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MARK笔在镜头镜片的镜片上写字了,镜头镜片会废掉么

蜂鸟手机端
焦圈,为摄影而生
& 器材的保护屏障 你是否真的了解相机UV镜
器材的保护屏障 你是否真的了解相机UV镜
06:17:00 蜂鸟网
&&作者:吴玮
&&& 有人做了个十分好玩的实验。把100款UV镜按好坏等分成两堆,每对衔接在一起,悬于canon大长焦镜头上,拍摄远处的景物特写图。对比得出结果:不装UV镜最好,装50片好的UV会有很大影响,装50片相对差的UV会更恶化镜头成像。我很想知道实验者最后想得出什么结论?
本次测试使用的器材
从上到下:无UV、优质UV和劣质UV,同一拍摄对象下的对比
&&& 在某次北京P&E展会上,笔者有幸见到保谷展示他们的多层镀膜UV,为突出多层镀膜UV通光抗色散性能,工程师摆了个天文望远镜做相机镜头,分别以保谷MCUV、假冒肯高UV搭载于镜头前,成像直接显示在大屏幕上。因为没带相机,我只能让你参考上面的图片,效果分别如第二、第三栏。
&&& 有个关系很好的大姐,09年买了台5DmarkⅡ,同时配置了EF24-70mm f/2.8L USM、EF70-200mm f/2.8L IS II USM。因不擅长还价,销售商狂喜的又送包又送卡,连UV也一起送了。前面两个赠品不是本文重点,故在此不提。值得说的是,那位大姐发现使用24-70mm时不光有暗角,而且色彩黯淡。我告诉她把UV摘下就行了,于是她决定去买一块牛逼的UV,我被征为参谋。
&&& 你知道的,在全画幅相机上24-70mm是只广角到中焦的变焦镜,UV必须要选择超薄。坐下后,相机行的伙计拿来两块超薄UV,分别为肯高、B+W。B+W的UV装在一个大画幅镜头的镜头盖中,伙计炫耀道“看见没,这可是有镜片的哦”,的确你根本意识不到玻璃存在。我告诉大姐,这德国货绝对是好东西,但问题是大画幅镜头的超薄滤镜,你的canon镜头盖根本卡不进去。伙计推波助澜,没事儿,送这个大画幅镜头盖呢…… 然后我们就不差钱了。
&&& 今天,我们来讨论讨论保护镜UV的问题。之所以把保护镜和UV等同,在于你已经看不到多少人拿其他滤镜做保护了。只要不改变入射可见光的光谱比例、不更改几何成像的滤镜都可以用来做保护镜。如偏振、中灰(灰渐变是个例外)。使用长焦拍摄天空的人会选择天光镜来保护镜头,同时起到降低景象太蓝,使色调稍偏暖的效果。严格的说,UV镜和保护镜是有区别的,保护镜不过滤不可见光中的紫外线,但在耐用性和强度上有特殊考虑。  纯粹的保护镜已经很难看到了。在胶片时代,菲林对不可见的紫外线感光,黑白底片会有灰雾、彩色则有蓝雾,UV镜成了摄影的必需品,因其不改变可见光光谱成分,透可见光率等同保护镜,保护镜就成了废物。这个现象维持到今天,你很难在器材商处找到纯保护镜,尽管数码相机已经实现对紫外线不感光(传感器前加装低通滤镜)。
  使用UV镜相比其他滤镜能更好起到保护作用,中灰与偏振都会过滤一部分光线,这在弱光摄影下无疑雪上加霜。而UV镜的透光率往往能达到97%。就曝光一项,UV镜是最佳的保护镜片。
