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数字货币 ico区块链在大学里是属于什么专业?

央行测试“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释放出什么信号?
23:08:02 来源:  
中国中央银行正在测试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据报道本次测试是与中国主流的商业银行共同进行的,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微众银行。不仅如此,最新消息显示,新加坡央行也在测试区块链支持的数字货币。
中国中央银行正在测试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据报道本次测试是与中国主流的商业银行共同进行的,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微众银行。不仅如此,最新消息显示,新加坡央行也在测试区块链支持的数字货币。来源:财新网、中国证券报、万联网整理据报道中国中央银行正在测试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  根据媒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在12月15号完成了一次测试,其中展示了分布式账本系统中交易和清算如何进行。据报道本次测试是与中国主流的商业银行共同进行的,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微众银行。  报告写道:  “中国人民银行认为数字货币不仅能减少流通成本,而且能增加透明度、抑制洗钱和逃税。”  该报告甚至建议上海票据交易所试点数字货币,成立一个国家级的银行汇票交易平台。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将建立一个数字货币研究机构,正在招聘大数据、密码学和区块链科技方面的专家。  该报告发布之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月份发表了声明,其中他暗示中国人民银行正在考虑使用区块链来发行数字货币。  而且,本次测试进行时正值中国人民银行对中国比特币交易所展开调查,调查于本月早期开始,已经导致了很多交易政策的变化。不只是我国,最新消息显示,新加坡央行也在测试区块链支持的数字货币。据彭博社消息,这项计划的概念验证将会由区块链联盟R3CEV,以及8家银行和一家未透露名称的当地证券交易所提供支持。据称,新加坡发展银行(Development Bank of Singapore,DBS)、汇丰银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BoA)、摩根大通、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和东京三菱日联银行(Bank of Tokyo-Mitsubishi)都会参与进来。  MAS的管理主管Ravi Menon在周三的演讲中,表示参与本次测试的还有其它央行。而且,他相信,银行想要为传统银行交易消除成分和摩擦是他们参与此次活动的动机所在。  Menon说道:“如今,银行必须要通过某些特定的相关银行作为中间商来处理交易,这极大地浪费了时间并增加了成本。该项目标志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迈出了央行探索发行数字货币的第一步。”  彭博社报道称,该测试将会以银行的存款现金为证券抵押给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MAS再向参与者发行数字货币。然后,该数字货币系统中的参与者可以交易数字货币,之后,可以赎回现金。  这个即将开启的测试与之前瑞士联合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和初创企业Clearmatics在8月份进行的测试十分类似。该项目称为“多功能结算币”(“Utility Settlement Coin”,USC),是初创企业Clearmatics发起的,四个全球银行瑞银、纽约梅隆银行、德意志银行、桑坦德参与测试。  USC 的运行系统被该联盟称为去中心化结算网络(Decentralized Clearing Network),让央行可以开放自己的实时全额结算服务,为央行发行货币提供更多渠道。进行该项目是为了了解央行掌握如何发行数字货币。  世界经济论坛此前在8月的一份报告中称,90%多的央行都在讨论应用区块链,预计世界范围内80%的的商业银行到2017年之前都会开始该技术的相应项目。近期,中国央行科技司科技司司长接受采访时李伟表示,作为新技术,区块链技术在系统稳定性、应用安全性、业务模式等方面尚未成熟,目前主要适用于非实时性的业务场景、轻量级信息的业务场景、交易吞吐量较小的业务场景以及信息敏感度较低的业务场景。以下是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就区块链适用场景、技术存在的风险、是否适用于数字货币等问题进行了解答:记者: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比较适合于哪些业务场景?李伟:作为新技术,区块链技术在系统稳定性、应用安全性、业务模式等方面尚未成熟,目前主要适用于以下业务场景:1非实时性的业务场景。由于点对点网络结构中参与节点数量众多、地位对等,且每个节点均拥有交易记账权并协同提供服务,交易处理需要消耗较高的计算资源和时间成本。2轻量级信息的业务场景。