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科举考试等级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

教育学原理如何理解素质教育与应试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学原理如何理解素质教育与应试者之间的关系
10-01-03 &匿名提问
素质教育VS应试教育未悟人本人是一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师,同时又是一个儿子正在应试教育阶段学习的学生的家长,同时面对对多数孩子(学生)的教育和一个孩子(儿子)的教育,身具两面角色。从国家、民族的发展考虑须对我的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从自己儿子的前途和本人私利出发不得不对儿子实施应试教育。目前中国的国情和教育的现状使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成为对立的两个方面,中国要不要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从国家、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老师到家长和学生有着不同的理解。本人也有许多困惑和思考,在此略述管见,期天下朋友指点。一、应试教育的发生发展1.应试教育的提出。应试教育由来已久,只是随着近几十年来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不断深化逐渐成为一个名词,其内涵和外延才逐渐明确,并赋予新的特定的意义。应试教育的理念可以溯源到孔子提出的“学而优则仕”,发展到隋唐时期成为科举取仕的制度,直到现代教育的考试选拔制度。应试的初衷是为国家选拔最优秀的人才为国家服务。有了应试的取仕形式,便有了适应应试形式的应试教育。2.应试教育的历史意义应试教育从“学而优则仕”理念的提出,到现在的高考制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渗透在中国教育的全过程,曾为历朝历代政府选拔出许多优秀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有其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首先,应试的取仕形式(科举制度)体现了最初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几千年来直至今日,虽然都不能保证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上得起学,但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上学的政治权力。都有“学而优则仕”,都有通过应试制度(科举考试)进入上层社会的权利和机会。应试制度把应试者的应试成绩作为取仕的唯一标准,不论贵贱。应试的取仕形式(科举制度)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其次,应试教育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发展。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大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范围,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通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几千年来,莘莘学子苦读寒窗,就是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应试制度给每一个人提供了机会,对社会各阶层的稳定有其积极的意义。此外,科举制度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对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传承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几千年来,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虽然并非俱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非等闲之辈。历朝历代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及各级管理者大多是科举出身。像民族英雄文天祥、清末翁同龢、两代宰相郭子仪、诗人和画家王维、书法家柳公权等等,他们都是科举制度选拔出的最高级别的人才-----状元。直至今日,在各行各业的精英分子大多是应试制度---高考选拔出的人才。三是应试教育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应试教育让大多数中国人积极读书,积极入仕,推动了民族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分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今天,国家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大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3.应试教育的弊端应试教育无疑为选拔人才和推动文化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其弊端早已显露,到今天已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1.应试教育不能培养出最有用的人才。不管是科举时代的科举考试还是现代教育的高考,都是“一考定终身”,考试内容和形式的单一造成了应试教育的面过窄。因此应试制度不能选拔出最有用的人才,应试教育也不能培养出最有用的人才。科举制度发展到明代,考试内容逐渐陷入僵化,只求合乎形式的作文能力,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因此,科举制度选拔出的人才虽然满腹经纶,却大多是不通世故缺少实际工作能力的书呆子,能学以致用,能文传天下又能治国安邦的少之又少。建国后,教育从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行了全民参与的高考制度。从私孰到学校,从教书先生到人民教师,从平平仄仄到文史数理化,莘莘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国家为培养现代化建设者办教育。