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基金查询如何上市基金?

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基金?
中国基金报 房佩燕、朱文君新年伊始,创业板屡创新低、次新板块也跌跌不休,过往投资者眼中的小甜甜俨然变成熊夫人,给投资者的新年投资一个及时的风险提醒。创业板、次新股后市会怎么走?哪些板块有机会?这种行情下该如何进行风险控制?跑赢大盘得靠什么?周一(1月9日),诺德基金绩优基金经理郝旭东做客中国基金报粉丝群,全面地回答粉丝们的投资疑问,毫无保留地分享其入行多年获得的经验和看法。现基金君将当日文字实录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在2017年的投资中躲过各个大坑。内容提要:1、次新股的稀缺性明显降低,目前来看风险较大。2、市场主流风格凸显,纯炒概念问题较大,无论是大盘股还是小盘股都要看最终的业绩兑现。3、混改大多数股票都没有业绩支撑,主题机会未必能贯穿一年。4、2017年是成长股价值投资的一年,看好大盘指数稳健上涨。成长股总体的机会要起来,估值合理的高增长的股票不能是个别的,要出现一批这样的股票。5、混改应该是今年的一个主线,但并不一定可以贯穿全年。6、看好有业绩成长的小成长股,个人相对喜好稳健的板块,包括医药、传媒、银行板块。7、对于小票,我理解的价值投资实际上就是说根据业绩、成长性,或者根据安全边际。大票就要看分红率、安全边际,这些来判断它是否值得投资。以下是文字实录:一、无论是成长板块还是次新板块,业绩兑现是关键1、网友“CrystalSev7n”:您好老师,今年股票市场的大机会是在混改地方国改央企改革这些上面吗?大批量的新股上市是否意味着市场不能用老眼光来跑断了?未来打新基金大批量成立是否会影响市场的走向?郝旭东:混改应该是今年的一个主线,但是我不能说混改的主题能够贯穿全年,有可能就一季度做一做。因为我把混改的几个行业、股票看了一下,多数股票是没有业绩支撑的,还是偏于主题方面。其次,最近炒混改炒的比较厉害,而且涨的比较多的股票,除了中国联通、中国石化是在去年涨的,其他的股票实际上都是在去年基本上没什么涨幅,也就是说是去年滞涨的。按照我们所说的,今年向上压力最小的这些板块,这些股票,在今年混改里面表现的比较好。大批量的新股上市肯定会导致投资风格的转变。首先有人统计过新股上市之后的连板数,像去年上半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新股上市都有二十个连板,现在最近好像只有十四五个,这个可以查一下具体数据。从连板数可以看出来,新股上市数量的增加对它有什么样的影响。另外,打新资金大批量的成立是否影响市场的走向,我个人认为应该不能够成为主流的影响。因为如果前期A类投资者打新收益率,假如能够做到7%、8%的话,那可能吸引大批量的资金进来。但是最近的打新收益率,假如不加杠杆,每次必打的话,那统计出来的打新收益率可能就是5%多一些,假如打新收益率再跌一下,那对于机构和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已经没有吸引力了。打新资金假如再成立的话,我认为也不会像前期热度那么高了,收益率下降,对市场资金的分流也会相应的降低。2、网友”清风“:请问对次新股后面的行情有什么看法?郝旭东:我认为今年的次新股,至少站在目前这个时点,风险还是稍微偏大一些。去年启动了一波次新股行情是在于当时次新股还相对比较少,具备一定的稀缺性,所以无论是新上市的新股涨了十几个板、二十个板,还是之后次新股的反复炒作,都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但是站在目前的这个位置,假如每周发十五家,一个月发六十家的话,次新股的稀缺性就明显降低。其次,去年的新股经过一波行情,现都已处在高位。那些在高位的次新股,会对整个次新股指数形成一种压制。次新股指数显示其实从去年中期之后就已经完全超买。所以去年下半年起,次新股就没有系统的板块性行情。我相信站在目前这个时点也是这样的问题。而且,从去年以来,我认为市场主流有很大的一个风格,无论是大盘股还是小盘股都要看最终的业绩兑现,纯炒概念可能是有点问题。