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才为什么都性格古怪怪的人一起共事很难受咋办? 我们送外卖一共有4个人,没单就在店里坐着看手机,其中有个人性格

Copyright (C) 2013 IjianDao.Com,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尖刀 版权所有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面对陌生人溺水你该如何去做?我用20块钱买到了一个价值亿万的答案_财经评论(cjpl)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面对陌生人溺水你该如何去做?我用20块钱买到了一个价值亿万的答案
  三八妇女节刚刚过去。随着妇女地位的不断提升,这个节日的档次也在不断升级:去年升级为“女神节”,今年就升级为“女王节”了,明年的升级版会是怎样的,会不会升级为“女汉子节”?不好预测。   不过,可以预测的是,在这样的节日氛围之下,每个“倒霉”的男人都还是会遇到一个诸如“假如老婆大人与老妈同时掉进河里你会先救谁”这个千古难题。回答得不好的话,有两面挨巴掌的风险。据说有个男人为了让老婆与老妈同时满意,只好拿出视死如归的勇气,闭着眼睛回答说,虽然自己不会游泳,但是,一旦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会毫不迟疑地跳进河里一起淹死算了。   当然,这还不是我们一生中遇到的最难回答的问题。   比如,拉里莎·麦克法夸尔就在《陌生人溺水》中抛出了一堆这样的问题,其中最难回答的一个还是很老妈有关:如果你老妈与一个陌生人同时掉进河里,你应该先救谁?注意,这个时候的你恰好是一位被社会公认的道德楷模,一位“活雷锋”,你该如何选择?   在这本书中,麦克法夸尔讲到一群“活雷锋”的行善故事。看来,“如果你妈妈和陌生人同时溺水,你会怎么做?”(老妈怎么又落水了?儿子好为难呀)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难题,而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在践行善举时,以何种方式帮助他人?远近亲疏及数量之别令你感到困扰吗?以血缘为中心的道德观是否具有天然的正当性?反过来说,抹除亲人和陌生人界限的无差别的爱是否更高尚?   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谁敢说他早有现成的答案?   行善者的选择
  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励志语录:要在这个绝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还别说,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着一群不仅自己豁达乐观面对生活,而且还会把自己的时间与精力甚至金钱投入到帮助别人建立起更好生活状态的工作中去,这里边更是有一群利他主义者(即我们所说的活雷锋),他们不断探索合理并且呼应自己内在需求的行善方式,他们的有些行为“忘我”得令人震撼和敬畏。   《陌生人溺水》讲到了很多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读来如此震撼,以致让我们不得不需要直面“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一终极问题。在一个被陌生人的需要淹没的世界里,关于行善,我们总是面临这样那样的选择困扰:我并不是一个有钱人,我还应该去行善吗?假如我去行善,应该拿出个人财富多大的比例去做善事?在自己、亲人与陌生人之间,如何配置我们的责任与爱才是心灵的自洽之道?   然而,真正花时间去思考如何选择行善方式的人并不多,出自本能的、随机的方式充满了非理性的色彩,于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比较扭曲的行善行为。   前不久,也是在朋友圈看到一张图片,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在他破败的屋檐下摆卖鸡蛋。看到图片上的一段文字才知道,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位富有爱心的贵妇路过老人的家门口,看到这位可怜的老人,决定帮助他一下。她问老人鸡蛋怎么卖,老人说10元8个,贵妇不假思索地还价道10元10个,老人表情痛苦地告诉她,他已经卖得很便宜了,如果不是因为家里实在太穷,需要现金去买点日用品,他也不会如此便宜地卖掉家里仅有的几只母鸡下的蛋。最后贵妇还是坚持把价格压到了10元钱买9个蛋,她递给老人20元钱,买走了老人18个鸡蛋,顺手还接过老人找零的2个硬币(老人显然是算错了),开着她的宝马去城里最高档餐厅吃饭。买单时,她眼都不眨就用信用卡支付了2000元的餐费,这时,餐厅经理过来询问了她对菜式的意见,她又大方地掏出一张100元钞票当作小费递给经理。   这个故事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对那些特别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往往表现得非常小气,反而是对那些不需要帮助的人却表现得又特别大方。   这种扭曲的行为不仅表现在行善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于我们面对弱势群体的姿态上。   