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11x是什么三极管

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68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常用三极管型号及参数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常用三极管型号及参数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92|
上传日期: 15:05:0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常用三极管型号及参数
关注微信公众号纠纷处理 (9:00-18:00)
图书审核 (9:00-18:00)
成功加入购物车
艺术品藏品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请选择所在地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商品分类:
商品描述:
"本店图书库存一般在10本内,请您尽量在订单确认当日付款!所有图书均为正品行货全新,与您亲临地面商店选购的商品享有同样的品质保证!基本信息书名: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7-10岁]原价:36.00元作者:路甬祥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日期:ISBN:8字数:页码:359版次:1装帧:平装开本:16开商品标识:jd编辑推荐\n适读人群&:7-10岁\n《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在原来“100个瞬间”的基础上做了修订补充,选列了近年来若干重要科学进展和发明,内容更趋完善,图片更加丰富。它将20世纪以来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展示给少年儿童,让孩子们了解科技的神奇和力量、人类创造力的伟大,意义深远。&\n&&\n&\n姊妹篇:《人类昂首奔赴太空的119个伟大瞬间》&\n&\n更多精彩,点击进入品牌店查阅>>&\n内容提要《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呈现了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在这里。你会发现:原来科学是如此引人入胜,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是如此充满惊奇和感叹。《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浓缩了20世纪以来人类科学发展的伟大历程,凝聚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智慧成果,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目录前言&&\n001.量子理论:普朗克的丰碑(1900)&&\n002.《梦的解析》:一本惊世骇俗的书(1900)&&\n003.血型的发现:挽救了无数生命()&&\n004.X射线:让我们永远铭记伦琴(1901)&&\n005.诺贝尔奖:国际最高荣誉奖()&&\n006.空调:这里四季如春(1902)&&\n007.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造就了一位火箭之父(1903)&&\n008.“飞行者”1号:划时代的飞行()&&\n009.第一只电子管诞生:世界进入电子时代(1904)&&\n010.相对论:科学的新纪元(1905.6)&&\n011.无线电广播:在远方,我能听到你的声音(1906)&&\n012.真空三极管:看不见的“空中帝国”(1907)&&\n013.合成塑料:今天无处不在的材料(1907)&&\n014.电动洗衣机:家务劳动自动化的开端(1910)&&\n015.同位素:揭示元素新奥秘(1910)&&\n016.染色体:果蝇创造的世界(1910)&&\n017.磁悬浮列车:会“飞”的列车(1911)&&\n018。超导现象:突然消失的电阻(1911)&&\n019.霓虹灯:繁华都市的象征(1912)&&\n020.维生素:让生命之树常青(1912)&&\n021.人造棉:大众消费大众爱(1912)&&\n022.第一条汽车生产线:每分钟生产一辆车(1913)&&\n023.大陆漂移说:大陆本是一整块的(1915)&&\n024.噬菌体:细菌的天敌(1917)&&\n025.雷达:决胜千里之外(1919)&&\n026.卡介苗:出生第一针(1921)&&\n027.胰岛素:糖尿病人的福音(1922)&&\n028.电冰箱:开启一个清凉世界(1923)&&\n029.哈勃望远镜:看到大宇宙(1924)&&\n030.环球飞行:让梦想升空(1924.4)&&\n031.量子力学:揭开微观世界的奥秘(1925)&&\n032.电视:打开世界的新窗口(1925)&&\n033.青霉素:细菌的克星(1928)&&\n034.石英钟:精确把握每分每秒(1929)&&\n035.拉链:天衣无缝(1931)&&\n036.微波通信:科技进步的“催化剂”(1931)&&\n037.电子显微镜:人类的第三只眼(1932)&&\n038.心脏起搏器:让人起死回生(1932)&&\n039.高速公路:要想富,先修路(1932)&&\n040.彩色胶片:把你的微笑留下(1933)&&\n041.图灵机:计算机之母(1937)&&\n042.尼龙:开辟纺织新天地(1937)&&\n043.射电望远镜:让我们走进太空(1937)&&\n044.圆珠笔:书写工具之王(1938)&&\n045.无籽西瓜:满足人类新口味(1938)&&\n046.纸尿布:解决尿尿问题(1942)&&\n047.第一座原子核反应堆:原子时代的出生证()&&\n048.人工肾脏:人造的血液清洗厂(1943)&&\n049.原子弹爆炸:“小玩意儿”震惊世界()&&\n050.埃尼阿克:信息时代的启明星()&&\n051.比基尼:人性自由和解放的象征()&&\n052.核磁共振:打开“黑箱”的钥匙(1946)&&\n053.碳14测年法:考古学的时钟(1947)&&\n054.微波炉:炊具的革命(1947)&&\n055.晶体管:微电子革命的先声()&&\n056.信息论:让信息传播更可靠(1948)&&\n057.隐形眼镜:时尚新宠(1948)&&\n058.信用卡:一卡行天下(1950)&&\n059.录像机:昔日重来(1951.11)&&\n060.氢弹爆炸:推动人类和平利用核能()&&\n061.破译DNA:揭示生命奥秘的金钥匙()&&\n062.核潜艇:航程无限的隐蔽杀手()&&\n063.避孕药:阻止精子和卵子面对面(1954)&&\n……&&\n后记&\n作者介绍路甬祥,原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文摘如果说扬斯基使射电天文学得以诞生,那么这门科学的幼年靠雷伯独自哺育,并得益于二战后大批退役雷达的“军转民用”,之后英国洛弗尔又使它长大成熟,从而揭开探索宇宙的辉煌时代。众所周知,人的肉眼能看见的东西十分有限,而世界上存在着无数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是显微镜和望远镜扩展和延伸了人的视觉,其中打开通向宇宙的窗户、使“望远”的极限得以扩展的要数射电望远镜。简单地说,射电望远镜就是接收天体射出的无线电波的仪器。而早在1931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无线电工程师扬斯基就发现一种每隔23小时56分04秒出现最大值的无线电干扰。经过仔细分析,他在1932年发表的文章中断言:这是来自银河系中的射电辐射。由此,扬斯基开创了用射电波研究天体的新纪元。自从扬斯基宣布接收到银河系的射电信号后,美国无线电工程师雷伯便潜心试制射电望远镜,并终于在1937年制造成功——这是一架二战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抛物面型射电望远镜。英国天文学家洛沸尔1951年成为曼彻斯特大学第一位射电天文学教授,并开始致力于建造一架大型全可动射电望远镜。花费了六年时间,洛弗尔射电望远镜竣工时正巧赶上跟踪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而揭开探索宇宙的辉煌时代。一般来说,天线的直径越大,接收的射电波越多,角分辨率也越大。人眼能够看得清、分得开的两个物点的角距大约是1角分(1度等于60角分)。如果两个物点靠得很近,它们的角距小于1角分,人眼就分辨不出来,只能把它们看成是一个物点,因此l角分就是人眼的分辨率。如果用口径为120厘米折反射望远镜去观测,分辨角约为1角秒(1角分等于60角秒),比人眼的分辨率要高60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全可动抛物面型射电望远镜的天线直径已达100米,分辨角约为33角秒,等于能在125米外看一枚2分硬币。而人类为了摆脱厚厚的大气层对天文观测的影响,一方面选择海拔高、观测条件好的地方建立天文台,另一方面又想法设法把天文望远镜搬上天空。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是迄今发射上天、直径最大的望远镜。它总长12.8米,是一座完整的“太空天文台”,可以独立完成许多天文研究工作。由于它能使人类观测宇宙的视野扩大350倍,还能使人类看到宇宙中140亿光年前发出的光。……媒体推荐暂无"
艺术品收藏双极型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需偏置
时间: 13:11:11
&&&&&&&&特别提示:考试作弊者,不授予学士学位,情节严重者开除学籍。&&&&&&&&陕西科技大学试题纸&&&&课程学号题号得分阅卷人一二三四五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班级姓名六七八九十总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基本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中,输入电阻最大的放大电路是(A.共射放大电路B.共基放大电路C.共集放大电路)。&&&&&&&&D.不能确定&&&&&&&&2.在由NPN晶体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1kHz,5mV的正弦电压时,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了底部削平的失真,这种失真是(A.饱和失真B.截止失真)。C.交越失真D.频率失真&&&&&&&&3.在图示电路中,设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以忽略不计,反向饱和电流为0.1mA,反向击穿电压为25V且击穿后基本不随电流而变化,这时电路中的电流I等于A.0.1mAB.2.5mAD.15mA)。()。&&&&&&&&C.5mA&&&&&&&&4.在放大电路中,场效应管应工作在输出特性的(A.可变电阻区B.截止区C.饱和区D.击穿区&&&&&&&&5.为了减小温度漂移,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多采用(A.共射电路B.共集电路C.差动放大电路)。&&&&&&&&)。&&&&&&&&D.OCL电路&&&&&&&&6.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二极管的反向电流(A.不变B.增大C.减小&&&&&&&&7.运放的共模抑制比越大越好,因为它越大,表明运放的(A.放大倍数越稳定B.交流放大倍数越大&&&&&&&&)。&&&&&&&&C.抑制温漂能力越强)负反馈。D.电流并联&&&&&&&&8.要求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压源,应引入(A.电压串联B.电压并联C.电流串联&&&&&&&&&&&&9.对频率稳定度要求较高的振荡器,要采用(A.LC振荡电路;B.RC振荡电路;C.&&&&&&&&)。&&&&&&&&。&&&&&&&&RL振荡电路;D.石英晶体振荡电路。&&&&&&&&10.正弦波振荡器是一种(A.将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C.对交流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电子电路B.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11.为增大电压放大倍数,集成运放的中间级多采用(A.共射放大电路B.共集放大电路C.共基放大电路12.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三角波电压,应选用()。A.反相比例运算电路B.同相比例运算电路C.积分运算电路D.微分运算电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PN结最重要的特性是__________,它是一切半导体器件的基础。2.双极型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需偏置,集电结需要偏置。&&&&&&&&3.有偶数级共射电路组成的多级放大电路中,输入和输出电压的相位________,有奇数级组成的多级放大电路中,输入和输出电压的相位__________。4.电压负反馈稳定的输出量是__________,使输出电阻__________,电流负反馈稳定的输出量是__________,使输出电阻__________。5.乙类功率放大电路效率最高可以达到______________。6.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输出正弦信号的频率为7.