由于区块链技术采用分散化的存储模式,每个节点需存储完整的历史交易信息,数据的冗余备份量大,存储空间消耗多。3交易吞吐量较小的业务场景。区块链技术以区块作为存储交易单信息的基本单元,每一个可信区块都要依靠全网节点完成足够的计算量后才能生成,生成区块的速度较慢。4信息敏感度较低的业务场景。在区块链网络中各节点均能够获取完整的历史数据副本,且能解读全部历史交易信息,敏感信息易被泄露,造成交易欺诈风险。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优化,将可能在其他业务场景取得突破。记者: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存在哪些值得关注的风险?李伟:由于在共识机制、网络架构、数据存储模式等方面固有的特性,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需要关注以下风险点:1点对点网络的安全稳定性风险。区块链技术采用点对点网络结构、消息广播机制,节点可自由加入或退出网络,易遭受路由欺骗、地址欺骗攻击,导致节点共识算法结果的波动。2共识机制的交易回滚风险。由于采用分散化存储模式,同一区块可能在不同时间到达不同节点,不同节点的共识算法版本难以保持一致,在达成交易共识过程中易发生区块链分叉,导致交易回滚风险。3交易数据的信息安全风险。区块链技术未采用硬件加密措施,允许节点在区块中附加自定义信息,且区块链中历史信息不可更改。若自定义信息中包含病毒或木马,将会自动传播到全网进行恶意攻击。4信用的技术背书风险。区块链技术高度依赖于加解密算法、共识机制等,一旦密码技术被破解或密钥被盗用,交易数据将变得不可信。5扩展应用的安全漏洞风险。区块链技术具有可编程扩展性,若加载于区块链上的扩展应用存在后门或安全漏洞,将会对交易安全构成较大隐患。记者:如何防范区块链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李伟:针对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可能存在的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1网络风险防范。设置节点准入机制,采取身份认证措施保证节点安全可信,防范恶意节点通过构造虚假网络、频繁加入或退出造成网络稳定性风险。采用专线连接、地址绑定等控制措施,防范节点路由欺骗、地址欺骗等风险。将扁平化的分布式网络结构进行改进,由不同节点分别承担交易的记录、验证等功能。2数据风险防范。节点广播消息时,通过仅公开必要的交易验证信息、限制交易数据获取、信息加密后广播等措施,防范数据泄露风险。建立完善的密钥管理体系,提高密钥与证书的安全性,防范密钥被盗带来的交易欺诈风险。3应用风险防范。加强区块链可编程应用的代码质量管控,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检测,保证程序代码健壮性。采取频次限制、额度限制、关键接口限制等风控措施,防范程序漏洞引起的交易风险。建立异常交易风险处理预案,保证交易参与方权益。4信用与共识风险防范。优先选择可靠的密码技术,改进优化共识算法,减少资源浪费,设置安全可靠的共识达成条件,防止交易回滚风险。记者:区块链技术是否适用于数字货币?李伟:近年来,区块链技术逐步得到国内外金融行业的密切关注,部分国家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互联网企业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数字货币涉及分布式架构、密码技术、安全芯片、移动支付、可信计算等多种技术。区块链技术仅是数字货币可选择的实现技术之一。未来是否应用于数字货币,取决于区块链技术在网络安全、业务处理性能、交易一致性等方面的不足能否得到解决,有赖于产学研各方在其技术体系、应用框架等方面不懈的探索完善。为此,人民银行于2016年选择在票据业务场景搭建区块链技术应用原型系统,积极组织各方研究其技术成熟度和业务适配度,验证其在金融行业规模应用的可行性。记者:目前国内部分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您如何看待?李伟:人民银行高度关注新技术发展,一直秉持科学、严谨、开放的态度,坚持规范与创新并重,积极稳妥推进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工作。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能够加快金融业务创新,有助于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此同时,新技术应用提高了业务与技术的耦合度,增强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隐蔽性,网络攻击、技术依赖等风险也相伴而生。因此,对于区块链技术,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特点,把技术研究做实做透,重点从实时性、吞吐量、资源利用率、敏感信息保护等角度分析应用场景,强化技术风险防范,审慎布局区块链技术应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金融业务创新。
本文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服务电话:010- 服务信箱: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聚币网:数字货币以太坊大热,以太坊和区块链究竟是什么?