几年前的一个盛夏周末,有个大老板请我去打高尔夫球,那是我第一次下场,啥都不懂,纯粹就是去体验一下这个所谓“绅士范儿”十足的运动的魅力所在。那是一个场地条件相对较差的球场,由于没有球车,客人的球包都是靠球僮用手拖车拖着,我们打着阔大的遮阳伞走在球道上都感觉热得受不了,我看见球僮拖着球车爬上山坡时汗水都湿透了厚厚的制服。   一场球下来,需要在烈日之下暴晒4~5个小时,那些大多数来自农村的球僮小妹个个晒得黑不溜秋的,有的脸上还有晒伤的斑痕。   大爷我是第一次下场,所以,总是很虚心向球僮请教,而大老板和他的两个朋友显然是这里的熟客,说话都是颐指气使的,偶尔一杆没打好就对球僮爆粗口,被骂得狗血淋头的球僮基本上都是忍气吞声,还得强颜欢笑,当时就感觉这份工作真心不容易。   打完球后,我掏出100元想自己付球僮小费,结果被我的大老板朋友制止了,他说他统一付,一个球僮50元钱,不能多给,否则抬高了小费标准别人会有意见的。   我知道这些球僮的收入基本上是靠小费的,底薪可以忽略不计。按照每次小费100元算,一个月收入可能就是3000元左右,假如只给50元,估计一个月就只有不到2000元了。在广东这样一个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全国的地方,对于这些日晒雨淋的体力劳动者来说,这个报酬确实太低的。   我感到非常困惑的是,我的大老板朋友是一个有钱人,他经常请客吃饭都非常豪爽,对大爷我这种既无权力也无资源可供利用的完全无用的朋友每每都是鲍翅燕茅台洋酒款待,去夜总会唱歌时更是出手阔绰,有时候唱几个小时的歌,结账时赏给“公主”的小费都是每人上千元,然而,当他面对这些真正付出劳动的人时,却又小气得不可思议。   活雷锋不应该被误解
  行善这个古老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永恒话题。因公开课而走红的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站在道德角度让我们重新思考所谓“公正”,而澳大利亚哲学家彼得·辛格提出的一个经典问题与拉里莎·麦克法夸尔如出一辙,也是一个溺水事故:假如看到一个小孩溺水(怪不得中国的父母们都热衷于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游泳的了),你愿意弄湿衣服去救他吗?大多数人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了,跟小孩性命相比,打湿衣服当然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所以,辛格得出结论说,善行基本都可视作这个命题的变形,比如,宁可一掷千金买个爱马仕的包包,而不是用买奢侈品的钱去救助千里之外饥肠辘辘的孩子,腰缠万贯宁可花几万块钱买瓶茅台的年份酒来喝,也不愿意为无依无靠的老人捐出几百块钱去看病,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不是属于见死不救?   利他主义也曾在人文学科中被人以一种深深的怀疑眼光看待,究其根本,通常被看作一种伪装的自私。比如,1989年,就有一位经济学家得出结论说,人们捐钱给公益事业不仅仅是出于对那些会得到好处的人的关心,也是为了这件事给他们带来的自我满足“光热效应”。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一个以追求自身利益为目标的人与其他同样追求自身利益的人合作,可能最终会比他们直接从公共利益为目标更能有效地促进公共利益。   孔德则在19世纪50年代发明了“利他主义”这个世俗的词来表述人类的善。   而精神分析领域的研究者则认为,除了极端的利他主义者外,还存在着正常的利他主义者。对他们而言,帮助他人就是真正的、不矛盾的快乐之源。这种人因帮助他人而感觉良好,结果更加快乐。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不乏偶尔行善的人,也有一种被人称之为“楷模”的极端行善者,“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他们的生活信条与行为准则,这些“活雷锋”的行为常常让人既无比感动又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人并非因为心理疾病,也不是出现疯狂沽名钓誉之目的,他们的善行是无私的忘我的。   这里边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比如,是否可以衡量行善的价值?行善者的行为是为社会创造普世价值,还是仅仅为了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认同感?我们在行善的过程中该如何取舍平衡?普通人可能会忽略这种困境,而生活中的“活雷锋”们往往会受到困扰,因为,他们始终坚持把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一切行为都以利他性为前提。   对我们生活中的“活雷锋”来说,善行本身带给他们的愉悦支撑他们不改初衷地积极行善,他们不求回报地付出,恐怕并不需要旁人以世俗眼光去告诫他们权衡私利。   假如我们生活的世界没有行善者的话,这个世界无疑只会变得更糟。没有活雷锋们展示一个人如果下定决心,能够为陌生人做些什么,尝试的人就会更少。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活雷锋,但是,正是这样的一些人让那些维护生活的品质得以更好地留存。   在抉择没有那么两难的时候,我们确实可以向陌生人施予更多,不求他们的感恩图报,而是为一个有道德的社会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某个时刻不同程度地接受过陌生人的温暖,因此,我们应该坚信一点,这世间,有多少善被付出,就有多少善被收获。即便是在世俗的眼光中,帮助溺水的陌生人同样是在帮助我们的亲人和朋友。   行善也可以是一种利己行为