但是我认为看全年的话,这些股票还是具有一定的机会,它的最终涨幅有可能不见得比目前混改这些股票涨的少。3、网友“ZhuB”:目前很多成长股的估值还是有些偏高,而蓝筹股的估值则比较合理,那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应该如何选择呢?另外今年成长股的趋势性行情在您看来,大概什么时候可能会启动?郝旭东:成长股估值高的问题确实是目前成长股整个板块始终起不来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我觉着要进行区分,其中有一些成长股已经具备一些比较良好的成长性的,比如在2016年业绩比较高增长的情况下,2017年预期还有30%以上的业绩增长,而2018年业绩展望也有一定的增长,假如已经回落到2017年的30倍PE值,我觉得就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因为目前市场风格还没有完全向成长股进行转换,所以说我不能说它目前就涨起来,或者涨得很多。成长股总体要起来,就得让大部分估值合理的股票都出现高增长。具体来看,我认为如果优质成长股的股价在短期内不发生调整的话,那么下半年出现调整的概率就非常高了。届时,对于一些优质的有业绩的成长股是一个捡钱的机会。4、网友“Nathan”:想问一下郝博士,如何看待近期新股发行节奏的加快?这周情况下,还看好今年小盘股行情吗?郝旭东:从大的方面讲,新股发行节奏加快,是有利于市场的价值走向的。2016年可以认为是价值投资回归的一年,2017年我们可以认为这个趋势会延续。只不过2016年的价值投资是那些大票,2017年可能一些价值投资就要回归一些小票。对于小票,我理解的价值投资实际上就是说根据业绩、成长性,或者根据安全边际。大票就要看分红率、安全边际,这些来判断它是否值得投资。我认为的价值投资并不是说一定是投资大小。关于小票我认为今年的机会,有可能最终赚钱赚得比较多的有可能是在小的成长股方面。但是需要注意一点,必须是有业绩成长,有估值支撑的成长股。对于一些纯概念性的成长股,今年需要看市场行情的热度有多高,而且说不定今年这一类纯概念的成长股可能机会并不是很大。5、网友“晓明”:2017年是否依然是震荡市,有哪些需要关注的点,对于未来几年的市场走势,您有什么看法?郝旭东:上一个问题实际上我已经说了,2016年是大票的价值投资,而2017年我认为是一个成长股的价值投资。所以说对于未来几年的走势,我认为在新股发行节奏加快的趋势下,未来几年的走势总体上,股市还是机构投资,机构配置的一个主要方向,包括保险和银行理财,以及养老金,这些都是机构配置的主力方向。因为只有权益的收益才能够覆盖他们的资金成本。但是因为新股发行的加快,所以说未来几年指数可能只是一个缓慢上涨,缓慢上行的一个过程。我不能期望指数有很剧烈的,不能够像前面几年,好比从2014年后期,从2000多点,一下子涨到2015年的5000点,可能这种行情我们不能够期望太多。但是指数的一个稳健上涨,像监管层所说的慢牛,有可能在价值投资主导的,包括大盘股的价值投资,以及成长股价值投资,在这些优质股票的主导下,指数稳健上涨我认为是可能的。但是这对专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不能够像以往一样,说一个主题大家就全部跑进去买,这样子是有可能赚不到钱,要注重公司的品质。6、网友“丁丁”:您对与市场一季度走势怎么看?现在有部分机构认为一季度市场依然会有继续考验2900点的要求,创业板估值压力更大。郝旭东:一季度我是相对比较看好的,总体来说我认为一季度,按照咱们历史的传统,过去历年春节当月都是红的,包括2008年。另外,经过12月份的调整之后,无论是技术指标还是估值水平,优质股票的估值水平,现在的市场总体都不能说贵,泡沫性并不重。所以说你看空到2900点,首先你要叫它先涨上去,先涨上去再塌到2900点我信,在这个位置直接干到2900点可能不太容易。创业板这两个月的压力可能会大一些,一方面是上市公司的小非减持比较多一些,包括股东减持。另外一方面,创业板多数公司的估值并不是非常的便宜,虽说有那么一些已经到了价值区间。2017年,我虽说看好成长股,但也是以业绩及成长性为根本的,我认为这个是获得安全性收益的一个基本的要求。如果从纯主题的炒作恐怕不太好讲。