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棒了魔力宝贝pk大赛奖励,我该怎么奖励你呢

鼓励有方——奖励孩子的好方法
我的图书馆
鼓励有方——奖励孩子的好方法
(三) 奖励孩子的好方法
华老师的话:赏识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认同。用赏识的眼光看孩子,我们的孩子就会越来越能干。孩子需要鼓励,有人说,好孩子是哄出来的。其实,鼓励孩子还真是一门艺术,需要家长用心研究,把握好尺度,做到具体、有针对性。
与鼓励表扬相对,我们认为,恰到好处的批评也是非常必要的,批评必须就事论事,不能新帐老账一起算,那样会让孩子反感,反而失去批评的意义。简单明了的批评,让孩子明白错误,及时改正。这时候,我们会再次拥抱孩子,告诉他:能够及时改正错误的孩子,妈妈一样喜欢!
容许孩子犯错、改错,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更加坦诚,孩子才会减少说谎。
1 用心去奖励孩子
孩子在现阶段犹如一张白纸,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孩子就学到什么。作为家长,应该时刻给孩子做好榜样,为孩子树立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幼儿正处于成长阶段,所以我们在此阶段更应该引导孩子好好学习。孩子会对事物感兴趣而自发学习,也会在遇到困难时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我认为正确引导孩子学习非常重要。
在奖励孩子方面,我认为应该注意建立方向性和教育性。奖励孩子一定要把握好方向性问题,不宜单纯为了奖励而奖励。要让孩子明白对他的奖励不是他做的事情本身,而是奖励他做事的态度。
在引导和奖励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应认真地去探讨,用心去教育和培养我们的下一代。&&&&&&&&&&&&&&&&&&&&&&&&&&&&&&&&&&
(大一班 林佩烨家长提供)
2 如何激励孩子
我个人认为:激励孩子应以正面激励,如表扬、赞赏、奖励等为主要手段,但应适当辅助以反面激励,如批评、惩罚等手段。
在进行正面激励时,不要太注重物质方面的奖励,因为太注重物质奖励的话,有时久而久之会得教育的反结果,养成孩子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没有激励就不再做好。奖励孩子可以是一句表扬、赞赏的话,也可以是抱一个,亲一口,一朵小红花,还可以是增加看电视十分钟(或玩电脑增加十分钟)或者给孩子承诺去什么地方旅游。当然,偶尔也可以奖励玩具、金钱。但无论哪种奖励,有时要跟孩子强调一下:“这是不是你应该做好的事情?如果没有奖励,也是要做好的,我不是每次都会奖励你的,知道吗?”通常,小孩会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
另外,在对小孩进行激励时,应注意精神方面的激励,特别是提高小孩自身自觉性的激励,要经常给小孩一个正面的信息:你是聪明的、善良的、听话的······当孩子养成这种自觉性时,教育就成功了。
但不管是正面激励还是反面激励,都只是教育的辅助手段,教育孩子主要依靠父母的“言传身教”,其中“身教”对孩子影响是最大也是深远的。所以,为了孩子,每个父母都应首先改变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好,孩子也会越学越好!
(大一班& 刘轩滔家长提供)
3 奖励应把握好尺度
许多家长都懂得要鼓励孩子,多多表扬孩子。可是怎样掌握表扬的尺度,怎样正确表扬孩子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情况介绍一下表扬孩子应注意的几方面问题:
第一,表扬最好在良好行为之后进行,可增强孩子良好行为发生的自觉性,而且表扬要具体。表扬得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家长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如果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下次孩子会更用心做好这件事。
第二,表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见过程。孩子常“好心”办“坏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饭后,自己去刷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批评,孩子也许就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长冷静下来说:“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厨房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不仅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还会非常乐意帮你去干其他家务。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再帮他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会受到较好的效果。
第三,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在生活中,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是巩固孩子的好行为,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手段,如孩子的东西往往用过后乱扔,你可以要求他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孩子只要能整理好一件东西,也应及时表扬“你这样做真好,若能把其他东西收拾好就更好了。”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巩固自己的好行为,形成好习惯。
第四,表扬孩子太频繁太夸张都不好。“现在,不少家长已经意识到表扬能够激发孩子的动力,但却不知表扬太频繁太过分,也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和动力。”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过程中,常采取表扬的激励措施,比如哪天他按时完成作业了、自觉收拾房间,就会适时表扬,或奖励个小红花等。刚开始,家长发现孩子些许进步时,确实都要及时表扬,但孩子慢慢养成习惯后,最好逐渐减少表扬次数,拉长表扬的间隔时间。表扬不能过分夸张,否则,容易让孩子骄傲。尤其当孩子有一定评价、判断能力后,家长过分夸张的表扬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没有诚心。久而久之,表扬对他的激励作用将大大降低,甚至会因此反感、排斥父母。
总之,表扬也是一门艺术。过多的表扬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动机,使他往往为了表扬才去行动,不表扬就不高兴。表扬得过分,会造成孩子不能正确估计自己,适当的表扬,才能助于孩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大一班 吴丹玥家长提供)
(华老师评点:这是多么用心的家长!“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是的,表扬要具体,要指向明确,让孩子清楚什么样的行为是应该继续发扬的。“表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见过程”、“表扬孩子太频繁太夸张都不好”,这些都可谓真知灼见!)
4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蕾蕾是个活泼捣蛋的孩子,在家里因为太多人宠她,更使她的行为变得无法无天。吃饭的时候不肯乖乖地自己吃,早上换衣服也得腻着我给她换,放学回家书包、鞋子到处乱扔,如果我不唠叨,她也不会主动去练习扬琴······
为了让她更为乖巧听话一点,我拟定了一个奖惩制度,激励蕾蕾摈弃坏习惯,培养好习惯。
我跟她协议如下:如果她哪天表现好,就奖励一朵小红花,若在幼儿园里老师表扬了她或是考试拿了满分,也可以奖励小红花,如某天表现不佳,妈妈可以处罚她,扣她一朵小红花。集齐5朵小红花,可以满足她一个要求,诸如出去游玩或是买玩具、零食之类等等。
蕾蕾非常认真、端正地执行这项“制度”。她特别在意她得到的每一朵小红花。毕竟,小孩在鼓励和赞美中成长,才能对自己更有自信,才能更有信心的去做一件事。好孩子其实就是被“夸”出来的。&&&&&&
(大一班 黄蕾家长提供)
5 发现优点,适当奖励
生活中,很多家长总喜欢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作比较,这也不如别人,那也不如别人,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的孩子的长处比,这样只有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甚至产生自暴自弃、偏激、攻击等行为的发生。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想要成功的一面。具体到我们的小孩来说,成功就是能得到大人的表扬。表扬,别说孩子,就连我们大人,不也是喜欢别人夸奖、领导表扬吗?因为夸奖就是欣赏,就是认同,就是赞美。
所以我觉得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批出来的。
当孩子有了进步,作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奖励孩子呢?
