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港股没有跌有人趁暴跌买香港仙股股终于要被清理了吗

香港仙股跌幅扩大 皓文控股跌30%
来源:证券时报APP
  证券时报网()06月28日讯  6月28日,继昨日暴跌后,今日香港仙股集体高开,随后继续下跌并有扩大之势,截至发稿,皓文控股跌30%,首都、中国钱包跌21%,汉化专业服务跌20%,财讯传媒跌19%,中国地能、隽泰控股和中国儿童护理等跌17%。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12人在赚钱
13人在赚钱
25人在赚钱
28人在赚钱
12人在赚钱
10人在赚钱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6日-07月28日
¥88820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13.359.97%17.849.99%65158.809.1310.00%60518.6425.569.98%59004.75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8.1011.49买入8.6311.00买入22.69--买入18.0324.21香港仙股终于要被清理了吗?
关注新华网
【析港股】
值得注意的是山雨欲来的大背景,暴跌发生后,市场上广泛传言港交所要采取大动作来汰涤股市,简言之,压缩仙股生存空间。
27日,香港股票市场上仙股集体暴跌,由于香港股市没有跌停板,近20只股票跌破20%,最高的跌幅超过94%。另有不少股票沽空比例超过10%。28日,又有十余只个股跌幅超20%。
所谓仙股,也叫细价股、老千股。香港较注重市场自治,对公司中各种玩法的公平性不太做实质审查,股市中鱼龙混杂,有些中字头的公司其实就是个私人注册的壳公司。这些仙股股票每股市价往往低于1港元、甚至低于1分(“仙”即cent的音译)、业绩差、基本上不派息、大股东重度持仓且减持频繁、流通股少、成交量低、频繁通过股东大会决议合股、供股、配股等多种合法形式反复摊薄小股东权益。
这些股票价格长期低迷,券商研究报告也一般忽略不顾,仙股低值本来是市场定价有效的表现,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常有不谙内情的中小投资者(特别是非香港居民),前赴后继地怀着“盘子小,好炒”的念头,将资金错误投入一些看似光鲜的公司,并受到大股东“出老千”似的盘剥。
据报道,除了上半年即将结束,券商周期性清点和调仓因素外,这次半数以上的大跌公司与一家名为隆成金融的公司下属的贝格隆证券公司有着密切联系。“一损俱损”的原因,一说是由于贝格隆被吊销证券牌照而使得其客户重仓持有的股票有出售压力。又一说是由于某只隆成系股票的大股东在配资操作之余,资金链断裂导致强制平仓,由于投资者交叉持股现象严重,下跌产生连锁反应。仙股市值低,也更易对倒。
然而,更值得注意的却是山雨欲来的大背景。暴跌发生后,市场上广泛传言港交所要采取大动作来汰涤股市,包括鼓励新股上市、限制借壳上市、强制市价长期低于1元且交投清淡的僵死股退市。简言之,压缩仙股生存空间。
尽管香港联合交易所对此予以了澄清,称无此提案,但资本市场上的常景正是“现在没有”不等于“不会有”。革新观念、清理仙股,早已是港市投资者共同的心声。为了有效预警,香港证监会公示“股权高度集中”个股,上个月更有港市知名独立股评人、港交所前董事David Webb赫然列出“50只不能沾的股票”,这些名单就包括了多家在27日暴跌的股票,包括中国集成控股、中国投融资、中国置业投资、中国国家文化产业、中国新经济投资等看似“高大上”的公司。其中,中国集成控股2016年底每股净资产为0.0057元,每股收益0.0001元,27日跌到仅剩0.016港元,早该被驱逐了。
6月16日港交所提出检讨现行创业板、设立创新板,抬高主板创业板股票发行申请人的最低市值要求和现金流要求,创业板控股股东上市后的禁售期要延长一倍到2年,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比例不得少于总发行量的10%,以降低市场的造壳卖壳怪圈。与此相关的严管趋势还包括,香港证监会本月初与多家内地券商研讨,融资炒股、孖展借贷、互联网交易安全、反洗钱等问题。
这些针对性的改革力度仅次于2002年,当年7月港交所发布细价股除牌机制咨询文件,包括提出将股价持续30个交易日低于0.5港元的公司从主板除名,结果引发百股狂跌,市值蒸发百亿元,除牌机制也偃旗息鼓。此次的新政力度较小,市场的反应也较缓。仙股之弊能否通过渐进改革而功成,值得期待。
□缪因知(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当前位置: &
香港仙股暴跌血流成河,如何趋利避险,在港股之中淘金成功?老司机为你详解互联互通机会
00:33:31 & &财经新知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香港仙股终于要被清理了吗?_网易新闻
香港仙股终于要被清理了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香港仙股终于要被清理了吗?)
