高手应该如同格斗游戏中的可选角色,虽然实力不一定绝对平衡,但也不会差距过于悬殊,不同角色有不同的定位和特点、术业有专攻而已。  假如武侠世界是网游,而同一部书里不同档次的人物代表了不同等级的水平,等级和修炼进境之间总该有个相对平衡性。别人辛辛苦苦几十年才练到60级,天才张三丰练到100级也花了100年,难道张无忌出道没几年就快90级了?东方不败天资绝伦,加上自宫战斗力95,令狐冲在思过崖学一套独孤九剑就能到50多?青城派的无名小人物苦练松风剑法一辈子还是战斗力只有5?萧战神、郭巨侠,学了降龙掌纵横天下,同样是丐帮帮主的史火龙,学了这个技能居然用不了,还把自己搞残了……思路正常的人如果发现自己未来练武生涯是这样,早就扔下一句“让那帮开挂的自己HIGH去吧,爷不奉陪了”。既然在那个世界观下,还是不断有年轻人去习武,至少说明习武的最终成就和习武努力程度还是有强相关性的。  因为是第一次来仗剑发帖,有点小激动,前面说了那么多自己的想法,还是尽快进入正题好了。假如我们要完整描述一个武功高手的能力和属性,仅靠一个战斗力数值是不够的。而内功、外功、身法、资质等名词的定义太过模糊,很难去界定。所以我打算用从下面这些角度来逐步说明我的构思——攻击、防御、速度、体力、内力(为了方便理解,先使用传统RPG的名词,后文会完整说明各方面概念)、内功与工龄、招式与武理水平、人物和武功的相性。  文中的概念设定主要是基于我自己对武侠世界观的理解,很多并没什么数据支撑,只是为了合理化某种现象,而提出的简化推算和设定方法。欢迎大家提出指正意见,但请不要过于纠结细节,如果哪位有更好的描述模型我也很乐于接受。
楼主发言:12次 发图:0张 | 更多
  1、关于攻击  我们都知道一个武功高强的人,无论是赤手空拳还是拿着兵器,输出的攻击力都远超是不会武功的普通人的,而高手和低手也是差距很大。那么这种破坏力怎么去量化呢?  一个普通人,拿着菜刀肯定比赤手空拳的时候攻击力高,而一个壮汉无论是否有武器,肯定比一个小孩的攻击力高。一个剑客(比如令狐冲)即使失去内力,依然可以和有一定内力的人对抗,甚至杀死对方。而同一个人,使用同样的招式,在有无内力的状态下、或者内力突飞猛进前后,造成的攻击力效果是明显不同的。  这说明一个武者的攻击效果分为物理伤害和内力伤害。  一个内力高手全力输出的时候,可以劈桌断树、开碑裂石,但对另一个高手打上数掌都不一定能重伤对方(因为不管是石头还是木头,是不会“运起内力”抵挡攻击的)。一个有内力的人,一般不会被没有武功的人赤手空拳打死,但常常会被没有武功的人用武器杀死(比如陈玄风)。  这说明和现实世界一样,武器能够大大提升物理伤害,而内力的防御性只能抵消由内力造成的伤害效果。  【定义】一个没有内力的人使用某种武器(包括拳掌)所能发挥的最强效果,称为【基本攻击力】。基本攻击力与使用者自己的身体条件直接相关,也和武器质量的直接相关,比如倚天剑肯定比菜刀攻击力高很多。  杨过和金轮决战的时候曾经后悔自己没有带玄铁重剑,而无法发挥出最强的攻击能力,这说明内力提供的伤害并不是无限附加的,而是和武器所能承载的上限有关。否则你的内力还没打出去,就先把自己的武器震断了。  只有一种武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四肢——拳、掌、腿。但是我们知道即使郭靖内力不如裘千仞,但使用降龙十八掌攻击力却不输老裘。原因是降龙十八掌比铁掌“高明”。假如老裘也会降龙十八掌,想必当时的郭靖会落下风,这说明老裘的实力发挥被自身的武功限制住了。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好武功的高明在于可负载的内力伤害上限更高。  因此当双方的内力还不强的时候,武功本身的差距并不明显,只有当使用者的攻击能力超过了武功招式能够附加的上限,即双方能发挥的攻击力都很难再提升时,伤害上限高的一方优势就会明显体现出来。  综合以上观点:  对不会武功或内力很差的人,提升攻击能力最快的方法是找把好武器。  对内功有一定基础的人,普通武功能附加的内力伤害上限成了进一步提升的瓶颈,所以学到更高明的武功是这类人的目标(比如说,抢剑谱?)  对内功大成的人,当他内力能发挥的伤害已经超过一般的优质武器能负载的上限时(神兵利刃除外),用不用武器对他而言意义已经不大,甚至更倾向于使用高级的拳掌功夫(比如洪七公会打狗棒但更常用降龙掌,用打狗棒时他的攻击力并没有明显提升,只是招式变化上更加巧妙)。
