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银行从什么科目支出员工工资属于什么科目

缴纳保险时是不是做如下分录: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其他应收款-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贷记“银行存款”??
从工资中扣除时是不是做如下分录: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记“其他应收款-代扣代缴社会保险”???
实际做账时都计入到了“其他应付款-代扣代缴社会保险”已经计
缴纳保险时是不是做如下分录: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其他应收款-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贷记“银行存款”??
从工资中扣除时是不是做如下分录: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记“其他应收款-代扣代缴社会保险”???
实际做账时都计入到了“其他应付款-代扣代缴社会保险”已经计入了半年时间,现在还可以改为“其他应收款-代扣代缴社会保险”吗?可以随时改动记账科目吗?
一、如果不提取
1、缴纳保险时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单位负担)
借:其他应收款--代交个人社保
贷:银行存款
2、代交个人保险,在支付工资时代扣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代交个人社保
贷:库存现金
二、如果采用提取方式
1、单位负担部分,提取时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保险
2、个人负担部分,在支付工资时代扣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个人社保
贷:库存现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保险
借:其他应付款--个人社保
贷:银行存款
实际做账时都计入到了“其他应付款-代扣代缴社会保险”已经计入了半年时间,现在还可以改为“其他应收款-代扣代缴社会保险”吗?可以随时改动记账科目吗?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一、第一个分录正确。
二、第二个分录不是这样的。由于单位在计提社保时,已做分录:
借:管理费用-社保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
因此,上交社保时,第二个分录应为...
一般的社保核算主要集中在管理费用、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付款这几个科目:
1、单位负担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这些作为管理费用核算
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1、个人所得税、社保、公积金,是在发放工资时计算代扣的,不是在提取时计算的。
2、会计分录
(1)计提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该这样处理:
一、如果采用提取方法的
1、单位负担的保险,提取时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
2、个人负担部分,付工资时代扣
借:应付...
答: 卡罗精品酒店(深圳东门店)可以开发票吗
答: 工行有个理财产品,月存.每年利息好几百。连存10年有分红,我算了一下很划算,比基金和单纯的存款都好,你去了解一下。
答: 工行有个理财产品,月存.每年利息好几百。连存10年有分红,我算了一下很划算,比基金和单纯的存款都好,你去了解一下。
答: 工行有个理财产品,月存.每年利息好几百。连存10年有分红,我算了一下很划算,比基金和单纯的存款都好,你去了解一下。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以下试题来自:
判断题银行的营业费用是商业银行在各项业务经营及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职工工资、差旅费、水电费、修理费、业务宣传费、固定资产折旧、手续费支出等。 错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判断题 错2.判断题 对3.判断题 错4.判断题 错5.判断题 对(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2次下载&&|&&总47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20积分
0人评价8页
3人评价11页
5人评价22页
3人评价9页
0人评价2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20积分银行员工高收入透析―以四大行为例
  日 16:18 银行家 郦锡文
  近三年银行各项经营指标显著提升
  各行人工成本利润率均控制在合理标准
