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和老年人微信网页版视频通话话,他又不会微信那些

你用微信怎么聊天,就是什么人你用微信怎么聊天,就是什么人商务范百家号范主说:赶紧看看自己的微信~(商务范出品,转载请注明)微信早就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能一天不碰微信的人,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佛系”人设了。因为,微信除了通讯,其实还给了我们安全感和存在感。然而,不同性格,不同职业,从8岁的小盆友(可能更小哦),到80岁的老人家。玩儿微信的方式,却非常不同。范主今天就继续用“微信玄学”,给大家“算上一卦”~透过微信看“本质”。他在微信上怎么社(玩)交(儿),那他就是什么样的人儿~--------------------嘛哩嘛哩哄-------------------- 能动嘴就不动手 发语音其实是一个很方便的事,但有时候也让人脑袋疼。搞不好就成了,自己一时爽,对方泪两行。忙到不可开交的金融民工,他甩来的一串代码和一段语音,很可能就是你下一个发财的好机会(
ω )。超级忙的公司老板、大佬,并没有时间打字,也不担心下面的“小弟们”有意见(不敢不听嘛...)。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公举”,觉得别人都有闲听他的60秒n连发,而且语音霸屏常常来得毫无征兆...急性子本“急”,总是觉得打字说不清楚,必须声情并茂才能传达出他们“深刻的思想”。经常开车的“老狮基”,为了方便和安全,倒是可以理解~不熟练打字的父母。懒人。 XXX邀请你加入群聊每个人身边都有“拉群王”,喜欢建群聊天,享受“歌舞升平”,总是不由分说,把你带入“神秘组织”...喜欢当“老大”的富二代,组建XX贵族群,接受“小弟”的朝拜,如有新人进来,通常会先用红包砸晕。(是不是很想进来?)家庭“扛把子”,通常喜欢组建家庭群,并用“旅行小视频连环炮”,以及“孙子学走路夺命弹”,笑傲该群。比较有领导力的活跃“青年”,通常为人热情,善于交际,好相处~班级“名媛”,性别可为男性,上学时期通常和老师“亲密无间”,即使毕业多年,依然喜欢组织同学聚会。沉迷于某种兴趣,并热爱和别人讨论的“热心人”,比如减肥健身打卡,一般都会有发红包的“业绩压力”。(群主发个红包呗) 视频聊天爱好者
有些人,充分挖掘了微信的视频功能,把视频当电话用,不管什么环境,随时随地要你“现身”。喜欢查岗的情侣,如果心里没鬼,最好马上接起来,否则可能所有朋友都会打来电话,问你到底在干啥...不懂事儿的“负情商”,一般缺乏安全感,通常比较闲,喜欢转发各种鸡汤。“手癌晚期”,不小心点错了,比如翻看“前任”微信时,不小心拨通,即使马上挂断,尴尬也是久久不能平息...你妈咪,又送来了关怀。正常人,有急事找人,发微信没回,只好用视频引起你的注意。 朋友圈刷屏王 频繁活跃在朋友圈中,每天都有“新鲜事”,每天都有“小确幸”。刚有了小孩的新晋妈妈,喜欢在朋友圈晒孩子的一举一动,“直播”成长的每个环节,并声称自己的孩子最可爱。(然而并没有)自认为是网红的“造作少女”,长得不一定美,但都很有自信,滤镜app用得666,各种网红餐厅、展览都是他们的打卡地。没怎么出过家门的“旅行小白”,一旦出去旅行,就会开启全天24小时全方位九宫格播报。“敬业”的代购,微商。(尽管遭到多人屏蔽,依然“坚持到底”) 群发小旋风 非常喜欢群发的人,即使多年不联系,也不会沉在通讯录的底端。自恋狂,经常使用自己的大头照P上节日的问候,一年会收到他365个祝福~喜欢刷存在的“好青年”,可能读过《卡耐基成功学》,想要经营人脉,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不跟父母一起住的上班族、学生党,因为靠外卖度日,所以常常向好友播撒外卖红包。银行职员、保险推销、售楼小哥等。惯用伎俩,“我行新发的纪念币、金条,要不要给你留一份?”“亲,我这个名额只有一个哦,已经给你留好了!”△这张信用卡会悬浮,要不要办一张?一定要清理好友的“强迫症”,一般都是“段子”转发机,比较闲,很多都是网红画风,喜欢换头像换名字。 人狠话不多 他们总是不动声色,从来不使用叹号、飘号、省略号,言简意赅,人淡如菊,常回复嗯、en、好。(帮我打死他,谢谢)佛系青年,说也行,不说也行,反正回了,挺好挺好。温拿,大佬,只输出有效内容,实力演绎“微信性冷淡风”,微信就像档案,用真名、本人头像,转发行业资讯。一本正经的“原始”上班族,虽然年纪不大,但有可能不知道“呵呵”的正确用法,现实生活画风比较朴实。摩羯座,不解释。 倔强不回党
