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中国大众富裕阶层层的懒人生意

富裕阶层标准出炉 教你正确识别高富帅_网易财经
富裕阶层标准出炉 教你正确识别高富帅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安在线讯 如今网络流行语“土豪”成了人们口中的高频词汇,但真正的“土豪”真有那么多吗?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才是真正的。9月13日,“新常态·新趋势”宜信财富·2015财富论坛暨《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解读会在合肥举行。知名金融专家学者探讨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形势,以及金融时代个人如何实现资产合理配置。
富裕阶层个人可投资资产在至少60万
《2015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由全球知名财经媒体《福布斯》联合宜信财富发布。《白皮书》显示,中国大众富裕阶层福布斯中文版定义的大众富裕阶层是指,个人可投资资产在60万人民币至600万人民币之间(约10万美元~100万美元)的中国中产阶级群体。其中,个人可投资资产包括个人持有的流动性资产,如现金、存款、股票、基金、债券、保险及其他金融性,以及个人持有的投资性房产等。
大众富裕阶层普遍集中在30-49岁之间。他们普遍受过高等教育,多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专科以下学历都相对较少,这从他们所从事的贸易、金融、制造行业和所处的职位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另外,这些人群普遍都是已婚人士。大众富裕阶层普遍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明确表示“不幸福”的仅占到1.8%。健康、财富、事业成为影响他们幸福的最重要因素,个人可投资资产越多,压力感久越小。
炒股需谨慎 大众理财更倾向专业机构
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和基金是大众富裕阶层最青睐的三种理财产品。宜信财富高级副总裁尚筱向记者介绍,富裕阶层对理财非常热爱,相较于财富的增值,他们更关心财富的安全,因此多通过专业结构代为理财。但具体到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如何理财更合适呢?
尚筱说,市场是散户市场,这和欧美发达国家机构为主不同。今年国内股票市场出现大幅调整,亏损最多的多是散户,一些阳光私募反而盈利,因为投资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没有专业知识是很难取得稳定回报的。此外,大家提到理财以为就是买基金、股票、保险,其实不然。财富管理的核心是资产配置,机构在为客户定制理财计划时都要咨询好收入、家庭负担、几年内资产预期等,每个人的抗风险能力、经济能力不同,适合的资产配置手段也不同。“我们建议70岁以上的人不要参与资本市场,没有抗风险能力。30岁左右的人,一半的投资资产可做高风险投资。”尚筱说。(记者 徐晓景)
本文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不同阶层的家庭之间有什么差异? - 知乎578被浏览48265分享邀请回答53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更多1 个回答被折叠()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  全球知名财经媒体《福布斯》在长春发布《2015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到2015年年末,中国大众富裕阶层将达1528万人,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将达到114.5万亿元。  啥是大众富裕阶层?  《白皮书》显示,中国大众富裕阶层福布斯中文版定义的大众富裕阶层是指,个人可投资资产在60万人民币至600万人民币之间(约10万美元~100万美元)的中国中产阶级群体。其中,个人可投资资产包括个人持有的流动性资产,如现金、存款、股票、基金、债券、保险及其他金融性理财产品,以及个人持有的投资性房产等。  从事哪些行业?  受访的中国大众富裕阶层主要集中于贸易、金融和制造业三个行业,从受访大众富裕阶层所在单位性质来看,民营企业占比51.7%。另外,中国正处于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型时期,TMT(电信、媒体和科技)行业正在力压房地产。  财富来源都有啥?  《白皮书》显示,工资/奖金、企业经营或企业分红、金融产品投资所得依然是受访大众富裕阶层主要的财富来源。  