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esoterick03x当转盘输出数码输出怎么设置到解码?

更多最新文章相关作者文章搜狗:感谢您阅读【器材测评】再次奠定数码讯源的王者地位:第一极品Esoteric N-05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由网友投递产生,如有侵权请联系 ,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删除。德国Accusti Aets Drive 1MK2 CD转盘&DAC 1MK4解码 - 音响贵族网 | 关注发烧友、发烧音响、家庭影院
德国Accusti Aets Drive 1MK2 CD转盘&DAC 1MK4解码
德国SAE(Schunk AudiO Engineering GmbH & Co.KG)公司的AccusticAats(以下简称AA)品牌成立短短五年,便已发展出相当具规模的生产项目。讯源、扩音机、喇叭到接线;合并的机种到分体的高级型号;由两声道CD机到多声道DVD机都齐备。选色非常专一,清一色的哑银外观装饰。有别于快餐式的大量制造,AA标榜其零件皆由仔细的&人手装嵌&完成的。此外,特别注目的是,每部器材出世後,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出世纸&&&附编号的Q.C.证书一张。注明每部市场产品都经历四个不同程序的测试才可离开厂房。严谨精神,由此可见。&AccUstiC Arts&意指&ACCUrate acouSTIC ARTS&,即&精确的声学艺术&,亦是产品设计的方针。笔者有幸试听AA最新推出器材,包括Drive 1 MK2 CD转盘及DAC 1 MK4解码。
历代志上:Drive 1
AA不喜替新产品冠以另一名称,而以&MKX&来表新旧。
不过,单凭外观上,并不容易判别那是旧版还是新版,因为转盘与解码的前面板,只有&Drive 1&& 及&DAC 1&而已,没有标识那是第几代的机种。欲验明正身,必须看机背。是的,机背清晰的印著&MK2&及&MK4&字样。
笔者对比两代机种的规格舆内部结够照片,Drive 1的MK2的重量稍为加大了。(MKl重33磅而MK2重35磅)。而MKl的数码输出组件是设置在中後近顶的位置,现在的MK2,这组输出别设在右方。为了进一步深入的认知,笔者把心里的疑问经电邮投递给德国厂方。笔者荣幸地得到AA的负责人之一,Steffen Schunk先生(按:Martin及Steffen兄弟是AA的灵魂人物)的回覆及解说。
Drive 1 MK2的改良地方主要是供电、数码输出级及伺服控制部份都重新被筹划,而机内亦改用更优质的电路板。模件的运算软件程式亦是最新调整的版本。以往MKl顶部的&AA'&logo蓝色灯是不能关掉的;好了,现在的MK2的灯是可以选择开与关的。兼且,蓝光的强度会因应周围环境而自动调节的!
MK2外壳以银色铝材金属所造,配以1cm厚的前铝面板。前方为两大两小功能圆钮及中间特细的按钮,以操控一般播放功能及蓝色LED灯的开关。机底是四只金属圆脚加平底软胶垫。
AA新旧两代Drive 1都是采用Philips CD-Pro 2M镭射拾取机芯,原装的VFD(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因为其数字蓝光过于耀目,机达不可辨认的强度!犹幸经设计师醒目地摩改后,现在就算相隔十尺的距雕,仍可清楚看到。
另外,AA额外替已经附有弹弓的CD-Pro 2M,铸造金属架、机板表面铺上黑色绒布及板底装设避震安置,造一步使机芯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运作。供电方面:全机由一只防磁75VA环牛及14枚Samxon3,300uF电容作滤波水塘。四个独立稳压供电给镭射机芯、讯号运算、伺服控制及显示屏。数码输出级设三组,每组都独立接上Pulse Engineering&PE-65612 NL&元件。其作用是等同隔离牛&使数码输出与接收同可能的干扰(共模噪音、EMl)减至最少,有助于稳定讯号传送。厂方精美制造的磁石CD压仍然没变。(当然不是原装CD Pro-2M的!)
历代志下:DAC 1
DAC 1 MKl的解码引擎是20bit(BB PCM63K);MK2是24bit/96kHz(BB PCM 1704K+升频滤波);MK3是32bit/384kHz(BB PCM 1704K+升频滤波):MK4是66bit/1536kHz(两枚多声道解码晶片平衡连接+升频滤波)!
大家一起做个&解像度&比较:MK2的解像度,是MKl的16倍;MK3的,是MK2的256倍;MK4的,是MK3的倍!大家有个概念吧?I至于1536kHz的取样频率,那是44.1kHz升频至192kHz加8倍取样的结果。据笔者所知,DAC 1 MK4是现时为止,解码规格最高的一部!肯定成为音响历史上的里程碑!
不过,亦因为这部解码引擎是如斯的超然不群,Steffen恐怕抄袭成风,故细节不能宣示,机内的好些晶片型号也被抹去,不能明示。
MK4跟历代解码的外貌极为相似,沿用上一代的扎实铝材外壳,一贯的简洁1cm厚面板显示。
电源由IEC端子进入後,由瑞士Schurter单相滤波过滤EMI/RFI杂讯,然後再去防磁密封的100VA环牛及60000uF滤波水塘电容作全机供应。升频晶片为Analog Devices&AD 1896A&。此片数码时基失真低,并为量化噪音作FIR过滤。时钟为HoSonic产品。继电器则属NAiS公司。
MK4的模凝输出级有别于上一代选用BB OPA 627 op-amp的DIFET放大,而借用了SAE专业录音的器材技术(资料暂没发布),只知仍以op-amp平衡A类放大讯号。来到第四代,DAC 1不再分纯RCA输出与较昂贵的具备平衡模拟输出的版本。 Balanced舆RCA都装备了。
#p#副标题#e#
近来曾到笔者家中作客的器材,连今趟的AA西装,合计有三部都是选用Philips CD-Pro 2M机芯的。三者的声底各异,其中一部英国牌子的机种发声甚为柔弱,无神无气的:笔者稍感失望。而人们通常说的『机芯声』应用不上。另一部便是之前试听的Audio Note CDT-Two MK2转盘。
&&& 令笔者甚为惊喜的是,AA的转盘与解码跟笔者的陈年Miromega器材都有相当好的配合。以往Trio系统跟外来的器材(例如AN的CDT-Two MK2)接上後,最明显就是速度感变得奇怪地慢。所以笔者也有个观念,认为市场上新出品的转盘或解码,皆不宜配对旧数码器材。直到AA的出现,才打破了我的想法。
&&&& 配器一:Mricromega Trio转盘接DAC 1MK4,分析力提高了,整体上声音清新自然。《The Perfect Sound 2006●原音精选LPCD45》中杨雪霏结他弹奏的《LaCumparsita》,弦声通透,高音伸延比Trio解码更佳。轻重拍对比明确,节奏感良好,亦感觉到杨小姐对速度控制的挥洒自如。发烧友最爱发掘的手指与弦的触碰、摩擦的细节及结他箱的共鸣声一应俱全。但Trio固有的音乐质感捎色,被削弱几分。可惜!
