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moto z play root放进水里会怎么样

深水宝上的美版水货 moto z play,稳不稳?学生挣钱不易,担心翻车,求建议。
· 178 天前 · 844 次点击
不久前用了 4 年的 lumia520 掉水里坏掉了。刚刚在某宝上淘来的 moto z play 美版水货,发现摄像头位置明显有位移,而且 bootloader 也被解锁了。卖家说是原装的。看了几个 ping 论,有几个买家用了几个月就翻车了。各种问题。喜欢 moto z,也想解锁刷机。多花 500 买国行虽有保障,但是解锁 BootLoader 就不保修,纠结买国行还是水货美版。求各位建议,经验教训分享一下。学生挣钱不易,担心翻车.
6 回复 &| &直到
09:52:08 +08:00
& &178 天前 via Android
看评论,评论不行的肯定有坑。
& &178 天前
这个价格为什么不买一加呢?
& &178 天前 via Android
@ 1300 的价格,还是喜欢 moto z play
& &178 天前
1300 不考虑二手小米,刷 cm
& &178 天前
Moto z play 用户, 你其实没抓住重点。 如果要双卡双待,选国行! 联通 4G 单卡,选水货就行。
另外 MOTO Z2 play 出来了, 不行等一等,直接 Z2 play 水货吧。
& &177 天前 via Android
别人买手机都是看配置,你是看信仰,哈哈
& · & 1352 人在线 & 最高记录 3541 & · &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0 · 60ms · UTC 14:27 · PVG 22:27 · LAX 06:27 · JFK 09:27?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一周回复精选(18.02.11)
timeagotimeago
2018 年 2 月 11 日
Image credit: SaveMoto Z、Z Play 评测:孤胆英雄模块化的路,只剩摩托罗拉在走了...
2017 年 1 月 21 日, 傍晚 09:02
因为某些原因,我们没能在去年 、 推出后第一时间对这两款兄弟机进行评测。时至今日,随着摩托罗拉品牌重回,以及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热过几年的模块化手机现如今就只剩 Moto 这一棵独苗... 回过头来再对 Z 和 Z Play 重新审视一番,应该还是很有必要。如果你也这么想的话,那就随着笔者的思路,来看看摩托罗拉(联想)近些年最大的野心之作吧。
外观、手感及做工笔者对 Moto Z 系列外观的评价,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一开始爆出来时,会觉得这外型是不是有点太过粗犷、夸张;然后是看到主站同事拍的照片,心想真机的样子果然看起来和谐了不少;最终拿到产品之后,不由得佩服 Moto 在塑造质感这件事上的功底。真机的样子,要比屏幕上看到的更加精致,而且这个造型足够独特,很容易就能一下子抓住别人的眼球。是说,照片无法传达产品美感的情况,其实在 Moto 近几年的手机上屡有发生,比如说(某些版本的),真拿到手里看还是挺有味道的。不过,有一个不太好的「传统」,此番也被 Z 继承了下来。那就是白色面板,或者说淡色系的机器,在个人眼中远不如深色系的好看。笔者自己最欣赏黑金色版本的 Moto Z,背盖中段的横条纹明显、别致,中框和背后的金色点缀则是恰到好处,不会给人以俗气之感。正面的黑色面板,也能掩盖掉开孔、方形指纹区等很容易破坏一体性的元素。不像白色面板那样,额头、下巴上都快能组成颜文字了。
Gallery: Moto Z、Z Play 评测 | 32 Photos
gallerygallery
说到那个方形的指纹辨识区,最早是在