  2、关于防御  上一篇中已经提到,内力在防御上的体现只能抵消由内力提供的攻击效果,因此虽然在内力高手遍地走的世界里,防具也是有存在的意义的——防具可以抵御武器的基本攻击力。但对于倚天剑、屠龙刀这样的神兵利刃防具几乎无效,所以在实战中的威慑效果惊人。  但面对高手,比起基本防御力,更需要提升对内力伤害的防御能力。在常见的攻防战中,内力相当的两人往往交手很久也分不出胜负,而内力相差悬殊的两人往往能够几招秒杀。当面对敌方的拳掌来袭,高手们更倾向于采用对掌来防御而不是硬吃一掌。因此,假定在一般情况下(有意识运功抵挡),内力所能抵消伤害上限略小于同等内力用于输出造成的伤害(假设为80%)。  有些防御型和被动型的武功,则能够提供更强的护体效果,比如横练的外功金钟罩铁布衫(或铜尸铁尸的硬功)、空见的“金刚不坏体”或者扫地僧的“气墙”。  从实际效果看,当基本防御力(包括护具提供的,和横练外功附加的)超过基本攻击力的时候,溢出的防御是可以抵消内力的伤害的。【基本防御力】的实际效果相当于这样描述——减少对方造成的最终伤害XXX点。  而防御型的内功则可以发挥超过正常防御水平的效果,从谢逊用七伤拳打不动运功防御的空见来看,效果大致相当于自动对掌(假如防御型武功的输出效果超过一个人的攻击型武功,那他直接全身开防御模式撞人不是更猛吗?因此防御模式的发挥上限相当于该人的攻击模式掌力的上限,)。因为空见的内力高过谢逊,所以谢逊无法破防造成伤害。  防御型内功又分有反震效果和没有反震效果两类。  无反震的情况下,内力对于防御的实际效果相当于这样描述——为自身附加一个内力伤害吸收盾,可吸收的伤害相当于自身攻击力的X%。  有反震的情况下,则相当于——为自身附加一个内力伤害吸收盾,可吸收的伤害相当于自身攻击力的X%,当对方的攻击伤害低于吸收盾的伤害上限时,将溢出的伤害反给对方。  对于攻击方的内力伤害明显高于防御方的防御能力时,溢出的攻击效果就明显表现出来。一个高手秒杀一个低手并不需要比他强几倍,只需要他输出的“攻击效果”减去“对方的防御效果”超过对方“一次可以承受的伤害”就可以了。因为当攻防差距过大时,只要中了对方一次攻击(或者两三招组合攻击)就会失去反抗的能力,最终体现在实战中就变成了被对手轻易秒杀。
  3、关于速度  武侠小说中常常出现描写对方“出手如电”、“身如鬼魅”等描写,而且往往是出现在实力差距过大的情况下。是不是一流高手都比二流高手速度快呢?显然不一定如此。  对杨铁心来说,丘处机就可以称得上“出手如电”、“身如鬼魅”了,但对丘处机来说,黄药师才是“出手如电”、“身如鬼魅”。我想所谓的身法速度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假如杨铁心的身法如果是10,丘处机就是20,黄药师就是40吗?肯定不能这样理解,这样的话武侠世界里高手都是闪电侠了。韦一笑以轻功著称,可以轻易戏耍赵敏,但对上同级别的高手没有人因为他轻功绝顶就觉得他“出手如电”。  我的观点是,速度的描写其实是一种相当主观的概念,实际的效果体现为命中和回避。当对手攻击自己时,命中率奇高、自己怎样都躲不开,就会感觉对方“出手如电”。当自己攻击对手时,对方回避率奇高、自己怎样都打不中,就会感觉对方“身如鬼魅”。  这样我们就能避免陷入到“绝对速度”的怪圈,也比较容易去解释为什么主角们学了高明的武功招式或者内功,遇到原本“出手如电”的敌人就突然游刃有余了,其实不是主角的绝对速度提高了,而是和对方在命中和回避上的差距拉近或者持平甚至逆转了。  当然,轻功水平在小范围内的辗转腾挪技巧上还是有很好的作用的,这通常反映在对自己回避率的增加上。命中、回避率不完全由轻功水平决定,实际上武功本身的变化复杂程度往往也增加不少。比如灵蛇拳和打狗棒法这样的武功就有很高的命中加成效果,凌波微步则有很高的回避加成效果。  实战中,同一个人用同样的武功,打低手可能招招命中,打高手可能一招都打不中。因此我们假设命中和回避之间是减法关系。  比如一个命中值(包括由身法体现的命中和所用武功附加的命中)为200的人,打回避值100的人则体现为招招命中,打回避值150的人,只有一半可能打中,打回避200的人则一招都打不中。  而在长跑上,轻功的优势似乎并不太明显,比如射雕五绝、萧峰段誉、张无忌韦一笑都比过长跑,以身法见长的人并没有明显甩开以内力见长的人,这说明轻功的优势效果更直接体现在短距离爆发力的提升上。  而对于轻功的本质和内力对于长跑和命中回避的提升效果我们留到后面讲内力的篇章里来说明。