表扬孩子的进步,首先要确立一个目标,当孩子的行为向这个目标前进时,即使进步渺小,都要提出表扬。比如你的目标是要求孩子玩耍后自己收拾好玩具,尽管孩子从来不这样做,但是你还要坚持不懈地重复这一要求,如果有一次他把一个玩具放在文具盒里,表扬的时机就来了。“你把布娃娃放进了文具盒里,真不错,妈妈帮你把别的玩具收起来好吗?”又如,你跟别人说话时,孩子总是打岔乱嚷,希望你不要忽视了他,最初孩子静静地听你和别人说话,过了一段时间(比如两分钟),你就停下来跟他说一句“真乖”,然后继续讲话,这一次时间可以长些了,你再来表扬他,这样孩子就学会了等待。当目标达到时,一种新行为完全建立起来,稍许的表扬就足以使这种行为得到维持,但仍然不能完全放弃表扬。
大家都知道,十个手指有长有短,每个孩子的智力、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家长应该全面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为他们去制度一些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觉得能够做到,他就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就会获得成功。当他体现到成功的乐趣时,就会有兴趣,有信心去实现下一个目标。随着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孩子就不断取得进步。有些家长,他看见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差,单元测试只有四、五十分,他对孩子说:“如果你考试能够拿到九十分以上,我就奖励100元给你买玩具。”对于孩子来讲,这个奖赏真是好吸引,孩子好想得到,但是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得到九十分,试问他哪有兴趣去争取呢?跟孩子树立目标,建立方向,是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所以,家长定的目标要恰当,不能过高,这样才能够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表扬,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手段,家长大多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养成社会所期望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中,表扬的效果并不一样,甚至会适当其反,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运用表扬的方式不同。那么,应该如何表扬孩子呢?
在孩子的生活中只有批评,缺少表扬,会使孩子变得自卑,缺乏自信心,有时甚至自暴自弃,任何意见也听不进去。
家长总是很容易发现孩子的缺点,而对孩子的优点却视而不见。例如,孩子一放学就自觉地做完作业,家长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没有给予适时的表扬;但当孩子一回家就看电视时,父母常常要大声训斥。
当孩子有好的行为时家长无反应,从事消极活动时却能引起家长的注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经常地创造出消极的“事故”,让家长来注意。
其实家长的天职是不断的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优点并使之发展,而不是放大他的缺点去批评或遏制!别整天死盯着自己孩子的一点缺点了。何不去放大他的优点试试看?你或者会说:整天批评他的缺点,孩子还蹬鼻子上脸呢!再放大他的优点他还不上墙了?要我说,你没试试看怎么知道呢?也许会收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有些家长可能担心表扬多了会使孩子翘尾巴,过多的表扬确实会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重要的是要做到表扬恰当。表扬孩子应当是表扬孩子的行为,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恰当的表扬可以塑造人格,改变孩子的一生。
要表扬孩子的行为而不是表扬孩子的人格。表扬要尽可能具体,如:“毛毛,你今天能按时上床睡觉,妈妈很高兴。”这样的话使孩子能了解自己具体的缺点和优点,又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实实在在的表扬可以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要表扬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孩子在某一件事上有些小小的进步,家长就应该及时地表扬。如果对于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给予表扬,孩子就会时时得到进步的动力。&&&&&&&&&&&&&&&&&&&&&&&&&&&&&&&&&&
(大一班 杨千羽家长提供)
6 有效的鼓励能让孩子全面认识自己
有一次小孩说他上课举手回答问题了,但因为太紧张,没有说对。以前,我会急着问孩子老师提问的问题,从而引导孩子找出正确的答案。但那时我看到孩子不开心的样子,我想了想,说:“以前你不敢举手,但今天你能大胆的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虽然回答得不好,但妈妈觉得也是一种进步。”我又问:“你知道为什么你会紧张吗?”孩子想了想说:“因为我平时很少回答问题。”“对了,所以平时你要多锻炼自己,多思考老师的问题,并且大胆发言,这样你就不会紧张了。”
在很多时候,孩子常常会很片面地评价自己的表现,家长要通过鼓励来引导孩子全面的认识自己。正确的引导孩子。特别是多说一些鼓励孩子的话,有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大一班& 孙莹、孙翊家长提供)
7 别让孩子只生活在赞美声中
别让孩子只生活在赞美声中,并不是说要奉行“棍棒”教育,而是提倡赞中须有“惩”。
记得女儿小时候,我对她可真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如珠如宝,女儿的每次细微的进步,我都会称赞她“宝宝真棒!”“宝宝真能干!”······女儿呢,也不辜负我的称赞,无论是认字、学儿歌,还是动作协调能力、生活自理都比周围同龄小朋友要好。正当我陶醉在“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良好教育成果时,逐渐发现了很多问题:女儿整天只想黏住妈妈,既不要爷爷奶奶带,也不要爸爸带,因为他们都不像妈妈那么乐于表扬自己;早上哭着喊着要跟妈妈一起上班;幼儿园里老师批评表现不好的小朋友时,女儿比人家还难受;在妈妈身边时情绪高涨,学什么都快,妈妈不在时拉耸着小脑袋,无精打采的,孤独无助,像条小可怜虫·······”
这时先生提醒我:“该调整你的教育理念了,你这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细细回味先生的话,那倒是,我这个夸奖的度没拿捏好,让孩子在称赞声中迷失了方向,降低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于是,我逐渐减少了赞扬声,再也不动不动就“真棒”“真能干”了。继而斟词酌字地批评女儿身上的小毛病、小问题。不是只有称赞才是爱,正因为批评也是爱,所以妈妈从来没有像批评你一样去随意批评别的小朋友。道理听懂了、接受了,以后批评起来就不用那么“小心翼翼”了。就这样孩子的承受能力逐渐好起来。整个人也阳光快乐起来了。
因此,我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要把握好这个“度”。这不违背我们以称赞、表扬教育好孩子的初衷,必要时还得给点“颜色”。
(大一班 怡佳家长提供)
(华老师评点:这是需要我们家长朋友特别注意的教育案例。这位家长说得很好,我们要把握好夸孩子的“度”。这个世界不是某家孩子一个人的世界,我们有责任让孩子回归于这个充满竞争、挑战的世界,哪个孩子独立性强、适应能力强,性格好,他就会更加合群,更招人喜欢,那么,孩子就会更加健康、快乐。)
8 爱的鼓励
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就像小草生长需要阳光一样,当你看到孩子有优秀表现时,也一定要给与孩子“爱的鼓励”,这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下面就说说鼓励孩子的几种方法:
1、激起孩子的荣誉感
孩子在幼儿园有好的表现时,教师会奖励孩子红花,激起孩子的荣誉感。回到家,我们会把这些红花贴到墙上。让孩子看到,并以此为荣。
2、许可孩子做他喜爱做的事
当孩子有良好行为及纪律表现时,我们许可孩子做他想做的事,例如:孩子今天很乖地听大人的话,做她该做的事,我们就适时的让孩子做她喜爱做的事。如:看电视中的儿童节目,如动画片等,让她晓得她是由于表现好,才会得到父母的许可,做自己喜爱做的事,逐渐孩子就能形成一种固定而准确的行动形式。
3、适当的物质鼓励
孩子都是喜爱收到礼物的,当孩子收到喜欢的礼物时,总是显得非常愉快,所以我们有时以物质鼓励,来奖赏孩子的正确行为。
4、适当的满足她的需求
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行为符合妈妈的生活准则时,我们就视状况而定,适当的满足孩子的请求。例如:规定孩子天天要在晚上九点钟准时睡觉,有时孩子达不到。如过有一天,孩子自觉地准时睡觉,我们就在隔天以其他方法来奖励她的好的表现,例如:带她去吃她喜爱吃的零食,或看她须要什么,适当满足她的需求。
鼓励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心态,是早教的一种有效方法,而被鼓励是孩子内心的一种需求。为了孩子,请父母慷慨的给你的孩子以鼓励吧!
