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这种玩游戏心态炸了怎么办你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呢?

心理学家告诉你,亲子游戏应该如何玩
爸爸带着孩子去游乐园玩,坐旋转木马的时候,爸爸站在围栏外朝坐在旋转木马上的孩子不时地挥挥手,拍几张照片;
妈妈带着宝宝去公园,妈妈们坐在凉亭里一起聊看,孩子们一起追逐玩游戏~这些都是“家长带着孩子去玩游戏”,这也是大多数家长心中的亲子游戏。
但如果亲子游戏中缺少了双方的互动,那就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亲子游戏了。
亲子游戏中的互动很重要
我们都知道游戏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有多么多的益处(促进儿童思维、 语言、 运动能力的发展,塑造大脑结构等),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些益处并不是由游戏本身直接作用于孩子的,这些益处建立在孩子的自我探索或者与伙伴游戏的基础之上。
但无论是独自游戏还是伙伴游戏,都比不上亲子游戏带给孩子在知识,经验和技能上的发展丰富。
因为在亲子游戏的互动中,通过成人的引导与帮助,孩子能够更好地承担游戏合作者的角色,因而社会性交往水平要比伙伴游戏中的交往水平高;亲子游戏中的大量言语交往,有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亲子游戏有助于亲子间安全依恋的形成等。
“家长带孩子来玩游戏”与“孩子带家长来玩游戏”大不同!
虽然很多家长在意识到亲子游戏的重要性后积极且主动地投入到这项亲子活动中,但由于身份认同或很多其他原因,往往造成家长习惯性以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到亲子游戏中,这就由我们一开始所说的“家长带着孩子去玩游戏”变成了“家长带着孩子来玩游戏”,家长确实参与到游戏之中并与孩子产生互动,但这种游戏模式往往带着成人的主观意志。
就好像放风筝,小孩子在抓风筝线的时候容易一会儿拉,一会儿拽,力度掌握不好,家长就会习惯性地告诉孩子,风筝不是这么放的,你看,你要抓住绳子,慢慢的拉上拉下,让风筝飘起来~但我们所倡导的则是由“孩子带着家长来玩游戏”。
实际上,“孩子带家长来玩游戏”强调——在以孩子为主导的游戏中做平等的玩伴而不是权威的父母。
从“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孩子带着家长来玩”,这种变化过渡是父母从家长身份走向与孩子同等地位的过程,是将孩子始终放在亲子游戏中作为主导地位的游戏方式。
向家长灌输教育中需要实现家长与孩子的平等关系这一点并不完全现实,因为但凡是做父母的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少走弯路,于是从上往下的经验输送也就带着那么点无可避免的家长姿态,也就是孩子眼中的被教育。
但就亲子游戏而言,我们需要在心里思考几个问题:
1.游戏的性质是什么?
2.游戏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3.如果游戏的性质与目的不是一致的,那么游戏可以被其他活动所取代吗?
我的回答是:游戏的性质是与快乐(happiness)相关的。
游戏的首要目的是享受乐趣,当然也可以有延伸的目的。
游戏本身是无法被取代的。
只有当大人与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时,游戏才能以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进行下去,才能够了解到孩子最真实的一面,无拘束的,没有责备的,自主的。在这种平等关系中,孩子不会觉得家长是为了教育而游戏,也更有利于孩子与父母在情感,在表达上的亲近。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发展概念,这个时期(0~6岁)也正是孩子获得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克服不信任感,羞愧和疑虑的主要时期。亲子游戏能够开展的先决条件是孩子愿意跟父母一起游戏,而孩子能够主动找父母一起游戏则需要以孩子享受亲子游戏作为前提。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亲子游戏对孩子而言不再是游戏,那么亲子游戏对孩子而言也就失去了游戏的意义,这样的结果就是——比起父母,孩子更愿意与同伴玩,与玩具玩,对家长而言,亲子游戏就再也起不到家长所想要达到的效果了。
让孩子和父母在游戏中各有所获,我们需要:
让孩子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无拘无束的玩
孩子对游戏有自己的玩法,他们的游戏并不讲究技巧,规范,方式,也不会在意玩的地方要有多干净舒适,地面是否平坦,规则应当如何制定,他们对于所有的东西都有自己的理解,感受以及领悟。但往往家长不经意的话语或动作就将孩子限定在了一条条的框架内,孩子也就无法玩得无拘无束了!