  一位大学教授,给自己刚考入大学的女儿写了一封信。父亲在信里对当时刚考上大学的女儿提了9点建议,涵盖了道德、专业、知识、恋爱方方面面。   这封信不仅打动了千万父母,甚至还惊动了教育部,《人民日报》也转发荐读。甚至有网友建议,把这篇文章作为高中语文和大学语文的第一课。   这位父亲叫吴辉,是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的副教授。女儿吴阳去年考入西南林业大学,现在是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   关于道德,这位父亲是这样说的:   “道德首先是一种实践,善良不能仅存于内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个说法并不新鲜,我主要是想说怎么做的问题。道德首先是一种实践,善良不能仅存于内心。记得有一次坐公交车,我主动给一位老人让座。当时你和君姐都说,没想到我会给人让座。我问你们,老师不就是这样教你们的?你们说是,只是觉得做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我理解年轻人的这种心理,我第一次帮助别人时,也很在乎别人的眼光。现在想来,根本不必。一件好事,不存私利,有何担心,怕啥议论?生活中有很多小事,只要信手拈来,就是一种善行。当你可以帮助别人时,不要吝啬。世界将因你的举手之劳,变得更加美好。爸爸受过别人的恩惠,我们要懂得反哺社会的道理。”   这封信的感人之处在于,他没有提示孩子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如何用“自私”来保护自己,而是鼓励孩子勇敢地去行善。   不是因为他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他选择了一种更深沉的爱方式,他明白即便在最糟糕的世界里,能保护我们的一定不是所谓的“自私”,相反,“善良”倒是有机会变成我们的盔甲。   对于行善可能会带来风险的问题,社会上流传过很多这方面的负面新闻,比如,一个小学生扶起自己摔倒的老人反而被讹诈,热心护送孕妇回家的女孩反而被绑架杀害等等,为了避免这种风险,有文章公开宣称,宁愿自己的孩子不善良。然而,我认为不善良也是有风险的,有时候不一定比善良的风险更小。   当然,行善者的无私通常并不是为了让人关注自己或是享受施与者的优越感。对于长期全力投入的人,他们的动机要纯洁得多。   对于普通人,我们要提倡力所能及或者举手之劳的“小善”,不可能要求每个行善者都成为活雷锋,降低行善的门槛才能鼓励更多的人加入行善者的行列。   而活雷锋只是行善者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自发地在众多选择中选择了道德,将对道德的要求看得至高无上,责任一旦变成压倒一切行为的重负,就会产生一种怎么做都无法拯救世间所有溺水者的焦虑。   正如麦克法夸尔所言,“道德不应该是人类价值体系中超越一切的最高法庭”,那些赋予普通人生活意义的东西同样重要,比如,尊严、荣誉、家庭、亲人……在普通人的心里都会被置于道德之上,它们是普通人努力工作、认真生活、成就自我的源动力,这并不可耻,因为,毕竟“先是有了这世上你所爱的一切,然后才有了神圣。”   小善的力量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举手之劳的小善是容易的,假如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选择就变得不那么简单。   特别是感觉个人力量太过渺小的时候,会感觉自己不配去行善,那应该是有钱人的事情。   作为一个普通人,四下无人时不难作出抉择,有时会想,我们又不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何必苛求自己和他人?可见,权衡利弊是一种动物本能,我们通常能做出最令自己心安、事后也不后悔的选择,尽管这未必是最合理的选择。   然而,不管如何选择,也永远不要忽视自己对现实环境的影响力,也许你那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小善,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能给别人带来无限的温暖。   偶尔还是会在朋友圈读到那个不知道读了多少遍的小故事——《一碗汤面》,很奇怪的是,每一次重读还是不自觉地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个故事20年前在日本发表时,无数读者都被那位坚强的母亲、懂事又肯吃苦的两个小兄弟以及憨厚善良的面店老板夫妇的善行所感动,纷纷流下眼泪。   从现实的眼光来看,面店老板所付出的并不多,不过2个面团而已,但是,憨厚、善良、古道热肠,几声诚恳带有勉励、祝福之意的“谢谢,新年快乐!”却使正受残酷现实逼迫而陷入困境的母子三人增添了面对困境的勇气,顽强地走过那段艰难的旅程。他们的善行获得善报,面馆的生意越来越兴旺。   因此,我们不要再怀疑自己微弱的力量对别人的意义,即使那只是一点点的亮光而已,对深处寒冷冬夜中的陌生人而言,却也是可以感知的光明与希望。   大爷我自己也刚刚经历过一次类似的故事。   