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85mm f1.4 ex dg hsm/1.4 dg可以用到索尼a7吗

摄影器材越来越重,你的体力跟上了吗?
浏览数:86
20:03&&来源:
你们知道自己每次出门负重多少吗?就我自己的体验,玩摄影,其实和健身也没什么区别。懒人是不太适合玩单反的,因为他们总是喜欢做减法,这个不想带,那个没有用,而遇到好风景想拍好照片的,恨不得把所有家当都塞进摄影包,这是很多摄影人都遇到过的问题。几年坚持拍下来,一天两万步不带喘的,玩长焦的哪个没有二头肌,不信的话撸袖子自己照镜子看看,是不是要感谢佳能,感谢尼康,感谢适马,还有CCTV呀。话说,你们知道自己每次出门负重多少吗?以一般摄影发烧友为例,一般出门带的装备,老狼初步算了一下,以个人偏爱佳能16-35mm f/4L IS USM、适马35mm f/1.4 ART、佳能70-200mm f/2.8L II USM的组合。当然,这也是极限了(小身板不够硬朗)。能近能远,能风光能人文,就算偶尔糖水也是完全没有问题。它们的重量分别为635g、665g、1490g。稍微懂点的玩家应该知道,包的好坏,不仅仅体现在对器材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先进的背负系统会让肩膀少吃苦(谁用谁知道)。一个机身的话,很多人都会用乐摄宝的Tahoe BP 150(牌子响,性价比高),它的重量是800g。另外拍摄风光需要一支稳定的脚架(一定要买好的)和一套滤镜,当然滤镜也不是必要的,看个人的需求吧(也就一两根火腿肠的重量)。脚架就选百诺旅行天使C2292TB1(淘宝销量还是不错的),算是碳纤维中价格相对便宜的,总重量1.78kg。还有其他零零碎碎大约1000g。总共这些重量是接近7000g,相当于12瓶农夫山泉矿泉水。难怪有人说,一个成功的摄影师肯定不会是一个胖子。对于旅行来说,以上的装备和套餐就完全可以满足了。但对专业摄影师来说,背的器材远不止这些,还有笔记本、各种附加设备,比如航拍无人机。林林总总加上,四五十斤的负重是常见的。这种情况在老狼看来已超出了人类理性的思考范畴,下面以专业摄影师吴锟同学的装备为例。这是吴锟同学出发的部分装备打好包的重量,46斤相当于40瓶矿泉水的重量机身篇:佳能(含电池、存储卡)EOS-1D X Mark II 1530gEOS 5D Mark IV 800gEOS 5D Mark III 950gEOS 5DS/EOS 5DSR 930gEOS 6D 750gEOS 7D Mark II 910gEOS 80D 730gEOS 77D 540gEOS 70D 755gEOS 800D 532gEOS 760D 565gEOS 750D 555gEOS 700D 580g尼康(含电池、存储卡)D5 1405gD810 980gD750 840gD610 850gD500 860gDgDgDgDgDgDgDg索尼(仅机身)A7RM2 582gA7M2 556gA7SM2 584gA7S 446gA7R 407gA7 416gK-1 1010gKP 703gK-70 688gK-50 675gK-S2 678gK-S1 558g1.佳能单反的健身效果最好2. 宾得心疼粉丝,同级别机身最轻3. 机身等级越高健身效果越好4. 各个厂商都走在追求轻量化的道路上义无反顾5. 索尼微单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那么那么轻巧镜头篇套头佳能EF-S 18-55mm f/4-5.6 IS STM 215g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 480g佳能EF 24-105mm f/4L IS II USM 795g尼克尔 18-55mm f/3.5-5.6G VR 205g尼克尔 18-140mm f/3.5-5.6G ED VR 490g尼克尔 18-105mm f/3.5-5.6G ED VR 420g索尼FE 28-70mm F3.5-5.6 OSS 295g宾得DA18-135mm F3.5-5.6ED 405g宾得DA18-55mm F3.5-5.6AL WR 220g35mm尼克尔 35mm f/1.8G ED 305g尼克尔 35mm f/1.4G 600g佳能EF 35mm f/2 IS USM 335g佳能EF 35mm f/1.4L II USM 760g索尼Sonnar T* FE 35mm f/2.8 