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动局人真不要脸,骗我签对老板不利的手续

给私人老板打工,没签劳动合同,离职他拖欠工资,去劳动局,劳动局受理嘛!受理的话需要什么手续和证据_百度知道
给私人老板打工,没签劳动合同,离职他拖欠工资,去劳动局,劳动局受理嘛!受理的话需要什么手续和证据
我有更好的答案
会受理的,你描述的这种情况只要你有证据证明已经与老板形成雇佣关系,就可以拨打12333投诉老板,或者直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申请仲裁
采纳率:87%
来自团队:
拖欠工资,劳动局会受理,当事人提供自己的工作证明,或者证人,并书写一份投诉信。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一个人能无耻到什么地步 ?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7,245被浏览213,390,925分享邀请回答74K6,45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5K2,70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警告:基督城是新西兰失业率最高,而且一直以来是发生对亚裔歧视暴力犯罪最猖獗的城市。请各位转告想要去打工的中国学生,千万要小心当地众多无业青少年!!!
  新西兰当局真不要脸,好比以前美国把华工“卖猪仔”去修铁路,现在骗没有语言能力的学生到这个对亚裔的种族暴力最严重的地方去。
  要知道一直震不停的基督城现在是房屋短缺,人心浮动,重建缓慢,失业率高,当地人都逃到澳洲或奥克兰市。
  别给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本人已致信移民局抗议:
  ..."Currently, I am very upset about a new policy introduced by the NZ immigration office which encourage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o are lack of English language skill and social experience going to Christchurch by issuing work permit to them as long as they are sitting in a 14 month English language course or a foundation course.
  I think that underlying reasons of this unusual policy allowing foreign students who cannot communicate in English to work in Christchurch after earthquake is to attract new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pending which can provide financial benefits for local economy, however, at the expense of these vulnerable young foreigne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al picture of current Christchurch's economy is the NZ's highest unemployment rate among young people, massive shortage of dwelling houses, non-stopping aftershocks as well as the worse records of brutally attacking Asian migrants in NZ's history. What's more, this factual information has never be passed or disclosed to any prospectiv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before their applications are sent.
  Therefore, I really think that the new policy is irresponsible and unethical and it will pu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thout communication skills into a jeopardy once after they are in a unfriendly environment and
promised by nothing due to an impossibility to find a job in such a hazardous place with high unemployment rate."...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4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支持楼主
  lz目的不纯阿....没听说nz政府强迫学生去哪个地方阿
  The Social Practices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New Zealand这份社会调查报告是建立在一份量化的问卷表上的。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中国留学生的社会行为与新西兰社会服务体系之间的关系。通过收集奥克兰理工大学中国留学生的意见,多数中国留学生在奥克兰的生活可以被反映出来。数据显示中国留学生在新西兰的社会身份很特殊。他们既不是长期居民,也不是短期访客。这种两头不靠的特殊身份不仅给留学生的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也让当地居民感到困惑。(文章最后建议成立一个在各个学院和大学里的国际留学生联合会)http://arts.monash.edu.au/publications/chinese-studies-review/no1-vol1-december-2005/no1-vol1-article05.pdf  摘自新西兰先驱报2年前就对签证欺诈现象屡禁不止的分析原因与建议的报告  http://www.nzherald.co.nz/nz/news/article.cfm?c_id=1&objectid=
  移民局最新消息,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留学生到新西兰的基督城学习生活,移民局宣布的最新政策放宽了合法打工的留学生范围。从2012年8月底开始,在基督城留学的国际留学生在就读语言和预科的时候,可以享有每周合法打工20小时的权利。在此之前,原政策规定语言学生要报读半年以上学习,同时有雅思5分才能打工。具体政策内容包括:就读14周以上的语言课的学生给予每周合法打工20小时;就读4级证书以上的预科学生,也可享用这一权利。  但这一最新政策仅适用于基督城地区,想要半工半读的学生,不妨前往正在灾后新生的基督城体验一番。
  The Social Practices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New Zealand这份社会调查报告是建立在一份量化的问卷表上的。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中国留学生的社会行为与新西兰社会服务体系之间的关系。通过收集奥克兰理工大学中国留学生的意见,多数中国留学生在奥克兰的生活可以被反映出来。数据显示中国留学生在新西兰的社会身份很特殊。他们既不是长期居民,也不是短期访客。这种两头不靠的特殊身份不仅给留学生的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也让当地居民感到困惑。(文章最后建议成立一个在各个学院和大学里的国际留学生联合会)http://arts.monash.edu.au/publications/chinese-studies-review/no1-vol1-december-2005/no1-vol1-article05.pdf  摘自新西兰先驱报2年前就对签证欺诈现象屡禁不止的分析原因与建议的报告  http://www.nzherald.co.nz/nz/news/article.cfm?c_id=1&objectid=  亚裔成主要目标 新西兰基督城种族歧视日趋严重  http://chinese.people.com.cn/GB/1.html  基督城仍是新西兰种族主义的“老家”  http://www.stuff.co.nz/national/politics/6673662/White-power-movement-delivers-warning  新西兰极右团体散发反华宣传册 可能致种族暴力  http://world.cnr.cn/982769.shtml  居民越来越少 小偷越来越多 基督城震后治安堪忧  http://chch.skykiwi.com/na//147026.shtml  NZ过半精英毕业生“出逃”澳洲  http://imedu.skykiwi.com/liuxue//145931.html  经济萧条工作太难找 大学生学位证书再多也没用  http://imedu.skykiwi.com/liuxue//145128.html
  自去年基督城大地震后,坎特伯雷地区国际留学生人数已经跌至历史最低水平,比于8年前的一半还要少。新西兰移民局和劳工部的统计显示出,在2004年有超过114个国家的1万余名留学生在坎特伯雷地区就读。而在今年七月,这一数字下降到4500名留学生,来源国也下降至104个国家。  据悉,国际留学生人数的锐减导致坎特伯雷地区今年的教育收入损失超过1千万新元。政府新出台了针对这一情况的策略,来吸引留学生返回余震不断,重建工作缓慢的这一地区。  移民局宣布的最新政策放宽了合法打工的留学生范围。从2012年8月底开始,在基督城留学的国际留学生在就读语言和预科的时候,可以享有每周合法打工20小时的权利。  在此之前,原政策规定语言学生要报读半年以上学习,同时有雅思5分才能打工。  新政策内容包括:就读14周以上的语言课的学生给予每周合法打工20小时;就读4级证书以上的预科学生,也可享用这一权利。  但这一最新政策仅适用于基督城地区
  这个是政策倾斜吧,也不是什么欺骗啊,而且也不是针对中国留学生。  中国留学生去多了,估计能从少数族裔变成多数派了。
  不会英语却忙着打工,在纽币高企时候,还能负担4倍于新西兰当地人的国际留学生学费的还会是谁?  现在新西兰当地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20%,不会英语的中国学生找到的工作有多少?  再考虑一下震后基督城的经济情况,真有好事还会让给中国人?  9楼的还想让中国学生去的越多越好,是留学中介吧!
  基督城仍是新西兰种族主义的“老家”   11:43:41|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日 编译by Jack Liu under 网摘http://www.jack-liu.com/post-159.html  白人至上右翼主义者的游行在奥克兰并不多见,而在南岛的基督城却每隔一两年就有。本周,新西兰本地媒体对上周在基督城的一次上百人参加的极端右 翼组织的游行,做了有限度的报道。报道中说,“基督城仍然有一个不是那么体面的名声,这里是新西兰种族论主义团体和个人的老家,这一传统延续了超过30 年……”  上周,在基督城有一次由极端右翼组织Right Wing Resistance(“右翼抵抗”)组织的游行,组织者声称很成功,称是新西兰最大的白人民族主义的游行。尽管人数只有一百多人。  点击查看原图  Right Wing Resistance members and supporters march in Christchurch  这些人选在在周末穿着黑色T恤、军裤,剃了光头,和他们一起游行的,还包括推着婴儿车的女性家属等,他们的标语牌上写着:“All right to be white”(白的好)。  沿途中只有一个人做了“反游行”,是一位白人老先生,自己做了一个标语牌抗议种族主义,标语牌上写的是“Please respect people of all cultures, ethnicities and colour”(请尊重不同文化、种族和肤色的人)”。  组织这场游行的仍然是Kyle Chapman,他是新西兰极右翼活动的核心人物。他对媒体说,这次游行有约115人参加,游行很成功,给这个城市带来了阳光,让“共产主义者无处显形”。  Kyle Chapman称,Right Wing Resistance(RWR)已经筹到了1.3万元经费,他相信这是新西兰右翼组织中最多的。他称招募来的会员人数在成长,但他拒绝提供具体的数字。  参加RWR组织的游行的,包括在南岛地区活跃的其他一些右翼组织例如Blood and Honour、National Front、Southland Skinheads和Independent Skinheads。  这是否能够代表极端主义者势力在新西兰的复兴呢?  Christchurch Central选区前议员Brendon Burns说,“我们在其他国家看到过,有了合适的社会和经济土壤,这种势力就会滋生——显然基督城现在正在经历(社会和经济的)困难时刻。”  Brendon Burns去年选举时的一次选区候选人会议,曾受到了极右势力的冲击。  “当时第一反应是,‘到底怎么回事’,接着,Chapman就在会场开始了他的独白,显然这就是他的意图。”  Brendon Burns认为,当地的极右翼活动不是一场大的运动,但是是不是的,总会有一些事情让这些团体出来露露脸。  显然,右翼团体选择在3月24日游行是由目的的,因为他们要紧贴World Race Relations day即3月21日的世界种族关系日。受到了地震的影响,基督城在今年并没有和种族关系日有关的庆祝活动。  梅西大学社会学家Paul Spoonley从1980年代开始研究极右翼团体,他经常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右翼团地都把基督城作为基地?”  他的解释是,“一个最英国化的城市同时连带了强烈的传统极其附属品……同时也对将这些附属品发挥到极端的团体,产生了庇护的作用。”  他说,从90年代开始,这些团体逐渐固定成了几个帮派,包括使用纳粹的标志和符号,包括在Paparua监狱中诞生的Fourth Reich,就是其中的一例。大部分参与的都是年轻男性,通常愤世嫉俗并曾有犯罪行为。  “基督城仍然有一个不是那么体面的名声,这里是新西兰种族论主义团体和个人的老家,这一传统延续了超过30年……”他说。  但新西兰种族关系专员Joris de Bres不认可基督城的种族主义要比新西兰其他地方更严重。他说,种族偏见会以多种形式出现,来侵蚀积极的种族关系。  而当我们回顾报章的时候,显然会发现,近两年来在基督城发生的被报道的种族主义行为,的确比其他地区更多一些,包括:  * 去年,光头党造型的Jared Peck因为在基督城Riccarton Rd攻击至少5名亚裔,被判2年监禁;  * 一名日本人回到自己的国家,告诉人们他们旅行到新西兰时应该小心;  * 一名华人被另外3人攻击后下巴骨受伤;  * 去年复活节期间,在基督城Lincoln Rd发生两人指挥狗只,攻击亚裔的事情,今年3月,两人被判刑8个月……(参见:唆使宠物狗袭击亚洲人 基督城一对情侣被判刑)  而从一名右翼主义成员的话中,我们也许可以了解到为什么基督城有更适合种族主义者的土壤。  这名加入RWR的青年叫Casey Ryken,他说他从来没有参与暴力活动。他说,他从Hawke's Bay搬到了基督城,因为在基督城,极右团体不用担心被人报复。“在北岛,如果我们来一场白人至上的游行,我们会被攻击。而在这里就安全多了。”他也承 认,大部分人都把白人民族主义和“纳粹种族主义”相提并论。  一份新西兰亚洲人的报告说,基督城的亚裔人口也会继续增长,这座城市也会继续享有“南太平洋的英国城市”的名声。就种族人口而言,分化仍然是趋势,“代表各种亚洲人口的文化也会继续衍变。”  原文由新西兰当地媒体于日报道 ,摘自http://www.stuff.co.nz/national/politics/6673662/White-power-movement-delivers-warning  White power movement delivers 'warning'  Last updated 05:00 01/04/2012  White supremacists  MARTIN HUNTER/Fairfax NZ
  别去不就行了么?