55.1%的受访大众富裕阶层的财富主要来源于工资或奖金,这一比例相较前两年降幅超过2个百分点。紧随其后的是企业分红(33.1%)和金融产品投资(29.7%),与去年相比,前者下降的比率正好与后者升高的相持平,约为2个百分点。相对于房地产投资(16.0%),金融产品投资让更多大众富裕阶层受益,约占财富来源的29.7%。  年龄分布  受访大众富裕阶层中,男女比例分别为55.1%和44.9%,总体趋于平衡。同时在年龄分布上,30岁~49岁之间的受访者已占逾六成,其中“30岁~39岁”受访者所占比例较去年有所上升,达到35%,在大众富裕阶层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正处在个人能力的高峰时期,同样也处在职业发展或创业的黄金时段。此外,“30岁以下”的受访者占比也达到19.0%,其中不乏创业有成的年轻人。  学历分布  受访大众富裕阶层的学历总体较高,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64.8%。其中,本科学历为55.4%,硕士及博士学历的也有将近10%的比例。  大众富裕阶层的幸福感  看到了吧,大众富裕阶层普遍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明确表示“不幸福”的仅占到1.8%。健康、财富、事业成为影响他们幸福的最重要因素,个人可投资资产越多,压力感就越小。  大众富裕阶层最喜欢的休闲方式  身处竞争激烈的社会,很多人开始将个人爱好发展成为排解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经济条件良好的大众富裕阶层也不例外,旅游度假、运动健身是他们最主要的兴趣爱好;其次,汽车游艇更受年轻群体的青睐,而收藏则在年长群体中更为普及。  大众富裕阶层都开什么车?  汽车是整个大众富裕阶层生活的必需品,购车对这一阶层来说,并不是很大的负担。但与游艇这种奢侈爱好相比,他们购车时可现实有营养多了。在拥有的汽车中,“轿车”是最普遍的选择,其次是“SUV”,“商务车”和“越野车”的选择比例则相对不高,只有0.9%的人会选择跑车,而20—30万和30—50万的汽车是他们最青睐的价位选择。  大众富裕阶层都喜欢住什么样的房子?  在调查的大众富裕阶层中,有95.1%表示拥有自己的住房。在房产类型上,98.1%的人拥有普通住宅楼,只有6.4%的人拥有别墅,3.5%的人拥有酒店公寓管理式住宅。可见,大众富裕阶层更青睐购买普通住宅楼。因为独具投资慧眼的他们认为,从投资房地产的角度来看,普通住宅楼也相对最容易变现。  大众富裕阶层致富有道,都热衷投资  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和基金是大众富裕阶层最青睐的三种理财产品,可见,这个群体在投资时还是很稳重的。  综上所述,大众富裕阶层不仅拥有稳定的职业和居所,还是社会的中流砥柱。这些数据告诉一大批正奋斗在追逐财富成功道路上的年轻人:成功绝不是穿一件阿玛尼、喝一瓶82年拉菲那么简单,人还是要注重由内而外的修养和致富有道的投资理念。  作者:佚名  (天涯论坛新人报道,开个贴自娱自乐^_^)  我出生自一个小地方的工人家庭,因为是国企大院,基本从小没见过穷人也没见过富人。最富的是厂领导,他家也不过比我们吃的好点,穿的好点,家里电话装的早些,出门可以坐公家的车,仅此而已。真正知道什么叫有钱人是在高中毕业后2000年开启了北漂生活,走入了繁华的帝都才明白的。  当年考上大专,没去上。那时不知道为什么流行自考,说是能拿到本科文凭,国外都承认的学历,就脑残的去了。这是帝都比较有名的民办大学,到了学校后发现跟我一样脑残的还有不少,有考上本科都没去的,说是因为学校一般,专业不好,哎,不知道他们后来是否跟我一样后悔。学校里有很大比例的本地学生,北京的高考分数线大家是知道的,这么低的线都上不了大学,可见是差到了一定水准了。  我们同届有几个有钱的本地孩子,在校园里还是挺扎眼的。比如有个男生平时打扮很前卫,上上下下穿的都应该是名牌吧,可怜我当年什么牌子也不认识,所以无法具体描述。而且他长的有点欧化,貌似在他们班新生入学自我介绍时说他有1/4英国血统,他的奶奶是英国人。还经常把他家狗带到校园里来溜,那狗好像是腊肠,穿着漂亮的衣服,可爱的鞋子。狗我以前也见过,但见狗穿衣服,那是第一次。后来我才知道我以前见的狗都属于土狗,最好的就是我们那消防队里养的两条大狼狗,颇威猛,我每次只敢远远的看。还有一个女生家里是做生意的,老爸在影视圈有些投资,因为个人爱好吧,让他爸跟导演要了个角色让她演了下。后来那电视我还特意看了,她在里面客串了个丫鬟,有两句台词。其实要不是刻意找,那个角色实在是没什么看头。另一个女生,特点是奇瘦无比,家里很有钱。那时的我消费水平是打菜只打1.5元/份的,偶尔打份2元-2.5元的改善生活。这姑娘通常都打4、5元/份的菜,而且打好几样。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你见过有人吃饭只嚼不咽的吗?可她就是这样,不管是饭是菜,就放嘴里细细的嚼,嚼得把里面的汁液咽咽,剩下的渣就吐到一边。那是人家的生活,没什么可评价的,只是觉得太浪费粮食了,对身体也不好吧,那么瘦真的美吗?