&&& 配器二:若以Drive 1 MK2接Trio解码,分析力没有前者强,但质感、实在感却胜过前者。黑人灵歌歌手Minnie Riperton,70年代献唱《Loving you》,红极一时,大碟《Perfect AngeI》高踞英美流行榜。拥有五个高八度音域的Minnie,擅长以&海豚音&(whistle register)演唱。(按:有兴趣想知道&海豚音&是什麽一回事的读者,可到:http://en.Wikipedia.org/wiki/Category:Whistle register Singers查看。)此曲拿来作考机亦不错。乐曲由微弱的雀鸟欣鸣开首,虽然明知是模拟出来的声音,但仍令人有置身阳光郊区之感。Minnie声线流露出少女情窦初开的甜蜜蜜。『And every time that we oooooh,l&m more in love with you&』的鬼马『oooooh』声,更尽表云雨情过後的荡悠悠。当然不能不提的,是经典的『La La La La&』与紧接的从容地而有力的&海豚音&『Ar&』。(按:Loving You是长青口水歌,曾听过力有不逮的女歌手唱至此段,扯高嗓门像鬼哭神号似的。)配器二发挥到应有的配合的能量,充份显示线性的及具质感的中高音域.
想跃跃欲试家中的组合?华纳唱片公司刚发行的《First of May》便收录这首歌。
配器三:笔者觉得Drive 1MK2有点奇妙,亦玩的高兴。干脆把藏品之一,Miromega Variodac解码前级也拉来粉墨登场。其强项是整体的和谐感、幼细的中频,数码味少,声底斯文,但,不够大方,欠豪迈.本人当然清楚,Variodac不是TrioDuo及Solo的级数,必竟,它只是笔者以港币仟五元,从二手音响市场收购回来的,被遗忘的精品。只不过,笔者寄望低jitter的Drive 1或可帮助一下。替Variodac连上Venture Black Reference数码线及Venture Silver Power Cord,直驱FM Acoustic 800A后级。内容的细节听多了是预期中事,可喜的是,中高音域改善了,通透之于亦保留原有的质感。不过,Cziffra弹萧邦&Heroic&钢琴强奏的时刻一到(指《Gyorgy Cziffra&Great PianistsOf the 20 thCentUry》双& C D)& &低音就松散,丑态顿现。连忙找Audio Zone Pre-1帮手当中间人&缓冲&,局面果然有所转变。虽说不上是&蜕变&,毛蛊变蝴蝶,但总算是回复了较像样的低频层次,勾画出较清晰的线条轮廓。笔者不是痴心妄想的傻瓜,《伊索寓言,牛与蛙》的故事可没忘记。死命的催谷只换来死命一条。Drive 1 MK2夹Variodac能收此效,早已心满意足了!凡事不可强求啊!
大家有没有疑问发表?会否奇怪,单例来说,Weiss的Jison转盘与Medea解码,若要选用24bit/176.4kHz的设定,必需使用两条AES/EBU数码线方可;但AA只需把AES/EBU、RCA或BNC其中一个的端子连上便可启动66bit/1536kHz的运作?其中道理是:视乎厂方设计,选择在那个环节作升频的工作。Weiss的Jason转盘已做了升频的工作,固此需要两条AES/EBU数码线连接。AA则把这项工作留给解码器,所以普通的SPDIF的制式,只管轻松传讯16bit/44.1kHz的数码讯号便可。听明之处,是替用家省回一条数码线。
可惜笔者手头上,只有一条Venture Back Reference数码线,没有相同物料造的XLR舆RCA数码线可作不同端子连接的比较。但我还是找大草兄帮手,向杂志社借用Audioquest Raven纯银1.5m DBS AES线及Kimber lllUminati DX501.5m AES线,一贵一平的去试AES/EBU的接法。在此谢过大草兄!三线中,以Raven的空气感最佳,最合聆听在大教堂录取的葛雷格素歌(Gregorian Chant)CD;Venture的质感最好;Kimber平实却不平庸,若不是A/B比较,此线已能胜任,无需用贵价线了。试听时间,主要以Raven线作参考。
连接前级,厂方建议用家使用平衡输出,方为理想。不过,笔者的前级只有RCA接端。素来不喜Hi-Fi牌子的Balanced-&RCA转插,因有显著的著色。这类产品,Neutrik是首选。(按:AA的XLR输出是:1-地,2-,3-负。)RCA舆平衡输出最大的分别,是平衡较大声(当然了,高一倍电压。)带来较强的动态。另一面,因著转插的存在,通透度微略地打了折扣。得与失,笔者选平衡接法。(按:笔者在此特别鸣谢HiFi圈子中的名宿-DoctorJohn兄。衷心感谢尊兄他对笔者的器材测试,给予宝贵的意见!)
转盘直接放在黑檀木板上、解码置在山樟宣木板上,就这样己收相当理想的平衡音效。承物除了TAOC Super lnsulator有丁点正面修饰外,其他都可免则免&AA西装刚著机时声音比较呆板,大约热身半小时左右才回复动感。测试期间,笔者任由它们长著,贪其-play即在状态!而转盘顶部的&AA'&蓝灯,笔者听不出开与关对『音效』的改变。反而在视觉上,让习惯关上全屋照明系统来听音效的用家,有更弹性的『光效』选择。
#p#副标题#e#
说回重头戏:由整套AA最前卫革新的纯CD数码系统,绩效如何?