二、各行各业投资价值分析:7、网友“郑运好“:量化投资在中国属于起始阶段,我们应该怎么看待量化投资的前景?”郝旭东:量化投资在国内也发展了好几年了,国内量化投资和国外有点不同的是,国外量化投资占主导。量化投资虽说发展很快,但是我觉着在国内,至少在近几年之内是不能够占据主导地位的。因为国内是个散户市场,所以量化投资的蘸笔应该不会像国外那么大。量化投资的前景是向好的,因为现在的股票越发越多。但量化投资并不能够说是一定赚钱,也需要去选产品,选投资人,选管理人,毕竟量化投资最初的那个策略的选择,以及模型的建立,都是由管理人来决定。假如管理人选的策略不对,或者是建的模型不好,那量化投资不赚钱的概率也是很大的。我记得即使市场上采用的最多的市场中性策略,在过去几年里面好像有至少一年是不赚钱的,甚至是微亏的。8、网友“半个文青”:请问一下郝总,今年看好哪些板块,重点布局哪些行业,家电,化工,银行股还有机会吗?郝旭东:我今年总体来说是看好有业绩成长的小成长股,无论是中盘还是小盘的成长股,只要你有业绩的增长性,估值又相对合理,回落到安全区间,我认为都是有机会的。我相对喜好稳健的板块,包括医药股,以及反转的板块可能包括一些医药、传媒这些板块。银行股我认为是属于一种价值型、高分红的价值投资,这个板块是几个大型保险机构和养老金的最爱,所以说银行股这一块股价相对来说应该是安全的,但是我不能说它能涨多少。9、网友李中正:郝经理您好,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在17年的机会与风险怎样?怎样配置此类高风险的科技股资产来获取最大收益?郝旭东:不只是人工智能,可以说以它为例子,所有科技股在今年,我认为总体来说都应该有一定机会的。我看好成长股,也是看好TMT、环保,以及医药、传媒这些行业。但是我想说的,人工智能在A股的上市公司里面多数是没有业绩支撑的,所以说它是一个纯概念。因此在优质股票上涨之前,它不会独立启动一波行情。配置此类高风险的科技资产,需要找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好比大盘阶段调整的一个低位,你买进去就相当于在没有指数风险的情况下买入相对安全的股票。10、网友“李兴琨”:如何看待今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投资方面是否考虑部分仓位做对冲(比如有的板块和股票是受益于人民币的贬值)?对于今年的通胀形势怎么看?郝旭东:人民币汇率贬值这个波动性,因为我管理的基金产品没有海外投资,所以说也没有所谓的对冲。而我前期考虑过受益于人民币贬值的板块,主要从出口占比大这一块来考虑,但是挑了半天也没挑出来很好的标的,而且这些标的在去年都有一定的涨幅了。所以说今年这块说人民币贬值能否启动一个板块行情,不太好讲。而这两天按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说明了人民币贬值有可能、至少是阶段性的已经到位。今年的通胀我觉得不用太关心,通胀应该是供给传导的这种通胀,有可能会缓解,近期煤价,包括一些商品期货的价格都跌得比较快,所以说CPI可能短期会走高一点,但全年不用担心。11、网友“菠萝”:你好!想知道新能车板块去年曾被热炒,那么今年还会有机会吗?或者可以关注那个细分板块吗?郝旭东:新能源是我今年比较关注的一个板块,我个人认为越往下半年,这个板块的机会就越大。虽说这两天市场有一定的反弹,但我不能说它能一下子就起来。但我认为到了下半年,一定会有一波这样的机会,毕竟这个行业的销量增速还是蛮快的。目前的问题就在于,上市的新能源企业的盈利增速在二季度时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销量增速问题不大,主要会由产品降价造成。对于细分板块,我现在整体都在关注,但是目前来看是物流车这一块,以及电池材料这一块如果说是调整到位的话,我认为也可以关注。还是要注意二季度,要先把这个坎儿过去。