来源:搜狐&&&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货币的数字化发行、流通和持有问题提供了新的角度与可能。如今比特币已然成为了当下最火爆的投资产品,而其他数字货币也是百花齐放,其中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以太坊最让人注目,国内专业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聚币网近期也上线以太坊(ETH)和以太经典(ETC)交易。那么火爆的区块链和以太坊的出现,会是未来数字货币时代的到来的前奏吗?
  发展逐步升级,应用蓝海广阔。以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为中心,区块链将带来广泛的应用场景,不光在虚拟货币,在其他多个领域具备极大的应用价值。区块链实现了点对点的交易,中央处理或清算组织成为冗余,交易成本因此降低;实时的交易结算提升交易效率,区块链上信息的不可篡改性和去中心化的数据储存方式使其成为数据和信息记录的最佳载体;可编程的区块链使交易流程实现全自动化,通过在区块链中嵌入预设好的交易规则,达到预定条件则自动完成,可提升交易的自动化程度。区块链未来将主要应用于金融业、网络安全、身份信息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诸多方面。以太坊的成功,证实了区块链技术的可实行性。
  截止记者发稿时(8月11日11点),数字货币交易平台聚币网,以太坊(ETH)价格80.75元,以太经典(ETC)价格10.99元。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关于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未来,都在这里了 - 优秀范文网
关于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未来,都在这里了
本文是我的一名读者,他得知我的欧洲行程后,专程飞到了阿姆斯特丹请我吃饭,所以,咳咳。当然,转发这篇文章真的不是因为一顿饭,这个领域还是值得继续关注的。
那么特别要强调一下,比特币固然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起点应用,但区块链技术并不局限于比特币领域。 目前所知,所有的一些软件巨头企业,如微软,IBM。以及所有金融巨头,如花旗,摩根等机构,其实都在研究区块链技术,并有相当多的领域值得尝试,目前虽然国内金融监管对比特币的态度并不友好,但对区块链技术依然是持开放拥抱态度的。而区块链研发工程师目前也是薪酬高企,一将难寻。
关于比特币和区块链的态度,我以前也分享过挖矿是个啥生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回顾一下。
该作者公众号依然没有开通原创功能,因此无法进行分享发布。
你知道共识大会吗?
在纽约举办的第三届共识大会三天前刚刚落幕,与会人数已经达到了2000人。参加大会的企业有包括IBM,微软,Capital One,花旗银行,State Farm等500强企业在内的上百家跨国公司和初创企业。
共识大会现场
Consensus大会,也叫作共识大会,2015年由专注于数字货币的新闻媒体Coindesk举办了第一届。大会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从事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相关事业的跨国企业、创业公司、开发者、爱好者和媒体朋友们齐聚一堂,共同讨论行业发展动态。
今年的共识大会和往年相比有个明显的特点: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人多了,牛仔裤衬衫的极客少了。不难看出,共识大会正吸引越来越多商界精英的目光。
这次,笨笨君不远万里飞往纽约,拿到了行业最前沿的第一手资料,下面分享给大家。
★比特币的价格和未来发展
毫无疑问,比特币的价格和未来发展趋势依然是夺人眼球的热点话题。
在这个问题上,全球最大的数字货币交换平台Shapeshift的CEO Eric Voorhees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泡沫和价格周期的存在。全球最大的比特币钱包Blockchain的CEO Peter Smith的观点则更为激进,翻译过来大概是这个意思:比特币要么疯狂,要么死!