人耳对那种声音的最为敏感?答:是我们日常的说话频段(voice band)。电声学一般把voice band定为300Hz-3000Hz,是横跨中低(mid-bass)至中高(mid-treble)的频宽。所以说,就算不喜听音乐的人,亦能立刻判别到那部手提电话,对话时的传真度较高!因为那是我们最熟悉的声音呀!
《Stereophile Test CD》第五cut,由J.Gordon Holt,经由不同牌子、型号的麦克风读出一篇发人深省的《Why& Hi&Fi& Experts& Disagree》,不计内容,这段朗读的单声道录音清晰、实在,正好作为初阶考验器材对人类说话录音的还原能力.AA西装的分析力是惊人的!笔者从未听到这么多细微的杂声!Gordon的鼻声、换气声、唇齿声比平常的明显。
转换不同的麦克风的差别亦分明;空间感、质感、定位像变戏法的转而又转,佩服!
嫌这片CD闷吗?富有教育意义及考机功能的,必举Naxos的AudiobOOkS系系列。由Robert Powell朗读的《R.Fawkes&The Historv Of Classical& Music》4CD装、Jeremy Siepmann编写、旁白的《P.Tchaikovsky&&Life andWorks》4CD装是非常值得推荐的!每套的售价只是一张正价CD的价钱而已!精彩的对白:见柴记那套的《Dismissive opinions& Of other Composers》一段,饰演柴记的M.Sinc,air的说话声调抵死!(历史上真实的柴记说话腔调是如此的?)音乐演奏也达高水准,唯录音电平较低。
AA西装声底明净敞亮,播放简单清新的民歌是其强项之一。老虎鱼(StockfiSCh)公司出品,二人组合『Duo Balance』& 的《Blutezeit》收录了Jim Croce,H.van Veen,K.& Kiesewetter,LouiS& Capary等的民歌精品。风格清新自然,音效立体。AA本事之一,是把乐器的音像分得很开,把不同乐器的音场座标定位画得壁垒分明。由高到低的平衡度良好,不闻有特别频带突出或失缺。音场比较後倾,有利舞台感的重现。良好的高音伸延与合理的音乐感并存,是现时数码器材最大挑战,耳听AA西装过了一关又一关,笔者很欣赏设计师的细腻的校声工夫!
上回从搜寻EAR品牌背景资料时,偶然得知一张Water Lily Acoustics出品,由EAR灵魂人物Tim de Paravicini监督的《A Meeting by the River》天碟。可惜网上订碟搁置了许些时光,错过了一会EAR Acute CD+Pre-amp的机缘.Water Lily Acoustics的发烧名气之盛,不用笔者来多言,此碟确是一张crossover天碟。但不是一般人心目中的超级无敌爆到七彩的宏动态效果。倒是真切的微动态令人有活生生的临在感!若是器材的低音混浊、层次感欠奉,就不易重现由印度塔布拉手鼓(tabla)及dumbek鼓发出的穷妙极巧的鼓音。那一浸浸的低音,从浮现到星散,是轻易埋藏在结他声中而不闻活现。对AA西装来说,根本说不上是考验,满足要求?绝不费劲。
(有兴趣认识印度tabla音乐,请到:http://hawkzeng.schtuff.com一行)这类音乐太文气了?测试德国音响,软件怎能没有德国音乐的份儿?Carl Orff的三部曲之一《Carmina BuraRi》几是试机常件,但其他两部一《Catulli Carmina》及《Trionfo Di Afrodite》,谁人知晓?
DGG公司E.Jochum/Chorder Deutschen Oper Berlin演绎的《Catulli Carmina》(449 097-2)是笔者敬爱的简兆明先生多年前的十大CD选之一。歌词内容,极为色欲,大胆之处,令人咋舌。配器手法亦奇谲(用了四台钢琴与敲击乐器!)。交由同乡的AA西装播放,一开首的《Elsaiona!》已尽展磅礴气势,阴森的气氛凛栗,动态对比更是强劲!《第二幕》女高音的温柔妩媚献唱,亦表深刻兼惨淡之情愫。可见DAC 1 MK4的输出能量雄健之余,也是文武双全。
笔者喜用四季之景象来比喻音响器材的属性。(灵感来自唐君毅先生的《青年与学问》)
&&& 大势所趋的高bit高sampling rate数码器材,多&秋天&气象。此中劣者,萧索秋气,令人却步。此中佳者,明山净,秋水共长天一色,堪人玩味。
分析力与音乐感并非不可并存,问题是资源的分配。若然搞好DAC组件已经占成本的主要比例,厂方便往往忽视了其他限制因素(limitinq factors),例如数码滤波、模拟滤波、模拟输出级等环节的设定。又当24/192似是一个上限规格的时候,High-End厂方仍然愿意投放资金,继续加强解码引擎的运算规格,从而改善纯CD制式的重播质素,这些厂家,值得致敬!Salute!
今Drive 1 MK2与DAC 1 MK4无疑是秋季上品。设计师图创解码规格新里程之余,亦意识到其他限制因素所在,避免了『分析力强劲,却音乐感差劲的尴尬局面。又,虽然转盘与解码的元件是外求的,但仔细的修改也见独立精神。而在元件的整合上,声音的调校上,亦显艺术修为。
笔者不期然联想到德国的半独立制表品牌-D.Dornbluth & Sohn。两者都是&Handmade in Germany&呢!