高考制度为培养和选拔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只能考察学生的考试能力,难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加上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脱节,造成高分低能,怀揣文凭而找不到工作的大有人在。2.应试教育禁锢人的思想,阻碍人的发展。科举时代,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意识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的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限制了人才的出路。那些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个领域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失意于科场。科举制度在为政府发掘人才的同时,亦埋没和戕害了许多人才。科举制度终于走到了尽头,1905年清政府终于下诏废除科举制度。高考时代,上学和高考成为多数中国人特别是中下层人民的最主要出路,甚至是唯一出路。由于就业岗位的缺少和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造成升学的“过度竞争”。面对“黑色七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现实,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其实是考试成绩越来越重视。政府迫于群众压力,把高考升学率作为政绩,学校和老师迫于家长和行政压力把教学质量其实是考试成绩视为生命线,家长把孩子的前途寄托在孩子的学习成绩其实是考试成绩上。由此,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走向极端,应试教育把学生变成了只会考试的机器,把学校变成了制造机器的工厂,把老师变成了制造机器的工人。应试教育已成为阻碍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障碍。二、素质教育的发生发展1.我所理解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对所有学生,从学生本身发展出发因材施教,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培养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有用人才作为教育目的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必须有以下四层含义:素质教育的对象必须是每一个学生。不只是为了上得起学的孩子,不只是为了学习好的孩子,应是大众的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即“为了一切孩子”;素质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培养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而不只是培养智力优秀的学问家;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发展选择,而不能把教育强加给学生,不能按照一个模式塑造人;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开发锻炼学生智力和能力为目的,而非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的。即“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素质教育必须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即把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爱国、爱家、爱民族的道德观放在首位,把掌握知识技能放在次位。2.素质教育的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亦是由来已久,可以远溯到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治学先修德”、“治学为修身”上。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向工农开发,全国各族、各阶层人民有了受教育的权利。而后不断提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而现代版的素质教育是在新中国的需要和应试教育的弊端逐渐显露的背景下提出的,并具有新的意义。多数人都知道这样几个例子:中国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在世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得奖率比欧美的孩子大得多,有很多神童和小天才。可是到四五十岁出成果的时候,便不如欧美,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影响世界的重大成果中中国人却很少;欧美孩子的思维是开放的,一个问题有好几个答案,中国孩子的思维是死板的,一个问题就一个标准答案,这个答案就是教师或课本;欧美孩子敢于怀疑,敢于创新,中国孩子崇拜课本和老师,不敢创新等等。长此以往,中国人必将越来越笨,中国的发展必将越来越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这都是考试逼得!罪魁祸首就是应试教育!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界高层人士以及各行各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应试教育到了非刹车不行的时候了。于是素质教育被再度提起并提上党国重要议事日程。    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要求素质教育从典型示范为主转向整体推进和制度创新为主,既主要通过课程教材革新,评价制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办好高质量的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1996年2月,国家教委在烟台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3.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素质教育从提出到全面推进至今,已经历了十余年的时间,但素质教育到底推进到什么程度了呢?我认为还不尽人意,甚至有点儿似是而非,形势不容乐观!可喜的成绩。