生活中很多家长因为孩子在一些运动活动中弄得脏兮兮而对孩子表示不悦,或在游戏过程中时刻提醒孩子要注意卫生,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变相的警告,会因为种种的顾虑而没法好好享受游戏的乐趣。
家长不妨在体育游戏后与孩子共同家务(洗衣服),一方面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孩子的家庭责任感。事实上,在很多竞技游戏中,家长更应该注意的是孩子的安全问题,除此之外,请愉快地和孩子一起玩泥巴吧!
在游戏中,拒绝直接对孩子做出价值判断
很多孩子喜欢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其实满足孩子喜欢模仿的天性之外,这类活动也有助于家长对孩子的认知有所了解。
例如:家长与孩子玩老师与学生的游戏,让孩子扮演老师的角色,一方面可以从游戏中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孩子对教师这一角色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可以有助于孩子巩固在学校里学习到的知识。
角色扮演中家长不要将自己对某种角色的固有认识直接表现出来,多听孩子所说的,多观察孩子所表现的,可以通过角色游戏帮助孩子建立更好的社会认知。
在角色游戏中,就算孩子表现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例如在老师与学生的角色扮演中,孩子所扮演的老师要对孩子进行打手掌这类的惩罚时,家长不要用自己的价值判断教训孩子,而应该多观察孩子这种行为的习得的来源是什么,是通过电视节目,还是孩子在学校真实的经历等,后续再调整。
引导为主,不要灌输直观知识经验
亲子游戏中家长要注意与孩子的交流,并多采取提问的方式刺激孩子思考,适当的时候做出必要的提示与引导,不要直接给出答案,告诉孩子要怎么做。
例如:拼图游戏中可以与孩子就某块拼图的颜色,从边缘轮廓形状着手等方式启发孩子的拼图策略,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拼图应该拼在哪里。采用提示,启发,问问题这些方法有助于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
与孩子在进行智力游戏时建议以孩子式的语言进行对话,不要将自己的方法思维直接灌输给孩子,就比如,如果孩子在拼图游戏中坚持要一块一块的尝试拼图,家长也不要直接将自己的方法灌输给孩子,耐心的与孩子一起玩耍,在不断试错的拼图过程中慢慢引导,引导一次不行就多引导几次。
我们可以和孩子玩的游戏很多,无所谓好坏。但需要明确的是,虽然亲子游戏强调孩子和父母的共同参与与互动,但亲子游戏的主角仍然是孩子。所以在开展亲子活动的时候,要以孩子为主体,不要让孩子处于被动的边缘地位,也就是所,要以孩子的意志来开展亲子游戏。
我们作为家长可以引导游戏的类型,游戏的过程,但不要控制游戏,也不要限制孩子。
站在与孩子平等的地方,让孩子带着家长来玩游戏,实现游戏本身与延伸的意义。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英雄攻略HERO
赛事介绍EVENTS
新手指导GAME INFO
活动专题SPECIAL
作者:马鲁马古斯|时间: 11:44:15当前位置: >>
心态杂侃 如何增强你游戏中的心理素质
炉石玩家对于心理素质层面的训练通常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由于缺乏对游戏心理这方面的重视,玩家往往会在游戏中出现这样或那样连他们自已都尚未意识到的严重失误。
  炉石玩家对于心理素质层面的训练通常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由于缺乏对游戏心理这方面的重视,玩家往往会在游戏中出现这样或那样连他们自已都尚未意识到的严重失误。
  这篇文章将关注炉石游戏中心理层面的部分,帮助玩家避免由此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接下来我将从5个方面来阐释,并借此帮助玩家把由心理层面对炉石游戏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1。糟糕的运气
  我们都知道炉石是一款讲究技(yun)术(qi)的游戏,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无法预料游戏中下一步会发生些什么,比如4费准时死咬
  但是回过头想想,我们是真的输在了对面的右手第一张上,还是在对面右手第一张前,在自已的回合中是否打出了最优解。
  在炉石这种随机(神抽)属性对胜负结果影响极大的游戏中,只能讲胜负的结果通常是由技术和神抽两者的综合反映。
  那么通常你是如何来应对这样的困难局面呢?