(中一班 彭烁家长提供)
9 奖励孩子的好方法
1、荣誉奖累积制。每到岁末年初,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制作些小红花、小红旗或小五星之类的荣誉标签,并告诉孩子,每当有进步就能得到一个标签,年终累计,按所得标签的多少,获得相应的奖励。本办法符合教育学中正面教育和不断激励的原则,较合适6至13岁孩子的年龄特点。对再大的孩子,可用“家庭光荣册”记功的形式,以最后累计记功的次数实施奖励。
2、奖励发展兴趣爱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都希望自己的个性充分的发挥。家长必须紧紧抓住孩子心理上的“兴奋点”,用奖励的手段去调节、培养、促进孩子兴趣爱好的发展。例如:对喜欢摆弄机械小零件之类的孩子,当他有了进步的时候,家长就可奖励一次拆装钟表、缝纫机、收音机等机会;孩子喜欢音乐,家长不妨奖励他主办一次“家庭音乐会”。
3、奖励出门旅游考察。他是为了大龄孩子将来踏上社会独立地生活、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和培养艰苦磨难的耐力而作的尝试。不过要注意几点:
(1)要帮助孩子制定好旅游考察计划,不能“无的放矢”;
(2)行程由近逐步至远,不能“放任自流”;
(3)鼓励孩子单独出门,但旅游点上要有人接应(亲戚朋友)。
(中二班 黄铭宇家长提供)
10 给孩子适当的鼓励
一、称赞孩子
父母会发现有时运用称赞是很自然的事,而且做得适当也没有什么不好。比如孩子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时称赞他,孩子能独立完成一件事时称赞他等。
二、重视努力和进步适时鼓励
父母以一件事的成果来论成败,这会使孩子很容易沮丧,尤其当他们面对着一件很难的事情,尽管他们尽力去做了而仍做不好,这时就要鼓励他了,看重于他的努力和进步,才具有鼓励的作用;过分强调事情的成果,只是告诉孩子说:除非你做得很好,否则毫无价值。
三、激励方式
在家里设一个红花栏,以奖红花的方式鼓励孩子,如当红花到10朵时可以去公园,以此来激励孩子。&&&&&&&&&&&&&&&&&&
(中一班&& 郑金派家长提供)
11 我们家的奖励制度
首先是表扬:对好的行为表现给予关注和及时的表扬,留心小孩子在干什么事,如表现出良好的行为,马上提出表扬,且表扬的目标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
少奖为佳,最好不要奖:不要让孩子为了奖品而努力。
奖态度,不奖成果:根据孩子学习,进步态度,不要只看成果、成绩。
言出必行,一诺千金:小孩子达到预定要求,对小孩承诺的奖励方式一定要实现。
奖品适应:不买价值过高与其年纪不适的奖品。
精神鼓励为主,物质为辅:奖品以学习用品为主。(中一班 谢子彦家长提供)
&&&&&&&&&&&&&&&&&
12 一支铅笔
小家伙的学习桌搞得凌乱不堪:图书横七竖八,画纸蓬蓬松松,玩具也堆放在上面,整个桌面毫无条理。
怎么办呢?
吃完晚饭,妈妈告诉孩子:“今天妈妈新买了一支铅笔,准备奖给讲卫生,会收拾好东西的好孩子。”
小家伙听了十分好奇,半信半疑地问:“真的有铅笔吗?”
在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他迅速地整理学习桌:把图书收好,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上面,靠边叠放;把画纸叠整齐,装在袋子里;把玩具收拾搬到房间里玩具箱,还拿了一条擦手布擦了桌面——整个学习桌一下子整齐了许多!
妈妈惊喜地夸赞:“哇,这样的学习桌真让人喜欢!”然后,悄悄地走到房间里写了一张纸条:奖给爱学习,爱锻炼,爱劳动,讲卫生的好孩子——陈易。
小家伙看着纸条,轻声读起来,然后拿着他的新铅笔快乐的飞跑起来。然后,自己刨好新铅笔,拿起画纸,涂涂画画……&&&&&&&
(中一班 陈易家长提供)
13 你为奖励孩子什么发愁吗?
孩子都是需要鼓励的,无论是乖巧的还是顽皮的孩子,都希望大人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惩罚。作为爸爸妈妈,要不吝啬多赞扬自己的孩子,多看到孩子好的一面,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孩子,由于遗传基因,你在孩子的身上会看到许多你自己的影子。给孩子多一些包容,你不能期望孩子马上就能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孩子需要学习,正如我们自己也是从孩提时代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孩子做了对的事或者表现好了可以口头表扬,也可以进行奖励,当然更有效的是进行奖励。奖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物质奖励,也可以精神奖励。一粒糖果、吃一次麦当劳、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颗小红星、看一次电影等等都可以作为奖励,视情况而定。读字宝宝读得好,奖励一个拥抱外加一粒糖果;跟小朋友分享玩具,奖励买一个玩具;一个星期都表现好就奖励吃一次麦当劳或者看一场电影······当孩子得到奖励,无论奖励的是什么,都会非常的开心。当然吃麦当劳是最开心的,但是你不可能每一次都奖励麦当劳,吃太多这种快餐毕竟对身体不好,也不能养成这种习惯。但是孩子又希望奖励麦当劳怎么办?你可以变换一种方式,比如平常就奖励小红星,每一次表现好奖励一颗小红星,当积攒了5颗小红星就满足一个小愿望,小愿望可以是爸爸买雪糕、妈妈买面包、奶奶早餐买油条等,如果有10颗小红星就满足一个比较大的愿望,比如周末去小朋友家玩,如果有20颗小红星,这时就可以去吃麦当劳啦。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奖励小红星很无聊,他会很高兴地积攒小红星,期待实现他的小愿望或者大愿望。小红星随处都买得到,一块钱可以买很多,爸爸妈妈们,不用为想不出奖励什么发愁了吧。
现在的孩子,可能由于营养足够的原因,从长相上就觉得个个都漂亮,找不到哪个说比较丑的,更别说因为计划生育每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个个都是家里的心肝宝贝,从一生出来就集万般宠爱于一身,个个都鬼灵鬼怪的,都特聪明也特有个性。面对那么可爱的孩子,你怎么忍心老是去打骂他,去责备他,去惩罚他?让孩子开心吧,多奖励他,多肯定他,让他树立起自信,他一定会不负你所望的。&&&&&&&&&&&&&&&&&&&&&&&&&&&&&&&&&&&&&&
(中四班黄澈家长提供)
14 精神奖励为主,物质享受为辅
当今社会物质条件日益完善,对于孩子这个家中宝,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奖励方法往往是以物质享受吃、穿、玩为主。这样的弊端是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到享受方面,促使孩子小小年纪就有了攀比心理,养成了炫耀的坏习惯。因此,我对孩子的奖励主张“少奖为佳,精神奖励为主,物质享受为辅。”同时坚持一个原则:奖励是家长主动给予孩子的肯定和鼓励,而不是孩子有求必应的索取。
1、少奖为主。对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只给予肯定和表扬。比如孩子自己刷牙、洗脸、换衣服和穿鞋子等,我会表扬孩子做好这一切是个人见人爱讲卫生的好孩子,并且鼓励他将这些好习惯坚持到底。
2、精神奖励为主。比如孩子做到了超越他的能力的事情,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我就会奖励孩子,但不是奖赏零食,而是承诺周末或假期带孩子去郊游或旅行。我认为这样的奖励,一方面既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能促进孩子与小朋友的交流。另一方面培养孩子等待的耐心,体会承诺与实现的意义。
3、物质享受为辅,在特定的条件下,比如孩子饿了的时候,要是孩子表现好,那么美味营养的食物是最诱人的也是最有效的奖励。
(中四班 林图南家长提供)
15 科学地奖励孩子
第一,物质奖励应当节制,不能动不动就奖励,奖励过于频繁,时间长了,孩子会养成没奖励就不办事的恶习,应当是在孩子克服了困难,取得了重大进步时,才能使用物质奖励。