国人对素质教育虽然不能全面了解,不能深入人心,但多数国人都已知道这个名词;全国各地已经涌现出许多素质教育的典范,总结出许多素质教育的经验,素质教育已成为各级政府督导项目之一,强力推行的气候正在形成。不容乐观的现实。迫于升学和规范办学的双重压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学段高中和初中不得不在表面上喊着素质教育,打着素质教育之名,又不得不挖空心思做着应试教育之实。三、当前教育的尴尬当前教育的尴尬在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水火不容又不得不共同存在,这使得中国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进退两难,不伦不类。这种尴尬来自于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不同认识、现行的人才制度和基本国情。1.不同阶层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不同看法。国家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考虑,提倡素质教育,希望培养出热爱党国,思路开阔,敢于创新的适合于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全国的学生都是党国的孩子,360行哪行都要用人,这行不行干那行,这个不行那个行。作为家长,孩子大多只有一个,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优秀,大多把孩子的前途寄托在升学上。虽然有些家长理解素质教育对孩子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因为就业和升学的困难,因为孩子少,谁也不敢拿自己的孩子做试验,谁也不敢只要全面发展、自由发展而不重视考试成绩,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与孩子个数的多少有关系。此外,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与孩子的年龄有关系,随着孩子的长大而变化。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也相对年轻,容易接受新理念,对孩子的素质和未来充满希望,还没有看到孩子发展的局限和升学就业的残酷,因此大多认可素质教育,提倡孩子全面发展。但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特别是孩子并没有什么过人之能,自己的事业也基本定型的时候,便开始为孩子的前途担忧,便会对孩子如何发展,走什么路进行重新思考,大多会回到升学是唯一出路上来,便开始在孩子学习成绩上下功夫了。作为地方政府,级别越高就越提倡素质教育。就像国和家的比较,孩子多的家庭和孩子少的家庭的比较。县级以下政府把高中升学率作为政绩,必然要求地方教育局抓好高考,便把高考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考核指标,理所当然地对教育提出在素质教育的同时抓好高考升学率。在这里,政府提的是素质教育之名,看重的是应试教育之实。作为学校,在素质教育的同时抓好升学率就不是件容易事了。因为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将来有大的发展,但对当前的考试却并不奏效,而多年来不断总结提高的应试教育经验却非常管用。学校和老师当然知道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也知道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学生能力的提高,但并不敢拿自己的业绩和前途开玩笑,在领导和家长的压力下,便只有喊着素质教育,做着应试教育了。作为学生,则坚决支持素质教育。学生年龄还小,好玩是天性,对未来充满希望,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还没有认识到就业和生活的压力和残酷,也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制能力,加上目前国家正在大张旗鼓的宣传素质教育,电视、电影上宣传的都是张扬个性,使学生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行为产生反感,厌烦师长的管教,造成学校教学的困难,引起家长的忧虑。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一)、培养周期的不同造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素质教育着眼于被教育对象的长远发展,素质教育的成果要在十年甚至几十年后才会显现。而应试教育的周期较短,初中三年为中考,高中三年为高考。而短期内显示教育成果只能看中考和高考。(二)、培养目标的不同造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素质教育培养的是有长期发展能力的、有道德有文化的综合素质高的人,而应试教育培养的是考试成绩好、会考试的人。(三)、培养目标要求的不同造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国家需要培养的是热爱党国、服务社会的人;家长需要的是能考好大学、能找到好工作,挣钱养活自己的人;学校需要的只是考试成绩好的人。综上所述,目前的中国教育,存在着国家和家庭育人观的矛盾、学校老师和学生学习观的矛盾、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育行为的矛盾,使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处于尴尬境地。当然,最尴尬的还是学校和老师。学校和老师既要面对上级实施素质教育的号召,又要面对学生还我自由的要求,既要面对上级行政部门和家长的升学压力,又要排除社会宣传对学生的干扰-----尴尬之极!三、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土壤应试教育之所以根深蒂固挥之不去是有其存在的原因和土壤的。究其根源,可作如下分析:惟学历的用人制度让人从小就得好好上学。缺少就业岗位,大学生就业难,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和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就业岗位缺少,用人单位就要选拔,而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就是学历。(现在虽然国家提倡不惟学历,有些用人单位也在进行用人制度改革,但学历仍是基础指标)因此,要想较容易的获得理想的就业岗位,就要考上大学,还得考好大学,专科不行升本科,本科不行再读研。总之,学历越高,就业机会越大。