  生源告急! 奥塔哥大学或将扩大海外留学生比例  日期: 12:59:12 阅读:2497 来源:新西兰中文网  在南岛大学留学生人数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奥塔哥大学决定更改原先的规定,将接纳留学生比例从过去的12%提高到15%,希望可以增加国际留学生的入学人数,缓解因生源流失而造成的损失。  大学的副校长Sarah Todd教授称,提高留学生比例后每年可允许超过500名留学生在奥塔哥大学学习。新西兰教育部长Steven Joyce对此举认可,表示这是“正确的决定”。  Joyce说,增加奥塔哥大学国际留学生的人数比例,可以帮助政府实现在接下来15年内将新西兰教育出口产业的产值提高到50亿元的“雄伟目标”。  不过,Sarah Todd教授认为虽然决定增加留学生比例,但是具体增加的人数目前很难预测。持续的金融危机以及高企的新元币值,还有世界其他主要留学提供国的竞争使得前景尚不明朗。  不过该大学已经决定采用多项主动措施,包括新的研究生学历来吸引国际留学生的青睐。   8楼Skykiwi网友 发表于: 13:17 发布者IP:203.173.157.*  基督城连中小学都维持不了了,让留学生来填坑,无耻!  7楼Skykiwi网友 发表于: 00:28 发布者IP:.114.61.5.*  这篇文章里有个不合逻辑的地方:  留学生人数持续下滑是在“过去的12%”的基础上的!  更改原先的12%规定至15%应该是缓解因生源“太多”的问题,怎么会是对于“流失”的措施?!   还“提高留学生比例可允许”超过500名留学生在奥塔哥大学学习?—换句话来说,就是留学生都走光了,只剩下连500人都不到。  这个井底之蛙的大学还认为大家都会抢着来吗?  没钱没学生,坎特伯雷13所学校或将被迫关闭  日期: 11:28:00 阅读:2993 来源:天维网编译  天维网9月18日报道 援引Stuff消息 尽管反对之声不绝于耳,但Canterbury部分学校还是难以摆脱被迫关闭的命运。  上周四,教育部公布了全新的教育发展计划,计划显示,Canterbury地区十三所学校将被迫关闭。该计划一经公布,立刻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  据悉,关于此事的商议将于11月正式开始,但这些名列被关闭名单的学校校长们都颇为担心的表示,尽管来自社会各界的反对之声不绝于耳,但教育部长恐怕会对此充耳不闻,继续坚持原先的决议。  依照教育部规划,Lyttelton West School将与Lyttelton Main School进行合并,Lyttelton Main School校长Diana Feary表示,尽管对于对于这一决议十分不满,但她也并不认为11月的磋商能够挽回这一局面。“我想她(教育部长)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了,她似乎并不会 因为校方的反对而更改自己的决定。”  Linwood Intermediate校长Lee Walker则表示,学校在表态是否接受关闭学校的规划之前,还有一大堆问题需要解决,“对校方来说,我们得到的可能是一纸文书,命令学校关闭,但学校里 的学生们该怎么办?只能说,我们现在能够获知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  Manning Intermediate校长Richard Chambers则表示,这一切似乎“与钱有关”。   对于若学校和当地居民坚决反对是否能让教育部更改这一决议,教育部长Hekia Parata在昨日接受访问时仍显态度暧昧。  Hekia Parata表示,她可以保证,进行这一学校合并和关闭计划,目的并非为了缩减成本。据称,政府已计划注资10亿纽币支持推广这一改革计划。  预计将被关闭的13所学校为:Burnside Intermediate, Burnside Primary, Glenmoor, Greenpark, Hammersley Park, Kendal, Linwood Intermediate, Manning Intermediate, Richmond, Ouruhia Model, Shirley Intermediate, Burnham 以及Le Bons Bay。
  这篇文章里有个不合逻辑的地方:http://imedu.skykiwi.com/liuxue//147323.html  留学生人数持续下滑是在“过去的12%”的基础上的!  更改原先的12%规定至15%应该是缓解因生源“太多”的问题,怎么会是对于生源“流失”的措施?!   还“提高留学生比例每年可允许”超过500名留学生在奥塔哥大学学习?------ 换句话来说,是不是留学生都走光了,只剩下连500人都不到。  这个在新西兰南岛的井底之蛙大学还认为大家都会抢着高攀上来吗?