有些人就像大海,你发的信息就像石头,消息永远有去无回...或者每次都要等很久。防备心特别重的“被害妄想患者”,总是觉得“又有刁民要害朕”,你以为他没看见,他却发起了朋友圈。真的很少看微信,不太会用,通常年纪比较大,比如长辈们。真的“大忙人”,同时跟很多人聊,忘记回复,某天突然想到,心中还有一丝负罪感。不用猜,单纯不想理你而已,请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一枚“小备胎”,或“千斤顶”。△要坚强,她洗完澡也不会回复的。拖延症X选择困难症,总是不知道要回什么,拖着拖着就忘了... “斗一切”的“斗战胜佛” 总能燃起“熊熊斗志”,与人一决高下,“刀光剑影”、你来我往中,才能感受到灵魂的升华。幽默青年斗图党,喜欢用表情包对话,尽显机智幽默、随机应变,只有他们才知道,原来微信自定义表情是会满的...不服输的“中老年少女”,一般在家庭群中展开“照片+小视频的切磋”,看似其乐融融,实则暗涛汹涌。“斗偶像”的追星族,通常会花钱买有好几套偶像表情包(不一定是韩国明星,还可能是小岳岳、郭德纲),给偶像刷存在(最好让大家都爱上他的偶像,但是不能超过他)。寂寞的壕,常常感到“独孤求败”,当遇到同样懂行的人,就会展开高手与高手的对决。一块三问表,管上你的几十个限量包,完美~(你可以休息了)
用红包“播撒爱” “从天而降”的红包,任你再云淡风轻,也控制不住想点开的小手,点还是不点,这是个问题。装X范,为了享受别人的簇拥,通常红包也不大,而且还可能是假的...只为了把人炸出来。家里有娃,经常参加比赛的“要赢父母”,时常让盆友给自家孩子投票,有时会附加一个超小面额红包,让你后悔点开...为人实在的好伙伴,比较懂人情世故,有人结婚生子,总是默默丢来一个大红包。(这种可以多来点)天使爸妈,又来发放这个月的零花钱~圣诞节就要到了,还有什么比收到大红包还开心的吗?必须有啊(
ω )~比起红包,直接在微信聊天中,给对方发送他喜欢的礼物,这样的惊喜,显得更加走心,也更有新意。微信最近就上线的新功能--微信礼品卡,就能实现在线及时送礼物,让你在聊天中,一秒钟变身圣诞老人~比如,朋友最近心情很不好(可能水逆严重),这个时候就可以给他发送一杯星巴克咖啡,让他振作起来( ̄▽ ̄)/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先在小程序“微信礼品卡”中选择想要送的礼物,完成购买后,直接发送给指定的朋友,并可以加上祝福文字和图片↓朋友收到礼品卡后,会在卡包中显示,点击卡片就能立即使用,也直接在门店兑换(有的礼品也可以快递到家)~现在,微信官方还升级推出的“微信礼品卡”商城,点击微信下方“发现”,然后进入微信小程序然后在上方搜索栏,搜索“微信礼品卡”,就可以直接进入啦进入微信礼品卡商城,就可以选购礼品卡了,如果觉得种类不全,下滑至最下方,点击更多圣诞礼品卡点击全部品牌,或者左右滑动下方图标~(不仅有礼品卡,还有手机充值卡可以送)~就可以看到最全的礼品卡种类啦~“微信礼品卡”商城,涵盖餐饮、美妆珠宝、服饰箱包、玩具母婴、数码产品等超过40个品牌,提供百余种心意礼物,圣诞和元旦期间,一定能挑到那件最适合你的礼物。这个圣诞,无论你身处何方,微信都能让你热诚的心意,穿透严寒,抵达你所关心的人手中~微信礼品卡,“聊”表心意,拉近世界的距离,让每一天都变成节日~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商务范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商务金领装逼手册,出差旅行必备良方。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老年人的朋友圈:济南老人不少微信控,谣言泛滥成最大问题_山东新闻_大众网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微信;老年人;食品;安全;内容;记者;谣言;信息 老年人的朋友圈:济南老人不少微信控,谣言泛滥成最大问题' />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接触微信,用微信来收发信息、分享内容、交流感情已成为不少老年人的生活日常。老年人朋友圈调查:群里7条分享5条是谣言。,老年人的朋友圈:济南老人不少微信控,谣言泛滥成最大问题' />
