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朋友在浙江湖南佳兴世尊酒店,他说五月下旬出来的新文化金融资产项目已经十几个涨停了,真的假的?

世尊印那个连续涨停的项目是什么啊?我看有人赚了不少钱了_百度知道
世尊印那个连续涨停的项目是什么啊?我看有人赚了不少钱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采纳率:10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雅昌专稿】新政策之下,新文化创意园区如何形成?
摘要:
7成待开发2500万平米老旧厂房&腾笼换鸟&
&等忙完&艺术北京&以后,我下一个想做的工作就是去看那些厂房,给艺术圈(艺术家、画廊们)规划出一个真的让他们能够觉得安心的地方。&
艺术北京的负责人董梦阳说这话的背景是北京市正式印…
  7成待开发 2500万平米老旧厂房&腾笼换鸟&  &等忙完&艺术北京&以后,我下一个想做的工作就是去看那些厂房,给艺术圈(艺术家、画廊们)规划出一个真的让他们能够觉得安心的地方。&  艺术北京的负责人董梦阳说这话的背景是北京市正式印发《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在董梦阳看来,北京在拆了一些艺术区以后肯定还要再建一些新的艺术区,《意见》的印发释放了良好的信号。  &北京有着大量的艺术资源,我们也不能放走,北京是一个文化的中心,我想这些人他们希望在北京,在北京能够更多的去交流信息及各方面的展示,北京还是具有这种辐射力,大家希望在北京来聚居。&董梦阳说到。  另一边,日前号称艺术圈&吐槽帝&的策展人梁克刚的一篇&京漂艺术家欲外迁!&贴刷爆朋友圈!全国十余个地市书记市长100多个项目抛来橄榄枝!&吐槽帝&的一番言论在几天内引起了全国十余个地市的书记市长的直接关注,&吐槽帝&更是不假思索的将全国几十个地区的100多个地产项目、文创园区、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等项目主动联系的聊天直接贴图&炫耀&,这些关注者们言语中大都表达了热诚欢迎艺术家们去当地落户工作室的愿望,并希望了解艺术家们的需求以便制定相关的优惠和扶持政策。  无独有偶,日前,为了促进北京市文创发展,规范和扶持老旧厂房改造,北京市正式印发《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了向社会更加详细的介绍和解读政策相关内容,北京市人民政府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就政策制定的背景,内容以及北京市关于改造老旧厂房的经典案例进行了解读。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俊生  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俊生介绍了《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制定背景。他表示,《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是为优化文创企业营商环境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近年来,北京市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定位,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文化创意产业始终保持健康稳定增长态势,有力助推全市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  据北京市统计局统计,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由2010年的1733.5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3908.8亿元,年均增长12.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2.0%提升至14.0%。根据1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省市文化产业指数(2017),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一。  去年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各项工作,组建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小组组长和常务副组长分别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确定&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建设总体框架(两区是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中经小文注),提出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即将首都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高端化、服务化、融合化,加快构建&高精尖&文创产业体系。798艺术区751创意广场  余俊生表示,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们深入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创新推动产业发展,聚焦文创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支撑体系,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精准扶持政策,为进一步优化文创产业营商环境、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初步统计,截止到2017年11月份,全市腾退老旧工业厂房242处,总占地面积共计2517.8万平方米,这些厂房大多数具备了历史文化功能和良好的硬件条件能改造利用。其中,109个老旧工业厂房已经改造利用了,面积是601.3万平方米,占全市249个老旧厂房总面积的23.88%。还有263正在保护改造利用,占地面积大约138.03万平方米,占全市的5.48%。107个待保护利用的老旧厂房,占地面积1778.48万平方米,占全市的70.64%。  也就是说,除了其中一些已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典型的如751、798、莱锦、新华1949园区等,另外还有七成处于待开发状态。随着北京市产业结构深刻调整、疏解非首都功能持续推进,老旧厂房资源还将进一步腾退释放。&位于郎家园6号,由北京万东医疗装备公司改造而来的郎园vintage  《指导意见》讲了啥?有无干货?  数据显示了2500万平米老旧厂房&腾笼换鸟&,还有7成待开发,那么《指导意见》都讲了啥显得很重要。《指导意见》包括四部分,全文不到3000字,包含了6条重点政策,是《指导意见》的重点核心内容,也是最主要的亮点。  第一条,关于保护利用标准问题。《指导意见》提出要按照分级分类标准开展保护利用,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遗产价值的老旧厂房及工业设施提出了不同要求。  第二条,鼓励非营利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出利用老旧厂房改建、兴办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非营利性公共文化设施,依规批准后,可采取划拨方式办理用地手续。位于八里庄东里1号,由京棉二厂改造而来的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  第三条,支持发展文创产业项目。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提出实行5年过渡期政策。具体来说,是指在不改变原有土地性质、不变更原有产权关系、不涉及重新开发建设的前提下,经认定批准,可在5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原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暂不对划拨土地的经营行为征收土地收益。过渡期满或涉及转让的,可按新用途、新权利类型、市场价,采取协议出让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办理相关用地手续。这条措施将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第四条,破解改造&审批难&问题。