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不遥远,看华为宣布5g时代怎么说

说“华为拿下5G时代”太夸张,更没必要扯上民族自豪感 - 电子工程专辑
华为副董事长兼轮值CEO胡厚崑在接受《金融时报》专访时表示,5G标准达成并不是你输我赢的过程,这不是两个公司之间或两个国家之间的竞争。
美国时间11月17日,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RAN1#87次会议关于5G短码方案讨论中,中国华为主导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获得认可,成为eMBB场景下控制信道编码的解决方案。
此次华为Polar码的竞争对手包括美国高通主推的LDPC以及法国主导的Turbo2.0编码。其中LDPC编码被采用为eMBB场景下数据信道编码的解决方案,与Polar码平分秋色。
Polar码的“胜利”,无疑会让主导者华为和中国通信企业在5G时代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毕竟通信技术标准一直是业内企业间的必争之地,而高通,就是开辟了通过专利收取许可费的商业模式后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霸主。
尽管华为对此官方措辞相对谨慎,还是不免引发了外界的误读。一时间,以“华为拿下5G时代”、“华为碾压高通”等为标题的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对此,在日本东京举办的2016全球宽带移动论坛上,英国《金融时报》专访了华为副董事长兼轮值CEO胡厚崑和华为无线业务线总裁杨超斌。对于外界的评价和误读,胡厚崑认为,谈及Polar码的意义应该回到技术的本质,“拿下5G时代绝对是一个夸张其辞的说法。5G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体系,polar码的选择不意味着哪个公司拿下5G时代,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种误导。”
在论坛主讲会场的外侧,华为特意设置了庞大的展区,通过4.5G区域、5G区域以及来自全球的产业伙伴的展示区域,试图地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国际化水平和开放生态。
希望在未来以国际化形象示人的华为,自然不希望将Polar码的入选被解读为你输我赢的“战争”。在交流中,胡厚崑更愿意将5G标准达成的过程看作是一个形成共识的过程,而Polar码被大家共同选择为EMBB场景下的信道编码,也仅反映了大家对Polar码技术先进性的肯定。“(5G)标准达成的过程并不是个你输我赢的过程,这不是两个公司之间的竞争,也不是两个国家之间的竞争,谈民族自豪感就更没有必要了。”他强调道。
Polar码并非华为的原创技术,是由土耳其毕尔肯大学Erdal Arikan教授在2008年首次提出。据华为5G业务线总裁杨超斌介绍,华为在2009年就开始研究Polar码。从3GPP的角度看,对技术的评估要保证选择的技术可以满足未来的需求。首先,从技术的先进性上要保证网络性能达到最优,其次,这一编码技术要保证各个芯片产商,基站厂商,终端厂商能够系统地实现。这也是Polar码诞生不久却能赢得共识的原因之一。
与3G、4G相比,5G业务范围和应用场景更广,因而此次华为拿下的eMBB也不过是5G应用场景之一。3GPP定义的5G三大场景包括eMBB、mMTC和URLLC。其中,eMBB对应的是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对应的是大规模物联网业务,而URLLC对应的是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
据杨超斌介绍,对于剩下的mMTC和URLLC场景,具体会采用什么样的编码方式,现在还没有开始讨论。“一般情况下在3GPP里面对一些新的技术引入都是会经过大家详细的讨论评估达成共识以后才会在里面固化下来,这是3GPP工作的一种方式。这样能够保证在3GPP这个标准里面采用的技术是经过充分讨论的,可以避免以后商用过程中带来的风险。”
