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借壳上市,定向增发 配股配股是什么意思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IPO上市基础知识、名词解释上市,基本,解释,IPO,术语解释,IPO上市,名词解释,基础知识,ipo上市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IPO上市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图文】企业并购-借壳上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企业并购-借壳上市
大小:279.71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IPO、借壳上市、增发配股是什么意思?-配股和增发有什么区别? _新知资讯资讯
IPO、借壳上市、增发配股是什么意思?
IPO、借壳上市、增发配股是什么意思?
IPO就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首次公开招股是指一家私人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向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另外一种获得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可行方法是在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允许私人公司将它们的股份向公众销售。这些股份被认为是&自由交易&的,从而使得这家企业达到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要求条件。 大多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对上市公司在拥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数量的股东人数方面有着硬性规定。 借壳上市 与一般企业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能在证券市场上大规模筹集资金,以此促进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已成为一种“稀有资源”,所谓“壳”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由于有些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不善于经营管理,其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丧失了在证券市场进一步筹集资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这个“壳”资源,就必须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就是更充分地利用上市资源的两种资产重组形式。
所谓买壳上市,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剥离被购公司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国内证券市场上已发生过多起买壳上市的事件。
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借壳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强生集团的“母”借“子”壳。强生集团由上海出租汽车公司改制而成,拥有较大的优质资产和投资项目,近年来,强生集团充分利用控股的上市子公司—浦东强生的“壳”资源,通过三次配股集资,先后将集团下属的第二和第五分公司注入到浦东强生之中,从而完成了集团借壳上市的目的。
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种对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间接上市,它们的不同点在于,买壳上市的企业首先需要获得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借壳上市的企业已经拥有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从具体操作的角度看,当非上市公司准备进行买壳或借壳上市时,首先碰到的问题便是如何挑选理想的“壳”公司,一般来说,“壳”公司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即所处行业大多为夕阳行业,其主营业务增长缓慢,盈利水平微薄甚至亏损;此外,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单一,以利于对其进行收购控股。
在实施手段上,借壳上市的一般做法是:第一步,集团公司先剥离一块优质资产上市;第二步,通过上市公司大比例的配股筹集资金,将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第三步,再通过配股将集团公司的非重点项目注入进上市公司,实现借壳上市。与借壳上市略有不同,买壳上市可分为“买壳——借壳”两步走,即先收购控股一家上市公司,然后利用这家上市公司,将买壳者的其他资产通过配股、收购等机会注入进去。
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一般都涉及大宗的关联交易,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些关联交易的信息皆需要根据有关的监管要求,充分、准确、及时地予以公开披露。 增发配股 定向增发
非公开发行即向特定投资者发行,也叫定向增发,实际上就是海外常见的私募。
中国股市一直以增量发行的方式为主,境外市场一般推行“存量发行”。前者是已发行股票的公司经一定时期后为扩充股本而发新股;后者指股份公司不增发新股,仅将原有的老股东的股份再卖给市场投资......
IPO就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首次公开招股是指一家...
IPO就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首次公开招股是指一家...
借壳上市是指一间私人公司(Private Company)透过把资产注入一间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壳...
到底什么是借壳上市?我的理解就是控制目标公司(壳公司B)的股权,然后利用配股1、对。2、以完成后,是...