楼主发言:22次 发图:0张 | 更多
  大学时代是我对富裕的初步认识,在此之前我从没觉得自己穷,有吃有喝有穿的不是挺好吗?对比过之后我才明白自己属于穷人那档次的,因为他们吃的穿的用的我都消费不起,在同学里的消费水平属于中下等。还好我心态不错,从来没有羡慕嫉妒恨,就是觉得钱多多花点,钱少少花点,不借钱透支消费是我一直以来的消费观。有钱的同学没偷没抢的,也没因为有钱而去欺压同学就很好啊。物已类聚,人已群分,我和他们也很自然的分在了不同的朋友圈里,毫无交集。  后来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身边还是出现了一个有钱人。我们认识几年了,交情可以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总之是认识,但交往不深。不知道为什么,有段时间我们经常在一起,吃了几次饭,还出去玩过两次,有时是一帮人,有时只有我们俩。那时候我身边的女友都成双成对了,我自己偶尔当个灯泡,其他时候开始慢慢适应无人陪伴的生活。他好像除了工作,也很闲,他问我有没有空的时候,我总是有空,就一不小心玩到了一起。以前觉得他这人挺桀骜不驯的,又爱吹牛,恨不得事事能压人一头,到处彰显着他的优越感,但总体来说人还不错。接触多了后,知道了他一些平常不表露在外的家事和心事。他家是外地某个省会城市的,家里从爷爷那代开始就是当官的,父母也在政府机关工作。他家住着别墅,三口之家拥有三辆车,家里的小保姆工资都1000元/月。(我那时刚工作,工资800元/月)。他小时候比较顽劣,不爱学习,还总打架惹事,他妈为了他的事不知道流过多少眼泪。有一次他妈又在闺蜜面前哭诉儿子的不挣气。那个阿姨说:你儿子如果是花,种在哪都是花,如果是草,你把他摆温室种花盆里他也是草。正好被这哥哥听见了,刺痛了他的“小心灵”。后来他父母决定把他送到帝都,自己在外面摔打摔打,能变好最好,变不好也懒得管了。其实在他离家之前的那次刺激后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心里憋着一股劲,想在帝都混出个样子让那个看扁他的阿姨看看。之后离开父母,嚣张也收敛了许多,加上自己良好的遗传,人很聪明,学业上也突飞猛进。后来工作了,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官宦家庭出生的优势,在单位里很会来事,左右逢源,上上下下被他哄得服服帖帖,一步步的成长的很快。我们走的比较近的那年,他已经是一家跨国公司拿年薪的中层了。一段时间的相处后,有次向我表露了想要交往的想法,我还挺吃惊的。因为我知道他曾经有个高中时就在一起的青梅竹马,门当户对的女友。他说分了一年多了,说是让他回老家结婚,拿50万彩礼,不然就分手,后面一大帮人排着队呢。他觉得钱不是拿不出来,但就是不愿意,反正就是没给,也不愿意回老家,就分了。我想异地恋那么多年,可能感情多少出了点问题吧,钱不过是个借口罢了。至于我,比较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所以拒绝了。我说我配不上他,他说难道他家是乞丐出生就配上啦?我潜台词是:你要真是乞丐,就是你配不上我了。从小我家里人就告诉我在外面要不卑不亢。他也许高看我一眼,知道我对钱没感觉,不是贪慕虚荣的人,但我不知道他的家人,他的圈子会怎么看我,我不想自卑的活着。这事之后我才慢慢明白为什么他有一次说银行卡丢了被冻结,跟我借了1000元,大约一周后还给了我。