对于业界关心的5G商用化进程,杨超斌认为,5G的商用化离不开5G标准的确立。据他介绍,今年六月时3GPP就加速5G标准化进展达成一致。于2017年底,3GPP会发布5G标准的第一个版本。“如果3GPP在2017年年底能够完成第一个(5G标准)版本,这就意味着在2018年的时候,会有一些预商用的产品出现。”杨超斌估计,从标准到产品的上市需要有一定时间。“基于这么一个节奏来看,5G的(规模)商用时间很有可能会发生在2020年”,杨超斌补充道。
对于普通用户来讲,5G的到来并不仅仅意味着网速的提升。胡厚崑认为,5G给用户带来的变化可能会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里,他引用了中国移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跃在演讲中一句原话:“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4G改变生活就是我们个人的体验会被改善,5G是在改善个人体验的基础上改变各个垂直行业。”他进而解释道。在他看来,5G能够提供的海量连接,会让服务和消费行为都会随之改变。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被捧上天的华为很苦恼 5G标准不是中国一家能做庄|华为|5G_新浪科技_新浪网
被捧上天的华为很苦恼 5G标准不是中国一家能做庄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23日电(姜莹)上个周末,“世界5G技术标准,中国定!”、“华为碾压,拿下5G时代!”、“中国5G彻底终结西方标准”这些关于5G普大喜奔的消息不知点燃多少吃瓜群众的一腔热血。一时间,不少吃瓜群众在朋友圈疯狂刷屏。
  是什么原因让网友们不管不顾的“捧杀”?美国时间11月17日凌晨,在3GPPRAN 187次会议关于5G短码方案的讨论中,中国华为推荐的PolarCode信道编码方案脱颖而出,成为5G短码控制信道的最终解决方案。而短码的数据信道编码方案则采用了美国高通主推的LDPC码。
  5G概念板块几乎全线飘红
  这则消息,还让资本层面也“疯狂了一把”。在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中,5G概念股全线爆发,概念板块几乎全线飘红。多家券商发布的研报纷纷看好通讯企业。中信建设证券的研报认为,在电子领域,天线、滤波器、物联网硬件等方面存在投资机会,而天线与射频器件将最直接受益。平安证券建议投资者优先关注基带芯片厂商华为海思、展讯通信,A股上市公司关注具备通信芯片研发能力的中兴通讯、大唐电信,关注设备商烽火通信、信威集团。
  Polar码到底是什么?它与5G究竟有何种联系?这次刷屏到底是华为的炒作?还是吃瓜群众的一腔热血?中新经纬客户端为你一一解密。
  自媒体“捧杀”过度 主角华为很是苦恼
  “自媒体把事实夸大,是不准确不基于事实的。”中新经纬客户端联系到华为公司媒体联络部负责人时,她率先说道。这名负责人还透露,华为只是创新并推进Polar码的其中一家公司,并非华为一家公司所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吴醒峰也表示,这几天关于Polar码的讨论中,很多的自媒体不明就里,变成了另一种声音:“华为碾压高通”,“拿下5G时代”等等,实际上华为自身对此并没有任何着重报道。
华为公司新闻公告
  中新经纬客户端在华为官网发现,一则《3GPP确定Polar码为5G控制信道编码方案》的公告是19日发出的,而确定方案的时间是美国当地时间11月17日凌晨(即北京时间11月17日晚),而从18日起陆续有诸如“5G标准中国定!”“华为碾压高通”的公号文章,从侧面印证华为员工的说法。此外,华为在不到500字的新闻公告中,标题未涉及华为、文中措辞谦虚、也并未多次提及华为的功劳。
  自媒体“添油加醋”的报道给华为造成“困扰”。华为负责人表示,“如今的舆论不利于华为以及中国公司未来推进5G的进程,甚至会有来自国外政府的阻力。”
  科学松鼠会会员,实名用户@奥卡姆剃刀认为:华为Polar码方案成为5G国际标准,这件事最大的意义并不在其本身,而在于国民的正面鼓励认可的态度。遥想10多年前中国WAPI成为国际标准,引来的是全社会的奚落和不屑,认为中国主导的标准不行,美国主导的标准更放心,现在的国民精神面貌已焕然一新。
  “博弈”选中了华为?