年初五从湖北老家回到广州南站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了,叫了半天神州专车也没车,没办法,我只好站在北一停车场外马路边上不停地刷手机继续叫神州专车。不多久,一辆空载的出租车驶到我的身边,的哥问我去哪儿,我说出所住小区的名字后,的哥很客气地说现在过年不打表,140元送到家如何?我的第一反应是反感出租车不打表乱开价,但是,转念一想,打神州专车也得这个价钱,如果出租车打表的话应该是90元左右,再说现在没别的车了,出于一种消费者讲价的本能,我还价100元,这时候南站的保安过来驱赶出租车,的哥只好一边缓慢地移动一边朝我喊着:大哥120元走不走,我真的没有乱开价的。好吧,成交!比叫神州专车还是便宜了20块。   路上,的哥戴着耳机接听了一个电话,大约是北方老家的亲人打来的,他一个劲地解释说过年没回家的原因是可以多挣点钱,让女儿读一个好一点的幼儿园。听完电话后,的哥对我说非常抱歉,平时开车他是不接电话的,但是,由于连续两年都没回家过春节了,家里人都很想念他,过年这几天女儿每天都要打电话给他,为了避免错过女儿的电话,只好一直戴着蓝牙耳机。   我忽然感觉有点愧疚,为了刚才跟他讲价的行为。在我们公司,过年值班的人员按照规定都需要支付三倍工资的,这位的哥放弃回家过年的机会继续工作,比平时多收百分之三十的车费,说实话也不是特别过分。春节期间,很多航空公司坐地起价,把出海南岛的飞机票卖到了每张2万元,大家不也是只能接受吗?   到达目的地后,我按照之前讲好的价钱付给了的哥120元的车费,然后,又拿出了一个红包递给的哥,说这个红包里有20元钱,是给你女儿的利是,祝你们全家新年快乐。   的哥显然没有料到一个刚刚为了20元车费跟他讨价还价好一阵子的陌生人会如此“慷慨”,他连连说谢谢你,会把这个利是拍照片发给女儿。   那一刻,借着昏黄的灯光,我看见了他眼中泪光闪动。   做一个温暖的人
  上周,福布斯官方发布了2018年全球亿万富豪榜,中国共有476人上榜。其中25人财富超过100亿美元,15人挤进全球亿万富豪榜前100位。榜单显示,马化腾身家453亿美元,位列17位,成为中国和亚洲首富。马云身家390亿美元,位列第20位。   大爷我很认真地看了一遍,不出意外,从头到尾,榜单上果然没有一个跟“程大爷”同名同姓的人。   这下子我就放心了!可以继续做一个苦逼并快乐着的金融民工,不必像马云宣称的那样“为钱多所累”。   不管你愿不愿意,你不一定有机会成为一个有钱的人;   但是,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随地都可以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   内心冰冷的人会说:“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但是,每一个人都释放哪怕一丁点的光与热,再漫长的冬天,也不会觉得冷。   从许多跟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的“小善”中,我得到了一个价值亿万的答案,那就是:从因果循环的角度看,行善并不完全是一种利他行为,归根结底还有可能是一种利己行为。或者说,表面上看是利他,实际上利己,短期看利他,长期看利己。   所以,“施比受更快乐”,“只有舍才有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并不是一些空洞的说教,而是一种“能量守恒”的规律。   慈善也不是亿万富豪们的专利,因为,善行跟金钱多少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一个普通人付出的20元钱跟一个亿万富豪付出的20亿钱同样高贵,你对这个世界的每一点爱意、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每一句温暖的鼓励与关心,都是一种高贵的善行。   爱心是无价的,如果你一定要我给她一个估值,那我只能说,至少亿万吧!   曾经,我幻想过像李嘉诚一样有钱,那样的话,我也要回家乡去办一所蒲圻大学,请世界上最有名的大师来学校任教;如果我像邵逸夫先生一样有钱,我也给内地学校捐款建好多座图书馆和教学楼,是命名为“程山羊楼”还是“程大爷馆”或者干脆叫“见贤馆”、“思齐楼”都不重要;如果我像许家印一样有钱,我也要去贵州、凉山等贫困地区参与扶贫攻坚活动……   不过,现在我已经改变主意了,这些我幻想了几十年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发生过,我已经没有耐心等到跟他们一样有钱才去行善了。   正如一首诗所说的,一个钟只有敲响的时候才是钟,一首歌只有唱的时候才成为歌,爱在心中不是为了被掩藏起来,只有给予的时候才是爱。   荀子说得好: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假如“大善”需要“大钱”做基础,那我还是去做一些跟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小善”吧,小善的好处就是,无需幻想,无需等待,随时随地都可以行善。比如,今天中午乘电梯的时候,一位快递小哥抱着一大堆邮件满脸愧疚地挤了进来,我用微笑迎接了他,还伸手帮他按住了电梯门口。后来,又有一位外卖小哥双手提着快餐盒匆匆忙忙地进了电梯,在众人一脸嫌弃的表情中,我微笑地问他去哪里,然后帮他按了一下他需要的楼层……虽说这些小善微不足道,也没有金钱的付出,但是,我还是从他们感激的眼神和一声微弱的道谢声里读到了对善行的尊敬与感恩——那一刻,我甚至觉得,一个普通人举手之劳的小善与一个亿万富翁捐赠数亿所得到的尊敬,没有本质的区别。   是的,只要你愿意,即使是最卑微的人也可以成为最伟大的慈善家!