  对相机使用者来说,检测UV镜透光性能并不困难。对着黑色背景,能看到脸的肯定没救了,你可以直接认定它是假冒伪劣。原因当然不是因为那张脸长的猥琐,它意味着这只滤镜会大量反光,间接证明了透光性能一般,除了需要做一定的补偿曝光(不必在曝光补偿上增加,现代相机测光表为ttl式,使用任何滤镜不用考虑曝光补偿,影棚摄影除外),使用它做保护镜还会导致偏色或色彩饱和度不足。&&& 说回本文的第一个故事,使用多块叠加,按理想状态每块减少3%可见光,最终的透光率也是可以接受的。产生劣质成像的结果不在于透光性,而是第一块后的滤镜反射少量光线,投射到前一滤镜上,损耗的光线在50个滤镜组成的镜筒内发生了复杂的反射、折射、衍射。相比B+W& UV,即使相对差的UV镜每片透光率只减少一个百分点,镜筒内的光线变化也是巨大的。透光率超过98%的B+W,那又怎样,相差同样严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把几十个UV镜片连在一起使用,如果你不想搞行为艺术,只用一片。
镜头保护屏障 关于UV的介绍
&&& 长焦镜头的UV镜演示,利用的是长焦镜头复杂的镜头结构、超长的镜筒。来自UV镜的成像影响会被无情的放大。长焦镜头的成像品性本来就是镜头里最差的(原因刚解释了),光学这玩意跟咱们以毒攻毒的中医可不一样。话说回来了,第二个故事中,我特意拿了那个非保谷UV实在差的没谱,如果用肯高或者中国品牌的多层镀膜,肯定差不到哪儿去。对于200mm以上的镜头,使用多层镀膜的UV是有意义的。加膜后,光线反射率约为0.4%或更少,利用率被大大提高,同时相差也降到极低。“多层镀膜是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对于某个波长的光,使用厚1/4波长的膜,膜的两个面上的反射光相位差半个周期,干涉相消,强度降低。”我看不懂这句话,知乎上一个量子物理学硕士说的,我觉得能吓人,就转了。
&&& 说第三个故事吗,一年前我们一群人去旅游,那大姐也在队中。那只超薄UV和我的眼镜品色已经十分接近。我问她不是有个吗?那玩意用多几次就松了,总在包里掉下来,于是就被磨成这样。那还装着干吗?大姐告诉我,忘记原配的镜头盖扔哪儿去了,这只千元的UV目前司职镜头盖的工作。
附:为不破坏叙事完整性,我把要补充的写在下面
1、除了UV的黑背景反光测试,你还要查看UV是否存在不平现象。以灯光为背景晃动UV,能看到灯光变形表示镜片有不平整现象;
2、我不觉得多层镀膜UV是保护镜,保护镜不应该有这么高的成本;
3、广角镜头需要使用超薄UV,否则将形成暗角,但要注意检查超薄UV能否套上镜头盖;
4、你要有成像强迫症,数码我建议你每次都卸下UV;
5、长焦镜头应使用较好的UV;
6、我不否认B+W的优异性能,但你一定要搞清楚再好的滤镜也不会让成像变得更好;
7、销售商送你的UV,你可以当镜头盖用,也可以抹点凡士林当柔焦镜用。
本文版权归蜂鸟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吴玮加关注
蜂鸟网资深器材编辑
评测资深编辑
24小时热文12345678910
24小时热帖17162次22707次32464次42367次52325次61962次71703次81530次91364次101148次【镜头(镜片)脏了怎么办?】老刘最爱的镜头笔 & 气吹!一起来学习怎么保养!