  4、关于体力  在一般的游戏设定中,体力就相当于HP,这样理解不是完全没道理,但和武侠小说中的概念总感觉有些出入。体力其实更准确的讲应该叫身体素质(古典点的话,貌似叫根骨?)  体力的实际体现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是体现在抗击打能力上,也就是在前文中提到的“一次可以承受的伤害”。我们常常见到高手挨了几掌(比如被偷袭或者围攻),带着内伤还在勉强坚持着战斗,但有时中了一掌就失去了继续战斗的能力。这说明习武者是有一个 “单次可以承受的伤害上限”的,如果达不到这个伤害,中招者可以通过内功逐渐调息,慢慢回复,并不会马上失去对抗能力(但可能会降低的战斗能力),如果超过这个上限,则会因此无力再战。伤害包括外伤和内伤,外伤体现为血流不止、骨折、脏器受损,内伤体现为内息不畅、胸口淤血(吐血)等。  第二,是体现在耐久力上。耐久力与内力关系也很大,这一点在下一章节会具体说明,但与体能也是直接相关的。比如两个人对掌互拼内力,先坚持不住的往往是内力不济,而两个人斗了数百招,一方因体能不支(比如年老力衰)而露出败像则是耐久力弱的表现。  因此体力是个比较复杂的概念,与年龄、性别、身体是否强壮/病弱等多种因素相关。  具体量化时,考虑分解为HP和耐力上限(耐力上限由体力和内力共同决定)。HP指一个人能够承受的总伤害。耐力上限指一个人在无伤的情况下能够承受的单次伤害上限。  设定:当前耐力系数=剩余HP/HP上限*耐力上限  随着剩余HP的下降,一次能够承受伤害也在同比下降。  同时耐力系数影响着该人HP自然恢复的速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终的命中回避率。  根据这个设定,两个高手可以缠斗上千招,或者打个几天几夜,不是因为彼此都没有造成伤害,而是所受的伤害和自然恢复的速度互相抵消,使得他们足以维持长时间的消耗战。
  5、关于内力  内力无疑是武侠世界最玄幻的概念设定,似乎有了内力就能大幅提升一个人全方位的能力。把内力的概念量化是个很难处理的事,因为内力和MP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下面提出的构想只是一种假设。  5.1、内力与体力、攻防的关系  一个人在特定时刻的内力总量毫无疑问应该是有个上限的,这个总量我定义为“丹田气海容量”  一个人全身的经脉中,是随时有内力在运行的,但绝大多数内力被储存在丹田中,所以一般用内力时往往需要“气发丹田”。  内力并不像MP一样用掉就没有了,而是能够随时凝聚的,但凝聚速度和内功修为有关。  内力并不是全部都可以用来释放,其中一小部分必须在全身经脉运行,以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实例是当某人被点穴后,由于局部经脉不通畅,会导致部分身体无法自如行动(四肢酸软无力或无法发声)。而内力中的一部分往往被用于加速体力的自然恢复(也就是战斗中利用内功调息),在本文中则具体描述为——将这部分内力固定加成到耐力上限中。因此,我们定义这些必须留在体内维持身体机能和自然恢复能力的内力的量叫做“内力容量安全线”(内力存量低于这个安全线时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不会内功的人也会被点穴,也有自然恢复能力。但他们承受伤害的能力和自然恢复速度要弱很多(会内功但因中毒、受伤导致内力暂失的人,往往也表现出病弱等特点,甚至通常被描述为此时比不会内功的人更脆弱)。因此我们设定这与“经脉通径”有关(经脉中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内力总量,直接影响到内力凝聚速度),不会内功的人由于“经脉通径”很小,所以“内力容量安全线”很低,练过内功的人由于扩张了“经脉通径”,因此“内力容量安全线”也提高了,导致失去内功时比一般人更脆弱。  