  细读澳纽经济:跨塔斯曼海的经济差距真的很大吗?  日期: 来源:新西兰联合报
http://money.skykiwi.com/na//139650.shtml  在 新西兰一直会听到一个声音:“我们要赶上澳洲。”作为政府多年延续不变的目标,口号一喊就是很多年,然而现实是,每个月都会有让人气馁的事实——比如上个 月新西兰政府刚刚表示,否决带薪产假从3个月延长到半年的提案,媒体立刻就拿澳洲做对比——澳洲18周每周最高720元的带薪产假已经比新西兰强了,还有 A$5437约合6800新西兰元的baby bonus生育奖金,对比之下新西兰国内政策,即所谓针对有工作家庭的$1200的parental tax credit生育退税,怎么比都相形见绌……  跨塔斯曼海的经济差距真的很大吗?这里不妨和大家一起进行一番数字化的讨论。  去年第四季度新西兰国内生产总值(GDP)成长率为0.3%,澳大利亚0.4%。这个差距看起来很小,但问题是澳大利亚在过去的16个季度中,有15个 季度超过了新西兰。如果我们看4年期经济成长率,新西兰萎缩了0.1%,而澳洲同期增长了8.8%。6年期数据也让人沮丧,从2005年第四季度到 2011年第四季度,新西兰GDP仅成长4.5%,而澳大利亚同期增长16.6%。  所以,在新西兰人不断谈论追赶澳洲的这些年,也是差距逐渐扩大的时间段。  问题出在哪里?追赶澳洲是政府设定了“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吗?  有人认为,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对新西兰的负面影响比澳洲大,但还不止如此。  新西兰最主要的问题在 制造业和建筑业  如果我们从1987年末开始算——那一年新西兰开始统计GDP数据——那么迄今为止,新西兰经济的总增长率为69.6%,澳大利亚为110.5%。  新西兰最主要的问题是制造业和建筑业,尤其是从2005年之后开始,建筑业总体下降了18.2%,制造业总体下降了16.7%。建筑业主要受到了房产周期下行的影响——2005年新屋营建许可发放26,000份,去年为13,700份。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把重建基督城看成是恢复建筑业的一个机会,当然就目前看来,重建工作比较缓慢,约翰.基政府未能在基督城展现出强有力的领导。  决定将AMI Insurance卖给澳洲公司,也被新西兰部分经济界人士认为是一个欠考虑的决定——这是因为新的东家将完全按照商业来考量——AMI Insurance只有在新西兰人手里,才会对基督城重建进行政策倾斜。  和历史对比:在1931年内皮尔大地震后,当时新西兰政府通过了Hawkes Bay Earthquake Act,这部法律在贷款资金上开了一个口子,将贷款发放给个人和当地企业,让他们重建自己的物业。  当时虽然总贷款量有些不足,却已对重建起到关键作用,内皮尔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元气。  许多伟大的城市都是在灾难中重建起来的,例如芝加哥市在1871年大火之后。现在,基督城必须尽快地抓住机会,一旦永久性人口流失成为定局,那么再想恢复当年的繁荣就更难了。  回到澳新之间的差距。澳大利亚的建筑业在2005年之后却是快速扩张的,所以要减少这个行业的差距,基督城的重建就必须以快速和大规模的方式进行。  再说澳新之间的制造业差距,新西兰的制造业这些年也处在萧条期。  从2005年末到现在,新西兰制造业萎缩16.7%,同期澳大利亚制造业成长5.3%——相比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人口和市场较难适应需市场规模支撑的制造业。  同时,新西兰这些年的货币政策也并不利于出口——众所周知,新西兰货币政策中,几乎只将通货膨胀率作为唯一参照,储备银行的目标一直是严格将通胀率定位在1-3%,货币政策中,没有为出口服务的考量——结果不可避免的,新西兰的高汇率和高利率成为长期经济特征。  所以,本国制造业在国内面临的是400多万人口的狭小市场,面对出口市场时首先又是高企的纽币币值——这样的政策和环境,想不衰退有多难。  这样的经济体将面临走向畸形的风险——谁知道在过去的6年中,新西兰经济体中,以百分比计算,哪个领域发展最快吗?——竟然是政府行政和防卫部门,扩张了19.7%。  而从政府对于外交和贸易部(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的改革力度看(即四合一成立政府大部),要限制公共部门的增长,政府也很难做到说一不二。  农业受制于土地 矿业受制于思想  接下来我们要对比澳新两国中两个重要的行业:农业和矿业。  在过去6年大宗商品价格走高的背景下,新西兰的农业成长为7.6%。农业的成长受到了土地面积的约束。就矿业而言,在新西兰开新矿除非是踩着环保主义者 的尸体前进,而澳大利亚的铁矿坑和煤矿巷道,同期却在不断增多,所以毫不奇怪,澳大利亚的矿业从2005年末以来增长了23.6%。  要列举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经济差距,我们还有很多数据:  * 过去6年中,澳洲经济体新增就业岗位1,352,400,同期新西兰增加116,500,按人口比例计算,澳洲新增就业13.3%,新西兰5.5%;  * 周平均工资,6年中澳洲增加30.4%,新西兰增加27.3%,2011年新西兰人全职周平均工资为$NZ1017 (A$808),澳大利亚对应数据为A$1330,换算成纽币后每周相差六七百;  * 失业率:新西兰为6.3%,澳大利亚5.2%;  * 人口增长:澳洲人口增长高于新西兰,主要是因为增加的就业机会和高工资吸引了移民,在过去4年中,澳大利亚人口增加7.3%,其中净移民增长占其中的61%,新西兰同期人口增长4%,其中净移民增长占其中的26%;  * 在过去6年中,共有16万新西兰人赴澳洲生活,其中年轻人占很大比例,这进一步繁荣了澳大利亚的就业市场。  新西兰面临成为退休村的风险  从经济的各个方面看,新西兰和澳洲的差距都在扩大。新西兰这个国家越来越像一个巨大的退休村,但问题是,谁来纳税支付给退休村的居民们?  最近麻省理工的经济学家Daron Acemoglu和哈佛政治科学学者James A. Robinson合作出了一本书Why Nations Fail,其中的观点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新西兰的经济表现如此糟糕。  他们认为,在国与国之间的一个关键不同是:各自的体系——即国家的体系是维护所有个人的权益,还是部分人。他们还认为,一个国家的体系是否鼓励在生产部门的投资,是重要的一环。  作者说,“那些强化财产权的经济体系,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鼓励了新的技术和技能在生产部门的运用,相对比另一种经济体系,则是在将资源重新分配给少数人。”  如果我们回顾新西兰最早的私有化项目,发现这一过程,只是使一些少数个人成为暴富,例如目前代表新西兰本地财团领衔反对将Crafar农场卖给中国人的 Michael Fay,他是在80年代中期利用Bank of New Zealand,Tranz Rail等国企私有化过程中,利用当时宽松的政策和有争议的掉期交易的手法而迅速致富,在1985年新西兰经济一度面临破产边缘的情况下,他和搭档 David Richwhite获利近50亿元,相当于当年新西兰GDP的2.2%——而他现在以“反对私有化”的面貌出现,杯葛中国投资人购买农场,这多少有点讽 刺。  在金融管理方面,新西兰也未能汲取足够的教训。在80年代末时,新西兰未能监管好股市,结果遭遇股灾之痛,许多人一辈子不敢再碰股票;到了最近几年,由 于金融危机造成的新西兰本地金融公司的灭绝性灾难,约合60亿元的民间投资被基本歼灭,其后也只是几个高层被起诉,在政府政策方面,也只是原来的证券委员 会Securities Commission被现在的金融市场管理局FMA替代,做了一些亡羊补牢的工作。  这些经济活动中的灾难事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少数人非常富有,而绝大多数人需要买单。这种情况将会进一步使投资生产部门的投资人感到厌倦,会鼓励更多 的人将钱投入到房地产上,因为地产的权益相对更有保障。因此本地经济学家的一些专家认为,除非新西兰采取强有力的政治和经济政策,以绝对的大尺度鼓励个人 投资于生产部门,否则很难有赶上澳洲的那一天.
  新西兰留学请谨慎(转摘)
   14:50:35|
分类: 留学 |字号 订阅    转自滴答网新西兰论坛 http://bbs.tigtag.com/thread--1.html  我和老婆都到新西兰8年了. 在办签证同时, 也经常关注类似的论坛. 一些前辈们介绍了地理, 气候, 特别是对留学生来说很重要的咨讯---带什么东西. 现在除了感谢这些热心人, 心中也非常遗憾, 为什么当时就没有人讲一讲新西兰的弊端呢? 现在我们两口正在向一个文明和现代的国家移民, 因为新西兰根本不具备这两个因素. 如果让从新选择, 我们不会当时决定来这里.1. 适宜的气候? 我们在奥克兰这个北部城市(应该是最暖和的地区)待了8年. 结论就是冬天是5月到十月, 而且很冷. 我们从国内都来自冬天冰天雪地的城市, 可是还是不适应. 为什么? 这里湿度太高, 7-9月雨季时室内阴冷潮湿, 到处都在长霉菌. 5-6月根本不象天气预报说的持续0度以上, 你会经常发现早上7点, 汽车挡风玻璃上厚厚一层冰. 草地上的冰霜也经常可见. 9,10月有时是阳光普照, 可是早晚和中午温差很大, 十几到二十几度, 很容易防不胜防的染上感冒. 我有刚在这里移民买房的朋友, 兴高采烈得把父母办过来, 可是老人家水土不服, 再加上新西兰很不发达的医疗条件, 几个月就去世了. 我自己才刚刚30岁, 也有感冒缠绵一个月不见好转的时候. "新西兰适合养老"? 不见得吧?  2. 空气无污染? 请仔细想想, 为什么这里空气无污染, 因为这里不论大小工业, 几乎都没有. 电子产品比中国落后5年左右, 任何商品都靠进口. 我从美国私人买进的物品, 加上高额的运费, 才是当地物价的二到三分之一. 当地的衣服难看的没有语言形容. 我们两口衣着, 被褥大部分要从海外运来. 11年前我到过汉城, 最近又经常去新加坡, 香港. 而新西兰到现在也没有这些印象中的现代都市发达. 我们俩口的工作都和医科有关, 也有在国内是医生的朋友. 我们认为, 在这里生病, 尽量不要看西医. 因为很多"大夫"连最基本的医疗常识都没有. 不如找个好一点的中医, 或回国看病, 至少不被他们治的更坏. 请不要在新西兰打疫苗, 以为不知道是活病毒还是真疫苗.  3. 在英语家庭学英语? 我身边的朋友有的寄宿家庭欺负他刚来, 给他做狗食吃, 因为便宜. 我老婆刚来的寄宿家庭住了一个月, 一餐的肉的都没见到, 而且还要住在不带锁的车库里. 好的寄宿家庭我也住过, 不过最后也是搬走. 有很多原因, 第一, 家长朋友们, 你愿意自己的孩子眼看着别人一家幸福快乐, 而自己和家人天人相隔, 无依无靠吗? 好象很友善的房东, 在我水土不服得了肠胃感冒的时候, 第一句话就是, "如果你不快好的话, 要搬走, 我不想传染小孩". 第二, 这里的饭, 是在中国都吃不到的极为难吃程度. 您的孩子受的了吗? 我原来的房东已经经常变换食物了, 可是一个月过去, 我还是觉得自己煮的泡面更好吃. 第三, 这里的英语, 你敢学吗? 如果你想学一口连日本, 韩国人都看不上的带土味的英语, 就请在这里学吧. 新西兰世界独有的乡八佬口音会让您除了新西兰人, 其他地方的人都会对您嗤之以鼻或理解不了. 我本身是美音, 又喜欢看英音的电影. 澳洲我也去过, 可是没听过像新西兰口音这么难听的.  4. 新西兰人友好? 新西兰人狭隘, 井底之蛙, 岛国意识非常浓厚. 奥克兰(包括周边)人尤其自以为比华人高出一等, 可是就平均素质, 教育程度, 还有目光见识来说, 基本上就像中国贫困山区里的老农. 每天被这样的人群歧视你觉得甘心吗? 这里的人素质低直接表现在开车上. 疯狂超速. 我前面的街道限速50公里, 中间每隔一段距离还有让人减速到20公里的道路设施, 每天都会有人狂飙100公里冲过去. 把轿车(没改装过)的发动机开出摩托车发动机的声音您听过吗? 您敢在这些人横行的路上过马路吗? 毛利人, 岛人针对亚洲人的暴力犯罪(抢劫, 杀人, ***)自不必多说, 买了这些种类居住的周边房屋的房价都受很大影响.  5. 社会制度优越? 新西兰福利制度让很多人夸大了. 一般人跟本享受不到基本生活福利, 除非根本不工作. 工资一年三万多在高物价的环境下很难维持, 又比申请基本生活福利上限高. 医疗福利是有, 可是医疗水平低, 政府出钱看病又要排队, 从小感冒拖到肺炎再拖死的都有. 最后还要自己出钱看专家门诊. 买房要交地税+地税X消费税, 买车要交路税+路税X消费税. 消费税15%, 收入税&25%, 再加上高物价和新币和人民币的高比价, 留学这里的负担就很高. 大学, 政府部门官僚得让人吃惊. 无犯罪证明要开一个月, 在中国只用半天. 我朋友的离婚案子快一年了也没有突破性进展.  6. 有机会? 工作机会少, 对男同胞更少(女尊男卑). 房市在近十年疯长, 现已逐渐饱和低糜. 挣一般工资? 5万一年的双平均工资根本不够养房子(7-8% 一年的房贷), 更别提养小孩了. 总之, 我希望大家能看到这些阴暗面, 做好心理准备, 这里根本就不像中介们鼓吹的好像天堂一样.