这样就得从娃娃抓起,从怀孕开始,从胎教开始,从幼儿园起就得好好学习,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上一个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才能考上好大学。这样,从小就得学习好,考试好。就业岗位量小、面窄使追求学历成为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由于国内经济结构现状,低学历的岗位待遇较低,加上“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多数人看不起三教九流的简单劳动岗位,因此把上大学作为普遍追求。如果就业岗位面广量大,不同学历特别是低学历、不同特长的人都能有比较满意的就业岗位,就不致造成千军万马走高考独木桥的局面。“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促使应试教育产生发展。不可否认,全国统一高考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然“十年寒窗苦,一考定乾坤”,自然有其偶然性。再说,有些素质是无法通过卷面考试来考察的。因此“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让千万学子把高考作为终极目标,这必然需要应试教育的培养。四、素质教育真正落实的前提条件要想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具备必要的前提条件。1.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让所有人都能有合适的工作岗位;2.改革用人制度,不唯学历选拔人才;3.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让想上大学的人都能上大学,减轻高考竞争强度;4.坚持教育均衡发展,取消中小学阶段的学校差别,减小择校竞争。落实素质教育道路还很长远。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浅论应试教育的弊端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行“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教育模式,这种狭隘的教育模式正把我国基础教育引进死胡同,弊端显而易见。其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智育目标狭隘化应试教育模式虽然把智育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智育的目标却是片面的、狭隘的。智育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育,其中发展智力是智育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应试教育从应试这一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大多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动,从而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局面。(二)重人力素质轻人本素质教育就当前教育现状来看,人力素质比人本素质更被教育者所看重。因此,对关系人本素质提高的价值、人格、权益、政治思想、社会参与等意识方面的教育则注意不够。如果我们的教育把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视为自私和个人主义,并对此采取虚无主义,甚至以社会整个需要的名义来规范限制个体的个性发展的价值形成,后果只会导致真正的个人主义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自私行为。(三)阻碍教学方法的改革,影响教育素质的提高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学校整个工作围绕着高考和各级统考、会考指挥棒转,管理目标相当普遍地带有急功近利倾向。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是分数、升学率,全部教育就是为了考分,教育的科学性,艺术性不再有其真正的内涵。教育研究变成了应考研究,教师忙于知识灌输和强化技能训练,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和探索缺乏动力。严重局限着教师知识结构扩展和各种素质的提高。(四)阻碍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学校成分按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器”。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传统的应试教育极易助长学校教育中的管理主和权利主义倾向,对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个性十分不利。(五)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目前,由于升学率、平均分两根指挥棒自上而下被层层强化,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必不可缺的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障,连正常的星期日和假期也被挤占,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同时,也造成许多心理疾病,如恐学病、逃学病,学习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六)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厌学和差生流失,人为地制造了教育的不平等在应试模式中,教育竞争被激发到不恰当的程度,竞争中的失败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帮助,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分化和差生面扩大。许多差生迫于竞争压力中途辍学,这些现象不但违背了义务教育法,同时也是一种人为的教育不平等现象。(七)加重教师负担,加剧教师队伍的不合理竞争传统的应试教育倾向于强化训练、题海战术。这必然导致教师的工作负担的加重,加之学校管理中急功近利倾向,有许多学校甚至把学生考分和升学率同教师工资、奖金挂钩,导致教师队伍中竞争加剧,加重教师的心理压力。(八)酿成严重的考试弊端以考试、分数作为学生标准的应试教育模式扭曲了考试的功能,考试不是为了检测和反馈,服务于教学。