上出现。这次又被沿用,看来厂方是有把它做成标志性设计的打算。但问题是,其收到的反响并不算好,外观上的突兀前段已经提过,唯有靠黑色正脸才能拯救。而在使用上,辨识的速度是很快没错,但在这个位置放这么个东西,换谁都会以为它能当作按键来用吧?但实际的情况却是不能,你还是得依靠屏幕内的虚拟按键来操作。整个体验就是很反直觉,真的要花挺长时间才能完全适应。做工的部分,两台设备基本上没什么可挑剔的地方。至于手感,5.19mm 厚、136g 重的 Moto Z 拿在手里的感觉比预想中要好,虽然跟弧线背盖更贴合手掌的 X 系列还差得很远,但跟前两年一阵风似的那批超薄手机相比,握持感是要出色不少的。而更厚重一点的 Moto Z Play(6.99mm,165g),相对来说手感就比较一般,但放弃苗条的好处也是有的,那就是 3.5mm 插口能够得以保留。在 Moto Z 上面,得靠随机附赠的 USB Type-C 到 3.5mm 耳机孔的转接线,才能连上常见的耳机。但这根短短的线是很容易被遗忘的,例如笔者自己,在寄还评测机的时候就把它忘在一边了...屏幕Moto Z 和 Z Play 都配备了两块 5.5 吋的 Super AMOLED 屏幕,不同点在于前者是 Quad HD(更新 Nougat 后已经
啰)分辨率,而后者只达到 1080p 而已。就显示效果来说,两者的色温都偏冷,Moto Z 的程度会稍厉害一点。亮度表现基本符合对 AMOLED 面板的预期,自动调亮时有「鸡血」模式,拿到户外阳光下使用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另外,Moto 这次在色准上控制得也比较好,而且能提供不同模式供用户选择,应该可以满足不同取向消费者对色彩的需要。相机前两年的 Moto 旗舰在拍照这方面都有不小的进步,但到了这次的 Z 身上,却给人一种不够上心的感觉。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摩托罗拉选择了 IMX214 这颗已经属于上上代的感光元件。尽管在光学防抖和 f/1.8 大光圈的加持下,它可以拍出观感还不错的照片,但这个「不错」并没有跳脱 IMX214 的标准,跟这一代普遍开始玩双镜、大像素的新旗舰相比,还是存在着不小差距的。其在光照条件好的环境下,白平衡控制得不错,缺点是拍红色容易过艳,然后细节保留得不够理想。而到了夜间,照片的亮度不差,但放大之后能感受到明显的油画感。
Gallery: Moto Z 实拍样张 | 37 Photos
gallerygallery
与此同时,Moto Z Play 的主相机倒是带来了一些小小的惊喜。虽然官方没有公开,但从软件显示的信息中可以看到,这款手机所采用的感光元件是 16MP、像素尺寸 1.3&m 的 Omnivision OV16860。它白天的表现,在同级别手机中堪称上佳,白平衡基本准确,照片细节丰富,美中不足是有一点点过曝的倾向。而到了夜间,成片乍一看还挺像回事,但细看之后会发现细节丢失严重,缺少光学防抖的弊端还是显现了出来。
Gallery: Moto Z Play 实拍样张 | 34 Photos
gallerygallery
另外,笔者手上这两台手机都有一个严重的毛病,那就是对焦有很高机率都会跑偏。在拍摄样本的过程中,真的是为此吃足了苦头,个人怀疑是国行版的系统在这上面没有做好,因为同事 Ross 在用国际版手机测试哈苏 Mod 的时候,似乎并没有遇到这方面的困扰。系统其实自初代 Moto X 问世以来,摩托罗拉手机的软件特色基本上没有变化太多,总结一下就是三点:贴近原生、全时语音助理以及诸如转手腕开相机之类的手势操作。到了 Z 这一代,依然是继承了这些特性,新的功能大多是受惠于原生 Android 的进化,Moto 自己的独到之处嘛,哎... 三年半前的老本吃到现在,会不会也有点太久了啊?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是,国行版这次的系统好像是联想拿回来自己做的。虽然就程度来说更多是集中在 UI 视觉上而已,但新版本推送的速度还不错,今年头上 Moto Z 就吃到了 Nougat,Z Play 好像也已在准备当中了。性能及续航力Moto Z 采用了一颗 1.8GHz 的 Snapdragon 820 芯片,主频没能冲到顶有点可惜,但个人估计这应该是为 2,600mAh 小电池考虑的结果。搭配 4GB RAM,日常的流畅度可以保证,但极限性能不是很够力,发热控制一般,而且温度高的地方集中在手机底部的位置,握持避不开让人颇为困扰。至于 Moto Z Play,S625 + 3GB RAM 的组合表现符合预期,平时操作游刃有余,加上超强的能耗比,应该是能满足大部分普通用户的需求了。