  五一假期,济南王官庄社区的耿宜昌老人也没闲着,每天一大早打开微信,给自己的合唱团拉票。曾一度被年轻人当成专属品的微信正成为一些老年人的新宠,在经过最初几年的用户积累后,老年用户正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接触微信,用微信来收发信息、分享内容、交流感情已成为不少老年人的生活日常。  在别人的带动下尝鲜觉得方便后主动使用  和多数老年人一样,济南王官庄八区的刘胜林还不明白一张张照片、一条条视频内容是如何瞬间从一部手机发送到另外一部手机上的,但微信就这样突然闯进他的生活。作为社区党总支的一名委员,72岁的刘胜林还在社区发挥余热,承担着一些工作。2016年年底的时候,他身边的老年人多数都在使用微信,很多工作都通过微信联络,这让他不得不接触这个陌生的东西,年前他换了手机,装了微信。尽管身边有人给他指点,但他学得很慢,总有种被拽着走的感觉。  走访多个社区后,记者发现,不少老年人像刘胜林那样,被周边人所带动使用微信,由被动学习到发现它的方便之处,再到主动使用。记者采访的十多位老人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人微信是由子女安装的。  目前,老年用户已经形成较为可观的基数。在青龙街社区和王官庄八区的两个合唱团共四五十个老人中,几乎每人都有微信。在城乡地区,也有很多老年人使用微信。章丘普集镇曾发生过一起车祸,一对母女骑电动车遭大货车碾轧。记者采访一位六旬老人时,她还将微信里的车祸视频给记者看。  老年用户的快速增长已成为一种趋势。2016年年底,微信发布的年度生活报告中特意提到老年用户日渐活跃,将会更加考虑老年用户的需求。  现实中失去了亲情微信里找到了安慰  除了微信自身的便捷外,不少老年用户还基于对情感交流的需要使用微信,而且老年人感觉最实在的就是微信不收费。从微信发布的数据也可以看出,不少老年人在打字、视力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他们很喜欢微信语音、视频的功能。  “吴民,还有两个小宝宝,你们春节好,你们在干吗呢?”每逢节假日,81岁的吴庆林老先生和老伴儿总是习惯通过微信向远在美国的孩子发一段语音,互相问候报个平安。吴老先生说,他孩子早在1997年就去了美国工作,后来在那边定居,因工作繁忙,几年也回不了一次家。之前,家人们很少联系,“国际长途很贵。”2015年的时候,孩子回来给老人换了智能机,装了微信,亲人之间经常在微信上发些旅游的照片和动态。  “你在现实中失去了亲情和爱,在另一个地方总会找回来。对我来说,微信就是一个非常有亲情的地方。”济南王官庄八区59岁的巩敏女士说,2016年,90多岁的母亲病重离开人世。那段时间,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伴着一幕幕的往事涌来。在最为悲伤的时候,她梳理了母亲的点滴,将那些陈旧的照片连同自己的心声发在微信里,把情绪发泄出来。  在朋友圈里,她的好友给了她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在朋友圈里,巩敏深深感到了另外一种亲情弥补了母亲离去的遗憾。“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你找谁说去呢,又通过什么方式说呢?”  现在,巩敏在微信上找到了另一方乐土。她喜欢诗歌创作,把旅游时的照片和即兴创作发在朋友圈里,和朋友一起分享生活中的乐趣。  外出蹭网在家通宵玩老人也会对微信痴迷  相比之下,年轻人喜欢原创,老年人则更喜欢分享。不少老年人喜欢生活小窍门、养生保健、美食和食品安全、搞笑视频和一些防骗的内容。老年人加入的微信群多为亲友群,其中以家庭内部群、同学群和社区居民群居多,少数老人会加入某类爱好者的群。  71岁的耿宜昌是王官庄八区居民,他加入了社区的微信群,还开设了社区合唱团的群。“老年人都有时间,也关心身边事,加到社区群很方便。”  对不少老年人来说每天都会花上一两个小时使用微信,还有老人已把浏览微信当成一种习惯,手机不离手,有事没事都要瞅一眼。已经退休仍常年置身公益活动的张秀华说,她在家时要帮忙照看三岁大的孙子,因为担心孩子视力下降,家里一般不看电视,微信就成了张秀华打发时间、取乐的一种方式,“基本上闲下来就会看两眼。”  青龙街社区居委会委员李臻臻说,有的老人甚至会对微信痴迷。“我们社区有个老人就非常喜欢玩微信,有时候一晚上都不睡觉。”不少老年人在外边也会出现“蹭网”的情况。社区居委会主任、书记王群群介绍,不少老年人学习的欲望很强烈,从2016年初,他们就在社区开展了微信培训,培训班结束后,陆陆续续有五六十位老人经常来社区里咨询微信使用的一些操作。  2016年微信年度生活报告里关于老年人微信使用的相关数据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老年人每天人均发送微信信息次数有44次,典型用户(80后、90后)有74次,95后用户81次;老年人更喜欢用语音和视频聊天。