老旧厂房转型文创项目,如变更用地性质,高额的土地出让金会让企业难堪重负;不办理变更,后续改造中立项规划、建设施工、安监消防等一系列手续又难于办理。&两难&之中,给企业带来很大困扰,也容易造成一些灰色地带。《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允许临时变更建筑使用功能&来解决审批困境,并明确了有关申报办理程序。老旧厂房产权单位,或经产权单位授权且取得五年及以上经营权限的运营主体,可通过以下程序申报办理:77文创园  首先,申请主体编制《项目保护利用综合方案》;  第二,申请主体提交保护利用申请,由项目所在区会同市相关部门联合评估后,报市文创产业主管部门备案,对评估合格项目,项目所在区出具允许临时变更建筑使用功能的认定意见;  第三,申请主体依据认定意见,按照相关行业审批管理程序报审并组织实施,各审批部门参照改造后的建筑使用功能属性进行审核、验收和监管。  同时也规定,项目涉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按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这条措施对老旧厂房改造利用从政策上进行了创新突破,从程序上予以规范明确,是《指导意见》最核心条款。有了这条政策,老旧厂房文化再造的通道就真正打通了。  第五条,按要求对建筑内部空间调整。结合老旧厂房特点和市场实际需求,提出在不改变原有土地性质、不变更原有产权关系、保证消防和结构安全等前提下,可按要求对建筑内部空间适当调整装修,提高厂房使用效益。  第六条,加强工商登记注册支持。对暂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项目,以及经市相关部门确认的文创产业功能区内示范园区、文创小镇、文创街区、文创空间的入驻企业,在工商登记注册方面将予以支持。  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难度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赵磊表示,从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来讲,北京明确了&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其中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和北京的城市文化功能定位相匹配,也是符合首都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方向。  而老旧厂房有自身的特点,老旧厂房的大多建筑风格独特,文化气息浓郁,独特的格调和气质非常适合文化创意产业的项目,而且北京正在疏解非首都功能,腾龙换鸟,发展文创也是大城市升级转型的基本途径和普遍的做法。  赵磊表示,从国际和国内经验来看,老旧厂房用来拓展文化空间有非常成功的一些案例。比如说德国的鲁尔,英国的伦敦,台湾的松山,还有运河大运城,还有北京的77文创园、798、751等等,改造了文化空间,还形成了新的文化地标,老职工情感上认同,也给市民群众提供了观光、体验、休闲娱乐的文化场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赵磊  但老旧厂房资源也面临很多实际问题,比如在和政府及老旧厂房资源的交涉中,董梦阳就表示具体的过程不是特别顺利。&首先厂房面临很多员工的问题,他们已经没有工作了,那些厂的有多少需要你去背负或怎样,有很多具体的事情。但是我们努力来看看能不能做,还是要努力推动,借助政府的协调,我们能做的事情更多的是提供一些我们的方案,我们的见识或者是内容给他们。因为我们既然是文化中心,如何把文化真正集中在这里呈现,再辐射中国,辐射到更远,这件事是有必要的。&  在董梦阳看来,什么样的内容加进去,不仅仅只是一个租房子的问题,是一个生态的问题,怎么把生态有机结合起来的问题。&但我觉得稳定最重要,对于今天我们所有的艺术界人士来说,最怕的是不稳定,怕不安全,或者房租不断地涨价,未来要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要有一些好的约定的问题。先解决一些稳定的问题,大家可以在这里安心经营的问题。以前的艺术区都是自发的,现在是不是之前就要好好的规划设计和功能,国外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798的经验也是可以借鉴的,我们在做升级版的艺术区,升级版的改造。如果让我来做,我觉得我们的画廊都是在租场地,能够有画廊买得起的空间,我们政府配套了很多的文化政策是可以支持到这一块的,有文资、有文投,是不是可以用文化金融手段,让他们能够买得起他们的空间。&艺术北京负责人董梦阳  &人无恒产无恒心的。不用考虑未来房租的问题,房子是自己永久的产权,画廊可以聚居在里头,而且是他的资产,可以安心的去经营。另一方面配套,期待国外一些机构进驻,国内也有30多个省,他们文化机构的进驻,宣传当地的文化。既然是老旧厂房,有老旧工业所留下来遗址一些再利用的问题,应该配套餐饮、娱乐的一些事情,或者是跟孩子有关系的事情,他能在那里呆得住,就像一个多功能厅一样,可以做独立的展览,也可以做秀,很多跟商业合作的东西,这样就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董梦阳说到。  在董梦阳看来,用户没有产权也没有关系,但重要的是租金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要齐全。&租也没有问题。因为我们谈到文化产业,所肩负的任务有那么多,我看了看政府的文化产业有弘扬社会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文明传承等等好几十条功能的时候,但你的税收一样没比别人少, 跟其他企业的待遇没有区别,我觉得不公平。因为我觉得传播文化、传播艺术像传播公益和环保一样的公益去做,但是他们税收的压力没有比别的少的时候,这是不是需要政府去考虑的问题。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产业,尤其是起步阶段需要扶植,需要帮助,传播文明的过程中要让他们少一些负担,让他们先成长起来,有抗风险的能力,而不是像现在这么动荡,经营半天全交给了房东房租。现在国家也有大量的文化基金来支持,是不是能够落实到真正需要的或者是真正基础的力量,我倒是觉得这些都需要我们做的更科学、更严谨起来。&
(责任编辑:张桂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关键字
说说我的看法...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
预展时间:日 14:预展地点:杭州、北京、成都预展时间:日-22日预展地点:上海延安饭店预展时间:日-22日预展地点:吴东魁艺术馆
[] [] [] [] []
12345678910
论坛/博客热点
业务合作: 010-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中华民国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zhōng huá mín guó]
中华民国(1912——1949),位于东部、东临。是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
1911年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各省代表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
以为首的势力主政中国,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建立随而建立,促成国共合作后的孙中山不久病逝。
1926年继承孙中山遗志领导国民,意欲统一中国,到1928年,国民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中国,
蒋介石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领袖。
统一之后,民国进进入所谓的“”建设时期,此间社会稳定,教育稳步发展、趋于定型。
1937年全面爆发,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举成为美英中苏四大国。1949年后因国共失利而迁台。按照《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并未列明何为固有之疆域。若包括,其面积为平方公里,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二大国(仅次于俄罗斯)。
民国坚持共和制政体,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初期颁布,后以和《》为背景,国民政府实施军政期,训政期,宪政期,抗战后召开,确定了总统制。