Gallery: Moto Z 跑分 | 6 Photos
gallerygallery
续航力部分,标准化的视频循环,Z 和 Z Play 分别持续了 11 小时 5 分和 13 小时 20 分钟。笔者惯用的三小时混合测试后,剩余电量分别为 35% 和 58%。所以对 Moto Z 来说,移动电源的 Mod 背盖几乎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投资,而 Z Play 的使用者,大可放心地把钱花到其它模块上去。而在充电速度这方面,Z 和 Z Play 标配的都是 5V 3A 的充电头,并没有达到 Z Force 那样最高 30W 变态快充功率。Z 半小时可灌入 44%,70 分钟能完全充满;而 Z Play 半小时能充 35%,从零灌到饱需时 110 分钟。
Gallery: Moto Z Play 跑分 | 7 Photos
gallerygallery
Moto Mods前面相机的部分已经剧通过,Mods 这部分,最受关注的哈苏模块是由我们的相机编辑 Ross 来负责。其实他另外也有借到投影的模块,所以这一块的体验也是由他来分享。而笔者自己,则会谈一谈 Incipio 的充电 Mod 和材质背盖。没借到的 JBL 喇叭,则会用主站编辑的心得补上。Hasselblad True Zoom 相机
Gallery: 哈苏变焦模块 | 15 Photos
gallerygallery
必须说,同样是以相机模块而言,Moto Z 的的确是有在为拍照思考,对比抢先发布的 ,在握把手感、快门按钮 / 转盘位置的就手程度、换上模块的反应速度、氙气闪灯以及 10x 光学变焦,都使 Moto 在这块领域上抢尽了风头。Hasselblad True Zoom Camera 哈苏相机模块具备 18.9MP 的 1/2.3 吋感光元件,虽然因为光圈不大的关系(f/3.5 - 6.5)造成即便在大白天拍照,好像锐利度等画质表现也还是没有 Moto Z 或 Moto Z Play 机身相机要好,白平衡准确度也是颇不稳定。不过一旦到了需要变焦的时候,就会觉得这玩意真是个好物啊。哈苏相机模块的防抖表现也相当不错,基本上在望远变焦的状态下可以明显感到对于稳定性的帮助(文后有视频)。此外,这次在我们的测试中最惊讶的是这个模块的近拍表现出乎意料地好,在拍摄上可以具备更多的弹性。你如果问我这个模块值不值得入手的话,个人觉得如果你手边没有一台专属的相机的话,那么入手这个模块将是个很棒的选择。外出旅游就多带一片小小的模块即可满足大部分的拍照需求,而若是遇到太低光源的话就拔下这个模块,靠 f/1.8 或者是 f/2.0 的 Moto Z 与 Moto Z Play 上的主相机撑着使用。图、近拍比较(左:哈苏模块、右:Moto Z)整体而言虽然模块相机与手机本身的画质落差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手机上面看),所以不要奢望买了一个要价两千多的模块,就能够拍出单眼的实力,不过对照一般手机很难获得的远拍功能(坐在后排拍个简报什么的),这样的产品无论是新奇度或者是实用度都还是很好的啊。更别说,哈苏 Mods 装上机,取代了 Moto Z / Z Play 的主相机后,一整个就让直播之类的应用拥有了更强悍的后盾,也是个很好的优势。图、100% 截图比较。好像 Moto Z Play 表现突出些?()视频、哈苏模块录影样本
Gallery: Hasselblad True Zoom Camera 哈苏相机模组实拍 | 32 Photos
gallerygallery