语音消息占比中,老年人以22%占据首位,高于典型用户的16%和95后用户的13%;每月通话时间82分钟,也高于典型用户和95后用户。  相关链接:  老年人朋友圈调查:群里7条分享5条是谣言!被套路了  一直以来,食品安全、养生类的信息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尤其在微信朋友圈、亲友群很是叫座,深受一些中老年人的青睐。这其中不乏大量谣言,不少人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向身边亲近的人输出这些信息。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召开通气会,就有效治理网络食品谣言展开座谈,要加大对食品安全谣言制造者的处罚、追责力度,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使谣言无处遁形。  女儿的烦恼:  早上六七点收到母亲的“骚扰”微信  自从母亲安装了微信,学会了转发,在省城上学的大学生小张就再也没消停过。她经常在早上六七点钟就收到母亲微信消息的“骚扰”。她觉得母亲转发的这些东西是多余的,她早就开始不看了,更不会转发。  “鸡汤类的文章、防诈骗的都有,大部分还是有关食品安全的。这个不能吃,那个有毒、致癌。”小张说,起初母亲给她发这类文章的时候她还看一看,回复一句“看到了”,后来索性连回复都不回复了,任由母亲转发,隔几天就会攒很多。  小张告诉记者,阅读微信中的这类信息已经成了母亲生活常识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并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家里的日常生活。“她看了之后会当真去做,关键是好多文章本来就是假的,她也跟着学。”  “比如说以前传香蕉泡过药水,那段时间她就没去买香蕉吃过。”至今,小张的母亲说起这事还称,吃香蕉总感觉像吃药水一样。不过她至今仍不知道,“香蕉浸泡的白色液体是甲醛或甲醇等有毒液体”是谣言。  让人吃惊的调查:  150人中仅7人未收到过食安信息  像小张母亲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她的同学小徐告诉记者,父亲也经常转发这类的信息给她。  在记者进行的一项对150多人的调查中,多数人都表示他们曾遇到过身边人转发食品安全的内容,仅有7人表示没有接收到过这类信息,也未在朋友圈看见过。剩下的绝大部分人都曾接收到或在朋友圈看过此类信息。  市民张先生对此深有感触。他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近一段时间以来他家里微信群的聊天记录。“速转!十万火急!!!”“各位家长注意了,这个东西千万不能喝!”“不是吓唬你,七点以后不要再吃它了!”这样标题的内容不断地滚动在家庭群里。  在一所中学上班的老师小刘告诉记者,不光是在朋友圈、亲友群里,鸡汤类文章、食品安全类文章、养生文章甚至渗透到工作群里。在办公室,食品安全经常成为谈资。“大家看到一些东西,就会说给其他人,彼此提醒一下。”  五年前已被辟谣,现在仍有人信  网上流传的不少食品安全内容其实都是谣言,内容并不真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联合17个部门单位共同主办的2016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暨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食品安全谣言已经占到了网络谣言传播量的45%,位居第一位。不少谣言被反复传播。  市民张先生提供了10条家属群里分享的内容,其中一条是“最近医院急诊的患者比较多,大都是蘑菇中毒,今年蘑菇丰收,蘑菇可以和小白菜一起炒,但不能和茄子一起吃,会中毒,在水焯蘑菇的时候放大蒜,如果大蒜变色了,就有毒,不可食用。而且蘑菇和小米、大黄米千万不要同吃,会产生一种毒素,医院治不好,后果很严重。”  记者搜索这条信息发现早在2012年就有该谣言,并演化出多个版本,当时就有多家媒体进行辟谣。济南市餐饮协会、千佛山医院营养学专家杜慧真告诉记者,造成中毒的原因很可能是蘑菇本身有毒,并不是说蘑菇和茄子不能在一起吃。大蒜是否变色,并不能作为测量蘑菇是否有毒的依据。“蘑菇和小米、大黄米千万不要同吃”的说法也没有任何依据。  记者查阅到,其他几个类似“吃鲜水果能治愈癌症”“煮东西先把水烧开,不然会有致癌的危险”“国务院防癌办发布抗癌防癌蔬菜排行”等内容也均属于谣言,早已被辟谣。  