还有请我吃饭的时候,他让我选地方,我有次带他去附近大学食堂里吃鲶鱼炖豆腐,吃的好嗨,他看着我默默的说了一句:真好养活。我当时住外面的那种搭的简易板房的学生公寓,晚上11点关大门,他那天在公寓对面的烧烤摊请我吃烧烤,我眼见着大门快关了急着要走,他死活不让我走,说关了就关了,大不了在外面开房,开两间,你放心,不占你便宜。可我急的不行,使劲挣开他走了。后来他打电话让我下楼,在大门那把没吃完的烤串让我拿着就回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原来那年的种种不过是他在考验我的人品,而且我都顺利的过关了。虽然没有然后,断了交集,彼此之间应该留下了印记。他对我的评价是太善良了,现在像我这样的人不多了,以后照顾好自己,别被人骗了。这些对我来讲还是挺受用的,我对物质没什么追求,但我是精神上的富豪,还是很在意别人的认可的。其实在感情这点上他挺可怜,门当户对的女子他不喜欢她们的傲娇,平民女子又怕只是为了钱,不是真心,不像我活得简单。将近10年过去了,在事业上就算他没有自立门户,在大公司里当个高层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就是不知道是否找到了他想要的女子。
  帝都的日子不好混,在认识了我的男朋友也就是如今的老公后,因为一个机会,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离开帝都,去了一个海滨城市。这里是老公大学四年生活的城市,二线发达城市。我俩算是以退为进吗?反正自从来到这里后生活慢慢有了起色,有了自己的小房子,组建了家庭,生了个可爱的儿子。有时候回想起来,如果我们还在帝都,会不会饿死啊?他是农民家庭出生,我是工人家庭出生,他的学历还管点用,我的学历基本不管用。所以还留在帝都的外地同学们,你们能买到房扎根下来,我都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帝都好不好?对于有钱人来说他就是天堂,对于当年挣扎在底层的我来说真的很苦。  在全新的城市,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工资不高,总算是稳定了下来。老公自己创业起步艰难,一年之后开始有起色,慢慢盈利。我在某星级酒店工作,这里是中外合资的,单位里高层有几个老外,但整体氛围却有点像国企的感觉。因为有好些关系户,比如我当时的主管。她平时上班打个照面就不见了,要么出去弄个头发,做个脸什么的,就算在岗,也总偷偷用酒店座机煲私人电话,我给望风。其实她的工资也不到2000元,但家里老公似乎很有钱,来这上班不过是打发寂寞时光。她人长的很漂亮,平常活儿基本都是我们干,有时会请我们吃饭笼络一下,我们对她的行为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次她躲在后面跟另一个部门的女同事聊天。“哎,我最近去**(本地最高档商场)买了个披肩,才两千多。”“是啊,这么便宜。”“对啊,年终搞活动打折,很多东西都打折,你也去看看吧。"“好啊,过年了,得买不少东西呢,等下次休班我也去看看。”然后我在前台默默得听着抠指甲玩。又有一次,主管在用提供给客人的电脑上网,因为是晚上,也没什么大领导,所以相对随便些。她把我叫过去,让我看看哪辆车的颜色好看。我看了眼,是凯美瑞,回家问了老公,他说价值20万吧。主管说是朋友要买,让她参谋参谋,听那语气,这款车也不过是普通的车,所以我对她家的经济情况又有了个直观的感受,猜测她家有辆宝马奔驰什么的应该不成问题。总觉得她钱来得好容易,所以也花得随心所欲,但她也不是事事顺心。那会她应该刚30出头,我的印象里这个年纪的已婚女人都应该有孩子了,就随口问了她孩子多大了。她却叹了口气说:要是有孩子就好了。然后我就没敢多问,想来总有些不为人知的辛酸吧。
