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问题,我各年问题是否正确,另计提上年不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走递延

如何理解:&一上市公司计提应收账款的减值准备后,同时又做了一个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 - 知乎53被浏览12304分享邀请回答2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递延所得税资产影响所得税的计提吗
递延所得税资产影响所得税的计提吗
09-05-16 &匿名提问
因为税法规定坏账准备是不允许所得税前扣除的,只有在以后期间实际发生时才按实际发生的坏账扣除,所以坏账准备增加不会使得应纳税所得额减少。这里补提了坏账准备,因而形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40万元,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后如果核销坏账,则借:坏账准备      40    贷:应收账款     40假如到年末利润总额100万,无其他纳税调整,则借:所得税费用              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0       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查看: 2054|回复: 2
公司一直亏损,我一直按反方向提了所得税,年底计提递延,要把之前计提的所得税冲回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马上注册中国会计社区,结交天下会计同行好友,享用更多会员功能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小弟不才,今年毕业,尤其是这种税法方面的事情更是不懂。又到年底了,更是迷糊的很。
如题所说,公司几乎每个月都亏损了,我就一直& &&&借:所得税费用&&负数& &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负数,所以应交税费科目一直都是借方余额。& &然后年底的时候,因为公司亏损了有2000多万,记得亏损后所得税可以在之后的五年和盈利要交的所得税抵扣。所以我按亏损额的25%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500多万,以后年度来冲抵所得税。
现在问题是,账面上的应交税费所得税有借方余额500多万了,也就是和我要提的递延所得税数额是一样的,所以我把之前计提的应交所得税全部冲掉了。
问一下我这么做是没有问题的吧
中国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会计通。
签到天数: 843 天[LV.10]笑傲江湖
你按会计利润提的递延所得税不对的。一般来说要按应纳税所得额来计提。你是按书上的做法吧。现实中基本不这么用
中国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会计通。
签到天数: 109 天[LV.6]武林高手
我们的企业所得税计提是根据我们整个年度的利润净额乘以20%计算的。
中国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会计通。浅析存货涉及递延所得税问题的会计处理 - 重点推荐- 商业会计杂志社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吴慧萍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主要对存货期末计提跌价准备,存货对外出售,以及对于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因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在编制和连续编制合并财" />
                    
按标题搜索
按作者搜索
浅析存货涉及递延所得税问题的会计处理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摘要:本文主要对存货期末计提跌价准备,存货对外出售,以及对于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因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在编制和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涉及递延所得税问题的合并抵销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 关键词:递延所得税& 存货
  一、存货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涉及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期末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来计量。即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大于存货的成本,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取得时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应按照可变现净值进行计量,而对其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之间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在存货的持有期间内,在对存货计提了跌价准备以后,因所计提的跌价准备在计提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此时,存货的计税基础大于账面价值,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这个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1:A公司2011年和2012年税前会计利润均为1 000万元,在日购入一批存货,成本为300万元,日该批存货可变现净值为200万元,日,A公司将上述存货对外出售,售价为200万元,增值税为34万元,A公司收到款项存入银行,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日,A公司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200万元,其成本为300万元,说明该批存货已经发生了减值,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处理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000 000
  & 贷:存货跌价准备&&&&&&& 1 000 000
  该批存货的账面价值是200万元,按照所得税法的规定,持有存货的期间内,在对存货计提了减值准备以后,因所计提的减值准备在计提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只有在实际发生时才允许扣除,所以其计税基础是300万元,存货的计税基础大于账面价值10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日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25%=25(万元)。
  2011年应交所得税=(1 000+100)&25%=275(万元)
  日,该存货对外出售,A公司收到款项存入银行,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2 340 00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2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 000
  同时结转其销售成本和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2 000 000
   & 存货跌价准备&&&&&&&&&&&&&&&&&&&&&&&&&&&& 1 000 000
  & 贷:库存商品&&&&&&&&&&&&&& 3 000 000
  2012年应交所得税=(1 000-100)&25%=225(万元)