原因一:心理需要  50岁以上人群中八成多关注食品安全  在有关食品安全的话题上,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态度有明显差异。  济南心理卫生协会副会长张洪涛认为,中老年人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而转发这些内容的人则是出于一种求关注、求交流的心态,想用新奇有用的信息来与他人产生交流。调查问卷中,50岁以上的人中88%都表示关注食品安全,41岁至50岁的人中也占了39%,年轻人则在14%左右。  相比于处在事业打拼期的年轻人所关注的成功学、心灵鸡汤等,中老年人更在意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健康问题。50多岁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平时经常看到媒体曝光食品安全问题,所以看到疾病预防和食品安全信息就很敏感。  原因二:甄别能力差  “觉得微信里分享的不会有假”  另外,在4月1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举行的通气会上,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分析,有不少食品安全的谣言利用夸张、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实本原和全貌,假借权威机构的名义,频繁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愚弄公众认知。此类谣言因为与事实真相“鱼龙混杂”,较难甄别,也不易取证,辟谣难度较大。  市民张先生向记者提供了10条家属群里分享的内容,其中,“这东西喝了就等于死”“晚年不想得癌知道这一点就够了”等3条链接已经被删除,其中1条显示被投诉。而剩下的7条食品安全内容中,记者查阅发现,其中5条被明确证实属于谣言。  济南市民韩女士告诉记者,她之前看到过的一条内容很吓人,称家里常见的两种液体一旦混合,马上就能致人死亡,她随后就在朋友圈转发了这类内容,但现在已经被删除。  不少中老年人缺乏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媒介素养比不上年轻人,轻信微信上的内容。“像我的父母,他们对微信的理解跟咱的理解不一样,他们觉得微信里的东西就像电视里播出的东西,不会是假的。”市民小张告诉记者。  原因三:情感行为  出于对亲人的关心,要尽到提醒义务  据张洪涛介绍,不少中老年朋友对新事物的认知度不够,法律意识淡薄,不排除一些中老年人人云亦云转发相关内容的情况,但也有很多父母转发这类消息是出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保护,是基于情感的一种行为。“父母害怕子女因一些隐性的危险而受到伤害。”  在调查问卷中,有近一半的人认为转发这些内容会对他人的生活产生帮助。  济南的王女士认为,微信圈子就是把实际生活圈子搬到了社交平台上。在实际生活中,大家吃饭、闲聊的时候经常会谈论食品安全问题,在微信家庭群里,转发食品安全的内容本身也很正常,是家庭成员之间通过网络沟通的一项议程,也是基于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粘性的需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近日,党报君拿到了山东省慈善总会2016年度工作情况报告,报告中详细列出了2016年度慈善捐款(物)接收和指出情况。(三)康复助医工程支出490.14万元,包括支付先心病项目救助款66.99万元;支付贫困尿毒症患者亲体肾移植项目捐款224万元;支付贫困尿毒症患者血液透...
05-03 07-05新锐大众
5月2日,记者从济南市相关部门获悉,郑济高铁的走向有了最新进展。目前,已经明确郑济高铁肯定会经过长清并且在长清设站,但线路的线位和站址还未最终确定。另外,最新传出的一份“郑济高铁山东段车站表”规划方案提到,郑济高铁山东段将在聊城境内设莘县站、聊城西站、茌...
05-03 07-05齐鲁晚报
老厂房、老仓库、老铁路、老邮局……这些承载了济南工业文明、体现城市特色和发展轨迹的工业遗产是泉城人的重要记忆。这些工业遗产能否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是留存城市记忆和特色的关键。5月2日,记者从市规划局获悉,经过2年多的摸底调查,全市92处工业遗产将...