为了避免50Hz电网电压的干扰进入放大器,应选用。滤波电路。。。&&&&&&&&8.在放大电路中测得某三极管的电位V1=9V,V2=6.2V,V3=6V,则该管的类型为9.当输入信号的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fL或fH时,放大倍数的值约下降到中频时的&&&&&&&&三、(10分)已知电路如图3所示,ui=10sinωtv,Ε=5v,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忽略不计,试画出输出电压uo的波形。&&&&&&&&图3四、10分)已知电路如图4所示,判断下列各电路引入了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并判断各电路的反馈极性(10和类型。&&&&&&&&特别提示:考试作弊者,不授予学士学位,情节严重者开除学籍。&&&&&&&&&&&&a)图4五(12分)电路如图5所示,要求:&&&&&&&&b)&&&&&&&&1.写出静态工作点的表达式;2.画出小信号模型图;3.用式子表示中频电压增益;4.写出Ri、R0的表达式;5.写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的表达式。&&&&&&&&图5六(10分)差分放大电路如图6所示。设RP处于中间位置,要求:1.写出静态参数IC1,、IC2,IB1,IB2、UC1,UC2的关系式;2.写出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Vd的表达式;3.写出差模输入电阻Rid的表达式。&&&&&&&&图6七(10分)理想运放电路如图7所示,要求:1、输入电阻2、放大倍数。&&&&&&&&&&&&图7八(10分)一串联型稳压电路如图8所示。已知运算放大器的Au1,稳压管的Uz=6V,负载RL=20Ω。1.试标出运算放大器的同相、反相端;2.求Uo的调整范围;&&&&&&&&图8&&&&&&&&《数字电子技术》试卷数字电子技术》&&&&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题号得分一二三四(1)四(2)四(3)四(4)总分四(1四(2四(3四(4&&&&&&&&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有一数码,作为自然二进制数时,它相当于十进制数(进制数()。2.三态门电路的输出有高电平、低电平和()3种状态。3.TTL与非门多余的输入端应接()。)电平。)。),作为8421BCD码时,它相当于十&&&&&&&&4.TTL集成JK触发器正常工作时,其Rd和Sd端应接(&&&&&&&&5.已知某函数F=?B+A+CDAB+CD?,该函数的反函数F=(&&&&&&&&&&&&6.如果对键盘上108个符号进行二进制编码,则至少要(7.典型的TTL与非门电路使用的电路为电源电压为(为()V,CMOS电路的电源电压为(&&&&&&&&)位二进制数码。)V,其输出高电平为()V。)V,输出低电平&&&&&&&&8.74LS138是3线—8线译码器,译码为输出低电平有效,若输入为A2A1A0=110时,输出Y7Y6Y5Y4Y3Y2Y1Y0应为()。)&&&&&&&&9.将一个包含有32768个基本存储单元的存储电路设计16位为一个字节的ROM。该ROM有(根地址线,有()根数据读出线。)位。)3=(;YY1Y2Y312.某计数器的输出波形如图1所示,该计数器是()进制计数器。)。&&&&&&&&10.两片中规模集成电路10进制计数器串联后,最大计数容量为(11.下图所示电路中,Y1=(AB)2=(;Y&&&&&&&&13.驱动共阳极七段数码管的译码器的输出电平为(&&&&&&&&)有效。&&&&&&&&二、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函数F(A,B,C)=AB+BC+AC的最小项表达式为()。A.F(A,B,C)=∑m(0,2,4)B.(A,B,C)=∑m(3,5,6,7)C.F(A,B,C)=∑m(0,2,3,4)D.F(A,B,C)=∑m(2,4,6,7)&&&&&&&&2.8线—3线优先编码器的输入为I0—I7,当优先级别最高的I7有效时,其输出Y2?Y1?Y0的值是(A.111B.010C.000D.101)个。&&&&&&&&)。&&&&&&&&3.十六路数据选择器的地址输入(选择控制)端有(A.16B.2C.4D.8&&&&&&&&4.有一个左移移位寄存器,当预先置入1011后,其串行输入固定接0,在4个移位脉冲CP作用下,四位数据&&&&&&&&&&&&的移位过程是(&&&&&&&&)。B.----0000&&&&&&&&A.----0000&&&&&&&&C.--------.已知74LS138译码器的输入三个使能端(E1=1,E2A=E2B=0)时,地址码A2A1A0=011,则输出Y7~Y0是()。A.1111116.一只四输入端或非门,使其输出为1的输入变量取值组合有(A.15B.8C.7D.17.随机存取存储器具有(A.读/写B.无读/写)功能。C.只读D.只写)的计数器。)种。&&&&&&&&8.N个触发器可以构成最大计数长度(进制数)为(A.NB.2NC.N2D.2N&&&&&&&&9.某计数器的状态转换图如下,其计数的容量为(A.八C.四B.五D.三)&&&&&&&&110&&&&&&&&100&&&&&&&&011&&&&&&&&10110.已知某触发的特性表如下(A、B为触发器的输入)其输出信号的逻辑表达式为(A0011A.Qn+1=AB0101Qn+1Qn01Qn说明保持置0置1翻转C.&&&&Qn+1=AQn+BQn&&&&&&&&)。&&&&&&&&B.Qn+1=AQn+AQn&&&&&&&&D.Qn+1=B&&&&&&&&11.有一个4位的D/A转换器,设它的满刻度输出电压为10V,当输入数字量为1101时,输出电压为()。A.8.125VB.4VC.6.25VD.9.375V)C.ABC=101)。D.Y=BC+C&&&&&&&&12.函数F=AB+BC,使F=1的输入ABC组合为(A.ABC=000B.ABC=010&&&&&&&&D.ABC=110&&&&&&&&13.已知某电路的真值表如下,该电路的逻辑表达式为(A.Y=CAB.Y=ABCBCYAC.Y=AB+CBCY&&&&&&&&&&&&0000&&&&&&&&0011&&&&&&&&0101&&&&&&&&0101&&&&&&&&1111&&&&&&&&0011&&&&&&&&0101&&&&&&&&0111&&&&&&&&14.四个触发器组成的环行计数器最多有(A.4B.6C.8&&&&&&&&)个有效状态。D.16&&&&&&&&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逻辑变量的取值,1比0大。()2、D/A转换器的位数越多,能够分辨的最小输出电压变化量就越小()。3.八路数据分配器的地址输入(选择控制)端有8个。(4、因为逻辑表达式A+B+AB=A+B成立,所以AB=0成立。())&&&&&&&&5、利用反馈归零法获得N进制计数器时,若为异步置零方式,则状态SN只是短暂的过渡状态,不能稳定而是立刻变为0状态。())&&&&&&&&6.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断续变化的信号是数字信号,语音信号不是数字信号。(&&&&&&&&7.约束项就是逻辑函数中不允许出现的变量取值组合,用卡诺图化简时,可将约束项当作1,也可当作0。()&&&&&&&&8.时序电路不含有记忆功能的器件。()9.计数器除了能对输入脉冲进行计数,还能作为分频器用。(&&&&&&&&))&&&&&&&&10.优先编码器只对同时输入的信号中的优先级别最高的一个信号编码.(&&&&&&&&综合题(共四、综合题(共30分)&&&&1.对下列Z函数要求:(1)列出真值表;(2)用卡诺图化简;(3)画出化简后的逻辑图。分)(8Z=AB+A?B?C+A?B?CBC=0(1)真值表(2分)(2)卡诺图化简(2分)&&&&&&&&&&&&(3)&&&&&&&&表达式(2分)&&&&&&&&逻辑图(2分)&&&&&&&&2.试用3线—8线译码器74LS138和门电路实现下列函数。分)(8Z(A、B、C)=AB+AC&&&&&&&&A2A1A0&&&&&&&&Y0Y1Y274LS138Y3Y4STAY5STBY6STCY7&&&&&&&&3.74LS161是同步4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其逻辑功能表如下,试分析下列电路是几进制计数器,并画出其状态图。分)(874LS161逻辑功能表&&&&&&&&CTP&&&&&&&&CTT&&&&&&&&CP&&&&&&&&Q3Q2Q1Q0&&&&&&&&CR&&&&0&&&&&&&&LD&&&&××××0000&&&&&&&&&&&&1111&&&&&&&&0111&&&&&&&&×0×1&&&&&&&&××01××&&&&&&&&D3D2D1D0Q3Q2Q1Q0Q3Q2Q1Q0&&&&加法计数&&&&&&&&CO&&&&&&&&Q3&&&&&&&&Q2&&&&&&&&Q1&&&&&&&&Q0CP&&&&D2D1D0&&&&&&&&74LS161&&&&CTPCTTD3&&&&&&&&CP&&&&&&&&CRLD&&&&&&&&“1”“1”“1”&&&&&&&&4.触发器电路如下图所示,试根据CP及输入波形画出输出端Q1、Q2的波形。设各触发器的初始状态均为“0”分)(6。&&&&&&&&&&&&CPA&&&&&&&&Q1&&&&&&&&Q2&&&&&&&&《数字电子技术》A卷标准答案《数字电子技术》A&&&&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47,932.4.高阻高3.高电平或悬空5.6.&&&&&&&&F=&&&&7&&&&&&&&BACD+ABC+D&&&&7.5,3.6,0.35,3—18&&&&&&&&8..13.5二、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9.11,1611.Y1=AB;14.低Y2=AB+AB;Y3=AB&&&&&&&&6A5&&&&&&&&7A6&&&&&&&&8D&&&&&&&&9B7&&&&&&&&10C8&&&&&&&&11A9&&&&&&&&12D10&&&&&&&&13C&&&&&&&&14D&&&&&&&&15B&&&&&&&&ACCA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234&&&&&&&&&&&&×&&&&&&&&√&&&&&&&&×&&&&&&&&×&&&&&&&&√&&&&&&&&√&&&&&&&&√&&&&&&&&×&&&&&&&&√&&&&&&&&√&&&&&&&&四、综合题(共30分,每题10分)1.解:(1)真值表(2分)A)B×110×(4)ABC=1≥1Z逻辑图(2分)111×A0BC0(2)卡诺图化简(2分)&&&&&&&&表达式(2分,Z=AB+AB+C=A⊕B+CBC=0&&&&&&&&2.解:Z(A、B、C)=AB+=ABC+ABC+ABC+ABC=m1+m3+m6+m&&&&7&&&&&&&&AC=AB(C+C)+AC(B+B)&&&&ABC(4分)“1”A2A1A0Y0Y1Y274LS138Y3Y4STAY5STBY6STCY7&&&&&&&&Z(4分)&&&&&&&&=m1?m3?m6?m7&&&&&&&&3.解:&&&&&&&&CO&&&&&&&&Q3&&&&&&&&Q2&&&&&&&&Q1&&&&&&&&Q0CP&&&&D2D1D0&&&&&&&&74LS161&&&&CTPCTTD3&&&&&&&&CP&&&&&&&&CRLD&&&&&&&&“1”“1”“1”&&&&&&&&1.当74LS161从0000开始顺序计数到1010时,与非门输出“0”,清零信号到来,异步清零。分)(22.该电路构成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分)(23.状态图(4分)1010105&&&&&&&&&&&&4.Q1、Q2的波形各3分。&&&&&&&&CPA&&&&&&&&Q1Q2&&&&&&&&模电复习资料第一章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2.特性---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3.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4.两种载流子----带有正、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统称为载流子。5.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体现的是半导体的掺杂特性。*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半导体二极管&&&&&&&&6.杂质半导体的特性*载流子的浓度---多子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少子浓度与温度有关。*体电阻---通常把杂质半导体自身的电阻称为体电阻。*转型---通过改变掺杂浓度,一种杂质半导体可以改型为另外一种杂质半导体。7.PN结*PN结的接触电位差---硅材料约为0.6~0.8V,锗材料约为0.2~0.3V。*PN结的单向导电性---正偏导通,反偏截止。8.PN结的伏安特性&&&&&&&&二.半导体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二极管伏安特性----同PN结。*正向导通压降------硅管0.6~0.7V,锗管0.2~0.3V。*死区电压------硅管0.5V,锗管0.1V。3.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若V阳V阴(正偏),二极管导通(短路);若V阳V阴(反偏),二极管截止(开路)。1)图解分析法该式与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叫静态工作点Q。&&&&&&&&2)&&&&&&&&等效电路法?