  留学感想:如果可以重新选择 我再也不会来新西兰   14:29:45|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作者:佚名 日期: 15:56:15 阅读:21818 来源:滴答网  我来新西兰已经一年多了,我是属于别无选择的那种,因为我家的经济条件有限,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费用对于我来说有点困难,于是来到了新西兰。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你会发现天花烂坠的吹嘘新西兰都是来自留学中介,你再搜索一下新西兰的8所国立大学,发现信息也都是来自国内中介,说明什么?说明这些大学的认可度不高。如果你打入其他英语国家的名牌大学可能出现的都是些名人或者知名人士或者重大科研成果。这些我就不多说了,我今天主要谈生活。  很多新西兰的留学生,会在自己的博客或者微博发些照片告诉朋友自己在一个多么美丽的国家,生活多么幸福。没有留学生愿意承认自己过着一个不幸福的生活。告诉你吧,那些美丽的图片要赶时间才行,只有晴天的时候风景才好看,而这一周7天有5天是阴天。尤其是奥克兰变化莫测。即使阴天你都有晒伤的可能,臭氧层空洞就在这,紫外线超强,我在国内很多城市呆过,都没有这的天气恶劣。我这一年多在新西兰搬了4次家,换了2个 城市。所以我对新西兰的了解绝对不局限于奥克兰(第一大城市),我学过习也打过工所以我比那些来这多年只生活在华人圈子里的华人更有发言权。你可以问一下 你自己,你是希望朋友羡慕你更多一些呢,还是同情你更多一些呢?这就是为什么在这留学的人都说这好。下面我就揭开虚伪的留学生最后一块遮羞布。  多数留学生出国时来长见识的,但是相信我你来新西兰长得见识绝对不如其他英语国家的多。我先说我在新西兰经历过得比较盛大的典礼吧。  第一个就是橄榄球世界杯,开幕那天奥克兰的queen st 聚集很多人,注意只有queen st。人无非就是走来走去,而且新西兰没举办过什么大型活动的经验,多数的人就是在人群里挤着,但是对于kiwi来说,能见到这么多人真的很不容易,他们都很兴奋。封街封路绝对不是中国的专利,新西兰也一样,还停公交,停火车。注意我说的是火车不是地铁,新西兰根本没有地铁,只有火车很老式的那种,就4趟线在city当轻轨用,但那的确是火车。当天晚上,因为没有交通工具回家,很多老外都是一夜没睡或者露宿街头,当时天还挺冷的。因为当时我还没买车所以我是和同学在麦当劳带的一晚上。  奥克兰根本就没有大型商场,所以晚上太阳落山后除了酒吧和club你没别的地去了。之后的几天只要有比赛,火车就停运,公交就改路线。和欧洲国家一样,新西兰的公交车和出租车超贵。开车的话超级堵车,平时到了下班时间,全市没有不堵车的地,之前我以为只有北岸大桥(新西兰最大的大桥,奥克兰一共就2座大桥)堵车,后来发现高速路,city都堵车,我打工的时候20分钟的路,我要在高速上跑1小时20分。对了橄榄球是这里最流行的运动,在这很少能看到踢足球的,根本就看不到打篮球的。我就没见过室外篮球场,只有室内的,但每次去都是亚洲人在玩,我不打篮球。开幕式就是放几个烟花时间很短的,也没什么造型可言,肯能有人觉得这是好事,是低调,whatever。  第二件是大选,国内新闻没报,bbc也几乎没提,新西兰的政治影响力真的可以忽略的。反正就是南北两个岛400多 万人。之后就是圣诞节,先是一场圣诞游行,说实话还没我国内大学的运动会检阅好看,没什么道具,就是卡通人物的打气球。有有几辆花车但是很简单,都是用汽 车拖着的那种,听寒酸的,当时的感觉就是国内哪个村子搞庆祝活动全村的人都拿着小凳坐在路边等着看戏。注意我当时是在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之后几天是 可口可乐赞助的晚会,就是在一个公园,大家在草地上席地而坐。舞台也就是国内心连心下乡时的效果,跟央视的同一首歌和欢乐中国行没法比的。但是因为新西兰 平时没有类似的晚会,一年就这么一次就相当于中国的春晚了。说道这,如果你是个娱乐达人新西兰没有大明星来开演唱会就连他们本国的歌星都很少开演唱会。我 估计悉尼歌剧院一个月的安排都比新西兰全国全年的安排要满。  新西兰就是典型的欧洲乡下生活,白人晚餐后去听音乐会,这种生活在奥克兰很少。他们都是吃晚饭去酒吧也仅限周末,所以这里真的很闷,老外夜间唯一的消遣 就是喝酒。时尚品牌你就别想了,出国之前大家都以为这里的奢侈品会很便宜,我要告诉你这里很多大品牌你是买不到的,应该说全新西兰都买不到,品牌最全的可 能就是免税店了,但是还得有机票。把全奥克兰的商场,店铺都放到一起还没有北京大悦城一层楼多,真的不夸张。买衣服的话就queen st和new market两个地方的两条街,美版时尚芭莎曾经说过,新西兰是个没有时尚的国家(因为他们曾经在这搞过一场时装秀结果空场)。超市没有沃尔玛没有家乐福。奥克兰的高层建筑屈指可数,你在图片上看到有高楼是因为奥克兰时山地,房子都是依地势而建 所以在海上看很高的楼肯能只有六七层。你想要大都市的感觉这里没有。  今年新年,作为第一个迎来新年的国家,奥克兰的庆典真的是寒酸至极,只有7分钟的焰火在sky tower上,真的只有7分钟我用手机录的。没有灯光没有倒计时,醉鬼很多,我说过老外夜间唯一的消遣就是喝酒,跟欧洲的乡村一样。在网上看了悉尼的庆典真的很漂亮。  下面说工作,在新西兰找工作要比在国内难上百倍。因为新西兰全国没有工业,甚至连自己本国的公司都少。一个卖生活用品的超市叫farmers 是新西兰最大的民族企业每年赞助圣诞游行。澳大利亚的一个普通的anz是新西兰第一大银行,尽管多数新西兰人用asb的。英国的vodafone是这里第一大通讯公司,这一共就两家通讯公司。新西兰5家 传媒公司都是澳大利亚,去年新西兰最后一个本土的传媒公司宣布破产了。新西兰航空也要买股权给私人了,新西兰本国几乎没有企业了。去年是瑞士还是世界银行 我忘了,已经给新西兰的信用等级降等了,新西兰正面临着资不抵债的危险。我再强调一遍,新西兰全国没有工业,甚至没有几个工厂。所以你不可能像国内那样工 资要求低点就有很多公司要你。这里是压根就没有工作,除非你相当相当优秀你能进银行。或者帮vodafone买手机卡,就是每次你去中国移动营业厅交话费,收银员那个工作,前提是你相当的优秀才有机会。你想在这当白领,不可能因为根本没有公司。新西兰全国的商品除了水果没有新西兰制造的。很多毕业生为了在这工作可以零工资,但是依然找不到工作因为压根没有工作。  打工,很难找的,因为不光留学生多,黑工,移民的都很多。狼多肉少呀,skykiwi上发布一条招聘启事几十人去应聘。什么活多低的工资都有人干,而且试工不给钱的,不按时开资的太多了。我不是专指华人老板,我给一个洋人老板干过,老板往死的让你干活还不给我工钱,这就是现实,但这种事你不经历不会体会。在此不多提。  都说这里的车便宜,那是指的这里的二手车。新西兰从日本和欧洲进二手车是免税的,所以这里的车行都是二手车,新车很少。其实新车的价格跟国内差不多,有很多新款的车这是买不到的。  学校最好的是奥克兰大学,奥克兰city特小,其实就是两所大学奥克兰大学和AUT,没有这两所学校,奥卡兰city高 层建筑就少了三分之二。但是尽管如此这两所学校加起来还没有清华大学大。奥大的世界排行正逐年下滑,并且排行在清华北大之后。我所在的梅西大学,更是不 行。你在新西兰读大学机会真的是特少,没有什么世界知名学者来这里做演讲或报告会。不像国内总有美国专家教授做学术报告会。  这里华人报纸里一多半的招聘广告都是招按摩小姐,***行 业这里是合法的。所以不少女留学生来这之后,面临着昂贵的生活成本,和难找的工作还有高薪的诱惑走向了这个行业。新西兰是个高福利的国家,但是新西兰人用 政府给他们的高福利换成了酒精和毒品,吸大麻是合法的。所以如果你是女生的话考虑清楚吧,你真的留学非来新西兰不可吗?  来这学语言就是费钱费时间,你想学语言的都是母语非英语的人,你跟他们能练出什么呢?而且都是中国人和韩国人还有沙特人,在国内去华尔街学都比这的语言 环境好。而且你英语不好很少有老外愿意跟你聊天的。最后要说的是新西兰人很自傲的,虽然他们不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但是你想他们连本国的毛利人都歧视,会尊重 你这个没pr没 身份的亚洲人吗?我有亲身经历,在这的移民局去办续签。因为我来这用的中国的中信银行,我问他中信的资产证明可不可以,工作人员说他们从来不授权国外的银 行,尤其是中国的银行。我当时很生气真的,你不行就说不行,干嘛还专门来一句尤其是中国的银行。又一次老师上课,外面两个亚裔女生在谈话声音很大,老师就 说中国女生什么时候说话声能小点,但实际上那是两个韩国女生他们说的是韩语。还有我听收音机的时候,总有人打电话希望政府把华人赶出去,他们认为中国人想 要占领新西兰,每次他们谈到上海和深圳都是用一种不恭敬的口吻,有的人谈深圳的假货,有的人谈上海的骗子。但是一谈到东京他们就用一种向往和佩服的口吻, 去称赞这个国际大都市。
  以上哪都不算什么,我亲身经历的还有,在queen st上一个老太太 举着牌子让政府赶走华人,一次和同学从shopping mall出来 几个年轻人对我们竖中指说一串的脏话,我同学生气了被我拉走了。我说如果打架的话人家是新西兰国籍没关系,咱们连pr都没有给你潜回国这一年多的钱就都白花了,就算不遣送回去,也会有个不良记录。而且本来华人名声就不好,人家新西兰只会觉得是你中国人素质低有暴力倾向之类的。之后又一次上学的路上,一个新西兰年轻人对我说***ing chinese,suck my cock。我只能装作没听见。  你们会问为什么我经历这么些,别人没有。因为我住的地方多,我了解的多,我经常出门,我打工,我接触外国人,我看当地的报纸,我听收音机。我车一个月的里程数就6000+。如果我每天和华人一起上课,放学就回家上网,只去华人酒吧,我也会觉得老外很友好,因为根本不接触他们。对了我曾经跟老外住一起,亲耳听到一个室友说i hate chinese。  不过新西兰的小城市的人都很友好,真的会路上跟你打招呼。但是你能在小城市耐得住寂寞吗?而且小城市也没有大学呀。  新西兰适合旅游,风景一流的棒(天气好时)。但是你是要生活是要上学,你不可能每天都旅游,再说就这么大个小岛,玩几天就玩遍了,之后你又能干什么呢? 选留学的目的地跟选旅游目的地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其实我有很多同学在这生活的很郁闷,但是碍于面子对国内的同学谁都不说这不好。  其实我说这些没别的意思,你去哪留学跟我也没啥关系。就是一个友情的提醒。我曾将认识一个国内很有背景的华人家庭,他们在新西兰生活很差的。那女的在国 内时家有保姆清洁都是别人做的,在这她要给别人做。她总哭,然后向我抱怨,她想回国,但是又觉得这样没脸回国。每次跟国内通电话说的都是好的一面。其实很 多人,说什么我爱新西兰那都是自己骗自己不愿意面对现实罢了。你问他新西兰哪好?吃的不好,玩的玩不起。有些人说什么新西兰的牛羊肉比国内的好吃,那都是 心理作用。他们杀牛羊都不放血肉都是腥的,怎么能吃?在国内很多人都买清真寺穆斯林的牛羊肉(他们宗教要求血放干净才能吃)说他们卖的好吃,怎么来新西兰 了就说这种带腥味的好吃?反正我吃的都一样。除了这个,新西兰有的国内都有,这没有的 国内也有。每次同学回国都很愁礼品,因为这真的没有特产也没有出名的东西。
  这搂主是奥克兰一家中介工作,大家不必理会.