05-03 08-05济南时报
近日,网上热传“一滴血可以检测癌症”,继而出现了一些质疑声,这是真的吗?原来,网上热传的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确实是被证明的全新肿瘤标志物,烟台普罗吉公司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开发出Hsp90α定量检测试剂盒,并完成了肺癌和肝癌的临床试验。5月2日,记者来到该公司一...
05-03 08-05齐鲁晚报
3日,记者从济南交警支队了解到,近日起,济南交警将组织民警、辅警、交通协管员、交通志愿者开展路口交通秩序整治百日提升行动,加强对行人闯红灯、不走人行横道、随意横穿道路、翻越道路隔离设施,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走机动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劝阻查处力度...
05-03 12-05齐鲁晚报
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预计3日夜间到4日白天,我省自西向东将出现一次明显降雨天气过程,菏泽、济宁、枣庄、临沂、日照、聊城、泰安、莱芜、济南和青岛等地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8~20毫米局部25毫米以上),其他地区有小雨局部中雨(3~10毫米局部10毫米以上)。今...
05-03 12-05齐鲁晚报
Copyright (C)
& .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科技速递:
如意老年大学是专门为老年朋友开设的网上课堂。  问题1:  群里怎么跟一个人说话前面加@?有什么用?  回答:  这个功能叫群内点名。作用有2个,一是表示在跟这个群友说话,省得输入对方昵称了,二是起到对方上线看到提醒的作用。  @(这个符号读“爱特”,可以记成“爱TA”)  点名方法很简单,就是在群聊界面里,长按发言群友的头像,就会在输入框里面自动出现@群友的昵称,请看下面2张图:      详见【教程】微信使用知识和技巧(二)  问题2:  我加入了一个群,为什么在群里右上角点进去,看不到自己头像?  回答:  您以前参加的群,右上角点进去总能看到自己头像,那是因为该群没有超过38人。  如果群人数超过38人,要到【所有群成员】里面去看了。请看下图示意:  详见【教程】微信使用知识和技巧(二)  问题3:  微信聊天消息发出去了,怎么撤回来?  回答:  微信聊天中发出的消息,2分钟内,长按发出的消息,在弹出菜单里面选择【撤回】,消息就彻底撤回了,对方和 自己都不会再看到这条消息的内容。  有的老师误以为删除聊天记录不留痕迹,实际上只是自己页面上删除了,而聊天对象的手机上没有任何变化,那条消息还在;  如果消息发出去超过2分钟,就无法撤回了。只能对发错的消息解释一下了,或者重新发一条正确的,删除是没用的。  问题4:  有些微信群里的部分聊天记录要删掉,怎么才能不用逐条删?可以批量有选择地删除吗?  回答:  这个方法是有的。  到这个群里面,长按一条任意聊天记录,弹出菜单点【更多】,看到每条聊天记录右边有一个小方框,在需要操作的聊天记录右边方框里面打钩,点页面下方【垃圾桶】图标,选中的聊天记录就可以删除了。这是批量选择性删除聊天记录的方法。  扩展回答:  大家看到页面下方,不仅仅有【垃圾桶】图标,还有转发和收藏图标,当选好了聊天记录以后,点这两个图标,也是可以批量【转发】和【收藏】的 ,大家可以试一下。  问题5:  朋友圈里面有很多信息,太多了,看不过来,而且担心占用内存,怎么办,能不能删除一些?  回答:  朋友圈的内容,除了自己发的可以删,其他人发的删不掉。但是也基本不占内存,如果是考虑内存问题,朋友圈的信息不用管。  如果因为朋友圈信息太多而一定要解决,那么请参考下面办法:  1,让好友变少,删除好友(这种方法似乎得不偿失);  2,或者到微信的【我】-【设置】-【隐私】-拉到最下面,【不看他(她)朋友圈】-勾选想屏蔽朋友圈内容的对象,确定,就看不到所选人的朋友圈内容了。  如果以后想取消屏蔽,还是到【我】-【设置】-【隐私】-拉到最下面,【不看他(她)朋友圈】,点减号 【-】,取消屏蔽对象就可以了。  问题6:  当我们想转发某些聊天记录的时候,一条一条转发很麻烦,截屏又做不到选择性转发,而且每次只能转发一屏。