第二,在奖励以前,不可以随便许诺,一旦许了诺,就应该兑现。“你画出这幅画,爸爸给你买个汽车”,画完成了,尽管画得不太好,也应该领着他去买汽车,否则孩子会以为你欺骗了他。
第三,对较大点的孩子,物质奖励更要慎用,少用比多用好。
第四,奖品应当是孩子的必需品,如玩具、书画、水果等,不能只为了刺激而不顾孩子是否需要滥发奖品,如为了让孩子睡觉,在睡觉前给他糖吃等。
第五,奖励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科学的。如果孩子没有做这件事,你认为是他做的,就给了他奖励,这样的奖赏只能刺激他对你说谎。如果你不顾孩子已经吃饱了这个事实,对孩子说:“你把这些饭吃了,我给你一块巧克力。”结果孩子撑得把原来吃的饭都吐了出来,这种奖励是违反科学的,因此,也是错误的。用父母的一种行为来奖励孩子,是形式奖励。如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哭了,我就和你一起玩皮球”“你如果去问声‘叔叔好’妈妈就抱你一下”“如果你把玩具都收拾起来,我让你到外面去玩”等等,这种奖励,只要是奖励的内容健康,可以多使用一些。&&&&&&&&&&&&&&&&&&&&&&&&&&&&&&
(中二班 林斯正家长提供)
16 家庭中如何恰当地奖励孩子
管教孩子常令父母感到筋疲力尽,有时还有强烈的挫折感。当孩子出现新问题时,家长就会在情绪状态下处理孩子,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还会恶性循环,增加父母的无力感。父母如何恰当地奖励孩子?
针对这种情感,家长平时在家中要培养孩子定时作息的习惯,还要建立常规和良好习惯。可以建立奖励机制,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当孩子表现良好时,就要立即给予物质或社会性奖励。
一、口头强化适宜的行为。针对孩子的弱点,有意识地为他创造改进的机会。如孩子特别好动,但是她也喜欢画画,这样当他安静且专注完成一幅画时,父母应立即对他夸奖:“真棒!你画得太棒了,我也想要一幅你的画。”当孩子受到奖励时,他会努力去做。
二、给孩子订立简明的规定。可以给孩子定立一些简明的规定,规定上要注明孩子的良好行为会得到什么样的奖励。如按时起床加1分,帮助整理家务加1分,饭后收拾碗筷加1分.当孩子在一个星期内完成10分时就可以去公园或买喜欢的书。采取这种方法,一要避免把奖励机制用在写作业上,这样会使他产生学习是有个代价的观念。二要公开计算次数的方式,并做到公正。
三、计点制度。给孩子在墙上建立一个表扬区,对他进行精神鼓励。这种方法与订立规定同样有效,家长可以在表格上记一些点数,或给小红花奖励。孩子累积些点数和红花时,可以从父母这里得到小玩具,额外的特权,或出外游玩等奖赏。
这些简明的奖励制度会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促进他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做事情有目标的习惯,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家长在教养孩子时还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二班黄晓家长提供)
17 适合孩子的奖励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管教孩子常常令我感到筋疲力尽,有时还有很大的挫折感,当孩子出现新问题时,还会在情绪状态下处理孩子,但往往达不到好的效果,反而增加我的无力感,针对这种情况,我会采用一些奖励方法。
一、交替使用奖励方法
鸿宇从4岁开始就很喜欢帮我干点“小活”,例如他帮我倒垃圾后,我就奖励他一颗糖果或一个小玩具,但前提是必须完成任务,
他开始时很高兴,但是一段时间后就失去了兴趣,因此,我必须根据情况不断改变奖励方法,使他每次都有新鲜感。
二、奖励必须及时
对孩子的许诺要记清楚,如果答应不兑现,或推迟兑现,都给孩子一个不守信用的坏榜样,更不能向孩子许下做不到的承诺,当孩子按要求做了,我们就要按照事先说好的条件奖励他。例如几个星期前,我带鸿宇去拔牙,刚开始他很害怕,但听到我要奖励他,他马上变得勇敢起来,拔牙过程进行得很顺利,事后我也实现了我的诺言。
三、严格执行奖励制度
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孩子制定一些新的奖励标记。孩子有时会因为不能一下子适合新的标准,而得不到奖,我不会因为看到孩子可怜的样子就放弃新的要求,而是对他说:“请你继续努力,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做到。”
四、选择有益的奖品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奖励是以吃、穿、玩为主,这样会将孩子的目标吸引到享受方面,其实我以为最好的奖品是学习用品和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
(中二班 陈鸿宇家长提供)
18 怎样奖励孩子
家长们很喜欢告诉孩子:“你听话,我奖励你一个玩具或者一件漂亮的衣服等等。”时间长了,孩子就很自然地会反过来跟你说:“妈妈,你给我买一个玩具,我就听你的话。”我觉得这种物质奖励很容易激发孩子无休止的欲望,以后你要是没有给她奖品,就没有办法要求她做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我更多采用口头表扬和红花栏。
一、口头表扬是当孩子进步了,你及时的给她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和一句表扬的话。当然也不是大事小事都表扬,表扬要适当、要客观。比如我要求欢齐7:20前起床,这样我才能准时上班,她也能赶上做早操。开始一周,只要她做到了,我就表扬她,并且告诉她,妈妈单位的同事也在表扬她,幼儿园的老师也夸她,表扬她进步了。其实她很不喜欢早起,可是她喜欢听到这么多人表扬她,所以她会很努力地坚持早起床。即使有时不够早,我还是会鼓励她:“你很棒,今天就差一点点,明天再早点就可以了”。事实证明,比起经常打骂,多表扬的教育方法更有效。以后慢慢养成习惯了,我就不用再每天都表扬她了。
二、在家里设置红花栏。欢齐自从上了幼儿园后,就特别喜欢红花,每天在幼儿园奖励的红花,到了洗澡时也舍不得撕掉。我就找来一张大日历,把那些红花贴在上面,后来,就列出一些项目,比如:1、坚持早晚刷牙;2、早睡早起;3、自己吃饭;4、收拾玩具;5、扫地;6、叠衣服等等。每次只要她做得好就奖励一朵红花,做得不好就撕下一朵,为了得到更多的红花,她就会更加自觉去做好。&&&&&&&&&&&&&&&&&&&&&&&&&&&&&&&&&&&&&&&&&
(中三班郑欢齐家长提供)
19 奖励孩子要适可而止
看着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面对这些进步,家长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孩子学走路,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应该及时表扬;孩子跌倒没哭,应该表扬;孩子顺当地把药吃下去,应该表扬等等,只要孩子在他的年龄与之相适应的认识能力之内有所进步,就应该及时的表扬,及时表扬和鼓励是促进孩子继续学习,继续进步的必要条件。
一般来说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父母在奖励和表扬时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将二者巧妙配合,灵活运用。
一、物质奖励(比如一件新鲜的玩具,一个孩子爱吃的小食品等)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肯定能够鼓舞他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刺激他继续进步。因此,它是说理教育的一个有效的辅助手段。但是,奖励不是万能的,奖励必须注意方法,否则,弄不好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1、物质奖励应当节制,不能动不动就奖励,奖励过于频繁,时间长了,孩子会养成没奖励就不办事的恶习,应当是在孩子克服了困难,取得了重大进步时,才能使用物质奖励。&&&