Insta-Share 投影机坦白讲,没用过投影机之前自己是觉得「这模块,谁要啊」。然后躺在床上把这模块一装插电朝着天花板投影后,就觉得,天啊好想要买一组。Moto Insta-Share 投影模块的最大敌人,应该就是索尼的 MP-C1 了,不过比起来 Moto 的解决方案虽然需要吃到手机的电(模块上有电池,但好快就没电了),但除了亮度稍微赢过索尼外,在易用程度上 Insta-Share 投影模块更是非常强大。Insta-Share 投影模块使用起来非常简单,上图的右边有着电源按钮,左边就是调整焦距的对焦调整钮,模块的底部可以翘起来作为调整角度的脚架使用,然后,然后就没了... 相对于需要在菜单中做很多设定的 MP-C1,Moto 这边的解法就是直接通过手机的陀螺仪来判别投影机面对的角度,并直接做出变形校正(当然,还是得要自己对焦)。虽说分辨率方面 Sony 1,920 x 720 对上只有 480p 的 Insta-Share 投影模块,后者感觉好像弱上不少,不过认真讲其实拿来看看网络视频是还 ok 的,重点还是在它真的设置起来相当便利。尽管小编看起来好像很爱不释手,但因为装上 Insta-Share 后手机播放视频时画面会固定同一个方向,小编想要卡在床头板子上就因为刚好上下相反而作罢改采别的方式,这就有点头大。不过印象中有应用是可以强制画面方向的,所以真要这样用应该也不是问题。另外亮度也会是个问题,基本上还是需要在较昏暗的环境下才可以在投射较大尺寸时看的爽快,否则就得要靠近墙面一些来取得更大的观赏反射亮度了。Incipio 充电背壳
Gallery: Incipio 充电背盖 | 6 Photos
gallerygallery
笔者在前面说过,充电背壳几乎会成为 Moto Z 使用者的标配,而这次体验到的 Incipio,就是现有两种选项的其中之一。它的优点是在需藉手机充电的标准版外,还会多一个无线充电的型号。同时其还支持联名定制,目前已经有 Tumi 和 Kate Spade 这两牌子的版本在售。至于缺点前一句中其实已经提到,那就是标准版只有在吸附到手机背面时才能充电。这毫无疑问会影响到使用手机的自由度,毕竟两个一定要放在一起充的话,在很多情况下,为什么不直接给手机充电呢(手机 5V 3A 的功率还比它 5V 2.2A 的功率要高呢...)?基于这个原因,个人会更推荐另一个选项:。它的电池更大(3,150mAh 对 2,200mAh),本体的充电效率也更高(5V 3A),而且你可以通过 USB Type-C 单独给 Mod 充电,这显然就要方便许多了。Style Shell 材质背盖
Gallery: Moto Z 材质背盖 | 11 Photos
gallerygallery
这部分的内容,其实不多说大家也已经很熟悉了。基本上 Moto 就是在新瓶装旧酒,玩的还是以前定制化的那一套。实木、皮革、尼龙... 过去有的现在基本也都还有,喜欢哪个,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啦。JBL SoundBoost 喇叭
Gallery: JBL SoundBoost | 7 Photos
gallerygallery
JBL 的这个喇叭模块,音量十足,内建的电源一次充电能使用差不多十个小时(本体的电用完后会用手机的电)。就音质来说,似乎会比较适合听 Podcast 和偏向中频、高频的歌曲,但在这个售价上,其实也有许多不错的蓝牙喇叭可以选择。不过,这款 Mod 背后的支架是个很实用的设计,在看片的时候它能派上不小的用场呢。竞争对手放到几个月前,笔者会觉得这个部分非常好写。市面上能玩模块化的手机,除了 Moto Z 系列就只有
了。但时至今日,韩国巨头已经确认下一代旗舰
将重回常规,不会再玩什么拆拆换换的花活。那就意味着想体验模块化,短时间内多半就只有摩托罗拉家的手机可以选择了。当然,如果硬要抛开这个最大卖点来谈的话,Z 和 Z Play 的实力在同价位段中基本上就很难讨得什么便宜了。跟大部分旗舰相比,Z 的拍照和续航力都是短板,外观设计则是见仁见智。而 Z Play 虽然有很大的续航优势,但它的价格,其实都已经可以买到不少了。结语Moto Z 系列初登场时,在模块化手机这个阵营里面,还有 LG 的 G5、G5 SE,以及 Google 旗下大名鼎鼎的 。但时至今日,Google 已经彻底放弃,LG 那边至少短时间内也不会再动模块化的脑筋了。如此一来,摩托罗拉就变成了在这个世界里独自前行的孤胆英雄,你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勇气,但同时也会担心其未卜的前途。