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年收益收益持续走高怎么更好地选

责任编辑:hpf
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
收益宝·活期
7日年化收益率
理财宝·短期
7日年化收益率年中将至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涨”声不断 
进入六月,银行即将迎来揽储“中考”。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银行发现,银行理财产品作为揽储利器,六月份以来收益率持续上涨。此前少见的收益率突破5%的理财产品,如今在各大银行货架上已成为主打产品。业内人士认为,近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攀升,一方面是因为市场资金面趋紧,另一方面则是银行为揽储而有意为之。
收益率5%以上的产品不再鲜见
5%、5.1%、5.2%……市民张女士最近打算用手头上闲置的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上周她接连走访了几家银行网点,惊喜地发现当前产品收益率是一款比一款高。“一个多月前,我看过几款银行理财产品,当时最高年化收益率也才4.8%。如今,最高竟然可以超过5%了,有的产品还达到了5.2%、5.3%。”张女士说。
走访中,记者也发现,近阶段,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直处于上涨行情,多家银行新售产品收益率频频突破5%。特别是近几个月来,各种节日接踵而至,不少银行借节日推出了多款专属理财产品,其收益率一直稳居高位。
例如,6月16日至6月20日,光大银行漳州支行发售一款2017父亲节专属理财产品,投资期限225天,实行分段预期年化收益率,5万元(含)至30万元收益率为4.85%,30万元(含)至100万元收益率为4.9%,100万元(含)以上收益率为5%。而兴业银行漳州分行发售的一款父亲节专属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仅38天,5万元起购产品年化参考收益率为5%,30万元起购产品年化参考收益率则为5.1%。
除了节假日专属理财产品,银行为吸引新客户推出的“新客理财”也成为了收益率破5%的高发地带。比如,上周,兴业银行漳州分行发售了多款收益率超5%的理财产品。其中一款新客专属理财产品,投资期限84天,5万元起购,年化参考收益率给出了5.15%。
后市收益率或将涨势依旧
回想去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走势,年化收益率4%左右成为常态,超5%产品难觅踪迹。近几个月,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超5%已不再鲜见。临近年中,5%以上收益率产品更是频频出现。
今年以来,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同业融资受限,整个市场流动性趋紧,银行理财的收益率自然会有所上涨。另一方面,6月份银行面临年中考核,各家银行揽储压力加大,故而将重点放在理财产品,以提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
有银行人士认为,从资金面上看,过去几年货币政策基调是稳健偏宽松,未来将会稳健偏紧缩,资金偏紧将成为一个中长期趋势,因此下半年银行理财收益率有望持续走高。“6月底,银行理财产品将会达到一个小高峰,5%以上收益率产品还将持续出现。”该人士表示,“到了第四季度特别是年底,收益率还可能会有小幅度的上涨。
投资者选购需“量体裁衣”
高收益率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普通投资者该如何选择?有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在挑选银行理财产品时,不应简单追求高收益率,应该坚持“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具体来说,风险偏好型投资者更注重收益,为获取高收益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这种情况下,这种投资者可以选择收益相对较高的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相反,稳健型的投资者更重视本金的安全性。那么,这种投资者选购理财产品时,应了解清楚产品类型,更多选择保本类理财产品。
同时,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选购银行理财产品还应了解清楚产品信息,谨防买到“假理财”。例如,银行除了发售自家设计推出的产品外,还会代售其他银行的产品。
为吸引投资者关注,代售理财产品往往会突出高收益率优势。投资者选购代售产品,一定要分辨清楚产品来源,具体是哪家银行的产品,然后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记者洪跃辉)
责任编辑:林艺蓉
标签:银行 理财产品 收益
【字号 大 中 小】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涨 专家:与货币政策有关_网易财经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涨 专家:与货币政策有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涨 专家:与货币政策有关)
央广网北京6月6日消息(记者张明浩)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段时间,不少银行收益率纷纷上涨,各银行之间打响“理财收益战”,最高收益率超过6%,短期产品收益增速加快。不仅如此,大中型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上浮达40%,与央行指导上浮“红线”45%已经十分接近,银行资金大战持续白热化。那么,银行业为何会在此时密集打响年中理财战呢?