  四大银行员工平均收入约是当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
  银行高利润主要由利差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和资产资量提高经营成本降低三方面构成
  三年前,笔者曾对2006年至2008年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下分别简称工行、中行、建行、交行)高管人员薪酬、员工收入三年间的变化,高管薪酬与员工平均收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自己对相关问题进行科学管理的一些探讨性看法。三年后,国内五大银行已也全部完成上市改革任务,走到了国际银行的舞台上一展身手。特别是在经历了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及比较复杂的内外部形势考验,大型银行的业务和财务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高管薪酬与员工收入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为什么温总理会在两会答记者问时要提出控制国企高管和国有金融企业高管薪酬的问题呢?在银行员工的收入管理上有否得到改进、完善呢?带着这些问题,借着各家银行正式发布2011年年报之际,笔者又做了一些实证和数据分析。希望能对现在社会热议的收入分配改革,控制银行“暴利”和高管“高薪”,打破垄断性的不合理收费,缩小行业、城乡收入差距等话题有一点正面引导,而不是火上加油。
  近三年大型银行的业务经营和效益变化
  年,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严重冲击,但在中国政府2009年“保增长”和其后两年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引和调节下,几大银行在其业务经营和财务效益的各个指标上都取得了比前一个三年(年)全面进步的发展变化,有些指标还呈现翻番性的增长。笔者统计了国有控股四大银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以下简称“四大银行”)近三年的年报相关资料,整理出以下数据。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后三年几大银行的各项指标和业绩都比前三年有很大提高。如中行后三年新增贷款之和几乎等于前三年新增贷款之和的2.89倍。比较令人欣喜的是净利润的增长保持了较好态势。如工行后三年净利润之和超过5000亿元,比该行前三年净利润之和(2434亿元)整整增长1倍多;建行后三年净利润之和也相当于前三年之和的2倍;相对逊色一些的中行也达到前三年的1.85倍。
  近三年四大银行人力费用开支情况
  随着银行净利润的快速增长,四大银行的经营费用也水涨船高,其中特别是银行员工收入(含工资、奖金、社会保险、福利等)等费用也是逐年增长,而且水平不低。据了解在实行股改以后,控股股东(汇金公司)与有关银行达成了一个不成文的默契(或口头协议),即将净利润与员工收入比控制在不高于1比0.6的水平。也就是说,如果某银行当年净利润增长10%,则当年该银行员工人力费用(工资)增长可以控制在6%以内。从表1可以看出,相关银行净利润增长的幅度都是不算低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银行员工收入年年增长幅度都在两位数以上。以工行为例,2008年工行员工费用支出(含内退员工费用,下同)为533亿元,到2011年底,同口径员工费用支出为879亿元,比2008年增长约65%,三年平均每年增长21%,这个增速大大高于同期GDP(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的。
  从表2可以看出,2008年由于农行尚未股改上市,其盈利水平相对其他三家银行要差一些,故当年四大银行员工人力费用成本与其净利润占比高达61.5%(其中农行高达112%)。而到2011年底,该项比例已经下降到48%,比2008年降低了13.5个百分点。其中,工行2011年人力费用与净利润之比为42.2%,比其2008年的47.9%降低了5.7个百分点。同期,中行降低了13.7个百分点;建行降低了8.2个百分点;农行降低最多达44.9个百分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四大银行的员工效率还是逐年提高的。就四大银行合计看,2011年利润比2008年增长96.26%,同期员工费用增长53.19%;或者换个方式测算,四大银行近三年利润平均每年增长25.27%,而员工费用平均每年增长15.40%,两种算法基本上都控制在1:0.6的水平左右。
  用人工成本利润率指标,该指标可表示为:
  人工成本利润率=净利润÷人力费用(成本)
  该指标数值越大,即说明投入产出率越高。四大银行该指标是逐年提高的。
  从表3可以看出,在2008年只有工行一家人工成本利润率在2倍以上,即工行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到2011年已有3家银行(工行、建行、中行)该指标都超过了,且工行、建行同为2.37,形成“双龙戏珠”局面。虽然农行近几年一直垫底,但其增速是最快的。笔者预计,今后几年四大银行员工费用还会有一定增长,但只要控制1:0.6的比例不下调、不走样,利润增长率不大幅度下降,该指标还有继续提高的空间。