ZA 120g适马35mm f/1.4 DG HSM Art 665g50mm尼克尔 50mm f/1.8G 185g尼克尔 50mm f/1.4G 280g佳能EF 50mm f/1.8 STM 160g佳能EF 50mm f/1.4 USM 290g佳能EF 50mm f/1.2L USM 590g索尼Sonnar T* FE 55mm F1.8 ZA 281g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 778g适马50mm f/1.4 DG HSM Art 815g85mm尼克尔 85mm f/1.8G 350g尼克尔 85mm f/1.4G 595g佳能EF 85mm f/1.8 USM 425g佳能EF 85mm f/1.2L II USM 1025g索尼FE 85mm f/1.8 371g适马85mm f/1.4 DG HSM Art 1130g 微距定焦尼克尔 105mm f/2.8G IF-ED AF-S VR 720g佳能EF 100mm f/2.8L IS USM 625g索尼FE 100mm f/2.8 STF GM OSS 700g腾龙SP 90mm f/2.8 MACRO 1:1 VC USD 610g135mm尼克尔 135mm f/2D AF DC 815g佳能EF 135mm f/2L USM 750g索尼Sonnar T* 135mm f/1.8 ZA 995g适马135mm f/1.8 DG HSM Art 1130g尼康大三元 3610g尼克尔14-24mm f/2.8 G ED 1000g尼克尔24-70mm f/2.8 G ED 1070g尼克尔70-200mm f/2.8G ED VR II 1540g佳能大三元 2788g佳能EF 16-35mm f/2.8L III USM 790g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 805g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1490g索尼大X元索尼FE 24-70mm f/2.8 GM 886g索尼FE 70-200mm f/2.8 GM OSS 1480g尼康小三元 2240g尼克尔 16-35mm f/4G ED VR 680g尼克尔 24-120mm f/4G ED VR 710g尼克尔 70-200mm f/4G ED VR 850g佳能小三元 1835g佳能EF 17-40mm f/4L USM 475g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 600g佳能EF 70-200mm f/4L IS USM 760g总结:1. 虽然厂商也想实现镜头轻量化,但谈何容易。2. 老镜头用料真是舍得,有些完全就是用金属打造,所以在拥有质感的同时,拿在手上也是沉甸甸的。最近几年推出的新镜头鲜有金属镜身,几乎都是塑料。3. 在适马身上集中体现出堆料的特点,所以定焦镜头普遍比尼康和佳能还要重,完全就是健身器材。关于堆料的意义,就是用简单直接暴力的方法提高成像素质,不知道这样说大家懂不懂。4. 尼康的镜头普遍要比佳能重,莫非老年用户很多喜欢用佳能。5. “镜头越重,素质越高”这句话虽然不完全正常,但对普通用户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PS:你平常都习惯哪些器材?关于对器材的重量有考虑吗?比如老狼喜欢单反的操控和快速的反应,而经常纠结镜头的重量。变焦镜头方便,定焦镜头轻便,平常喜欢选择轻便的套装出行。你对器材有什么爱好?或者你有什么话题想和大家交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喜欢本文的,点个zan,转一个呗~O(∩_∩)O~狼族公开课......第12集:拍秋冬人像,比颜值更重要的是……第13集:如何用一棵圣诞树,拍一组暖心照?第14集:新手拍人像,需要过哪几关?第15集:美食大片怎么拍?这里有大招!第16集:怎么拍出水滴皇冠?第20集:元宵节快到了,不会B门怎么行?第21集日系通透艳丽小清新调色教程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搜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若内容有任何不妥之处,请您与我们取得联系,本站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email protected]单反换微单,你准备好了吗?SONY 索尼 A7 使用心得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单反换微单,你准备好了吗?SONY 索尼 A7 使用心得