  老公上学时期曾做过家教,有一家人家对他的影响最大,印象最深刻。那家儿子当时读初中,不好好学习,成绩差。父母都是本地的公务员,职位比较高,平时工作很忙,顾不上管孩子。自从我老公去后,其实也没能让他爱上学习,不过算个玩伴,陪着玩玩,总少了自己出去惹事的机会吧。周末他父母也不在,他妈扔上100块钱就忙自己的去了。老公说那段日子简直是天堂,肉随便吃,最后吃得他总便秘,以前没这毛病。他家也很大,属于繁华地段,价格不菲。总之是当年我老公认识的最有钱的人吧。每次回学校老公坐的公交是沿海一线,本地最繁华的地段,他当时看着窗外的风景就梦想毕业后要挣很多的钱,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在这沿海一线兜风。之后老公跟他家偶尔还有些来往,我刚来本地时带我去阿姨家坐了坐,生了孩子也抱到她家看了看。这个孩子后来被送出国读书,长大了似乎也懂些事了。他曾经也放荡过一段时期。那次我们一家三口去的时候,他言语中尽是羡慕,说是像嫂子这样安稳过日子的在他们这代快绝种了。因为他人长的帅,又有些钱,那些姑娘们经常倒贴,有时只为了让你给她买个心仪已久的物品做什么都可以。其实我想说他们在那个浮躁的圈子里,除了钱就是各种欲望,要从那里找真情是不是强人所难了呢?还好可能是玩够了,也不想玩了,说是要好好学点东西,回来在父亲的公司里借这个平台真正做点什么。
  有钱人的孩子没人管,有钱人的夫妻也不好当。阿姨在大约三年前也离婚了。那个叔叔我只见过一次,每天就在外面应酬,很少回家。阿姨自己的事业也不错,本来两个人应该是很般配的,但为了事业聚少离多真的不是长久之计。两个人有限的在一起的时间也大都争吵着度过了。我以女人的立场想,女人就算再强,也是女人,真的很需要家庭的温暖,需要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我不知道别人事业家庭双丰收怎么做到的,比如著名主持人杨澜。但阿姨家终于走到尽头,以离婚告终了。不过阿姨说这样挺好的,以前一见就吵,现在分开了反而能像朋友一样正常交流。之后阿姨又嫁了个叔叔,典型家庭夫男,跟阿姨两人在厨房帮我们弄水果。平淡如水,老了有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这就是阿姨想要的幸福吧。
  老公因为爱交朋友,之前没有孩子的时候,每次出去还都会带着我,所以认识了不少他的朋友。其中有一个属于师长辈分的,在学校任职,但不带课,我们都以老师称呼。这个老师除了本职工作,自己还弄点小外快,他认识一个海参养殖厂的人,从厂家直接拿货,通过他广泛的人脉关系捎带着往外卖。能把海参当饭吃的肯定都非富即贵,他有时也会把他遇见的人事拿到饭桌上作为谈资。有一次朋友介绍了几个富婆去他那买海参。富婆在交易的过程中接了个电话,说是要到哪打高尔夫,都有谁谁,商量好后说明天什么时间几点的班机飞哪。后来老师评价了一句,我们平时也就打个出租车出去玩,人家都是打飞的出去玩。老师有个同学,家境不错,身家可能上亿了吧,以前的朋友不在一个档次的,都慢慢疏远了,唯独还跟老师来往。原因是他带别人玩,别人消费不起,总让人请客不愿意去,如果是纯粹占便宜的人,谁也不是傻子,也不愿意交往。但老师也不攀龙附凤,也不清高自傲,所以这么多年也没断了来往。有次朋友给老师打电话,说是让他见见大场面。好像是去个什么会所,去的都是些有钱人,大家商量着每人出点钱,买哪块地皮做个什么大项目,然后大家觉得可行,就说我出多少,他出多少,都是千万以上的数字。老师在那就负责吃,然后感觉他们那帮人做事就像过家家一样容易。那个场面在我脑海像电影镜头一样呈现,不知道此生是否有机会接触那么高端的聚会,去倒个茶感受一下也不错。