是说,单纯看 Z 系列体现出的产品力的话,Z Play 的超长续航,Z 的轻薄美观,以及本文没细写但是集大成者的 Z Force,每一款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卖点。在此基础上,结合 Moto Mods 这套当今市面上最优雅、方便的模块更换方案,至少在玩机人士眼中,应该是不乏吸引力的。但是,模块化之所以迷人,其根本还是在丰富的可玩性。而在 Moto Z 发布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厂方只更新了一款 Mophie 的电池盖和 Incipio 的车载支架。这么慢的推新节奏,要如何说服消费者花比平时更多的钱跳到你这个生态圈里去?还有一点,可能国内读者相对更了解的潜在风险就是,Moto 背后联想的内斗情况相当严重决策变化非常频繁。从 Moto、Vibe ,到 Moto、Vibe、ZUK 三驾马车,再到 Moto 变成手机业务,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联想的策略一变再变。如果模块化这一把没赌赢的话,谁敢保证 Z 系列就一定会有下文呢?面对这些不确定性,用户的购买决定搞不好便会动摇。那如何令这些问题有一个让人放心的答案,就是摩托罗拉、联想接下来的课题了。另外在营销上,什么的奇怪路子,在新掌门人上台后最好也能改掉。私以为 Moto Z 系列现有的生态资源很适合以商务市场作为切入点,怀念当年「明」系列极强功能性的人,其实一点都不比 RAZR 的粉丝少呢。标签:
在加入 Engadget 之后,Sanji 终于实现了「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但按照自己步调工作」的理想。如今穿睡衣办公已是他的常态,喜欢做的事情,是在看片时留意那些不经意出现的数码产品。另外,收集旧手机也是他的兴趣之一,最大的愿望,就是手中的 Infobar C01 有朝一日可以正常插卡使用。timestamptimestamp
2 月 11 日
timeagotimeago
2018 年 2 月 11 日, 傍晚 08:00
一周回复精选(18.02.11)
David Bowie 又火一遍...作者: ,
2018 年 2 月 11 日, 傍晚 08:00
储存timestamptimestamp
photosphotos
timeagotimeago
2018 年 2 月 8 日, 早上 08:02
Apple Watch Series 3 LTE 版评测:随时在线
为了填补一时离开的空档。作者: ,
2018 年 2 月 8 日, 早上 08:02
储存timestamptimestamp
photosphotos
timeagotimeago
2018 年 2 月 5 日, 傍晚 07:04
根本算隐藏套装!大疆 Spark 移动充电盒开箱动手玩
配合现在有的遥控器套装,就是超完美拍档(对我而言)。作者: ,
2018 年 2 月 5 日, 傍晚 07:04
储存Email订阅& 2018 Oath Inc. 版权所有。【图片】说说MOTO Z play两天使用感受【摩托罗拉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4,870贴子:
说说MOTO Z play两天使用感受收藏
这机器首先颜值足够 5.5也不是太大
屏幕清晰不黄 外放是顶端的喇叭 声音可以 感觉比较单薄 拍照应该说比我的X二代好多了 操作流畅 本地UI可塑性强
最最满意的就是续航了 昨天晚上7点充满到现在才用了一半 期间正常涮微博贴吧微信 还看了一个多小时的新声音和一些音乐视频 看下面图还有20多个小时的电量 我想说:还有谁
免费拿样24小时服务热线:
免费试用礼品相送免费提供覆盖方案 技术指导 试用满意后再订购 询Q: 你的满意我们的追求
续航是挺吊,估计省点可以11小时亮屏,坐等2500左右入手,穷
亮屏6小时?吊炸天
感觉很屌啊
666就等一波降价了!毕竟穷
3G内存,开机还有多少??
好心动,没米
可以30厘米挥手唤醒不?
我靠,这续航。。。。。
还有谁?做爱做的事,交配交的人。   --来自Google Motorola Droid Turbo.