民国时期外交呈现了一个国际化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遵循国际规则与维护国家利益、法理上的独立与事实上的自主等。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自西方国家移植而来,带有鲜明的西方教育特征。清末新制学校采用考试入学,所考科目除了中国传统经史知识,增加了声光、电化、几何、代数、外国语文、地理、社会科学等学科内容。中国近代高校主要实行自主招生,自主命题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中华民国国号
中华民国简称民国,是孙中山于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时正式和公开提出来的。
1904年秋,孙中山在美国发表的英文著作《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当中旗帜鲜明地率先提出:
中国未来新生的共和国当以“中华民国”为国号;只有“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这是“中华民国”一词的最早出现。
1905年8月,孙中山将此前所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誓词作为同盟会宗旨写进《中国同盟会总章》,成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革命政党的政治纲领。就在此时,他最终为将来新生的共和国确定了“中华民国”的国号。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创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明确表示:
“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表明中华民国政府之设立,完全是为了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管理国家,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应该属于全体国民。孙中山在1916年作过全面阐述:
“何以不曰中华共和国,而必曰中华民国?此民字之意义,为仆研究十余年之结果而得之者。欧美之共和国,创建远在吾国之前,二十世纪之国民,当含有创制之精神,不当自谓能效法于十八九世纪成法而引为自足。……国民者,民国之天子也。”“民国”与“共和国”的本质是一致的。孙中山心目中的共和国与欧美并不完全相同,他认为应该创造性地学习西方,要避免欧美诸国的弊端,而在国号之中以“民”字直接表示民权,比“共和”之意义更为积极和鲜明。
后来中共建政,在一定时期内中共领导人任然坚持沿用中华民国国号,
中华民国地理
中华民国领土范围
按照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并未列明何
中华民国全图
为固有之疆域。中华民国在1946年承认外蒙古独立,但在1953年重新将蒙古地方作为中华民国领土。若包括蒙古地方,其面积为平方公里,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二大国(仅次于俄罗斯);若依1947年之疆域而不包括蒙古地方,则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三大国;中华民国实际控制领土包括台湾岛、澎湖群岛、金门、马祖、东沙群岛、南沙太平岛和中洲岛,总陆地面积36189.5平方公里。
宪法规定领土
历次中华民国所制定宪法(包括宪法草案)所定义的中华民国领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
天坛宪草:中华民国国土依其固有之疆域。国土及其区划以法律不得变更之。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一条:“中华民国领土为各省及蒙古西藏。”
五五宪草第四条:中华民国领土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西康、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新疆、蒙古、西藏等固有之疆域。中华民国领土,非经国民大会议决不得变更。
按照中华民国宪法定义,中华民国的疆域争议包括以下几地:
的一部与邻近地区:实际拥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政府认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中日图们江满韩定界条款》以图们、鸭绿二江为天然界线。
:中华民国政府认为,依据清咸丰十年(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乌苏里江至混同江入口处,有耶字碑。自此以上,除江东六十四屯位于黑龙江以东遵封堆及壕与精奇里江为界外,余均以黑龙江及额尔古纳河为界,直至额尔古纳河西岸之阿巴海图止。”
:中华民国政府观点同上。
:中华民国政府观点同上。
(今蒙古国大部分地区):中华民国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经国民大会之决议,不得变更之。”但在没有列举何为领土时,第二十六、六十四、九十一、及一百一十九条提到蒙古。除第一百一十九条外,其他条已经被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取消效力。
,帕米尔高原西部,南坎及江心坡
琉球列岛(迄今为止,中华民国政府没有正式宣称琉球列岛为任何一国领土)。
中华民国主要与周边国家的争议地包括钓鱼台列岛和。
中华民国自然地理
位置和邻国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其版图在前清康、雍、乾时期大体奠定,但经过晚清以后东西方列强的鲸吞蚕食之后,大片国土沦丧,金瓯不全。进入民国之后,中国的领土只剩下1116.65万平方公里。其疆域东到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处,西到帕米尔高原,南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至漠河以北的黑龙江江心。东邻朝鲜,南接越南、老挝、缅甸,西和南部与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阿富汗接壤,北部与俄国接界。形状略呈秋海棠叶子状。隔海与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文莱等国家和地区相望。
中国西部多山地,且呈网格状,东部多为平原丘陵地带。由西向东延伸的山脉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由北向南伸张的有横断山;在同境东部,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山脉有大兴安岭、太行山等。东部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全国地形略呈三级阶梯状,最西部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山岭问镶嵌着巨大的高原和盆地。是为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的北面和东面,为海拔米的高原和盆地,其中包括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是为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一雪峰山一线以东,为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至200米以下的平原。是为第三级阶梯。
由于地形西高东低,全国的河流也多由西向东,最后注入太平洋。主要的河流有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向南流的有雅鲁藏布江,经印度、孟加拉、缅甸人印度洋;向北流的有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还有不能流人海洋的内陆河,最大的是塔里木河。长江最长,达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其次为黄河,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
全国各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而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藏北高原分布最密。较大的有江西的鄱阳湖,面积3976平方公里;湖南的洞庭湖,3915平方公里;江苏的洪泽湖,3780平方公里;太湖,2200多平方公里。除上述淡水湖外,还有咸水湖,最大的青海湖,面积4400多平方公里,新疆的罗布泊,2500多平方公里。