参考器材、线材
Micromega Trio CD系统Micromega Variodac解码Audio Zone Pre-T1无源前级FM Acoustics 800A后极Revel Studio喇叭
接线:Venture Micro-Reference RCA、Venture Black Reference RCA、ESM RG400 RCA->Balance
喇叭线:Audioquest Extreme Clear Single-Biwire 8ft Neutrik的Batanecd-&RCA转插(1-地,2-正,3-负)
Drivel 1 MK2转盘规格:零售参考价:HK$49700
数码输出:AES/EBU&1;BNC&1&&&& 输出电压:RCA/BNC:0.42Vpp& 75AES/EBU:3.1Vpp& 110ohm& 体积:100&482&375(mm)& 体重:15kg
DAC 1MK4解码规格:零售参考价:HK$51600
解码技术:66bit/1536KHZ 数码输出:AES/EBU&1;RCA&2;BNC&1&& 数码输出:AES/EBU&1;RCA&1&&& 模拟输出:RCA&1;Balanced&1 动态范围:130dB(192KHZ取样频率) 串音干扰:121dB&& 总谐波失真:0.0002%(频应:22HZ-22KHZ)&& 讯噪比:-110dB(192KHZ取样频率) 耗电量:约7watts& 体积:100&482&375(mm)& 体重:约10Kg
#p#副标题#e#
自从在2001年11月初次邂逅AccusticArtsDrivelCD转盘一听锺情后,五年来我对它的好感有增无减,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 过去五年,名牌闭End CD转盘不断进出本刊大试音室,个性各有特色,各有强项,可是竟然没有一款可全面击倒AA转盘。不单是我的个人偏好,本刊各位音响品味不同的主笔均一致认为Drive 1是一台可经历时间考验,音质不偏不倚,音乐活生感与分析力极高的参考级CD转盘。Winson Ng与锺一也是AA转盘的忠实用家,虽然我在年多前变了心,抛弃了曾心爱三年多的MSB Platinum Link Plus解码器,转用英国Audio Synthesis DAX Discrete Variable解码器,但Winson与锺一对MSB解码多年来不离不弃,二人均正使用其最新改良版的『签名解码卡』型号。Winson、锺一和我三人发烧HiFi音响器材逾25年(实际年龄是Winson较我年长一岁,锺一较我年轻一年)& ,过去十多年来听过数之不尽的各类各级器材,我们三人对『靓声』各持己见,大家使用不同的扬声器、扩大器与接线,唯一的『共通点』是我们三人均选用AA转盘,相信这反映出AA转盘的绝对高班、中性与准确音质,它即使不是我们三人心目中的全世界最韵声CD转盘,也必定是同价范围内音质表现最超卓的无敌CD转盘。
&&&&&& Drive I CD转盘究竟有什么了不起?
&&&&&& 简而言之,其讯息量非常丰富,几乎可以说它能发掘出每个录音内的一点一滴音响讯息,解码器的分析力越高,我们便可听到越多埋藏在录音的音响讯息,尤其是高频泛音的丰富情报,它的确赢过一些售价是它数倍的名贵CD转盘。这一点非常重要。黑胶唱盘系统虽然极难重播出高解像度高传真度及动态强横的低音讯息,但论中、高频丰富的泛音及活生威,即使是二万余元级的盘+臂+头组合亦轻易重播出来,同价甚至贵两倍的CD(SA-CD)机在高频的讯息量及活生戚方面根本不是黑胶系统的对手。在我的经验中,只得一款Creek Destiny能在高频的泛音及全频活生感方面超越了不少四、五万元级的CD机,而其售价只约二万元,这台『黑马』CD机虽然外观上较吃亏,但音质大超班,拥有它的人一定『有耳』,但不一定『叠水』。&&& &&&&&& 五年前,我在Drive I的试音报告中曾说过,我对侧End级CD转盘的音质有一定的认识,曾先後使用过Theta三代的『大柜桶』(Data)一摩先锋LD机作为CD转盆,约十年前转用Mark Levinson No.31.5,後来Wadia推出270,我觉得它的音乐活生感明显更胜Mark仔,声音生猛得多,听过Wadia的『生龙活虎』後我不可能再忍受Mark仔的『斯文淡定、气定神闲』,所以便转用270。&&& &&&&&& 以上两款曾红透半边天的『名盘』即使在今时今日仍有不少向往名牌的发烧友『趁低吸纳』,一尝其风采。平心而论,Mark仔No.31.5与Wadia 270两款『一代名盘』具代表性兼靓声,各有各的优点及不足之处,这是我前後共用了五年时间去彻底了解它们的性格後的结论。在使用它们的期间,我能享受它们各自的强项,只是一山还有一山高&&
&&&&&& 一般音响发烧友会用售价衡量一款音响器材的音质级数,以为十万必定赢五万,五万必定赢二万&&,当我彻底试听过AA转盘後,我可以肯定当年定价37000港元的Drive I,音质已经明显超越了售价较它贵得多的Mark仔No.315及Wadia 270,我够胆说Drive 1没有任何一办会不及Mark仔或Wadia,除非你拿我觉得是一种『修饰音染』及『稍欠自然的夸张』当作靓声标准。AA Drive I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了世事无绝对,『贵价品』不一定赢『平价货』,同时令我领悟设计简洁的器材往往较设计复杂的器材(如Mark仔No.31.5)有更活泼生动的音乐活生咸和节奏感。
&&&&&& 本文的主角是AA Drive 1 MK 2CD转盘和DAC I MK4解码器。第二代的Drive 1在背板上只多了一个BNC插头75&O数码输出,在面板上多了一个小按钮,可关掉玻璃上盖的蓝光,其余用料与结构应该没有分别(比对厂方发表的两代机简介资料。)