【析港股】值得注意的是山雨欲来的大背景,暴跌发生后,市场上广泛传言港交所要采取大动作来汰涤股市,简言之,压缩仙股生存空间。27日,香港股票市场上仙股集体暴跌,由于香港股市没有跌停板,近20只股票跌破20%,最高的跌幅超过94%。另有不少股票沽空比例超过10%。28日,又有十余只个股跌幅超20%。所谓仙股,也叫细价股、老千股。香港较注重市场自治,对公司中各种玩法的公平性不太做实质审查,股市中鱼龙混杂,有些中字头的公司其实就是个私人注册的壳公司。这些仙股股票每股市价往往低于1港元、甚至低于1分(“仙”即cent的音译)、业绩差、基本上不派息、大股东重度持仓且减持频繁、流通股少、成交量低、频繁通过股东大会决议合股、供股、配股等多种合法形式反复摊薄小股东权益。这些股票价格长期低迷,券商研究报告也一般忽略不顾,仙股低值本来是市场定价有效的表现,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常有不谙内情的中小投资者(特别是非香港居民),前赴后继地怀着“盘子小,好炒”的念头,将资金错误投入一些看似光鲜的公司,并受到大股东“出老千”似的盘剥。据报道,除了上半年即将结束,券商周期性清点和调仓因素外,这次半数以上的大跌公司与一家名为隆成金融的公司下属的贝格隆证券公司有着密切联系。“一损俱损”的原因,一说是由于贝格隆被吊销证券牌照而使得其客户重仓持有的股票有出售压力。又一说是由于某只隆成系股票的大股东在配资操作之余,资金链断裂导致强制平仓,由于投资者交叉持股现象严重,下跌产生连锁反应。仙股市值低,也更易对倒。然而,更值得注意的却是山雨欲来的大背景。暴跌发生后,市场上广泛传言港交所要采取大动作来汰涤股市,包括鼓励新股上市、限制借壳上市、强制市价长期低于1元且交投清淡的僵死股退市。简言之,压缩仙股生存空间。尽管香港联合交易所对此予以了澄清,称无此提案,但资本市场上的常景正是“现在没有”不等于“不会有”。革新观念、清理仙股,早已是港市投资者共同的心声。为了有效预警,香港证监会公示“股权高度集中”个股,上个月更有港市知名独立股评人、港交所前董事David&Webb赫然列出“50只不能沾的股票”,这些名单就包括了多家在27日暴跌的股票,包括中国集成控股、中国投融资、中国置业投资、中国国家文化产业、中国新经济投资等看似“高大上”的公司。其中,中国集成控股2016年底每股净资产为0.0057元,每股收益0.0001元,27日跌到仅剩0.016港元,早该被驱逐了。
6月16日港交所提出检讨现行创业板、设立创新板,抬高主板创业板股票发行申请人的最低市值要求和现金流要求,创业板控股股东上市后的禁售期要延长一倍到2年,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比例不得少于总发行量的10%,以降低市场的造壳卖壳怪圈。与此相关的严管趋势还包括,香港证监会本月初与多家内地券商研讨,融资炒股、孖展借贷、互联网交易安全、反洗钱等问题。这些针对性的改革力度仅次于2002年,当年7月港交所发布细价股除牌机制咨询文件,包括提出将股价持续30个交易日低于0.5港元的公司从主板除名,结果引发百股狂跌,市值蒸发百亿元,除牌机制也偃旗息鼓。此次的新政力度较小,市场的反应也较缓。仙股之弊能否通过渐进改革而功成,值得期待。缪因知(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
(原标题:香港仙股终于要被清理了吗?)