不错。期待后续评测。
优化的不错,内存电池。等降价买
用4G看看,你就不笑了
联通卡 应该会差不少
续航果然屌!定价太高,z可以但是电池太小
果然很棒!!moto加油
下巴菜单,在打游戏时会不会自动隐藏
我开会微信电池温度就这么高。正常么
顶       --……在古代逛窑子是一种时尚,睡别人老婆是要寖猪笼的,而现在睡别人老婆是一种时尚,逛窑子是要坐牢的,在古代你去青楼,进房之后,小姐会给你泡上一杯茶说:公子不必性急,小女子先给公子弹上一曲。而现在你去按摩店,进房之后小姐就会说:快点,抓紧时间,这里不安全。每每想到传统文化的丢失,都让人感到痛心无比。
终于在使用40小时后 亮屏11个半小时 还有百分之四的电量
给有需要的朋友做个参考 本人就是非常的满意了 好了我去充电了
叼爆了。。。
这续航。。。666要是5的屏幕就好啦
不错啊。太厉害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您好,欢迎来联想乐问吧![] []&
全部问题数:77189
全部回答数:92830
最佳回复数:11242
当前在线249注册用户76161
不仅仅是强续航,Moto Z Play全面体验评测
浏览次数:4814 &&
  Moto的手机产品一直有着不错的口碑,承载着一代人记忆,Moto收归联想后,其众多明星产品纷纷在国内推出,而今年的模块化旗舰Moto Z系列国行版也终于发布,这次给大家带来的是其中售价稍低的Moto Z Play,官网3299元配64GB存储空间,还支持同时双SIM卡+TF卡,厚道!  就像去年的Moto X Play一样,Moto Z Play并非本系列旗舰款,但够用的性能加上更亲民的价格成为爱娱乐年轻人的最佳选择,并且同它的“大哥”Moto Z一样,Moto Z Play同样支持各种Moto Mods扩展模块,所以可玩儿性也是相当的高。  上图主要参数概览可以快速了解这款Moto Z Play,我认为最令人兴奋的地方是Moto终于支持指纹识别了,并且位于正面非常方便。另外1600万像素主摄像头的表现也着实令人期待,还有官方宣称的36小时超长续航到底能否实现?这篇评测都会帮你找出答案。  用户可选择购买摩电模块大幅增加续航  另外,比较在意手机续航能力的用户使用Moto Z Play出门可以不带充电宝了,因为官方同时推出了“摩电”扩展模块,模块内置了高达2220mAh电池,加上Moto Z Play的3510mAh可以实现5730mAh海量电池容量。下面我们就从外观开始,全面了解一下这款机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手机的第一印象都是来自外观,Moto一直有着国际顶级的设计和做工,如今收归联想后更是在国产品牌中脱颖而出,我用了灰白色的桌面壁纸搭配黑色前面板,但你完全找不到“黑边”的存在,注意力完全被SuperAMOLED屏幕惊艳的显示效果所吸引。  正面使用5.5英寸1080p屏幕  Moto Z Play采用5.5英寸分辨率像素的屏幕,这一尺寸对于手小用户来说有些偏大,但作为一款以“Play”为核心、定位年轻消费者的娱乐机型来说刚刚好,屏幕尺寸既能满足影音娱乐体验,又具备一定便携性。  Moto Z Play有一颗前置闪光灯  Moto Z Play机身正面顶部中央是听筒,左边设置了一颗自拍补光灯,右侧对称位置就是5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了,而且具备美颜功能,这相比此前的Moto X系列来说更符合国内用户需求。  正面触摸式指纹识别 不可按压  机身下方,Moto Z Play仍然保留着谷歌最为推崇的虚拟式按键设计,就像几乎所有Nexus机型那样。下方,是Moto单独设置的指纹识别按键,无法按压、无键程,但用起来十分快速、准确。  背部主摄像头十分显眼  后壳有同心圆纹路  由于这一代Moto Z系列机身整体较为纤薄,所以为保证出色成像质量,摄像头会有一些凸起,但是f/2.0的光圈还算挺有诚意。另外,背部纹路以摄像头为中心,呈同心圆分布,在光线照射下非常有档次感,稍有遗憾的地方是玻璃后壳材质有点易粘指纹。  