  近三年四大银行员工人均收入水平比较
  近三年来,四大银行在员工平均费用上的排序似乎已经有了新的变化。其中工行增速较快(平均每年增长19.1%),人均费用已经与建行基本持平(接近20万元);中行虽然利润增长在四大银行中处于较慢水平,但因其员工总数最少,且海外人员较多,故其人均费用开支仍处于第一位(约为21万元),但增速最慢(平均每年增长10.4%)。农行由于人员最多,且因其在县域农村工作的基层员工数量较大,目前人均费用处于四大银行中最少的位次(人均16.72万元,年均增长12.5%),就增长水平而言处于适中位置。
  从表4可以看出,到2011年底,工行员工人均费用比2008年增长了58.4%;同期比较,农行员工人均费用增长37.6%;中行员工人均费用增长31.1%;建行员工人均费用增长47.5%。需要说明的是,表3中的银行员工人数包括了劳务派遣用工人数,每家银行一般都有10%左右的劳务用工。其中,中行劳务用工最多有6.6万多人,占其全部员工总数的23%。由于劳务员工与合同制员工尚未真正做到同工同酬,其劳务性收入年均只在数万元水平,如果把支付劳务员工的费用和人数相应从表4中剔除掉,预计四大银行合同制员工人均费用水平要比表4数据更高一些(各行略有差异),粗略匡算,四大银行合同制员工人均水平大约可再提高8%左右。
  四大银行高管成员人均收入的增长情况
  在四大银行员工人均收入逐年提高、近三年平均每年增长15%左右的大背景下,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水平也是逐年看涨的。只是由于高管成员(这里只把年报中披露个人收入的董事长、行长、监事长、副行长、纪委书记、首席官、董事会秘书、总监等管理层人员统计在内的收入要进行逐人公开披露,受到监管部门和公众、媒体的关注程度将会更高,有的年份还要受到上级部门政策精神或领导同志讲话的指导,迫使四大银行对高管成员的年薪收入增长有所节制,在披露中也有不甚清晰之处。2008年四大银行高管人员接受上级精神的指导,对当年报酬就做出了降低薪酬约10%的安排。而且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四大银行高管从2009年起当年只领取绩效年薪的50%,其余50%在后三年递延兑现,每年兑现1/3。这样一来从年报上看到的银行高管人员税前收入(下同)就与2008年度及前几年不好简单类比了。根据目前手头掌握的资料,笔者以2009年为基点,对四大银行近三年年报中披露的高管收入做了简要整理,四大银行高管成员年年报首次披露的平均收入状况参见表5。
  笔者查阅中行有关年报后发现,中行2009年年报所列的高管收入共计709.2万元,但在2010年年报上披露,经确认后上述高管2009年实际领取的收入为1418.54万元,正好是2009年年报首次披露数的2倍。可以预计,这种情况在四大银行是基本相同的,因为同属国家(汇金公司或财政部)控股,相关薪酬管理政策是不会有明显差异的。所以,外部人士在观察、比较银行高管人员年度收入时,都可以在年报首次披露数字上增加一倍,基本上是八九不离十。据了解,2011年报披露中,其他上市银行均存在部分高管成员全部收入待确认的情况。为避免外界产生猜测和误解,笔者建议所有上市商业银行今后在披露上一年度高管薪酬时,也像中国银行那样,把前一年度经确认后的实际年薪报酬重新列示出来,以使社会公众和者获得完整详实的信息。
  按扩大年报首次披露数一倍后的数据测算,2009年工行高管人均年收入比2008年增长11.5%,与其全行全口径员工人均收入增长12.44%的水平大体相当(2009年工行净利润只比2008年增长16.4%,人力费用增长突破了1:0.6的限制)。
  银行员工收入与全社会平均收入的比较
  目前社会上有一种议论,说银行是行政垄断保护下的“暴利”企业,获得的高收入并非完全来自银行高管和员工们的勤奋工作和价值创造,而主要是来自于银行存贷款的高利差和不合理收费服务项目的所谓中间业务收入等。客观地说,这种议论是不够公平的,但也有值得银行业深入思考和从善改进的警示性意义。笔者做了一个简单比较,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1元,即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5倍;到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714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二者比例倍数为1.94倍,比2008年提高了5%。按照2011年该比例倍数比2010年同样提高5%计算(实际达不到这么高),则此倍数扩大为2倍(1.94×1.05)。2011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元,根据计算,2011年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43620元,比2008年增长49.2%,三年平均每年增长16.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每年平均增长约8.7%)。而四大银行员工人均费用(即人均收入)2008年为13.23万元,2010年为16.21万元,2011年为19.10万元,三年共计增长44.37%,平均每年增长14.79%。从表面上看,似乎四大银行员工平均收入增速还不如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速快(平均每年低1.6个百分点),但2008年四大银行员工平均收入是当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53倍;2010年为4.36倍;2011年为4.38倍。