  我在新西兰住了7年,一直与KIWI和国际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工作,期间获得过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的奖学金,参加过全国性的学联和工会组织,为了争取中国学 生的利益和信誉被多次登过报。去年一完成了注册会计师专门化的课程就回上海了,今年就会在国内完成澳大利亚的CPA注册会计师的全部考试,正在办理去墨尔本 大学的会计硕士课程。我有切身的体会和实地考察,请相信我的这杆秤!  所以,我在这里劝告国内的年轻学生必须在英语过关后再申请更好的国家和学校。等他们来了以后就晚了:没有父母盯着,好车便宜,整个班上都是国内来的同龄的朋友- 读不出来的太多了! 在新西兰尤其是在奥克兰的中国留学生被海内外称为“留学垃圾”也不是一两年了,光是因赌博输光后绑架自己的同学勒索撕票的案件就几乎每年就有。走私贩毒或非法卖淫就太多了,注意:他们大多数都是因为社会经验太少,且语言不通而被自己的熟人骗的。  若很多本在国内就学习不是很好或自制力不强的19岁左右的学生在出来前没有被留学移民中介misleading的话,她们就不会在异国他乡因为书读不好而自暴自弃了。我在新西兰读语言的时候遇见过好几个连着两三年还没过雅思6分的;在大学读书时有个男生每年交了学费后不去上课,呆在房间里整月整年地边抽烟边打网游。他爸在军队里是师长,还是在国内被他瞒了好几年直到他的同乡毕业回国后才知道。  我根据自己多年的经历写过些文章给过新西兰的教育,移民部门和议会。This is the best time and the worst time-Calling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ssociations in New Zealand education institutions 是我最近发给过新西兰各大媒体的一篇,本博客的最后一篇文章http://johnyjia2012.blog.163.com/blog/static//  这么多国内家长让孩子留学新西兰大多是为了毕业后容易移民,我当然知道这一目的绝不盲目。但是我说他们“盲目”的是,不考虑自己的孩子能不能独自在异国他乡过语言关,学到本事,找到工作。更何况,事实是只有20%的留学生最终能移民成功。如果把“留学与移民”比作“投资与收益”的话,那就必须考虑到是否能够承受风险和是否物有所值了吧。在中国的报喜不报忧的文化传统和中介鱼龙混杂、急功近利的现状下,他们很容易有侥幸心理,就像传销人员。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独立的专业的国际留学生协会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ociation这个组织不仅是一个为留学生的权益发出政治上的声音,更是能培养一大批的具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经验的人才,能自力更生地在就业、职业发展上为留学生提供专门化的帮助,最终特别是中国留学生利益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达到相辅相成及优化组合。  这是一个很大的很长的工程,需要巧妙的持续的政治手腕才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获取所需的资金及人力资源。“胡萝卜与大棒政策”及适时的宣传炒作缺一不可。总之,我还真是没完没了了,直到我们自己的国际留学生协会能够成立那天
  前两天刚写给新西兰各大学、议员、部长和媒体的公开信如下:  A warning to all international students going to study in New Zealand  Hello,  My name is Ying Jia (John)  In the early of last year I moved back to Shanghai, China, after I felt tired of ever-changing NZ immigration policy which had bothered me for years since I came to New Zealand in 2003 for a genuine purpose of studying. Now I am about to finish my last two exams of CPA Australi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via on-line study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However, I never stop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elfare during their studying in New Zealand, while I was elected only as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officer in Massey University Student Association in 2008.  Currently, I am very upset about a new policy introduced by the NZ immigration office which encourage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o are lack of English language skill and social experience going to Christchurch by issuing work permit to them as long as they are sitting in a 14 month English language course or a foundation course.  I think that underlying reasons of this unusual policy allowing foreign students who cannot communicate in English to work in Christchurch after earthquake is to attract new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pending which can provide financial benefits for local economy, however, at the expense of these vulnerable young foreigne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al picture of current Christchurch's economy is the NZ's highest unemployment rate among young people, massive shortage of dwelling houses, non-stopping aftershocks as well as the worse records of brutally attacking Asian migrants in NZ's history. What's more, this factual information has never be passed or disclosed to any prospectiv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before their applications are sent.  Therefore, I really think that the new policy is irresponsible and unethical and it will pu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thout communication skills into a jeopardy once after they are in a unfriendly environment and promised by nothing due to an impossibility to find a job in such a hazardous place with high unemployment rate.  http://arts.monash.edu.au/publications/chinese-studies-review/no1-vol1-december-2005/no1-vol1-article05.pdf  White power movement delivers 'warning'  http://www.stuff.co.nz/national/politics/6673662/White-power-movement-delivers-warning  What's going wrong: critics speak out  http://www.nzherald.co.nz/nz/news/article.cfm?c_id=1&objectid=  更多详情请访问我的网易博客 http://johnyjia2012.blog.163.com/ 和新浪微博http://weibo.com/johnyjia2012  警告:基督城是新西兰失业率最高,而且一直以来是发生对亚裔歧视暴力犯罪最猖獗的城市。请各位转告想要去打工的中国学生,千万要小心当地众多无业青少年!!!  新西兰当局真不要脸,好比以前美国把华工“卖猪仔”去修铁路,现在骗没有语言能力的学生到这个对亚裔的种族暴力最严重的地方去。  要知道一直震不停的基督城现在是房屋短缺,人心浮动,重建缓慢,失业率高,当地人都逃到澳洲或奥克兰市。  别给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This email may be confidential and subject to legal privilege, it may  not reflect the view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and it is not  guaranteed to be virus free. If you are not an intended recipient,  please notify the sender immediately and erase all copies of the message  and any attachments.  Please refer to http://www.canterbury.ac.nz/emaildisclaimer for more  information.