大家好,昨天小编向大家介绍了滤镜使用及计算曝光的小技巧后,思来想去,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后来发现,教会大家使用还不够,还得教大家怎样去保养滤镜。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篇滤镜保养篇。
首先我们要准备好清洁工具,包括镜头笔、镜头布、干湿镜头纸、气吹、镜头水、软刷等。
Formatt-Hitech英国海泰 炎龙系列专业防反吸气吹、专用纳米活性炭镜头笔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对光学滤镜进行清洁呢?在使用时如果不小心弄上了水印、手印、尘土、油污等,影响实际拍摄效果,就需要及时对光学滤镜进行清洁了。
如果手中有镜头笔是比较方便的,推荐双头带毛刷的镜头笔,其构造为一边海绵质的碳颗粒刷头,另一边是软毛刷。使用时先用海绵质的碳颗粒刷头,按同一方向旋转擦拭滤镜表面,不要过于用力,不然会将碳颗粒的痕迹留在滤镜表面。如果有干燥的污渍擦拭不掉,可以对着光学滤镜表面轻哈一口气,然后再用碳颗粒刷头擦拭,之后再用软毛刷清理一遍。记住不要用嘴对着滤镜吹气,这样容易将唾液吹到上面,给清洁增加难度。
不管使用什么清洁工具,都不要过于用力,一些高档的光学滤镜表面涂有镀膜,用力擦拭会对镀膜造成损伤,降低滤镜的使用效果。光学滤镜不使用时,要放在干燥的地方,潮湿环境会对滤镜表面的镀膜造成损伤,严重时会导致其脱落。如果有条件,最好将滤镜放在防潮箱内保存。
怎么样!看完以上的内容,对镜头与滤镜的保养清理不再是件难事了吧?凭此篇内容找老刘购买镜头笔和气吹,有优惠哦
如何使用滤镜,又如何计算档位换算呢?请点击下面链接查看:
【读文字,看图片,学视频】老刘(Kase签约摄影师)教你用滤镜,你就离大师不远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怎么拍好演唱会 ? 实战带你双 11 挑选演出拍摄镜头
怎么拍好演唱会 ? 实战带你双 11 挑选演出拍摄镜头
不少朋友都会有自己的偶像,不少朋友也会有去自己偶像演唱会的经历。那么怎么才能让自己记录下演唱会最精彩的瞬间?怎样一款镜头能让我们在观赏好演唱会的同时,更好地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偶像呢?眼看着就要双11了,来看看怎么选择你最需要的设备吧。镜头焦距选择 场地大小很重要拍摄演唱会,最大的问题其实是集中在器材上的。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镜头。而这基本就是个镜头选择题。我们拍摄演唱会镜头的选择实际上是基于场地的大小以及观看位置。不过影响最大的其实还是场地大小,如果是类似鸟巢这样的大型体育场,即便是VIP位置,拍摄距离也会非常远。而相对的,如果是小型现场,即便是普通票,基本舞台也在你的肉眼可视范围内。因此,我们的器材选择,也要依场地情况而视。演唱会现场器材的选择,了解现场面积大小也非常重要Live House&小剧场:70-200/24-70是最佳从场地大小来区分,我们先来说说小场地的拍摄镜头选择。通常情况下,歌手(或组合)的Mini concert或者Live House演唱会场地都相对较小。因此我们可以使用相对焦距较短(注意,是相对大场地的拍摄)的变焦镜头来进行拍摄。这种环境下大三元中的70-200mm f/2.8(如果你站在场地后方)和24-70mm f/2.8镜头(如果你站在前排)就见显得非常实用。70-200和24-70都是小型现场很不错的选择,定焦镜头反而用不到两只镜头首先都是变焦,因此在拍摄演唱会时可以根据演唱者的移动来调整焦距满足拍摄。这样的现场拍摄定焦镜头就不是非常实用了,因为演唱会现场像"变焦基本靠走"的定焦镜头是不可能实现"变焦"的。我们视角的变化,需要依靠镜头的变焦来实现。大光圈带来了更多进光量,意味着可以用更低的感光度来提升画质此外,这两款镜头都具备f/2.8的大光圈。一方面大光圈带来了更多进光量,因此我们可以使用相对较低的感光度来提升画质。我们都知道,演唱会现场实际明亮度是相当低的,经常需要使用到ISO 1600以上的感光度进行拍摄,如果光圈不够大,进光量减小,那将意味着我们被迫继续使用更高感光度来拍摄。