  不知道是否有人看,自言自语中……
  刷的太快了,瞬间就淹啦,哎~~~~明天心情好的话再写点
  继续~~
  08年奥运后我辞职了,在家开了个淘宝店,但货源不行,价格没什么优势,我自己本身不太有做生意的拼劲,后来就关门大吉了。那段时间我一边开网店,一边打网络游戏,网页版的。在游戏中认识了一个女孩,比我小几岁,那时是在读博士,人在澳洲。家里是某直辖市,老爸家祖上是当地旧贵族,老妈家祖上是红色新贵族,小时候她父母工作忙,正经的肯德基,麦当劳里长大的一代。我们当时挺聊得来,她就问我什么星座。我是白羊座的,她说难怪聊得投缘,她是狮子座的。其实我只跟狮子座的女生投缘,男性基本上只有开始,他们的霸气在我身上不管用,不吃那套。对狮子女却有股惺惺相惜,而且说话干脆利落,很对胃口。
11:10:56  继续~~  -----------------------------  能把我帖子翻出来,难为你了。。。我自己不登陆都找不着
  她吧是属于家教好,从小自己也很用功的,所以一路走来比较顺。她家里经常会去些拉关系送礼的人。有次有个不开眼的去她家拍她爸马屁,跟她说:真是幸福啊,有这么好个老爸,才能出国读研。这妹妹都懒得理他,心里很生气。话说家里有条件,想把你送哪就送哪,但能不能毕业还得靠自己,国外导师又不管你老爸是谁。你拍老爸马屁你就拍,怎么还把我给踩了,会不会说话啊?其实有钱人也是普通人,至少在他们那个圈子是普通人,所以未必像有些人想的那种趾高气昂,不把底层老百姓当人的那种。其实大多数人仇富的对象是那些从底层爬上去的人,他们比较想跟过去撇清关系,有的时候做的事很过分,才招来那么多民愤。比如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老家来几个老乡,说些小时候的事想讨些赏,结果有个傻子光捡老朱不光彩的事说,他这种人不死,谁死啊?真正的贵族,人家世代就在那个层次上,已经比较习惯,言行上也容易驾驭。那些显摆张扬的人都是暴发户型的,基本上言行都属于脱了缰的,自己失控了。博士妹妹还跟我说过那时她硕士毕业,家里托关系上电视台实习的事。似乎是央视或北京电视台,她说她们那个部门随便拉出个人来背景都吓死人,所以基本她都属于啥也不是的。在那呆着就老老实实,该干嘛干嘛,能学点东西就使劲学,没功夫傲娇,根本没资本。后来我因为怀孕生子,断网了很久,断了联络。但那时开始从她的角度看世界,看见了一些不一样的风景,感觉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挺有帮助的。至少等我老公哪天发达了,我不会高兴得跟个神经病似的吧。
  楼主是海淀走读大学毕业的?  
  档次不够,身边有钱人有限,说个土豪的吧,是真土。我婆婆的爷爷,就叫他太爷爷吧,他本来是村里的地主,他们兄弟两人。太爷爷心地善良,村里很多人在他家里做长工,他对工人都不错。他弟弟人品不行,村里没几个人待见他家。后来不是划成分斗地主嘛。知道消息的时候就提前通知了太爷爷家,他家儿子多,八、九个,把名下财产一分,就都划成了中农。他弟弟家的财产跟太爷爷家差不多,但划成分前没人给通信,而且他好像只有一个儿子,就算分家,好像还是得划成地主。最后土地全被充公,人也被整的很惨,不乏一些早就看他不惯的人打击报复。所以说不管你有钱没钱,还是善良点好,至少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给后代积累点福分。有了福分,今天没钱,明天也会有钱,没了福分,今天有钱,明天也会没钱,就这么回事。