&&&&&& 连同全港首台Drive I MK 2于8月2日送抵本社的Drive I MK 4解码器,已经是AA第四代的解码器。总代理『和伟』并没有进口采用20 bit DAC(Burr Brown PCM 1702)的第一代DAC I,待AA在02年初推出第二代的DAC I才人货(采用Burr Brown PCM 1702 24bit/96 KHz DAC,但不设24/96升频线路)。印象中我们从未试听过第三代的DAC I也许它已内置24/96升频线路。第四代的DAC I最瞩目的卖点,是『66 bit/1536KHz Solution』,这个数字能否于音质反映出来?一于邀请Winson、锺一和下homas到大房齐齐用四对耳朵去找出答案。
Drive I MK 2设计特色
●机顶入碟式设计●采用特别精准之CD镇固定CD的位置,CD镇内置磁铁,确保CD得到最理想的夹紧及顺滑的转动性能o●飞利浦制CDM Pro 2M镭射唱头,以金属铸造的框架巩固镭射唱头装置平台的机械性强度,再以机械式退耦悬挂系统避震o●防漏磁电源环牛(75VA)的安装位置亦经详细研究,远离输出级电路板。●电源滤波总电容量高达45000pF,臻达最适当的滤波效果。●镭射控制、数码讯号处理、显示屏控制及显示屏加热线路共组电源供应线路的安装位置也经悉心安排。●极端精准的数码输出级具有下列功能:加大水塘稳压电源供应时基失真被抑至最少的输出级专业设计、以高频变压器交连的平衡式(XLR)及单端式(RCA、BNC)输出插座●德国制最高级继电器及镀金接点继电器。●全铝制机箱可减低机箱谐震。●机内设有多个独立屏蔽间室将镭射唱头、电源供应元件、数码讯号处理及显示屏控制等线路彻底分隔,杜绝互扰。●碟仓玻璃镜上盖采用间接的蓝光照明(可关掉)。●预热功能●铝制外壳遥控器●在德国人手制造
DAC MK 4设计特色
●全新多比特数码&,模拟转换器技术●全平衡式架构,66bit/1536KHz新概念o●上等升频线路,以两枚多比特DAC合成全平衡式结构(DAC以平行式连接)●专业级高精准度数码滤波器●上等100VA环型电源变压器设有防漏磁屏蔽外壳●专业级纯A类输出级,技术改良自录音室工程技术。●特选Panasonic制上等电容器,总电容量达60000uF。●时基失真极低●德国制镀金继电器及优质开关掣●4x数码输入:1&LR(平衡式),2&RCA(同轴式),1&BNC●2&数码输出:1&XLR(平衡式),1&RCA(同轴式)●1&全平衡式模拟式输出(XLR)●1&非全平衡式模拟式输出(RCA)●全金属机箱,屏蔽性能良好。●在德国人手制造
#p#副标题#e#
臻优美细腻的最高境界
厂方强调,DAC I MK 4由DAC晶片开始到纯A类输出级均百分百真正平衡式结构,因此使用其平衡式输出音质最完美。我特别使用近期一款音质超凡脱俗的Hi End级合并式扩音机Sim Audio Moon i-7去比较DAC I MK 4的RCA及XLR输出,由于i-7的轮入级也是百分百真平衡式结构,使用它测试应该可靠,讯号线同为Audio Note Sogon(RCA长1.82m,XLR长1m),即时AB此较的结果是XLR输出果然更好声:结像力更清晰,弱音细节更清晰透明,音场3D感更阔大,全频反应速度更敏捷,节奏感更明朗。
&&&&& 煮酒当天,我们花了最多时间去听全套AA分体CD组合的演出,校声初期使用ApogeeXLR数码线,众人觉得低音解像力未如理想,高音讯息量与通透明亮度亦觉不足;转用一条HKSl200的Analysis Plus Digital Oval数码线(RCA),全频即时有大幅度改善:高频更通透明亮、讯息量更丰富,低频旋律的起伏更细致,全频更活泼生动,於是正式试听便使用了Digital Oval。为了满足我们三人对第二代Drive I的实力评估,我们亦驳上长驻大房年多、音质臻达参考级的Audio Synthesis DAX Discrete Variable解码器听过多段耳热能详的录音。我们的结论是售价较DAC 1 MK4高出一倍的Audio Synthesis解码器的全频分析力无疑是高由于DAC I MK4,音响个性是更快速更强劲,更生猛跃动。今回这台AA解码器越级挑战更高班的Audio Synthesis,战果在意料之内,没有奇迹出现,没有上一回AA转盆战胜更高班名盘的那份惊喜。&&& &&&&& 总值十万港元的Drive I MK 2+DACl MK4绝对是一套BestBuy分体CD组合,其声音个性使我联想到多年前的LinnSondekCD 12,全频表现更出色,售价较CD 12低两、三万元。当年雷明试听过CD 12後评它是Best BuyCD机(当然是HiEnd级),我觉得论Best Buy价值,这套分体式AA更高。
&&&&& 若然阁下不喜欢听紧张刺激的音响效果,爱听较抒情的歌声、古典音乐及中乐,这套AA分体CD组合很可能就是你的最佳选择,其细致清纯、柔滑优美、感情丰富的音色,可说绕梁三日,令我回味无穷。
&&&&& 重播效果取得最高分的CD,是Hiary Hahn拉小提琴,朱叶(Natalie Zhu)钢琴伴奏的莫札特小提琴奏鸣曲(DGG新录音)。Hilary有着孩子纯真的拉琴表情,较刚强沉默、冷若冶霜的Mutter拉奏莫札特音乐动听得多。我买了Mutter拉奏两张Mozart作品的新录音听过一、两次便不想听,Mutter表达的Mozart对我很陌生。但今次听Hilary Hahn拉几分钟,听後我会马上去买此碟回家欣赏。AA分体CD组合告诉我这是一张演、录俱佳的CD!青醇透亮的小提琴音色纤尘不染,令人陶醉和享受,伴奏的钢琴声亦干净清晰,质感良好,真实感强!