  基督城坎特伯雷大学来信对我的反驳如下:  From: Rod Carr  Sent: Sunday, September 30,
AM  To: JOHN JIA ; s.maharey@massey.ac. news@tvnz.co. news@dompost.co. editor@msl.co. research@ism.org. s.mccutcheon@auckland.ac. derek.mccormack@aut.ac. rob.rabel@victoria.ac. bob.buckle@vuw.ac. john.brocklesby@vuw.ac. registrar@otago.ac. vice-chancellor@otago.ac. Ian T Jeff F hmp@waikato.ac. brandon@waikato.ac. roger.field@lincoln.ac. stefanie.rixecker@lincoln.ac. robyn.byrne@lincoln.ac. lester.wolfreys@educationnz.govt. charles.finny@educationnz.govt. melissa.lee@parliament.govt. jian.yang@parliament.govt. nathan.guy@ministers.govt. s.joyce@ministers.govt. j.key@ministers.govt. david.shearer@parliament.govt.nz  Cc: Parker, Bob (Mayor) ; Lynn McClelland  Subject: RE: A warning to all international students going to study in New Zealand  As the Vice-Chancellor of the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it is appropriate to respond to factual errors in Ying (John) Jia’s message.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along with Campus Living Villages, can currently guarantee (and have done so) accommodation for all UC students for 2013 in halls of residence and self service apartments at rates held at last year’s level. By way of anecdote my son, a recent graduate moved to Christchurch with his fiancé and found a three bedroom house for rent at $390 per week – it took less than a week to find, sign and move in, all within the last month (and with their dog!).  Christchurch and Canterbury’s unemployment rate is below the national average. We do have a large number of young people looking for work but many are full time students. In 2010 35% of UC full time students had part time jobs. There is no doubt many of these jobs were in the hospitality sector and have been lost as a result of the seismic events. That said recent forecasts by the 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 and NZ Treasury forecast demand for 18,000 new full time equivalent jobs in the city within three years. Far from labour excesses, informed commentators are anxious about labour shortages in the near future. The University and the local Polytechnic CPIT are working together to allow University students to acquire trade skills to contribute to the recovery while undertaking University study.  Finally I am anxious about any threat to safety in our community, not just to young people and foreigners but there can be no doubt we have a special responsibility to those more vulnerable due to their age, ethnicity or religious or cultural backgrounds. Students from over 70 countries study at UC, we have over 800 self identified Muslim students on campus. Based on reported and recorded incidents we are aware of,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lieve these students are any more at risk in Christchurch than in any other comparable urban area in New Zealand.  Dr Rod Carr  Vice-Chancellor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Private Bag 4800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Ph: +64 3 364-2495  Email: rod.carr@canterbury.ac.nz
  我对基督城坎特伯雷大学校长的回信如下:  From: JOHN JIA [mailto:]  Sent: Sunday, 30 September
p.m.  To: Ian T Rod C Jeff F hmp@waikato.ac. brandon@waikato.ac. roger.field@lincoln.ac. stefanie.rixecker@lincoln.ac. robyn.byrne@lincoln.ac. lester.wolfreys@educationnz.govt. charles.finny@educationnz.govt. melissa.lee@parliament.govt. jian.yang@parliament.govt. nathan.guy@ministers.govt. s.joyce@ministers.govt. j.key@ministers.govt. david.shearer@parliament.govt. research@ism.org. Taryn E catherine.parton@dol.govt. lisa.weakley@dol.govt. jessie.zhao@dol.govt. stephanie.gong@dol.govt. tim.wu@dol.govt. vivian.huang@dol.govt. judy.pang@dol.govt. shelly.xu@dol.govt. brooke.zhang@dol.govt. krystal.liu@dol.govt. conny.chen@dol.govt. frances.wu@dol.govt. janet.yuan@dol.govt. anita.xu@dol.govt. christine.shen@dol.govt. jessie.xu@dol.govt. leaf.ye@dol.govt. enid.chen@dol.govt. sue.shen@dol.govt.nz  Subject: A open letter to the Vice-Chancellor of the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regarding of Chinese student with no English skill are being attracted to work in Christchurch  Dear Rod,  With all respects, I have to say there is no factual error I mentioned to you about unemployment rates in Christchurch since last year's earthquake. The latest household labour force survey ( http://www2.careers.govt.nz/jobs-database/whats-happening-in-the-job-market/labour-market-situation/) shows there is "worsening employment figures in Canterbury, where unemployment rose significantly” – from 5.5% in March 2012 to 6.5% in June 2012.” Accordingly, there was a 6% fall in the number of people employed in the region with 21,500 people unemployed. The fall in jobs came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healthcare and social help, where most jobs were held by women. Earnings in the region also took a hit with average income falling and the gap between Canterbury and the rest of New Zealand widening. Over the previous quarter labour force indicators for the region have not been particularly positive.  While you might say these figures seem not bad, however, I must point out that they came after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people have been continually leaving Christchurch which has dragged down overall unemployment number in a discouraging way. Still, there is no overwhelming confidence among remaining people in Christchurch, since all insurance companies have abandoned this city by leaving every building, which are the most valuable asset of any household, uncovered from another highly-likely upcoming after-quake.  However, firms In the South Island have been indicating increased difficulty in finding skilled labour, suggesting many unemployed people do not have the right skills for current vacancies. I assume your son is a high-equated mature New Zealand citizen who already have a life partner and a loyal pet. Since you are living in a same city now so that you can look after each other, it suggests there is a very import thing which all international students do not have - A HOME or a similar environment where we can feel safe and comfortable! As a result, the example of your son cannot convince me that there will be a pleasant fate for any Chinese student who is a foreigner lack of language skill and life experiences.  On the other hand, I are tired of hearing things as you just said "I am anxious about any threat to safety in our community, not just to young people and foreigners but ...", because this comment definitely not suggest any pro-active solution will be put in place which can change my point of view from years' experience in New Zealand's university or workplace.( You can know from Massey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Student Office, My student ID was , and known as John Jia)  More over, I am disappointed that you still self-claim " Based on reported and recorded incidents we are aware of,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lieve these students are any more at risk in Christchurch than in any other comparable urban area in New Zealand." There are numerous reporting news or researches conducted can be found easily in New Zealand, and I talked with a Philippine flatmate moving to Palmerston North from Christchurch. Since all information I get draw a different conclusion contrasting to yours, I can not help thinking whether you have been in the tower of ivory too long or you are just an extreme tolerant person.  Finally, I should say that New Zealand is a good place for recreation or retirement, and there are many people also friendly. However, it is not the best place to study or work for a greater future, particularly for any ambitious and hard-working Chinese student. Please do not attract new young students by promising something you can not deliver. We will be totally fine since there are other greater countries are opening doors and hearts to us.  Your sincerely  John Jia
  基督城坎特伯雷大学校长再次来信如下:  From: Rod Carr  Sent: Sunday, September 30,
PM  To: JOHN JIA ; Ian T Jeff F hmp@waikato.ac. brandon@waikato.ac. roger.field@lincoln.ac. stefanie.rixecker@lincoln.ac. robyn.byrne@lincoln.ac. lester.wolfreys@educationnz.govt. charles.finny@educationnz.govt. melissa.lee@parliament.govt. jian.yang@parliament.govt. nathan.guy@ministers.govt. s.joyce@ministers.govt. j.key@ministers.govt. david.shearer@parliament.govt. research@ism.org. Taryn E catherine.parton@dol.govt. lisa.weakley@dol.govt. jessie.zhao@dol.govt. stephanie.gong@dol.govt. tim.wu@dol.govt. vivian.huang@dol.govt. judy.pang@dol.govt. shelly.xu@dol.govt. brooke.zhang@dol.govt. krystal.liu@dol.govt. conny.chen@dol.govt. frances.wu@dol.govt. janet.yuan@dol.govt. anita.xu@dol.govt. christine.shen@dol.govt. jessie.xu@dol.govt. leaf.ye@dol.govt. enid.chen@dol.govt. sue.shen@dol.govt.nz  Cc: Parker, Bob (Mayor) ; Lynn McClelland  Subject: RE: A open letter to the Vice-Chancellor of the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regarding of Chinese student with no English skill are being attracted to work in Christchurch  And my reply. I will not be corresponding further with this gentleman.  Rod  Seems to me year on year in Canterbury, according to the primary source (The Household Labour force survey), the above table extracted from primary source http://www.stats.govt.nz/browse_for_stats/income-and-work/employment_and_unemployment/HouseholdLabourForceSurvey_HOTPJun12qtr.aspx gives the true story.  We see in the specific age group you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age 15 – 24), as at June 2012 compared with a year previously, in Canterbury, more people are employed, less people are unemployed, the population in that age group is static, there is a drop of 5,000 in those not in the labour force due to a decline in the working age population, the 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and employment rate has risen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declined slightly. I think that is more impressive than the over interpretation of a quarterly change. We understand there are around 4,500 less school children in public schools which may explain much of the absolute decline in working age population. I maintain my assertion as to the factual inaccuracy of your commentary and encourage you to consult primary sources in future.  Rod  Dr Rod Carr  Vice-Chancellor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Private Bag 4800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Ph: +64 3 364-2495  Email: rod.carr@canterbury.ac.nz
  对坎特伯雷大学校长Dr Rod Carr的最终答复并抄送给新西兰议员部长,如下  From: JOHN JIA   Sent: Sunday, September 30,
PM  To: s.maharey@massey.ac. news@tvnz.co. news@dompost.co. editor@msl.co. research@ism.org. s.mccutcheon@auckland.ac. derek.mccormack@aut.ac. rob.rabel@victoria.ac. bob.buckle@vuw.ac. john.brocklesby@vuw.ac. registrar@otago.ac. vice-chancellor@otago.ac. ian.town@canterbury.ac. rod.carr@canterbury.ac. jeff.field@canterbury.ac. hmp@waikato.ac. brandon@waikato.ac. roger.field@lincoln.ac. stefanie.rixecker@lincoln.ac. robyn.byrne@lincoln.ac. lester.wolfreys@educationnz.govt. charles.finny@educationnz.govt. melissa.lee@parliament.govt. jian.yang@parliament.govt. nathan.guy@ministers.govt. s.joyce@ministers.govt. j.key@ministers.govt. david.shearer@parliament.govt.nz   Subject: Fw: A open letter to the Vice-Chancellor of the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regarding of Chinese student with no English skill are being attracted to work in Christchurch  From: JOHN JIA   Sent: Sunday, September 30,
PM  To: catherine.parton@dol.govt. lisa.weakley@dol.govt. jessie.zhao@dol.govt. stephanie.gong@dol.govt. tim.wu@dol.govt. vivian.huang@dol.govt. judy.pang@dol.govt. shelly.xu@dol.govt. brooke.zhang@dol.govt. krystal.liu@dol.govt. conny.chen@dol.govt. frances.wu@dol.govt. janet.yuan@dol.govt. anita.xu@dol.govt. christine.shen@dol.govt. jessie.xu@dol.govt. leaf.ye@dol.govt. enid.chen@dol.govt. sue.shen@dol.govt.nz   Subject: Re: A open letter to the Vice-Chancellor of the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regarding of Chinese student with no English skill are being attracted to work in Christchurch  Dear
Rod,  I agree that we should end this now, since we have different perspective view about these number which is common among economists.   However, what I am really concerned is that NZ immigration office just introduced new policy to attract
young foreign students without language skills and work experiences coming to Christchurch by issuing them work permits which was never granted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 haven't completed
English study.