除天然河流湖泊外,还有人工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长1782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5个水系。
中国大陆东面、南面都是大海,由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河,长江口以南为东海,台湾海峡以南为南海。渤海为内海,其他均为太平洋的边缘海。大海中罗列着500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最大的是台湾岛,35700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岛,34000平方公里。
气候与资源
由于海洋和大陆之间热力上的差异,而造成显著的季风气候,加之土地辽阔,地形复杂,中国各地气温和雨量相差很大,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冬季北方干冷,南方暖湿。
土地的辽阔、地形的复杂、气候的差异,以及有关的地区各种不同的自然特点,使中国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在平原地区,盛产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和油、麻、糖等经济作物;在山区生产茶叶、桐油、蚕丝、药材等。草原放养牛羊马驼,森林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以及福建、台湾等地。煤、石油、铁遍及全国。其他矿产也异常丰富。
中华民国行政区划
第一次为民国初年。民国建立之初,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仍沿清季之制,全国设23省,省下实行省、府(州)、县(州、厅)三级管理体制。1913年1月,袁世凯政府颁布《划一现行地方各级行政官厅组织令》,废除旧有地方制度,改设省、道、县三级管理体制。全国共分22个省。各省之外。另设5个特别行政区,除在京城设京兆特别行政区外,以山西省长城以北原来归化等12直隶厅旧地,以及内蒙古河套内外的伊克昭、乌兰察布二盟诸』生旗牧地设立绥远特别行政区;以直隶的原承德、朝阳二府和赤峰直隶州旧地,以及内蒙古昭乌达、卓索图二盟牧地设热河特别行政区;以川边、滇边毗邻西藏等处划为川边特别行政区;以直隶口北道的独石、张北、多伦诸地和绥远的丰镇、兴和、凉城、陶林4县,以及内蒙锡林郭勒盟察哈尔八旗牧地设察哈尔特别行政区。另有外蒙古、西藏两个地方及宁夏、青海两个地区,共32个一级行政区划。省和特别行政区下设道,道下设县。对蒙古和西藏地方基本沿用清代旧制。蒙古地区漠南采用盟、旗制,漠北采用部(盟)、旗制,西藏采用宗、豁制。1914年全国计有道92个,1920年增至96个。1914年全国有1740县,加上旗等县级机构209个,计1949个三级行政区,到1920年,全国共有县1885个,另有设治局、旗223个,计2108个三级行政区。
第二次为北伐战争胜利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在全国废除道级区划,实行省、县二级管理体制。日,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改北京为北平特别市,将京兆原属20县并人河北省,将口北道划人察哈尔。日将热河、察哈尔、川边4个特别行政区、宁夏护军使及宁夏道所辖区域分别改设为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西康5省。同年10月将青海地方和甘肃省西宁道所辖区域改设青海省。日将奉天省改为辽宁省。全国省级机构达到28个,另有外蒙古、西藏两个地方。1932年国民政府实行首县制,作为地区召集单位。同年10月普遍创设行政督察区,又称专区,专区不属行政区划,而是省的派出机构。1938年在国统区15个省内设有142个专区,到1947年达到209个。
第三次为抗日战争胜利后。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东三省改为辽宁、辽北、安东、吉林、合江、松江、黑龙江、嫩江、兴安9省,同时台湾省回归祖国,全国省级单位增至35个,另有外蒙古、西藏两个地方。日,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日,国民政府公布了12个与省平级的院辖市,全国一级行政区划达到48个。县级区划,截止到日,国民政府公布除西藏地方外,全国共有2016个县,57个普通市,40个设治局,1个管理局,132个旗盟,共计2246个县级区划。
1940年前,国民政府将县分为3等,1940年后则将县分为6等。
民国年间,还曾出现一些游离于中央政权之外的特殊行政区域,这些特殊行政区域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另一类是日本扶植下的伪“满洲国”和汪伪“国民政府”。
中华民国历史
中华民国民主革命的兴起
中华民国是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的终结阶段。
中华民国的建立不同于此前中国的王朝,它是经过民主革命斗争而建立的国家。19世纪末年,由于腐败不堪和列强侵略的深入,尤其是中日的失败,使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纷纷探求救亡图存的办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和西方学说的传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势力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以为首的一批志士仁人首先选择革命救国的道路。 1894年,孙中山在组成兴中会,提出推翻清王朝,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的活动一开始便和传统的王朝更替模式区别开来,而具有新时代的特点。但孙中山的创举当时还不能为广大群众所理解,追随他的志士,只有百余人。1898年以、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维新变法的失败和随之发生的义和团运动以及的入侵,极大地刺激了各阶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推翻清政府。于是,孙中山倡导的反清革命迅速地发展成为广泛的。20世纪初年,一批公开或秘密反清的革命小团体在国内出现。湖南有黄兴组织的,江浙地区有以为会长的光复会,湖北有科学补习所,有公强会,安徽有岳王会,广东有群智社等。包括兴中会在内的这些小团体,在组织形式上大都受传统秘密结社的影响,彼此缺少联系。它们发动的反清起义或斗争相继失败,其领导人纷纷逃往国外。
革命的挫折并没有使领导人沮丧,相反却给了他们反思、改组和大联合的机会。由于孙中山和的联合倡导,流亡到日本的革命党人于日在东京成立了同盟会。会员包括十余省的革命党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孙中山当选为,黄兴负责执行部。仿照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建立起来的同盟会,以激进的民主主义纲领把小团体参差不齐的政治水平提到新的高度。这个纲领就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后来由此进一步阐发为以、、为内容的。同盟会还宣布在未来的民国:“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个的,对长期受封建君主专制压迫的中国人民有巨大的吸引力。
同盟会成立后,发行《》等多种书刊报纸,揭露以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祸国殃民的罪行,抨击、等人宣扬的主张,鼓动人民加入革命行列。经过与康、梁论战,反清革命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同盟会在南方一些省区不断组织会党和起义。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是同盟会推进革命运动的基本战略。从1906年至1911年4月,革命党人前仆后继,共发动十余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给清王朝一次次打击,显示出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由于起义有脱离广大群众的单纯军事冒险倾向,没能从根本上威胁清政府的统治。而起义的连续失败,却使一些革命党人产生消极情绪,成为此后同盟会上层涣散的重要原因。
中华民国武昌首义
20世纪最初的十年,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动荡之中,城乡群众自发的反抗斗争如波涛相逐,一浪高过一浪。北方各省民变迭起。长江中下游各省连年发生灾荒,饥民成群流入城市,抢米骚动时有发生。为了抵制革命、缓和人民的不满情绪,清政府举办多种新政:练新军、兴学堂、成立各省、实行预备立宪,等等。