12、网友“Youth Bin”:您好,由于看到一些西方的基金公司已经使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在进行投资决策,而且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的数据库及分析能力有着人类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会不会给投资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日本的一家保险公司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人工智能机器取代了部分从业人员,未来对于证券投资行业的从业人员是否也有因为人工智能发展而大规模失业的风险呢?谢谢郝旭东: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市场,实际上就和我前面所说那个量化基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人工智能这个程序也是由人来编制的,所以说牵涉到你编制程序这个人对市场的了解,以及对这个市场具体怎么操作,首先这个人的水平要足够高。假如你编制程序这个人水平不行的话,那我觉着你编出来的程序也高明不到哪儿去。目前A股市场上实际上已经有大数据基金了,包括同花顺公司,好像和一家基金公司合作成立了一个同花顺大数据的基金。这个基金收益和回撤控制也只是表现一般,随市场的波动幅度还是蛮大的。所以说当前人工智能完全取代人工,我觉着可能性不是非常大。有些厉害的程序是能够高频交易,通过高频交易可能能够做的比人工好一些,程序做的比人工好一些,但是在我们国内好像目前,自从2015年股灾以来,对高频交易是明显限制,所以说适合人工智能这一块土壤,在A股能不能生长出来,不好说。13、网友“YouthBin”:请问您如何看待5G通信技术接下来几年的发展?由于注意到虚拟现实、无人驾驶和物联网等领域都有依托于5G技术发展的需要,该行业是否有长期投资价值?谢谢。郝旭东:关于5G通信,我认为去年通信板块就炒得比较热一些,以光纤光缆为代表的通讯设备都涨的比较好,它们的股价自去年2月以来涨幅已经不小。其次5G这块,只说行业,5G国内的标准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5G的建设还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最快估计要等到2018年、2019年,或者到了2020年。近两年有可能见不到5G在上市公司业绩里的体现,因此我觉着5G有可能不会成为今年的一个主流板块。但是假如下半年成长股全体起来的话,那这也有可能是个机会。前面我也说到了,无论是去年和今年,涨的比较好的,回撤比较小的这些股票都有一个特点,都是要有业绩,都是要有增长性。纯粹的故事,就需要一个比较热的市场环境。我站在目前时点是不能够看到成长股是有这个环境的,有可能下半年会有,但是目前我不能说有这个环境。三、如何买到适合自己的基金14、网友:“张志远”:政府调控,我们怎样应对?基金排名一直刷新,怎样看?郝旭东:我觉着股市是一个很公平的市场,它的价值中枢就在于市场里面这些公司本身的价值,以及长期来看也会真实的反映经济基本面。政府的调控只是一些短期的影响市场的行为,但是假如你看好这个市场的总体趋势的话,我认为这个因素可以考虑,但不能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基金排名一直刷新,假如是选基金的话,我觉着并不是靠着基金排名来选这个基金,虽说我今年的排名也比较靠前,但是我认为靠着排名选基金并不是一件非常安全的事情。还是要选对这个产品和对这个基金,看它的历史业绩。假如它的历史业绩波动不大,能够稳健上涨,我认为就是一个好产品。假如波动非常大的话,我觉着你要考虑一下自己的买点和卖点。15、网友“海峰”:客户理财买入基金,需要配置不同风格的基金吗?还是一支就好?郝旭东:配置几个资产、几只基金形成一个组合是一种做法。客户理财买入多只基金是分摊风险、获取收益的一种比较保险的方法;如果只买一只基金的话就需要你对这个基金经理充足的了解,而且基金经理的操盘风格不能风险过大,这个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性。但是假如你选准了基金经理,这个基金经理又不负重望的话,那选一只基金可能收益会更好一些。16、网友“漫步云端”:怎么样挑股基和混合基金?网友“李小汪”:怎么挑靠谱的基金管理人?