&&&&& 听Midori早年灌录的巴格里尼小提琴协奏曲(Philips录音),优雅美丽细腻的小提琴音色同样令我听出耳油。AA分体CD组合的表现再一次令我们听得如痴如醉。伴奏的交响乐团低音垫底亦够厚,反映其低提重播有足够的低音下潜力,扩散力阔而从容,全无低音薄,平衡度差的问题。
&&&&& 同样取得极高分数的音乐,是一支acoustic结他伴一把人声。听Voices 1第一首CherylWheeler自弹自唱,甜美迷人的歌声,加上洁纯透明的acoustic结他拨弦声,气氛醉人。第二首大眼妹Rebecca Pidgeon唱的『Auld Lang Syne/Bring it On home to me』就更靓声得要命!那种极度自然温暖的人性,是高层次的美声示范。第三首Sara K.自弹自唱『Vincent』,歌声、结他声同样触动人心,那种感性与真挚的情感抒发,这套AA组合实在重现得有血有肉,谁说德国声冷傲无情?我觉得这套AA充满浓烈的浪漫情怀。
&&&&& 这套AA分体CD的高频延伸力强兼细致、通透、纳净,表现绝对合乎其十万元的身价!听发烧喇叭厂YG Acoustics出品的Test CD 1中的Track 3『Larry Conklin-Close to Home』,钢线结他的拨弦声充满勾弹钢线的质感,够清爽明亮,完全没有暗哑或软化的弊病,结他声真实感强。即使重播发烧级录音和制作的《阳春白雪》(雨果LPCD 45),分体AA的表现亦相当有吸引力,琵琶的弹拨生气勃勃,琴音清脆,没有丝毫黏性的拖泥带水,王静灵巧的指法尽显无遗。硬要挑剔,我觉得最强音最用力的一下拨弦稍欠激情,但其实动态对比已相当凌厉。金属敲击乐器的质感浓,反映出AA分体CD的高频分析力极佳,细节丰富清晰。《草原英雄小姊妹》琵琶协奏曲的琵琶立体感极强,结像Pin Point,拨弦声快速敏捷。伴奏的俄罗斯交响乐团3D感十分阔大,内部弱音细节清晰,台型极佳,低提下潜力足,分析力则不是最强。两曲的音乐气氛紧凑,完全没有过于斯文淡定或骚不到痒处的疏离感。
&&&&& 重播Stephen Kovacevich弹奏的萧邦圆舞曲(DGG新录音),浪漫优美的造句表现良好,两件AA稍欠的是最硬朗最怏最激的冲刺力。
&&&&& 最後还要一赞的是它们重播歌声的人昧与感情之真挚动人,人声没有加厚或加入奶油,Danny Summer《谙3》及Carole King《The Living Room Tour》(美版2005录音),Danny情深似海的投入唱情,时刚时柔,把歌词意境唱活了;Carole那种中气十足、略带沙哑的响亮唱腔清晰无瑕,电结他声音极清极纯净,电键琴声音明艳不喑哑,四方八面的掌声合成现场戚丰富的演唱会气氛。
煮酒用的器材:
CD转盘:Accustic ArtsDrive 1 MK 2电源线:Power Snakes Python Helix VX数码线:Analysis Plus Digital Oval解码器:Accustic ArtsDAC 1 MK4电源线:Analysis PlusPower Oval 2讯号线:Audio Note Sogon(1M,XLR)扩音机:Sim Audio Moon i-7电源线:TCl Super Constrictor(直插墙苏)喇叭线:Audio NoteAN-SPx,,扬声器:Vivid Audio B1隔离牛:CSET&2000(接分体CD)
#p#副标题#e#
准确传达出演唱/奏家的心情
Accustic Arts Drive 1 MK2CD转盘+DACI MK4解码器所提供的音响效果充满着一股浪漫的诗情画意;单论其优美细腻得令人感到悠然神往的音色取向,已令我肃然起敬!德国制的数码音源能提供这种音响意识形态,印像中并未曾经历过。它俩合作下所重放的人声、弦乐以至一些纯乐器的非激情录音,真的非常非常吸引。个人认为,这种模拟味极浓沃的音效,它俩想必然是所有致力追求于高级数码音源中能获得的玩家的梦中之选,勿走漏眼。
&&&&& Accustic Arts这两款经典型号的改良版本於设计以及结构方面同样精彩;Drive I MK2CD转盘使用了飞利浦精心泡制的CDM PRO 2M镭射拾讯机械,可提供更精确的抬讯能力。经验告诉我,凡采用上述镭射抬讯机械组件制作的CD转盘,除可提供上乘的分析力之余,音乐感染力之佳,亦是其致胜之道。此外,MK2相对於MKI,被大幅强化了的供电电路,我想,是有助提升其动态对比,瞬间响应以至低频控制力等等。&&& &&&&& 至于DAC I MK4解码器方面,毋论从制作以至声音表现方面,都远超我於2002年9月号第195期曾于舍下实试过的DAC I MK2。从技术亲格观之,DAC I MK4那全平衡式设计以及崭新的66bit/1536KHz DAC模组,未闻其声,已令人感到有所期望。
&&&&& 于本质上,DAC l MK4的声底是人于优美细腻,中频音色纳厚甜美,从不予人丁点木独枯噪欠感情,其一举手一投足皆充满着勾魂摄魄的魅力,声底不寒不燥,不闻半点数码味。反之,是模拟味十足,其优美性超凡!&&& &&&&&& 众所周知,为数码音源做好屏蔽、减低jitter『时基失真』,必可换来更佳的音场背景宁静度以及更连贯且音乐表情十足的声音,全新改良的Accustic Arts Drive 1 MK2CD转盘以及DAC 1 MK4解码器于这两方面可说做得非常彻底。因此,听者不难在它俩所提供的重播效果方面感受得到。
&&&&&& 厂方强调:无论昔日的Drive I抑或是全新改良版本的Drive I MK2CD转盘,其数码输出方面之所以胜人一筹,除了与上述我曾提及的一切有关之外,其内置的HF-transformer才是致胜关键。
&&&&& 重播雨果以自家研发的数码混音技术精心逐张烧录的LPCD 45版本《阳春白雪》第一轨主题音乐,主奏琵琶的音色清脆甜美,张力感十足,线条感明确而又从不予人流于单薄或过于丰厚,且情感的起伏亦交代得一清二楚,既不含糊,也不轻轻带过令人感觉木独。讲到伴奏中那各式敲击乐器声,效果清脆利落,触感明晰,声音生动,那此起彼落的声响,令人感觉兴奋。改播同碟只于LPCD 45再版首度推出的全新录音,由『俄罗斯爱乐管弦乐团』伴奏,『麦家乐』指挥,『王静』琵琶主奏,『吴祖强』、『王燕樵』与『刘德海』作曲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在那节奏感明快的音效之中,令人有奔驰大自然之感,音响画面不但壮阔,且各伴奏乐器的定位亦十分明晰,音场背景的宁静度表现出色。低频方面,Accustic Arts Drive I MK2+DACI MK4的低频丰厚度十足,且控制力一流。因此能予人垫底十足,但音效又从不予人流于松郁朦,解释力极高。它俩这份音响特性,依我认为,是所有声底流于纤巧以及低频垫底不足的音响组合的天仙配。
&&&&&& 此外,于这曲录音的重播中,它俩的对比度不但十二分明确,且音场的密度感亦表现出一流水准,讲连绵细密性,绝不此任何一套我曾听过的十至二十万圆级别的极品分体CD组合逊色。重播夏韶声全新作品《谙3》;先此声明,个人虽然并不欣赏夏于本录音中的演绎方式,但透过本煮酒论英雄中的两位主角重播下,我是可以更明确地感受到夏那用心用情的演绎,是期望能为听者带来另一番听觉感受,则是不容否定的。这说明了Accustic Arts这套全新改良版高级分体CD组合于情感描绘能力方面,是强而有力的。效果是旨在高度还原而不卖弄强调,我衷心佩服。&&& &&&&&& 既然已知它俩在这方面的表现如此煞食,因此我刻意点播年青女小提琴家Hilary Hahn与我国年青女钢琴家Natalie Zhu『朱叶』于去年推出的《Mozart Violin Sonatas》,CD编号2;DGG出品碟内全轨录音,主奏小提琴的音色极优美细腻,一曲未终,身旁的何森已高喊此录音的质素极高,是音响发桡友的必买作品。不言而喻,Accustic Arts Drive I MK2与DACIMK4重播这类抒情录音,实在引人人胜,因此于余下的时间之内,我们重点播放了美岛莉的作品,Carole King的《The Living Room Tour》以及《Voice 1:The Collection》等等,它俩的表现同样爆灯,听後令人难忘!