索尼大法的拳头产品,a7,上市快要一年了,在电子产品界按说应该是过时产品。但使用a7这些天,每次把它带出门拍照仍能引来摄友或侧目,或询问,或把玩。前几天朋友婚礼,我掏出相机随便拍两张,还被几个雇来的婚礼摄影师围观(你们是收了钱的啊喂,不好好拍婚礼在这玩我的相机真的好吗?)(撸主所在地是小城市,目前只遇到过屈指可数的几个a7摄友&)。其实撸主不是玩摄影的,也不是文艺青年。用相机只为拍点旅游照以及为亲人朋友拍些生活照。出门时的出行体积和重量对我来说非常敏感。背着单反出去旅游时,尤其是爬山,每次爬山都有“赶紧换个卡片算了”的冲动。心路历程很简单,我要的是轻便,可换镜头,高画质,a7几乎是唯一选择。(a7r和s对我来说意义不大。)关于a7/r/s的晒单已经有好几篇了。开箱,对比,评测什么的我再说也有点老套。那么,本篇着重针对单反用户,如果你想换成a7,我分享一点我的体会。&&1、a7的轻便小巧这应该是a7给广大单反旅游党的会心一击。a7到底有多轻?a7的单机重量400g左右。同为“入门级、轻便、全画幅”的D610和6D均在700g以上。与中端残副单反对比,D7100和70D也在700g左右。与最小的单反对比,DD是400g上下。如果你使用的是中端残副单反(这部分用户应该最多),换成a7机身可以为你减下至少300g的负重。a7的“重量轻”还体现在镜头上。比如a7的套头28-70,重量290g左右。比同样作为“廉价,全幅,标变,非恒定光圈”的尼康和佳能镜头,都要轻200g以上。a7的黄金搭档FE35 2.8仅有120g,比佳能的40 2.8饼干还要轻一些。(FE35 2.8一定要买,a7的神之组合)(有了FE35,我已经打算卖掉套头了&)。a7和FE35挂在脖子上时,有一种幸福感,真的好轻,就像挂着一台卡片机。&a7到底有多小?这咱就不说参数了。看看图。a7和6D。当然这是一个不公平对比,因为我没有佳能的40饼干。咱们仅看机身的话,a7的体积还是能心里有个数。再贴一张外站的图,标一下出处,来自。左到右分别是6D+402.8,A7+352.8,100D+402.8。哦对,其实我最近已经很少用相机包了。我用了一个笔记本的内胆(抠逼&),把a7一裹,放随身包里每天带着。2、迷の操控操控的槽点太多了。事实上我觉得索尼的产品在“人性化”方面一直都有槽点。比如小时候用的索尼CD机上奇葩的按键分布,比如索尼笔记本奇怪的BIOS和驱动,比如索尼电视按键超多的遥控器,再比如索尼的几个官网,电商,软件商店,竟然全是各自独立账号。a7的操控有多奇葩?主要在于这几个拨轮。上图是食指的波轮。它的可接触面积非常小,只露出薄薄的一层,食指几乎是斜45度触摸在波轮上,仅仅靠最上面那一点点接触面积来拨动它。波轮上的摩擦纹很浅,它的阻尼还很大。拨动它时如果用力小了,指尖划过,波轮不动,如果用力大了,一下子把参数动了好几档,还得再往回调。上图是拇指的波轮,它所在的平面是凹于后面板的,拨动它时你的拇指需要向内探。再加上它与前面波轮一样,都存在摩擦纹浅和阻尼大的问题。每次拨动它我甚至需要做点心理准备。方向键集成的速控盘,阻尼却非常小,轻轻一碰就转动了,它的档位又不清晰。这俩波轮都是拇指操作的,但他俩一个太紧一个太松,一个需要用力一个只需轻碰,带来的问题就是,拇指永远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力度去适应这几个波轮。网上有一种论调说这两个波轮内凹和阻尼大都是怕误触。我想反驳的是,看下图。曝光补偿波轮是突出于面板的,并且它的摩擦纹很深,非常易于使用,基本是a7整个机身上操作最舒服的波轮。如果主副两个波轮难于操作是为了防误触,曝光补偿波轮却如此易用这是不合逻辑的。因为最怕误触的其实是曝光轮。如果大家用过佳能单反应该都知道佳能为了防止曝光误触,甚至都单独设置了锁定开关。自认为,a7的这几个波轮手感,比几乎所有的单反都要差(加上“几乎”,为了显得客观点&)。如果各位决定换一台a7来玩,这几个波轮一定会让你恶心一阵子。3、“家电气”“家电气”就是说a7拿起来有一种“不专业,不耐操,软绵绵,像一台家用电器”的气质。相比较中高端单反的那种扎实厚重,甚至能砸核桃的手感,a7握持起来的感受更偏向于一台卡片机。再加上难用的波轮,软塌塌的按键,手感上与单反相比落差很大。