直流等效电路法&&&&&&&&*总的解题手段----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若V阳V阴(正偏),二极管导通(短路);若V阳V阴(反偏),二极管截止(开路)。*三种模型&&&&&&&&?微变等效电路法&&&&&&&&三.稳压二极管及其稳压电路*稳压二极管的特性---正常工作时处在PN结的反向击穿区,所以稳压二极管在电路中要反向连接。&&&&&&&&&&&&第二章一.三极管的结构、类型及特点1.类型---分为NPN和PNP两种。&&&&&&&&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2.特点---基区很薄,且掺杂浓度最低;发射区掺杂浓度很高,与基区接触面积较小;集电区掺杂浓度较高,与基区接触面积较大。二.三极管的工作原理1.三极管的三种基本组态&&&&&&&&2.三极管内各极电流的分配&&&&&&&&*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表明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器件&&&&&&&&式子3.共射电路的特性曲线*输入特性曲线---同二极管。&&&&&&&&称为穿透电流。&&&&&&&&*输出特性曲线(饱和管压降,用UCES表示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截止区---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4.温度影响温度升高,输入特性曲线向左移动。温度升高ICBO、ICEO、IC以及β均增加。三.低频小信号等效模型(简化)常用rbe表示;&&&&&&&&hie---输出端交流短路时的输入电阻,hfe---输出端交流短路时的正向电流传输比,&&&&常用β表示;四.基本放大电路组成及其原则1.VT、VCC、Rb、Rc、C1、C2的作用。2.组成原则----能放大、不失真、能传输。五.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1.直流通路与静态分析*概念---直流电流通的回路。*画法---电容视为开路。*作用---确定静态工作点*直流负载线---由VCC=ICRC+UCE确定的直线。*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1)改变Rb:Q点将沿直流负载线上下移动。2)改变Rc:Q点在IBQ所在的那条输出特性曲线上移动。3)改变VCC:直流负载线平移,Q点发生移动。2.交流通路与动态分析*概念---交流电流流通的回路*画法---电容视为短路,理想直流电压源视为短路。*作用---分析信号被放大的过程。*交流负载线---连接Q点和V直线。3.静态工作点与非线性失真&&&&CC&&&&&&&&’点V&&&&&&&&CC&&&&&&&&’=UCEQ+ICQRL’的&&&&&&&&&&&&(1)截止失真*产生原因---Q点设置过低*失真现象---NPN管削顶,PNP管削底。*消除方法---减小Rb,提高Q。(2)饱和失真*产生原因---Q点设置过高*失真现象---NPN管削底,PNP管削顶。*消除方法---增大Rb、减小Rc、增大VCC。4.放大器的动态范围(1)Uopp---是指放大器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峰峰值。(2)范围*当(UCEQ-UCES)>(VCC’-UCEQ)时,受截止失真限制,UOPP=2UOMAX=2ICQRL’。&&&&&&&&*当(UCEQ-UCES)<(VCC’-UCEQ)时,受饱和失真限制,UOPP=2UOMAX=2(UCEQ-UCES)。*当(UCEQ-UCES)=(VCC’-UCEQ),放大器将有最大的不失真输出电压。六.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法1.静态分析(1)静态工作点的近似估算&&&&&&&&(2)Q点在放大区的条件欲使Q点不进入饱和区,应满足RB>βRc。&&&&2.&&&&&&&&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七.分压式稳定工作点共射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法1.静态分析&&&&&&&&2.动态分析*电压放大倍数&&&&&&&&在Re两端并一电解电容Ce后&&&&&&&&输入电阻&&&&&&&&在Re两端并一电解电容Ce后&&&&&&&&*输出电阻&&&&&&&&八.共集电极基本放大电路1.静态分析&&&&&&&&&&&&2.动态分析*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3.电路特点*电压放大倍数为正,且略小于1,称为射极跟随器,简称射随器。*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第三章&&&&一.&&&&&&&&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结型场效应管(JFET)&&&&&&&&1.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2.&&&&&&&&输出特性曲线(可变电阻区、放大区、截止区、击穿区)&&&&&&&&&&&&转移特性曲线&&&&&&&&UP-----截止电压&&&&&&&&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FET)分为增强型(EMOS)和耗尽型(DMOS)两种。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2.特性曲线*N-EMOS的输出特性曲线&&&&&&&&*N-EMOS的转移特性曲线式中,IDO是UGS=2UT时所对应的iD值。*N-DMOS的输出特性曲线&&&&&&&&&&&&注意:uGS可正、可零、可负。转移特性曲线上iD=0处的值是夹断电压UP,此曲线表示式与结型场效应管一致。三.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1.漏极饱和电流IDSS2.夹断电压Up3.开启电压UT4.直流输入电阻RGS5.低频跨导gm(表明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四.场效应管的小信号等效模型&&&&&&&&E-MOS的跨导gm---&&&&&&&&五.共源极基本放大电路1.自偏压式偏置放大电路*静态分析&&&&&&&&动态分析&&&&&&&&若带有Cs,则&&&&&&&&2.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静态分析&&&&&&&&&&&&*动态分析&&&&&&&&若源极带有Cs,则&&&&&&&&六.共漏极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分析&&&&&&&&或&&&&&&&&*动态分析&&&&&&&&&&&&第四章一.级间耦合方式&&&&&&&&多级放大电路&&&&&&&&1.阻容耦合----各级静态工作点彼此独立;能有效地传输交流信号;体积小,成本低。但不便于集成,低频特性差。2.变压器耦合---各级静态工作点彼此独立,可以实现阻抗变换。体积大,成本高,无法采用集成工艺;不利于传输低频和高频信号。3.直接耦合----低频特性好,便于集成。各级静态工作点不独立,互相有影响。存在“零点漂移”现象。*零点漂移----当温度变化或电源电压改变时,静态工作点也随之变化,致使uo偏离初始值“零点”而作随机变动。二.单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1.中频段(fL≤f≤fH)&&&&&&&&波特图---幅频曲线是20lgAusm=常数,相频曲线是φ=-180o。&&&&&&&&2.低频段(f≤fL)&&&&&&&&‘&&&&&&&&&&&&3.高频段(f≥fH)&&&&&&&&4.完整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三.分压式稳定工作点电路的频率1.下限频率的估算&&&&&&&&响应&&&&&&&&2.上限频率的估算&&&&&&&&四.&&&&&&&&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1.频响表达式&&&&&&&&&&&&2.波特图&&&&&&&&第五章1.甲类工作状态&&&&&&&&功率放大电路&&&&&&&&一.功率放大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导通角为360,ICQ大,管耗大,效率低。2.乙类工作状态&&&&o&&&&&&&&ICQ≈0,导通角为180o,效率高,失真大。&&&&3.甲乙类工作状态导通角为180~360,效率较高,失真较大。二.乙类功放电路的指标估算1.工作状态?任意状态:Uom≈Uim尽限状态:Uom=VCC-UCES理想状态:Uom≈VCC&&&&oo&&&&&&&&2.输出功率&&&&&&&&&&&&3.直流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4.管耗&&&&&&&&Pc1m=0.2Pom&&&&&&&&5.效率&&&&理想时为78.5%三.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问题的提出在两管交替时出现波形失真——交越失真(本质上是截止失真)。2.解决办法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OCL----利用二极管、三极管和电阻上的压降产生偏置电压。动态指标按乙类状态估算。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OTL----电容C2上静态电压为VCC/2,并且取代了OCL功放中的负电源-VCC。动态指标按乙类状态估算,只是用VCC/2代替。四.复合管的组成及特点1.前一个管子c-e极跨接在后一个管子的b-c极间。2.类型取决于第一只管子的类型。3.&&&&&&&&β=β1·β&&&&&&&&2&&&&&&&&第六章一.集成运放电路的基本组成1.输入级----采用差放电路,以减小零漂。&&&&&&&&集成运算放大电路&&&&&&&&2.中间级----多采用共射(或共源)放大电路,以提高放大倍数。3.输出级----多采用互补对称电路以提高带负载能力。4.偏置电路----多采用电流源电路,为各级提供合适的静态电流。二.长尾差放电路的原理与特点1.抑制零点漂移的过程---当T↑→iC1、iC2↑→iE1、iE2↑→uE↑→uBE1、uBE2↓→iB1、iB2↓→iC1、iC2↓。&&&&&&&&Re对温度漂移及各种共模信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被称为“共模反馈电阻”。&&&&2静态分析1)计算差放电路IC&&&&&&&&设UB≈0,则UE=-0.7V,得2)计算差放电路UCE双端输出时&&&&&&&&&&&&?&&&&&&&&单端输出时(设VT1集电极接RL)对于VT1:&&&&&&&&对于VT2:&&&&&&&&3.动态分析1)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双端输出&&&&&&&&?从VT1单端输出:&&&&&&&&单端输出时&&&&&&&&从VT2单端输出:&&&&&&&&2)差模输入电阻3)差模输出电阻三.双端输出:单端输出: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当uI在+Uim与-Uim之间,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域:&&&&&&&&四.理想集成运放的参数及分析方法1.理想集成运放的参数特征*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od→∞;*差模输入电阻Rid→∞;*输出电阻Ro→0;*共模抑制比KCMR→∞;2.理想集成运放的分析方法1)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电路特征——引入负反馈*电路特点——“虚短”和“虚断”:&&&&&&&&&&&&“虚短”--“虚断”--2)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电路特征——开环或引入正反馈*电路特点——输出电压的两种饱和状态:当u+u-时,uo=+Uom当u+u-时,uo=-Uom两输入端的输入电流为零:&&&&&&&&i+=i-=0&&&&&&&&第七章一.反馈概念的建立&&&&&&&&放大电路中的反馈&&&&&&&&*开环放大倍数---A*闭环放大倍数---Af*反馈深度---1+AF*环路增益---AF:1.当AF>0时,Af下降,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2.当AF=0时,表明反馈效果为零。3.当AF<0时,Af升高,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4.当AF=-1时,Af→∞。放大器处于“自激振荡”状态。二.反馈的形式和判断1.反馈的范围----本级或级间。2.反馈的性质----交流、直流或交直流。直流通路中存在反馈则为直流反馈,交流通路中存在反馈则为交流反馈,交、直流通路中都存在反馈则为交、直流反馈。3.反馈的取样----电压反馈:反馈量取样于输出电压;具有稳定输出电压的作用。(输出短路时反馈消失)电流反馈:反馈量取样于输出电流。具有稳定输出电流的作用。(输出短路时反馈不消失)4.反馈的方式-----并联反馈:反馈量与原输入量在输入电路中以电流形式相叠加。Rs越大反馈效果越好。反馈信号反馈到输入端)串联反馈:反馈量与原输入量在输入电路中以电压&&&&&&&&&&&&的形式相叠加。Rs越小反馈效果越好。反馈信号反馈到非输入端)5.反馈极性-----瞬时极性法:(1)假定某输入信号在某瞬时的极性为正(用+表示),并设信号的频率在中频段。(2)根据该极性,逐级推断出放大电路中各相关点的瞬时极性(升高用+表示,降低用-表示)。