  我的建议是假装当运气这回事在炉石游戏中是不存在的(骗自已),因为即使我们知道” 玩炉石靠的是技(yun)术(qi)”,但运气这玩意儿是挡不住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回合都打出自己回x合内的最优解。
  每次当你一波连跪或者一波连胜的时候,都可以停下来想一下,在刚才的那些回合中,是否有些回合并没有打出最优解。通常在输给对面右手第一张对手的时候,我们并不会这样做,但那些都是不错机会,可以去检讨自己在之前的回合中是否打出了错招,因为每回合的出牌都可能会影响到游戏最终的胜负。
  总之,如果对那些影响胜负的关健回合轮次多些反复的推敲,就一定给你的炉石水平带来提升。
  #2。赢就继续打,连跪的时候就停一停
  这看上去显而易见的道理我们都懂,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这有点像赌徒的心理,越是不停输,越是不停打,来追回那些丢掉的天梯等级和排名。多数人反而会在连胜后停下来,这样可以保住他们的天梯等级和排名。因为我们都希望在收获游戏获胜的快感后再关闭游戏。
  每当你获得一波连胜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出牌、卡组以及天梯环境都对你有利,在有利的条件下就抓紧时间上分,冲天梯才是王道。然而当你连跪的时候,不要想着着急马上去等级和丢掉的分数追回来,因为此时你面对的可能是不利于你的天梯环境,从卡组到环境都站在了一个对你而言完全相反的方向。
  解决连跪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门槛。举个栗子,每次连跪3把就休息3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避免和炉石的一切接触,不打休闲,不打天梯,不打竞技场,也不打乱斗,我个人甚至建议连炉石的直播视频都不看,过了这30分钟,再用一个清醒的大脑去搓炉石。
  #3。集中注意力&
  炉石传说不是一个拼手速的游戏,所以它不需要你在游戏中投入百分之百的注意力,一边看着直播或者做着其它事情的时候也是可以轻轻松松搓炉石的。但这样做的同时也会给你带来一些影响,看各种视频,论坛网站都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即便是在你取得一波连胜的时候,你仍然可能会打出一些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错招。如果你只是打打休闲场亦或者说你只是无聊的时候在炉石上找点乐子,解解闷。那么一边看炉石视频直播,一边玩当然完全无所谓。如果你想像那些职业选手那样认真地提升自己的炉石水平(好打比方你都看我写了这么一大堆扯到这里了),那么请全屏炉石传说这个游戏,并排除身边的其它干扰,集中精力搓炉石。
  #4。设定现实的目标
  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可以在天梯传说前10名的位置同时玩转15副不同的套牌。不过讲道理的话,就算是你是Firebat,StrifeCro,或者K神这样的大神这都是不现实的。如果你刚开始玩一副新的套牌,那么一上来天梯掉级这种事一点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如果你的天梯等级在7级,那么先别把冲传说作为你的目标。先试着冲到3级或4级,然后再设定新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时间上,最好量力而行,有的放矢。因为你的天梯胜率和一名职业选手或者和你朋友相比都会是截然不同的。还有一点计划不如变化快,原来你的计划是天梯7级到3级在一周内完成,然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你的天梯7级冲3级打了整整一个月。正所谓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野心越大,当你最后不能达成目标的时候挫败感也会越大。你可以先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的任务来做,比方讲看1个小时的大神视频直播,每天10把练习赛热热身,坚持这样做一定会给你的炉石水平带来显著的提升。
  #5。记住:炉石只是一个游戏,开心最重要!
  别弄得太严肃,开心最重要!除非你是名靠炉石吃饭养家的职业选手,否则一定记得,没有人逼你玩炉石。如果一直连跪让你很不爽,那么就停下来别打了,休息一会儿做点其它事情。
  大多数玩家的胜率普遍在50%至60%之间,但往往给人的感觉是自己只有30%至40%左右的胜率,作为一名天梯传说排名中间段的玩家,胜率也只是将将超过50%。
  学会从失败中获得乐趣,尝试新的卡组,原创属于自己的卡组,打打竞技场,或者收集金卡,买一些英雄皮肤(如果你喜欢那样的话)。生活中务必保持一个健康良好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做点运动,看点书,这些事看起来与炉石完全没有联系,但我注意到我每次从健身房回家后,炉石是玩的是最多的。同时阅读也是在一段游戏时间后,调整放松自己的好办法。
  如果你之前看过一些类似的文章,那也许你会觉得以上所提到的建议都太稀松平常了,缺少新的内容和革命性理念。但假如在此之前你并未看过类似的关于炉石心理分析的文章。那么希望你可以用前面提到的方法进行一些小尝试,这会帮助你提升自己的炉石水平。无论你是否熟悉刚才提到的那些概念,心理学层面的重要性对炉石而言都是不言而喻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我们是人,不是机器。神经再大条的人也会有发脾气的时候,这都很正常。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游戏玩的不爽即将迎来天梯一波连跪的时候就关闭炉石。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11:31:34 10:59:46 10:53:11 10:46:40 12:04:09 11:11:10 10:59:38 10:50:03
新版本特性
搜索需要的信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微信朋友圈推荐到广播
117097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超腻害的小仙女)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玩游戏的男人什么心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