郝旭东:实际上挑选基金我认为主要就是挑选机构和基金管理人。假如是一个管理机构的投研能力配置比较完善,那我认为首先有可能就把绝大部分的风险排除在外。第二个就看管理这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假如他对风险意识比较强一些,对基金回撤控制的比较好一些,能够做到稳定出利,我认为就是一个好的基金。如果是波动过大的话,需要投资人自己来择时买入和卖出。17、网友“曹婷婷-辽宁”:17年的市场更适合投资什么类型的基金呢?股基、量化、债券、香港、美元、黄金等更倾向于什么类型呢?郝旭东:我个人认为2017年机会比较大的还是要投A股的股票市场,对于量化这一块,实际上在股指期货没有放开的情况下,对于基金管理人要求是蛮高的,实际上多数量化基金目前是不赚钱的。港股市场我历来就不认为是一个独立市场,它的波动性在2016年也较大。2017年,虽说它估值相对比A股低一些,但港股的规则也不同,所以说港股的风险说不定比A股还要大一些。美元和黄金,美元的强势说不定要阶段盘一盘了。黄金,2017年可能在某个时段有一定的机会,但这个时点需要去等。18、网友“cola”:想做基金定投,请推荐几个基金品种吧郝旭东:如果做基金定投,我觉着应该基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这个是和收益相对比的。基金市场里面有些基金波动非常大,今年如果是排名第一,收益率能够做到很高,明年也有可能倒着数的。你如果不喜欢这类风格的基金的话,喜欢相对比较稳健的,那对应的风险比较低、回撤比较小。这样可能当年的收益率也不会那么高,但是每年都或多或少给你赚一点钱,亏损的概率比较小。我目前管理的产品,诺德成长,以及新发的产品,诺德成长精选,按照我自己的投资风格,应该就是属于这一类。我并不能够追求它的当年收益或者当年排名有多好多好,就像前面有一些问题说到的,可能在一个月或者两三个月,这个基金净值可能都不会涨太多,但是我认为风控是第一位,尽量的减少回撤,来获得一个比较稳健的收益。如果要买入我们这公司的基金,我目前在发的这个基金也可以在我们公司官网,以及天天基金网来进行申购。19、网友“ACTIN”:选择股票基金的话,什么规模的基金更合适?太大的收益率一般不容易好,太小的怕遇到大量赎回郝旭东:按目前的市场成交量以及个股成交量来看,我认为在20亿以下规模的基金操作上更具备灵活性,如果规模过大,像50亿或者100亿的基金,至少在今年上半年的市场里是有点变通不过来。关于小基金的大量赎回这一块就看你风控了,基金经理自身风控做得好的话,一般来说都会预留额度的,除非那些特别激进,始终满仓操作的基金经理,可能遇到这种情况比较无法处理。像我前期也有大额赎回,但是基本上处理的也蛮好,无论大量申购、大额赎回,基金净值波动还是相对比较小。20、网友“JimmyCai”:今年计划定投一只基金,请教是选择指数基金还是主题基金?郝旭东:指数基金我不建议今年配置,主题基金恐怕你要踩对点,不同的时点买什么样的主题,还是依靠自身的投资能力。我个人认为,假如不是追求一个很极端的回报的话,还是投一些回撤风险控制比较好的一些基金,可能赚得少一些,但好在安心。四、个人投资经验分享
21、网友“左右手”:如果进行风控的?郝旭东:我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风控的:仓位的控制、板块的选择、对于个股的选择以及权重的调整。仓位控制就是说要对市场有个总体的判断,市场风险高的话,那就要进行降低仓位;市场有可能上涨的话,就要增加仓位。而行业的配置过热,脱离了它的业绩支撑水平过多的板块,我就不会参与,像2015年12月份那时候所谓的中小创成长板,我没有参与。最后个股的选择和权重调整,这就针对市场流动性来判断了。个股流动性不好,那个股的权重就不能增加过多,如果是个股权重过高的话,就可能造成自己砸自己的现象。22、网友“如琢如磨”:诺德成长精选和诺德成长优势有什么区别?郝旭东:诺德成长精选相比诺德成长的区别,首先就是仓位上,目前的诺德成长是60%到95%的仓位,而精选是0%到95%,就是说在必要的条件精选是可以空仓的;其次诺德成长精选是可以操作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的,这两个产品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对市场风险进行对冲,或者是能增强基金的收益。所以说按照我个人的投资风格来说,诺德成长精选应该更匹配我一点,获得安全性收益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也更有利于控制基金的回撤。23、网友“陈辉”:自从15年7月接管基金以来,可以说是成功的躲过了两次大跌,方式是通过降低仓位来实现的,请问当时如果要是判断错误了,基金的净值就会大幅落后于同类基金,你当时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看了基金的持仓,实际上还是优选的低估值品种为主,配备了一定的银行股做为底仓,而且前20只股票就基本上占了全部的持仓份额,这些银行股与你本身的成长的理念并不符合,我们常规认识中,银行股属于稳定增长类别,持有这些银行股的考虑是什么?