而可以自由支配的内力是指“丹田气海容量”减去“内力容量安全线”后的剩余值,我们定义为“可支配内力”(类似MP上限)。  当这部分内力用于攻击时,就可以体现到内力伤害加成上(掌中/剑中带内劲,);当这部分内力用于防御时,就可以体现到内力伤害吸收盾效果上;当这部分内力用于恢复内伤外伤时,就可以相当于额外加成了耐力上限,从而大幅提升身体的恢复速度(体现为自己打坐运功疗伤)。而外来的内力也可以输入体内参与疗伤(即额外加成到被疗伤者的耐力上限上)。  攻击时由于是瞬发内力,只要在攻击的那个时间把内力附加在武器或拳脚上输出就可以了;防御时由于不能准确预料对方击中的时机点,往往要把内力凝聚到身体的某个范围,短时间持续运功抵消伤害;疗伤时则需要持续而稳定的输出内力。从武侠小说的描写上,内力的输出时间越长越稳定,操作难度和对体力的消耗越高(通常一个高手打出几百掌攻击不是难事,但是替人疗伤一阵就会体力内力消耗很大,而替人疗伤本身也是个技术活)。
  5.2、内力与武功修行的关系  以降龙十八掌为例,解释内力与学习武功门槛的关系。  假如一个人的“可支配内力”小于一门武功进行一次输出的下限(类似使用该武功的MP消耗),那么这个人显然就学不来这门武功。假如郭靖没有被马钰打好内功基础,他显然是学不了降龙十八掌的。  那么是不是可用的内力高于使用武功的内力消耗就可以了呢?显然也不是,我们前面提到,内力是可以随时凝聚的,假如打出第一掌,而凝聚出第二掌所需的内力需要很久(这类似CD时间),那么这个人就只能学一招,因为用了这一招后他就无力连续使用这样消耗大的高深武功了。  所以对内力弱的丐帮长老或者弟子,只能学几招降龙掌,不是因为自己笨到学不会,而是自己的内力维持不了连续打出18掌,打出3掌就内力耗尽的人显然只能学3掌,3掌后就需要用不太消耗内力的招数来支持,重新凝聚内力。  史火龙只能练到12掌,是由于他的内力总量和凝聚速度都不足,连出12招之后,凝聚的速度已经跟不上消耗的速度,没有更多内力再打出第13掌。他常常试图强行打出第13掌,由于消耗了用于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内力,因此把自己练成了残废。  高阶的武功往往修行门槛高,主要是由于对内力的消耗量大,内力修行不够的人强行修炼只会把自己练伤。  假如凝聚的速度略低于消耗的速度,那么一定招数后就会内力“渐渐不济”。假如凝聚的速度超过消耗的速度,那么一门武功就可以持续不断的使用下去(比如洪七公可以用降龙掌和欧阳锋斗上很久)。  内力高的人可以通过提升每招的内力消耗量,来附加更多的内力伤害。而在开篇关于攻击的章节里,我们已经为武功设定过单招附加伤害是有上限的(也可说是为了平衡而设定,但写小说的人往往不会想这么细)。  是否真的没有办法突破输出单招的输出上限了呢?也不尽然。比如九阴大成的郭靖通过对降龙掌叠送多重内力的方式来提升更多内力伤害,这样每重内力的负载量不会超过单招的上限,而一旦对方中招可以连续加送多重内劲。因此书中说这是当年洪七公也没有达到的境界,因为郭靖的内力修为是九阴大成后的状态,而洪七公的内功是由外而内练就的。在总量和凝聚速度上郭靖都更有优势,能够负荷这样高消耗的攻击输出方法。
  5.3、内功和速度的关系  前面的章节说过,在长跑时内力见长的人并不会明显输给轻功见长的人,这说明内力的深厚弥补了爆发力的不足。  即使是内力高手多数时候长途赶路也是骑马而不是跑,这至少说明骑马比直接用轻功跑省力。我们把这理解为当绝对速度达到某种水平时,轻功带来的身法优势降低了长途飞奔对体力和内力的消耗水平,而内力强轻功弱的一方则靠自己深厚的耐力,以更大的消耗来进行长途奔跑。而轻功弱的跑不过轻功强的,并非是绝对速度完全跟不上,而是由于内力不足,无法长时间通过大量消耗内力来保持高强度的奔跑。比如全真七子中的三个曾经跟轻功见长的黄药师赛跑,先后被甩开,正说明短时间内三人并没有明显拉开距离,但是随着内力不济,无法再跟上低消耗的黄药师进行高速奔跑。同样萧峰和段誉赛跑,虽然一时分不出高低,但是段誉的消耗很低,萧峰则是靠内力在硬拼,时间久了早晚会跟不上。  内力强对于命中回避的提升效果也是基于类似的原理——高强度高速度的攻防下,轻功身法好的一方消耗很小,而内功弱的一方需要高度集中才能跟得上节奏,这样一旦内力或者体力不济,招式的强度和速度都会大幅降低,导致命中回避变差,进而落败。  