1908年底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死后,三岁的继位,其父监国。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内部倾轧日益激烈。载沣放逐北洋新军首领,组织皇族内阁,企图把军政大权收揽到亲贵集团手中,从而引起立宪派士绅官吏和北洋军将领的普遍不满。
1911年5月清政府下令实行“铁路国有”。所谓国有,就是夺取民办铁路权力,转卖给列强,而拒不归还商民已集的股金。这一掠夺措施激起普遍的民愤。在与铁路权益有密切关系的立宪派士绅和革命党人的鼓动下,很快形成全国性的保路风潮,以经过的四川最为激烈(见四川)。当清政府由湖北抽调新军入川镇压民众时,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于日起义,一举攻占衙门,并迅速光复和汉阳。新军协统和立宪派首领等都归附革命。黎元洪被举为都督。军政府宣布中国为中华民国,主权属于人民;号召各省响应革命,推翻清政府。
震动全国。各省革命党人纷纷发动新军、会党或商会起义。本来反对革
中华民国国旗()
命的各地立宪派绅商多顺风驶舵,转向共和,把他们控制的省咨议局变为鼓动独立的机关。清政府的有的弃职逃命,有的被迫表示拥护独立。武昌起义后一个多月,、、、、、 、 、 、 、 、 、、、等省区先后宣布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呈现土崩瓦解之势。12月2日攻占南京,长江上下游革命势力联为一气,南方各省均告光复。湖北和上海军政府都倡议组织临时。11月30日,各省代表会议在召开,决定在临时政府未能成立之前,由湖北军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职权,并通过了《》。代表会议还决定临时政府设在南京,在南京召开大总统选举会。经过反复协商,革命党领导人多主张推举刚刚从海外归来的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2月29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选举临时大总统,每省一票,孙中山以十六票当选。黎元洪当选为,仍留在武昌。1912年,孙中山宣誓就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以为国旗。
中华民国民国肇始
日革命党人发动成功,并在随后的两个多月
带动中国各地的革命响应。12月29日,清朝原有的22个行省中业已独立的17个省,派出代表,推选刚刚返国的孙中山先生为。日,孙中山宣誓就职,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1912年1月至3月中华民国临时以《》为临时,为临时。2月12日,在清朝内阁总理袁世凯等大臣的劝说下,溥仪的母亲发布,“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为一大中华民国”;至此,中华民国正式取代与继承。
1912年4月孙中山辞职,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首都迁至北京;此后至1928年间称为“北洋时期”,该时期的中华民国政府也称为“北洋政府”。代表中国参加和和会的即是。北洋时期的为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之意。为取自尚书大传虞舜篇的《》,其中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中华民国北洋时代
临时政府正式迁京后,以袁世凯为首的政权建立起来。袁世凯对内镇压,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发生了。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北洋军力量强大,“二次革命”很快失败。袁世凯镇压“”后,开始了帝制的活动。孙中山再次组织武力讨袁,爆发,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
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的局面。徐州军阀以调停“”为名,进北京拥戴溥仪复辟,但复辟丑剧只持续了短短的12天。段祺瑞再次执政后,拒绝恢复《》和召集国会。为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倡导了,但不久也失败了。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的,反对封建阀的统治,应运而生了。1915年,在上海创办《》,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宣传,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的大旗,从而使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中华民国北伐与统一
1924年1月,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的
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接着,在中国共产党和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国民党一大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还创办了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讲习所;两次东征陈炯明后,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统一;后,在广州成立,并将所属军队编为。
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国民政府于1926开始了北伐。北伐军胜利进军,不到半年打到长江流域。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8年完成二次北伐,攻克,改北京市为“北平”(简称“平”),并立南京为首都(简称“京”)。所用之“”国旗取代北洋政府的五色国旗(其后),并订于国府的《》中。“约法”相当于宪法。卿云歌亦停用,改以1924年孙中山在开训典礼所撰训辞“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为国歌。
根据1924年国民政府,“军政”时期在1928年北伐、全国
中华民国国旗()
统一后结束,“训政”时期开始。由于继续,以及侵华,直到1946年方订定中华民国宪法并于1947年颁行,始告结束。1936年5月拟定“”预备正式立宪。后因中日战争爆发,立宪遂向后拖延。当时国民政府主席为(1932年-1943年),行政院长为(1932年-1935年),军事委员会为(1932年-)。汪精卫因屡遭内压力,后出亡河内,与日本接触,应允反共,停止,于1940年在南京另组一个。该政府仅获教廷、、纳粹德国、的承认。于1944年病死。
中华民国抗日卫国战争
1937年,先后攻陷华北、淞沪、南京,占据中国大量领土,国民政府被迫自南京迁往重庆,展开十四年抗战的后八年全面抗战。当时,中华民国所属投入战争计步兵128个师、46个独立旅﹔9个师,又6个独立旅﹔炮兵4旅,20个独立团,正规军合计170万人。
1937年-1945年间,国民革命军所属第五军、第十军、第十三军、第十八军、第
抗战形式图
二十六军、第五十二军、第五十九军、第七十四军,新一军及新六军总计与日军共在38,931次小型战斗、1,117次重大战役、22场大会战中较量,伤亡人数高达330余万人(含1937年至1945年间的补充兵员)。国民革命军虽因装备等因素无法取得绝对优势,但也于、淞沪、、独山等正规战,、笕桥等空战中给予日军重创。
日,日本偷袭,中美英正式对日德意宣战,遂正式成为二战盟军反法西斯战争。盟军委托任中国战区(含、、高棉,高棉为今、)统帅,派中将任蒋。英国封锁之滇缅路亦开放向中国后方运补。同时,国军也派出精锐部队远征南方,留下了转战缅因、血战昆仑关等事迹。
1945年8月初,在日本广岛与先后投下,日本天皇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于9月2日与盟国签订,接受《》及《波茨坦宣言》规定、归还占领之外国领土。遂即瓦解,汪精卫政府覆亡,台澎诸岛后由中华民国进行接收。
中华民国戡乱护国
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国民党虽然也宣布批准政协决议,但提出许多保留条件。接着,在3月间召开的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上则公然不承认政协会议的约束力,继续鼓吹。同时对全国人民要求遵守政协决议和反对的活动横加破坏镇压,制造了“较场口事件”、“”及“”等流血事件。