对于诺德成长来说,并未配置债券资产,而您一月份却兼任了增强债券的经理,这两个投资风格各方面完全不同的两个产品,你是如何来应对的?郝旭东:个别时间判断错误是正常的,像2015年8月份,虽说我躲过了股灾2.0,但是我在8月上旬和中旬,实际上是错过了净值上涨机会。在那十几个交易日里面,我和别人的净值差距以及排名的落后是非常多的。同样的,在2015年的12月份也是面临着这样的情况,甚至包括2016年的三四季度,我的仓位也进行适当的降低,这些其实都影响了阶段的排名和收益。但是假如你把时间拉长一个月或者六个月来看,把市场阶段性调整考虑进去,我并不认为我当时的判断是错误的。我认为市场风险大,我就一定要进行减仓操作,我不会为了追求一时的净值增长或者排名,进行满仓运营,这可能是不会讨一些客户的喜欢,但是我觉得这是我控制风险必须要做的。关于基金持仓方面,实际上你如果再往前看一下,我在2015年三季度的持仓,2015年中报的季报,以及2015年年报,还有2016年中报,假如你多看几期我的基金季报的话,就发现我的持仓并不是非常固定的。最典型的就是2015年的基金三季报,那里面的持仓基本上全是TMT的小盘成长股。然后是2015年的年报全部换成了高分红的价值蓝筹,以及白马消费成长股。我进行这种调仓的根本依据就是说寻找安全边际足够高的,公司内在价值对股价有足够支撑的这些板块。在2015年9月初的时候,我认为经历了两次股灾之后,成长股筹码交换也十分充分,技术指标也走到位了,然后估值水平相比于它的成长性也属于低估了,所以说才重仓了TMT这些成长股。但是经过四个月的爆炒,12月份估值就已经不能看了,当时就炒的各种黑科技。那我就只有买那些我认为合理的,有业绩支撑的,有安全边际足够高的,高分红蓝筹和那些消费。现在处于目前这个时点,实际上可能就要反过来想一想,是不是有些成长股正在逐步的走出价值。我不能说所有的都走出来,但是有那么一些好公司正在逐步分批的走出来。当时在年报里面持有银行股的根本原因就是我认为它是低估的,当时我买入银行股的时候,甚至包括万科、格力电器这些股票,它的分红率都是在六个点或者七个点以上。我认为六七个点的分红率在当时的,假如不只是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或者其他的市场,六七个点的确定性回报,对于大类资金应该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增强债这一块主要是我做股票,其中有股票仓位是我来负责。24、网友“郑运好”:想问一下,希望从事基金工作的,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可以让自己变得更专业?网友“夏冰墨”:刚入基金行业,以后想做研究或产品设计,请问该做哪些准备?郝旭东:关于无论是做研究还是产品设计,如果只是说达到一个基本的要求的话,都有一个固定的模板。假如做研究的话,就多看一下研究报告;如果是做产品设计的话,就多看一下现有基金的一些基金合同。这样子你了解一下,像研究报告或者基金合同里面都有哪些款项,它们的逻辑都是怎么成立的,理解一下、记下来,然后应用到别的公司上面,或者别的产品上面就非常好。假如想做的水平比较高一点,那就需要比较麻烦了。无论是研究还是产品设计,想体现自己更加专业的话,那你就必须自己对A股市场,对于A股的上市公司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好比这个A股市场到哪个位置风险大了,到哪个位置应该买入的,在哪个位置应该发哪一类的产品,这都应该是研究员或者产品设计经理最终做到的。这个不太容易,目前很多在职的也都无法做到。25、网友“文文”:想问下诺德成长精选有没有费率优惠?是否适合定投?郝旭东:我这个基金前面也聊到过,成长精选的仓位是0%到95%的,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进行对冲和增强的,在我的风控第一,相对稳健的操盘风格下,应该是对于基金净值的回撤控制更好一些。所以说你假如不是追求那种暴利,某一阶段快速上涨,而只是追求一个稳定的,相对安全的一个上涨,资产净值增加的话,我觉着我这个产品还是蛮适合定投的。我这个新产品,诺德成长精选在申购的时候是有个四折优惠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coguo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基金]基金公司上市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 南方财富网
 您现在的位置:  >
基金公司上市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南方财富网   
    
  公司上市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基金公司对待上市态度如何?23家基金公司具备上市条件 天弘与万家或只能去
  专家称,基金公司上市积极性不大,若上市多选择在主板
  近一年,基金公司上市成为整个基金业的持续热门话题,尤其是2013年基金公司最新盈利数据的披露,更让这一话题敏感起来。基金公司上市还有什么制度障碍?到底有哪些基金公司具备上市条件?基金公司对待上市态度如何?