2、在奖励以前,不可以随便许诺,一旦许了诺,就应该兑现。“你画出这幅画,爸爸给你买个汽车”,画完成了,尽管画得不太好,也应该领着他去买汽车,否则孩子会以为你欺骗了他。&&&
3、对较大点的孩子,物质奖励更要慎用,少用比多用好。&&&
4、奖品应当是孩子的必需品,如玩具、书画、水果等,不能只为了刺激孩子而不顾孩子是否需要而滥发奖品,如为了让孩子睡觉,在睡觉前给他糖吃等。&&&
5、奖励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科学的。如果孩子没有做这件事,你认为是他做的,就给了他奖励,这样的奖赏只能刺激他对你说谎。如果你不顾孩子已经吃饱了这个事实,对孩子说:“你把这些饭吃了,我给你一块巧克力。”,结果孩子撑得把原来吃的饭都吐了出来,这种奖励是违反科学的,因此,也是错误的。
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慢慢过渡到以诸如口头表扬、赞许、点头、微笑、注意或认可等精神奖励为主的阶段。例如对三、四岁左右的孩子,父母对于孩子的良好表现,就可以用给他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带他到户外或公园游玩、和他一起下棋做游戏等作为奖励。&&&&&&&&&&&&&
(中四班 陈胤睿家长提供)
“代币法”是心理治疗中常用的延迟满足的行为疗法,通常用于低龄孩子效果显著。
“代币”就是为真正奖励物找到“临时代替物”如“小红花”之类的东西。通常这些“代替物”最后才能兑换孩子想要的实物奖励。如10朵小红花可兑换“看电视半小时”,50朵小红花可兑换“去游乐园玩半天”等。“代币法”最好的特点在于:当孩子表现出良好行为时,不是立刻就满足孩子的要求,而是延迟满足,这就有利于“习惯”的形成,使合理行为有意识的重复出现,同时,对孩子的奖励物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孩子达到目标就一定要兑现。
(小三班 黄伊晴家长提供)
21 奖励的利弊
家长奖励孩子跟老师奖励学生一样!奖励,是对孩子表现好的一种积极的评价。但是,如果奖励得不适当,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并对孩子产生不良的严重后果。
生活中有的家长常常用一些“小花招”对待孩子,或对孩子的进步施于奖励,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够乘胜前进,殊不知,过多过频的奖励会让孩子觉得奖励的不值钱和易如反掌,对孩子持续的进步的确不利。滥用奖励的行为使孩子形成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是不可取的。
奖励一般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奖励孩子呢?我认为:父母在奖励和表扬孩子时要注意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将二者巧妙结合,灵活运用,才能发挥“奖励”的作用。
三岁以前的孩子,经验很少,他们对某些精神奖励方式缺乏体验,而更看重他们所熟悉的某些物质奖励,比如好吃的糖果、点心、漂亮的玩具等。所以,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父母应当多采用一下物质奖励的手段,来强化孩子的好习惯和好行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慢慢过渡到以口头表扬、赞许、点头、微笑、注意或认可等精神奖励为主的阶段。例如对三、四岁左右的孩子,父母对于孩子的良好表现,就可以用他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带他到户外或公园游玩,和他一起做游戏等作为奖励。年龄越小的孩子越要及早奖励,否则会使奖励失去效力。孩子对家长的许诺记得最清楚,如果答应了不兑现,或推迟兑现,都会给孩子一个不守信用的坏榜样。不要向孩子许诺你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要用其他东西或奖励方式代替你答应的事情。当孩子按要求去做了,就要按照事先说好的条件奖励他,你必须使孩子深信你能履行诺言。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因人施奖”,切忌千篇一律。对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孩子不宜过多地奖励,防止滋长他的骄傲情绪和虚荣心;对性格内向、不多语、不好动的孩子则应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在奖励孩子时还要注意奖励的方向性和教育性。奖励孩子一定要把握好方向性问题,不宜单纯为了奖励而奖励。要让孩子明白对他的奖励绝不是他做的事情的本身,而是奖励他做事情的态度。例如,对于孩子的助人为乐的行为进行奖励,通过奖励要让孩子知道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奖励的教育性是通过奖励使孩子有光荣的感受,有幸福的体验,从而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但是,奖励不是万能的,奖励必须注意方法,否则,弄不好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第一,物质奖励应当节制,不能动不动就奖励,奖励过于频繁,时间长了,孩子会养成没奖励就不办事的恶习,应当是在孩子克服了困难,取得了重大进步时,才能使用物质奖励。
第二,在奖励之前,不可以随便许诺,一旦许了诺,就应该兑现。
第三,对较大的点的孩子,物质奖励更要慎用,少用比较好。
第四,奖品应当是孩子的必需品。
第五,奖励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科学的。& (小二班 钟程悦家长提供)
22 夸奖孩子要注意方法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美国有一句名言“夸奖如阳光”,作为每一个家长,都希望我们的孩子都如美丽的小花儿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健康成长,那么就要求我们的家长不要吝啬对他们的夸奖,并在夸奖时要注意以下几种方法:
1、多在生活中的小事中真心夸奖孩子。
有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孩子都会有出人意料的好表现,这时候作为我们家长不要只是心理高兴而硬要板起脸说些“胜不骄、败不馁”的话!毕竟,孩子还是需要并且希望得到我们的称赞的。当注意的是,我们一定要真心地去夸奖孩子,而不是去糊弄孩子。记得我带小昕彤去购物,她主动要帮我拿东西,并且很自然将购物袋挂在摩托车上,我很高兴的的对他说:“你真棒!彤彤能帮妈妈的忙啦!”我认为经常在小事情中真心的夸奖孩子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鼓励她今后有更好的表现。
2、夸奖孩子在完成事情的过程,而非结果。
赞美孩子是一门学问。除了对孩子完成事情的结果表示满意,我们更应该对孩子在过程中付出的专心和毅力表示赞赏。比如有一次彤彤学会1-9数字的描红,她能在书房中认真的写上45分钟,并且在书写过程中多次请教我“妈妈,我这样写好不好看?”尽管书写得并不漂亮,但我对她在这45分钟的认真和坚持十分高兴,假如孩子没有这个努力的过程,也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3、不让孩子在夸奖中产生功利性。
当孩子因为做好一件事而受到称赞时,就会产生某种期待,比如下次再完成这件事之后,她还希望家长能够继续夸奖她。为了获得夸奖而去努力,这似乎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容易让孩子养成较强的功利心。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家长可以逐渐减少夸奖的次数,让孩子转变态度,认识到自己把事情做好是理所当然的。比如说:“对,这就对了,你就应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彤彤长大了,能完成自己的事情了!”