好文,善有善报。给予别人一个微笑,得到一生灿烂阳光。
发错地方了?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三八妇女节刚刚过去。随着妇女地位的不断提升,这个节日的档次也在不断升级:去年升级为“女神节”,今年就升级为“女王节”了,明年的升级版会是怎样的,会不会升级为“女汉子节”?不好预测。
  不过,可以预测的是,在这样的节日氛围之下,每个“倒霉”的男人都还是会遇到一个诸如“假如老婆大人与老妈同时掉进河里你会先救谁”这个千古难题。回答得不好的话,有两面挨巴掌的风险。据说有个男人为了让老婆与老妈同时满意,只好拿出视死如归的勇气,闭着眼睛回答说,虽然自己不会游泳,但是,一旦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会毫不迟疑地跳进河里一起淹死算了。
  当然,这还不是我们一生中遇到的最难回答的问题。
  比如,拉里莎·麦克法夸尔就在《陌生人溺水》中抛出了一堆这样的问题,其中最难回答的一个还是很老妈有关:如果你老妈与一个陌生人同时掉进河里,你应该先救谁?注意,这个时候的你恰好是一位被社会公认的道德楷模,一位“活雷锋”,你该如何选择?
  在这本书中,麦克法夸尔讲到一群“活雷锋”的行善故事。看来,“如果你妈妈和陌生人同时溺水,你会怎么做?”(老妈怎么又落水了?儿子好为难呀)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难题,而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在践行善举时,以何种方式帮助他人?远近亲疏及数量之别令你感到困扰吗?以血缘为中心的道德观是否具有天然的正当性?反过来说,抹除亲人和陌生人界限的无差别的爱是否更高尚?
  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谁敢说他早有现成的答案?
  行善者的选择
  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励志语录:要在这个绝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还别说,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着一群不仅自己豁达乐观面对生活,而且还会把自己的时间与精力甚至金钱投入到帮助别人建立起更好生活状态的工作中去,这里边更是有一群利他主义者(即我们所说的活雷锋),他们不断探索合理并且呼应自己内在需求的行善方式,他们的有些行为“忘我”得令人震撼和敬畏。
  《陌生人溺水》讲到了很多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读来如此震撼,以致让我们不得不需要直面“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一终极问题。在一个被陌生人的需要淹没的世界里,关于行善,我们总是面临这样那样的选择困扰:我并不是一个有钱人,我还应该去行善吗?假如我去行善,应该拿出个人财富多大的比例去做善事?在自己、亲人与陌生人之间,如何配置我们的责任与爱才是心灵的自洽之道?
  然而,真正花时间去思考如何选择行善方式的人并不多,出自本能的、随机的方式充满了非理性的色彩,于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比较扭曲的行善行为。
  前不久,也是在朋友圈看到一张图片,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在他破败的屋檐下摆卖鸡蛋。看到图片上的一段文字才知道,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位富有爱心的贵妇路过老人的家门口,看到这位可怜的老人,决定帮助他一下。她问老人鸡蛋怎么卖,老人说10元8个,贵妇不假思索地还价道10元10个,老人表情痛苦地告诉她,他已经卖得很便宜了,如果不是因为家里实在太穷,需要现金去买点日用品,他也不会如此便宜地卖掉家里仅有的几只母鸡下的蛋。最后贵妇还是坚持把价格压到了10元钱买9个蛋,她递给老人20元钱,买走了老人18个鸡蛋,顺手还接过老人找零的2个硬币(老人显然是算错了),开着她的宝马去城里最高档餐厅吃饭。买单时,她眼都不眨就用信用卡支付了2000元的餐费,这时,餐厅经理过来询问了她对菜式的意见,她又大方地掏出一张100元钞票当作小费递给经理。
  这个故事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对那些特别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往往表现得非常小气,反而是对那些不需要帮助的人却表现得又特别大方。
  这种扭曲的行为不仅表现在行善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于我们面对弱势群体的姿态上。
  几年前的一个盛夏周末,有个大老板请我去打高尔夫球,那是我第一次下场,啥都不懂,纯粹就是去体验一下这个所谓“绅士范儿”十足的运动的魅力所在。那是一个场地条件相对较差的球场,由于没有球车,客人的球包都是靠球僮用手拖车拖着,我们打着阔大的遮阳伞走在球道上都感觉热得受不了,我看见球僮拖着球车爬上山坡时汗水都湿透了厚厚的制服。
  一场球下来,需要在烈日之下暴晒4~5个小时,那些大多数来自农村的球僮小妹个个晒得黑不溜秋的,有的脸上还有晒伤的斑痕。
  大爷我是第一次下场,所以,总是很虚心向球僮请教,而大老板和他的两个朋友显然是这里的熟客,说话都是颐指气使的,偶尔一杆没打好就对球僮爆粗口,被骂得狗血淋头的球僮基本上都是忍气吞声,还得强颜欢笑,当时就感觉这份工作真心不容易。
  打完球后,我掏出100元想自己付球僮小费,结果被我的大老板朋友制止了,他说他统一付,一个球僮50元钱,不能多给,否则抬高了小费标准别人会有意见的。