‖ 笨笨君个人十分赞同Peter的观点,因为Facebook COO桑德伯格曾经关于企业的发展说过类似的话:企业的员工数量要么就持续增长,要么企业就会灭亡,没有中间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讨论的题目是“Bitcoin Beyond $20 Billion”,而在大会进行的时候比特币的市值已经直逼400亿美元大关,势头之汹涌令人惊叹。
此外,比特币的扩容问题在近两年来一直是比特币社区争论的焦点。在会议的第二天,占据了比特币世界83.28%算力的58家企业联合发出声明,表示将在未来6个月内支持2MB区块大小硬分叉。未来事态到底如何发展,犹未可知,但这无疑会对比特币的价格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是一种基于数字货币的全新的融资模式,风险系数极高,被很多人看做是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
笨笨君粗略地统计了一下,2017年以来国内外大大小小的ICO已经超过50家,而仅去年一年的融资规模达到了2亿美元。ICO就和数字货币本身一样,在政府监管还未来得及跟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而ICO的风险监管问题自然也就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业界普遍共识是,超过90%的ICO都具泡沫成分和圈钱性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性给投资人尤其是散户投资人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而政府和监管部门正在积极讨论如何有效监管和降低风险。
Eric Voorhees对ICO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说:“ICO是一项美丽的发明,他使得任何一家有潜力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成为了可能。”而ZCash的CEO Zooko Wilcox则持保守态度,他认为现在硅谷流行的多轮融资方式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未来ICO也许同样会采用类似地方式。
★数字货币资产
一个近一年来逐渐开始被热议的话题也成为了讨论的焦点:数字货币到底算不算一种资产?
关于这一点德勤表示非常乐观,他们预测到2025年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所承载的资产将达到全球GDP的百分之十。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数字货币的总市值规模仅有可怜的800亿美元(由于数字货币巨大的价值波动,截至发文时已降至640亿美元),甚至无法苏州市一年的GDP(2000亿美元)相提并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就是实体资产的数字化(tokenization)。在本届大会上,Royal Mint,BitGo等企业都公布了各自关于黄金数字化的项目计划,同时被讨论的还有原油等其他重要实体资产的数字化。通过将实体资产转化为token并与区块链结合,供应链的效率和安全性将获得重大提升。
当然了,大家不要忘记货币也是重要的实体资产,而关于货币数字化的研究各国央行早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 在这里给大家爆个小料:笨笨君从加拿大银行的一位高级技术负责人处了解到,各国央行对于货币数字化的研究仍处在早期阶段,短期内依然难以实现,所以想囤纸币的同学,你们还有时间!
★区块链的企业级应用
作为与AR、VR、人工智能等火爆程度不相上下的新兴技术,区块链技术能否落地一直广泛受人关注。这也是笨笨君此行考察的重点。本次共识大会最引人注目的主题,无疑就是区块链技术的企业级应用了。大会广泛讨论了数字身份,供应链管理,资产管理,保险,清算等应用场景。
大家都知道,区分一个新兴技术是否存在泡沫的重要指标,就是看有多少人在空谈概念,有多少人在脚踏实地地解决问题。令人欣慰的是,笨笨君看到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企业间的合作也正逐渐成为业界的广泛共识:
IBM展示了区块链在资本市场以及供应链方面应用的最新进展;Microsoft、Hyperledger、NetKi、Blockstack各自宣布了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管理项目;德勤展示了Mercury项目的最新进展和区块链原型,并宣布加入企业以太坊联盟(EEA)。
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席卷全球,被无数创业者和野心家看作“下一个风口”。
在会场,笨笨君已经嗅到了人们对于财富的狂热。
在一个叫做未来的悬崖边上,勇者们并未打算停下脚步。
用户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行 数字货币 区块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