本文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B02:财经头条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数字版首页 >
第B02:财经头条
香港仙股终于要被清理了吗?
日 星期四 新京报
  【析港股】  值得注意的是山雨欲来的大背景,暴跌发生后,市场上广泛传言港交所要采取大动作来汰涤股市,简言之,压缩仙股生存空间。  27日,香港股票市场上仙股集体暴跌,由于香港股市没有跌停板,近20只股票跌破20%,最高的跌幅超过94%。另有不少股票沽空比例超过10%。28日,又有十余只个股跌幅超20%。  所谓仙股,也叫细价股、老千股。香港较注重市场自治,对公司中各种玩法的公平性不太做实质审查,股市中鱼龙混杂,有些中字头的公司其实就是个私人注册的壳公司。这些仙股股票每股市价往往低于1港元、甚至低于1分(“仙”即cent的音译)、业绩差、基本上不派息、大股东重度持仓且减持频繁、流通股少、成交量低、频繁通过股东大会决议合股、供股、配股等多种合法形式反复摊薄小股东权益。  这些股票价格长期低迷,券商研究报告也一般忽略不顾,仙股低值本来是市场定价有效的表现,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常有不谙内情的中小投资者(特别是非香港居民),前赴后继地怀着“盘子小,好炒”的念头,将资金错误投入一些看似光鲜的公司,并受到大股东“出老千”似的盘剥。  据报道,除了上半年即将结束,券商周期性清点和调仓因素外,这次半数以上的大跌公司与一家名为隆成金融的公司下属的贝格隆证券公司有着密切联系。“一损俱损”的原因,一说是由于贝格隆被吊销证券牌照而使得其客户重仓持有的股票有出售压力。又一说是由于某只隆成系股票的大股东在配资操作之余,资金链断裂导致强制平仓,由于投资者交叉持股现象严重,下跌产生连锁反应。仙股市值低,也更易对倒。  然而,更值得注意的却是山雨欲来的大背景。暴跌发生后,市场上广泛传言港交所要采取大动作来汰涤股市,包括鼓励新股上市、限制借壳上市、强制市价长期低于1元且交投清淡的僵死股退市。简言之,压缩仙股生存空间。  尽管香港联合交易所对此予以了澄清,称无此提案,但资本市场上的常景正是“现在没有”不等于“不会有”。革新观念、清理仙股,早已是港市投资者共同的心声。为了有效预警,香港证监会公示“股权高度集中”个股,上个月更有港市知名独立股评人、港交所前董事David&Webb赫然列出“50只不能沾的股票”,这些名单就包括了多家在27日暴跌的股票,包括中国集成控股、中国投融资、中国置业投资、中国国家文化产业、中国新经济投资等看似“高大上”的公司。其中,中国集成控股2016年底每股净资产为0.0057元,每股收益0.0001元,27日跌到仅剩0.016港元,早该被驱逐了。  6月16日港交所提出检讨现行创业板、设立创新板,抬高主板创业板股票发行申请人的最低市值要求和现金流要求,创业板控股股东上市后的禁售期要延长一倍到2年,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比例不得少于总发行量的10%,以降低市场的造壳卖壳怪圈。与此相关的严管趋势还包括,香港证监会本月初与多家内地券商研讨,融资炒股、孖展借贷、互联网交易安全、反洗钱等问题。  这些针对性的改革力度仅次于2002年,当年7月港交所发布细价股除牌机制咨询文件,包括提出将股价持续30个交易日低于0.5港元的公司从主板除名,结果引发百股狂跌,市值蒸发百亿元,除牌机制也偃旗息鼓。此次的新政力度较小,市场的反应也较缓。仙股之弊能否通过渐进改革而功成,值得期待。  □缪因知(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人趁暴跌买香港仙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