怎么选择性的批量转发?  回答:  长按聊天中的任意一条聊天记录,弹出菜单点【更多】,选择要转发的聊天记录,在它右侧的方框里面打钩,然后在页面左下角点【转发】按钮,弹出菜单里面选【合并转发】,就可以转发给其他人或者群了。  问题7:  为什么我打开朋友圈,看到朋友们发的小视频是动的?会不会很耗流量?  回答:  【分析】  如果您在WiFi无线网络连接的情况,打开朋友圈,看到别人发的小视频自动播放,没有关系,因为WIFI环境下使用网络是免费的;  如果是出门在外,使用手机数据流量的情况下还看到朋友圈小视频自动播放,那么您浏览朋友圈的时候就会比较耗费流量。  【解决办法】:到【我】-【设置】-【通用】-【朋友圈小视频】,点一下,点【仅Wi-Fi】那个选项。  这样设置以后,如果您不在WiFi环境下,朋友圈小视频就不会自动播放了,想看的时候点击才会播放。  问题8:  微信消息很多,每次提醒声音很吵,怎么办?  回答:  请到【我】-【设置】-【新消息提醒】,建议按照下图设置。  问题9:  在微信聊天里面,语音聊天听到的声音很小,为什么?  回答:  您看一下在微信聊天页面的最上面,是不是有个耳朵的标记,这可能是因为您微信里面的一项设置导致。  您到微信的【我】-【设置】-【聊天】-把【使用听筒播放】开关关掉(变成灰色),再去聊天里面听一下,语音声音就变大了。  在苹果手机中,是到【设置】-【通用】-【听筒模式】,将这一项关闭(变成灰色)。  问题10:  微信里面收到的的文章或者彩视、美篇能保存到微云吗?  回答:  不能保存到微云。  微信里面收到的文章、彩视、美篇,这些内容本质上收到的是个一个链接(打开的时候有网络加载的过程),这样的内容不是保存在您手机上的,所以不能上传微云。  微云可以保存的是您手机上已经保存的图片文件、视频文件等,注意,这些都是文件。所以,要想上传微云要想办法把收到的内容保存为本地文件,如果没有办法保存为本地文件,就不能上传微云了。  上面说的这几种内容(文章、彩视、美篇等),这样的内容该怎么保存呢?一般来说,可以长按这条内容,弹出菜单点【收藏】,然后到微信的【我】-【收藏】里面去找。  问题11:  如何在微信里面查看给自己点赞的人?  回答:  微信里面没有地方集中查看给自己点赞的人,只能到【我】-【相册】,查看自己已经发过的朋友圈所有内容,点开某一条内容,就可以看到给自己点赞的人了。  问题12:  微信中,不想给陌生人看最近的十张照片怎么操作?  回答:  这就涉及到微信的隐私问题了,请完全按照下面图操作,将开关拨到图中位置即可。  问题13:  在微信中讲话录音,是否可保存转发?  回答:  不可以的,微信中的语音消息不能保存,不能转发。但是可以收藏。  问题14:  微信发消息能否一次发给多人?  回答 :  可以的,长按某一条消息,点【转发】-右上角点【多选】-然后勾选发送对象,每次最多群发9个人,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转发文字、图片、文章。  如果要群发更多人,可以到【我】-【设置】-【通用】-【功能】-【群发助手】,这里一次最多发200人,但是不能发文章,只能发文字、图片或者语音。一般用于节日问候,类似以前的短信群发。  问题15:  我无意之中把一个微信朋友给点入了“黑名单”,现不知如何才能恢复微信朋友关系?  回答:  到【我】-【设置】-【隐私】-【通讯录黑名单】,里面有这个好友,点一下,再点右上角三个点,【移出黑名单】。  问题16以后是学习群现场提的问题,本次没有做录音。  问题16:  手机照相册打开很慢的一般原因?  回答:  一般原因,可能是手机内存不够了,比较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看看有没有其他现象。可以考虑清理内存,请参考下面教程:  【教程】手机垃圾清理大全(一网打尽)!  问题17:  (1)手机拍得视频能传到朋友圈吗?(2)做好的(小年糕照片)能放到手机的图库里吗?  回答:  (1)、手机发的视频不能直接发朋友圈,除了微信里面提供的小视频功能,如果要发朋友圈可以考虑做成彩视的短片,这样就可以分享到朋友圈了;  请参考【教程】彩视-凭什么你会做视频相册我不会  (2)、小年糕目前好像不提供生成文件下载,所以没有办法放进图库,只能收藏做好的相册链接。  问题18:  学习了聊天记录合并转发后,有些聊天记录很重要,是否可以上传到微云里?  