#p#副标题#e#
音色斯文高雅
钟一家中聆听室采用了Accustic Arts Drive 1已有数年时间,回想这段日子,她真的带给我很多很多美妙乐韵;为配合MSB解码器,我在Drive、内加入一张Network卡,自始,转盘和解码一直就是相安无事地为我工作。偶尔,我的Drive 1也会『罢工』,例如对著某些Made in EU的Hybrid SACD时,她会出现Error字样,除此之外,她确实是任劳任怨,我对她的整体表现是非常满意。&&& &&&&& 同是Drive 1用家的何森主编,某日拨电话给我,『兴奋地』说Drive 1的MK2已运抵香港,过两天就会于HiFi音响的大试音室中亮相,同一时间,配合Drive 1 MK2开声的,还有同厂最新、拥有fully balanced和66 bit/1536 kHz数码技术的D/A解码&DAC 1 MK4,著锺一洗干净双耳,准备到来试听。
&&&&& 身为大发烧的锺一,听到有如此『劲量级』的新器材推出,当然亦是极端雀跃吧。到试听的当日,亲眼看见全新的Drive 1 MK2和DAC、MK4实物,刹那间的感觉是&&跟旧款彷佛没有分别吧!再小心细看,只发现Drive 1 MK2的面板正中部份,是加多了三盏小小的显示灯,其余的,从外观看,是找不出分别。
&&&&& 近距离看,两件器材的机壳设计和金工打磨,仍然是堪称一绝,难怪乎德国厂方在自己纲页内,不断的强调,他们出厂的每件器材,都百份百以人手装嵌制造,绝对不会跟其他大厂一般,以大量生产方式去制造器材。除此之外,为保持产品的稳定和可听性,研发过程中,每件小零件都会预先进行测试,到成品完成,又会逐一经专家以仪器和人耳再细心检测,务求每件出厂产品都有绝对的稳定表现。Accustic Arts名字,是由ACCUrate acouSTiC ARTS演变而成,意为精准的原音艺术是也:的而且确,从厂方推出的器材产品,例如前後级、CD转盘和解码、甚至音响附件等,都以准确的声音还原为最终目标;从新推出的这两款器材身上,可以体验得到厂方的理想和要求吗?当然可以,从机壳造工,到重播出来的声音效果,甚至每一小节之上,仍可清晰的感受到这个祟高目标。
&&&&&& 配合是次《煮酒》,我们特别挑选了一台声音出众的Sim Audioi-7合并扩音机,扬声器方面,仍然是熟悉的Vivid Audio B1,有点出乎意料,是Bi在i-7的推动下,声音超凡人圣,分析力强劲,在此情况下,去试听Accustic Arts两件新产品,绝对可以放心吧。Drive 1 MK2/DAC、MK4初试啼声,我们就出动了《阳春白雪》LPCD45版去进行考验,声音的清晰度和乐声细节都有理想效果,至于低频量戚方面(此录音的低频不易处理),则略嫌有点过多,要想办法把它收一收;几经尝试换电源线、讯号线,仍旧分别不太大,到换上一条Analysis Plus平价数码线之後,整体平衡度即时获得修正了。《阳春白雪》确实是一面照妖镜,很容易就反映出系统的问题所在。之後,我们在同一录音中,再挑选《草原英雄小姐妹》播唱,王静的琵琶简直就是弹奏得出神人化,在如此平衡度准确,分析力又高的系统中重播,一切都是纤毫毕露,连演出者手指接触到弦线的声响,亦能如实地透过扬声器播放出来;再者,这套Accustic Arts转盘和解码表现出的层次感亦属一流。
&&&&&& 到播夏韶声新录音《谙III》,那份『懒洋洋』的音乐气氛依然不变,或许,未必每个乐迷和发烧友,都会喜欢这样的演译方式,但无可否认,Accustic Arts转盘和解码音色是如此柔韧温纯,正好重播出此录音的特色来;至於《幻影》,开始一段结他Solo,简直就是迷死人吧!遇著如此『斯斯文文』音乐风格的录音,或者是凑巧,发觉到跟新Drive 1/DACl的个性原来是极之接近,引发出的效果亦是出奇地合拍。
&&&&&& 除了较慢节奏的旋律,令新Drive 1/DACl散发出迷人色调之外,重播弦乐录音原来亦能尽露她们的真本领,一张在《锺一推介》中评论过的靓声弦乐录音&&Hilary Hahn/朱叶演奏Mozart小提琴奏鸣曲,对于这类型绝不繁复的音乐讯息而言,新Drivel/DACl根本就毫不感觉任何难度,反之,重播出两件乐器之合奏效果,是如鱼得水,融和性十足;小妮子拉奏的小提琴音色非常艳丽,泛音丰满,高频段延伸得十分足够;还特别值得一提,是乐曲间偶尔会出现的短暂停顿,刹那间,感觉到试音室是宁静得要命!这当然是器材的功劳,亦正反映出新Drivel/DACl有能力营造出超宁静的音乐背景来。
&&&&& 说起小提琴录音,又不能不提提Midori多年前的旧录音《Paganini Violin Concerto No.1》,效果表现跟上面提及的Hilary Hahn仍是差不多,弦乐音色极之柔美可人,令人停不了地要继续听下去,在模拟盘臂头组合中,产生此等音乐魅力实不能奇,但在CD数码技术下,还可令人一听上瘾者,彷佛是殊不容易哩。新的Drive 1/DACl重播的弦乐音色,是幼滑如丝,绝无刺耳难听情况,这就是Accustic Arts新Drive 1/DACl的其中强项吗?是,肯定是!