(3)确定反馈信号的极性。(4)根据Xi与X&&&&f&&&&&&&&的极性,确定净输入信号的大小。Xid减小为负反&&&&&&&&馈;Xid增大为正反馈。三.反馈形式的描述方法某反馈元件引入级间(本级)直流负反馈和交流电压(电流)串联(并联)负反馈。四.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1.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2.3.扩展频带4.减小非线性失真及抑制干扰和噪声5.改变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加1+AF倍*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1+AF倍*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1+AF倍*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加1+AF倍五.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1.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附加相移将负反馈转化为正反馈。2.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若表示为幅值和相位的条件则为:&&&&&&&&第八章分析依据------“虚断”和“虚短”一.基本运算电路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信号的运算与处理&&&&&&&&R2=R1//Rf&&&&&&&&&&&&2.同相比例运算电路&&&&&&&&R2=R1//Rf&&&&&&&&3.反相求和运算电路&&&&&&&&R4=R1//R2//R3//Rf&&&&&&&&4.&&&&&&&&同相求和运算电路&&&&&&&&R1//R2//R3//R4=Rf//R5&&&&&&&&5.加减运算电路&&&&&&&&R1//R2//Rf=R3//R4//R5&&&&&&&&二.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1.积分运算&&&&&&&&2.微分运算&&&&&&&&第九章一.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概念1.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人为的直接引入正反馈)自激振荡的平衡条件:即幅值平衡条件:&&&&&&&&信号发生电路&&&&&&&&相位平衡条件:2.起振条件:幅值条件:相位条件:3.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分类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1)放大电路-------建立和维持振荡。(2)正反馈网络----与放大电路共同满足振荡条件。(3)选频网络-------以选择某一频率进行振荡。(4)稳幅环节-------使波形幅值稳定,且波形的形状良好。*正弦波振荡器的分类(1)RC振荡器-----振荡频率较低,1M以下;(2)LC振荡器-----振荡频率较高,1M以上;(3)石英晶体振荡器----振荡频率高且稳定。二.RC正弦波振荡电路1.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2.RC移相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三.LC正弦波振荡电路1.变压器耦合式LC振荡电路判断相位的方法:断回路、引输入、看相位&&&&&&&&2.三点式LC振荡器*相位条件的判断------“射同基反”或“三步曲法”(1)电感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哈特莱电路)&&&&&&&&&&&&(2)&&&&&&&&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考毕兹电路)&&&&&&&&(3)&&&&&&&&串联改进型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克拉泼电路)&&&&&&&&(4)并联改进型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西勒电路)&&&&&&&&(5)四.石英晶体振荡电路1.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2.串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第十章一.直流电源的组成框图&&&&&&&&直流电源&&&&&&&&?&&&&&&&&电源变压器:将电网交流电压变换为符合整流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整流电路:将正负交替的交流电压整流成为单方向的脉动电压。滤波电路:将交流成分滤掉,使输出电压成为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稳压电路:自动保持负载电压的稳定。二.单相半波整流电路&&&&&&&&1.输出电压的平均值UO(AV)&&&&&&&&2.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S&&&&&&&&3.正向平均电流ID(AV)&&&&&&&&4.最大反向电压URM三.单相全波整流电路1.输出电压的平均值UO(AV)&&&&&&&&2.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S&&&&&&&&&&&&3.正向平均电流ID(AV)&&&&&&&&4.最大反向电压URM&&&&&&&&四.单相桥式整流电路&&&&&&&&UO(AV)、S、ID(AV)&&&&与全波整流电路相同,&&&&&&&&URM与半波整流电路相同。&&&&五.电容滤波电路1.放电时间常数的取值&&&&&&&&2.输出电压的平均值UO(AV)&&&&&&&&3.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S&&&&&&&&4.整流二极管的平均电流I&&&&&&&&D(AV)&&&&&&&&六.&&&&&&&&三种单相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比较&&&&&&&&七.并联型稳压电路1.稳压电路及其工作原理*当负载不变,电网电压变化时的稳压过程:&&&&&&&&*当电网电压不变,负载变化时的稳压过程:&&&&&&&&2.&&&&&&&&电路参数的计算&&&&&&&&*稳压管的选择&&&&&&&&&&&&常取UZ=UO;IZM=(1.5~3)IOmax*输入电压的确定一般取UI(AV)=(2~3)UO*限流电阻R的计算&&&&&&&&R的选用原则是:IZminIZIZmax。R的范围是:&&&&&&&&1、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特性:热敏性、光敏性、掺杂性。2、本征半导体:完全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完整的半导体。3、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三价杂质元素,形成P型半导体,空穴为多子,电子为少子。4、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五价杂质元素,形成N型半导体,电子为多子、空穴为少子。5、二极管的正向电流是由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形成的,而反向电流则是由少子的漂移运动形成的。6、硅管Uo和UbeUonUbe:0.5V和0.7V;锗管约为0.1V和0.3V。7、稳压管是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的:①加正向电压时,相当正向导通的二极管。(压降为0.7V,)②加反向电压时截止,相当断开。③加反向电压并击穿(即满足U>UZ)时便稳压为UZ。8、二极管主要用途:开关、整流、稳压、限幅、继流、检波、隔离(门电路)等。9、三极管的三个区:放大区、截止区、饱和区。三种状态:工作状态、截止状态、饱和状态,放大时在放大状态,开关时在截止、饱和状态。三个极: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二个结:即发射结和集电结。饱和时:两个结都正偏;截止时:两β个结都反偏;放大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三极管具有电流电压放大作用.其电流放大倍数β=IC/IB(或IC=βIB)和开关.作用.10、当输入信号Ii很微弱时,三极管可用H参数模型代替(也叫微变电路等效电路)。11、失真有三种情况:⑴截止失真原因IB、IC太小,Q点过低,使输出波形正半周失真。调小RB,以增大IB、IC,使Q点上移。⑵饱和失真原因IB、IC太大,Q点过高,使输出波形负半周失真。调大RB,以减小IB、IC,使Q点下移。⑶信号源US过大而引起输出的正负波形都失真,消除办法是调小信号源。1、放大电路有共射、共集、共基三种基本组态。(固定偏置电路、分压式偏置电路的输入输出公共端是发射极,故称共发射极电路)。共射电路的输出电压U0与输入电压UI反相,所以又称反相器。共集电路的输出电压U0与输入电压UI同相,所以又称同相器。2、差模输入电压Uid=Ui1-Ui2指两个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输入电压。(是待放大的信号)共模输入电压UiC=Ui1=Ui2指两个大小相等,相位相同的输入电压。(是干扰信号)差模输出电压U0d是指在Uid作用下的输出电压。共模输出电压U0C是指在UiC作用下的输出电压。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d=U0d//Uid是指差模输出与输入电压的比值。共模放大倍数Auc=U0C/UiC是指共模输出与输入电压的比值。(电路完全对称时Auc=0)共模抑制比KCRM=Aud/Auc是指差模共模放大倍数的比,电路越对称KCRM越大,电路的抑制能力越强。3、差分电路对差模输入信号有放大作用,对共模输入信号有抑制作用,即差分电路的用途:用于直接耦合放大器中抑制零点漂移。(即以达到UI=0,U0=0的目的)4、电压放大器的主要指标是电压放大倍数AU和输入输出电阻Ri,R0&&&&。&&&&&&&&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指标要求是(1)输出功率大,且不失真;(2)效率要高,管耗要小,所以功率放大电路通常工作在甲乙类(或乙类)工作状态,同时为减小失真,采用乙类互补对称电路。为减小交越失真采用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5、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有:直接耦合:既可以放大交流信号,也可以放大直流信号或缓慢变化的交流信号;&&&&&&&&&&&&耦合过程无损耗。常用于集成电路。但各级工作点互相牵连,会产生零点漂移。阻容耦合:最大的优点是各级工作点互相独立,但只能放大交流信号。耦合过程有损耗,不利于集成。变压器耦合:与阻容耦合优缺点同,已少用。&&&&&&&&1、射极输出器特点:如图F-a(为共集电路,又称同相器、跟随器)①电压放大倍数小于近似于1,UO与Ui同相。②输入电阻很大。③输出电阻很小,所以带负载能力强。反馈是指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回送到输入端。1、反馈有正反馈(应用于振荡电路)和负反馈(应用于放大电路)之分。2、反馈有直流反馈,其作用:稳定静态工作点。有交流反馈,其作用:改善放大器性能。包括:①提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稳定度;②扩展通频带;③减小非线性失真;④改善输入输出电路。3、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关系式:Af=A/(1+AF),其(1+AF)称反馈深度,当(1+AF)远远大于是1时为深度负反馈,其Af=1/F,即负反馈后的放大倍数大大下降,且仅由反馈网络参数就可求放大倍数,而与运放器内部参数无关。4、负反馈有四种类型: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反馈可减小输出电阻,从而稳定输出电压。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反馈可增大输出电阻,从而稳定输出电流。电流并联负反馈。串联反馈可增大输入电阻。并联反馈可减小输入电阻。5、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反馈类型的经验判断方法是:当反馈元件(或网络)搭回到反相输入端为负反馈;搭回到同相输入端为正反馈。当反馈元件(或网络)搭回到输入端为并联反馈,搭回到输入端的另一端为串联反馈。当反馈元件(或网络)搭在输出端为电压反馈,否则为电流反馈。而一般的判断方法:若反馈信号使净输入减少,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用瞬时极性判断)若满足Ui=Uid+Uf为串联反馈,满足Ii=Iid+If为并联反馈。若反馈信号正比输出电压,为电压反馈,反馈信号正比输出电流,为电流反馈。&&&&&&&&(A)如(A)图,经验判断:反馈元件搭回到反相输入端,所以是负反馈;反馈元件搭回到输入端,所以是并联反馈;&&&&&&&&(B)&&&&&&&&反馈元件搭在输出端,所以是电压反馈,所以图是电压并联负反馈。