16个触点用来连接Moto Mods  背面底部是16颗金属触点,用来连接Moto Mods扩展模块,当然你完全不必担心防水性,镀金涂层保证它不会生锈,这部分摸起来是齐平于机身背部的,也不用考虑平时手机放桌上会出现磨损。  底部使用Type-C接口,保留了3.5mm耳机孔  顶部设计简洁仅有卡托,金属中框有断点  最后,机身四周Moto Z Play一体感非常强,底部USB Type-C接口+3.5mm耳机孔,右侧电源+音量键,顶部卡托支持同时插SIM1+SIM2+TF卡,简直良心!  外观上我对Moto Z Play印象非常好,国际大厂的设计和做工带来出色的握持感受和视觉享受,但是相比去年Moto X系列由于底部指纹识别的加入导致屏占比微微减少,但我觉得为了指纹识别功能这波儿咱不亏。  一开始我们说到Moto Z Play后置一颗1600万像素主摄,在如今大家对于像素数已经开始冷静的年代算得上高像素了,f/2.0光圈在中端机型中也没有令人失望,说再多都没用,你们最关心的一定还是样张表现:  白天近距  白天近距  白天远景  白天近距  白天远景  室内暗光(自动启动夜景模式)  体验Moto Z Play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样张均不是刻意拍摄,全部为默认自动模式手持拍摄,为了考验相机宽容度关闭了HDR。另外需要注意的是Moto Z Play默认画面是16:9,需要改为4:3才能发挥全部1600万像素(样张均为1600万像素4:3)。  在白天光照充足环境下,近距离的拍摄场景Moto Z Play色彩还原较为准确,通过样张放大图可以看到解析力与同价位机型相比表现令人满意。同样是白天,在中远距离的拍摄中,远处的楼体细节表现超出预期,十分出色。宽容度方面可以参考“老爷爷”样张,在保证天空蓝色的前提下(北京的天这就算比较蓝了),树木阴影处细节有一定损失。最后,暗光地铁售票机Moto Z Play会自动开启夜景模式,并未发现手动关闭选项,所以昏暗的环境被拍得十分明亮,噪点不多,细节较为清晰。  需调整为4:3画质才能发挥1600万像素  最后,使用中我发现Moto Z Play的连拍功能支持“无限”张连拍,我让连拍持续到1000+张,没有继续等下去。  作为一款主打娱乐的机型Moto Z Play必须有着足够的性能保证游戏运行流畅,它选择了现阶段很多人并不太熟悉的高通骁龙625处理器,这颗处理器使用八颗ARM Cortex A53核心,在功耗方面优势明显,同时Adreno 506图形处理器又能很好保证游戏流畅运行。  老规矩先上跑分,知道你们好这口儿:  Moto Z Play跑分测试  安兔兔综合跑分61663,GeekBench处理器性能单核922分、多核4857分,3DMark图形测试得分13930分,综合来看这颗处理器属于目前Android中档水准,但我们最好还是通过实际游戏体验来考察Moto Z Play的性能。  我选择三款游戏,分别是滑雪大冒险2、水果忍者、真实赛车3,全程记录游戏帧数,一般经验认为30FPS以上即为流畅,数值越高越好(满帧60FPS)。  Moto Z Play可流畅运行大型3D游戏  经过大约一小时的游戏体验后,无论是2D的滑雪大冒险,还是半3D的水果忍者还是目前手游中画质排名靠前的真实赛车3,我均未感受到明显卡顿出现,三款游戏平均帧数分别为:60FPS、58FPS、34FPS,可以见到随着画质提升帧数在下降,但像真实赛车3这样的高画质游戏都能跑出34FPS,相信目前大部分大型游戏、所有中、小型游戏都可以流畅运行了。  这次Moto Z Play的卖点之一就是强续航,作为一款娱乐机型一定要给用户提供持久电力才能不停刷微博、刷朋友圈、刷游戏、刷剧、刷ZOL。电池容量方面Moto Z Play达到了3510mAh,甚至还可以选购2220mAh的摩电模块。  续航成为Moto Z Play卖点之一  第二,该机所搭载的骁龙625处理为八颗ARM Cortex A53,14nm LPP制程工艺,总体功耗很低。  