4、及时而适当给予物质的奖赏。
口头表扬和精神鼓励固然重要,但是物质奖励也不可或缺。很多父母都抱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如果能不时地给孩子来一些物质奖赏,就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与父母合作,并且让他们表现得更加优秀。因此,这些父母平时总是会留意寻找妥当的礼物,以便及时奖励孩子。
的确,物质奖赏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但是过多的奖赏就如同贿赂,对孩子并没有太多的好处。因此,物质奖赏既要及时,又要适当,不要把物质奖赏作为一项惯用的、例行的方法,更不要买昂贵的礼物来讨孩子的欢心。尽量自然地让孩子感受到物质奖赏的喜悦,那将是非常理想的状态。比如彤彤喜欢吃棒棒糖,家里常备着,等彤彤有了值得奖赏的行为之后,拿个奖励给她,并且养成吃完糖喝一大杯开水的习惯。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我们的孩子多一点夸奖,少一点批评。让他们在夸奖的阳光中幸福的成长。&&&&&&&&&&&&&&&&&&&&&&&&&&
(小一班 陈昕彤家长提供)
(华老师评点:这位家长的观点我们很赞同。但是,让一个小班的孩子练习“数字的描红”,让孩子“在书房中认真的写上45分钟”,老师可是不认同哦,一个四岁的孩子,手指关节和小肌肉可不能胜任这样的重任,所以,建议家长在给孩子提要求时要“以孩子为本”。)
23 夸孩子——我的经验之谈
想写这个主题时我有点为难。首先,就这个题目来说像经验之谈。可是,我并不确定我家谢皓是否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孩子。其次,假设谢皓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孩子,但我细细回想了一下,感觉自己并不常夸孩子。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比较爱跟孩子讲道理,讲了道理孩子还耍赖的话通常会挨打。至于夸孩子,不是没有,但不多,而且夸的方式可能和大家的还不一样。
先说说我夸孩子的环境。
一、当孩子对某件事抵触时我会夸他,比如打预防针。去医院之前我会跟他说打针有点疼,但只是像他在玩耍时擦破点皮那么疼。然后夸他在擦酒精擦碘酒时很勇敢,没有哭,所以妈妈相信他去打预防针时也会很勇敢,不会大哭大闹的。
二、当孩子对新事物信心不足时我会夸他,比如玩积木。我比较喜欢给孩子买那些可以开发智力的玩具,以前买回一套玩具全是长方形的小木条,大小长短都一样,要怎么玩没有固定的模式。孩子傻眼了,开始并不愿意玩。我陪他玩了几次,然后夸他有动脑筋,有创意,结果几天后拼出来的积木一次比一次复杂、有创意。
再说说我夸孩子的方式。
我很少像其他人一样经常称赞孩子“你真棒”、“你很聪明”。我个人认为,再好的赞美,孩子听的次数多了会无动于衷的,所以我不常夸孩子。而一旦我要夸孩子了,我常用的句型是:你很厉害,因为……。也就是说我夸得很具体,孩子知道我夸他是因为什么。
最近有个例子,是我在开车时要拐弯了,儿子对我说:“妈妈,拐弯时你要开慢些,这样就不会摔跤”。我反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是爸爸告诉你的还是哥哥姐姐们告诉你的?”他一脸得意,说:“是爸爸开车时我自己看到的,而且我在小区里骑单车骑到拐弯处时我就慢慢骑了。”我笑了,夸他:“你真厉害,因为你观察得很细心,而且你还会实际运用。如果你经常仔细观察身边的事,模仿并运用的话,那你会越来越厉害的哦!”
最后说说我这样夸孩子的结果。
我不知道大家对好孩子的定义是什么,而且也不确定我夸孩子的方式是否真的能夸出一个好孩子。但事实证明,因为我不经常夸孩子,所以现在孩子听到我夸他时仍然很受用,他还是很愿意努力做好每件事来得到我的肯定;因为我夸孩子夸得很具体,比如玩积木夸他爱动脑筋有创意,他就一直动脑筋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夸他能仔细观察并加以运用,他就一直观察着身边的许多人和事,模仿运用,这方面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心,很多事感觉他都是无师自通了,我不用多费唇舌,乐得轻松。
其实对于教育孩子,每个家庭都不同,因为孩子是不一样的。但只要能根据自家情况,夸也好,批评也好,只要能对孩子起作用的,那就能培养出一个好孩子来!&&&&&&&&&&&&&&&&&&&&&&&&&&&&&&&&&&&&&&&
(小一班& 谢皓家长提供)&&&&&
24 奖励孩子的好策略
每当孩子有一点点小进步时,她都会很开心的告诉我“妈妈我进步了,你能奖励我吗?”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我有以下奖励的策略:
一、口头强化适宜的行为
针对孩子的弱点,有意识地为他创造改进的机会。如我家孩子有点懒,什么都想让大人帮着做,所以在家里每当孩子要求我帮她做事时,我都会鼓励她自己去完成,当她把事情完成后,我会适时夸奖她:“真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妈妈的好孩子。”当孩子受到鼓励时,她以后会更加努力地去做。
二、计点制度
在家里我给孩子在墙上建立一个表扬区,对她进行精神鼓励。每当孩子有进步时,就奖励一朵小红花,这种方法很有效,当孩子积累一些红花时,可以从父母这里得到小玩具、额外的特权或出外游玩等奖赏。
三、少奖为佳。
适当的奖励,就相当于给发动机加油,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切不可太滥。奖的频率太高,其刺激作用就会逐步下降,要想发挥其作用,就必须不断加码,以满足孩子迅速扩大的胃口。而更加严重的是会引导孩子为了得到奖励而学习,不能产生真正的动力。因此,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要逐步减少奖赏的次数,最佳境界就是没有奖励。
以上的这三种简单明确的奖励制度会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促进他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做事情的目标的习惯,学会克制自己的效果,家长在教养孩子时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二班 袁翊淳家长提供)
25 奖励孩子的好办法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任性,骄傲,以自我为中心,我一心想将儿女“管教”成我心中的乖巧样子,但是有时感觉精疲力竭,随着而来的是挫折感,哎,教育好孩子怎么这么难?我知道,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表扬、鼓励,甚至是奖励的。
我家女儿有点主见,但也有点任性。她喜欢画画,但是不能强迫她,当她安静而且专注地完成一幅“作品”时,我会立即对她夸奖:“真棒!你画得太好了,你的老师、好朋友也想要你送的画。”这样,她情绪高涨,画得越来越好,家中专门为她设置了“画栏”,贴上她的得意之作,孩子很是高兴!