如(B)图,由瞬时极性判得电路有两级的电流并联负反馈。反馈元件为Rf(因Rf搭在输入端,所以是并联,但不是搭在输出端,所以是电流反馈,即If是正比于输出电流IC2)A、半波整流:U0=0.45U2(U2为输入电压的有效值)B、半波整流滤波:U0=U2&&&&&&&&&&&&C、桥式整流:U0=0.9U2D、桥式整流滤波:U0=1.2U2E、桥式整流滤波:U0=1.4U2(空载)补充知识:三极管由两个PN结组成。从结构看有三个区、两个结、三个极。(参考P40)三个区:发射区——掺杂浓度很高,其作用是向基区发射电子。基区——掺杂浓度很低,其作用是控制发射区发射的电子。集电区——掺杂浓度较高,但面积最大,其作用是收集发射区发射的电子。两个结:集电区——基区形成的PN结。叫集电结。C)(J基区——发射区形成的PN结。叫发射结。e)(J5、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指输出电压UCE与输出电流IC的关系特性)有三个区::.①饱和区:特点是UCE<0.3V,无放大作用,C-E间相当闭合.其偏置条件JC,Je都正偏.:.②截止区:特点是UBE≤0,IB=0,IC=0,无放大.C-E间相当断开..其偏置条件JC,Je都反偏..③放大区:特点是UBE大于死区电压,UCE>1V,IC=βIB.其偏置条件Je正偏JC反偏.,所以三极管有三种工作状态,即饱和状态,截止状态和放大状态,作放大用时应工作在放大状态,作开关用时应工作在截止和饱和状态.6、当输入信号Ii很微弱时,三极管可用H参数模型代替(也叫微变电路等效电路)(参考图B)7、对放大电路的分析有估算法和图解法估算法是:⑴先画出直流通路(方法是将电容开路,信号源短路,剩下的部分就是直流通路),求静态工作点IBQ、ICQ、UCEQ。⑵画交流通路,H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输出电阻RI和R0。(参考P58图2.2.5)图解法:是在输入回路求出IB后,在输入特性作直线,得到工作点Q,读出相应的IBQ、UBEQ而在输出回路列电压方程在输出曲线作直线,得到工作点Q,读出相应的ICQ、UCEQ加入待放大信号ui从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可观察输入输出波形,。若工作点Q点设得合适,(在放大区)则波形就不会发生失真。(参考P52图2.2.2)8、失真有三种情况:⑴截止失真:原因是IB、IC太小,Q点过低,使输出波形后半周(正半周)失真。消除办法是调小RB,以增大IB、IC,使Q点上移。⑵饱和失真:原因是IB、IC太大,Q点过高,使输出波形前半周(负半周)失真。消除办法是调大RB,以减小IB、IC,使Q点下移。⑶信号源US过大而引起输出的正负波形都失真,消除办法是调小信号源。练习:1、射极输出器又称跟随器,其主要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小于近似于1、输入电阻很大、输出电阻很小。2、三极管放大电路主要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基极电路、共集电极电路、共发射极电路。3、了解差分电路的结构特点,掌握电路的主要作用:抑制零点漂移,RE的作用及共模信号、差模信号、共模抑制比KCMR等概K念。KCMR越大,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就强。4、直流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工作点,交流负反馈的作用是改善放大器的性能:如减少非线性失真;提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稳定度;扩展通频带。电压负反馈还可减少输出电阻、稳定输出电压;电流负反馈可以提高输出电阻、稳定输出电流;而串联负反馈可以提高输入电阻;并联负反馈可以减小输入电阻。其1+AF称反馈深度。5、完全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完整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当掺入五价微量元素便形成N型半导体,其电子为多数载流子,空穴为少数载流子。当掺入三价微量元素便形成P型半导体,其空穴为多子,而电子为少子。二、分析计算题1.会画固定偏置电路、分压式偏置电路,射极输出器等交流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会求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2..会求各种电流源的基准电流和电流IO。&&&&&&&&&&&&3.会分析基本差分析电路,乙类功放电路工作原理。4.会计算集成运放组成反相比例器、同相比例器,跟随器、反号器、反相加法器、减法器、积分微分器等的输出电压U0及电路特点。5..会分析单门限比较器、画传输特性。6会分析由集成模拟乘法器组成的乘法、除法、平方、开方运算。7.会分析各种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及U0、I0、IDURM的计算。&&&&&&&&《模电》第一章重点掌握内容:&&&&一、概念1、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2、半导体奇妙特性:热敏性、光敏性、掺杂性。3、本征半导体:完全纯净的、结构完整的、晶格状的半导体。4、本征激发:环境温度变化或光照产生本征激发,形成电子和空穴,电子带负电,空穴带正电。它们在外电场作用下均能移动而形成电流,所以称载流子。5、P型半导体: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三价杂质元素,便形成P型半导体,使导电能力大大加强,此类半导体,空穴为多数载流子(称多子)而电子为少子。6、N型半导体: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五价杂质元素,便形成N型半导体,使导电能力大大加强,此类半导体,电子为多子、而空穴为少子。7、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P接正、N接负时(称正偏),PN结正向导通,P接负、N接正时(称反偏),PN结反向截止。所以正向电流主要由多子的扩散运动形成的,而反向电流主要由少子的漂移运动形成的。8、二极管按材料分有硅管(Si管)和锗管(Ge管),按功能分有普通管,开关管、整流管、稳压管等。9、二极管由一个PN结组成,所以二极管也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偏时导通,呈小电阻,大电流,反偏时截止,呈大电阻,零电流。其死区电压:Si管约0。5V,Ge管约为0。1V,其死区电压:Si管约0.5V,Ge管约为0.1V。其导通压降:Si管约0.7V,Ge管约为0.2V。这两组数也是判材料的依据。10、稳压管是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的:①加正向电压时,相当正向导通的二极管。(压降为0.7V,)②加反向电压时截止,相当断开。③加反向电压并击穿(即满足U>UZ)时便稳压为UZ。11、二极管主要用途:整流、限幅、继流、检波、开关、隔离(门电路)等。二、应用举例:(判二极管是导通或截止、并求有关图中的输出电压U0。三极管复习完第二章再判)&&&&&&&&ab参考答案:a、因阳极电位比阴极高,即二极管正偏导通。是硅管。b、二极管反偏截止。f、因V的阳极&&&&&&&&&&&&电位比阴极电位高,所以二极管正偏导通,(将二极管短路)使输出电压为U0=3V。、因V1正向电压为10V,GhV2正向电压13V,使V2先导通,(将V2短路)使输出电压U0=3V,而使V1反偏截止。h、同理,因V1正向电压10V、V2正向电压为7V,所以V1先导通(将V1短路),输出电压U0=0V,使V2反偏截止。(当输入同时为0V或同时为3V,输出为多少,请同学自行分析。)三、书P31习题:1-3、1-4、1-6、1-8、1-13、1-16&&&&&&&&1、&&&&&&&&《模电》第二章重点掌握内容:&&&&一、概念1、三极管由两个PN结组成。从结构看有三个区、两个结、三个极。(参考P40)三个区:发射区——掺杂浓度很高,其作用是向基区发射电子。基区——掺杂浓度很低,其作用是控制发射区发射的电子。集电区——掺杂浓度较高,但面积最大,其作用是收集发射区发射的电子。两个结:集电区——基区形成的PN结。叫集电结。C)(J基区——发射区形成的PN结。叫发射结。e)(J三个极:从三个区引出的三个电极分别叫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或用a、b、c)对应的三个电流分别称基极电流IB、发射极电流IE、集电极电流IC。并有:IE=IB+IC2、三极管也有硅管和锗管,型号有NPN型和PNP型。(参考图A。注意电路符号的区别。可用二极管等效来分析。)3、三极管的输入电压电流用UBE、IB表示,输出电压电流用UCE、IC表示。即基极发射极间的电压为输入电压UBE,集电极发射间的电压为输出电压UCE。(参考图B)三极管具有电流电压放大作用.其电流放大倍数β=IC/IB(或IC=βIB)和开关作用.4、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指输入电压电流的关系特性)与二极管正向特性很相似,也有:死区电压:硅管约为0.5V,锗管约为0.1V。导通压降:硅管约为0.7V,锗管约为0.2V。(这两组数也是判材料的依据)5、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指输出电压UCE与输出电流IC的关系特性)有三个区::.①饱和区:特点是UCE<0.3V,无放大作用,C-E间相当闭合.其偏置条件JC,Je都正偏.:.②截止区:特点是UBE≤0,IB=0,IC=0,无放大.C-E间相当断开..其偏置条件JC,Je都反偏..③放大区:特点是UBE大于死区电压,UCE>1V,IC=βIB.其偏置条件Je正偏JC反偏.,所以三极管有三种工作状态,即饱和状态,截止状态和放大状态,作放大用时应工作在放大状态,作开关用时应工作在截止和饱和状态.6、当输入信号Ii很微弱时,三极管可用H参数模型代替(也叫微变电路等效电路)(参考图B)7、对放大电路的分析有估算法和图解法估算法是:⑴先画出直流通路(方法是将电容开路,信号源短路,剩下的部分就是直流通路),求静态工作点IBQ、ICQ、UCEQ。⑵画交流通路,H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输出电阻RI和R0。(参考P58图2.2.5)图解法:是在输入回路求出IB后,在输入特性作直线,得到工作点Q,读出相应的IBQ、UBEQ而在输出回路列电压方程在输出曲线作直线,得到工作点Q,读出相应的ICQ、UCEQ加入待放大信号ui从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可观察输入输出波形,若工作点Q点设得合适,。(在放大区)则波形就不会发生失真。(参考P52图2.2.2)&&&&&&&&&&&&8、失真有三种情况:⑴截止失真:原因是IB、IC太小,Q点过低,使输出波形后半周(正半周)失真。消除办法是调小RB,以增大IB、IC,使Q点上移。⑵饱和失真:原因是IB、IC太大,Q点过高,使输出波形前半周(负半周)失真。消除办法是调大RB,以减小IB、IC,使Q点下移。⑶信号源US过大而引起输出的正负波形都失真,消除办法是调小信号源。2.二、应用举例&&&&&&&&说明:图A:三极管有NPN型和PNP型,分析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时可用二极管电路来等效分析。图B:三极管从BE看进去为输入端,从CE看进去输出端。可用小信号等效电路来等效。其三极管的输入电阻用下式计算:rbe=200+(1+β)26/IEQ=200+26/IBQIC=βIB.图C的图1因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所以是放大;图2因发射结电压为3伏,所以管烧;图3因发射结集电结都正偏,所以是饱和;图4因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所以是放大。&&&&&&&&&&&&图D:a图为固定偏置电路,b图为直流通路,c图为H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其计算在下一章)三、习题:P812-1、2-2、2-4abc、2-9&&&&&&&&3.&&&&&&&&《模电》第三章重点掌握内容:&&&&一、概念1、放大电路有共射、共集、共基三种基本组态。(固定偏置电路、分压式偏置电路的输入输出公共端是发射极,故称共发射极电路)。共射电路的输出电压U0与输入电压UI反相,所以又称反相器。共集电路的输出电压U0与输入电压UI同相,所以又称同相器。2、差模输入电压Uid=Ui1-Ui2指两个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输入电压。(是待放大的信号)共模输入电压UiC=Ui1=Ui2指两个大小相等,相位相同的输入电压。(是干扰信号)差模输出电压U0d是指在Uid作用下的输出电压。共模输出电压U0C是指在UiC作用下的输出电压。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d=U0d//Uid是指差模输出与输入电压的比值。共模放大倍数Auc=U0C/UiC是指共模输出与输入电压的比值。(电路完全对称时Auc=0)共模抑制比KCRM=Aud/Auc是指差模共模放大倍数的比值,电路越对称KCRM越大,电路的抑制能力越强。3、差分电路对差模输入信号有放大作用,对共模输入信号有抑制作用,即差分电路的用途:用于直接耦合放大器中抑制零点漂移。(即以达到UI=0,U0=0的目的)4、电压放大器的主要指标是电压放大倍数AU和输入输出电阻Ri,R0。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指标要求是(1)输出功率大,且不失真;(2)效率要高,管耗要小,所以功率放大电路通常工作在甲乙类(或乙类)工作状态,同时为减小失真,采用乙类互补对称电路。