用相机最差画质区域来拍摄自己的偶像,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因此在物理上提高进光量来改善画质,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超长焦距(比如超过300mm)也能提供很好的虚化能力此外,f/2.8的大光圈还提供了浅景深的虚化能力。演唱会现场是非常复杂的,大量繁杂的背景会出现在我们想要拍摄的歌手(或组合)后方,小光圈拍摄会导致画面非常杂乱而失去主体的吸引力。而f/2.8的大光圈则提供了我们需要的虚化能力,通过浅景深来突出我们想要拍摄的歌手,这是非常实用的。大光圈带来的强虚化能力是很多专业级远摄镜头独有的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防抖了。无论是70-200还是24-70,如果有IS,VR,OSS这样的光学防抖版本,在拍摄演唱会上是非常加分的。一方面,防抖提供了稳定的拍摄成功率,在较低快门下帮助我们保证画面清晰(这也能有效降低拍摄疲劳度)。另一方面,防抖功能意味着我们可以降低所需的快门速度(用尽可能相对低的快门速度)拍摄,从而有效提升画质(更低快门速度,在光圈相同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拍摄所需感光度)。小场地下,不需要太长的镜头,也可以拍摄到非常好效果的特写因此,如果你是在Live House上拍摄,24-70mm f/2.8和70-200mm f/2.8规格的大三元镜头会是最好的选择,此外,在选择镜头时,尽可能使用拥有防抖功能的镜头。如此一来,也可以保证你在拍摄自己喜欢的歌手时,不至于因为自己手拿的不够稳而失去很多漂亮的特写照片。但话说回来,无论是24-70mm f/2.8还是70-200mm f/2.8,都是价格不菲的专业级镜头。那么如果不想花费如此高的预算呢?这种时候,小三元中的24-70mm f/4和70-200mm f/4会成为你不错的选择。此外,类似24-85mm,24-120mm和24-105mm的镜头也是足以满足使用需要的。总的来说,变焦+稍长的焦距,基本可以满足你在小型演唱会现场的拍摄(即便你的位置比较靠后排)。体育场&大场地:远摄变焦是必需当然了,除了常见的小型体育馆和Live现场外,最常见的是类似鸟巢,工体这样的大型体育场举办的大型演唱会。在这种演唱会上拍摄,常规焦段的镜头往往就不太能满足需要了。更长焦距的远摄变焦镜头就成了必需品。虽然偶尔被人戏称为"大狗变",但大变焦比的镜头实用性的确很好镜头推荐:入门:18-200mm镜,18-300mm镜,70-300mm镜腾龙甚至还有18-400mm这样更为"暴力"的大变焦比镜头鉴于远摄变焦镜头的价格往往都比较"暴力"。因此我们分为入门和发烧两档来说。从入门说起,对于大型场地的拍摄,最重要的是焦距足够长。足够长才能保证你能"够到"你想拍的人。不然,你只能在后期一边流泪一边裁照片了。在较为入门款的变焦镜头中,18-200和18-300这两款镜头是较为不错的选择,一方面,这两颗镜头都算得上是高端套头,性能和价格的综合表现比较好;另一反面,两个镜头都提供了足够长的焦距(18-300在APS-C画幅机身上甚至可以达到等效450mm的焦距)。这才能保证我们在足够远的距离上依旧完成特写的拍摄(在体育场,即便是VIP区,也往往需要至少70-200mm镜头的焦距支持,因此18-200基本是拍摄特写的下限了)。18-300这样的镜头也能完成不错的拍摄发烧:70-200mm镜,100-400mm(或80-400mm)镜在大型场地中,70-200mm f/2.9镜头依旧实用性不错而相对发烧的,我们就要考虑70-200mm和100-400mm(或类似规格的80-400mm)镜头了。70-200mm和100-400mm镜头的优势在于光圈值更大,防抖性能更强,此外对焦速度和精度表现也更为优秀。100-400mm镜头可以说是大型演唱会拍摄神器我们在小剧场拍摄中就有说到过,大光圈对于拍摄演唱会提升画质的帮助,这一点在大场地下就显得更为明显,因为我们使用镜头的焦距更长,因此安全快门速度就更高(比如之前70mm的安全快门是1/70s,而400mm镜头则变成了1/400s,快门速度快了1倍还多,这意味着你使用的感光度将从ISO 1600变成ISO 4000)。因此,拥有f/2.8或者恒定f/4.0光圈的70-200就成为了提供更好画质保障的选择。