  在朋友圈被华为刷屏之时,高通也是频频被提起,这其中又有什么联系呢?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数据,曾经高通公司在其拥有的CDMA、WCDMA和LTE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组合的国内市场份额为100%;CDMA、WCDMA和LTE无线通信终端基带芯片的市场份额也超过了50%,具有绝对的市场支配地位。由此可见,高通拥有绝对话语权。
  另据媒体此前的报道,当初制定3G标准时,美韩主导CDMA2000、欧洲推WCDMA,双方争执不休,让中国TD-SCDMA有了可乘之机,成为3G标准之一。制定4G标准时,高通和Intel鹬蚌相争,导致美国倡导的两个标准都没能成为4G标准,最终中国的TD-LTE脱颖而出。
  从这次的3GPPRAN187次会议上看,选中华为推荐的Polar码是5G控制信道eMBB场景中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而数据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码方案则归属高通LDPC码。显然,与自媒体笔下的“碾压高通”不符,只能说是平分秋色。
  不过,汕头大学国际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却认为,选中华为推荐的Polar码的安排另有玄机。一方面,这种选择是产业利益博弈的需要,大家都希望避免高通一家独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中国再度另起炉灶。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同样认为,确定使用Polar码标准,是全球互相妥协,相互博弈的结果。
  中国啥时才能说了算?
  “编码真的只是5G中很小的一部分”,华为公司媒体联络部负责人如是说。她的表述也得到了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的认可,“3GPP定义了5G三大场景:eMBB(增强移动宽带,对应的是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大连接物联网,对应大规模物联网业务)和URLLC(低时延、高可靠通信,对应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这些场景对应5G的AR、VR、车联网、大规模物联网、高清视频等等各种应用。”
  此前,在今年的首届全球5G大会上,5G时代统一标准成为各界发出的一致呼声。日本5GMF主席SATOH表示,全球统一频段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推进5G发展最高效的一种方式。正因如此,给予华为推举的Polar码作为5G标准编码的另一层含义,即全球话语权中的“中国声音”。
  其实,Polar码主要推动与支持的厂商不光只是华为,还有中兴、烽火、大唐、中国移动、、、宏碁、海能达、联想等中国厂商。根据付亮所言,主推厂商在编码方案的硬件与软件实现方面前期投入较大,具备先行优势,将有利于厂商在专利许可、产品性能方面占据先导优势,相关支持厂商也能因此获益。不过他同时说道,eMBB场景刚刚确定,mMTC和URLLC标准要在2018年前确定,届时才是博弈的真正开始。
  方兴东则认为,4G时代拼的是国内市场的天时地利人和,在5G时代,必须站在全球格局下,直面各大老牌巨头的直接挑战。5G标准之争当然是各国角逐的重要制高点。在综合技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较量中,一个短码标准仅仅是冰山一角,值得鼓掌,但不能一叶障目。
最近同道大叔的新闻,想必让很多人都越来越坐不住了,而关于内容...
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归用户原点,带给用户回归日常生活的体验。
iPhone真的能够回归美国吗?如果iPhone真的回归美国,会给手机行...5G时代距离我们有多远?看看高通怎么说
 作者: 闫煦 编辑:
  【IT168 资讯】移动通信领域有着这样一个共识,即每十年都会完成一次技术演进。4G网络于2010年开始在全球建设,已经发展了7年时间,尽管目前4G的部署还在持续投入,但这依旧无法阻挡5G到来的步伐,5G的技术研究和标准化早已在悄然进行。  8月31日,高通召开了以“引领全球5G之路”为主题的分享活动,高通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侯纪磊博士受邀出席,用专业的视角介绍了高通在5G研发方面的最新进展,分享了高通关于5G愿景的种种思考。应该说,5G是一套更加强大的统一架构,需要多项创新技术支持,最终实现万物互联。而看到高通在其中做出的努力后,笔者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5G并不遥远。▲高通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侯纪磊博士  5G不仅是高速移动网络  回顾每一次的通讯技术迭代,更高的网络速率无疑是升级重点,也是用户感知最为明显的。5G自然也不例外,能够达到千兆级的网络连接,有着非凡的数据吞吐量,高通将其概括为增强式移动宽带。未来随着4K、VR的普及,人们对于高解析度的媒体传输需求也是激增,而5G所能提供的高速率连接将会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  5G当然不仅限于此,高通还用另外两个维度向我们阐释了5G的未来。其一是关键业务型服务,5G网络拥有超低延迟性与高可靠度,可以为智慧工厂、无人驾驶等方面带来来革命性的变化。以无人驾驶为例,目前的方案多依靠技术实现,车辆根据环境进行被动式操作,难免出现一些事故。而当5G技术运用其中时,车和车之间可以进行最为及时的通讯,从而主动规划行驶线路,根据突发情况作出最及时的处理,更加智能安全。▲结合5G的无人驾驶技术  其二是海量物联网应用。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在5G时代,万物互联是最为核心的主题,5G网络会有相应的频段来为智能硬件的介入提供便利。届时我们的可穿戴设备将全部接入网络,使得数据能够有效流动起来,帮助随时监测身体状况。而我们的城市也将更加智慧,一些公共设施计量工作(比如燃气表、水表)将完全智能化,做到联网及时反馈。  5G NR取得突破进展  5G NR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5G New Radio(新空口)的简写,由全球5G标准制定机构3GPP于早期选定,用于规范新的5G无线空口,地位类似于大家耳熟能详的4G LTE。基于在3G和4G的技术领先性,高通在5G NR方面的研发起步较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今年年初的MWC上,高通就展示了28GHz移动化毫米波原型系统,能够利用先进波束成形和波束导向技术在非视距环境中支持稳健的移动宽带通信。6月的上海MWC,高通又展示了6GHz以下的5G NR原型,在超低时延的情况下实现每秒数千兆比特的数据传输速率,结合年初的高频谱资源原型系统,进一步完善巩固了高通在5G NR上的领先地位。目前,这两则原型系统所采用的设计正被用于推动3GPP开展基于OFDM(频分正交复用)技术的全新5G NR空口的标准化工作。▲6GHz以下的5G NR原型系统  高通5G NR上的领先,其背后的创新技术自然功不可没。包括超大规模的MIMO技术,在接收端和发送端采用多天线设计(发送端256根、接收端16根),实现数据的多入多出,将空间优越性做到极致。还有稳健的毫米波技术,目前中移动商用的载波至多做到20M的带宽,高通的毫米波技术可以轻松实现至少200M的带宽,并且上升至千兆也有可能。另外,高通的TDD子帧设计更加灵活,可以实现上下行的及时切换,使得网络利用更加合理高效。高通透露,目前在编码方面也进行着深入研究,主导的LDPC编码能够承受恶劣的信道条件,拥有高速低时延的特性,也存在替代现有编码的可能。  5G不遥远,预计2019年商用  关于5G的部署,高通有着自己的规划,目前正在积极贡献3GPP标准,未来两年时间会陆续开展与主流的5G试验,预计将在2019年实现正式商用。当然,5G的出现与现有的4G LTE并不矛盾,LTE依旧会持续演进,成为5G平台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依旧可以享受LTE带来的极速网络。至于支持5G的终端,真正实现起来将面临两个问题,其一是5G高速网络带来的额外功耗,其二是在有限空间内如何实现多天线设计。高通表示,其团队已经从半导体工艺与底层算法两个层面来解决功耗问题,而天线设计方面,高通也在持续投入,整合出一套完整的方案帮助OEM厂商实现终端制造。  总结起来,在通讯领域,高通拥有最为核心的技术,其研发投入在业内绝无仅有;领域,高通的骁龙芯、LTE调制解调器广泛应用于终端,已经取得了相当的口碑;层面,高通更是由专业的工程团队与其沟通,帮助最新的技术在短时间内实现商业化。这些就是高通能够引领5G发展最为核心的优势,也是给予笔者“5G并不遥远”信念的根本。
屏幕尺寸:5.15英寸
CPU核心数:八核
操作系统:Android 6.0
后置摄像头:1600万像素
运行内存(RAM):3GB
屏幕尺寸:5.15英寸
CPU核心数:八核
操作系统:Android 6.0
后置摄像头:1600万像素
运行内存(RAM):3GB
电池容量:3000毫安时5G时代,中国将彻底终结美国霸权!wifi和互联网也面临消失!