相反考试成了教学的目的,教学只是为了考试,是为了评分排列等,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严重局限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促使作弊风泛滥。不仅中学存在,高考考场上存在,小学也存在。个别教师为了获取本班考试成绩虚假的高分率,甚至暗示做弊方法,污染了学风,十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综合以上诸多应试教育的弊端与不合理之处,可见“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势在必行。所谓素质教育,其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位特级教师曾经总结出“十学会”: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首要责任在政府,在教育部门的最高层。因为改革是一个从上到下、循序渐进的过程,上层的行政措施不够强劲,下层的局面必然也无法根本扭转。从课程选择和设定上来说,就必须权力下放,应当以教师、家长、学生和专家为核心,共同来选择和设计每个学校的校本课程,逐渐形成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教育格局。另外必须改革高考制度。由全国统一考试改为高校自主考试,不仅能体现不同高等学校的特色,促进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而且还避免恶性竞争、恶性循环、一切为了分数、分数就是一切。可以使不同的学生之间、不同的中学之间、不同的高校之间在更大的空间里竞争,加强互补与合作。如果我们不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人,而是用100把尺子衡量不同的人,就可以把只在一个项目上竞争、只能有一个冠军转变为在100个项目上竞争、可以产生100个冠军,让没有定型的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张扬个性,最大程度地为“合适的学生找到合适的大学”创造条件,大大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很大的战场式的你死我活的竞争,真正实现天生我才必有用。总而言之,素质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大方向,我们需要做的是,研究探索出一条全方位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之路,让各种唯分、唯应试的喧嚣不再有市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当前位置: >>
浅析明清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
浅析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摘要]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是一种国家通过考试选拔文官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从隋唐确立到清末1905 年废除,历经 1300 余年,对学校教育的影响颇为深远。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对学校的影响已深入骨髓。在明清 科举制度下,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关和场所;学校教学内容也受到了限制,教学内容单一呆板,抑制
了人才的创新;学校 教育直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文章试从这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关键字]明清;科举考试;学校教育;八股文引言:科举制从隋唐确立,经宋元完善,发展到明清进入全盛期。明太祖朱元璋以濠梁之民的身份崛起于元末群雄之间,在长期征战厮杀中深知“聚贤任才,立国之本”的道理。在他统一全国后,经过连续开科举 取士之后,发现科举所举得人才行事能力不佳,于洪武六年二月诏停科举而用察举。然而荐举的情况并不比科 举好,他通过实践反复比较,最终于洪武十七年将科举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并使其成为定制,成为 明清两代统治者恪守的“永制” 。[1]p72-73明代科举以“四书”“五经”命题,考生所作的经义、书义之文,仿效 、宋王安石提倡的经义格式,文体使用对偶,内容沿袭程、朱旧说。后又经过一代代士子吸收演变,科举制度的 革新,八股文形成,并最终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得以固定。明代还将学校纳入科举体系,使“科举必由学校” ,学 校成为储才以应科目的地方,使人才培养和选拔完全联系起来。明代的这些改革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使其 高度定型化、程式化,完全成为取士的正途。而清代这种形式更为严重,学校完全以科举考试为教学任务中心, 一切教育都服务于科举考试。学校沦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关,直接为封建统治服务。 明清,封建专制化的思想达到了顶峰时期,其思想,文化,教育政策都是以中央集权为目的。八股文的出 现标志着科举考试进一步的形式化,科举考试作为绝对为统治者服务的制度,其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文化专 制,思想禁锢的趋向也更加明显,科举成为了当时士人唯一的入仕之阶,也禁锢了学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明 清时期科举制发展到顶峰,学校教育完全沦为了科举考试的附庸,八股文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点,求学者学而 不知所学。本文将主要从明清时期学校性质和明清学校教学内容来论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带来的影 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和场所 科举制将读书、做官紧紧联系在一起,学校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完全根据科举而定。连最初以培养人才为 目的的书院也摆脱不了其钳制。最终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改变了学校教育的性质。一是体现在使明清官 学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二是培养人才的书院在科考影响下也逐渐变成为科举考试服务的场所。 1.