而100-400mm镜头,如果你选择的是原厂版本在400mm端也拥有f/5.6的光圈,相较于18-200或者是18-300长焦端的f/6.3也拥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大型演唱会,100-400mm可以更好地拍摄特写另外则是对焦速度,对焦精度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演唱会舞台是非常多变的,想要更好地捕捉歌手拍摄时的状态,对焦的稳定性也颇为重要,70-200和100-400mm镜头的对焦速度都是专业级的,在拍摄演唱会时会有明显的速度优势,这是驱动马达的不同。18-200或是18-300mm镜头只搭载了微型超声波马达,而无论70-200还是100-400mm镜头,都会具备环形超声波马达,或是多台线性马达驱动。驱动能力上的差距会导致镜头对焦速度方面的明显区别。一些专业级长焦镜头甚至可以提供最高5档的有效防抖类似工体这样的大型场馆,18-300虽然光圈参数一般,但胜在焦距长,因此实用性很好而在防抖上就更为明显,70-200mm和100-400mm镜头的最新一代产品,都具备了4档左右的防抖补偿(更强一些的,甚至可以达到5档防抖补偿,相当于在快门速度相同前提下。可以提供从ISO 6400下降到使用ISO 200拍摄的能力),而除了有效降低安全快门从而提升画质外,防抖更强的镜头也意味着拍摄成功率的提升。而18-300和18-200mm规格的镜头,其防抖普遍在2-3档左右,因此在手持拍摄上的差距是很明显的。不同级别镜头,规格,重量,价格都不同,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手持重型的长焦镜头是个体力活,因此防抖组件会降低你的不少压力此外,由于长焦镜头的重量都非常大,因此手持拍摄时的体能压力也不小。在演唱会现场我们是不可能支起三脚架或者独脚架的(没有空间),因此能够提供更好手持拍摄成功率的镜头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但与此同时,因为这些参数上的区别,镜头价格上也有着成倍的差距。因此如何选择,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至于为何笔者忽略了如150-600mm和200-500mm这样焦距更长的镜头,主要是由于镜头重量太大直接PASS掉。手持超过3kg的拍摄器材坚持1个半小时以上的拍摄,这对于大部分普通观众而言是不现实的。此外,过大的镜头也会影响周围人观看演唱会的状态。因此,基本100-400mm镜头可以说是上限了。打破常规 特殊镜头有奇效除了根据场地大小选择相应足够长焦距的镜头来完成演唱会现场的拍摄外。在演出现场拍摄,一些特种镜头和特定拍摄目的使用的定焦镜头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在这里,笔者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简单谈一谈。鱼眼在演唱会拍摄时也会有奇效冲击力:鱼眼镜头先来说说最个性的鱼眼镜头,鱼眼镜头我们都知道是一种视角非常广且画面效果非常有冲击力的特种镜头。当我们在演唱会现场拍摄时,合理使用鱼眼镜头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如今很多现场歌迷们都会挥舞荧光棒来支持自己的歌手,利用鱼眼的超广视角来拍摄整个会场,会带来非常与众不同的体验。鱼眼镜头能拍摄出很有震撼感的现场(后期时我裁切了没用的部分,因此画面比不同)[经销商] 京东商城[产品售价] 8499元而且,因为鱼眼镜头的成像效果特殊性,甚至可以无视我们的观看位置。只需要举起相机,选好焦距,直接拍摄即可。如果你拍腻了大头特写,那么带上一只鱼眼来拍摄演唱会,也能有着不错的效果。人文风:35mm等大光圈定焦镜当然,如果你位置够好,实力强,大光圈的定焦镜头也能成为很好的拍摄选择另外更为"大师范儿"的,则是使用类似35mm人文定焦这样的镜头来拍摄。不过这多适用于小型现场以及音乐节的拍摄。这种情况下通常我们要么可以非常近的拍摄演唱者,要么可以通过拍摄现场的观众来体现演唱会的震撼感。35mm非常友好的视角以及大光圈的优势,会拥有很好的记录能力。当然了,这可能是我们说到的多种演唱会现场拍摄中最难的一种,这对构图,拍摄位置等等的要求都颇高。如果你财力实力都够强,那么这种拿着大光圈定焦去现场的玩儿法也是可以一试的。如何选择? 量力而行优先满足焦距需要说了这么多,最后我们还是来说回镜头的选购。 