  I think it is irresponsibly misleading them before they arrive in an unfriendly place because they will have to compete with young local workers
with similar age, whose unemployment rate is as high as 18.6% rather than 6.5% average New Zealander.   Regards  John Jia
  我是2002年去新西兰毕业那批,正好我的时光都在基督城生活学习居住。最后拿到PR,工作5年后回国。  对你的看法,我们的观点是,这个政策不是光针对中国留学生,还有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的学生。他们的母语也用英语,但是需要雅思成绩才能进大学。对这类学生,英文沟通根本是没有问题的,他们的国家经济情况现在都没有中国好,或者说就像10年的中国。 他们语言,预科时间打工,是相当合理的。   基督城现在工作机会很多,现在印度和菲律宾的学生因为语言优势,他们很容易在建筑行业,园艺业找到工作。相对商业和零售业比较惨淡,是结构性的调整而已,你说的种族暴力之类,我在这里住了10年,还真没碰见过。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来新西兰的中国学生,和我们年那批又不一样了,一些家庭得收入和经济状况都得到改善(房子升值)。 咨询时代,现在家庭对出国的一些想法都很理智,第一年很少有家长要求小孩去打工。  这个政策对中国留学生影响根本不大,你在这里大肆文章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个人主义,想出名,捞政治资本。近10年了,你在新西兰还在读书????还是在从事无牌照中介生意????  我们留下的这批人,都工作好多年了,说白了,在同批的学生中, 你就是个LOSER,当年回国发展的很多同学都是很多企业的中层管理了。   你都没有在基督城生活过,你都不知道这里的生活方式和现状,怎么评价移民局和大学的政策?
  26楼网友,  我早回国内了,上面不是写得很清楚吗?  仔细看20#第一段"...去年一完成了注册会计师专门化的课程就回上海了,今年就会在国内完成澳大利亚的CPA注册会计师的全部考试..."  我很奇怪这里还有像你这样的白痴,一看到有人没要NZ的身份回国就叫LOSER;我很快就拿到澳洲注册会计师,明年,就像许多新西兰当地学生一样去墨尔本工作了。  还有,那你干嘛离开新西兰又回国的?是不是拿了PR在新西兰也找不到好工作,只能回国作留学中介,骗不明真相的年轻学生来烧钱?
  @NZISAjohnjia
16:31:00  对坎特伯雷大学校长Dr Rod Carr的最终答复并抄送给新西兰议员部长,如下  From: JOHN JIA  Sent: Sunday, September 30,
PM  To: s.maharey@massey.ac. news@tvnz.co. news@dompost.co. editor@msl.co. research@ism.or...........  -----------------------------  我花了些时间把你的信读了,发觉你的信除了表达不满,还真没什么逻辑可言。倒是Canterbury大学的校长,展现了相当的素质,还真把你的抱怨当成回事了。  你的观点主要两个,1、不应该让不熟悉英语的国际学生去失业率高的地方打工;2.这个地方还存在种族歧视严重的问题。  校长回应:1.有调查资料证明基督城失业率比全国平均线低;2.学校有来自70多个国家和超过800位穆斯林的学生,对肆意说社区不安全的言论表示担心,因为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基督城的风险比其它城市高。  你的回信就显得相当没水平了,因为谈论到了具体的内容,就看到你没有任何数据或证据支持。当看到你自己说平均失业率是6%,我不禁哑然失笑,要知道美国失业率是8-9%,加拿大7.x%,中国的官方数据都是4.x%,实际上远不止。这样的失业率何高之有?  对社区安全的问题,你的理据是:很多(负面)新闻报道都可以找到(究竟有多少报道,涉及多少人,占全国比例多少?全部都没说)。另外我的一个室友也从基督城搬到Palmerston North。从逻辑判断来说,你的论点完全无力和苍白的,没有具体数据,没有具体事例,随便说的都可以当证据,还要嘲笑校长是不是在象牙塔里生活好久。从旁观者角度看,你说得真是好儿戏啊,你这种逻辑思维真不要丢了中国人的脸。  本来你的观点作为提醒留学生需多个考虑是无可厚非的。但你为了强调这个观点,而强词夺理、无的放矢,实在过犹不及。学生本来就应该以学习和学校为主,移民局推出的允许打工政策只是为了吸引更多国际学生。你反而从失业率来说问题,难道学生去留学应该先选个失业率最低的地方,然后再选学校和专业吗?究竟是为了打工还是为了留学?至于学生融入生活的问题,这是全球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国际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这个和新西兰政策有何关系?  你这种为批评而批评的内容,难怪没有任何媒体理会你,也对你要成立的国际留学生协会,没有任何帮助。不过,或许能忽悠一些不懂事的留学生吧。
  @神马都必是浮云
23:37:00  @NZISAjohnjia
16:31:00  对坎特伯雷大学校长Dr Rod Carr的最终答复并抄送给新西兰议员部长,如下  From: JOHN JIA  Sent: Sunday, September 30,
PM  To: s.maharey@massey.ac. news@tvnz.co. news@dompost.c...........  -----------------------------  这位朋友不用在意他的一些观点,很片面,偏激和不理性。估计是回国混得不好,整天不好好学习和上班,冤天埋人,把自己失败的过失转嫁给之前在新西兰的不成功留学经历上。我们每天花2-3分钟回答一些网友问题,他每天花6-8个小时没事在各大论坛上写一些很不理性的文章,转发。长期下去,小心精神分裂。
  @神马都必是浮云
23:37:00  我花了些时间把你的信读了,发觉你的信除了表达不满,还真没什么逻辑可言。倒是Canterbury大学的校长,展现了相当的素质,还真把你的抱怨当成回事了。  你的观点主要两个,1、不应该让不熟悉英语的国际学生去失业率高的地方打工;2.这个地方还存在种族歧视严重的问题。  校长回应:1.有调查资料证明基督城失业率比全国平均线低;2.学校有来自70多个国家和超过800位穆斯林的学生,对肆意说社区不安全的言论表...........  -----------------------------  在我发的帖子里有大量数据和故事呀(详见20#里的三个英文网址链接,)是你自己没看到。在这里重发一次,并用中文注明:  The Social Practices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New Zealand这份社会调查报告目的是为了研究中国留学生的社会行为与新西兰社会服务体系之间的关系。数据显示中国留学生在新西兰的社会身份很特殊。他们 既不是长期居民,也不是短期访客。这种两头不靠的特殊身份不仅给留学生的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也让当地居民感到困惑。(文章最后建议成立一个在各个学院和大 学里的国际留学生联合会)  http://arts.monash.edu.au/publications/chinese-studies-review/no1-vol1-december-2005/no1-vol1-article05.pdf  《White power movement delivers 'warning'》(基督城仍是新西兰种族主义的“老家”)  http://www.stuff.co.nz/national/politics/6673662/White-power-movement-delivers-warning  《What's going wrong: critics speak out》(摘自新西兰先驱报2年前就对签证欺诈现象屡禁不止的分析原因与建议的报告)  http://www.nzherald.co.nz/nz/news/article.cfm?c_id=1&objectid=  还有,我一直注重的是与留学生有关的青年组的失业率(见21#第三段,“the real picture of current Christchurch's economy is the NZ's highest unemployment rate among young people”)即19至24岁年龄段的失业率,现为18.6%(详见贴子25#最后一段)。是坎大校长在回信中才开始用6.5%的平均失业率来反驳我的,而且他儿子是已有未婚妻的已毕业的专业人士,是与20岁左右的不懂英语的中国留学生情况完全不同的。  最后,官方失业率都是修饰过的一面之词的平均数,是不能代表弱势群体的。至于你认为的坎大校长的“有素质”(或修养),这是因为他有压力,不得不驳斥我。不信的话,请见最新的坎大新闻:  一砍再砍!坎特伯雷大学关闭语言课程 业内担忧  日期: 10:34:19 阅读:2302 来源:天维网编译  http://imedu.skykiwi.com/liuxue//148084.html  天维网10月3日报道 援引Sutff消息 在裁员、关闭部分课程等新闻传出后,坎特伯雷大学再传负面消息。上周五,校方确认将自本月起关闭该校的语言培训项目,直至2014年才考虑是否重新开放。而高级教育联盟则表示,此举将会伤害新西兰语言学校在留学市场上的声誉。  据悉,坎特伯雷大学的这一语言课程是为那些语言尚未达到入学水平的海外留学生特设的桥梁课程,用以帮助留学生们迅速融入环境,提升英语水平。在年间,该教程共吸引了约240名全日制学生。  校方表示,决定关闭这一课程的主要原因还是“钱”。财政预算显示,今年这项课程共为学校带来29万多纽币的亏损,受地震影响,坎特伯雷大学生源匮乏,坚持设立这一课程将在未来两年为学校带来更大的财政负担。  而这一课程的关闭,将令该校的4名全职教员,3名兼职教员及20名学生受到影响。  做出这一决定的坎特伯雷大学人力资源总监Paul O'Flaherty表示,该大学正在与Christchurch College of English Language进行协商,为有这一需求的学生提供类似的语言培训服务。  据称,在今年8月发布自愿辞职的动员令后,校方已收到23份自动辞职的申请。此前发布的学校董事会报告显示,另有8名学术人员和15名普通员工被解雇。  若你还想知道我所作所为的动机,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我作为曾在北帕的梅西大学被选出的国际留学生代表,在7年里从自已在新西兰学习语言至获得金融会计专业协会的认证,从林场里与当地学生一起打短工到在跨国公司里与各个年龄段和职位上的管理层和工会的交流,从与当地、中国及其他各国留学生的共同居住,从不断地向学校、学联、政府及议会部门提议,才能有信心地提出可行的政治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独立的专业的国际留学生协会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ociation  这个组织不仅是一个为留学生的权益发出政治上的声音,更是能培养一大批的具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经验的人才,能自力更生地在就业、职业发展上为留学生提供专门化的帮助,最终特别使中国留学生利益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达到相辅相成及优化组合。  这是一个很大的很长的工程,需要巧妙的持续的政治手腕才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获取所需的资金及人力资源。“胡萝卜与大棒政策”及适时的宣传炒作缺一不可。总之,我还真是没完没了了,直到我们自己的国际留学生协会能够成立那天。  或更多详情,请访问我的网易博客 http://johnyjia2012.blog.163.com/