“家电气”还体现在一些比较小的方面。a7是半金属框架,卡口内衬是塑料,我在转接较重的长焦镜头使用时甚至能感到卡口有轻微的撕裂变形。再比如a7的肩带质量和肩带环的位置。与尼康佳能的肩带相比,a7的肩带就像一层纸,有很强烈的不踏实感。肩带环的位置很奇葩,它会顶住你按快门的食指。在着急抓拍时如果肩带没理顺,这个地方会隔手。a7的眼罩,是完全没有弹性的。完全没有。服了。当然a7这种“不专业”气质是与“微单”的定位是分不开的,但我期待a7后续产品能有所改进。4、无需担忧的电子取景器很多单反用户都对电子取景器心存疑虑。之前我也是,不过用上一段时间就完全打消疑虑了。a7的取景器分辨率够高,色彩准,光线足够时几乎没有时滞。它所见即所得,曝光、景深全是实时,习惯以后非常舒服。电子取景器不应该作为阻碍你换微单的理由。5、无限转接是一个福利a7的超短法兰距,高素质全画幅,让它成了转接万金油。管他什么单反头旁轴头,管他什么佳能莱卡康泰时,通通都能转接。有些人买a7/r/s就是为了复活手中的经典镜头。 我是没有什么老镜头的。我买了一只天工的自动环,转接佳能镜头。我没买索尼的标头,转接了一支美能达50 1.7作为标头,便宜又好玩。有些素质不错的老镜头,几百块钱就可以买来玩,玩几天出掉也不会亏钱。关于手动对焦,有逆天的“峰值对焦”+“放大对焦”两样杀器,玩手动头从未如此方便。单反镜头都比较长,头重脚轻,转接旁轴头是比较协调的。我还没有买过旁轴头,下一步可能会买福伦达来玩。6、最便宜的数码全画幅关于价钱,还有啥好说的呢,目前在售最便宜的全画幅机身。总结:这篇主要谈感受,不说什么参数,画质。我想让大家知道a7用起来怎样,不是拍出来怎样。单反用户们,要不要换一个轻便小巧的微单。残副用户们,要不要换一个便宜的全幅。请各位自个考虑。&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9)
文中提到的商品
赞34评论69
赞34评论84
赞45评论78
赞996评论1044
赞1031评论455
赞725评论885
赞678评论797
赞382评论595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责编:陈亮
&&&&适马Art系列往往具有出色的光学素质及画质表现,而据Photorumors网站消息称,适马的下一支Art镜头将会是一支85mm&f/1.4。据悉,已经有部分摄影师拿到了样品镜头进行测试,并且这支全新的Art镜头很有可能在今年9月的Photokina展上与我们见面。图为适马&&&&编辑短评:适马此前的85mm&f/1.4&EX&DG&HSM镜头在锐度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不过在紫边抑制上还有待提升,这支全新的85mm&Art镜头规格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根据适马之前Art系列镜头来看,新85mm应该会采用更好的镜片用料以及镜身材质,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近期热点文章:&&&&《》&&&&《》&&&&《》&&&&《》近期热点新闻:&&&&《》&&&&《》&&&&《》&&&&《》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产品类型 产品定位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119995¥133996¥33987¥39988¥369999¥799910¥8179空穴来风|佳能5D4已在测试 适马新85mm九月亮相 适马85mm f1.4 a_006新闻网
&&&&&&&正文
空穴来风|佳能5D4已在测试 适马新85mm九月亮相
进入五月末的一周,新品方面奥林巴斯推出TG-Tracker三防运动相机,这是该品牌首次推出运动相机;小米则在25日全网直播发布旗下首款无人机;国内电池手柄、闪光灯制造商美科顺应无反大潮推出多款手动无反镜头,其中28mm、35mm、50mm已经现身官网,该系列镜头具备索尼E、M4/3、富士X、Nikon 1和佳能EF-M多个卡口版本。除此之外,本周还有一则坏消息!受熊本地震影响,索尼暂停对外提供传感器,这直接影响采用索尼传感器的新品发布和上市。传闻方面,佳能、富士、索尼、适马、奥林巴斯等均有消息流出。由于传闻消息良莠不齐、真真假假,无忌君从中挑选几条热点传闻,看一下哪条是你感兴趣的?!