600303说得配股,现在只是正在酝酿期,具体还没有实施,不要急,称不上所谓好事、坏事,即便好事,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相关内容IPO与借壳上市比较
&&&&IPO与借壳上市比较&&& 目前国内A股上市的方式主要有IPO与借壳上市两种,这两种上市方式各有优缺点,对比如下:&& (一)、IPO上市利弊分析&& IPO上市优点主要有:1、可以融资。企业通过IPO上市,一般可以发行总股本约30%的股份,直接从股市募集资金。2、自我主导性较强。企业IPO上市一般由其自己来规划主导,哪些资产拟上市,哪些资产不注入,以及人事安排与公司治理等,都可按通常惯例有序推进,自主性较强。&&&& 但IPO上市也存在明显缺点,主要体现在:1、上市周期很长。IPO上市需经过改制、辅导、审核、发行等过程,需要连续运营3年、3年连续盈利才能申报材料。目前证监会排队的企业大概在260家左右,按照证监会每周2家的审核速度,目前马上申报材料到审批通过至少还得2年左右。2、通过率相对较低。由于IPO是优中选优,所有证监会对IPO的审核较为严格,目前总的通过率在80%左右,即5家申报公司中否决1家。由于开发区行业的特殊性,证监会审核相对严格,目前国内证券市场总共只有10家开发区性质的上市公司,其中9家是2000年前通过各省市分配指标上市,1家是2006年上市。3、不确定大。2008年度由于股市大跌,2008年9月证监会停止审批IPO,目前刚刚开闸。由于国内政策的不确定性,IPO的审核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借壳上市利弊分析&&& 相对IPO上市而言,借壳上市具有如下优点:1、上市时间短。从与壳公司达成一致到证监会审核通过、资产交割,借壳上市一般在3-6个月内即可完成。2、确定性强、成功率高。借壳上市是取得证监会批准后才注入资产,故可以保证100%上市成功,避免了不确定性。&&&&&&& 借壳上市的缺点主要有:1、不能立即融资。借壳上市时,重组方首先以注入资产方式成为壳公司大股东,完成借壳上市;借壳上市完成后,才能通过非公开增发、配股、公开增发等方式通过股市融资。2、承担一定的成本。由于借壳上市属于购买上市资格,需要承担一定的股权稀释成本。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借壳上市的动因及建议_参考网
借壳上市的动因及建议
窦智摘 要:企业为实现融资和扩张的目标,纷纷选择进军资本市场,寻求在证券市场平台融资以及企业后续发展所需的各种融资便利。但IPO难度大,而借壳上市因门槛相对低、上市周期短等便利成为企业打开资本市场的重要通道。文章就借壳上市现状及概念进行论述,对借壳上市动机进行分析,并从企业自身和政府及监管部门角度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借壳上市;动因;政策建议一、企业借壳上市综述一直以来,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上市资格是一种稀缺资源。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注册制相比,我国实行核准制,证监机构对于各方面条件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审查,企业难以获得资本市场的准入资格。而上市资格带给企业如增发配股、IPO融资、获取更多银行贷款等诸多益处,使企业都拥有强烈的上市需求。在上市资源供求不平衡、激烈竞争上市资格的同时,上市公司收购形势一片大好,借壳上市成为打开资本市场的重要通道。借壳上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借壳上市仅指母公司借壳即公司已经拥有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已上市的子公司而实现。而广义的借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控股重组一间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利用反向收购方式注入自己的有关业务和资而取得上市地位。但是,无论是子公司借壳还是非上市公司控股借壳,实质都是对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而实现间接上市的活动,因此,从广义上讲都是借壳上市。二、企业借壳上市的动因分析1、上市时间短,门槛偏低。在IPO过程中证监部门需对申请企业会进行一系列的审查,上市申请受到诸多非市场化因素制约,而这一过程需要耗尽大量时间成本。借壳上市却只需与壳方进行协商,避免了证监部门的各种审查,进而缩短上市时间、降低交易成本。2、实现从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目的。借壳上市后企业可以配股、增发新股,从证券市场筹集到资金,从而实现自身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因为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的倾斜,80%以上的贷款投向国有企业,使许多企业依靠银行贷款从而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极小,迫切需要获得上市资格来取得融资发展。进入资本市场实现曲线融资成为企业借助借壳上市巨大推动力。3、借壳上市具有品牌广告效应。上市公司的股票买卖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上市公司的自身发展变化也必将成为投资者的研究的焦点。企业通过大张旗鼓的借壳活动在向市场显示自身实力和胆略同时,无形之中做了巨型广告,为企业日后发展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4、壳资源方重组需要。上市公司市场化程度高,所承受压力大,而其中又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许多企业在行业中不具备优势地位。上市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公司陷入经营困境,除拥有上市公司的外壳,已别无优势。在自身无力扭转亏损局面的情况下,股东为避免丧失配股资格导致股权贬值,股东有转让自己所持股权的需要,引进强有力地外援,获得优质资产的注入,从而保住上市公司这块壳。5、合理避税的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资产适用税率的不同,企业在借壳上市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税率采取不同的经济决策,实现合理避税目的。