显然,保持4倍以上的差距就是不算低的。再看四大银行高管成员的平均收入,2008年为人均136.76万元,是同期四大银行员工平均收入的10.34倍;2010年四大银行高管人均收入为160.93万元(按表5相关数据测算后乘2所得),是同年四大银行员工平均收入的9.93倍;2011年四大银行高管人均收入为187.18万元,是同年四大银行员工平均收入(19.1万元)的9.8倍。可以看出,尽管2010年、2011年四大银行高管成员收入对四大银行员工平均收入的倍数已降低到10倍以下,但由于2011年高管收入增长为16%,只比城镇职工收入增长水平低一个多百分点,其与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差距仍接近43倍。
  四大银行尚且如此,那些股份制商业银行高管年薪比四大银行高管年均收入还要高出1~2倍,他们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差距就更大了(有的银行可能在100倍以上)。据2011年年报披露,招商银行员工人均收入35.44万元,民生银行员工人均收入36.44万元,兴业银行员工人均收入30.49万元,浦发银行员工人均收入38.85万元。均比四大银行员工人均收入高出50%甚至接近1倍。以高管人员比较,招商银行9名主要高管成员2011年的人均收入(不含确认后可能还会增加的收入,下同)就达350.74万元,是该行员工平均收入的9.90倍,是四大银行高管人均收入的1.87倍。如加上确认后的收入,预计与本行员工收入倍数差距至少在12倍以上(按确认后增加30%收入计算),与全国城镇职工人均工资收入的差距就会达到100倍以上(全国城镇职工人均工资2011年为4.36万元,招行高管人均收入按确认后比年报披露数增长30%测算为456万元,后者大约是前者的104.6倍)。
  商业银行利润为什么会年年高增长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行市场经济改革后,我国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在2000年前都不是真正的盈利银行,而是亏损银行或者说虚盈实亏的银行。因为那个时期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很高(平均在30%以上)。只是在经过两次剥离不良资产及国家两次注入巨额资本金以后,国有商业银行摆脱了不良资产的困扰和侵蚀,才在股改上市后迅速扭转了亏损局面,走上真正盈利、创造效益、提高收入的道路。究其盈利来源,主要有三大块:
  资产规模扩大,利息收入增加而形成利润。据笔者粗略统计,在2004年时(这是中行、建行实行股份制改革的年份),四大银行的资产规模合计为17万亿元,到2011年底已经达到50.93万亿元,仅7年时间就几乎增长了2倍,可以说这绝对是高速度的成长。正是由于有这个基础奠底,加之四大银行净利息收益率(NIM)近两年持续上升(国家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影响),四大银行每年利息净收入和净利润都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10年四大银行净利息收入比2009年增长24.2%;2011年又比2010年增长21.3%。从而保证了四大银行在利润基数提高的平台上,仍能获得近2年平均净利润不低于25%左右的增长。有人说这就是吃利率政策保护的偏饭,其实国际上没有任何一家银行不是吃利差的,中国银行业利差水平并非全球最高,所以不能偏听偏信,片面理解。
  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而扩大利润。中间业务收入(包括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以及部分非利息收入如投资收益等)是基本不占用银行资本金就可以获得利润的一项收入。中间业务本应是商业银行的一项业务,过去以免费服务出现的形式较多,随着股改以后对中间业务和服务的认识有所转变和提高,所有商业银行在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方面都下了很多功夫。2004年时,四大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指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同期营业收入的平均比重仅为10.61%,到2011年底,该项收入比重已经提高到20.47%,与资产规模扩张速度一样几乎也翻了一番。应该承认,这是商业银行的一大进步,是好现象而不是坏现象。目前社会上有些舆论指责商业银行收费不够合理,费用高昂,服务不到位,价格不公道,信息不透明等,应该说这些批评意见绝大部分都是中肯和客观的,的确应该引起商业银行高度重视并大力快速改正。但上述问题仍然属于商业银行前进、发展中的部分缺陷或不配套问题,对商业银行发展、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的大方向是不应该怀疑、彷徨、谴责和倒退的。笔者从四大银行2011年报业绩看,四大银行2011年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合计3221亿元,已经占到四大银行员工费用开支总额3021亿元的106.62%。