  我知道这些球僮的收入基本上是靠小费的,底薪可以忽略不计。按照每次小费100元算,一个月收入可能就是3000元左右,假如只给50元,估计一个月就只有不到2000元了。在广东这样一个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全国的地方,对于这些日晒雨淋的体力劳动者来说,这个报酬确实太低的。
  我感到非常困惑的是,我的大老板朋友是一个有钱人,他经常请客吃饭都非常豪爽,对大爷我这种既无权力也无资源可供利用的完全无用的朋友每每都是鲍翅燕茅台洋酒款待,去夜总会唱歌时更是出手阔绰,有时候唱几个小时的歌,结账时赏给“公主”的小费都是每人上千元,然而,当他面对这些真正付出劳动的人时,却又小气得不可思议。
  活雷锋不应该被误解
  行善这个古老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永恒话题。因公开课而走红的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站在道德角度让我们重新思考所谓“公正”,而澳大利亚哲学家彼得·辛格提出的一个经典问题与拉里莎·麦克法夸尔如出一辙,也是一个溺水事故:假如看到一个小孩溺水(怪不得中国的父母们都热衷于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游泳的了),你愿意弄湿衣服去救他吗?大多数人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了,跟小孩性命相比,打湿衣服当然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所以,辛格得出结论说,善行基本都可视作这个命题的变形,比如,宁可一掷千金买个爱马仕的包包,而不是用买奢侈品的钱去救助千里之外饥肠辘辘的孩子,腰缠万贯宁可花几万块钱买瓶茅台的年份酒来喝,也不愿意为无依无靠的老人捐出几百块钱去看病,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不是属于见死不救?
  利他主义也曾在人文学科中被人以一种深深的怀疑眼光看待,究其根本,通常被看作一种伪装的自私。比如,1989年,就有一位经济学家得出结论说,人们捐钱给公益事业不仅仅是出于对那些会得到好处的人的关心,也是为了这件事给他们带来的自我满足“光热效应”。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一个以追求自身利益为目标的人与其他同样追求自身利益的人合作,可能最终会比他们直接从公共利益为目标更能有效地促进公共利益。
  孔德则在19世纪50年代发明了“利他主义”这个世俗的词来表述人类的善。
  而精神分析领域的研究者则认为,除了极端的利他主义者外,还存在着正常的利他主义者。对他们而言,帮助他人就是真正的、不矛盾的快乐之源。这种人因帮助他人而感觉良好,结果更加快乐。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不乏偶尔行善的人,也有一种被人称之为“楷模”的极端行善者,“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他们的生活信条与行为准则,这些“活雷锋”的行为常常让人既无比感动又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人并非因为心理疾病,也不是出现疯狂沽名钓誉之目的,他们的善行是无私的忘我的。
  这里边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比如,是否可以衡量行善的价值?行善者的行为是为社会创造普世价值,还是仅仅为了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认同感?我们在行善的过程中该如何取舍平衡?普通人可能会忽略这种困境,而生活中的“活雷锋”们往往会受到困扰,因为,他们始终坚持把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一切行为都以利他性为前提。
  对我们生活中的“活雷锋”来说,善行本身带给他们的愉悦支撑他们不改初衷地积极行善,他们不求回报地付出,恐怕并不需要旁人以世俗眼光去告诫他们权衡私利。
  假如我们生活的世界没有行善者的话,这个世界无疑只会变得更糟。没有活雷锋们展示一个人如果下定决心,能够为陌生人做些什么,尝试的人就会更少。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活雷锋,但是,正是这样的一些人让那些维护生活的品质得以更好地留存。
  在抉择没有那么两难的时候,我们确实可以向陌生人施予更多,不求他们的感恩图报,而是为一个有道德的社会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某个时刻不同程度地接受过陌生人的温暖,因此,我们应该坚信一点,这世间,有多少善被付出,就有多少善被收获。即便是在世俗的眼光中,帮助溺水的陌生人同样是在帮助我们的亲人和朋友。
  行善也可以是一种利己行为
  一位大学教授,给自己刚考入大学的女儿写了一封信。父亲在信里对当时刚考上大学的女儿提了9点建议,涵盖了道德、专业、知识、恋爱方方面面。
  这封信不仅打动了千万父母,甚至还惊动了教育部,《人民日报》也转发荐读。甚至有网友建议,把这篇文章作为高中语文和大学语文的第一课。
  这位父亲叫吴辉,是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的副教授。女儿吴阳去年考入西南林业大学,现在是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
  关于道德,这位父亲是这样说的:
  “道德首先是一种实践,善良不能仅存于内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个说法并不新鲜,我主要是想说怎么做的问题。道德首先是一种实践,善良不能仅存于内心。记得有一次坐公交车,我主动给一位老人让座。当时你和君姐都说,没想到我会给人让座。我问你们,老师不就是这样教你们的?你们说是,只是觉得做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我理解年轻人的这种心理,我第一次帮助别人时,也很在乎别人的眼光。现在想来,根本不必。一件好事,不存私利,有何担心,怕啥议论?生活中有很多小事,只要信手拈来,就是一种善行。当你可以帮助别人时,不要吝啬。世界将因你的举手之劳,变得更加美好。爸爸受过别人的恩惠,我们要懂得反哺社会的道理。”
  这封信的感人之处在于,他没有提示孩子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如何用“自私”来保护自己,而是鼓励孩子勇敢地去行善。
  不是因为他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他选择了一种更深沉的爱方式,他明白即便在最糟糕的世界里,能保护我们的一定不是所谓的“自私”,相反,“善良”倒是有机会变成我们的盔甲。
  对于行善可能会带来风险的问题,社会上流传过很多这方面的负面新闻,比如,一个小学生扶起自己摔倒的老人反而被讹诈,热心护送孕妇回家的女孩反而被绑架杀害等等,为了避免这种风险,有文章公开宣称,宁愿自己的孩子不善良。然而,我认为不善良也是有风险的,有时候不一定比善良的风险更小。
  当然,行善者的无私通常并不是为了让人关注自己或是享受施与者的优越感。对于长期全力投入的人,他们的动机要纯洁得多。
  对于普通人,我们要提倡力所能及或者举手之劳的“小善”,不可能要求每个行善者都成为活雷锋,降低行善的门槛才能鼓励更多的人加入行善者的行列。
  而活雷锋只是行善者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自发地在众多选择中选择了道德,将对道德的要求看得至高无上,责任一旦变成压倒一切行为的重负,就会产生一种怎么做都无法拯救世间所有溺水者的焦虑。
  正如麦克法夸尔所言,“道德不应该是人类价值体系中超越一切的最高法庭”,那些赋予普通人生活意义的东西同样重要,比如,尊严、荣誉、家庭、亲人……在普通人的心里都会被置于道德之上,它们是普通人努力工作、认真生活、成就自我的源动力,这并不可耻,因为,毕竟“先是有了这世上你所爱的一切,然后才有了神圣。”
  小善的力量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举手之劳的小善是容易的,假如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选择就变得不那么简单。
  特别是感觉个人力量太过渺小的时候,会感觉自己不配去行善,那应该是有钱人的事情。
  作为一个普通人,四下无人时不难作出抉择,有时会想,我们又不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何必苛求自己和他人?可见,权衡利弊是一种动物本能,我们通常能做出最令自己心安、事后也不后悔的选择,尽管这未必是最合理的选择。
  然而,不管如何选择,也永远不要忽视自己对现实环境的影响力,也许你那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小善,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能给别人带来无限的温暖。
  偶尔还是会在朋友圈读到那个不知道读了多少遍的小故事——《一碗汤面》,很奇怪的是,每一次重读还是不自觉地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个故事20年前在日本发表时,无数读者都被那位坚强的母亲、懂事又肯吃苦的两个小兄弟以及憨厚善良的面店老板夫妇的善行所感动,纷纷流下眼泪。
  从现实的眼光来看,面店老板所付出的并不多,不过2个面团而已,但是,憨厚、善良、古道热肠,几声诚恳带有勉励、祝福之意的“谢谢,新年快乐!”却使正受残酷现实逼迫而陷入困境的母子三人增添了面对困境的勇气,顽强地走过那段艰难的旅程。他们的善行获得善报,面馆的生意越来越兴旺。
  因此,我们不要再怀疑自己微弱的力量对别人的意义,即使那只是一点点的亮光而已,对深处寒冷冬夜中的陌生人而言,却也是可以感知的光明与希望。
  大爷我自己也刚刚经历过一次类似的故事。
  年初五从湖北老家回到广州南站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了,叫了半天神州专车也没车,没办法,我只好站在北一停车场外马路边上不停地刷手机继续叫神州专车。不多久,一辆空载的出租车驶到我的身边,的哥问我去哪儿,我说出所住小区的名字后,的哥很客气地说现在过年不打表,140元送到家如何?我的第一反应是反感出租车不打表乱开价,但是,转念一想,打神州专车也得这个价钱,如果出租车打表的话应该是90元左右,再说现在没别的车了,出于一种消费者讲价的本能,我还价100元,这时候南站的保安过来驱赶出租车,的哥只好一边缓慢地移动一边朝我喊着:大哥120元走不走,我真的没有乱开价的。好吧,成交!比叫神州专车还是便宜了20块。
  路上,的哥戴着耳机接听了一个电话,大约是北方老家的亲人打来的,他一个劲地解释说过年没回家的原因是可以多挣点钱,让女儿读一个好一点的幼儿园。听完电话后,的哥对我说非常抱歉,平时开车他是不接电话的,但是,由于连续两年都没回家过春节了,家里人都很想念他,过年这几天女儿每天都要打电话给他,为了避免错过女儿的电话,只好一直戴着蓝牙耳机。
  我忽然感觉有点愧疚,为了刚才跟他讲价的行为。在我们公司,过年值班的人员按照规定都需要支付三倍工资的,这位的哥放弃回家过年的机会继续工作,比平时多收百分之三十的车费,说实话也不是特别过分。春节期间,很多航空公司坐地起价,把出海南岛的飞机票卖到了每张2万元,大家不也是只能接受吗?