和新浪微博http://weibo.com/johnyjia2012
  @神马都必是浮云
23:37:00  @NZISAjohnjia
16:31:00  对坎特伯雷大学校长Dr Rod Carr的最终答复并抄送给新西兰议员部长,如下  From: JOHN JIA  Sent: Sunday, September 30,
PM  To: s.maharey@massey.ac. news@tvnz.co. news@dompost.c...........  -----------------------------  @南大新西兰
07:41:00  这位朋友不用在意他的一些观点,很片面,偏激和不理性。估计是回国混得不好,整天不好好学习和上班,冤天埋人,把自己失败的过失转嫁给之前在新西兰的不成功留学经历上。我们每天花2-3分钟回答一些网友问题,他每天花6-8个小时没事在各大论坛上写一些很不理性的文章,转发。长期下去,小心精神分裂。  -----------------------------  有没有搞错,是你自己出言不逊在先!还好意思说“每天只花2—3分钟回答一些网友问题”你是留学中介,还留个025打头的电话在帖子里,就不要再言不由衷了好吗?!
  新西兰精英毕业生“出逃”澳洲  http://imedu.skykiwi.com/liuxue//145931.html  天维网8月24日报道 援引NZ Herald消息 伴随着新西兰年轻人失业率的不断上升,澳大利亚的公司正迫不及待地前来“大展拳脚”,大规模招募年轻而聪明的人才。  最新消息显示,越来越多的优秀年轻人才尚未大学毕业就已经被澳大利亚的公司“瞄准”,被吸引前去进行实习。奥克兰大学就业指导颇为忧心地表示,这也即意味着新西兰将失去大量年轻而优秀的人才。  奥克兰大学商学院ASB职业规划中心总监James Hairsine表示,据估算,该学校顶尖的150名学生中,70%至80%都被澳大利亚的公司“抢走”。就他所知,甚至有一名优秀学生同时获得了四家澳洲大公司提供的工作机会。  显然,这些澳大利亚企业都出手慷慨,大部分企业为这些年轻人才开出的起薪都在6万纽币以上,还提供车辆、公费旅行等优厚福利。  澳洲一份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去年,澳洲从海外招募的毕业生人数已从2005年的15%上升到了30%。其中大部分是金融、通讯、技术领域的人才。  James Hairsine表示,与澳洲企业对年轻顶尖人才的慷慨栽培和追逐相比,新西兰的企业无疑显得过分“冷淡”。尽管在新西兰,普华永道、KPMG,德勤等大企业都有相应的大学生培训和实习招募计划,但更多公司“无动于衷”。“如果无法改善这一局面,那么新西兰顶尖人才就将纷纷‘出逃’澳洲,而这些年轻人,很可能是未来各领域的精英。”  一项针对新西兰八所国立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40%的毕业生有前往海外工作的计划。  今年21岁的奥大学生Alice Wang就是被吸引前去澳洲工作的杰出学生之一。Alice Wang正在奥克兰大学进行法学学士(荣誉学士)和艺术学士双学位的学习,2014年,她就将前往悉尼加盟Boston Consulting Group。成绩向来优异的她还曾获得奥克兰大学奖学金以及Sir Alexander Johnstone奖学金。  她表示,大部分新西兰毕业生都感到当地的就业市场过于狭窄,因此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海外,寻找机会。她认为,除非新西兰的经济出现好转,就业机会增多,不然只会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离开这里。此外,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也是导致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之一。   《没经验就没工作 没工作更没经验 移民就业成死循环?》  http://imedu.skykiwi.com/news//145876.html  天维网8月23日综合报道 自大量亚洲餐馆和便利店压榨打工者,支付的工资远低于新西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新闻被报道后,迅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前不久,一名家住奥克兰的网友以邮件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他“被剥削”的痛苦经历,并就此表达了他的一些看法。  这名网友表示,看到这些报道后,他一直在关注此事的进展。而回想以前的打工经历,虽有线索,却又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这些“黑心老板”的违法行为。  自来到奥克兰起,他和他的妻子就试图寻找一份合意的工作,他们拥有本地学历,语言能力也没问题,但找工作却一样屡屡碰壁。这么多年来,他们也几乎试遍了各种“工种”。比如,在中餐馆聚集的“倒霉路”兼职,“据我所知,那里的大部分餐馆都存在低价用工问题,特别是厨房杂工和服务员,那里雇佣的员工以学生居多,试工7刀/时,正式员工8刀/时,部分餐馆试工不给钱。”  他也曾尝试过商业和家庭清洁,对方给出的薪酬是10纽币/时,现金结算。就连体力消耗甚大的果园工作,剪枝也才每小时7纽币。  “这些都不算什么,很多华人家政服务,比如全职或住家保姆,一天工作12小时甚至全天无休,每周六天,一周工资也只有420纽币。在Henderson的一家食品厂,每周工作6天30个小时,周薪只有250纽币。而在美发行业,很多家都无底薪,只有30%的提成,最凄惨的就是在Shopping Mall里做按摩学徒工,没工资、没提成,完全就是免费的劳动力。”这名网友表示,他看到很多人评论称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不论老板将工资压到多低都有人愿意接受,彻底破坏了用工市场,但他却并不同意这一看法。  “其实没有人愿意接受低价用工,关健是我们根本找不到13.5标准工资的工作。我们这种工作岗位的稀缺造成了现在的状况:本身在国内拥有专业技术并且英语也没有问题的人在这里也还是找不到一份标准工资的工作。”这名网友表示,很多薪酬条件合宜的工作都需要本地的工作经验,但如果找不到工作,就没有本地工作经验,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而且我们觉得本地老板特别是洋人老板,在用工上还是偏向于本地资源,雇主的招工原则和政府的移民政策是有矛盾冲突的,特别是技术移民。所以我们觉得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移民政策及当地技术工种用工观念的调整,让黑心老板开出的工资没有市场。”  《经济萧条工作太难找 大学生学位证书再多也没用》  http://imedu.skykiwi.com/liuxue//145128.html  天维网8月12日报道 援引Stuff消息 由于经济不断衰退,就业市场持续恶化,即便你手持双学位证书,也很可能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尴尬。新西兰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二季度失业率升至6.8%,而这也被工党和反对派工会团体视作“可怕的信号”。  数据显示,在就业市场出现恶化最严重的地区是坎特伯雷,尽管20-24岁之间年轻人的失业率虽然正在改善,但这一数字仍高达12%。不少大学生表示,在他们若干年的努力学习之后,仍旧需要耗费数月时间来找工作,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们不得不选择放弃,回到学校深造,以期提高自身实力,增加毕业后找到工作的机会。  在惠灵顿,第二季度的失业率为6.4%,相比第一季度略有下降,但即便如此,对学生们来说,找工作仍旧是个大问题。  今年23岁,刚从维多利亚大学取得犯罪学硕士学位的Jared Walton表示,自数月前起,他就开始向各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投递简历,但从来没有得到过面试机会。今年6月他毕业的时候,曾经满怀希望地认为自己能够顺利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几乎所有的公共部门都没有新的工作机会。”  “我曾经以为,只要我拿到硕士学位,就很容易找到工作。”Jared Walton说,为了取得这一学位,他花费了5年的时间,欠下了6.8万纽币的学生贷款,因此他希望自己能够不是简单地得到一份工作,而是找到一份能够帮助他顺利还清学生贷款的工作。  他表示,不少他的朋友都选择在完成大学学业后直接工作,而非继续深造。“现在很多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云赏金签到骗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