回答:  合并转发的聊天记录不能上传到微云里面,用微信收藏即可。  问题19:  回答:  视频聊天对方视频卡住语音短短续续是谁的问题?  回答:  视频聊天比较卡,要看具体网络状况,两边都可能有原因,但可以明确的是,只要一方网络状况不好,双方就会感觉比较卡。  问题20:  收藏占空间吗?收藏能上传到微云吗?  回答:  收藏占不占空间的问题,请参见这个教程,里面专门描述了这个问题【教程】微信使用和技巧(三)  总体来说,收藏占空间,也可以不占空间,方法是用猎豹清理大师清除收藏所占的缓存,方法在上面教程里。将来到收藏里面再打开时,会到云上下载到手机。  但是请不要收藏好了,直接在收藏里面去删除,这样相当于取消了收藏,将来就再也找不到了。收藏不需要上传微云,尤其是链接类的内容没法上传微云,收藏中的图片可以长按保存到手机,这样就可以上传微云了。  问题21:  我要把我同事的手机号加入我微信中怎么操作?  回答:  请参考这个【教程】微信使用知识和技巧(一)  其中第一部分讲了这个问题。  问题22:  微信可以设密码吗?  回答:  微信有登录密码,只是我们平时不退出感受不到,如果换手机或者在微信的【我】-【设置】里面点了【退出】,再登录微信就需要密码了。  但是微信没有提供类似支付宝那样的每次打开的密码,如果您有这个需求,请通过手机上设置屏幕锁来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23:  微云和360云盘是一回事吗?  回答:  本质上都是云服务,微云是腾讯的、360云盘是奇虎360的。操作上有一些区别,我们选择微云教学,是因为微云登录简单、界面简单、上传视频不受会员限制等等。如果您熟悉使用360云盘或者百度云盘也可以。  需要提醒的是,其他云服务的【同步】功能要慎重使用,使用类似微云的自动备份功能就可以了。  问题24:  请问老师微信中的歌曲,能否被小年糕选用?  回答:  首先小年糕里面有很多歌曲可以供您检索使用,其次看小年糕是否支持您上传歌曲,如果支持上传歌曲,您可以在其他音乐播放器里面搜索下载的歌曲上传小年糕使用。  微信里面您只需要看到歌名,在其他音乐播放器里面一般都能找到,比如QQ音乐、酷狗音乐等等。  问题25:  我提问是苹果手机沒有猎豹清理大师可下载,那未如何来清理收藏。  回答:  苹果手机没有第三方清理,有自带的清理方法,具体可以百度。群里可以发链接给您,但是公众号文章里面没有办法加这个链接。  问题26:  点开微信时间很慢不知何原因;今天所有图片都打不开,什么原因。  回答 :  问题的原因可能来自两方面,网络不好或者内存不足,都可以排查一下。  怀疑网络问题,可以把手机上的WALN开关重新打开一次,或者家里路由器重新启动一下;  怀疑内存问题,请参考  【教程】手机垃圾清理大全(一网打尽)!  问题27:  常有提示,手机内存巳满,无法使用微信和收发信息,该怎么处理?  回答:  请参考【教程】手机垃圾清理大全(一网打尽)!  问题28:  如何把朋友圈的小视频保存在相册或文件夹里?  回答:  微信小视频,微信做了 特殊处理,一般无法保存到相册或者文件夹里,文件夹里其实有的,找到后也要用特殊方法才能打开。此不在我们教学范围内。  【课后作业】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一定要下载【如意父母帮】App软件!  一定要下载【如意父母帮】App软件!  一定要下载【如意父母帮】App软件!
网友评论:
手机用户 :给小编的孝心给个??
山中草 :讲的挺详细,谢谢作者,希望能多发一些这样的好文章。
龙湖方舟 :写的明白,也很详细,这才是生活中能用到的文章,对老人很有用处。谢谢作者!
青春永在10 :我怕老师以后删帖,我用手工抄了一份。
想好了再起 :写的很好,小编元旦快乐
弓老爷 :很好,不妨收藏备用。
雲1349087 :十分感谢!我们才开始学习!
手机用户 :我看了半天,还是国产华为手机功能好用,删除微信朋友圈里的小视频举手可得,不用那么费尽,在华为手机管家里凡是朋友圈的小视图随便删除,
心吾6 :讲解的细致全面通俗易懂太给力了,谢谢老师!祝新年快乐!
顽皮的小老头 :我们老人谢谢重点辅导,为老人做好事,必须赞一个。
文章来源:/group/411597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视频通话怎么美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