明清官学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 明清官学主要有两种,即中央一级的国子监及地方一级的府学、州学和县学。明、清两代的学校,从国子 监到府、州、县学最初的教育意图都是培养人才和“善教化” 。但是在科举制度影响下,无论国学还是地方学,第 1 页共 6 页 都丧失了教育的功能,而成为应试和入仕的准备场所。如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一书中提到: “为清代学 校的主体的国学和府、州、县学,直可谓有考课,无教学。??国子监课士之唯以科举入仕为务。国子监但有 考课、而无教学可见。 ”[2]p112可见,上到国子监下至府、州、县学都已经丧失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功能,只不过是以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为最终目的。 因为科举注重八股文,所以学校教学内容也以八股文为主,学校的一切教育都是为了应考。学校教学注重 八股文,政府干脆选定编辑一本《钦定四书文》作为标准范文,考生只需要死记硬背。考试考什么学校就教什 么,考试怎么考,学校就怎么教。这就必然导致学校教育受科举考试支配,培养只会应试的人才,学校成为科 举制的附庸而存在,学校的一切培养目的、培养计划、教学内容都是为了科举考试而服务。 2.书院逐渐成为服务科考的场所 书院作为学校教育的又一种补充在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明成化以后至嘉靖朝书院发展达到一个高潮。 康熙年间又得到广泛发展,雍正以后又出现了乾嘉时期和同光时期两个活跃期。书院创办之初是为了教育士子, 但是到了清代也逐渐受地方管辖。 “鹤蕴埔恚椴⒅vW、祠祀、考n之地,但明重vW,而清重n考。 ”[3]p3892考课分官课和师课,官课省城由督、抚、司、道主持,府、州、县由该地方官主持。师课由院长主持。大概每月官课一次,师课二次,所以这样一来,师生的学业也同受政府查验。 明代的地方儒学生员有权参加科举考试,充贡京师国子监而进入仕途的,而书院的生徒却没有这种资格。 到万历年间后,书院一直要求享有乡试的名额,于是出现了“书院科举”的名目。如白鹿洞书院原规定有洞学 科举两名,每遇大比之年,这两名生徒可与地方儒学生员一起参加乡试。后来参加乡试的名额增值五名。[4]p98这样,书院拥有了参加乡试的名额,就与府州县学没有什么重大的差别,都成为科举的附庸了,书院的官学化 已十分明显。 到了清代,书院逐渐官方化,成为学校教育的辅助机构,培育科考士子。清代书院的设立或修复多先经奏 准,由帑金或地方公项维持,受地方督抚与官吏的监督。正如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一书所说: “大抵清代的 学校制度,府、州、县学为地方学,国子监为国学,二者构成学校系统的主干。由地方学出贡为真、监生。即 可入仕。旗学、社学与书院为此系统的支派,但同受政府的管辖、督查和经费的支持,与府、州、县学暨国子 监也尚有组织上的联系。 ”[2]p104清代书院重在考课,所以多数主讲者也只知道从事考课而不讲学,而考课又大抵重在诗、文两项,所以书 院还是在为士子科举做准备。汤成烈在道光、咸丰年间的论清代学校一文可以看见。文章说: “昔之书院,为名 贤讲学之地。???今也不然,不问品学,但以处京秩之居忧及甲科之归林者,每月一课,一文一诗,批校竣 事,即索修脯,未尝进一士与之读贯。???其主讲之得名者,大抵揣摩风气,决取科举名已耳。是书院之于 学校,犹之以水济火也,庸有愈乎?”[5]p114总之,明清的各等类学校无不受到政府的管制和监督,而其都以教人科举入仕为宗旨。学校成为士子入仕 的阶梯以至于出现“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的说法。其实当时的人们对于学校教育成为科举 附庸的弊端已早有意识,如汤成烈所说:国学、府学、县学, “考其学业,科举之外无他业也;窥其志虑,求取 功名之外无他志也。 科举之学志在功名利禄,至于圣贤义理与道德文章不过是表面化的东西,这个弊病朝廷 ” 不是不知道,但是科举一日是士子进身之阶,学校课程就一日为科举之学。府、州、县学与国学如此,书院也 逃不开如此命运。第 2 页共 6 页[5] 清代各等类学校, 甚至连考课学生一事都不能认真举行, 孙鼎臣在道光、 咸丰年间论清代教育, 依他所见, 当时的太学与地方学,在育人才方面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 学校既然成了储才以应科举之地,又都受政府的统辖和管制,所以并不能在教育上得到独立的发展。终使 学校丧失生命力,无论学校所定的规制如何的严密,理想如何的崇高,结果会使其教育呆滞而至衰败。 二、科举考试决定了学校呆板的教学内容,抑制了人才的创新 明清科举考试皆以四书文取士。明清将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一次,会试是由 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殿试则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乡、会试首场考四书 文三题,五经各四题,士子个滓痪坏诙】悸垡黄⑴形逄酢②②尽⒈砀饕煌ǎ坏谌】季⑹贰⑹蔽 策五道。三场之中又以首场最为重要,而首场之中尤以四书文为重。乡、会试如此,童生院试与生员的岁、科 试也如此。首场四书文与五经文用八股体,称为制艺,也称时文。也因此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最重要文体。 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八股文格式固定,诸如怎样破题,承题,八股,落下??如何起、承、转,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甚至在字数上 也限定为五百或七百字。繁琐的格式使应试者只能亦步亦趋,不敢逾越半步。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一 书说: “但一种考试,其形式和内容都有严格的规范和限制,不得稍有逾越,而国家的教育和人才的进退即以此 为转移,则其锢闭人的聪明,束缚其思想,而扼塞其知识,殆势所必至。 ” 格式使士人得不到自由发挥,束缚了读书人思想。 由于科举考试题目由《四书》《五经》里出,所以《四书》《五经》成为生徒学习的必修课而《四书五经 、 、 大全》成为学校的主要教材。至于律学、书学、算学的教学科目与科举考试的科目相同,如注重习字、习时务 策,也是适应科举的要求。又如,考试文体为八股文,学校就注重训练、教授如何写好八股文,而忽视了其他 科目的学习。学子天天以《四书》《五经》为课本内容,很少涉及其他方面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学习,而儒家经 、 典免不了带有迂腐之气,大大影响了学子创造性的发挥。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思想僵化,没有创新能力。 士人为了取得功名,皓首穷经,一味的揣摩圣贤的言行和时文的程墨。