为减小交越失真采用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5、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有:直接耦合:既可以放大交流信号,也可以放大直流信号或缓慢变化的交流信号;耦合过程无损耗。常用于集成电路。但各级工作点互相牵连,会产生零点漂移。阻容耦合:最大的优点是各级工作点互相独立,但只能放大交流信号。耦合过程有损耗,不利于集成。变压器耦合:与阻容耦合优缺点同,已少用。二、电路分析。重点掌握以下几个电路:1、固定偏置电路;如图D-a(共射电路)A)会画直流通路如图D-b,求工作点Q。(即求IBQ、ICQ、UCEQ)即;IBQ=(UCC—UBE)/RBICQ=βIB.UCEQ=UCC—ICQRCB)会画微变等效电路,如图D-c,求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路:AU、Ri、RO。/即:AU=—βRL/rbe,Ri=RB‖rbe,RO=RC&&&&&&&&&&&&4.&&&&&&&&设:RB=470KΩ,RC=3KΩ,RL=6KΩ,UCC=12V,β=80,UBE=0.7V,试求工作点Q和AU、Ri、RO&&&&&&&&2、分压式偏置电路;如图E-a(为共射电路)A)会画直流通路如图E-b,求工作点Q。(即求IBQ、ICQ、UCEQ)即:VB=RB2*UCC/(RB1+RB2)ICQ≈IEQ=(VB—UBE)/REUCEQ=UCC—ICQ(RC+RE)B)会画微变等效电路,如图E-c,求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路:AU、Ri、RO/即:AU=—βRL/rbe,Ri=RB1‖RB2‖rbe,RO=RC设:RB1=62KΩ,RB2=16KΩ,RC=5KΩ,RE=2KΩ,RL=5KΩ,UCC=20V,β=80,UBE=0.7V,试求工作点(Q)IBQ、ICQ、UCEQ和AU、Ri、RO。、&&&&&&&&(请同学一定要完成上两道题,并会画这两个电路的直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3、射极输出器,如图F-a(为共集电路,又称同相器、跟随器)重点掌握其特点:①电压放大倍数小于近似于1,且UO与Ui同相。②输入电阻很大。③输出电阻很小,所以带负载能力强。了解其电路结构,直流通路(图F-b)和微变等效电路(图F-c)的画法。&&&&&&&&&&&&5.&&&&&&&&《模电》第四章重点掌握内容:&&&&一、概念1、反馈是指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回送到输入端。2、反馈有正反馈(应用于振荡电路)和负反馈(应用于放大电路)之分。3、反馈有直流反馈,其作用:稳定静态工作点。有交流反馈,其作用:改善放大器性能。包括:①提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稳定度;②扩展通频带;③减小非线性失真;④改善输入输出电路。4、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关系式:Af=A/(1+AF),其(1+AF)称反馈深度,当(1+AF)远远大于是1时为深度负反馈,其Af=1/F,即负反馈后的放大倍数大大下降,且仅由反馈网络参数就可求放大倍数,而与运放器内部参数无关。5、负反馈有四种类型: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反馈可减小输出电阻,从而稳定输出电压。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反馈可增大输出电阻,从而稳定输出电流。电流并联负反馈。串联反馈可增大输入电阻。并联反馈可减小输入电阻。6、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反馈类型的经验判断方法是:当反馈元件(或网络)搭回到反相输入端为负反馈;搭回到同相输入端为正反馈。当反馈元件(或网络)搭回到输入端为并联反馈,搭回到输入端的另一端为串联反馈。当反馈元件(或网络)搭在输出端为电压反馈,否则为电流反馈。而一般的判断方法:若反馈信号使净输入减少,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用瞬时极性判断)若满足Ui=Uid+Uf为串联反馈,满足Ii=Iid+If为并联反馈。若反馈信号正比输出电压,为电压反馈,反馈信号正比输出电流,为电流反馈。&&&&&&&&(A)&&&&如(A)图经验判断:反馈元件搭回到反相输入端,所以是负反馈;反馈元件搭回到输入端,所以是并联反馈;&&&&&&&&(B)&&&&&&&&反馈元件搭在输出端,所以是电压反馈,所以图是电压并联负反馈。如(B)图,由瞬时极性判得电路有两级的电流并联负反馈。反馈元件为Rf(因Rf搭在输入端,所以是并联,但不是搭在输出端,&&&&&&&&&&&&所以是电流反馈,即If是正比于输出电流IC2)&&&&&&&&二、练习并掌握书中图4.1.4a.、4.1.5a、4.1.6三、1、掌握反相比例器、同相比例器、反相加法器,减法器,积分微分器输出电压的计算。&&&&&&&&6.《模电》第五章重点掌握内容:&&&&1、无源低通、高通滤波电路组成及对应频率的计算。&&&&&&&&2..有源滤波器电路的组成及频率计算及通带增益的计算。&&&&&&&&。&&&&&&&&《模电》第六章重点掌握内容:&&&&1、掌握模拟乘法器的概念及符号2、掌握模拟乘法器的应用:乘法、除法、平方、开方、立方、立方根。3、了解倍频、混频、调幅、解调(检波)原理。&&&&&&&&《模电》第七章重点掌握内容:&&&&1.信号产生电路包括正弦波振荡器和非正弦波振荡器。&&&&正弦波振荡器有RC、振荡器和石英振荡器;振荡器又分为变压器反馈式、LCLC电感三点式和电容三点。&&&&&&&&2.正弦波振荡器的起振条件和平衡条件是:会求振荡频率。3.会用瞬时极性判是否满足相位平衡条件(是否为正反馈)4.石英晶振的电路符号,压电效应,等效电路:晶振串联谐振时等效为一个很小的电阻,并联谐振时等效&&&&为电感。&&&&&&&&5.电压比较器用途,单门限电压比较器电路组成及电路分析。&&&&&&&&《模电》第八章重点掌握内容:&&&&1.掌握单相半波整流、桥式、全波整流电路工作原理,输入输出波形的画法以及输出电压U0、I0、ID、URE振的计算:A、半波整流:U0=0.45U2(U2为输入电压的有效值)B、半波整流滤波:U0=U2C、桥式整流:U0=0.9U2D、桥式整流滤波:U0=1.2U2E、桥式整流滤波:U0=1.4U2(空载)&&&&&&&&2.掌握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组成框图,稳压原理,会求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3.掌握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的型号、含义,管脚接线。4.0?30V连续可调电路稳压电路及电路分析。&&&&&&&&7.&&&&&&&&模拟电子技术小测:&&&&&&&&.6)(2010.6&&&&&&&&一、判断与问答:1、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很大,所以带负载能力强。()2、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只能放大交流信号。()3、差动放大电路中的RE对差模信号不起作用。()4、互补对称功放电路工作在甲乙状态,可以消除零点漂移.()5、共模抑制比KCMR越大,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就强。()6、理想运放器U-=U+=0称为虚断.()7、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电压有效值为20V,输出电压应是18V。()1、什么是半导电性半导体、本征半导体、半导体的主要特性是;2、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少子是: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少子是3、二极管的特性:二极管的用途:4、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是:所对应的特点是:5、三极管放大电路主要有三种组态。6、直流负反馈的作用是:交流负反馈的作用是:具体是指:。7、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主要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是:8、参考图1各电路,二极管导通电路应是(C)图().9、参考图2,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的是(C)图()。10、参考图3,集成运放电路称为反相器。().11、参考图4,具有交流放大的电路是(a)()12、在基本放大电路中,RB的作用是稳定Q点。()。13、、从放大电路实验进一步证明,负载电阻RL变小,电压放大倍数小。()。14、、射极输出器电压放大倍数AU小于1()。15、、采用交流电流并联负反馈可减小输入电阻,稳定输出电压。()16、桥式整流滤波后的输出电压0.9U2()17、测得放大电路某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压分别是3.5V,2.8V,12V,可判定该管为PNP型。)(&&&&&&&&+VccRBC1RCC2C1RBRC&&&&&&&&+VccRCC1C2C2&&&&&&&&+Vcc&&&&&&&&ui&&&&&&&&uo&&&&&&&&ui&&&&&&&&uo&&&&&&&&ui&&&&&&&&RB&&&&&&&&uo&&&&&&&&&&&&(4)8.二、分析计算题&&&&1.会画固定偏置电路、分压式偏置电路,射极输出器等交流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会求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3.会分析基本差分析电路,乙类功放电路工作原理。4.会计算集成运放组成反相比例器、同相比例器,跟随器、反号器、反相加法器、减法器、积分微分器等的输出电压U0及电路特点。5..会分析单门限比较器、画传输特性。6会分析由集成模拟乘法器组成的乘法、除法、平方、开方运算。7.会分析各种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及U0、I0、IDURM的计算。2..会求各种电流源的基准电流和电流IO。&&&&&&&&模拟电子技术复习&&&&1、完全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完整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当掺入五价微量元素便形成N型半导体,其电子为多数载流子,空穴为少数载流子。当掺入三价微量元素便形成P型半导体,其空穴为多子,而电子为少子。1、二极管的正向电流是由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形成的,而反向电流则是由少子的漂移运动形成的。2、二极管有一个PN结,它具有单向导电性,它的主要特性有:掺杂性、热敏性、光敏性。可作开关、整流、限幅等用途。硅二0.5V,导通压降约为0.7V0.7V,锗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约为0.1V0.1V、导通压降约为0.2V0.2V。极管的死区电压约为0.5V3、三极管具有三个区:放大区、截止区、饱和区,所以三极管工作有三种状态:工作状态、饱和状态、截止状态,作放大用时,应工作在放大状态,作开关用时,应工作在截止、饱和状态。4、三极管具有二个结:即发射结和集电结。饱和时:两个结都应正偏;截止时:两个结都应反偏。放大时:发射结应正偏,集电结应反偏。A5、直耦合放大电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各级工作点互相影响B、产生零点漂移。6、射极输出器又称跟随器,其主要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小于近似于1、输入电阻很大、输出电阻很小。7、三极管放大电路主要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基极电路、共集电极电路、共发射极电路。8、多级放大器耦合方式有变压器耦合、直接耦合、电容耦合三种。后两种的主要优缺点是:9、三极管属电流控制器件,而场效应管属电压控制器件。10、场效应管又称单极型三极管,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结型和绝缘栅型两种,其绝缘栅型又分为NMOS管和PMOS管两种。电路符号分别为:11、了解差分电路的结构特点,掌握电路的主要作用:抑制零点漂移,RE的作用及共模信号、差模信号、共模抑制比KCMR等概K念。KCMR越大,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就强。12、电流源电路有比例型电流源、镜像电流源、多路电流源及二极管温度补偿电路等,其电路及计算:13、功率放大器对指标的要求:输出功率要大、效率要高、管耗要小、失真要小。所以,工作在甲乙类状态的互补对称功放电路,既可以获得较大的功率、较高的效率,又可以消除乙类放大时所产生的交越失真。14、直流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工作点,交流负反馈的作用是改善放大器的性能:如减少非线性失真;提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稳定度;扩展通频带。电压负反馈还可减少输出电阻、稳定输出电压;电流负反馈可以提高输出电阻、稳定输出电流;而串联负反馈可以提高输入电阻;并联负反馈可以减小输入电阻。