笔者这次谈到的几个规格下的镜头无论是原厂还是主力镜头副厂都有对应的产品,可以说可以选择的型号非常多。那么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镜头呢,眼看着即将到来的双11,这里笔者也来简单给大家分类分析一下。18-300mm镜头算的上是很百搭的入门选择,双·11可以好好关注下:[经销商] 天猫商城[产品售价] 4590元实用党从实用角度出发,购买镜头时看镜头参数首先考虑焦距,其次考虑光圈。理由很简单,先确保能拍到,接下来再根据钱来选择能拍多好。从价格来看,从低到高:18-200mm,18-300mm,70-200mm f/4.0。再往上就是24-70mm f/2.8和70-200mm f/2.8这样的大三元级镜头了。除了类似18-300的镜头外,70-300mm镜头也是不错的实用款[产品售价] 3029元光学参数相同情况下,优先考虑防抖。这最常见的是原厂18-200mm以及18-300mm镜头和副厂18-200mm以及18-300mm镜头上的选择。原厂镜头都是具备防抖的,而一些副厂镜头会推出价格更低而没有防抖的版本。而无防抖的长焦镜头实用性是很差的(如果你对你的麒麟臂有信心那就另当别论)。因此,防抖是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同焦段下,原厂100-400mm镜头在长焦端光圈更大,这是很大的优势[产品售价] 11990元参数相同情况下,原副厂怎么选?看钱。在不少相同规格的远摄变焦镜头中,会出现在原厂和副厂中难以选择的问题。原厂镜头和副厂镜头除了画质上存在的差距外(能拍到多好),更多对于我们拍摄上的区别在于对焦速度和精度。取舍上的建议,从个人经验来看还是,预算高选原厂,预算低更多考虑副厂。大三元镜头综合素质最佳,预算足够的前提下可以说是首选[产品售价] 15288元专业发烧党对于专业用户而言,选择可能就简单得多了,70-200mm f/2.8,24-70mm f/2.8或者是100-400mm f/4.5-5.6这样的专业级镜头都是非常好的选择。这些镜头的选择主要是分为新旧不同代版本的区别。和机身一样,镜头也是买新不买旧,尤其是现在的自动对焦镜头。新镜头的画质,防抖,对焦以及重量和体积控制都更好,显然是更好的选择。机身:全画幅还是APS-C?APS-C画幅机身,在演唱会现场反而会有等效焦距和画质的综合优势[产品售价] 8299元鉴于大家都不是拿着记者证在演唱会现场出入自由的现场摄影,从我个人的拍摄习惯和经验来看。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在演唱会现场笔者我更倾向于使用APS-C画幅机身而不是全画幅。尤其是在大场地又希望能够拍到歌手的特写,焦距长才是最重要的。而APS-C画幅机身带来的等效1.5x到1.6x的焦距倍率实际上是很实用的。当然了,如果你拥有高像素的全画幅机身,那么则可以利用高像素的裁切来实现这一焦距倍数的变化。除此以外,作为一个观众,笔者还是建议大家带上APS-C的机身做主力,还是同样的道理。现场拍摄, 我们先满足拍到,画质的追求是其次的。作为普通观众,我们还是拍摄到自己喜欢照片并享受演唱会的过程以上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对各位有兴趣去演唱会现场拍摄并打算购置镜头的朋友有没有帮助。而双11的确是近期镜头和机身价格的低点,如果你的确打算在今年增添设备,这的确是个很好的时机。眼看着年底节日增加,各种演唱会也都"纷至沓来",希望大家也能带上合适自己的镜头拍到自己满意的照片。附:文章内照片拍摄用器材
D7000+AF-S VR 70-200mm f/2.8G IF-ED(小竹炮)
EOS 70D+EF 70-200mm f/4.0L IS USM
EOS 70D+EF 8-15mm f/4.0L USM
D7200+AF-S DX NIKKOR 18-300mm f/3.5-5.6G ED VR
EOS 7D Mark II+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原网页已经由ZAKER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大家都在看蜂鸟手机端
&器材讨论区
&论坛服务区
如果用MARK笔在镜头的镜片上写字了,镜头会废掉么?