在税法与会计处理不同、证券交易内在规律的作用下,合理避税能够影响企业借壳上市的全过程。如通过亏损递延,将壳公司前期亏损递延到现在期间,调减应纳税额,实现合理避税。借壳上市过程中带来的纯货币收益等,都能进行税收筹划。6、政府的政策扶持。公司上市资格的存在,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融资,更能带动地区经济、扩大地区知名度。地方政府提供各种特许权优惠政策支持企业上市,税收减免鼓励企业并购等,这也成为企业借壳上市的契机。三、企业借壳上市的相关建议(一)企业自身角度1、加强选壳环节的风险控制。目前,壳公司大多资产质量差、市场形象不佳,此类公司除拥有上市资格外,自身已不具备发展能力,甚至背负大量隐藏债务和法律纠纷。企业在选壳前深入了解了解壳公司的内部情况,重点调查是否有未决诉讼、不良资产等。企业还可以听取专业机构的建议,明确双方责任,从而降低风险、规范对方行为。企业从选壳环节开始就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并将其贯彻落实于整个交易过程中。2、创新支付方式降低成本。企业可在并购支付方式上有所创新,从而降低企业借壳成本。发行可转换债券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支付方式。从借壳方角度来看,采取这种支付方式不仅使企业在较低的利率和较宽松的条件下出售债券,更为股票的出售提供了一种更高价的方式。从让壳方角度来看,可转换债券融合了债券的安全性与股票的增值性,在股票价格较低时,可选择股票价格上升时再进行转换,从而扩大收益。3、推动企业治理结构转型和升级。借壳上市后,企业应积极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从而使公司得到长远发展。首先对制度进行创新,明晰产权制度,明确分离个人资产和公司资产并引入外部资金,防止绝对控股现象的产生。其次对技术进行创新,企业应通过深入市场调研,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产品竞争力。遵循市场需求与改善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有效调整现有生产模式。同时,为保障企业未来发展活力,可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引入优秀人才。最后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企业应打破传统管理方式,引入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对经营活动进行管理,使决策系统化、监管严格化,实现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从而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二)政府及监管部门角度1、积极发挥政府职能。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调节,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协调产业间关系、调整产业内布局,在企业借壳上市过程中发挥引导功能,实现企业与产业同步发展。政府还应完善相关配套服务环境,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鼓励与限制政策,积极发挥服务功能。对企业借壳上市给与相应扶持,调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形成良好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2、严格控制内幕交易。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着各种人为操纵、投机炒作的现象,多种原因造成该现象的产生,但监管力度不足、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健全是最核心的成因。为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为实现国家经济环境的平稳发展,政策透明、无缝监管是必不可少的。建立稳定的资本市场环境,加强政府证券监管部门的管理,坚决打击违法行为,严格控制交易行为,严惩企业借壳上市过程中内幕交易行为。3、准确界定权益性交易概念。在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尚未出现权益性交易的概念,仅明确了反购买法,这不利于重组方交易和政府监管。监管部门准确界定权益性交易原则将给企业间交易带来方便,增强透明度,更有利于行政监管的落实。4、进一步细化准则规范。细化、具体的准则更有力于企业的执行,对企业交易产生积极的规范作用,而现存的准则仅从原则出发,指导性意见不利于企业的贯彻落实,极易导致交易过程的失败。企业借壳上市过程中可遵循的规范仅有反向购买的指导意见,在其他问题上相关规范还处于空白。由于借壳上市交易的复杂性,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在交易过程中存在监管风险,因此监管部门应制定更详细的指导性意见。借壳上市作为首发上市的有益补充,可弥补首发上市在制度方面的缺憾,一些优质企业可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上市的目的,不仅实现我国经济的良性运转,为増强我国的经济活力,完善我国经济体制保驾护航,也实现企业的良性运转,健康稳定的发展。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借壳上市运作的不断规范,将为企业上市提供更好的实践指导。(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参考文献:[1] 喻奕.公司借壳上市风险与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4(8):117-118[2] 于彤彤.民营企业借壳上市的问题研究[J].中国商论,2014(12):162-164[3] 王丽媛.我国借壳上市监管现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7):276-277
2016年30期
商的其它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向增发 配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