1快来了!佳能5D Mark IV正在摄影师手中测试据最新消息,佳能已经邀请摄影师测试EOS 5D Mark IV,这款新机预计八月正式发布。消息源称这款新机硬件规格已经确定,软件方面仍在最后阶段调整和改进。目前得到部分可靠规格如下:内录4Kfps目前,还不清楚4K的帧率是多少(60fps?),如果如传言所说这款新机使用CFast2.0存储卡,那么可以达到60fps。关于处理器,它可能是DSLR中首款搭载DIGIC7处理器的,目前唯一搭载DIGIC7的只有PowerShot G7 X II。 文章来源:Canon EOS 5D Mark IV Being Tested by Photographers2九月见!适马将发布85mm F1.4 Art 之前适马停产了旗下Sigma 85/1.4 EX DG HSM 镜头,这意味新款85mm即将到来。的确,国外的一个消息证实了这一点,适马新的85mm F1.4镜头正在进行内部测试,而正式发布时间也不会太晚,极有可能会在9月PhotoKina上亮相。 文章来源:Confirmed: Sigma 85mm f/1.4 Art lens to be announced soon3三箭齐发!索尼将在6月发布多款新品据最新消息,海外索尼邀请媒体在六月参加发布会。本次会上将发布多款新品,然而由于日本熊本地震索尼可能会推迟发布部分新相机。比如A68就推迟了。去年六月,索尼就发布了A7RII、RX100m4和RX10II,今年按照该套路也会有几款重磅新品,现在还不知道6月份到底会发布什么(A7第三代?A9?RX100 V?)。此外,9月召开的Photokina展会上,索尼还会有重磅新品推出,新品中至少有一个款A卡口相机。当然我们也有机会看到A7III、RX100 V甚至中画幅相机。文章来源:(SR4) New rumors about the Sony launch product event in June4为K-1而生?理光公布100-300mm F4设计专利近日,理光公布了一款100-300mm F4镜头专利。该镜头可能是为宾得K-1准备的全幅远摄镜头。 专利文献自述专利公开号发布日期:日申请日期:日例子:从左至右,球面像差、横向色差、像散、畸变、彗差。文章来源:Ricoh 100-300mm F4の特許5迫不及待!奥林巴斯即将发布30mm 微距奥林巴斯即将发布的30mm 微距镜头现身亚马逊中国: 1.25X图像放大倍率6组7片结构最近对焦距离为0.095m视角40度光圈范围F3.5至F22这款镜头官方发布迫在眉睫。目前还不清楚是否和E-PL8一同发布。 30mm 微距 样张文章来源:(FT5) Amazon China leaks the Olympus 30mm macro lens info“空穴来风”是一个网罗国内外各大厂商新品传闻的栏目,旨在为泡菜第一时间传递器材行业最新动态。但是!传闻终归传闻,空穴终归空穴,无忌君只是资讯的专业搬运工,不对内容准确性和消息来源负责,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啦~
标签:空穴来风|佳能5D4已在测试 适马新85mm九月亮相
责任编辑:新闻网编辑&|&16-12-15
#追光影的人# 从小白到大白:索尼 A7II 个人体验总结 & FE 35 1.4 镜头 开箱