其1+AF称反馈深度。15、理解理想运放器虚断、虚短、虚地的概念及表达式。16、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是什么,RC振荡器、LC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是:17、整流电路的主要作用:主要有哪几种整流电路。&&&&&&&&&&&&18、滤波电路的主要作用:稳压电路的作用:稳压管哪种情况下能稳压。19、串联型稳压电源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20、会判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稳压管的工作状态,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复合管的对错,以及反馈类型的判断、振荡电路能否起振的判断。21、掌握几个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及计算。(画直流通路,微变等效电路)22、掌握集成反相比例器、同相比例器,跟随器、反号器、反相加法器、减法器的电路特点及计算。23、掌握整流、滤波电路图、输入输出波形画法及输出电压U0的计算。&&&&&&&&《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A卷)《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A&&&&学姓名.号&&&&&&&&10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10分)(1)在运算电路中,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均为“虚地”。()(2)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3)使输入量减小的反馈是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4)产生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晶体管参数受温度的影响。()(5)利用两只NPN型管构成的复合管只能等效为NPN型管。()(6)本征半导体温度升高后两种载流子浓度仍然相等。()(7)未加外部电压时,PN结中电流从P区流向N区。()(8)集成运放在开环情况下一定工作在非线性区。()(9)只要引入正反馈,电路就会产生正弦波振荡。()(10)直流稳压电源中的滤波电路是低通滤波电路。()10二、选择填空(10分)(1)为了减小输出电阻,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A)电流负反馈(B)电压负反馈(C)直流负反馈(D)交流负反馈1(2)RC串并联网络在f=f0=时呈。2πRC(A)感性(B)阻性(C)容性(3)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多采用。(A)共基接法(B)共集接法(C)共射接法(D)差分接法(4)两个β相同的晶体管组成复合管后,其电流放大系数约为。2(A)β(B)β(C)2β(D)1+β(5)在(A)(B)(C)三种电路中输出电阻最小的电路是、、;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的电路是。(A)共基放大电路(B)共集放大电路(C)共射放大电路uBuE。(6)当NPN型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各极电位关系为uC(A)(B)(C)=(D)≤(7)硅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比锗二极管的。(A)大(B)小(C)相等三、分)图示电路中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请判断它是否导通,并求出u0。(5&&&&&&&&&&&&四、(10分)在图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压为UBEQ,电流放大系数为β,B-E间动态电阻为rbe。填空:静态时,IBQ的表达式,ICQ的表达式,UCEQ的表达式;电压放大为,输入电阻的为达式为;若减小RB,则将将,rbe将,&&&&&&&&静态时B-E间电为为为倍数的表达式表达式,输出电阻的表ICQAu&&&&&&&&,Ri将。五、(10分)在图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静态时UBEQ=0.7V,电流放大系数为β=100,rbe=1kΩ,RB1=5kΩ,RB2=15kΩ,RE=2.3kΩ,RC=RL=3kΩ,VCC=12V。(1)估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2)估算信号源内阻为RS=1kΩ时,Aus=U0US的数值。&&&&&&&&六、(10分)在图示电路中,已知VCC=12V,VEE=6V,恒流源电路I=1mA,RB1=RB2=1kΩ,RC1=RC2=10kΩ;两只晶体管特性完全相同,且β1=β2=100,rbe1=rbe2=2kΩ。估算:(1)电路静态时T1和T2管的集电极电位;(2)电路的差模放大倍数Ad、共模放大倍数AC、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0&&&&&&&&&&&&七、分)在图示OCL电路中,已(5T2管的UCES=1V,电源电压为±9V,负载电RL=8Ω,试计算最大输出功率Pom及效率η。&&&&&&&&知T1、阻&&&&&&&&八、分)设图示各电路均引入了深度交流负反馈,试判断各电路引入了哪种组态的(8交流负反馈,并分别估算它们的电压放大倍数。&&&&&&&&九、分)在图示电路中,要求RF=100kΩ,比例系数为11,试求解R、和R′的阻值。(6&&&&&&&&十、分)求解图示电路的运算关系式。(6&&&&&&&&&&&&十一、分)在图示文氏桥振荡电路中,已知R1=10kΩ,R和C的可调范围分别为(91~100kΩ、0.001~1μF。(1)振荡频率的可调范围是多少?(2)RF的下限值为多少?&&&&&&&&十二、分)在图示电路中,已知W7806的输出电压为6V,R1=R2=R3=200Ω,试求(5输出电压U0的调节范围。&&&&&&&&十三、分)串联型稳压电路如图所(6完全相同,T2管基极电流可忽略不计,稳UZ。填空:调整管为,输出电压采组成,基准电压电路由组电路组成;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的表达式为。&&&&&&&&示,T2和T3管特性压管的稳定电压为样电阻由成,比较放大&&&&&&&&《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卷)&&&&学姓名.&&&&&&&&试题(B试题(B&&&&号&&&&&&&&&&&&10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10分)(1)只要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电路就会产生正弦波振荡。()(2)引入直流负反馈可以稳定静态工作点。()(3)负反馈越深,电路的性能越稳定。()(4)零点漂移就是静态工作点的漂移。()(5)放大电路采用复合管是为了增大放大倍数和输入电阻。()(6)镜像电流源电路中两只晶体管的特性应完全相同。()7()半导体中的空穴带正电。()(8)P型半导体带正电,N型半导体带负电。()(9)实现运算电路不一定非引入负反馈。()(10)凡是引入正反馈的集成运放,一定工作在非线性区。()10二、选择填空(10分)(1)为了增大输出电阻,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为了展宽频带,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A)电流负反馈(B)电压负反馈(C)直流负反馈(D)交流负反馈(2)在桥式(文氏桥)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中,。000000(A)φA=-180,φF=+180(B)φA=+180,φF=+180(C)φA=0,φF=0(3)集成运放的互补输出级采用。(A)共基接法(B)共集接法(C)共射接法(D)差分接法(4)两个β相同的晶体管组成复合管后,其电流放大系数约为。2(A)β(B)β(C)2β(D)1+β(5)在(A)(B)(C)三种电路中输入电阻最大的电路是、、;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的电路是。(A)共基放大电路(B)共集放大电路(C)共射放大电路uBuE。(6)当PNP型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各极电位关系为uC(A)(B)(C)=(D)≤(7)硅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比锗二极管的。(A)大(B)小(C)相等三、分)图示电路中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请判断它是否导通,并求出u0。(5&&&&&&&&&&&&四、(10分)在一个放大电路中,三只三极管三个管脚①、②、③的电位分别如表所示,将每只管子所用材料(Si或Ge)、类型(NPN或PNP)及管脚为哪个极(e、b或c)填入表内。管管T1T2T3T1T2T3号号管脚电位①②0.名3.7称类型电极①②③&&&&&&&&(V)③材料&&&&&&&&五、(10分)在图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静态时UBEQ=0.7V,电流放大系数为β=80,rbe=1.2kΩ,RB=500kΩ,RC=RL=5kΩ,VCC=12V。(1)估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2)估算信号源内阻为RS=1.2kΩ时,Aus=U0US的数值。&&&&&&&&六、(10分)在图示电路中,已知VCC=12V,VEE=6V,恒流源电路I=1mA,RB1=RB2=1kΩ,RC1=RC2=10kΩ;两只晶体管特性完全相同,且β1=β2=100,rbe1=rbe2=2kΩ。估算:(1)电路静态时T1和T2管的集电极电位;(2)电路的差模放大倍数Ad、共模放大倍数AC、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0&&&&&&&&&&&&七、分)在图示OCL电路中,已知T1、T2管的UCES=1V,电源电压为±9V,负载(5电阻RL=8Ω,试计算最大输出功率Pom及效率η。&&&&&&&&八、分)设图示各电路均引入了深度交(8断各电路引入了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并分别估算倍数。&&&&&&&&流负反馈,试判它们的电压放大&&&&&&&&九、分)在图示电路中,要求其输入电阻为20kΩ,比例系数为-15,试求解R、RF(6和R′的阻值。&&&&&&&&&&&&十、分)求解图示电路的运算关系式。(6&&&&&&&&十一、分)将图示电路合理连接,构成桥式(即文氏桥)正弦波振荡电路,并估算(9电路的振荡频率和R1的最大值。&&&&&&&&IRR十二、分)(5在图示电路中,已知W7805的输出电压为5V,W=5mA,1=1kΩ,2=200Ω。试求输出电压U0的调节范围。&&&&&&&&十三、分)串联型稳压电路如图所示,稳压管(6填空:调整管为,输出电压采样电阻组成,基准电压电路由组成,比组成;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的表达式为。&&&&&&&&的稳定电压为UZ。由较放大电路由&&&&&&&&A卷参考答案&&&&一、(1)×(2)√(3)×(4)√(5)√&&&&&&&&&&&&(6)√(7)×(8)√(9)×(10)√二、(1)B、C(2)B(3)D(4)B(5)B、C(6)A、A(7)A三、二极管D导通,-3V四、IBQ=&&&&VCC?UBEQRB&&&&;ICQ=βIBQ;UCEQ=VCC?ICQRC;Au=?′βRL;rbe&&&&&&&&Ri=RB//rbe;R0=RC;增大;减小;减小;减小&&&&&&&&五、3V;1mA;10цA;6.7V;-150;0.79kΩ;-66.7六、7V;-333;0;6kΩ;20kΩ七、4W;5.7W;70%八、(a)电压并联负反馈;-R2/R1九、10kΩ;9kΩ十、u0=?&&&&R2RuI1+(1+2)uI2R1R1&&&&&&&&(b)电压串联负反馈;1+R2/R1&&&&&&&&十一、1.6HZ—160kHZ;20kΩ十二、9V;8V十三、T1;R1、R2、R3;R、DZ;T2、T3、RE、RC;&&&&R1+R2+R3R+R2+R3UZ≤U0≤1UZR2+R3R3&&&&&&&&B卷参考答案&&&&一、(1)×(2)√(3)×(4)√(5)√(6)√(7)√(8)×(9)×(10)×&&&&&&&&&&&&二、(1)A、D(2)C(3)B(4)B(5)B、C(6)B、B(7)A三、二极管D截止,-6V四、&&&&管号管脚电位①②T10.705SiT26.263GeT称Si类型管号电极①②③T1BECNPNEBCPNPT2ECBNPNT3&&&&&&&&(V)③材料&&&&&&&&五、22.6цA;1.8mA;3V;-167;1.2kΩ;5kΩ;-83.5六、7V;-333;0;6kΩ;20kΩ七、4W;5.7W;70%八、(a)电压串联负反馈;1+R2/R1九、20kΩ;300kΩ;18.75kΩ十、u0=uI1+&&&&R2uI2R1&&&&&&&&(b)电压并联负反馈;-R2/R1&&&&&&&&十一、160HZ;50kΩ十二、5V--35V十三、T;R1、R2、R3;R、DZ;A;&&&&R1+R2+R3R+R2+R3UZ≤U0≤1UZR2+R3R3&&&&&&&&&&&&《模拟电子期末练习题》应用电子2班张昌文&&&&《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2、漂移电流是()电流,它由()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有关,而与外加电压()。