越到后来,连经书也不读了,顾炎 武《日知录?拟题》说: “记其可以出题之篇,及此数十题之文而已。 ”[6]p308 [2]p123可见,八股文这种呆板、固定的清代徐大び屑ゴ淌咳说摹兜狼椤说: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生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 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 《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宋皇、汉祖是那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 、 店里买新科利器。读的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 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7]p167-168讽刺读书人只知道读死书。八股文兴盛以后, 士子为应付科举考试, 往往无暇研读本经、 “四书” 只读书商们刊刻的各种八股文范本。 , 自八股文范本盛行后,凡是勤于诵习的士子即使不读本经、 “四书” ,参加科举往往也能中举人,中进士。因此 社会上普遍认为读八股文范文是获取功名的最佳途径,以至于形成只读范文不读“四书” 、本经。当时“天下之 人,唯知此物可以取功名,享富贵,此之谓学问,此之谓士人,而他书一概不观。 可见当时只看八股文范文 ” 的士人只能呆板的背诵。 冯桂芬的《论时文》说: “有明、国初之时文,未尝不根柢经史,胎息唐、宋古文,程墨有程,中式有式, 非可鲁莽为之。 ”[9]p124 [8]但是清中叶以后就渐不如以前了。又说: “近二、三十年来,遂若探筹然,极工不必得,第 3 页共 6 页 极拙不必失。谬种流传,非一朝一夕之故,断不可复以之取士。 ”[9]p124薛福成也说: “八股取士,行之已五百余年,陈文委e,巢说相仍,而真意渐汩。遂使世之慕速化者,置经史实学于不问,竞取近科闻墨,模拟剽窃, 以取科第。 八股文不尚实学,士子以空疏的文字应举,这种风气实在败坏人才。又如汪廷真自述其主持赣省 ” 童试时所见: “童生之中多有文理颇顺,问以四书白文,不能记忆;五经、三传,竟未识面。又有十一、二岁童 子,五经尚未闭卷,而试牍,成b已多。败坏人才,莫此为甚! ”[11]p123 [10]由此可见,败坏人才已至如此。四书文消磨人才,其弊端早已显露,但八股取士当时之所以知其陋弊而不变是因“变之而未有良法美意, 以善其后”[12]p122科举支配下的学校教育培养出的是记诵经典章句、善于文辞而缺乏实学的人才。士子为科举而学,学校为科举而教,这就导致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向应试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抑制了人才的创新,另 一方面也导致了中国自然科学的落后以及这方面人才的匮乏。 科举制也使知识分子热心从政而不关心自然科学,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古代教育的发展,使中国教育畸形发展。 三、科举制度促使学校教育直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科举制度取士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维护封建统治,所以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让教育意义发 生了质的改变。从科举考试设题的内容来看,很多题目都涉及到政治主张,这需要考生很明确统治者意图,这 样才能答出既有发挥又能符合统治者的试题。所以我们看到许多很有才华的人却没有考取到好的功名。一方面 学校成为为官场输送人才的场所使社会人才消乏;另一方面科举考试对学习观和教育观的形成影响深远,“官 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君主用士治天下,其所期望的的必然是能研读儒学,尽忠尽孝之人。科举制将读书、应考、做官三者联系 在一起,士子都把应试中举作为关系到自己人生前途的大事。学校不再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地方而成为为封建统 治培养做官人才的机构。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前仆后继,为梦想进入官场而参加科举。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 研究》一书中说: “结果科举制度下的教育,即以维护传统的政治社会体制以为统治的皇朝务言,也终不能善尽 厥职。论者有以人才的消乏归咎於学校者,而不知在清代的取士制度之下,学校成为科举的刍狗。 ”[2]p124学校的教育内容都服务于科举考试,考生只需死记硬背儒家经典,而不会灵活实践。这必然导致培 养出的人才只能应试而缺少实际能力。汤成烈论清代学校一文,便说: “国家设立学校,而以科举道之, 故教化不行;教化不行,故人不事学业。???故曰,科举之法兴,而学校之业废矣。 咸丰元年,御 ” 史王茂荫上疏论振兴人才,以济实用也道及学校与科举的关系。他说: “臣闻上年皇上特诏广言之时,内 外大臣,亦深以士习空疏为无用,於教育人才、挽回风气,叠有奏请。顾其教育挽回之术,言者多责之 教官,议者亦遂责之教官。夫士子方见墨卷小楷,为梯荣之捷径,虽教官日督以实学,亦复何益。所谓 所令反其所好,民不从也。 ”[13]p125 [5]“学而优则仕”思想深入每个学子的心里,讲实用之学必定无用。科举不能造就人才,而人才的登进又出自科举,则人才消乏乃必至之势。 中举之路,举步维艰,但纵然是“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句功名误煞人” , 。 成千上万的士子终身追求,孜孜不倦,至死不悔, 因为这是他们,尤其是平民布衣改变身份和命运的唯一出路。 因此,社会上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五尺童子,耻不言 ; ; 文墨焉”的畸形学习观和教育观,从而“官本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影响至今。为符合这种社会潮流, 学校为科举而教,教育功能日渐低落。科举制不仅影响了隋唐之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仍受第 4 页共 6 页 其影响,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 ; ; 自有颜如玉”的观念仍顽固地存在于大多数人的头脑中,所以当今教育界才有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 学生择业观不正确等问题的出现。 