多年来在张大妈上承蒙各位dalao毒害,想报答大家很久了 无奈自己买的都是些不入流的玩意,看着感觉不知道写什么,没有华丽的开箱完全骗不着什么金币吧。。 这篇本来当初想写成A7II的晒单,然而手头并没有其他机器可以用来拍大法,就这样憋到现在,手头这支大法家的其实我已经算长期持有了,收益享用了不少 直到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没忍住剁手了心仪已久的FE35 1.4,于是形成了一篇半开箱半个人体验的混合文体。总之就是谈谈这台相机和镜头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Sony 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先做个新鲜出炉的开箱。这颗镜头是FE系统的第一颗f1.4光圈的原厂镜头,也是索尼的大炮时代来临的序幕。熟悉器材的爱好者应该对这颗镜头不陌生,参数我就不多说了。放一单我的购买链接,双十一时微降了几百,价格在9000不到。因为是在马云家买的,还是附上官方旗舰店的链接吧。有耐心的还可以淘到更低的价格。
本来一开始听到索尼出这颗镜头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这体积也太圣母玛利亚大了,之前只玩过半幅微单的本人接受无能 35mm是很有魔力的经典焦段,我用相机也是以记录生活、旅行为主,很早之前我就确定了我最常用的焦段必定是50mm和35mm。而索尼这个一年出3只标头的狂魔在35mm上却是有点吝啬,打死都不出35 1.8,把最均衡的35mm f2捆绑了RX1系列的机身一起卖,剩下的原生卡口选择就只有小巧小光圈的FE 35 2.8和大只大光圈的FE35 1.4了,不介意手动的话还有的Loxia 35。后来陆续关注各路权贵们的开箱,确实有抱怨这颗镜头太大的,但也看的相当多的人都说其实这支镜头没有它看上去来得重。按耐不住还是自己跑到淮海路的索尼店去实机体验了一下。这只35比起新出的FE50 1.4、85GM来说要轻不少,当用一手握住镜头一手抓住相机的标准姿势的时候,重心还是稳定在手持部位也就是蔡司标的位置的,如果把单个镜头摘下来掂量,份量其实可以接受。于是我便长草了。。 然而迎面等来的却是持续一年的涨价,连手上的A7II都逆势上涨,比买的时候涨了900 活生生等到了今年的双十一,才把这货提回家。先做个开箱。依旧是索尼的橙色外包装。内部还是一样的皮质镜头袋和象征蔡司逼格的质监签名。FE35也有索尼高端E卡口镜头才有的光圈环,这个环手感阻尼很爽,可以通过开关切换到无级光圈设置,对视频更有用。不过我习惯手持镜头拍摄,一开始经常不小心拨到这个环。另外,如果常用A档拍照,那么有这个光圈环以后,机身前后的两个拨轮就失去了作用,这点我觉得索尼可以改进一下,两个拨轮可以自定义除了光圈快门以外的其他功能,否则实在是太浪费了。合体以后,看上去确实就是一门大炮,如果带上遮光罩还会更加威猛。不过拿在手上的时候,我的小胳膊还是能承受一天使用下来不会累的,肩膀也没有压力。这点也是我再三确认过以后才敢剁手的,毕竟再好的相机也要愿意带出去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在FE35之前我最常用的是FE55,也许很多人会不理解为什么有了55还要买35。虽然这两个焦段比较接近,适用范围有很大的交叉重叠,但还是有差异的。使用一段时间的FE55以后,虽然它本身的素质几乎无可挑剔,但有一些缺陷,比如不够奶的焦外、不够近的对焦距离。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时,55是做不到在桌子对面覆盖对方的半身像的,这只有35能做到,聚会、约会时举起相机却要往后挪半步,耐性不好的妹子可就要笑不出来了 FE55是一颗地道的数码头,追求激进的高素质成像和压缩的体积,自然也就放弃了一些玄学。而FE35贵的这几千块钱,在减少了一点全开锐度之后,f1.4光圈下的表现比FE55要柔和不少,氛围感之类的风评更高,实际使用当中,最大的感觉就是焦外没有那么像鱼鳞了(FE55有一点轻微的旋焦)。虽然比不了佳能的新35L II,但依然不失为一支牛头。当然,也有人说它的色彩更好更油润,甚至有闻出了德味的 对我这种用RAW后期的人来说差异没那么大。要说索蔡的那一丝清丽味,FE55本来也有,35或许更好,但是不进行同环境对比的话镜头之间的色彩倾向差异体会没有那么明显。