  @u_4-11-14 14:02:27  楼主是海淀走读大学毕业的?  -----------------------------  有名的就那么三家吧,不想说,别人问我哪毕业的我都按自考毕业证上的主考院校说,我们学校发的证被我扔了。
  说到钱,有个词叫“厚德载物”,百度上的词解是:只有内在深厚的道德品行才能承载外在丰富的物质福报。所以你看社会上很多中大奖一夜暴富的,如果自身德行不够,通常不出三年就打回原形,甚至大不如前。因为奢侈惯了,再也不能安心踏实的过平凡人的生活。无德之人的财通常都是财来财去,很难留住,更不要提留给后人了。  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个泼辣精明之人,发起狠来也是翻脸不忍人的。她平时没发过什么善心,唯独机缘巧合下在刘姥姥困难的时候接济了一把。其时她原意不过是看贾夫人闷的慌,弄个年纪相仿的老太太来给老夫人解解闷子。无心插柳,也算做了件善事。之后贾府败落,她身陷囹圄,好歹自己的孩子巧姐并未流落风尘,被刘姥姥救了回去。刘姥姥当时的家境已经算的上富农了,虽比不得贾家的富贵,但总算有个安身立命之处。
  陈光标,这几年捐了不少钱,号称是慈善家,好像还得了个不知道谁给封的“首善”的称号。其实说实话,我这人交际圈窄,没孩子前还能算个网虫,现在业余时间很大部分都放在孩子身上了。所以说能让我知道,陈的动静的确不小。百度了一下,也是个苦出身。很多人对于他的捐赠很不屑,认为是作秀。但我想只要不是诈捐,总是会有很多人受益的,陈得了名号高兴,受助者也高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我的确听说有富人给孤儿院,敬老院捐钱,然后通知记者摆几个造型,拍几张照登报炒作些好名声,镜头一离开,原形毕露。如果用善意的眼光来看,他们分了些微不足道的财富给穷苦人,为什么不能大方的点个赞。要是因为某些自认活的很苦,没人帮扶的人抱着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来诋毁踩压就挺没意思的。如果说这些富人作秀的背后其实有不为人知的肮脏,要是真有证据再说,臆想起哄总是不好的。而且善恶终有报,再怎么粉饰也是暂时的。但作为普通人,特别是穷人,应该谨记人穷不可志短,用善意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富人做慈善有一点很有意思,经常会让人感觉目的性很强,有可能财富值无法和幸福指数相匹配了,偶然间来到一座庙,或遇见个道人,在其劝诫之下让他多行善事。  这样的猜测不是我一拍脑门,灵光一现的想法。而是发现很多富人的确很迷信。他们真的会花许多银子去寺庙、道观请来开光的镇物。请个高人给自己的公司或住宅摆弄个风水局。有个朋友的老板就把自家厂子大楼漆成了红色,远远看着非常扎眼。还在大楼前,门口处造了一座假山。我所在行业的一位同行老板听说深信道教,更拜了一个道士为师研习遁术。前段时间下马的那位原常委也是早年间得某高人指点,在老家大修祖坟,之后便官运亨通。  我一直觉得每个人的福分是有限的,平时多行善积累福报是好的,但通过某些方式过度的开发福分相当于透支未来。年轻的时候什么都享受了,等老了怎么办?儿女不孝露宿街头?