但是,也应该看到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也有其积极意义: 1、科举制无形中扩大了受教育者的社会面,使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得以推行 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即教育不分贫穷、贵贱、地域的差别,所有人不分士庶、等级的差别都有 受教育权利。明清时为发展教育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贫穷地区大力发展“社学”和“义学” ,对于普及民众教 育具有深远意义。 科举成了社会成员获取功名、地位与权力的重要途径,社会成员想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入学校进行 学习文化知识,参加科举考试,这就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据一些外国学者统 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是比较高的,这说明了科举考试对普通民众的教育有重要影响。[14]2、 在科举考试影响下,中国主流传统文化得以维系 中国传统文化以孔孟儒学为主导,孔孟的儒家传统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科举考试则使这一 传统文化得以维系。科举考试是一种考察儒家知识和观念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儒学是其教育内容的选择。只有 按照统治阶级钦定的儒家经典所主导的价值规范来应试,才能获取功名。这就使士人为应试而沉浸于儒家文化, 另一方面也使儒家文化价值得以认同和普及。罗子曼也说“科举制度曾是联系中国传统的会社动力和政治动力 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 ”[15]p338可以说科举考试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程度上维系着儒家的文化价值,同时也维系着中国的传统主流文化。 科举考试作为选官的中介,刺激了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成了统治阶级钳制士人的诱饵,学校也成了科举考 试的预备场所和附庸。从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对人才的种类、结构、数量的要求也不同,培养人才的教育体制也随之发生变革,教育 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变革也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参考文献:[1]綦晓芹.科举[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7. [2]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4,02. [3]事例.卷三九五.礼部学校各省书院.书院条. [4]尹选波.中国明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汤成烈.学校篇.盛编经世文续编,卷六五. [6]顾炎武.日知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随园诗话[M]卷二十.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8]黄汝成.日知录集释[M].卷十六.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 第 5 页共 6 页 [9]冯桂芬.校]抗议(清咸丰十一年)卷下.改科举议.台湾:台湾学海出版社影印本. [10]薛福成.治平六策.葛编,经世文续编.卷十二,治体三:治法上. [11]汪廷珍.学约五则.盛编,经世文续编,卷四,学术四:法语. [12]舒赫德.议时文取士疏.经世文编,卷五七 [13]王茂荫.敬筹振兴人才以济实用疏.盛编,经世文续篇,卷十六.治体九用人下. [14]吴莉.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年 26 卷第 5 期. [15]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Analysisof the Q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the school education[Abstract] as a unique examination system of China's feudal societ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is a national system of selecting officials through test selection civilia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established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late Qing Dynasty abolished in 1905, after more than 1300 years, is quite far-reaching impact of school education. Especially to the Qing Dynast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of schools has penetrated the bone marrow. In the Q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school became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preparatory bodies and spaces, school teaching content has been limited, teaching contents of a single dull, inhibit innovation in the talent, the school education directly to the feudal ruling class. The article trie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to be addressed. [Keyword]the ming and Qing Di stereotyped第 6 页共 6 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举考试等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