理财产品特点:收益率较高 募集期较短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上升,端午假期前后更是出现不少“假日特供产品”,收益率持续走高。不过和常规理财产品不同,这些特供理财产品大多是银行自己发售,收益率较高,募集期较短。上海某银行理财经理陈女士介绍,“我们(这款产品)理财募集期是7天,对于这种特供理财产品来讲,募集期会短一些,是基于它资金总体的考量。”
此外,近段时间以来,银行对于资金的渴求还体现在存款利率上。一些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多为1.95%,相较央行基准利率上浮了30%;一些城商行甚至给出了35%的上浮;部分银行还通过大额存单“揽客”,一年期利率可上浮超过40%。北京某银行理财经理刘女士透露,大额存单是在定期的基础上上浮40%,他们有个“安享赢”类似于大额存单的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可以上浮40%。
各家银行上调定期存款利率 快速吸纳资金
自从日降息以来,各大银行的存款利率进行了调整,定期存款利率已经跑不过CPI,因此为了吸引储户尤其是力求稳健的中老年客户,各家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都上调了定期存款利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认为,近期流动性可能偏紧一些,监管包括各方面的政策对于流动性的增长、市场上资金的供给来说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利率出现走高是很正常的一个变动。
业内分析原因:
应对MPA半年
国家提出稳妥的货币政策
不难看出,银行利率上浮、理财收益增加,都是为了快速吸纳资金。业内分析,这样的局面和各银行面临的第二季度MPA大考也就是“央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调控的要求有关。毕竟,距离大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家银行已经为此提前腾挪和准备。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朱宁分析,每个银行都有存款、贷款比例的指标,同时还有准备金的要求,这两种要求都是为了保证银行自身的权益或者免受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波及。从这一点来讲,如果我们使用了一些表外业务或者广义信贷的业务,但是它没有相应的准备,在宏观层面不加强监管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宏观的金融风险。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刘骅也指出,银行在理财收益率上这么拼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应对MPA半年考,还与近期国家的货币政策要求息息相关。现在国家楼市限购,这些热钱到哪里去呢?国家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及时提出了稳妥的货币政策,当然这个单独的货币政策仅仅是第一步,后面可能还会有相应的财政政策的出台来配合这次的货币政策。
在这样的背景下,此前银监会密集发布监管新规清理金融杠杆,央行也有意抬高市场利率倒逼银行去杠杆。在货币政策和行业监管的同时挤压之下,银行资金十分吃紧,此前拼命加杠杆的中小银行现在甚至处于“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朱宁认为,对于表外理财业务的清理是要求央行进一步地贯彻和实施对某些具体行业的政策或者行业贷款指令的要求。短期之内的影响可能并不会很明显,但是必须要看到,我们的资产质量已经出现了一定的下滑,在这个大环境下,收紧的趋势可能会导致某些中小型银行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
展望:资金偏紧态势不变 短期银行仍要大力揽储
专家指出,在金融领域持续控风险、去杠杆的背景下,短期内货币政策将保持中性偏紧的态势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同时,为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对于金融机构过去一些表外业务的进一步规范和监管加强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总体市场流动性可能短中期内都处于小幅收紧的局面。也就是说,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对咱们手里的钱仍然会是“望眼欲穿”。
本文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双节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高?实际收益坑大了|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节前抢了一款43天的国庆专属理财,节后起息。后来细思发现,募集期长达足足半个月。”昨日,陈先生向记者吐槽。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双节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优势明显,但是大部分产品都是节后起息,而遇上超长假期,募集期动辄超十天,虽然表面上的收益率高了,但购买此类产品并不划算。
  而面对节后收益率将小幅回落,如果掌握了方法,也可轻松买到高收益理财产品。
  据普益标准统计,2017年9月的非节假日产品平均收益约为4.51%,而中秋及国庆双节专享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则达到5.01%,整体收益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单只产品最高收益为5.5%,最低为4.3%。
  从双节专属理财产品各期限的表现来看,3个月以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为4.77%;3~6个月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为5.05%;6个月以上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为5.15%。整体来看中长期限理财产品的收益更具竞争力,但6个月以上产品收益领先程度并不明显。
  数据对比显示,2017年的国庆中秋专属产品收益大幅领先2016年同期水平,领先幅度大约在92个基点左右。据普益标准研究员分析,同比收益的差异主要源于今年以来市场流动性收紧等因素导致的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上行。
  融360监测也显示,节前最后两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走高,如9月15日~9月21日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4%,创12周新高。
  购买理财产品切记要看清起息期
  陈先生向记者吐槽,一直都是购买某国有大行的理财产品,9月26日,该行的理财经理又来推销,称银行推出了节日理财产品,收益比平时高,额度有限,欲购从速。