共4页到第页
我就是在想这个问题。普通玻璃吧,MARK笔写上,没干的话,用布擦就能擦掉,镜头的玻璃可以么?
IP地址:124.65.130.110
有机溶剂伺候
乙酸乙酯是溶剂之王
连ABS塑料都能溶掉
但估计镜头就废废了
话说为什么要用mark笔在镜头上写字?
IP地址:119.49.146.166
很奇怪的尝试
IP地址:58.32.237.67
首先马克笔的油渍用洗洁精就可以清洁
但是在清洁镜头的时候 对于镜头多少还有损耗
知名摄影师 微博 文太大叔
微信 wentaidashu
IP地址:219.234.81.136
马克笔好像不好擦..~
不过慢慢擦应该能擦掉,不过肯定特费劲..
不建议用什么溶液擦,到时候镀膜给你弄掉了..~
IP地址:110.189.92.68
可能把镀膜给费了
IP地址:123.138.27.61
最好的办法
也是最准确的答案
自己试一试
平常,平静,平和
摄影和照相不一样
我一直在照相
IP地址:58.211.147.250
支持蜂鸟网!
IP地址:124.65.130.110
50年后我成大师了,我免费在你镜头上用马克笔签名吧
IP地址:222.221.255.202
要写5个字,大口径的长焦炮伺候。
9楼右腿骨折过
50年后我成大师了,我免费在你镜头上用马克笔签名吧
IP地址:203.126.130.140
共4页到第页
5 : 绝对精彩
4 : 值得收藏
0标签限制6个
0图片最多能上传40张
0宽度不小于640px,高度不小于320px
0正在发帖请稍候
热门主题:
微信请扫二维码
0广告、垃圾营销信息
0淫秽、色情
0虚假不属实的信息
0盗用他人图片
0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发布广告信息(新ID建议永禁)
0发布色情内容
0发布他人隐私信息
0不和谐言论或人身攻击
0发布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盗用他人图片等版权问题
0主题、回复灌水
0言语攻击版主行为
0发布反动言论
0广告、垃圾营销信息
0淫秽、色情
0不友好评论、人身攻击
0虚假不属实的信息
0协助楼主删除
0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盗用他人图片
0广告、垃圾营销信息
0淫秽、色情
0不友好评论、人身攻击
0虚假不属实的信息
0协助楼主删除
0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盗用他人图片
0发布广告信息(新ID建议永禁)
0发布色情内容
0发布他人隐私信息
0不和谐言论或人身攻击
0发布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盗用他人图片等版权问题
0主题、回复灌水
0言语攻击版主行为
0发布反动言论
0我是楼主,我要删帖
已选择 1 个帖子,只能在您有权限的版块之间操作。
原板块:单反相机和镜头
目标板块:
请选择目标板块
135画幅相机系统
单反相机和镜头
旁轴及其他相机和镜头
测试小版块
村里摄影版
鸟类摄影佳作欣赏
中、大画幅相机系统
器材交流区
无反相机和镜头
鸟类摄影作品交流
意见问题反馈区
固定镜头相机
鸟类摄影技术探讨
鸟类摄影拍鸟地图
呼和浩特版
常春藤俱乐部
器材购买及维修
新摄会部落
建立摄影思维
乌鲁木齐版
港澳台及海外站
主题摄影交流区
右视觉摄影
唯美影像论坛
西南人文摄影俱乐部
新朋老友社区
品牌交流区
3D立体摄影
论坛管理区
商家服务区
地方论坛交流区
自建论坛区
既往论坛回顾
0是否确认删除本帖?
好友列表 (2548)
0是否确认删除此好友?
0查看更多消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镜片对于镜头的重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