假如我们把对身体没有什么负担的移动和爆发力程度定义成“常态速度”。  把人能够达到的极限移动和爆发力程度定义成“极限速度”(需要消耗内力来激发)  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轻功的效果——将使用者的速度/爆发力提升到极限所需要的内力消耗程度。即:轻功效果=(极限速度-常态速度)/消耗的内力量  需要提升的速度差越大,则对内力的消耗量也越大(很可能是类似指数的增长趋势),而轻功和身法能够有效减少这种消耗,让高手能够更久的保持在极限速度的状态。  当然,如果内力低微,很可能根本达不到极限速度,只能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对于内力高手来说,达到极限速度是能做到的,区别只在于消耗的大小。因此高手间很少会一开场就跟不上对方,交手第一招通常是在比拼绝对速度和爆发力。而所谓高手越打越快,往往是弱的一方起初能勉强跟得上对方的节奏和强度,但是很快就内力不济维持不了高节奏和强度的对抗,自己的速度下降后,便会感觉对方越打越快,自己越来越招架不住。
  6、关于内功和工龄  武侠小说最大的不平衡就在于主角的内力往往只用了几年时间就达到了别人几十年的水平。当然这是为了情节需要,但这也给很多读者造成武功修行的速度可以长期维持高增长的误区,假如张无忌练10年就能到张三丰练100年的水平,再练30年能超过张三丰三倍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内功的修炼本质上是为了提升“丹田气海容量”的上限(内力总存量)和经脉通径(内力凝聚速度)。  内功的修炼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初窥门径到融会贯通,也就是指从起步达到内功心法本身的内力上限水平,这一阶段的增长是稳定的。当然,如果身体素质有缺陷(比如先天性心脏病、肺痨之类的),可能达到自身体质的上限就无法进一步修炼了。  第二阶段是在心法本身的水平之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极限,这个过程是缓慢而艰难的(如果没有更高级的心法帮助)。  在金庸的设定中,各种高级内功心法的自身上限相差不大(比如少林内功练到极致据称可以匹敌各种神功)。假如任何心法都分为10级,各种内功的差距就在于10级水平提升到的上限水平、和从1级到10级的进境速度。  为什么大家常用少林寺和尚的工龄来描述内力水平呢?我认为少林普通心法的缺点就在于进境太慢,要熬几十年才能练满10级,而九阴、九阳这样的“神功”则是速成派。少林和尚那种熬工龄只是在达到极限之前的水平(甚至可以说是在填补负工龄),而绝顶高手一般只需要几年就达到他们的极限水平。绝顶们也会熬工龄,但他们的时间是花在提升自己极限水平的上限。  为什么大家都认为一论的五绝水平差二论很多呢?主要是大家认为二论时老四绝都完善了自己的武功(练了或者创了新的绝招),并且从九阴各有收益,逆推几十年前他们水平低。这实际上是拿郭靖在九阴的获益速度来衡量老四绝。实际上假如一论时老四绝都达到了自己内力心法的极限(当时他们比三论时的杨过还年轻一些),之后几十年中,都开始陷入熬工龄磨上限的阶段,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打了几十年,总是不分伯仲,因为他们都陷入了提升的瓶颈。  而从剧情来看,九阴对老四绝内力上限的帮助也不是很明显,说明经过几十年熬工龄,他们都接近或者达到了九阴本身的上限,学到九阴并没有给他们带来质变(不像郭靖)。但九阴高明的具体体现之一,是让一灯从元气耗尽到恢复正常状态的时间由一年大幅减少,说明九阴对于安全线以下的内伤恢复调理有很好的帮助,而九阴的修炼进境也很快,但九阴在内力上限上并没有体现出特别的优势(从倚天与九阳的对比也可以看出,九阳在内力上限的量上应该是胜过九阴,而且带有护体反震效果)。当然,九阴实际上并不是内功心法书,同时也是本招式武理书,这点在下一章节里具体解释。  郭靖从青年到中年,修炼的方向一直增强内力的总量和输出的量上限,这是因为他在壮年,但老四绝到了神雕时期,明显就不是在走这样的路线,而是转而修炼“精纯度”,这是因为他们都已经到了暮年,年老体衰,磨总量上限已经比不上自然衰老造成的总量衰退,这时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提升内力的使用效率——即为了不降低自己实战能力,需要减轻各种招式对自己内力和体力的消耗,这符合他们年迈后的实际需要,神雕时期老四绝都开始把工龄花在了提升内力精纯度上。