  到达目的地后,我按照之前讲好的价钱付给了的哥120元的车费,然后,又拿出了一个红包递给的哥,说这个红包里有20元钱,是给你女儿的利是,祝你们全家新年快乐。
  的哥显然没有料到一个刚刚为了20元车费跟他讨价还价好一阵子的陌生人会如此“慷慨”,他连连说谢谢你,会把这个利是拍照片发给女儿。
  那一刻,借着昏黄的灯光,我看见了他眼中泪光闪动。
  做一个温暖的人
  上周,福布斯官方发布了2018年全球亿万富豪榜,中国共有476人上榜。其中25人财富超过100亿美元,15人挤进全球亿万富豪榜前100位。榜单显示,马化腾身家453亿美元,位列17位,成为中国和亚洲首富。马云身家390亿美元,位列第20位。
  大爷我很认真地看了一遍,不出意外,从头到尾,榜单上果然没有一个跟“程大爷”同名同姓的人。
  这下子我就放心了!可以继续做一个苦逼并快乐着的金融民工,不必像马云宣称的那样“为钱多所累”。
  不管你愿不愿意,你不一定有机会成为一个有钱的人;
  但是,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随地都可以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
  内心冰冷的人会说:“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但是,每一个人都释放哪怕一丁点的光与热,再漫长的冬天,也不会觉得冷。
  从许多跟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的“小善”中,我得到了一个价值亿万的答案,那就是:从因果循环的角度看,行善并不完全是一种利他行为,归根结底还有可能是一种利己行为。或者说,表面上看是利他,实际上利己,短期看利他,长期看利己。
  所以,“施比受更快乐”,“只有舍才有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并不是一些空洞的说教,而是一种“能量守恒”的规律。
  慈善也不是亿万富豪们的专利,因为,善行跟金钱多少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一个普通人付出的20元钱跟一个亿万富豪付出的20亿钱同样高贵,你对这个世界的每一点爱意、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每一句温暖的鼓励与关心,都是一种高贵的善行。
  爱心是无价的,如果你一定要我给她一个估值,那我只能说,至少亿万吧!
  曾经,我幻想过像李嘉诚一样有钱,那样的话,我也要回家乡去办一所蒲圻大学,请世界上最有名的大师来学校任教;如果我像邵逸夫先生一样有钱,我也给内地学校捐款建好多座图书馆和教学楼,是命名为“程山羊楼”还是“程大爷馆”或者干脆叫“见贤馆”、“思齐楼”都不重要;如果我像许家印一样有钱,我也要去贵州、凉山等贫困地区参与扶贫攻坚活动……
  不过,现在我已经改变主意了,这些我幻想了几十年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发生过,我已经没有耐心等到跟他们一样有钱才去行善了。
  正如一首诗所说的,一个钟只有敲响的时候才是钟,一首歌只有唱的时候才成为歌,爱在心中不是为了被掩藏起来,只有给予的时候才是爱。
  荀子说得好: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假如“大善”需要“大钱”做基础,那我还是去做一些跟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小善”吧,小善的好处就是,无需幻想,无需等待,随时随地都可以行善。比如,今天中午乘电梯的时候,一位快递小哥抱着一大堆邮件满脸愧疚地挤了进来,我用微笑迎接了他,还伸手帮他按住了电梯门口。后来,又有一位外卖小哥双手提着快餐盒匆匆忙忙地进了电梯,在众人一脸嫌弃的表情中,我微笑地问他去哪里,然后帮他按了一下他需要的楼层……虽说这些小善微不足道,也没有金钱的付出,但是,我还是从他们感激的眼神和一声微弱的道谢声里读到了对善行的尊敬与感恩——那一刻,我甚至觉得,一个普通人举手之劳的小善与一个亿万富翁捐赠数亿所得到的尊敬,没有本质的区别。
  是的,只要你愿意,即使是最卑微的人也可以成为最伟大的慈善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格古怪的人20个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