这是四大银行首次出现这样的局面。可以说能够用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全额覆盖银行员工人力费用开支(工行、中行、建行均已如此),这是四大银行向国际先进银行水平靠拢的一个积极行动和成果。如果再经过5年到10年的努力,把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提高到30%左右的国际一流银行水平,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舞台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就会发生质的转变。但问题的关键是,商业银行的服务收费也不是越高越好,而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改善是无止境的。最近获知,关于规范商业银行收费业务和服务的行动,从日起已经有一些新的政策措施出台,笔者相信经过国家指导和社会监督,特别是商业银行自我改革完善,一定会改变目前这种不尽协调或不被理解的尴尬局面。
  提高资产质量,降低业务经营成本而形成的转换利润。对四大银行来说,过去之所以盈利很少甚至虚盈实亏,主要是不良贷款比例过高所造成的。试想一下,在不良贷款率达20%甚至30%多的环境里,商业银行不管如何想盈利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在那些不良贷款率达两位数以上的年份,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都是比较高的(平均50%左右)。股改上市后的局面有了较大变化,在国家对大型银行的历史性、政策性、经营性不良贷款进行两次剥离后,每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上市前都达到了最低门槛要求(不良贷款率低于5%),其后每年还实现了不良贷款“双降”。到2011年底,四大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已降低到1.1%左右,仅此一点就能保证商业银行稳赚不赔(因为四大银行2011年净利息收益率平均为2.57%)。另一方面,四大银行最近几年的成本管理意识比上市前大大改善,这主要体现在对成本收入比的控制上。尽管股东提出的成本收入比要求是不能超过38%,但改革上市后四大银行成本收入比都在逐年下降。2011年四大银行成本收入比已经降低到32%左右(农行2011年为35.89%)。如前所述,虽然这几年四大银行员工收入有了较大水平提高,但就员工收入占四大银行营业收入的比重看,基本控制在20%以内,这比改革上市前(2004年)的水平是降低的。见表7:
  此外还应看到,前些年国家调低商业银行的营业税率、所得税率等也使商业银行利润比改革上市前有了明显增多。这种国家政策优惠带来的好处除了银行员工分享外,银行也应创造条件增加对投资者的回报和提高社会责任贡献度,更多地由社会分享或向消费者让利。
  笔者做了一个统计,对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中,其实现的全部营业净收入38808亿元中,大体分布为4:3:2:1的结构。即净利润约占40%(经测算为39.2%);银行业务管理费占30%多一点(经测算为33.5%,其中员工费用约占20%);上交税收(包括所得税、营业税及附加)约占20%(经测算为17.8%);资产减值损失占10%(经测算为9.5%)。而在年的前三年,三行(不包括农行,因数据不可比,下同)这个结构大体为34:32:18:15,显然是减少了资产损失比重而提高了净利润比重;三行近三年净利润12206亿元中,三行累计对投资者分红总额为4700亿元,占净利润比例为38.5%。农行2010年7月上市,2011年实现净利润1219亿元,计划2012年对投资者按每10股分红1.315元,分红总额为427亿元,占净利润35%。应该说四大银行这个分红比例在A股上市公司中是比较高的,而那些长期赚钱很多却多年不分红或极少分红的“铁公鸡”上市公司就显得相形见绌了。因此,投资者们应对四大银行有所理解。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频道文章精选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
---------------------------------------------------------------------------------------------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风险自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闽 B2- 号
《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编号:闽通信互联网 [2008]1 号
证券资讯提供:福建天信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证书:ZX0151]
Copyright &
中金在线. All Right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研发支出属于什么科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