1946年5月,国民政府从重庆还都,国共谈判也转到南京举行。蒋介石借口共产党拒绝从、皖北等地撤退,公然调集二十万,于6月大举围攻以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令。 百万雄师强渡长江, 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防线, 于23日解放南京。 中华民国在大陆最后一届垮台,宣告国民党在大陆二十二年统治的结束。接着,解放军攻占、 杭州、 、武汉等城市,共歼灭国民党军四十三万余人,取得了的胜利。残余的国民党军队纷纷退向两广、西南、西北及等地。蒋介石从幕后走到前台,在广州成立国民党非常委员会,直接掌握军政大权,后又退到四川,企图负隅顽抗。为了彻底消灭,人民解放军分路展开追歼战,席卷两广、福建、西南及。在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的形势下,、、、等省的国民党军政人员通电起义。蒋介石带领余部逃往。
中华民国政治
中华民国宪法
日,国民大会通过。日由中国南京
中华民国之玺
国民党政府颁布,计14章175 条。《中华民国宪法》的基本特点是:以自由平等为标榜,坚持维护国民党的一党专制;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名,保障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和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以“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国”之名,行国民党一党专制和蒋介石个人独裁之实。
中华民国权力机关
中华民国行政机关
中华民国政府是中华民国的治权机构,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11年肇建于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之后历经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等多次政权替换。今天的中华民国政府,基本上延续自1948年行宪后所创设,偏向总统制的双首长制。
中华民国司法机关
中华民国国家领袖
中华民国大总统:
自1911年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起,至日止,正式担任过中华民国总统职务的有:
孙中山(日---日 政党或派系:)
(日——日;日——日 政党或派系:)
袁世凯(日称帝,改国号为,年号。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日——日;日——日 政党:、)
1917年在7月1日至发动政变,宣布清朝复辟。7月12日黎元洪政权遭的“”推翻。
日黎元洪复任大总统
(日——日 政党或派系:)
日冯国璋以副总统代理大总职
(日——日 政党或派系:)
(日——日 政党或派系:直系军阀)
1924年爆发,发动,将其推翻,后无担当此职者。
蒋介石(就任时间:日——日 政党:中国国民党 副总统:李宗仁)
日蒋发布“引退文告”,由副总统李宗仁任代理总统。
(就任时间:日——日 政党:中国国民党副总统:无)为代行职权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国总统法律上取消职权。
中华民国国旗与国徽
民国初期采用,五色旗,后再全国推广旗。国徽有三款,北洋政府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国徽及汪伪南京国民政府的修改版青天白日国徽。国歌一般指的是北伐成功后的《》。但在升国旗的时候使用《》。
中华民国军事
中华民国军事介绍历史上及当前中华民国的军事。中华民国国防力
中华民国三军统帅旗
量依《中华民国宪法》第36条的规定,中华民国总统统率陆海空三军,行使统帅权指挥军队,直接责成国防部部长,由部长命令参谋总长指挥执行之。
中华民国在大陆时期与周边国家,除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外,自清代与苏俄于新疆、蒙古、东北、与英国于西藏就不断有边境冲突发生。
中华民国于北洋政府时期曾派遣少量军队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于西部边界与苏联、英国等一直存有歧见与冲突,部分问题甚至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还以武力方式解决。
第二次国共内战战败后,除少数进入东南亚的部队(泰北孤军和富台部队)其余主力部队护送政府人员和部分黄金、国宝辗转迁台,后于古宁头战役守住阵脚达成台澎金马与大陆的分治。自中华民国迁台以后,绝大多数的军事行动集中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冲突当中,这些冲突包含海陆空的武装冲突与对峙。美军在台海的角色除了维护美国利益外,还包括了阻绝中共渡海,及防止中华民国反攻。
国共内战亦曾衍生不少与周边国家冲突的问题,例如撤入缅甸北部的异域孤军、撤入越南富国岛之国军等。
中华民国经济
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全国共有92个城市对外开放,铁路和汽轮将这些城市与外
界联接。新的职业和中外企业在这些城市发展起来,工业增长率在年间高达13.4%,年有一短暂萧条, 年,为 8.7%, 年, 平均增长率为8.4%,整个年,平均增长率为5.6%。而在二战前民国时期,尽管连绵战争,工业增长率仍高达8-9%。传统的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减少了外国产品对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压力,因而使中国民族工业在第一次大战期间有机会发展的看法是武断而没有根据的,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下降,使很多工业项目因缺乏所急需的设备不得不延缓。外国投资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之命题并没有实证资料支持,中国人所有的现代工业在总现代工业中的比重在二次大战前一直没有下降,而中国人均外国投资在1914年是3.75美元, 1936年是6.97美元,比印度和拉丁美洲低得多。1930年代外国投资只占国民生产净值的1%。
而抗日战争时外国投资比重最高的是日本占领下的东北。其经济发展是二战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部分,当时整个中国的投资率是5%,而东北1937年高达17%, 1939年高达23%。这主要是日本经济法律制度对私人企业产权的保护很好,政府不办国营企业,没有什么机会主义行为。日本人在东北的高投资率也刺激了中国私人企业的发展。
中华民国农村经济
民国时代的土地制度由于1930年土地法的颁布而较清末更为成熟。但由于缺乏长子继承权,战乱连绵,制度化的土地市场仍不发达,所以每户土地分割为很小的数块。1910年户均土地为2.62公顷 , 1933年为2.27公顷。民国时土地所有权分布虽然不平均,但比其它落后国家要平均,73%的家庭平均每户拥有15亩地,他们的土地占全部土地的28%,而5%的家庭户均拥有50亩以上的耕地,占总耕地的34%。民国时期资本主义式的雇工租地大规模商业化农业经营并不普遍。
1930年代,50%的农业人口与租佃制有关,30%的佃农耕作的土地完全是租佃的,20%以上的佃农耕种自己的土地同时租佃部分耕地。
长江流域细密的水路运输网被用来形成区域性粮食市场,因此此区域的分工专业化、城市化、原始资本主义自宋朝以来都是中国最发达的区域。这里专业性的租佃经纪人出现了。佃农并不一定非常贫穷,有的佃农大户反而比小自耕农富有,他们已形成资本主义式租佃,雇工商业化农业经营的萌芽。
中华民国内政部1932年对849县的调查记载了租佃契约的多样化, 220县租地压金非常普遍,租金主要采取现金、实物固定地租和分成地租三种形式。国民政府1934年的调查报告说50.7%的佃农以实物付固定租金,28.1%付分成租, 21.2%付固定现金租,而年的土地调查显示这三组数字分别为 60%、15%和24.62%,而劳务租占0.24%。分成地租的多少依地主是否提供种籽、工具、耕畜而不同,分成地租的租金高于固定实物地租12.9%,其又高于固定现金地租11%。在地主不提供种籽、工具、耕畜的情况下,平均地租约为43.3%。固定实物地租在佃农比例高、产量高的产区较为普遍。
1930年的土地法中有一条款给予佃农无限期续约权,除非他主动收回土地自耕。这种条款并不利于有效率的土地制度的形成。虽然这一条款在三四十年代的国民党治理区域并未严格执行,它却为后来的土改开了侵犯财产权的先例,因而对经济发展有长期负面影响。国民政府在30年代还制定了将租金限制在37%的政策,这一政策只是少数省区于1949年实行。国民政府的限制租金政策在抗日战争时的八路军控制地区也普遍实行。