  7、招式与武理水平  前面的好几个篇章一直在讲内力方面,实际上招式也是很重要的,正如华山派的剑宗和气宗之争。武理水平可以分成对内功心法的理解能力和对招式的理解能力两方面,在这个篇章中我们主要谈谈招式方面。  武理水平在招式上的体现,就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招式的举一反三能力,和对对手招式的预判和适应能力,从实战角度讲,招式流的武理巅峰是独孤九剑和天山六阳掌,都号称破尽天下武功。  当然并非所有的招式流都是走预判破解这条路,黄药师和黄蓉就是走虚实结合的路线,落英神剑掌九虚一实,通过不断使用虚招,一方面降低自己的内力消耗水平(因为实招打空会更多消耗内力,也会露出破绽),一方面让对方难以预判和破解,并且引诱对方露出破绽。我们很难想象令狐冲能够用独孤九剑轻易破掉黄药师的玉箫剑法,因为虚招太多很难判断到底哪一招是实招,这就牵扯到临敌经验的问题。  这是招式流的一个固有问题,理论上能够破的实际上不一定能破,因为武理水平同时也要伴随实践经验。武理讲的是适合所有人所有情况的万用法则,而实战经验则让自己更好的掌握适合自身的战斗方法。所以王语嫣和慕容复在理论水平上肯定不容置疑,但萧峰可以依靠丰富的实战经验轻易胜过他们。  招式流的另一个缺陷在于在绝对力量差距面前,招式变化在命中和回避上的优势会极大削弱。正如周芷若、张无忌分别面对玄冥二老的表现,虽然小周的招式奥妙,但是一旦中招,自己内力弱的缺陷就暴露无疑,而张无忌依靠九阳硬吃玄冥几掌也问题不大。  当然,招式流也有自己的长处,有很强的对敌牵制作用。比如黄蓉可以一时间把郭靖拖住放跑郭芙,小龙女可以左右互搏把金轮法王(这位和尚面对招式流简直惨不忍睹,比张无忌还丢人)拖住。  招式流的另一体现是多人组合阵法的加成效果,比如小龙女的双剑合璧、全真七子的北斗阵、武当七侠的真武七截阵,都是依靠招式的配合大大提升实战效果。这些是与使用阵法的人的默契程度和创阵人的武理水平息息相关的。  招式流和内力流互相配合则往往有奇效,比如慕容复和游坦之联手对战萧峰,黄药师指点洪七公对战疯欧阳。因为招式流的武理水平往往很高,面对奇招怪招高招更擅长临场应变,而内力流则容易在招式应变上吃亏(比如张无忌后期遇强不弱、遇弱不强的实战表现)。
  7、人物和武功的相性  这其实是个很难解释的问题,也就是一个人适合修炼什么样的武功。一般而言一个人适合的武功和他的天性是有很大关系的,比如有些人武功狠辣,有些人武功慈悲,有些人武功玄妙,有些人武功朴素。人和武功的合拍程度定义为“相性”,相性越接近,则练习起来越是事半功倍。相性差距越大,修炼效果会大打折扣,而难度则大大增加。  郭靖在招式应变上属于理解比较慢的,所以适合学习降龙这样一板一眼实打实的武功,但他在内功心法的理解上并不笨。而黄蓉则是继承了父亲的招式流路线(因为她的定位是美少女,不适合走内力硬斗路线,周芷若也是同样),所以她学了变化奥妙的打狗棒法。这可以说是力量型和敏捷型最明显的对比,郭黄两夫妻对彼此的武功都再熟悉不过,真心想学没理由学不会,只是练适合自己的武功效果更好,所以不去花时间练习不适合自己路线的武功罢了。  当然,也有因为练武而被武功本身的相性影响的。  关于相性这个概念,最值得讲一讲的就是关于扫地僧对武学障的说法了,扫地僧在藏经阁这么多年,对少林武学的理解肯定是没有问题。但是这个要靠佛法来突破武学障的观点在别的绝顶高手身上都没有被提及过。  我的理解是这样,因为少林72绝技的修炼都需要一定的佛学理念做配合,也就是相性上需要对佛学有参悟,而萧远山、慕容博在藏经阁偷学多年,无法在武功境界上有所突破,就是因为他们偷学的是少林武功、品性上又没有佛心,所以会遭遇武学障,而扫地僧对化解武学瓶颈的理解实际上是对少林72绝技的体会,他对道家武学的武理基础并不了解。  不同的武学当然都可能遭遇境界的瓶颈,想突破这种瓶颈一方面需要天资,一方面需要选择相性和自己配合度很高的武学,如果学的是佛门武学,当然需要懂佛法,如果学了道家经典,想必就要对黄老思想有更多体会。