  二、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内部交易购入存货涉及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将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内部购入的存货,一方将该笔业务作为购货处理,存货的价值上升,而另一方作为销售处理,实现了销售收入,但是从合并企业这个范围来看,该批存货并没有价值的上升,也没有销售收入的实现,所以,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应抵销该笔存货的交易中未实现的部分损益。然后,计算该笔存货的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且与它的历史成本进行比较,如果个别报表中已经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此时应该全部或者部分进行抵销;相应的因为个别报表中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导致存货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一,已经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部分,也应一并进行抵销。
  例2:A公司拥有B公司70%的股权,对B公司能够进行控制。2012年8月,A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B公司,此商品价格为6 000 000元(不含增值税),其成本为4 000 000元。至日,B公司将该批商品作为存货并没有对外出售。A公司和B公司所得税税率均为25%。假定企业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来抵扣暂时性差异。对于内部销售商品交易未实现的部分损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进行抵销,会计处理为:
  借:营业收入&&&&&&&&&&&&&&&&&&&&&&&&&&&&&&&&&&& 6 000 000
  & 贷:营业成本&&&&&&&&&&&&& 4 000 000
    存货&&&&&&&&&&&&&&&&& 2 000 000
  进行上述抵销后,在个别公司(B公司)中,此项存货的计税基础为6 000 000元,但在合并财务报表角度,存货项目账面价值为4 000 000元,存货的计税基础大于账面价值,形成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6 000 000-4 000 000)&25%=500 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 000
  & 贷:所得税费用&&&&&&&&&&&& 500 000
  例3:承例2,假设日,B公司将这批商品已经对外出售了50%,则意味着,A公司和B公司之间的这笔内部交易损益已经有一半得到了实现,这时,A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对未实现的另一半交易损益(6 000 000&2=3 000 000)进行抵销处理,会计处理为:
  借:营业收入&&&&&&&&&&&&&&&&&&&&&&&&&&&&&&&&&&& 3 000 000
  & 贷:营业成本&&&&&&&&&&&&&& 2 000 000
     存货&&&&&&&&&&&&&&&&&& 1 000 000
  进行上述抵销后,在个别公司(B公司)中,此项存货的计税基础为3 000 000元,但从合并财务报表角度,期末存货项目账面价值为2 000 000元,存货的计税基础大于账面价值形成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 000 000-2 000 000)&25%=250 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 000
  & 贷:所得税费用&&&&&&&&&&&&& 250 000
  三、连续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内部交易购入存货涉及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在连续年度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因企业内部购入存货,在进行合并抵销处理中,应该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上年度企业内部购入的存货并没有完全对外出售,会形成未实现内部利润,个别企业期末存货如果计提了减值准备会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该抵销这些因素对本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其次,计算本年末企业期末结存存货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计算年末结存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得出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的账面价值,并且分别与其取得成本和原始成本进行比较,确定其计税基础。最后,抵销个别报表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补提或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及其相应确认或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4:A公司拥有B公司60%的股份, B公司被A公司控制。2011年6月,A公司向B公司销售一批商品,该批商品成本为800万元,售价为1 000万元,至日,B公司的上述商品没有对外出售,直到2012年6月B公司才将上述商品对外销售80%。假设A公司和B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假定企业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来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企业存货交易损益未实现的部分应进行以下抵销处理:
  借:营业收入&&&&&&&&&&&&&&&&&&&&&&&&&&&&&&&&& 10 000 000&&&
  & 贷:营业成本&&&&&&&&&&&&&&& 8 000 000
    存货&&&&&&&&&&&&&&&&&&& 2 000 000
  此时,期末存货在其个别公司(B公司)的计税基础为10 000 000元,但是其账面价值为8 000 000元,计税基础大于账面价值形成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 000-800)&25%=50(万元)。应进行以下抵销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 000
  & 贷:所得税费用&&&&&&&&& 500 000
  日,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对上年度合并抵销的未实现内部利润对本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进行抵销;会计处理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 000
  &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500 000
  然后,计算本年末企业期末结存存货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和年末结存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得出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的账面价值,并且分别与其取得成本和原始成本进行比较,确定其计税基础;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 000-800)&40%&25%=20(万元)。
  最后,抵销个别报表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补提或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及其相应确认或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所得税费用&&&&&&&&&&&&&&&&&&&&&&&&&&&&&&&&&& 300 000
  &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00 000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2009 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 & 《商业会计》杂志 图文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copyright & COMMERCIAL ACCOUNTING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订阅热线:010-(发行部)(编辑部)(传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提递延所得税分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