  没什么目的的写帖其实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虽然被刷下去的速度很快,有少许回复和浏览量也挺满足的。小时候文科成绩一般,作文还凑合,被老师拿在课堂上读过。作为理科背景,写东西完全是出于个人爱好。  全文很写实,哈哈,不愧是理科出生,连写文章都不会华丽的辞藻。
  给自己打个广告,开的新帖,这贴没料不写了,让它自生自灭吧,撒黄菊~~~~
  又想写点什么了,写点心得体会。  最近对有地位的人为什么总有点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有些许领悟。老公有个大学同学的父亲是个部级单位的头(一把手或二把手,具体不详),刚好他们所学专业,只要不转行,基本都在这个系统里面。我老公说在大学期间跟此同学没什么交往,毕竟一个是屌丝,一个是高干子女,频率对不上。因为工作的原因,老公听说她父亲调到某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想尝试借着同学的关系,让她老爸方便的时候照顾照顾。后来老公以同学聚会了名义拉了一帮人吃饭,她来是来了,席间只是淡淡的,带着她的幼子,照顾孩子多过与同学交流,没说上几句话,离席也比较早。最后真的也就是同学聚会,该开的口没开成,各自散去。老公跟我说,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还是不行。我感觉是老公脸皮太薄,不过什么人什么命,我们也不强求,还是靠自己吧。  这事过去有一年了吧,都快忘了。这些天老公的另一大学同学给他打电话,问有没有某个系统上层的关系。说着说着提到了那个女同学。老公最后说:你愿意的话试试吧,毕竟她父亲的这层关系,少不了经常有人去找她,估计她都烦了。我想高干子女真的不好当啊,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她父亲没准早早的就教育过她与人交往不可太亲近,拒绝起人来也方便些吧。总之听老公说,班里除了那几个同样是高干子弟的同学,其他人她真的不怎么交往,一直高高在上的感觉。能不高高在上吗?下面饿狼太多,哈哈。
  说说最近自己的事情吧。为了给老公装点门面,打算买个高大上的表,他说的那种表我们周围的商场没的卖,就去了本地最高档的商场,之前从没去过。把车停在了地下停车场,绕了一大圈,我说来这的都是有钱人啊,居然没有一辆比咱家车便宜的车。老公说有啊,往远处一指,说那有辆跟咱们一样的。我一看基本一样,但那辆是三箱,我家的是两箱,差5000块钱呢,而且没准是商场营业员的座驾。  来到商场,各种奢侈品,有听过的,有没听过的。虽然知道自己很LOW,但也要故作平静,并未东张西望,而是直奔卖表的柜台而去。营业员是个长相普通,但气质超好的姑娘,化了精致的职业妆。我曾经在合资的四星级酒店上过班,她的气质和气场差不多是以前我们酒店大堂副理的感觉,很能HOLD的住。来之前我们想好了预算,结果到那一看这个预算连最便宜的表也买不上,临时上调预算,反正这支表是非买不可的,最后选了款入门级别的。老公这些天戴着那叫一个嘚瑟,谁都不让碰,不过上班的时候会把它藏在袖子里,至今未被同事发现,买它是为了在生意场上压气场的。  买完表,我们想去商场内的超市逛逛,买点东西回去。是啊,商场里买双袜子也要100+吧,超市再贵,我们也能消费的起一二,顺便感受一下有钱人的消费档次。我家旁边就有家中高档商场,还记得带婆婆去逛的时候,她说东西那么贵,人那么少,能挣钱吗?来到这个本地顶级商场,我看见的不是稀稀落落的人,而是大波大波的人流,尤其在超市,基本上也是人挨人。周围的房价也是本地的最高位,他们当然消费的起了。货架上有很多的进口产品,即便国产的也大都是那种精包装的,很多都是别的超市没有的,连凉皮都比别的超市价格翻倍,分量减半。这里的熟食柜台后的大妈都化着淡妆,很客气的问候,介绍产品,明显就是经过正规培训的。我跟老公一边选购商品,一边畅想未来,他说这就是我们将来的生活,直到这里也不能满足我们了,就换个城市。老公的心总是那么大,不过多少能实现点,我们的生活水平一步步攀升就是最好的印证。
  有空还是逛逛聚美宝吧
  我的帖子里终于有做广告的了@_@ ,反正哪天脑子里有货的时候还会来更新吧,嗯,就是这样。
  最近由于老公所在公司发展需要,他接触到了一些大咖级别的人物,然后就回来跟我说。其中有个人买写字楼都按层买,本来只买一层的,后来看相临的那层还没卖出去,又定下了那层。从决定买到实际成交只用了一周时间,每层2000多平,单价将近3万。果然够豪的,身价肯定是亿级。  然后我就跟老公说,你现在有机会接触那么高层的人,会不会以后就看不上我了啊?他说不会。哈哈,我想的是你敢说个“会”字就劈了你!  不过抛开金钱上的差距,其实我更想知道他们的价值观。以前常听说某个普通人中了几百万大奖,挥霍个3年就打回原形,且更不如前。所以想致富的人不光要会挣钱,还要会花钱。不然钱多了乱来,很快也就霍霍没了。不被物质驾驭,努力提高个人能力驾驭物质才是正解。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大众富裕阶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