郭靖学九阴能够进境这么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马钰教他练内功基础的时候讲了很多道家的武学理论,后来他给梅超风讲的时候也让梅超风得到了不少收获。也就是说,想学好九阴需要对道家理论有深刻的了解,后来郭靖结合九阴的知识和北斗阵,也自己领悟到了不少新体会,说明他和九阴的相性还是很合的。  张无忌的个性和太极拳剑也很合,我们很难想象张无忌用降龙掌会是什么表现,降龙掌更适合萧峰这样豪迈个性的人练。假如张无忌、张三丰或者郭靖也遇到武学境界的瓶颈,他们肯定不会依靠佛法修为来突破,而是需要依靠道家的哲学。同样,独孤求败的武功也与少林的相性完全不同。  所以我认为没必要过于神话扫地僧的境界,他的观点对少林一系的武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不见得所有武功都能如此突破。而且我们知道少林武学是出了名的晚成型,又难以兼容多种绝技。莫非说明佛门武功在大一统理论上远不如道家完善?  后面我准备分别分析点评一下新老五绝、二张、东方等绝顶级高手的武功特征和路线。今天因为太晚了,实在犯困,就留到明天整理好再发吧。
  支持量化概念!为中国武侠提供完整数学模型!
  马克  
  写的很好,加油  
  看的头晕,不过还是为楼主的努力顶一个。  
  8、王重阳与张三丰  作为射雕五绝的中神通,重阳祖师因为去世的早,他武学的最终成就一直有很大争议,我们也只能通过同时代与其直接交过手的老四绝、以及他的亲传师弟和七个弟子的回忆和描述中寻找侧面论据,所以难免会加入很多主观的判断。  首先,我在前文中已经提到过,我认为一论老五绝的水平并不是水货,当然也没有到他们的巅峰水平。老四绝都是武学奇才(抛开是否经历过奇遇,他们的武学资质不输杨过、张无忌,我想应该没有什么疑问),但因为年纪轻,被王重阳压过一筹。  王重阳习武是为了抗金,后来创立当时武林第一大派——全真教。不管出于怎样的考虑,重阳祖师肯定是不希望自己创立的教派被别人轻易剿灭的,所以除了以全真七子的修为练不了的先天功(只传给了老四绝中内力最精深的南帝),其余武功基本上都留给了全真教弟子。然而全真教的后辈弟子却是一代不如一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了呢?让我们来一层层抽丝剥茧。  王重阳亲传武功的人包括周伯通和全真七子。其中他评价过周伯通“学武的天资聪明,又是乐此而不疲,可是一来过于着迷,二来少了一副救世济人的胸怀,就算毕生勤修苦练,终究达不到绝顶之境。”但周伯通最终的成就显然超过了他的预估。从他这番话,我们可以看出来重阳祖师其实并非完全追求道家“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哲学的,反而融入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历史中真实的王重阳和全真教也是推行儒释道三教归一的)。结合他的生平,他的哲学其实更偏向儒家思想一些。所以他认为缺乏“救世济人”理念的周伯通达不到武学的最高境界。  虽然他有传授周伯通不少武功,但周伯通其实并没有完全按王重阳的思路去修炼。老顽童的心态刚好符合道家思想中的“顺其自然”,他自创的空明拳也非常符合道家“虚实相生,有无相成。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的哲理。所以周伯通是新老五绝里和九阴相性最合的人,这也是他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九阴的原因(同样也解释了为什么王重阳自己不太在意九阴武功,因为和他的相性不是很合)。周伯通并没有遇到王重阳所预估的武学障,因为周走了和王不同的路线。  我们可以发现,王重阳实际上犯了和扫地僧一样的问题,以自己修炼武功的相性特点,去评定不同相性武功的境界。反推回来,也就说明王重阳对自己的武功的认知——必须有“救世济人的胸怀”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再来看全真七子,王重阳收徒弟并非像黄药师一样只招聪明高材生,所以七子的武学天资实际上是差别很大的,我们只关注其中比较有出息的三个——丘处机、马钰、王处一。  