我还在家中设置了一个“红花栏”,当孩子能自己吃饭,自己穿衣,帮妈妈叠好衣服或在幼儿园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时,我都会奖励她一朵红花,或给她一个热烈而温暖的拥抱,让孩子在浓浓的亲情中更加肯定自己的良好行为。我还会许诺她累积多少红花,周末就可以和好朋友去郊外郊游,或者得到她心仪的小玩具。
多表扬、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她建立自信心,促进她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并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家长在教养孩子时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二班 鲁艺家长提供)
26 恰当的奖励
在家庭中,为了让孩子学会做家务,或者督促他学习成绩进步,我会采用物质奖励的方法。
对于根据学习好不好的奖励,是不太认同的,学习是孩子的事情,而且学习的过程也远比学习结果更重要。
通过做家务给孩子发放一些报酬,也要因家庭因人而异,也要参考自己的家庭环境、孩子的教育基础、孩子的看法。如果孩子从小比较独立,有做家务的习惯,就没有必要仿效别人。物质奖励只是一种手段,引领孩子适应未来生活的环境。但家长首先应该清晰明了自己,这个行为是为了什么?物质的奖赏是可以的,但应该有个度,不要拘泥于单纯的物质。
物质和精神是并存的,只有它们得到平衡,人们才会对生活感到满足。对于孩子的奖励,提倡精神式奖励,精神的鼓励和奖励也是可以储存的,未来的日子里将它取出使用,也将会受益匪浅。
在孩子的教育中,主张家长使用赏识教育,但赏识也需要恰如其分地使用。有的孩子听不得批评的话,但进入社会,各种人的声音都会有。因此,让孩子接受、思索各种“声音”,也是一种成长。对于孩子每个阶段、每个机会的奖励,奖励前,家长应该做个有心的聪明人,不盲从。
1、奖励的方法多种多样,奖励前,应该明白该有个怎样的引导。了解孩子处在什么样的年龄段,有哪些身心发展的规律。对于6-12岁,以及6岁前的孩子,家长都应该清晰地明白,自己奖励的手段、技巧、教育方向、目标是什么。
2、家长不要拿自己的一些期待来要求孩子,明白孩子和自己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
3、奖励的技巧是需要学习的,孩子某个行为某句话,可能得到的鼓励和赞同都是不用的。孩子有时不能正确地表达,可能他需要的就是一个家人的拥抱,这些需要家长来观察、感受和了解孩子。
当你下班回家,孩子拿双拖鞋给你。这时的鼓励应该是:对孩子说声“谢谢”或者拥抱他。有的家长认为没有必要,但有礼貌也是文化和礼仪,也是对孩子的认同和认可。有的家长认为买好吃的食物和好玩的玩具就是鼓励了,其实应该多和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
公交车上,孩子哭得厉害。这时的鼓励应该是:抱着孩子,告诉孩子,不用着急和害怕,很快就要下车。用爱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吓唬孩子说,别再哭了,再哭就不让你下车。
当孩子犯了错误:这个时候不是鼓励的时候,但也不要过分地责备他,这时的孩子本身也很难过,并没有想到要去犯错误。此时,应该给孩子一个安慰,并引导他如何做正确。&&&&&&&&&&&&&&&&&&&&&&&&&&
(小三班徐榛榛家长提供)
27 家庭中奖励孩子的好方法
孩子的幼儿时期,就像一张单纯的白纸,用父母的教育方式将会在孩子的白纸上展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当孩子踏出人生的第一步或当孩子成功时,你会用什么方式奖励他呢?
1语言动作法。现今家庭,孩子几乎是家庭的中心。有的家庭,几乎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般伺候着,溺爱着。但过于宠爱孩子,且以物质奖励满足孩子的需求,将不利于孩子以后的成长。所以当林铠做好一件事,我们家一般都会像智慧树中的主持人那样,边做动作,边说:“林铠、林铠,你真棒;林铠、林铠,你最棒。”或者给他一个拥抱,用好听的语言夸奖他的懂事。
2榜样奖励法。几乎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快点长大,能成为家长心中好宝宝的榜样。我家亲戚有个女儿,她比林铠小一岁。所以我们也经常把两个孩子拿来作比较。当林铠乖巧,能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事或其他小事时,我们就经常夸他长大了,懂事了,比他妹妹乖巧多了,叫妹妹向他学习。他非常乐意当妹妹的好榜样,以后做事就更认真了。
3许诺奖励法。孩子总是有些不同的需求与愿望。林铠就有个小小的愿望,希望自己有个游泳圈,所以我们就经常跟他说,如果他是个乖宝宝,在他5岁的夏天,就带他去学游泳,并买个漂漂亮亮的游泳圈奖励他。当然,父母就要一诺千金,不可食言,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该给孩子树立个诚实守信的好榜样。以上就是我们家中经常用到的奖励方法。&&&&&&&&&&&&
(小三班 林铠家长提供)
28 让孩子懂的有奖有罚的道理
伍莹莹她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作为她的爷爷奶奶,常常教育她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如果听话,我们就会给予奖励。比方买一些贴纸红花,听话就奖励一朵红花,以红花数评定听话的积分。如果不听话,就在奖励的红花中扣除一朵,让孙女从小就慢慢懂的有奖有罚的道理。&&&&&&&&&&&&
(小四班 伍莹莹家长提供)
29 家庭中奖励孩子的好办法
1、带孩子出门玩耍
宝宝有良好行为时,妈妈可以带宝宝出门玩耍做为犒赏,一方面能让宝宝观察、熟悉外在的环境,一方面能让宝宝知道只要表现好,妈妈就会带他出去玩。
2、陪他一起游戏
孩子有良好表现时,妈妈可以适时的陪宝宝,玩他喜欢的游戏,同时可以培养孩子和自己的感情。
3、亲亲孩子,拥抱孩子
大多数都喜欢被拥抱及亲吻,这样更能感觉到父母的爱意,因此当宝宝有好的表现时,妈妈可以适时的亲亲宝宝,并赞美他。
4、讲故事给他听
孩子表现好时,妈妈可以营造快乐的气氛,讲故事给孩子听。
5、亲密的背与抱
当孩子有好的行为时,可以给孩子一个亲密的拥抱,孩子可藉幼肌肤之亲在爱中成长。
6、物质奖励
孩子都喜欢收到礼物,所以不妨以物质上的鼓励,直接奖赏宝宝的好行为。
7、适量满足他的需求
孩子的行为符合要求时,父母可以在适度的范围内满足他的需要作为奖励。
8、允许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当孩子行为、言行都表现很好时,父母可以满足孩子选择他想做的事,让他知道表现好会被允许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9、激发孩子的荣誉心
可以在家设立“记功簿”“好宝宝章”或奖励小红花等。
(小四班 张书睿家长提供)
30 我长大了
有的父母认为奖励就是给孩子买他想要的东西,认为这样会延续他们好的行为习惯,我是不太认同这点做法的。如果孩子的表现良好,我常常用鼓励的方式:“宝贝,你今天太棒了!”我会抱抱他或亲亲他,或者在亲友面前夸一夸,他最近有什么好的表现,小家伙就会充满成就感觉得“我是长大了”。当然,偶尔也会给他一些小糖果作为奖励,而面对于专门买什么东西作为奖励的方法几乎没用上。&&&&&&&&&&&&&&&&&&&&&&&&&&&&&&&&&&&&&&
&&&(小二班许勋武家长提供)
31 好孩子是鼓励、表扬出来的
嘉妍刚上幼儿园,性格特别固执,中午不午睡,不和小朋友做游戏,甚至动不动就和小朋友吵架,喜欢哭闹……不管我怎么打,怎么骂都没用,她反而更加叛逆了。后来老师告诉我:“孩子是鼓励,表扬出来的。”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1、精神奖励
只要孩子有一点点的进步,我都及时的表扬了她,常常对她说:“妍妍长大了,变乖了”“妍妍自从上幼儿园后,懂事了,妍妍真是好孩子”“妍妍最爱妈妈了,妈妈也最爱听话的妍妍了”等等。孩子在表扬中明白了,怎样做个好孩子,得到了这样的精神奖励,对孩子乖顺的性格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2、行动奖励
针对孩子不睡午觉这一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妍妍喜欢晚上去沿江路玩耍,于是我告诉她:“只要你中午有午睡,回家后当天晚上就奖励你去沿江路玩。”孩子为了得到这一奖励,她中午就变得能自觉去午睡了。
3、物质奖励
我在家中也模仿老师设了红花栏,只要她得到老师们表扬,每表扬一次就奖一朵红花,如果被老师批评一次就撕掉一朵红花,每积累五朵红花就奖励一瓶牛奶。从此,孩子在幼儿园就变得很听话了。现在嘉妍她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了,她成为了老师心中的好孩子了。
老师说的对:“孩子是鼓励、表扬出来的。”适当的奖励是很重要的。
(小小三班 黄嘉妍家长提供)
32 一朵红花的作用
恰当的奖励,对孩子起到很好的鼓励作用,那么如何奖励孩子呢?奖励孩子又有什么好方法呢?