骁龙625处理器一大特点便是低功耗  第三,Moto Z Play使用了SuperAMOLED屏幕,像素点自发光的特性除了拥有极高画面对比度外,在显示黑色像素点时会完全关闭像素,对续航能有不少贡献。  我进行了一天的实测,测试方法是观看本地视频(1080p纸牌屋第一季第一集)持续一小时、玩3D游戏持续一小时(真实赛车3)、bilibili看在线电影一小时、刷微博一小时、通话一小时(息屏)、切换场景拍照0.5小时。  注:测试期间屏幕亮度设定在80%、外放音量50%、连接公司WiFi网络关闭其他连接(蓝牙等)。  测试结果如下: 本地视频1h游戏1h在线视频1h微博1h通话1h(息屏)拍照0.5h  剩余电量%947870646157  曲线图:  Moto Z Play续航测试掉电曲线图  从测试结果不难看出,持续5.5小时的测试后最终剩余电量57%,其中最开始的视频播放环节令人印象深刻,连续播放一小时仅仅耗电6%,从视频画面来看确实昏暗场景很多,看来AMOLED屏幕在背后做出了不小贡献。  Moto Z Play充电曲线  充电速度方面,由于Moto Z Play有着TURBO快充,所以3510mAh从0%充至100%仅需要不到100分钟,前60分钟充电速度非常快,而前半小时则更是以每十分钟12%的速度往上“跳”。  上面的测试基本是重度用户一天的使用情况,再减去用来待机的电量可以说Moto Z Play有连续使用两日的潜力,官网也是很谦虚地宣传“36小时超长续航”,而这一切的都是在没有摩电模块的前提下。  可以说Android系统落到各厂商手中后,UI、功能就开始变得五花八门,当然好处是可以推出更多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功能,也是各家比拼的重要项目,甚至系统、UI做得好,都能吸引来不少用户。  Moto Z Play常用界面UI  Moto Z Play搭载基于Android 6.0.1的系统,与去年Moto X系列相比系统可谓是一次大改,尤其是UI图标部分,Moto机型由原来半原生Android逐渐演变为了联想的本地化系统,好处自然不必多说,美颜功能喜不喜欢?  Moto Z Play的系统也是顺应Android发展规律,取消了应用抽屉,所有app图标陈列在桌面上,可以通过文件夹进行整理,多个文件夹之间还可以滑动切换。  安全中心可管理app权限  同样地,Moto Z Play也有一个管家类app,叫做安全中心,在里面可以对各个app权限进行设置,例如不希望微博总弹出广告推送,那么把它的“通知”权限禁掉就ok了。  安全中心里还有个应用锁,可以把app增加一个启动密码,假如你已经在Moto Z Play中录入了指纹,开启app输入密码的界面直接用指纹解锁也可以,像什么微信、相册等等涉及隐私的app统统锁起来吧,打开时用指纹解锁也是相当方便。Moto Z Play是一款不错的娱乐机型  总结:Moto Z Play无论是续航能力还是出色的显示效果、兼具便携与尺寸的屏幕,都体现着一款娱乐机型应有的素质,而在此之上Moto Z Play还赋予了用户1600万像素主摄像头,以及慢动作摄像、4K分辨率30fps的强大拍摄能力,而本地化后的Moto也具备了国人喜爱的美颜功能,这点一定会得到不少人的认可。  功能上,当初让指纹识别出现在手机上的Moto,在智能机时代终于令这一功能在其旗舰系列Moto Z上面回归,来得有些晚但前置设计以及超快超准的使用体验令人爱不释手。除了这些,联想Moto Z系列在设计之初为了发掘一部手机的最大潜力,推出了Moto Mods模块化设计,摩影、摩电、摩音、摩眼和用来美化的摩范,为Moto Z系列提供了极大的可玩性甚至是专业性。  你是个有性格的人?那我会把Moto Z Play推荐给你,因为它也是一部有性格的手机。--来源中关村在线
网友的回答&(共0个回答)
网友正在问
积分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oto z play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