反正,都淹没在我的重口后期中了。下边放一点样片。冬天在上海也不知道拍啥,上街随便抓个妹子拖到草丛里拍吧 非直出!非直出!非直出!重要的话说三遍 买相机的目的就是为了记录身边的好风光和人物,我会挑自己觉得可看的片再经过加工留下来做纪念,这样才算尊重花出去的人民币,所以没直出的习惯。“样片”就当作是给大家参考一个三流摄影+二流后期用这颗镜头能拍出的水平吧。(PS:假光晕是为了掩饰垃圾UV的眩光,拍完第二天B+W就上路了 )买之前我也有考虑过85GM,上面说了,差别主要是视角和重量。85mm是纯人像头,而且我觉得比较适合会接拍客片的摄影,拍摄距离稍远,虚化更强的同时五官更扁平,其实也有点副作用就是更考验妹纸的脸型了。但开私家车为主的话还是35mm更亲切一些,用85mm显得相敬如宾。另外85GM的重量也有点感人了。Sony Sonnar T* FE 55mm f/1.8 ZAFE55被誉为E卡口的一支精华镜头。这只FE55是我搭配A7II一起买回来的第一支镜头,也是我使用率最高的一颗。在用半幅机身的时候我最多使用的定焦也是一颗等效52.5mm的E35,所以切换到FE55也是顺其自然。用一句话概括FE55的使用体验,我觉得它称得上是一颗有毒的镜头。有些人会很在意镜头的“味道”,那么FE55的特点就是“没有味道”,是一颗极具现代风格的镜头。与一些镜头朦胧的近摄球差相比,55则是自废了近摄能力、克制了最大光圈值,换来了从F1.8开始由近至远始终如一的犀利表现,同时将体积压缩在了49mm的口径内,体积非常便携。这颗镜头的光学素质张大妈的大神们也评论过很多遍了。毕竟拥有超高可用度的F1.8,我大多数时候都不担心得开到最大光圈享受充足的虚化,就是这么肤浅
除开标头视角的局限性,这颗镜头用来旅游、街拍太轻松,完全不想换镜头。不过能放大数黑头的锐度,和略带凌乱的焦外,导致很多人不喜欢用它来拍妹纸,当然也有用FE55一样拍得很好的人像摄影师,这就看怎么扬长避短了。它的对焦也非常快,非常安静,反倒是缩小光圈时发出的“嗖嗖”声来的更响一点。作为FE系统比较早期发布的镜头,如今和A7系列的机身磨合得非常妥当。配合上二代机身的五轴防抖,用F1.8即便在夜间扫街,ISO也很少提高到3200以上,大多在ISO2000就能保持清晰稳定的画面。后期的时候简单降噪一下就可以了,追求细节的话完全不降噪,画面也依旧比较清爽。顺便说一句,55mm和50mm还是有区别的,55总体上窄了一小圈,如果在店里试用一下就会有感觉。总之索尼大法的用户,如果能适应这个视角的话,FE55应该必入一颗吧。Sony Vario-Tessar T* FE 24-70mm f/4 ZA OSS24-70这只变焦头其实没什么可说的,标变就是用来当万金油。这颗最大光圈恒定F4、镜身带两个环可以拧的镜头最大的优点也就是它的体积和重量了。我其实并不是很习惯用它拍照,用惯了定焦的镜头,画质下降下来有点不习惯。然而在同时需要覆盖多重视角的路上还是有必要的,比如旅游。索尼虽然有一颗24-240覆盖范围非常牛的天涯镜,但对我来讲那枚大炮那什么起的状态实在太惊悚了。除了24-70 F4,似乎也没什么更好的选择,毕竟这颗还有蔡司标。去西藏的时候,这只镜头发挥了它应有的用处,在高海拔地区爬上爬下完全不吃力。虽然24端够不上超广,虽然70端只是踩了长焦的门槛,但是没有平庸的焦段,只能说尽力发挥手上有的 事实就是我懒而已,看到挂着16-35和720G的妹纸,偶尔也会长点草。总结片拍得并不专业,希望看官们喷得轻一点 好像也没什么要总结的,那就酱吧。望大家拍照愉快。
点击继续阅读
打分与收藏
选择举报理由
你已经点过赞了
当前为触屏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马85mm1.4art样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