这些政策也因破坏人们对自由契约制度的信心,而对经济发展有长远负面影响。30年代中国农业生产力以水稻亩产量而言,稍高于明治革新的日本,比30年代的日本低30%,小麦单产相当于当时的美国,但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14。这都说明当时的中国农业虽没现代化,但也不是非常落后。
但是整个民国时代,财产权由于民法、土地法、公司法的通过和实行而逐渐现代化。清末政府可任意侵犯财产的行为成为非法,中国传统的佃农的永佃权概念,及地主卖地后永远可以以原价赎回土地的概念都被现代土地自由买卖概念和司法案例所代替。民国时期的中国农村保持着高生育率和高死亡率,基本自给自足的农村人口占人口的75%,农业产出占产出的65%。卷入较高分工水平的人口,主要是大中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6%。
中华民国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
民国时期的农村,虽然基本是自给自足的,但专业商人在商业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比一般落后国家要发达,这被称为商业资本主义或原始资本主义。上海、宁波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其它地区的国内贸易和主要在最终消费品生产中的分工是这些商人的主要生意。
这种商业资本主义不但导致商业分工的加深,不同的专业商人处理贸易的不同环节,专业货栈的出现,专门协调,规定商业活动的行会和商会的出现,而且产生了相当发达的中国自己的金融网。山西票号就是这样一个适应商业发达后所需金融服务的网络,它发行发挥货币功能的票据及信贷。各种钱庄和当铺也在沿海和发达地区形成网络。各种习惯法和私法也发达起来,以调节发达的商业和金融活动中分工和相关交易以提高交易效率。
长江流域的丝织业中已有相当发达的商人与手工业者之间的计件外包制。与清末不同的是,现代金融和贸易制度在民国时代发展起来。政府于年摆脱了固定的关税额必须偿付战争赔款的束缚,完全获得关税自主权,增加了关税率。30年代政府也收回一些租界,但收回租界的经济效果是负面的。1930年进口税从银本位改为金本位,1928年盐税统一于全国财政系统,各种苛捐杂税统一成中央政府的税收及地方政府的土地税,1933年统一货币,几乎停止使用银两,1935年政府用外汇储备为支持建立起现代化纸币制度,银两完全被禁止用作货币。官方的中国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正式发行了纸币,政府开始试行年度预算,税收和财政报告制度都大大改进。现代政府债券制度也于年发展起来。债券主要由国家政府银行及上海私人银行购买。
国家政府银行同时发挥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功能,官商不分,使贪污和国家机会主义行为制度化。大私人银行通过与四大官方银行的人事交叉安排,也使官商勾结等坏资本主义的特色出现。但是与1949年以后的制度相比,私人银行业在民国时期相当自由和发达, 年间,共有160家私人现代银行建立,它们拥有1,597个分支机构。现代银行资本从1928年的1.86亿元增至1935年的4.47亿元 , 存款从11.2亿增至37.8亿元。但由于四个官方银行的垄断地位,相当大的金融资源主要用来为政府提供统一战争的军费,用于提高交易效率的公共设施建设的比重太小,四大政府银行由于官商不分,也不能按市场竞争的规律有效地支持有利可图的经济发展。
现代金融和纸币制度的发展,可以大大提高交易效率,因而促进分工的演进,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力。但是由于中国还没有真正统一,年中央控制的财政收入70%用于统一战争,而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在1929年只到达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和河南五省。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于年间只占国民收入的3.2-6%,大大低于美国政府1929年的8.2%。
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政府将大量日本私人企业收归国有,使官办企业对重工业的垄断大大加强,为日后中国工业国有化和扼制私人自由企业的制度发展创造了经济结构上的条件。
民国后期由于国民政府在战争中失利,金融财政体系崩溃,通货膨胀率高达200%。因此纸币成为政府抢劫人民财产的工具,人民纷纷弃纸币不用而回到商品货币和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使纸币改进交易效率的功能不能发挥,因而分工水平大大下降,生产力崩溃。
民国时代交通条件也表现了二元经济的特征。大部分货物仍是由落后的传统运输方式运输,1933年传统手工、木船、兽力运输方式对国民收入的贡献是现代运输方式的三倍。1915年日本在东北生产的焦煤5.74元一吨,运到汉阳是24.54元一吨,交易费用是生产成本的3.27倍。这主要是因为政治不安定,铁路建设迟缓造成。
中华民国交通
清朝末年共修铁路9618公里,民国共修15000公里,其中三分之一由日本人在东北建设。清朝基本没有公路建设,国民政府部分由于统一战争的需要,进行了大规模公路建设,共修成116000公里,大部分是1928年后国民党政府所建。从海关记录,非机动运输的货物于1920年代开始下降 。
中华民国外交
中华民国外交部,为主管中华民国外交及有关涉外事务之最高机构。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将清朝外务部改组为外交部,理藩部因各族平等而裁撤。
中华民国外交部最高领导职务,北洋政府时期称“中华民国外交部总长”,国民政府时期称“中华民国外交部部长”。中华民国外交部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北路32号,现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等单位所在地。
中华民国文化
中华民国时期,人们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从来不曾停歇,以此为宗旨的思潮和运动接
连不断。率先举起这两面大旗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以后,追求科学、民主的思潮和运动继续得到发展。科学方面,影响较大的有科学派、唯物史观派反击玄学派的“科玄论战”;30年代初至抗战以前“科学救国论”指导下的“科学化运动”;同时期左翼人士从事的“新社会科学”运动。民主方面,有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运动;胡适、罗隆基发动的资产阶级“人权运动”;抗战后期全国范围内掀起的民主建国运动等等。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左翼文化人还曾发起一场新启蒙运动,以继承五四和超越五四自任,再次将民主与科学作为启蒙的目标,显示出文化思想运动发展的螺旋式上升。
不仅抗战时期,甚至抗战以后,都仍然能够看到此一运动的余波。对民主与科学的崇尚,成为民国文化的时代之魂。这一时期,文化各个领域的发展中,都无不渗透着民主化与科学化的精神追求。教育方面,此期教育改革最具权威性的指导原则,就是杜威所宣传的平民主义(或称民主主义)教育。它强调接受教育权的平等,注意培养人的个性和独立人格,重视实验精神,对推进中国现代教育的形成,其功甚伟。文学艺术方面,也始终贯穿着对民主与科学精神的炽热追求。从五四时期起,白话文开始代替文言文,揭露和鞭挞封建蒙昧主义成为中国文艺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鲁迅的《呐喊》、《阿Q正传》和《祥林嫂》,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都是将此一主题与白话文的形式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此类作品,文学史界名之曰“启蒙主题文学”。另外,30年代兴起的大众语运动,延安时期崛起的“工农兵文艺”,也都是崇尚民主精神的直接产物。新闻出版方面,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同样强烈而执着。
中华民国人口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其中包括汉族和50
中华民国人口分布
多个少数民族。民国年间人口约4亿,以汉族人口居多,占90%以上,其他少数民族次之,人口不到全国人口总数的10%。
民国时期的38年,只是历史上短暂的一瞬,这是一个在政治上极不稳定的过渡时期。在人口发展史上,它同样也只是一个动荡的过渡阶段,人口数据不完整也不准确。经过多种数据的综合,大致可以知道1912年的人口数为41964万,1949年为54167万人,基本上处于缓慢增长状态。民国的人口有几个特点:人口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当时全国的死亡率为2.76%,华南地区为3.04%,四川为4%,而婴儿的死亡率则更高,达到15.6%,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即使城市也不过是40岁。性别比例失调,男多女少,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当时男:女是110:100。人口密度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江苏增加到379人/平方公里,而西北则荒无人烟,新疆地区为2.38人/平方公里。