丘一直是七子武功最高的,但是个性争强好斗、嫉恶如仇,也因此实战经验丰富,善于打硬仗。习武天分可能是七子中最好的,但王重阳并不偏爱这个徒弟。  王在前期是七子中武功第二强,后期是第三,也喜欢行侠仗义,而个性不像丘那样莽撞冲动,武学天赋也不差。  马精通内功心法,个性随和,因此不常与人交手,属于武理好但实战经验差的类型。在江湖上名气不如丘、王,后期随着内功越发精进,最终成就超过王处一,接近丘处机。王重阳最看好马钰继承自己的衣钵。  根据传统的观点是因为王重阳不重武统而重道统,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一个会留下“重阳一生、不输于人”的天下第一高手,会任由自己的弟子被其他四绝的弟子打的颜面扫地吗?我认为王重阳看好马钰是因为他认为丘和王的修炼方式不合自己的理念,最终成就不会很高(正如他评价周伯通不能绝顶)。而王重阳认可的是马钰重内功的路线、而且认为马钰的个性(习武相性)与自己全真一系最合,而事实中后期马钰确实开始进境加快,逐渐追上先扬名立万的丘王二人。但马钰毕竟练武太晚,又没学到王重阳的童子功、先天功,所以前期一直没体现出优势,等优势出现的时候已经老了。  所以我们终于发现为什么全真七子没有取得师父那样的成就,是王重阳的武功相性的问题。假如以魔兽英雄来比喻,中神通既不是力量型(攻击+体力耐力型,如北丐)、也不是敏捷型(速度+招式技巧型,如东邪)、居然是个智力型(内力+招式武理型,如南帝),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王重阳会托付南帝对付西毒,因为他们之间相性最相近。而先天功门槛极高,非内力高深的人无法修炼,所以才没有传给七子,而只传给了四绝中以内力见长的南帝。  七子(除了马钰)没有达到超一流高手的最大问题,恰恰太拘泥于王重阳的路线,没有像周伯通一样跳出重阳祖师的武学思维,去走更适合自己的路。而因为丘处机成名早,三代弟子中比较能打的也是丘的门下,后期全真教又过于依赖北斗阵,结果完全走歪到招式流的路线上。  四绝都曾经讲过全真七子给王重阳丢人了,这说明在四绝看来,王重阳留给全真教的家底绝不是仅仅只能达到七子的水平。虽然全真门下出了无数草包弟子,但实际上全真剑法本身并不差。王重阳能以剑法压服四绝,古墓派祖师林朝英创出玉女剑法来克制全真剑法,而这套玉女剑法相当精妙,假如是普通的剑招根本不需要费这么大劲。实际上全真剑法、全真心法是非常罕见的修炼门槛奇低(可能因为王重阳想通过这样来增强信众的身体素质和战斗力,进而实现抗金大业),而最终上限又很高的武功。这与一般门派入门武功门槛低、上限也低,秘笈武功门槛高、上限也高的常见现象完全相反。  真正继承了王重阳重视内功和招式武理的武学理念、以及全真系武功门槛低上限高的特点的,正是另外一位道家武学大师——张三丰。武当九阳功大成的张三丰在内功修为上登峰造极,太极拳、太极剑修炼门槛十分低(现在已经变成老年人强身健体的运动了),但是在庞大内力的支持下,最终达到的成就不可限量,而且武当系武功包含的武理水平也很高明。  假如王重阳没有那么早去世,他最终的武学成就可能是可以和张三丰媲美的,因为两个人很多方面都很相似。但王重阳没有为徒弟指明修炼的误区,反而让人误解为他不重武统只重道统,间接导致他的全真教没能发扬光大下去。  三丰真人因为在倚天中有比较多的表现,大家对他的特点也比较熟悉,就不再深入展开说明了。而张三丰有了张无忌这个衣钵传人可以说相当幸运,武当七侠对武当武学的继承也比全真七子要好  在下一篇章中,将谈谈黄药师与东方不败。
  坐个沙发,楼主辛苦了!
  楼主真的辛苦了,讲的也是比较好的
  顶楼主
  继续  
  写得超好!
  呵呵,也可以自圆其说
  有些东西不是横向比的
  精彩,期待。
  没了?
  说的不错,其实就是一个游戏设定  力量 敏捷 韧性 体力 防御 攻击(暴击)级别...  天赋 装备 武器 奇遇..等等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庸群侠传 主角武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