  “刚好有20万元闲钱,两个月内不需要用到,我就抢购了一款预期收益率是4.75%,期限是43天的理财产品,节后起息。”陈先生告诉记者,购买的时候没有多想,只看了收益率及期限。等到过节了,才想起这是个超长假期,10月11日才起息的产品,资金就白白占用了半个月,按照资金实际被占用时间计算,实际收益率只有3.52%,比预期收益率低了1.23%。
  “虽然表面上收益率高了一点,但购买此类产品并不划算。”
  融360分析师指出,银行推出来的国庆或中秋专属理财产品期限大多都比较短,大多数都是3个月以内甚至2个月以内,但很多产品都是在节后计息。所以,如果碰到国庆、春节这种长假的时候,募集期十天以上很正常,有时候甚至会长达半个月,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资金“站岗”问题,拉低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
  该分析师指出,不建议大家为了购买节日专属理财产品而更改自己的理财计划。
  理财产品收益率节后预计小幅回落
  而对于节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多位业内人士指出,预计节后理财产品收益率将小幅回落。
  某股份制银行零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中性的宏观环境暂时还没有改变的迹象,这就意味着流动性环境将保持中性。而按照以往情况,季末时点过后,理财产品在没有其他干扰因素影响下都会回调。不过,就当前的情况看,回落幅度不会很大。
  掌握这些方法 节后也能买到高收益率理财产品
  融360理财分析师指出,银行理财产品作为稳健资产配置的标配,即便收益率回落,但是如果懂行还是可以找到高收益理财产品。
  该分析师指出,当前非保本理财收益率比保本理财收益优势明显。建议投资者购买风险等级为2级的非结构性非保本理财,不仅收益高,而且风险偏低,收益不达标的情况非常少。
  不过,看到超高收益(如5.5%以上)的理财产品要提高警惕,看看是否是以下情况之一:私银客户理财、高净值客户理财、结构性理财、风险等级为3级的理财。
  另外,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平均收益率比大银行高,但并非所有的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收益都很高,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的城商行和规模较小的股份制银行收益率会更高,而且发售的都是针对普通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类理财产品。
  期限选择方面,不宜太短也不宜太长,3~12个月最佳。“3个月以内理财产品不仅收益低,而且到期后还要续购,如果不及时操作就会产生资金站岗问题,而12个月以上理财产品流动性又太差,除非你能保证这段时间资金绝对不会动用。”分析师说。
责任编辑:杨群欢迎致电:400-818-8880 ( 9:00-18:00 )
& 2016年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最好,如何进行选择呢?
2016年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最好,如何进行选择呢?
发表时间: 作者:小诺理财
文章来源:小诺理财
2016年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最好呢?银行理财在理财产品中以较好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吸引了很多理财人士争相投资。2016年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最好也成了理财人士不断探究的问题。众所周知,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往往是正相关的。高收益同时也要面对高风险。在理财产品多如牛毛的今日,如何进行理财产品的选择呢?
最近,预期年化收益率较高的产品都是挂钩股市的结构类产品。相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目前,不仅资产收益和市场利率双降,投资者的投资意向也在下降。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已将要跌破4,步入“3”的时代。有银行人士表示,银行理财产品目前的平均的收益率水平处于3.5%左右,收益率直逼三年定期存款的收益率。
值得说明的是,4-6月将迎来新一轮理财产品的到期高峰。对很多投资者来说,到期的钱将再次面临投资取向问题,在这一大环境下“2016年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最好”也成为理财人士热议的话题。
2016年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最好呢?来看看最近有哪些银行理财产品值得一投呢。本周,18家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国范围发售个人人民币理财产品93款。在此筛选了收益率最高、最值得关注的几款理财产品进行探讨。
?目前,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产品都是结构类产品。在这些产品中,交通银行的2016年“得利宝私银慧享”沪深300挂钩(欧式双鲨)6个月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挂钩,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11%,最低2%,期限181天,不保证本金,600万起或交行私人银行客户30万起,这个理财产品门槛比较高。平安银行推出的2016年理财产品DLG160001同样是收益与沪深300指数挂钩,该产品同样不保证本金,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9.5%,最低2.5%,周期91天,20万起步,门槛比较大众化。除这些结构类产品之外,兴业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预期可达到4.4%。该产品182天,投资门槛5万元。以投入5万元计算,属于大众化理财产品。(小编推荐:)
2016年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最好呢?收益率走低已成为银行理财市场近期的常态,目前而言可以获取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根据当前市场的情况,及时出手或许是更为务实的选择。2016年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最好呢?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答案,理财者应该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理财产品。
相关文章推荐
诺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向军北里28号院瀚海文化大厦京ICP备号-1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400-818-8880
客服邮箱.c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