16:31:00作者:水木然
来源:中国经营网
  5G——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核心的技术是移动通信技术。而在通信行业,标准之争是最高话语权的争夺。一旦标准确立,将对全球通信产业产生巨大影响。  纵观世界通讯技术发展史,已经先后经历了2G、3G、4G几个重要时代:  第一代是模拟技术;  第二代是2G,实现了语音的数字化;  第三代是3G,以多媒体通信为特征;  第四代是4G,通信进入无线宽带时代,速率大大提高。  然而这些阶段里的重要专利技术几乎被美国的高通、爱立信垄断,中国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比如在3G时代,中国虽然自主研发了TD-SCDMA,但是技术上依然无法与其相提并论。即便到了4G时代,中国TD-LTE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其核心长码编码Turbo码和短码咬尾卷积码,都不是中国原创的技术。这就导致美国高通动不动就控告你侵权,索取额外专利费。  转折点在这一天到来!  中国方案入选了5G(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标准。  美国时间11月17日,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3GPP的RAN1(无线物理层)87次会议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就5G短码方案进行讨论。三位主角依然是中国华为主推的PolarCode(极化码)方案,美国高通主推LDPC方案,法国主推Turbo2.0方案。最终,华为的Polar方案从两大竞争对手中胜出!  按照业界预计,2020年5G将开始全球范围内商用。这也就意味着:在正在到来的5G时代,中国通信核心技术第一次占领至高点,终于完成了弯道超车!  再来做一个科普,什么是5G呢?  4G和5G相比,简直就如同龟兔赛跑!  4G使用是特高频段,5G就得往超高频甚至更高的频段。5G的网络传输速率将是4G峰值的100倍。这意味着,在5G时代一部超高清画质的电影1秒内就可以下载完成。而且5G的功耗将低于4G,这从而带来一系列新的无线产品,比如更多智能家居设备和可穿戴计算设备。5G——WIFI将“消亡”?  如果我们用上了5G手机,那么快的网络,就不会再每到一个地方就去寻找WIFI了,用户可以无缝、平滑的在任意空间过渡,省去了切换网络、输入密码等繁琐步骤,WiFi很可能“消亡”。  更重要的是,在5G时代华为很可能一统天下。因为在3G、4G时代,有美国、欧盟、中国等不同的网络制式,因此出现了各种不同制式的手机,给消费者造成一些困扰。为到了5G时代,消费者只需要一种制式的手机就可以包打天下了,这也就意味着华为很有可能获得极高的国际地位!  这也就意味着美国高通独霸的时代宣告结束!  而这项核心技术的超越,将使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如虎添翼!  在刚刚闭幕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欧数字协会主席Luigi Gambardell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即将成为5G时代的全球领跑者,而5G时代的到来将推动新一轮技术革命。”  中国5G,正在制定世界标准!  除了华为之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也在5G领域布局完成。中国移动称,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经过9个月的推动,现已拥有基础通信、物联网、车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云端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六大领域51家合作伙伴,建成首批4个开放实验室。看得出,中国移动联合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及垂直应用行业合作伙伴,试图打造5G跨行业融合生态系统。  而在5G未来网络方面,中国联通目前正在发展基于多级云协同的5G网络架构,支持移动边缘计算端到端服务解决方案。未来视频服务的用户体验将因此大大改进。  华为则呼吁,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释放更多通讯频谱,建设无线千兆宽带(Gigaband);同时,全球应以开放合作的精神引导5G技术标准统一,以降低成本、实现全球无缝互联互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畅销书《工业4.0大革命》《跨界战争》作者
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同不足以支撑起产品创新的落后市场之间的矛盾!什么是落后的市场呢?一旦市场的...
Copyright (C) 中国经营网 - 中国经营报社 | 京ICP备号-3 | 公安备案编号:02 | 本单位常年法律顾问所: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5g全面落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