中华民国民族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其中包括汉族和50多个少数民族。民国年间人口约4亿,以汉族人口居多,占90%以上,其他少数民族次之,人口不到全国人口总数的10%。
中华民国坚持平等和自由“”。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识别工作是中国从近代以来建构“民族-国家”的内在需要,民族分类与识别工作本身就是为维护国家统一、边疆稳定提供学术支持;同时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借鉴西方民族学知识建构起来的民族分类标准也为新中国民族识别工作提供了科学标准。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承续了民国时期的民族分类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现代教育的发端是民国时期的贡献;制定今后民族教育的政策也是吸取民国时期在民族教育政策上的深刻教训。
代表资产阶级的民国政府为了自身统治的需要,趋向以法律治理民族,制定了以民族平等、自治、 实业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政策,客观上说具有整体系统性、时代发展性和历史进步性等特点;但其阶级本质又决定着其民族政策带有极大的欺骗性、虚伪性和空想性。从根本上讲,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不可能真正解决当时中国的民族问题,最终连同民国政府一起走向失败。
中华民国宗教
主词条:、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与此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宗教发展较蓬勃的国家之一,其中尤以佛教、基督教新教和道教在中国的信徒数量最为庞大。中国的宗教文化,有“儒道释”三教之说;一般的中国人,在祖先崇拜的基础上,都受到儒、道、释三教思想的影响,称之为中国民间信仰。现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等。
中华民国科技
辛亥以后,大批留学生陆续回国,其中大多数人朝气蓬勃,年青有为,热心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他们大力宣传科学的伟大力量,传播当时西方最新的科学知识。面对当时混乱的政治局面,他们喊出&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口号,并且身体力行,在民国初年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和学生中形成一股新的思潮。
1912年,地质学家章鸿钊首先呼吁成立地质调查所;同年高鲁着手筹办中央观象台;1928年,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等人的努力下成立了中央研究院,随后北平研究院及各研究所也相继成立,此外还有几所民办研究机构也相继成立。研究院所的成立是中国科技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表 明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支专业科技队伍,他们是建立和发展中国近代科技事业的中坚,是复兴中国科技的保障。
自1912年至1937年间,不过25年的时间,各种学会组织达到110多个(不包括医学部分),涉及到近代科学技术的广大领域。某些学科如地质学、气象学、物理学等在个别领域中曾取得了一批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在工程技术方面,可以仿造万吨级轮船、较先进的飞机、汽车、各种机床。中国的工程师们已经掌握了运用钢筋混凝土建筑高层建筑的技术,建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钱塘江大桥。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建立与发展,并大大缩短了我国科技落后西方的差距。这一时期无疑在中国科技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20世纪20年代,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在此后的20多年里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1928年至1929年,历史语言所在安阳小屯村发掘殷墟,发现了大量殷代青铜器和甲骨卜辞,使中国古代信史向上推移千百年,成为中国和世界考古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科学的成熟。
地质所在30年代初期曾在庐山等地找到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物理所进行了电学、磁学、光学的研究,后来还开创了核物理、金属学、结晶学以及短波的研究。
化学所着重于分子光谱、性激素、中药成份的化学分析,化学玻璃的性质及平阳矾矿的利用等研究。
数学所的研究主要在近代数学理论方面,开展了数论、代数、微分几何、拓扑学、级数论、数理统计六个部分的研究。天文研究所筹建了紫金山天文台,编制了国民历及南京授时的发布,着重开展了天体方位和形态的观测,如变星、彗星、黑子及日食的观测等。
气象研究所观测并研究了中国气候的变化规律,竺可桢关于中国雨量和台风的研究工作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重视。动物所作了动物分类学研究,后来着重于鱼类生物学、昆虫学、寄生虫学、原生动物学和实验动物学的研究,对山东海洋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和浮游生物也作了调查研究。植物所开展了植物分类学、藻类学、真菌学、森林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形态学、植物病理学及细胞遗传学的研究。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汤水清,《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新思考》,《江西社会科学》, -8。
陈胜粦,《论孙中山在创建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斗争》,《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0。
杨立强,《论民国初年的政党、党争与社会》,《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69。
姚曙光,《一九二八年中国大陆统一的意义和作用──兼与季云飞先生商榷》,《云梦学刊》, -23。
莫永明,《评辛亥前后的蒋介石》,《学术月刊》, -81。
董家强,《年蒋介石国家统一策略研究》,《河南大学》, 2007。
黄宇,马达云,丁尧清,《民国中期《复兴地理教科书》简析》,《地理教学》, -7。
.凤凰网[引用日期]
黄海平,《孙中山的建国三步骤:军政、训政、宪政》,《历史学习》, -27。
杨丹伟,陈一平,《国际化进程中的民国外交》,《江苏社会科学》, 8-175。
.新华网[引用日期]
胡明华,《&中华民国&国号考》,《江苏社会科学》, 7-221。
.凤凰网[引用日期]
.民国纪事[引用日期]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马威,《民国时期民族识别与分类的知识源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11-16。
丁虎生,《民国时期民族地区教育政策述评》,《民族教育研究》, -81。
李国栋,《民国政府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基本走向》,《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8-92。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佳兴世尊酒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