  《证券日报》基金部根据同花顺(行情,问诊)iFinD最新统计,40家基金公司披露了去年的营运情况,除了浦银安盛基金未披露净利润数据外,其他39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58.14亿元,与2012年相比,基金公司平均净利润增长三成。39家基金公司中,合计共有23家公司符合上市条件,其中天弘基金与万家基金或只能上市创业板。
  &新基金法和基金管理人管理办法已经使得基金公司基本具备了上市的条件和基础。&北京一基金分析师对《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表示,理论上说,基金公司上市后,获得股权资本,具有资本市场持续融资能力,并且为实施股权激励做好准备,但实际上,我国基金公司对此并不&感冒&,认为基金公司并非&资本密集型&企业,上市是非主流做法;假若上市,多选择在主板或中小板。
  21家基金公司可主板上市
  前十大有6家入围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结束,由上市公司参股的基金公司去年盈利情况全部曝光。
  根据主板(含中小板)上市要求,基金公司必须符合(1)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2)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或者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营业收入累计超过3亿元。(3)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从目前能搜集到的基金公司的公开信息看,符合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条件中,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的基金公司共有21家;同时满足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营业收入累计超过3亿元的基金公司共有14家(另外7家公司营业收入数据缺失);同时满足上述两项要求的公司共计对股本总额的要求都能满足。一般情况下,满足净利润要求的公司营业收入满足上市条件的概率较大,所以,满足主板(含中小板)上市要求的基金公司有21家。
  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博时基金等6家大型基金公司均榜上有名,其中华夏基金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达22.41亿元。而在前十大基金公司中有4家公司难以入围,天弘基金2011年、2012年均亏损,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未披露2013年盈利数据,中银基金未披露2011年盈利数据。
  总体而言,我国大中型基金公司满足主板(含中小板)上市的机会较大,有较强融资需求的小型基金公司则很难满足上市条件。
  [基金公司]上市不是&万金油&
  天弘基金与万家基金只能上市创业板
  按照创业板上市要求,基金公司必须符合条件包括:(1)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2)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且不存在未弥补亏损。(3)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从目前基金公司的净利润看,由于有盈利持续增长要求,满足创业板上市的基金公司非常少。仅有华泰柏瑞基金、建信基金、工银瑞信基金、银华基金、南方基金等5家基金公司满足创业板上市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元人民币且持续增长的财务要求;仅有天弘基金、万家基金、东吴基金等3家公司满足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的财务要求。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注意到,建信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南方基金、银华基金、华泰柏瑞基金、东吴基金等6家既能满足主板(含中小板)上市要求,又能在创业板上市;而天弘基金与万家基金只能上市创业板。
    上市条件虽满足 但基金公司不积极
  去年2月26日、5月17日,证监会两度表示,积极鼓励基金公司上市;去年6月实施的新基金法明确允许基金管理公司采用股份制,并且取消了对持股5%以下股东的行政审批,给基金管理公司上市预留了空间。进入2014年,监管层更是数次表态支持基金公司上市。1月3日,证监会称基金管理公司基本具备了上市的条件和基础,支持其发行上市;继证监会表态支持基金公司上市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3月10日表示,将稳步推进符合条件的基金公司改制,鼓励基金公司上市。
  与监管层的鼓励支持热情相比,基金公司的上市积极性却有待提高。
  继去年8月份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更名添加&股份&二字,拉开基金公司股份制改革的序幕后,IPO方面便再无任何进展。
  &基金公司自身资本金比较充足,无需通过上市融资,再加上上市后各种约束较多,基金公司的积极性并不高。&一长期研究基金业的分析师对《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表示,理论上说,基金公司上市后,可获得股权资本,并且为实施股权激励做好准备,但实际上,我国基金公司普遍认为基金公司并非&资本密集型&企业,上市是非主流做法。&我国基金是契约型的,基金公司上市可能存在有损基金持有人利益的担忧,基金公司上市后投资人和基金持有人两个群体可能存在利益冲突。&他说。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从海外基金公司上市融资数据看,资产管理公司只要符合相关监管要求就可以公开发行股票,但并不是主流的做法。全球上市公司数量150家,相对于全球大约6000家的资产管理公司(Lipper数据)占比仅2.5%左右。
更多基金公司上市应具备的条件相关内容请关注南方网
(南方财富网基金频道)
相关阅读:
    南方财富网声明:基金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基金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南方财富网 - - - - - -特此声明:广告商的言论与行为均与南方财富网无关 南方财富网 ©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公基金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