3、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零),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反偏时,结电阻为(无穷大),等效成断开;4、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5、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6、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变大),发射结压降(变小)。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放大电路。、、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采用()负反馈,为了稳定交流输出电流采用()负反馈。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对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F=()。10、带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BWF=()BW,其中BW=()()称为反馈深度。,11、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而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12、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交越13、OCL电路是(双)失真,而采用(单甲乙类)类互补功率放大器。&&&&&&&&)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OTL电路是(&&&&&&&&)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14、共集电极电路电压放大倍数(1),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15、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零点)漂移,也称(温度)漂移,所以它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中。&&&&&&&&16、用待传输的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称(调幅),未被调制的高频信号是运载信息的工具称(载波信号)。17、模拟乘法器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是U0=(KUXUY),电路符号是()。&&&&&&&&二、选择题1、稳压二极管是一个可逆击穿二极管,稳压时工作在(B)状态,但其两端电压必须(C),它的稳压值Uz才有导通电流,否则处于(F)状态。A、正偏B、反偏C、大于D、小于E、导通F、截止)型。A、&&&&&&&&2、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各极电位分别是2V、6V、2.7V,则三个电极分别是(C),该管是(D(B、C、E)B、(C、B、E)C、(E、C、B)D、(NPN)E、(PNP)B、P0大C、功率大D、Ri大e)偏置电阻。E、波形不失真&&&&&&&&3、对功率放大器的要求主要是(B)(D)(E)、、。A、U0高&&&&&&&&4、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交流输出波形上半周失真时为(b),此时应该(A、饱和失真B、截止失真C、交越失真D、增大E、减小&&&&&&&&5、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C&&&&&&&&)而设置的。A、稳定Au)。A、压串负&&&&&&&&B、放大信号B、流串负&&&&&&&&C、抑制零点漂移C、压并负&&&&&&&&6、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负反馈组态是(A&&&&&&&&7、差分放大电路RE上的直流电流IEQ近似等于单管集电极电流ICQ(B)倍。A、1B、2C、38、为了使放大器带负载能力强,一般引入(A)负反馈。A、电压B、I-≈I+≈0B、电流C、U0=UiC、串联D、Au=1&&&&&&&&9、分析运放的两个依据是(A)(B)、。A、U-≈U+&&&&&&&&三、分析计算题1、已知电力如下图示:为理想二极管,试分析:①二极管导通还是截止?②UA0=?&&&&&&&&&&&&3、具有电流源的差分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BEQ=0.7V,β=100,rbb=200Ω,试求:(1)V1、V2静态工作点ICQ、UCQ;(2)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d;(3)差模输入电阻Rid和输出电阻RO;分)(6&&&&&&&&4、电路如图所示,设UCES=0试回答下列问题:(1)ui=0时,流过RL的电流有多大?(2)若V3、V4中有一个接反,会出现什么后果?(3)为保证输出波形不失真,输入信号ui的最大幅度为多少?管耗为多少?&&&&&&&&5、根据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判断下图能否产生振荡?如果能振荡,求出F0;&&&&&&&&试题一答案&&&&一、填空1、导通共射极共集电极截止单向2、反向少数温度无关3、零无穷大4、电流电压5、正偏反偏6、增加减小7、&&&&&&&&共基极8、直流&&&&&&&&电流9、A/1+AF&&&&&&&&1/F10、1+AF&&&&&&&&fH–fL1+AF11、共模&&&&&&&&差模12、交越&&&&&&&&甲乙13、双&&&&&&&&&&&&单14、小于近似等于1大二、选择题1、BC&&&&&&&&小15、零点&&&&&&&&温度&&&&&&&&集成16、调幅&&&&&&&&载波信号17、KUxUy&&&&&&&&F2、CD3、BCE4、BE5、C6、A7、B8、A9、AB&&&&&&&&三、分析与计算题(共30分)1、1)二极管V截止ICQ1=0.5mA2)UA0=-4V2、1)ICQ=2.4mA&&&&2&&&&&&&&UCEQ=7.2V&&&&&&&&2)AU=0.99&&&&&&&&3)Ri=122k&&&&&&&&4)Ro=20Ω&&&&&&&&3、1)&&&&&&&&UCEQ1=6V4、1)ui=0时,RL电流为零&&&&&&&&2)V3、V4有一个反接电路不能工作1)能振荡2)fo=280KHZ&&&&&&&&3)Uim=12V&&&&&&&&4)Pcl=[Vcc(4-3.14)]/(4*3.14RL)=0.099W5、&&&&&&&&《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P型半导体中空穴为(多数2、PN结正偏时()载流子,自由电子为(少数),所以PN结具有()载流子。)导电性。)。&&&&&&&&),反偏时(&&&&&&&&3、反向电流是由(少数4、三极管是(&&&&&&&&)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控制元件。),发射结压降UBE(),集电结()(、)。)放大电路。)。&&&&&&&&)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5、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等电极电流I(6、晶体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时,发射结(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和静态工作点,采用(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10、共模信号是大小(11、乙类互补功放存在(),极性(&&&&&&&&)负反馈,为了减小输出电阻采用()。&&&&&&&&)负反馈。&&&&&&&&),对于深度负反馈Af=()的两个信号。&&&&&&&&)失真,可以利用(&&&&&&&&)类互补功放来克服。)信号,高频信号称高频(载波)。&&&&&&&&12、用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频率称为(调频),低频信号称为(调制13、共基极放大电路的高频特性比共射极电路(好&&&&&&&&),fa=(1+β)fβ。&&&&&&&&14、要保证振荡电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必须具有(正反馈)网络。15、在桥式整流电阻负载中,理想二极管承受最高反压是(1.414ui)。三、1、由理想运放构成的小信号交流放大电路如图示。求:①频带内电压放大倍数Auf(取整数);2、已知:电路如图:t=0时,Uc(0-)=0,Ui=0.1V。求:①U01②t=10s时的U0?②截止频率fL&&&&&&&&3、已知:电路如图示:Vcc=12V,RB1=40K,RB2=20K,Rc=RL=2K,RE=1.65K,UBEQ=0.7V,C1=C2=20uf,rbe=1.5K,β=100,CE=10uf。求:①ICQ②UCEQ③Au④Ri⑤R0(取小数点后1位)&&&&&&&&&&&&4、已知:R=7.9KΩ,C=0.02uF,RF=10K,求:①fo②R1冷态电阻值;③指明R1的温度特性;&&&&&&&&试题二答案&&&&一、填空1、多数/少数2、导通/截止/单向3、少数/温度/无关4、电流/电压5、增加/减小6、正偏/反偏7、共&&&&&&&&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8、直流/电压9、A/1+AF反馈15、√2U2三、分析与计算题1、1)-100Ω4、1)1KHz2)5Ω2)160Hz&&&&&&&&1/F10、相等/相同11、交越/甲乙12、调频/调制/高频载波13、好/1+β14、正&&&&&&&&2、1)1.1V&&&&&&&&2)1.1V&&&&&&&&3、1)2mA&&&&&&&&2)4.7V&&&&&&&&3)-66.7&&&&&&&&4)1.4KΩ&&&&&&&&5)2K&&&&&&&&3)正温度导数&&&&&&&&《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三&&&&三、分析计算题1、已知:电路如图所示K=0.1VU1=3VU2=-6V求:Uo=?(5分)&&&&&&&&2、已知:电路如图所示Vcc=12V&&&&&&&&RB1=40k&&&&&&&&RB2=20k&&&&&&&&Rc=RL=2k&&&&&&&&RE=1.65k&&&&&&&&UBEQ=0.7V&&&&&&&&C1=C2=20ηF&&&&&&&&rbe=1.5K&&&&&&&&β=100&&&&&&&&CE=10ηF(取小数点后一位)求:1)ICQ2)UCEQ3)Au4)Ri&&&&&&&&5)Ro&&&&&&&&&&&&3、已知:电路如图所示求:Uo=?(5分)&&&&&&&&4、已知:RC振荡电路如下图所示求:1)fo2)Rt冷态电阻&&&&&&&&R=7.9KΩ&&&&&&&&C=0.02ηF&&&&&&&&R1=5KΩ&&&&&&&&3)指明Rt的温度特性(9分)&&&&&&&&试题三答案三、分析与计算题1、5V&&&&3、UO=20V4、1)fo=1KHz&&&&&&&&2、1)2mA&&&&&&&&2)4.7V&&&&&&&&3)-66.7&&&&&&&&4)1.4KΩ&&&&&&&&5)2KΩ&&&&&&&&2)Rt=10K3)负温度系数5、11V&&&&&&&&《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四&&&&三、分析计算题1、已知:电路如图所示V1、V2为理想二极管。求:1)哪只二极管导通2)UAO=?(5分)&&&&&&&&2、已知:电路如图所示Vcc=12V,RB1=40k,RB2=20k,Rc=RL=2k,RE=1.65k,UBEQ=0.7V,C1=C2=20ηF,rbe=1.5K,&&&&&&&&β=100,CE=10ηF(取小数点后一位)求:1)ICQ2)UCEQ3)Au4)Ri4、RC振荡电路如图所示R=7.9KΩC=0.02ηF&&&&&&&&5)Ro(10分)&&&&&&&&R1=5KΩ求:1)fo2)Rt冷态电阻3)指明Rt的温度特性(9分)&&&&&&&&&&&&试题四答案三、分析与计算题1、1)V2导通&&&&1V&&&&&&&&2)UAO=-5V2、1)2mA&&&&&&&&2)4.7V3)-66.7&&&&&&&&4)1.4KΩ&&&&&&&&5)2KΩ3、1)&&&&&&&&6V4、1)1KHz2)20KΩ3)正温度系数&&&&&&&&《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五&&&&一、选择题1、稳压二极管是一个可逆击穿二极管,稳压时工作在(通电流,否则处于()状态,但其两端电压必须(),它的稳压值Uz才有导&&&&&&&&)状态。A、正偏B、反偏C、大于D、小于E、导通F、截止),该管是()型。A、&&&&&&&&2、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各极电位分别是2V、6V、2.7V,则三个电极分别是((B、C、E)B、(C、B、E)C、(E、C、B)D、(NPN)E、(PNP)B、P0大C、功率大D、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