孩子在幼儿园如果表现好,老师会奖给小红花以作鼓励,其实这个方法在家庭中同样适用。我制作了一个红花栏,告诉陈诺如果每天自己吃饭,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自己收拾玩具,也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每天晚上准时上床睡觉,也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当然,红花如果只是在墙上看着,没几天孩子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我又把奖励升级,如果每星期累计得到十朵红花,周末就可以去爷爷奶奶家玩,或者去爬山,或者去逛商场,买一种喜欢的玩具……每个周末都有不同的奖励方法,因此孩子就对红花特别珍惜,对奖励红花也特别高兴。
奖励孩子的方法多种多样,家长也要及时调整奖励的方法和内容,已达到鼓励孩子的目的。&&&&&&&&&&&&&&&&&&&&&&&&&&&&&
(小小三班 陈诺家长提供)
33 父母如何恰当地奖励孩子
管教孩子常令父母感到精疲力竭,有时还有强烈的挫折感。当孩子出现新问题时,家长就会在情绪状态下处理孩子,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还会恶性循环,增加父母的无力感。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建立奖励机制,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当孩子表现良好时,就要立即给予物质或精神性奖励。
一、口头强化适宜的行为。
针对孩子的弱点,有意识地为他创造改进的机会。如孩子特别好动,但是他也喜欢画画,这样当他安静且专注地完成一幅画时,父母应对即对他夸奖:“真棒!你画得太棒了,我也想要一幅你画的画。”当孩子受到鼓励时,他会努力去做。
二、给孩子订立简明的规定。
可以给孩子定上一些简明的规定,规定上要注明孩子的良好行为会得到什么样的奖励。如按时起床加1分,帮助整理家务加1分,饭后收碗筷加1分。当孩子在一星期内完成10分时就可以去公园或买喜欢的书。采取这种方法,一要避免就奖励机制用在写作业学习上,这样会使他产生学习是有代价的观念。二要公开计算次数的方式,并做到公正。
三、计点制度。
给孩子在墙上建立一些简明的规定,对他进行精神鼓励。这种方法与订立规定同样有效,家长可以在表格上记一些点数,或奖励小红花。孩子累计一些点数或红花时,可以从父母这里得到小玩具,额外的特权,或除外游玩等奖赏。
这些简单明确的奖励制度会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促进他养成很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做事情有目标的习惯,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家长在教养孩子时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小三班 黄玮家长提供)
34 奖励孩子的好方法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和奖励。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生活、学习功课,首先要鼓励孩子去动手和动脑,哪怕做得不好也不要去指责。
我奖励孩子的办法有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只要他去做了,我都会从口头上去表扬他,认可他面对于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做得好,那么我会从物质去奖励他。大部分都是奖励文具,比如铅笔、橡皮擦之类的,偶尔也会奖励一些糖果。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有挑战性的事情,有时我也会许诺只要他们做好那么周末会带他们去户外活动,比如登山、去公园活动。
我们大人也一定要做到说话算话,这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
(小小三班 欣然家长提供)
35 奖励与鼓励的重要性
孩子天生具有奖励与鼓励中健康成长的需要,事实证明了孩子这个天性。比如有一天,浩星忙着要和他爷爷去沿江路玩,把桌上的玩具搞得乱七八糟,没有收拾在玩具箱里,这时我就用奖励与鼓励的语气跟他细说,他听了之后立刻就把玩具收拾得整整齐齐。所以鼓励与奖励是孩子的正常心理,是他们不断取得进步的心理基础。&&&&&&&&&&&&&&
&&&&&&&&&&&&&&&&&(小小三班浩星家长提供)
36 有用的说服
“奖励”是孩子最喜欢的事。对于孩子在未懂事之前,我们多数采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孩子,以保持她对一些事的兴趣。但在孩子较为懂事,基本能听懂大人讲的一些简单道理时,我们就会采用以“口头表扬为主,其它奖励方式为辅”的方法。例如,她学会了自己独立吃饭,我们不仅口头表扬她是个很棒的孩子,并且会告诉她,多吃饭就会长个子,个子高就能骑单车,因为她很羡慕别的小朋友能自己骑自行车,我们就抓住她这种心理加以鼓励,效果还不错。
我们家的奖励方式还有很多,如:带她上菜市场买菜,逛书店,包饺子,给她单独洗一次菜等等,这些对孩子来说还是蛮有吸引力的。
& (小小一班 谢榆敏家长提供)
37 转变方式进行教育
奖励孩子,我现在通常以口头表扬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小孩子都喜欢被表扬,一表扬就美滋滋的,比如每天老师通过校讯通发来的学习内容,我常会抽空问问孩子,复习一下。就说今天吧,学习了熊猫的外表特征及生活习性,我就问锶睿:“今天你们学习了熊猫呀?”他就答:“是。”我又问:“那熊猫喜欢吃什么呢?”他答:“它吃竹子。”我就立即高兴地表扬他:“哇,锶睿有认真听课喔,真棒!”他一听就笑了,然后我又一点一点地引导他说出熊猫的外表,他一高兴就会慢慢去回想老师讲过的内容,眼睛是黑色的,手脚也是黑色的,身子是白色的······通过引导和适当的表扬,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巩固了他的知识。
之前我也试过以物质诱惑来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但后来觉得这样做反而适得其反,孩子不仅变得贪吃,还学会跟我讨价还价,所以我现在尽量减少物质奖励,有时也放映DVD里他最喜爱看的动画片作为奖励,转变方式,不仅可以达到目的,同时也可以改掉孩子的坏习惯。&&&&
(小小一班 林锶锐家长提供)
38 表扬和鼓励是孩子进步的动力
孩子有了进步,表扬和鼓励是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是孩子继续进步最好的条件。
小小班的孩子现在正是智力和体力发展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进步。伊伊喜欢画画,当她把画好的作品呈现在我面前时,我是这样说的:“呀!你画得真好看,我们来给它穿上衣服吧。”小伊伊很高兴的添上颜色,我会继续说:“下面再画上彩色的小蘑菇就更好看了。”除了表扬,也会来点小小的奖励,一粒糖、一张贴纸,一朵小红花,或是上“娃娃城”挑一件中意的玩具,都是小伊伊喜欢的。
我觉得,表扬和鼓励是孩子进步的动力,当孩子得到你的肯定,你会发现,孩子会以更多的进步来回报你。&&&&&&&&&&&&&&
(小小一班 林芮伊家长提供)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力宝贝李贝留斯奖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