&&&&&& 试听结束前,我们还希望了解一下此CD系统是否够Live,决定拿出一张美版Carol King现场录音《The Living Room Tour》,播唱的还是You've Got A Friend,新Drive 1 DAC1播出来的场面十分辽广,营进出的现场Live气氛亦叫人一听上瘾。
#p#副标题#e#
使弦乐和女声天碟的表现推上更高层面
还记得当年Accustic Arts凭着一台Drive I CD转盘,以技惊四座的姿态,在Hi End界打响了名堂,Drive 1的成绩我们有目共赌,也是Hi Fi Revew众主笔全数认同的高班CD盘,因此是於Hi Fi Revew大房存在得最久的CD转盘,加上DAX解码的完美配合,多年在面对强手挑战,还可以屹立不倒。只不过,科技日新月异,再好的CD转盘和解码也会敌不过时间冲击,用家在用了同一件产品三数年之後,便自然会思前想後,希望有同厂的新产品可超越原有的质素,聪明的厂家又怎会不知道用家的心理。侧End产品的用家要求非常高,产品要突破固有的超卓成绩极为不易。用少许的改动来瞒骗用家的行为,早在十年前已不适用。用心的制作,有耳的用家绝对能分辨到,就算是价钱相距甚远,只要物有所值便一定会有支持者,AA Drive I Mark 2承接上代的优点,再在稳压供电、Jitter、Resonace、Relays等各方面作出重大改良,用料更是全德国制造的Premium级零件,另外在XLR,RCA及BNC的输出级都由超润频宽火牛掌管。厂方更不断强调AA Drive I-MK2是完完全全的『Hand madein Germany』,集合科技与手工艺的结晶,是不能量产的心血精品,有幸一试绝对是作为发烧友最大的福气。作为一套西装的DAC MK4绝不此Drive I MK 2逊色,拥有全平衡设计的最高科技产物66bit/1536KHz的处理器,准确程度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输出级是全ClassA设计,Shielding方面也用到最佳的金属物料,Jitter数据更是创新低点,与Drive I MK2一样,DAC I-MK4也是在德国全人手制造,巧夺天工的结晶品套装,未试听已抱有极大的期望,试听後各人都怀着满足感畅快地吃午饭,话题绝对是围绕着AA的产品。
&&&&&& Drive I-mk2及DACI-MK4的外形给人一种Cool的感觉,Cool得又有形的简洁设计,我个人觉得此Burmester更有吸引力,是发烧友心中潮爆的产品。虽然一套西装给人一种Cool的感觉,但其声底表现并不是硬绷绷的,而是斯文淡定,细微细眼都不会忽略,给人一种平和而又多才多艺的感觉,更处处显示绅士风度,博学与内涵在有需要时便全面展露,绝不浮夸又或是盛气迫人。听MOZart Vilin sonatas:Hilary Hahn/Natalie ZHU,钢琴的爽朗明快,小提琴的幼细而具韧力,是德国机少见。Hilary的弦乐妮娓动听,擦弦时就有如纤巧的玉手轻抚着听者的脸,感觉是舒舒服服的,而且更是讨人欢喜的清甜,娇美之余还可以保持实物乐器的实在戚,美若天仙的音乐,还是在地上演奏的,乐章内的一切感染力都完全地传达到耳朵中。再听美岛莉的演奏,小提琴的快奏、变奏、慢奏等种种不同技巧,在一套西装的演绎下,完全就是美岛莉亲临现场演奏,再者,背景伴奏乐器可明显地听出实际的距离,形态活现,虽然是较为旧的录音,用Moon i-7来作配合,粒粒音符都是无瑕的,弱音明喑有着强烈的对比,并且是从容不迫的,听落极为真挚,好感度是一百分。坦白说,只用两三件乐器演奏的乐章,是最考起粒机和高bit数的CD机的其中重要环节,尤以旧录音最为显注,单件乐器演奏的,除了演奏者技艺之外,感情的表现和乐章的投入,很多数码音响器材是难以完美重现,就算可以,也有可能把录音和制版时的弱点也一并重播出来,虽有高度的Monitor效果,但绝不能赢取入耳的好感度,听落Drive I MK2加DAC、&MK4并不是走这路线的产品。&&& &&&&& 在试听途中我们换了一条铜镀银的数码线analysisplus DigitalOval,整体音场再增添几分色彩和血肉感,跟着请来的便是本地歌王夏韶声,《谙3》的一曲狮子山下,唱出了历尽沧桑的多年悲欢离合,感性而充满哀愁的声线,绝对是令人感动的催泪弹,夏韶声的顶峰唱功及所下的无尽心机,只有最好的数码器材才可以重播,事实证明Drive I-MK2加DAC I-MK4是绰绰有余。试听ALR Jordan The Voices Collection& ,第二首大眼妹Rebecca Pidgeon的 Brinq it On home to me,Rebecca的声线出乎意料之外的甜美,晶莹之处全无半点杂质,听落优美动人但又不觉做作卖弄,Rebecca的歌声就像是充满着无限的盼望,对某人有着无限的情意,实在是令人冧到晕的歌声。听到SaraK的Vincent,成熟而充满着生活体验的歌声,与Rebecca Pideon的甜美大异其趣,不同风格的歌唱特色。Drive I-MK2加DACI-MK4处理下,情绪变化及个人独有的曲艺掌握得火喉十足,把所有细微的转变都原原本本送到听者的耳朵,动人之处更深深地印进听者的心灵,听到这裏,我认为已是我心目中至高无上的音乐感受。
&&&& Drive I-MK2加DACI-MK4的音乐表现是清甜润泽的路线,主要是捕捉弦乐与歌曲内的感情变化,喜怒哀乐的人类感情是不能逃过它们的法眼。不合半点燥火的声底,是治疗精神疲劳的良方,对音乐斯文优雅的演绎,往往使弦乐和女声天碟的表现推上另一高层面。辛劳了一整天,以Drive I-MK2加DACl-MK4重播优美的乐章,绝对是人生一大快事。
编辑: E-mail:
无相关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码转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